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農民工調查報告

        時間:2023-03-10 19:00:15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農民工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民工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民工調查報告

        農民工調查報告1

          調查時間:

          20xx年6月。

          調查地點:

          農村、鄉鎮、就業辦事處等地方。

          調查方式:

          采用收集材料、電話、網聊、面談等方式進行調查。

          調查目的:

          了解農民工獲取法律知識及法律援助的途徑,深入剖析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前言:農民工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成為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農民工法律素質普遍較低,不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針對這一問題,我在20xx年春節期間,對大通縣的農民工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通過調查大通縣外出的農民工在外主要涉及建筑業、餐飲服務、批發零售、車輛修理、輕工業等行業。

          一、農民工獲取法律知識及法律援助的途徑

          調查顯示,電視、廣播、報刊、雜志這些傳統媒體仍然是農民工獲取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占到了被調查人數的54.64%;通過法制宣傳櫥窗獲取法律知識的農民工占到了總數的25.24%;以互聯網為載體獲得法律知識的農民工只占到了總數的1.6%。

          在農民工認為在哪里咨詢法律問題比較可靠這一問題上,有48%的人選擇了政府相關部門,44%的人選擇了法律服務所,33%的人選擇了律師事務所,還有13.5%的人選擇了熟人介紹。

          在有效解決法律問題途徑這一項目上,有66.51%的人選擇了依法解決,另外還有9.57%的人選擇了上訪,這說明大部分農民工已有了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而少部分把上訪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這也符合當前社會的實際。

          在農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體條件的問題上

          ,有84.07%的人選擇了了解一些。有85.64%的被調查者認為,當他們需要法律幫助時很方便或比較方便。此外還有89.84%的農民工認為他們能夠或有時能在社區獲得法律幫助。

          二、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農民工分布較廣、流動性大、居住分散、難以集中,這些特性給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特別是外出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比較薄弱,存在不少盲點。

          2、對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還處在初始和嘗試階段,沒有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

          3、由于缺乏有效的經費保障,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受到限制,加之其他主客觀因素,造成宣傳形式單一,特別是對外出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沒有更好的辦法,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對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將是今后一個時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

          4、個別單位和部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到位,沒有將對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也沒有將其列入年度普法計劃,致使此項工作開展的力度不大。

          5、農民工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教育對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宣傳效果。

          6、雖然建立了目標責任,但各部門的工作力度不盡相同,因此,在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加強各部門密切配合、總結推廣經驗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7、工作發展不平衡,部分用工單位對在農民工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認識不足,熱情不高,目前宣傳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規模較大的工廠等農民工較集中的企業,分散在個體商業、服務業、私營企業的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比較薄弱。

          三、當前亟需法律幫助的農民工群體及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問題

          調查中,62.44%的被調查者認為建筑工地農民工最需要接受法律幫助,在外經商人員占23.08%,這說明建筑工地農民工人員較集中,有些共性問題,最需要得到法律幫助。

          在農民工最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上,有43.72%的'人認為是拖欠工資問題,另有24.02%及21.26%的人認為是勞動時間過長和用工單位待遇過低。

          四、相應的解決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機制,推動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機制,實現對轄區內農民工的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協調,形成政府指導、法制宣傳教育部門協調、各主管部門具體組織、各企業保證落實的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的格局。建議建立各職能部門組成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例會制度,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定期交流研討,把握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探求開展工作的新機制、新途徑。協調解決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出現的問題,注重開展對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系統化和規范化的理論研究,以引導農民工的法制教育工作適應形勢的變化和發展。普法主

          管部門負責領導機構的日常工作,對每一時期的具體工作制定方案,協調、督促和檢查。要加強對本轄內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協調、督促和檢查,共同推進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層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網絡。

          2、將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活動相結合,積極營造氛圍,發揮媒體作用。

          一是普法部門要聯合各相關職能部門定期開展“送法進企業”、“送法進鄉村”等活動,適時組織普法講師團巡回進行法制演講;

          二是注重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法律專業人士、法律志愿者的作用,鼓勵法律職業工作者在承接農民工法律服務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倡導律師事務所自主為農民工舉辦各種類型的法制講座;

          三是充分發揮各級調解組織及法律援助機構的作用,將人民調解與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相結合,及時調處農民工因工傷、勞資、人身傷害等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四是組織農民工,積極參與法律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法制文藝匯演、學法考試等活動;

          五是及時總結推廣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典型經驗,表彰先進,帶動后進,確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在農民工之中扎實、有成效地開展。

          3、充分發揮企業的自身資源優勢,營造學法用法氛圍。企業自身要發揮內部黨、團、工會組織的作用,加強企業內部普法的組織領導,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普法宣傳,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要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制教育培訓制度,制定企業普法五定、一考制度,即定目標、定人員、定形式、定內容、定時間,統一培訓后進一步進行考試的制度。同時制定培訓細則、學法制度、簽到制度、作息制度等,保證企業法制教育培訓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要依靠和發揮企

          業自身的宣傳資源,利用已有的墻報、專欄、展板、內部刊物、內部網絡開展法制教育,形成人人學法、講法的氛圍。努力探索依托企業內部法律顧問室、調解組織促進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的法制部門,以及受聘擔任法律顧問的律師在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企業工會維權制度,通過職代會,依法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把評選“學法先進”同評選“名牌員工”、“守法員工”“優秀農民工”、“杰出青年”等活動結合起來,激勵廣大農民工自覺學法用法,不斷奮發向上。

          4、重點抓好企業主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教育。企業主是企業發展、運營的決策者,抓好這部分人的法制教育,樹立起法治理念,也就抓住了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關鍵。因此要重點加強企業主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教育,使他們深入理解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努力掌握憲法、基本法律以及規范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誠實信用、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觀念,并輻射影響到在企業內的農民工,達到依法治企,誠信經營,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治安和市場經濟秩序的目的。在普法內容上,要選擇

          一些實用并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流通、金融、稅收、勞動社保,以及與市場經濟規則有關的法律法規;在法制教育形式上,要組織一些質量較高,有一定層次的集中培訓或專業法講座,同時,鼓勵自學和積極參加政府部門、行業管理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在組織方法上,由普法主管部門具體協調,行業協會和有關職能部門組織實施。各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與政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企業主的法制宣傳工作,積極引導企業主遵紀守法、依法決策、依法經營。

        農民工調查報告2

          為摸清我鎮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更好地為他們回鄉就業創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充分激發他們建設家鄉的熱情,我鎮結合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專題調研活動。通過對相關統計數據分析及各村返鄉農民工的情況調查,得出了一些促進我鎮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具體想法和建議,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ㄒ唬┗厩闆r

          據統計,截至20xx年12月底止,我鎮市外農民工返鄉人數為823人,其中返鄉創業0人,返鄉就業823人。其中,男534人,女289人;16—35歲返鄉農民工為442人,36—45歲的251人,46歲以上的130人;大專以上的3人,高中及同等學歷的55人,初中及以下的為765人;從事信息產業的3人,從事機械制造業5人,服務業5人,其它行業810人。

          (二)就業情況

          統計數據顯示,我鎮返鄉農民工在家鄉創業的積極性并不高,全部選擇在區內就業。返鄉農民工中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占總數的84%,且文化水平均偏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僅占7%左右;從就業方向上看,從事高端產業的農民工極少,由于文化素質低,缺乏專業技能,高達98.4%的農民工集中在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勞動保障差、收入不穩定的采礦、建筑、餐飲服務行業工作。

         。ㄈ┓掂l原因

          經過抽樣調查,大部分農民工返鄉,選擇在家鄉就業的原因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無人照料,放棄外出打工機會,以方便照顧家庭選擇回鄉就業;一類是因為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文化水平偏低,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用工需要。在調查部分返鄉農民工是否有創業意向時,大部分農民工均表示,創業一是缺乏啟動資金,二是風險太大,三是自身無創業經驗和能力,不敢貿然選擇創業。個別文化層次稍高,經過外出打工鍛煉了專業技能的農民工,表示有創業的想法,但是苦于無創業資金又怕擔風險,難于實現創業的理想。一類是城市租房等生活高,壓力大。

          二、當前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統計數據和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我鎮返鄉農民工就業面狹窄、職業技能低下、文化水平偏低、創業意識淡薄,只求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不求自身的.長遠發展和從業技能的提高,僅僅把返鄉就業作為無奈之選,靠體力勞動和簡單勞動賺取微薄的工資。而對于目前市內用工需求旺盛的電子信息產業和機械制造、服務業等,由于大部分農民工知識水平低、缺乏從業技能,無法到這些大企業應聘工作獲得高工資高福利待遇。

          一方面是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一方面是返鄉農民工從事高風險低工資的體力工作;一方面是勞資雙方的關系緊張,眾多不規范的用工單位侵害農民工權益的事情屢屢發生,一方面卻是勞動保障完善、用工規范的大企業招不到符合要求的工人。產生這樣的困境,表明目前的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存在問題:

          (一)服務方式方法陳舊,信息渠道不暢通

          市、區出臺了許多促進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如何保證這些政策快速、及時、有效、全面的發揮效益,普惠群眾,這就需要廣泛的宣傳。在調研中發現,大部分返鄉農民工根本不知道市、區出臺的優惠政策,也不知道如何獲知就業創業信息。大部分人找工作依然是經過親友熟人介紹。而對于就業服務信息平臺上的用工信息,很大一部分人無法及時獲取。舉辦招聘會、發布就業信息,發放宣傳資料,這樣單一傳統的就業服務方式,不能及時高效的為農民工提供就業服務。

         。ǘ┳⒅靥岣呔蜆I率,忽視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

          百分之九十的農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走出去打幾年工,也沒學到什么技術,回到家鄉也只能從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我們在提供就業服務時,出發點更多的是放在讓農民工找到工作上,而不是促使農民工干一行,擅長一行,在一個行業里長知識長技能取得長遠發展。因此,往往存在這樣的情況:這個農民工今天找到了工作,可是沒多久又失業了,于是又找工作,循環往復。我們統計的就業率短期內看是較高的,可是與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幫助農民工找到工作不難,難的是使農民工穩定就業,學到技能以脫貧致富。

         。ㄈ┖鲆晫r民工創業潛能的激發

          自去年我市及我區鼓勵扶持微型企業的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后,返鄉農民工的創業積極性被大大激發,各種微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創立起來。可即使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我鎮報名創立微型企業的返鄉農民人數仍然是寥寥無幾,與其他鄉鎮街道龐大的微型企業數量相比,我鎮的微企數量顯得微不足道。這就暴露出來我們對農民工創業工作的關心重視不夠。一方面有政策宣傳不到位的原因,一方面是創業信心不足。

          三、促進我鎮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建議和思考

          隨著重慶市這幾年以來的快速發展,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同時,經開區體制調整以及市政府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也為我區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引本地農民工在市內區內就業或創業,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優質的勞動力資源,顯得尤為迫切。人力資本是城市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充分發掘人力資源這一生產力要素,對于城市繁榮、家鄉富裕、農民增收至關重要。

          (一)改進政府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與效益

          一是密切關注與監督返鄉農民工的情況;鶎诱肮ぷ鞑块T要有自己的監測網絡,堅持對農民工返鄉情況的長期跟蹤掌握,了解其動態的所需所想所求,做好農民工思想的引導工作。二是及時跟進服務。對滯留在家鄉的返鄉農民工,要及時跟進,特別是對有資金積累、有市場信息、有管理經驗、有創業需求的務工人員要實行特別的聯系與服務,為他們創業提供方便。三是改進服務方式與手段。要了解農民工樂于獲取信息的途徑與方式,通過電視、公共信息電子平臺、手機信息、遠程教育平臺等方式為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豐富就業創業宣傳手段和方式,提高宣傳的效果,擴大政策的公開程度、政策知情的范圍,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政策信息空白與不對稱問題,幫助返鄉農民工正確理解掌握政策,用上用足國家政策。堅持活動與平常工作的統一,持之以恒抓好日常的服務工作,切忌運動式工作方法。

         。ǘ└母锱嘤枡C制,提高培訓效益

          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的聯系,確定我鎮返鄉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的重點,提高培訓的實際效果,使得農民工能夠學以致用。一是整合培訓資源。整合各部門的培訓資源,統籌培訓的資金、物力等,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切忌撒胡椒面式的資金分配。二是務求培訓實效。培訓要與我市、我區的主導產業、產業集群相結合,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人力;改革短期培訓,短期培訓以實用技術為主,兼顧法律知識,培養農民工適應社會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堅持以長期培訓為主,并將培訓與技能認定相結合,真正提高培訓技能。

         。ㄈ┕膭罹蜆I為主,引導創業為輔

          一是對有創業能力的,引導創辦企業。開展多形式、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使返鄉人員掌握創業技能,了解與創業相關的工商、稅務、信貸知識等相關優惠扶持政策。積極開展創業指導、項目推薦、政策扶持,為創業者提供辦理小額貸款“綠色通道”,做好創業的后續服務工作,幫助他們實現成功創業。二是鼓勵支持返鄉農民工大力發展種養殖為主的農業開發項目,支持、引導與鼓勵返鄉人員回歸農業。三是對符合創辦微型企業條件的返鄉農民工,要積極向其宣傳講解有關微型企業創辦扶持政策及申辦程序,幫助其分析適合在我鎮發展的餐飲、避暑休閑、特色旅游產品及高山特色農產品等項目,協助起草創業策劃書等以及構思產品或服務的包裝宣傳營銷等環節,為創業者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四、希望出臺的政策措施

          (一)希望出臺對農民工進行系統、長期培訓的政策措施,提高職業技能,從普通“勞動力”變為“技術”個人。

         。ǘ┫M雠_保障農民工地位的政策措施,實現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

          促進返鄉農民工在家鄉就業創業,是一項富民強鎮的民生舉措。激發農民工回鄉創業在促進城鎮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同時,又為當地農民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為解決農民工就業和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徑,使農民就地就近進入二三產業,為我鎮及我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要不遺余力地逐步完善和加強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新政策,提高服務水平,講究服務方法,真正使就業服務工作為民解難、為民謀利。

        農民工調查報告3

          近年來,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為城市注入了活力,為社會付出了廉價的勞動力和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然處于“邊緣”狀態,他們干的是工人的活,卻還是農民的身份,他們經常受人歧視,很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狀態不容樂觀。我借著暑假的空閑時間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了解農民工在城市中如何生存。

          目前,已有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他們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臟、最重、最險的活,他們為社會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權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讓人堪憂,他們的生活現狀牽動大多數人的心,F在將此次實踐活動調查的結果報道如下:

          一、大量農民積極入城。

          據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大多數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等。據走訪句容市后白鎮水北村農民工老家后統計,整個村已有七成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其原因大多是:水北村地處丘陵地帶,經濟條件較差,僅僅靠務農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學費用昂貴,農用費用支出大,很難支撐家里的所有開支。再加上農村事務繁瑣,大多是體力活,家中除了靠賣糧食獲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飼養家禽,獲得經濟收入的途徑很少,所以多數人選擇放棄務農,進入城市。這樣一來家里只剩下年老體邁的.人,所以目前已有不少土地荒蕪。

          二、農民工收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數據顯示,盡管國家對農民減少了各項收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是大多農民依舊選取外出務工經商,生活狀況依然十分辛苦。據了解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的月平均收入約為xx元,一半以上的農民月收入在xx元以下,只有一成超過xx元,男性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約為xx元,女性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約為xx元,農民工收入普遍沒有城市居民高,他們從事的多是技術含量低,工資水平低的職業,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隨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明顯提高,究其原因:

          其一,自身素質和能力使其大多在報酬較低的產業部門就業,如制造業,居民服務業,建筑業等所需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農民工受技術限制,工資水平偏低。

          其二,社會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農民工就業受到不公平待遇,從而阻礙個工資水平的提高。

          三、農民工權益問題。

          農民工工作時間普遍較長:進城農民工每周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至少xx小時,xx%的每周工作xx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益,而工人也為了掙更多錢主動拖長工作時間。他們工作之余的主要娛樂方式僅為看電視,睡覺等,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然而農民工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文化財富的創造者。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政府應該積極營造一個適合農民工消費的文化娛樂環境。

          近些年,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全國農民工的報酬總體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數企業仍然存在克扣或拖欠農民工報酬的現象,近四成農民工未和企業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有一半農民工拿不到加班補貼,一半以上得不到工傷補償,80%的不能帶薪休假,90%沒有享受住房補貼或住房公積金。80%的女農民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農民工不清楚也不能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些農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錢掙就行了,簽不簽合同在他們看來關 部分人認為:要改變農民工弱勢地位,改善其生存環境,最根本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城鄉戶籍限制,讓農民工與城市人享受一樣的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待遇。

          四、農民工的居住問題。

          大量農民工進城,住房問題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多數農民工居住在簡陋的宿舍里,30℅在集體宿舍里,21℅的農民工居住在缺乏廚衛設施的房間里,8%在工作地點,7%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沒有住處。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間。實地調查中發現近40%的農民工長期居住在工棚或集體宿舍,這些地方既狹窄又擁擠,室內東西又臟又亂,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沒有其他娛樂用品。近年來由于城區拓展、改造,市區一般樓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電、暖氣費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農民工都住在城鄉結合處,有的幾家或全家住在20㎡不到的房間里,生活空間狹小,環境極差,交通不便,安全沒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再加上他們長期在外務工,為何不由鄉里人轉變為城里人呢?據深入調查,要實現這種轉變有兩大必不可少的條件:

         、僭诔鞘欣镉蟹定的職業和工作。

          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正在城里務工的億萬農民工都希望實現這種轉變,然而實現這種轉變并不容易。眾所周知。,由于戶籍、崗位和技能等制約,進城農民從事的多是最臟、最重、最險、最累的活,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勞動報酬低,解決住房問題比城里人更加困難。我們可以看見農民工條件的惡劣既有他們經濟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當多政策不到位和資金不足的政府力不從心的原因。因而,農民工居住問題只能靠市場手段:靠租房或購房來解決。

          五、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據了解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有近四成農民家庭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在鄉村小學上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學知識,缺乏法律知識以及教育現代孩子的正確方法,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學一年需繳納學費近兩千元,在家庭總收入中占比重較大,另外許多孩子上學還需繳納一定的借讀費,無形中又增加了農民工的負擔。

          六、農民工給社會的巨大考驗。

          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給城市交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帶來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沖擊。在調查過程中我強烈感覺到:加強農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農民工,讓其懂法,從而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對自身權益特別是人身方面的保護。由于農民大多數來源于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或邊遠地區,他們不懂國家現行交通法規,更沒有遵守法律的意識。如:騎摩托車不戴頭盔,亂闖紅綠燈,車輛亂停亂放,行人跨越欄桿的事時有發生,結果農民工常常成為生活中受害的對象。

          農民工進入城市是不可逆轉的洪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對他們近一步培訓,規范,建設更利于他們生存的環境,使其盡快在城市里落腳,讓他們與城市居民和諧共處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才能更好地描繪未來城市的藍圖。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農民工這個重要而可愛的群體吧!

        農民工調查報告4

          在最近公布的《中國塵肺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XX)》中的數據顯示,中國塵肺病農民估計數量在600萬人左右。塵肺病的死亡率高達22.04%,更為嚴重的是,每年仍有2萬名新增塵肺病患者。

          歐洲和美洲國家的經驗是,塵肺病問題由國家通過立法手段遏制和解決,日本最后一例塵肺病在1970年,美國塵肺病在1930年代已經消滅。目前在我國,與塵肺病的嚴重性相比,它的社會關注度相對較低。塵肺病患者90%是農民,他們從事礦山開采、路橋隧道開鑿、金屬冶煉等行業,缺乏安全和權益保障,維權艱難,更缺少發聲途徑。曾經很多人不知道這種職業病,但經過近些年的塵肺病農民工維權事件、媒體報道等,塵肺病的知曉率已經有所提高。

          《中國塵肺病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XX)》發布,塵肺病農民工深陷四大困境

          “高達82%的塵肺病農民工最終在家里去世,因為他們在患病晚期已經沒有條件住進醫院接受治療了”。

          “去世塵肺病農民工家庭情況十分糟糕,所調查的家庭沒有一家有存款,75%的家庭有欠債,28.26%的家庭變賣過家產”。

          “只有10.26%的用工單位經常提供粉塵防護面具,而71.56%的用工單位沒有給工人提供防護面具”……

          在7月5日發布的《中國塵肺病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XX)》中,一組組數據敲擊著人們的神經,這是接受調查的501個塵肺病家庭的真實寫照,也折射出全國逾百萬塵肺病患者的現實生活。

          困境1:死亡陰影籠罩村莊

          陜西鎮安一村莊共200戶人家,塵肺病家庭達70戶

          “在調查的樣本中,塵肺病農民工平均年齡48.5歲,其中最小的只有25歲;去世的塵肺病人平均年齡僅47歲,最小的32歲,塵肺病讓他們提前結束了人生!”

          在發布《中國塵肺病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XX)》時,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盧暉臨面色凝重。

          這份調查報告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大愛清塵基金近100名志愿者完成。近1年中,他們深入安徽、甘肅、貴州、湖北、湖南、四川、陜西、云南等8個農民工輸出大省,抽取20個塵肺病較為集中的村莊。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世塵肺病人中,76.9%在診斷時已經處于三期(即晚期)。

          來自陜西鎮安的農民工王明升就是三期塵肺病患者,他的父親和弟弟也不同程度患有塵肺病。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病情較輕的父親仍在做泥瓦匠賺取微薄的收入。

          不過,王明升覺得自己不是最不幸的,至少在好心人的救助下,他們還活著。他所在的村里有200戶人家,塵肺病家庭有70戶。其中一個家庭4個孩子全因塵肺病相繼離世,只剩兩個年事已高的老人。

          困境2:負債累累壓垮家庭

          以門診為例,33.13%的人一分錢未報銷,47.46%只報銷1000元

          “早期塵肺病人只要及時診斷、治療,對生命不會有威脅。一旦到了晚期就沒有任何方法進行治療了!睙o錫人民醫院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陳靜瑜,做過不計其數的肺移植手術,他深知塵肺病對生命造成的傷害。但現實卻是,由于大部分塵肺病農民工入不敷出,治療對他們來說早已成為“奢侈品”。

          受訪的塵肺病農民工中,年平均收入只有1萬余元,平均每月收入不足1000元,最少的年收入為0元。而他們的年平均支出達到24804.9元,是年平均收入的近2.5倍,最多的更高達31萬元。

          調查發現,看病占了塵肺病農民工的大部分收入,平均達到12364.8元。相對的,能夠獲得報銷的比例卻并不理想。以門診為例,一分錢也沒有報銷的為33.13%,只報銷1000元的為47.46%。

          受訪的塵肺病農民工家庭中,95.7%沒有任何存款,甚至有近72%的農民工負債累累,70%的農民工沒有獲得低保,大部分過著入不抵支的生活,小部分人僅能維持收支平衡。有22.3%的農民工為治病變賣家產,16.14%的塵肺病家庭子女輟學。

          為了節省開支,塵肺病農民工選擇減少或放棄治療:57%的人有病痛但無錢去門診治療;超過90%的人沒有到醫院進行過任何療養和康復訓練。

          這些都是壓倒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困境3:獲賠償需等17個月

          74.3%未申請過賠償,申請者中82.7%未獲得賠償

          對塵肺病農民工來說,及時獲得賠償將帶來生的.希望。但調查報告指出,只有25.72%的塵肺病農民工申請過賠償,74.3%的人沒有申請過;僅有17.3%的人表示獲得了賠償,82.7%的人表示沒有獲得。

          “可以看出,一方面塵肺病農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爭取賠償的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主要還是爭取賠償困難重重使他們望而卻步!敝袊鴦趧雨P系學院教授孟燕華在報告中指出,九成受訪者認為申請賠償是十分困難的。

          在有維權經歷的25.72%的農民工中,申請賠償到獲得賠償平均需要16.94個月,時間將近一年半。其中,花費時間最長的達72個月。在爭取賠償的花費上,平均為6529元,最多達9萬元。

          爭取賠償的過程中,有31.5%的人依靠有關部門,35.6%的人主要靠自己,13.7%的人依靠社會組織。

          塵肺病農民工認為申請賠償困難的主要原因包括:不知道向誰申請賠償;無勞動合同,沒有證明,無法獲得正式的職業病診斷證明,導致難以獲得工傷賠償;經濟困難;申請時間及拖延時間長;用工單位推卸責任;有關部門不作為,互相推脫等。

          困境4:保護缺位致重蹈覆轍

          過半塵肺病農民工從事高粉塵工作XX年以上

          盧暉臨告訴記者,接受調查的塵肺病農民工中,99.33%長期從事高粉塵工作,從事XX年以上的占到52.09%。98.9%的人只接受過初中以下教育。收入高、進入門檻低和老鄉介紹,是農民工選擇高粉塵工作的主要原因。

          高粉塵工作主要集中在礦山(87.7%)和工地(7.19%);有80.73%為民營小企業;83.07%的塵肺病農民工從事過兩個以上的高粉塵單位,其中更有15.35%的人頻繁換工作,已記不清工作過的單位數量。

          粉塵防護措施不到位是造成農民工罹患塵肺病的重要原因。調查顯示,62.67%的塵肺病農民工在工作中沒有佩戴防護面具,25.34%的農民工只戴了一段時間。

          對于為什么沒有佩戴防護面具,74.16%的人表示用工單位沒有提供,14.23%的人覺得戴不戴沒關系,11.61%的人覺得難受和不方便。

          此外,一些用工單位防護措施缺失、掩蓋高粉塵對工人的危害等行為,加劇了粉塵對農民工的威脅。受訪農民工表示,83.41%的單位沒有向工人宣傳粉塵的危害,81%的單位沒有粉塵作業的安全規定,80.14%的單位沒有檢查工人是否佩戴面具,接近九成的農民工從沒有進行過入職和離職的身體健康檢查,93.2%的塵肺病農民工沒有與用工單位簽訂過勞動合同。

        農民工調查報告5

          一、調查背景:

          農民工問題一直是社會上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也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社會 話題,也多次被政府和一些機關單位提到工作日程上的話題。

          由于我國是以農業 為主的大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故關于農民工的一些話題仍需引起大 家的關注。

          但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每天沒有機會或心思涉及有關農民工的一 些信息。

          因此開展此次《大學生眼中的農民工形象》的問卷調查活動,一方面使 當代大學生關注民生,另一方面了解如今大學生如何看待有關的農民工形象

          二、調查目的:

          為了了解現代大學生對在外打工的農民工的認識欲對其所持的態度,并在此 同時加深大學生對農民工的關注,從而可希望通過此渠道,可使大學生乃至社會 把更多的目光與關注投向在城市務工的農民工,從而使其權益得到保障。

          三、調查范圍:

          本次調查以《大學生眼中的農民工形象》為調查題目,調查主要在大一新生 中展開,調查人數為50 人,實際收問卷48 份,問卷調查真實有效。

          四、問卷樣式:略

          五、結果分析:

          據問卷調查 22 項,每個調查項目所選選項占總體的百分比,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調查人群半數之上為農村的學生,其余為城鎮學生,故對問卷的調查 人群較具代表性和普遍性,調查有說服力。

          根據調查,在校大學生由于身在學校 與外界很少接觸,由于學校條件有限,故對農民工的一些信息來源不是很多,但 對農民工的問題還是很關注的。

          調查涉及大學生對農民工工作范圍,工作條件, 工作報酬,工作原因及在城市工作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對這些項目做了簡 單的統計。

          根據調查數據得知大學生對農民工的話題還是較為陌生,對其工作的崗位僅 局限于在城市建設工地作為建筑工,餐飲行業。

          但對其工作的穩定性可以得出一 致意見,認為農民工作的職業不穩定,均為臨時性質,從而導致一系列有關農民 工的利益問題出現。

          問卷的主題部分對如今農民工參與城市建設的原因,在城市生活工作中遇到 的問題及對城市建設的`影響作了詳細的調查。

          對于農民工參與城市建設的原因, 大學生認為其主要原因應歸結于如今農村家庭因各方面經濟壓力所迫,簡單的農 業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代的生活消費,因此需步入城市,參加進城市建設的隊 伍中來,同時農民工步入城市滿足了城市建設對勞動力的需要。

          從而農民進入城 市變成為了一種潮流,更多的人進入農民工的隊伍中。

          關于農民工在城市工作與生活上的問題是大學生關注最為密切的,其中包括 在城市中的消費,醫療,工資發放,及城市居民對待農民工的態度。

          對于城市中 高水平的消費和農民工工作的人格尊嚴,廣大大學生對此表示是農民工在城市務 工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對于低收入的農民工群體城市的高消費使農民工無暇自 顧,省吃儉用從而對其健康狀況帶來不利影響,間接對城市建設帶來不利因素, 由于城市中的醫療模式對于農民工來說無法接受,因而加劇了有關消費方面的問 題。

          關于農民工在城市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廣大學生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對于商家忽視農民工人身安全,工作場地經常存在安全隱患;2,對于農民工 的工資拖欠問題;3,對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從而引 出一些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及社會制度具體實施上的問題,認為有必要完善涉及農 民工利益的法律法規,加強其實施力度,切實做好對農民工的維權工作。

          因為農民工在城市中工作給農民帶來了額外的收入甚至成為了一個家庭脫 貧的渠道,從而對于低產階級的農民來說成為了一種潮流。

          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 在短時間內使城市人口劇增,增加了城市生活壓力,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難度。

          對 于此問題,同學表示應理性看待,農民工雖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但大量的農民 工涌入城市,對城市建設也有消極影響。

          城市建設離不開農民工,大量農民工涌 入城市可能造成城市勞動力過剩,農村勞動力缺乏的現象,因此需對農民工進入 城市務工加以控制,不得盲目。

          在提及當代大學生可以為農民工可以做的事情時,半數同學對此表示不曾想 過,從而表現出大學生的奉獻意識不強,社會集體意識不強。

          認為大學生能力有 限,無法為農民工作出切切實實的事情,但可以動員社會上更多的人,使大家關 注農民工,做到一個積極宣傳的工作。

          至此,問卷所有內容總結結束。

          六、對課題認識與總結: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做完此課題調查后,關于農民工也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 識。

          農民工作為一個新興的群體,給城市建設帶來了新的力量,在實現我國農業 化與城市化的事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據數據資料顯示,農民工在第二產業從業 人員中占 57.6%,在加工制造業從業人員中占 68%,在建筑業從業人員中占 80%。

          農民工已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力量,農民工強有力地支撐了國家工 業化建設,也推動了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同時農民工步入城市也為農民家庭帶來了除農業之外的收入,從而形成了一 種“一人就業,全家增收”模式,在實現農村土地資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之下,實 現了人力資源合理利用,促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

          除此之外, 農民工進城打工是工業反哺農業的具體表現,城市支持農村和統籌城鄉發展的有 效實現形式,農民工為農村與城市之間搭起了一座溝通橋梁,使農村不至于封閉 于狹小空間之內,從而加快了我國農村文明建設的進程。

          對于農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增加城市生活壓力和管理難度這一現實問題,我 認為,對于此問題應辯證看待,農民工進入城市,由于與城市居民存在生活水平, 文化水平,價值觀上的差異,故在與城市居民相處過程中,存在不一致。

          對于部 分城市居民與城市制度不公平對待農民工與農民工子女的事宜上因給予嚴肅對 待。

          人生而平等,不管農民工存在多少“缺點”,社會應該充分認識和尊重其時代 性以及鮮明個性,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偏愛。

          近年來80 后、90 后農民工或者叫新 生代農民工逐步成為農民工隊伍的主體。

          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他們出來打工, 主要不是為生存,而是為發展,盼望定居城市,融入城市文明。

          他們更加關注社 會保障、公共服務、事業發展和人生價值。

          而無論是從城市化需要,還是從現行 政策體制,我們都不應、也不能再把他們拒之城外,送回農村。

          對待新生代農民 工不能再沿用老辦法,要“以人為本”,要關注他們特殊成長經歷,關注他們的健 康成長和發展,加快他們與城市的“融合”。

          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對于城 市健康發展,對于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從而,農民工對城市建設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是歷史性的、全局性的,是 符合我國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需要的,其創造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復蘇,從而 引領了世界經濟的高速復蘇。

          對于農民工這一群體,應加強其規范化與組織化,如今所需要的是提高現代 農民工就業穩定性與高效性,并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對于其中存在的不 足,需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法農民工綜合素質。

          對于農民工能力不足問題,需根據需要對其進行一些技能與安全培訓,提高 其提高農民工的就業技能、法律意識和文明水準,全面提高農民工素質與工作效 率,與工程質量。

          對于農民工工作不穩定問題,采取多渠道措施,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

          完善農 民工就業信息服務,加強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多渠道為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做到勞動資源合理流動,拓寬就業渠道。

          針對農民工權益問題,增強對其的法律知識培訓,提高農民工維權意識,可 以自己針對自己身具體情況進行法律申辯。

          同時完善有關農民工的社會法律法 規,可是農民工有法可依。

          針對農民工與城市居民共融問題,使人們充分認識到農民工巨大的貢獻,解 決好就業、權益、文化觀念等各方面的問題,是農民工與城市居民形成共同價值 觀,要降低城市門檻接納他們,用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同化他們,讓具備條件的 農民工有序地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和新產業工人。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此次調 查與總結知道作為當代大學生不應只局限于學校。對于此調查課題,充分認識到 如今農民工這一形象真正的內涵,清楚作為大學生今后應在這方面做的事宜,雖 能力有限,仍需全力以赴,切實發揮青年生力軍的社會作用。

        農民工調查報告6

          為了解我國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為黨和政府制定有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次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的專項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城市農民工工作和生活條件普遍較差。他們勞動強度,生活開銷;文化程度低,社會保障低;工作環境差,生活條件差;文化娛樂少,技能培訓少。盡管如此,但多數農民工仍認可目前生存的現狀,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調查報告共分四篇,第一篇為《城市農民工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狀況》,第二篇為《城市農民工生活與教育狀況》,第三篇為《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評價和希望》,第四篇為《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范圍、方式和內容

          本次調查范圍為:全國各級城市(含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中固定崗位就業的農民工和靈活就業的農民工。

          調查對象是:年齡在16-65周歲的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包括被企業(單位)招用的在固定崗位就業的農民工和在社區街道上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靈活就業的農民工。

          調查采用面方式,對在固定崗位上就業的農民工直接深入企業進行調查,對靈活就業的農民工采取街道社區攔截調查和入戶調查方式。

          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包括勞動就業、獲取報酬、就業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勞動技能培訓等情況。

          (二)調查樣本的抽取

          1、在固定崗位上就業的農民工樣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總體,分兩階段抽取城市農民工進行調查。即先在制造業等12個主要行業中抽取一定數量的企業(單位),然后從中選取一定數量農民工進行調查。在抽取農民工時按照該企業(單位)農民工從事的主要職業,適當考慮了農民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分布。

          在抽取各省級農民工樣本總量時,考慮到東部地區是農民工的主要輸入地,因此江蘇、浙江、廣東省抽取的樣本不少于1200個,其他東部省份抽取的樣本不少于900個,中部省份不少于650個,西部省份不少于400個。

          2、靈活就業的個體農民工樣本的抽取

          以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和縣級市)為總體從街道社區中選取靈活就業的農民工,適當考慮農民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分布。

          4個直轄市各抽取200名農民工,15個副省級市各抽取30名農民工,各地級市和縣級市分別抽取10名和5名農民工進行調查。

          (三)調查的樣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各類農民工29425人。

          1、樣本分布情況

          按工作崗位分,固定崗位就業農民工23880人,流動就業農民工為5545人,分別占81.16%和18.84%。

          按從事工作的行業分,在制造業,建筑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中工作的農民工分別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中工作的農民工分別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農民工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采礦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金融業中工作。

          按從事的職業分,主要為各類服務員、生產工人、技術工人、建筑工人、專業技術人員等,分別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東中西部劃分,東部地區調查農民工13435人,中部地區調查農民工8980人,西部地區調查農民工7010人,分別占被調查的農民工數的45.66%、30.52%和23.82%。

          2、農民工基本情況

          在調查的29425名農民工中,男性農民工19027人,女性農民工10398人,分別占.66%和35.34%。

          從婚姻狀況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別占被調查農民工數的61.82%和36.51%。

          (四)農民工購買保險比重較低

          據調查,農民工沒有購買保險的情況居多,沒有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農民工分別占被調查農民工總數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險由單位購買的`比例分別為11.89%、12.61%、8.41%和23.09%,由農民工個人自己購買的比例分別為6.56%、7.23%、2.55%和4.62%,由農民工個人和單位共同購買的比例分別為8.18%、6.39%、4.39%和4.83%。

          (五)多數單位能夠為農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護措施和防暑降溫措施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特殊崗位上就業的農民工中,10.93%的農民工有非常嚴密的勞動安全防護措施,23.74%的農民工有較為嚴密的勞動安全防護措施,51.47%的農民工有一些勞動安全防護措施,13.86%的農民工沒有勞動安全防護措施。

          調查結果還表明,在高溫下作業,由單位給農民工采取防暑降溫措施的占60.97%,由農民工自己花錢采取防暑降溫措施的占19.77%,還有19.26%的農民工未采取任何防暑降溫措施。

          注:職業中各類服務員包括餐館、飯店、發廊美容、保潔等服務員,技術工人包括木工、石工、泥水工、電工、修理工、縫紉工、廚師、駕駛員等,居民服務人員包括送貨員、送奶工、送報員、送水員、洗衣、洗染、搬運工、人力車夫、廢舊物資收購人員等,商務服務人員包括打字、排版、影印、美工人員、快遞員、話務員、保安員等,家政服務人員包括保育員、保姆、小時工、護工等,小攤小販包括賣菜、賣報、賣煙、推銷員、售貨員等。

        農民工調查報告7

          年以來,世界金融危機蔓延到我國,“”、“”及等地區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號稱“世界加工廠”以外向型經濟為特征的勞動密集型出口創匯企業相繼停工停產、減薪減員,市外出農民工開始出現回流。根據省、市相關部門關于開展返鄉農民工調研通知要求,我們組織專班人員先后對各鄉鎮辦區及所屬村組開展多次農民工回流情況專項問卷調查,摸清底數,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一、農民工回流主要特點

          截至今年6月底,市農業勞動力轉移16.7萬人,其中外出務工15.4萬人。根據等鄉鎮提供的情況來看,截至11月底,市農民工回流5800多人,占外出務工總數3.9%。其中,外出務工人數最多的東升鎮回流1362人,占市回流總數23.5%。總地看來,呈現以下特點:

         。ㄒ唬┠挲g偏大技能偏低男性偏多。經抽樣調查,返鄉農民工中,初中學歷且技能單一的男性居多。按年齡劃分:35歲及以下2300多人約占39.7%,35歲以上3500多人約占60.4%。按學歷劃分:小學及以下1200多人約占20.7%;初中4100多人,約占70.7%;高中、中專及以上500多人約占8.6%。按性別劃分:男性將近3000人約占51.7%;女性2800人約占48.3%。

          (二)從“”、“”及沿海地區回流占主體。經走訪了解到,農民工回流前原務工地多為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從、、等地回流2300多人約占39.7%,從州、、等地回流1400多人約占24.1%,從、、等地回流700多人約占12.1%,從、、等地回流400多人約占6.9%,從回流不足400人約占6.9%,從、等內地回流200人左右約占3.4%,從等省內地區回流100多人約占1.7%,從其他地區回流300人約占5.2%。

         。ㄈ﹦趧用芗统隹趧搮R企業停產減員是主因。據等地統計表明,家具制造業接近1000人約占17.2%,電子加工業900多人超過15.5%,服裝加工業近900人約占15.5%,鞋類加工業800多人約占13.8%,建筑施工業600多人約占10.4%,玩具加工業500多人約占8.6%,其他行業近1100約占19%。

          二、農民工回流原因分析

          分析市外出務工人員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外地部分出口創匯企業因產品滯銷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開工不足并逐步裁員。二是外地部分企業經濟效益差并停工停產,減員減薪,高額的城市生活和交通等費用部分農民工在務工地留不下來。三是外地部分企業因更新生產加工的設施設備,以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少數技能偏低、年齡偏大的農民工轉崗轉業困難,而且用工單位也不愿在外來農民工技能提升方面投入資金。四是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特別是糧食收購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的出臺,吸引了農民工返鄉務農或農產品加工。五是本地創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逐步出臺,吸引了部分農民工返鄉準備自主創業。六是本地經濟發展帶動部分職業(工種)的工資水平大幅提高,特別是最低工資標準的出臺,吸引了農民工回流就業。

          據了解,市農民工回流人數仍在不斷增加,預計今冬明春將迎來回流高峰。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農民工因工資拖欠原因正在等待用工單位年終結算;另一方面是由于春運期間正值農民工返鄉高峰,可能導致農民工返鄉后不再返崗而留在本地。

          三、農民工回流帶來的影響

          從目前情況,市外出務工人員回流將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本地用工單位的崗位更加緊缺,特別是出口創匯企業因產品外銷受限而將逐步出現職工富余,市場重現就業難局面。二是由于市內供過于求的矛盾比較突出,城鄉失業率將有所回升,影響社會穩定。三是農村可能出現回流農民工爭地現象,并將影響本地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垸鎮北碾村楊珍元等回流農民工原在從事縫紉,現因已返鄉準備在家務農。

          四、采取的主要應對措施

          據了解,市農民工回流人數仍在不斷增加,預計今冬明春將迎來回流高峰,農民工回流所產生的就業壓力將延續到年下半年或年上半年。為及時緩解就業壓力,積極促進就業,市現已采取七項措施:

          一是發動各基層勞動保障服務機構開展農業人力資源調查,及時登記回流農民工的原務工地、原職業(工種)、現專業技能、培訓就業愿望等情況,建立市、鄉鎮辦區、社區村組三級聯動的'信息報送制度,每天一次登記,每周一次上報。

          二是引導回流人員參加技能提升培訓。技工學校、訓練中心等培訓機構已面向回流農民工開展了招生活動,現有1874名返鄉農民工已經或正在參加培訓,其中就業訓練中心培訓407人。8月初,高基廟鎮鄧家嶺村農民工楊鑫榮從返鄉后,參加訓練中心計算機平面設計培訓,并享受了培訓補貼。

          三是舉辦返鄉農民工招聘會,重點引導第三產業擴大就業容量,擴大以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用工需求。11月28日,市舉辦返鄉農民工勞務交流會,2600多名農民工進場求職,當天1132人與38家進場用工單位達成就業意向。

          四是動員本地用工單位招收技術人才。揚子江泵業、新傳媒等企業招用車工、造型工、廣告設計等長期短缺的熟練技術人員,現已有1900多名返鄉農民工實現轉崗轉業。

          五是依托新農村建設就地消化。市各行政村正值換屆選舉,各鄉鎮辦區將新的村級領導班子成員選舉范圍擴大到了回流農民工,并動員回流農民工參與本地農業產業化經營。

          六是發揮駐外勞務機構和駐外流動黨組織的作用,一方面引導部分有就業技能并準備回流的農民工在務工地轉崗就業,一方面動員在外創業的籍成功人士帶動農民工創業。

          七是發揮創業培訓和小額貸款作用,引導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回流農民工自主創業,目前該項工作正在籌備過程中。

        農民工調查報告8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篇幅較長。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家整理的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糾紛問題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家一起來看看吧。

          當前,在城鎮化加快推進的背景下,農民工群體的工資支付、社會保障和城市融入等問題已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市住建局積極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管理機制,妥善處理工資拖欠和糾紛事件,農民工工資拖欠情況已有根本性好轉,但逐步呈現多樣性特點,F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去年來我市農民工工資糾紛的基本情況

          我市累計施工面積17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新開工面積48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趨緊、企業資金鏈較為緊張的不利情況下,去年以來我局共受理工地農民工上事件103件,同比下降38%,涉及民工1812人,同比下降7%,工資金額889萬元,同比下降50%;“中秋”、“國慶”等節日實現零上,春節期間也僅有零星上事件,改變了以往重節日堵門、堵路、堵政府的局面;拖欠行為已幅減少。

          由于對施工企業采取了有效的制約措施,施工單位也從根本上提高了重視程度,當前單純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形已越來越少,但卻呈現多樣性的特點。經整理分析,去年以來的'103件農民工上事件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1.因建設業主工程款不到位等原因引發拖欠的18起,占比17%;

          2.施工承包企業和專業承包隊因訂立協議不明確,在工程后期發生結算糾紛的30起,占比29%;

          3.以討要農民工工資為借口,實為向建設業主催要工程款的17起,占比17%;

          4.由于施工企業管理漏洞,致使小包工頭攜款逃逸,農民工工資無處著落的5起,占比5%;

          5.小包工頭和農民工以欺騙方式,虛假簽發結算單子,聯合向政府部門施壓進行惡意討薪的9起,占比9%;

          6.其他因素事件24起,占比23%。

          由于對政府項目早作打算,并積極和施工企業溝通,去年以來政府投資項目并未發生較規模的集事件。而一些私營投資建設項目由于片面壓低工程造價,共出現5起農民工復上事件:

          1.太倉市山海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太倉鴻潤漂染有限公司車間(新區),因承包負責人逃逸引發農民工集。

          2.太倉市傅氏機械有限公司車間(港區)因承包負責人逃逸引發農民工工資糾紛。

          3.江蘇弘盛建筑公司承建的蘇州鋼領置業有限公司廠房(港區),因甲方資金投入未及時跟上引發農民工集。

          4.由太倉世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江蘇通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高檔住宅項目江南水郡(璜涇鎮),因甲方資金未及時跟上引發農民工連續上討薪。

          5.太倉恒升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鎮安息堂工程,因企業管理不到位,未及時發放農民工工資引發連續上事件。

          目前上述事件已經多次協調處理得以解決,未造成惡劣影響。

          二、當前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去年以來,我局在成立“局矛盾糾紛調解員會”,建立“工資告知牌”、“工資發放計酬手冊”和“工資預留戶管理辦法”三項制度,構建勞資管理員網絡,推進農民工業余學校建設等措施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強了預留戶資金使用。共收繳農民工工資預留戶資金8107萬元,動用資金170萬元,有效解決了因建設方資金緊張造成的工資延遲發放問題。

          二是加強了部門聯動調處。加強了與區、鎮的聯動配合,共同協調處理轄區內發生的農民工上事件,合力解決矛盾糾紛。

          三是加強了節前隱患排查。在元旦、春節等節前提前下發通知,要求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并結合質安監檢查抽查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督促施工單位提前進行支付,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至農民工手中。四是加強了拖欠責任追究。對發生農民工較規模集、纏的企業通過工程建設誠信管理平臺采取了更為嚴格的通報、招投標限制和清退等制約措施。

          三、進一步加強農民工工資管理的舉措和建議

          1、合力加對惡意拖欠行為的處罰力度。

          農民工工資糾紛涉及到住建、人社、、、總工會等多個部門,各單位應各司其職、加強配合、形成合力,重點突出國慶、春節等節假日前的清欠檢查,把拖欠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對小包工頭逃逸、向政府部門施壓逼討工程款和惡意欺詐等行為將進行嚴肅查處,利用誠信管理平臺采取嚴厲限制措施,發生惡劣事件的堅決清退出本地建筑市場。

          2.全面加強對區鎮“bt”項目的監控把關。

          當前區、鎮按“bt”模式操作的建設項目較多,此類項目工程量、資金要求高,有的建設單位因資金不足拖欠工程款并波及農民工工資。因此需對其進行嚴格管控,全面執行項目建設可行性論證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通過政府聯席會議確定按“bt”模式操作方可進行,并從批文立項、二證一書、施工許可證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在施工企業選擇上,應充分挑選技術水平高、社會信譽好、資金實力強、有較高資質的企業。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跟蹤監督,一旦遇到資金壓力問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提前化解矛盾。

          3.逐步試點推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

          當前,南京、常熟等城市已在省內率先開展了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試點工作。我市也可逐步試點推廣該項工作,通過實名制管理督促施工企業按時支付工資,并避免分包企業截留農民工工資,同時有效解決發生糾紛后農民工“舉證難”的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從根本上破解農民工工資糾紛難題。

        農民工調查報告9

          農民工已成為新型的產業工人,關愛農民工是各行各業都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建筑業企業使用大量的農民工,是企業從事施工生產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根據國家在期間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結合建筑業企業的要求。武漢建筑業協會對建筑業企業使用農民工的情況,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改進建議的課題,通過走訪企業和區建筑業協會及書面調查等方式,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研究。

          一、使用農民工的情況

          1.農民工已成為建筑業從業人員的主力軍。近兩年來武漢建筑業企業使用的農民工,約占從業人員的70~80%,即35~40萬人。使用的農民工70%是成建制從勞務公司而來,30%的是臨時招用的零散工。100%的企業與勞務公司簽定了勞動用工合同,企業直接與農民工簽定用工合同的占60%,40%的沒有簽合同。其技能級別,在初中級,平均年齡在35~45歲之間。使用時最長的在10~15年。

          2.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得到了遏制。在各級政府的關注之下,建筑業企業使用的農民工工資,要高于其他行業。泥、木、鋼、架、電等技術工種,每月工資在4500~6000元/人。普工也在每月3000~4500元/人。由于多數實行計件工資制,技術工種每天收入在180~200元/人,普工收入每天也在100~150元/人。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對農民工工資的發放已經實行實名制。

          3.農民工在施工現場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都住在活動板房和出租屋內,室內有床、電視和空調。食堂飯菜可口,干凈衛生。淋浴房裝有專用鍋爐,廁所鋪有瓷磚,其條件不低于普通城市居民住戶的水平。更人性化一點的現場,有的還設有夫妻房,夫妻店。使農民工在施工工地工作,有如同在家的感覺一樣,以保證提高其工作效率。

          4.大多數都以施工項目為單位給農民工買了意外傷害保險,給企業常年合作的勞務公司的骨干人員辦了社保、醫保,將他們當成施工企業的員工一樣對待。進項目施工的農民工還進行身體檢查,辦理臨時出入證件,配戴在胸前。個別施工企業,對長期合作的農民工中信譽好的,還借資幫助其購買汽車交通工具,使其方便、安全、準時上下班,以情留人。

          5.項目工程量相對大一點的工地,都設有農民工學校或農民工夜校。由施工企業的技術、安全、勞資、質量管理部門組織授課,進行上班前教育,輪崗、換崗培訓,新技術、新材料使用教育,質量、技術交底。有的還請市建委、市建委培訓中心、建筑技術學校的老師去講課,辦農民工夜大,進行考核考試,給合格者發培訓證或上崗證。幫助農民工提高技能,起到促進作用。

          6.有部分勞務公司經過黨組織批準,建立了黨委,下設若干個流動黨支部。開展政治學習,思想工作,道德品質教育。幫助農民工提高政治素質,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使他們明白不僅要為自己賺錢,更要為企業盡職,為國家盡責,遵紀守法,為社會和諧建設服好務。有的企業還組織青年農民工集體外出旅游,不僅增強了農民工對企業的凝聚力,而且加深了對建筑行業的認識。

          二、使用農民工中存在的問題

          1.已出現年齡斷檔趨勢,F在所使用的農民工大都在35~45歲之間,而30~35歲的農民工已不多見。從年齡上看,已出現斷層,帶來用工荒的問題。由于從事建筑施工生產的工人出現青黃不接,農民工作為建筑業勞動力的主要提供者,對建筑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已構成威脅。

          2.技術技能水平不高。從調查的情況來看,農民工持證上崗率約為30%,大部分沒有進行過操作技能培訓。放下手中的農具,來到施工現場,就成了建筑工人。雖然在施工前,都有技術人員對他們進行書面交底和現場技術口頭交底,但很多工序因為之前從未干過、更沒見過,難以提高其技術技能水平。

          3.安全意識不高。根據調查統計,從建筑工地出現安全事故頻率來看,80%的農民工受到過傷害。在施工作業之前都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但現場經?吹睫r民工不戴安全帽,將安全帽丟在一邊,休息時將安全帽當成臨時凳子使用。吸煙酗酒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從業農民工的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4.施工效率較低。建筑業本身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多都是手工操作。施工現場的工廠化作業有限,難以從根本上替代和解決施工現場的手工操作問題。農民工來自農村,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對施工現場的施工也一無所知。其生疏的操作技能,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四五級工才能做的活,一二級工去做,是做不出來的。

          5.季節性因素影響工期和質量。不論施工現場多忙,尤其是在農忙季節,他們都會離開工地回家忙農活。在施工生產中出現了質量問題,必須推倒重來時,做了活,就要給工錢,重做不給工錢就走人。農歷的過小年至正月十五,農民工是要回家的,不論施工現場有多大的事。因此,農民工的季節性因素不僅直接影響工程工期和質量。而且無序流動,給施工現場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出現了季節性用工難的問題。

          6.對建筑業的熱愛程度較弱。農民工對建筑業的熱愛程度較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他們對自己的收入水平不高不滿意,還有不能按時拿到工資,工作不穩定,對農民工的身份很反感。農民工在農村是農民,進了建筑業務工,就應該是建筑工人,可仍然是叫農民工。而且可隨時跳槽,對哪一行業都不能專一熱愛。

          7.法律維權意識淡薄。勞動合同不規范,勞務合同由勞務公司負責人(工頭老板)自行單方面制定的,霸王條款多。雙方責任、權利、義務不明確,不嚴謹,只對資方有利,損害或保護不了農民工的權益,其目的只是應付主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的檢查和逃避可能發生的法律責任。加上農民工法律知識學習不夠,只忙于掙錢養家。因此,惡意討薪,或“討薪專業戶”,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8.重復征收使用農民工營業稅。營業稅重復交納,當勞務企業從施工總承包企業分包勞務時,施工企業已代勞務企業交納了3.6914‰的營業稅,而勞務公司又按農民工工資總額的5.8‰交納服務型行業的標準營業稅。這樣兩頭交稅,不僅使施工總承包企業增加了負擔,也使勞務企業沒有經濟實力支撐,還使農民工減少了收入。

          9.勞務公司空殼現象較為普遍。開辦勞務公司,行業主管部門不可能優惠貸款,靠勞務公司經營收入維系生存和發展。勞務公司按照服務行業的標準納稅,減少了很大一部分企業利潤。而做得好的,有技能農民工又直接對施工總承包企業簽訂用工合同,使勞務公司收入再減少一部分。

          10.定額人工單價太低。建筑工程造價定額站發布的信息,土建工人每天僅40元/人,安裝工人每天也只有41元/人,即使從20xx年6月1日起調至59元/人,物價指數、生活指數上漲,遠不止這個比例。農民工大都實行計件工資制,造價站的定額工資僅是參考。而企業實際支付土建工人每天在100~150元/人,技工在180~200元/人,安裝工人則支付的`更高,如何使定額造價適應市場的變化,已成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綜上所述,研究解決建筑業使用農民工的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

          三、產生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缺少一部《建筑業法》。因為《建筑法》從開篇到名義,都是將施工企業作為規范、調整的著重點,這是很必要的,但對其上游的投資主體,即對業主建設單位的約束是很不夠,更不用說對從事建筑業施工生產的主力大量的農民工的約束。這些問題單靠建筑施工企業是無法解決的。應該盡快制定《建筑業法》。對凡是從事建筑行業的,法律地位要明確,加上行業行規約束,企業的自律,建筑業企業這個最弱勢的地位才能提高。

          2.勞動合同不規范。由于農民工缺乏社會知識、文化知識、維權意識,認為勞動合同不重要隨便簽個名,卻不知是霸王條款,只有默認。稍有法律知識的農民工,一看合同,就不愿簽,只認錢。也有代簽勞動合同的,也有合同執行不好不愿再簽的。勞動合同的雙方在責任,權利和義務方面要對等,合同不嚴謹。由于勞動合同不能從根本上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因而帶來危害農民工、企業和社會的連鎖反應。

          3.勞務企業生存困難。施工總承包企業要求勞務公司輸送的農民工政治素質好,技能水平高,人工費合理。而農民工要求勞務公司介紹到技術水平要求低,工資高,生活條件好的單位工作。勞務公司處在夾縫中,一無政策扶持,二無雄厚資金運作,三無穩定的骨干隊伍支撐,疲于應付政府主管部門的檢查。技工等級證書是總承包企業出錢辦理的,都在總承包企業保管。由于農民工流動性很大,人證分離現象嚴重,勞務公司難以運作。

          4.建筑業農民工地位低下。建筑業施工生產現場大都在荒郊野外,生活條件艱苦,工作是肩挑人扛,粗笨的手工操作,而工資待遇相對來講不算是好的。稍微有點條件和本事的農民工,都去了其他行業工作。留給建筑業的農民工,差不多都是年齡偏大,無一技之長,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從事建筑行業的農民工,常會感到地位低下。

          5.全國勞動力結構失衡。全國大學的擴招,各類學校的升級,所有的人都上大學、專科,弄個大專文憑,不愿再做技術型藍領,缺少中等專業技校這個層次,勞動結構的寶塔型中間懸空了。由于只生一個好,而每個都想方設法往高處跑。由于建筑工人的社會地位不高,讓很多獨生子女因面子問題望而生畏。各行各業從20xx年就開始出現了用工荒,建筑業也未于幸免,深受其害。建筑業發生嚴重的勞動結構失衡,其表現在農民工年齡斷層上。

          總之,農民工的工資待遇低、工作環境差,身份遭歧視,供求起變化,要求不斷提高是產生問題的重要原因。

          四、解決存在問題的建議

          1.各級政府要將農民工問題納入規劃。制定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規劃和具體實施辦法,力爭在期間對農民工問題的解決有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建筑業的主管部門也應結合行業自身的特點和工作需要,制定出適合建筑業所需要農民工的發展建設規劃和實施措施作法,保障建筑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作后盾。

          2.提高農民工的社會地位。為了讓農民工能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農民工”這個稱呼不能再繼續使用了,其明顯地帶有一種歧視的意思。在哪個行業從事工作,就應該稱哪個行業的工人。當然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就統稱為“建筑工人”。希望在各級政府出臺的文件中,在新聞媒體中宣傳報道時,不再出現“農民工”的字樣。

          3.提高農民工的素質。農民工素質的提高,是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標志之一。農民工已經成為各行各業使用勞動力的重要來源,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國家、社會、企業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多辦技工學校,培訓農民工。政府要統籌規劃,要投入資金,人力,物力。明確主管部門的責任,作為執政為民的考核指標。企業積極參與,形成綜合培訓的合力。從長遠看,從高處看,必須培養具有高智力結構,開拓創新思維的農民工。使所有的農民工不僅學到一個行業的技能,而是學到各個行業的技能。不論到哪個行業都可以勝任,一專多能。整個農民工的素質都提高,已是當務之急。

          4.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勞動保障部門,行業的主管部門聯合制定勞動用工合同范本,明確資方和勞方的權益、義務、責任。加強監督檢查的執行力度,用工未經培訓持證的不準上崗,未簽勞動合同的不準上崗。從而體現簽訂合同的嚴肅性,履行合同的的重要性,管理合同嚴謹性,制定合同的必要性。使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切實得到維護。

          5.轉變政府主管部門的管理方法和規定。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政府主管部門也應該調整管理方法轉變管理規定。多服務、多教育、少收費、少罰款。不要再陷入管理就是培訓,培訓就是發證,發證就是收錢或罰錢怪圈,要注重社會責任和社會效益?筛憧刹桓愕呐嘤柡湍隀z,應少搞或不搞,減輕企業負擔,用以增加農民工收入。

          6.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實行實名制卡以后,一旦發生勞動糾紛,農民工本人及仲裁部門就可以有據可查,同時還能有效地杜絕以往常常發生的分包方虛報農民工數量,截留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實名制的實行可以大大提高勞務公司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性化管理,使勞務公司真正實起來,在市場競爭中,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發展的需要。

          7.提高人工單價標準。建筑工程造價定額管理站,所發布的信息,應及時適應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人工單價現在執行的是20xx年以前的,有些標準甚至是20xx年以前的標準。人工單價遠低于現在的實際情況,造價信息的指導意義有所降低。因此,調整人工單價指導信息,已經是勢在必行。從而保證造價信息的科學性,時效性,指導性和權威性。

          8.減少重復交納營業稅。營業稅是按開出票據營業額征收的,在施工總承包企業向業主方開出的工程款票據中,已含有勞務公司的收入,即勞務公司的服務營業額,而稅務部門對勞務公司又按勞動服務營業額交納一次營業稅。這是不盡合理的,出現勞動服務營業額已重復計稅。因而,能否適當調低,或者只收一次營業稅。

          9.發揮黨工團組織的作用。黨工團組織是調節社會矛盾的社會組織。勞務公司按照黨章、工會、團章章程的規定,組建應相的黨組織,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使農民工在政治上有追求,政治思想上有問題,有個訴說的地方。工會組織還可以扶貧濟困,幫助農民工維權。使松散的個體變成有組織的集體,對農民工的穩定一定會發揮積極地作用。

          10.加強對農民工的領導。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為各行各業都在認真研究的重要議題,建筑業的主管部門應該設立專職部門,研究、制定管理、使用農民工的政策和實施細則。為建筑業使用好農民工,為農民工跨進建筑工人行列做好指導幫助作用。尤其是分管勞務企業資質的管理部門,要擔當起重任,進一步提高建筑工人的綜合素質。

        農民工調查報告10

          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要求,我局在扎實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立足本部門業務,深入基層開展了認真調研。自3月18日開始,我局組織5個調查組,分別由四名副局長和就業辦主任帶隊,深入到四鎮五街道及開發區、xx水庫庫區,由鎮(街道)、開發區(庫區)配合,對全縣返鄉農民工就業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統計,全縣農村總人口數為469006人,農村勞動力(男16-50,女16-45周歲)總數為254831人,其中男141628人,女113203人。外出務工勞動力數65683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5.8%。其中縣外務工人員17101人,占外出務工人數的26%;縣內務工人員48582人,占務工人員數的74%?h內務工人員中,在本鎮(街道)務工人員28936人,占在縣內務工人員數的59.6%,占外出務工總人數的44.1%。務工人員中,有工作崗位,春節后繼續上崗的43206人,占務工人員數的65.8%。屬季節性務工,農忙時在家,農閑時臨時打工的17873人,占27.2%。有崗位和季節性臨時打工人員合計占打工人員總數93%。春節前,因失崗或自愿離崗而返鄉的農民工總計4604人,占總數的7%,至調查時,此類人員中已經就業上崗人員3116人,占67.7%。

          二、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

          全球金融危機使得我縣部分企業從去年10月份開始出現生產減停和裁員問題。但根據我局對返鄉農民工的動態監控、定期直報、企業裁員報批等情況,我縣沒有出現因金融危機造成的成規模的`農民工返鄉現象。本次調查顯示,我縣農民工返鄉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春節期間集中返鄉,回家過節。春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絕大多數企業放假。農民工不管是長期務工或季節性打工,都選擇回鄉過春節,這是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所有外出務工的65683人中,因為春節原因返鄉的61079人,占93%。

          二是因企業裁員失崗或自動辭職離崗。部分農民工因所在企業生產減停、裁員、長期放假,不得不返鄉。部分對所在崗位不滿意,欲另擇崗位或來年另有從業打算的,一般選擇在年末之時離崗。本次作為重點統計的此類人員4604人。占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7%左右,比XX年(XX年統計失崗返鄉人員3594人)增加1010人,增長28%。

          三是少數農民工自愿離崗返鄉。主要是回鄉自主創業、回村從事種養業、或因年老不再務工、年輕人回鄉結婚等原因辭職離崗返鄉。統計此類人員648人,占1%,此類人員無求職意愿。

          三、目前我縣返鄉農民工就業形勢

          我縣農民工就業的特點是務工地點較近,一般在本縣或在xx、xx、xx、xx、xx、xx等周邊縣市,少數遠途務工的大多在xx、xx、xx、xx、xx等地。就近就地實現轉移的占50%以上,由于多數離家較近或就工務工,求職就業選擇相對靈活。異地遠途務工人數少,失崗返鄉農民工無明顯增多。根據我局春節前對全縣企業空崗情況調查統計,全縣大中小企業自報空崗3200個,目前我縣尚未出現無崗就業的狀況,雖然我局在節后組織了為期一周的招聘洽談會和送崗位下鄉活動,但仍有部分崗位無人應聘。因此,我縣農民工就業未凸現壓力。

          一是因為失崗而返鄉的農民工無明顯增多,因此對就業崗位的需求沒有顯著的增加。絕大多數農民工雖春節回鄉,但未失崗,節后繼續上崗從業。

          二是企業發展迅速,提供的就業崗位顯著增加。全縣新建企業、擴產項目增多,鎮域企業、民營經濟、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增加了一大批新的就業崗位,僅人力資源市場提供的就業崗位,今春就比去年同期多2100多個。

          三是房地產業迅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一方面,雖遇經濟危機房地產業相對低迷,但已具規模尚在蘇醒拓展的建筑市場為一大部分農民工提供了就業崗位;另一方面,縣城及各鎮(街道)建成的一大批商業經營房及門店投向社會,吸引了部分求職人員轉向自主創業,并吸納了許多求職人員就業。

          四是企業用工行為進一步規范。去年以來,我們認真實施《xx縣失業預警機制》和《關于規范企業裁員行為的意見》,強化監察執法,企業用工進一步規范。同時,隨著企業用人觀念的轉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大中企業積極保障職工利益,雖然出現階段生產減停,但能給職工發放生活費,有的實行“干一休一”等方式輪休,立足長遠,規避困難時期的裁員,為職工保留了就業崗位。

          五是就業渠道暢通。春節前后,我局積極籌備,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發布廣告,張貼標語進行宣傳,深入企業調查摸底,于節后召開了大型春季招聘洽談會和送崗位下鄉活動,促進了求職人員與用人單位的對接。同時,勞動力市場堅持全天候、無休日辦公,登記求職人員,推薦聘人崗位。就業辦與各鎮(街道)保障所使用就業網絡平臺實現就業信息互聯,求職人員網上直報。通過全縣村村聘用的勞動保障事務協理員,實現城鄉就業縣、鎮(街道)、村三級聯網互通,方便了農民的就業。去年以來,我局在包村過程中,還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將服務農民工就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深入開展調查摸底,組織實施“送政策、送崗位、送溫暖”等活動,服務農村勞動力就業。

          目前,全縣返鄉農民工就業已處尾聲。調查數字顯示的返鄉未就業人員1488人,但其中有求職意愿的840人。近期,經過人力資源市場介紹就業或個人自行到用人單位就業的人員有433人。還有極少數求職人員對現有的聘人崗位或工資待遇不滿意,還有部分農民工,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或家庭婦女,根據家庭及個人特點,不愿從事固定崗位,選擇到勞力自由市場找活打短工。在進行返鄉農民工就業狀況調查的同時,我局還同時在縣電視臺和勞動就業網發布了公告,對未就業人員,由縣勞動就業辦公室幫助聯系就業,公告在黃金時段循環播出一周,但至今無人員聯系。目前,縣人力資源市場還有企業委托聘任崗位500多個。

          四、下步重點解決的問題

          雖然面對金融危機就業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隨著我縣城市化、工業化步伐的加快和企業規模的拓展,加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環境相對寬松,政府無需刻意制造“飯碗”。但統籌城鄉就業工作顯露出的一些問題,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加強對求職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缺乏就業技能或技能素質偏低仍然是制約求職人員就業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強化對城鄉求職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確保人人有技能。對已有一技之長的,開展技能提升培訓,落實對口崗位;對缺少技能的,根據企業需求開展定向培訓,推薦崗位;對有就業意愿外出務工的,培訓后頒發職業資格證書,持證求職。同時,建立境外務工培訓服務體系,培訓輸送境外務工人員。近期,我們將免費對600名培訓合格人員頒發職業資格證書。為做好就業培訓工作,我們建議政府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強對統籌城鄉就業培訓基地的設施配套和師資隊伍建設,以發揮好勞動技校和基層企業定點培訓基地的作用,開展好定向培訓、訂單培訓和委托培訓,為企業提供技能型、適用型人才。

          二是加強就業服務網絡建設。完善縣、鎮(街道)、社區、村莊四級互聯就業網絡,所有就業崗位歸口匯總,通過網絡互聯直到村莊,利用網絡送崗位下鄉。同時,對求職務工農民工及個人資料,由村協理員、社區、鎮(街道)到縣就業辦,從下到上反饋匯總數據,網絡與企業對接,向企業推薦。我們還將通過建立務工求職農民工管理檔案和全縣企業用工數據檔案,隨時掌握農民工在崗位就業狀態和下崗失業情況、企業用工情況,確保企業用人與求職就業密切有序銜接。為促進農民工就業,我們建議做好與部門包村工作的結合文章,讓各部門包村組摸清所包村農民工就業情況的底子,并落實幫扶就業措施,積極幫助農民工找崗位,促就業。

          三是規范完善下崗職工創業園,加大措施扶持創業。由于金融危機造成部分企業效益下滑,部分企業員工工薪相對降低,部分求職人員傾向于選擇自主創業。下一步,我局將采取積極措施,加快下崗職工創業園配套建設,強化服務,規范完善,真正建成下崗職工創業的孵化器。同時,建設好創業“項目庫”和創業專家指導“智囊團”,并積極開展創業技能培訓,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優惠政策,降低工商注冊門檻,執行好稅收優惠、小額貸款、創業培訓補貼、崗位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創業典型獎勵、財政貼息、創業扶持資金等優惠政策,激勵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退役人員和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增加創業項目,帶動一大批人員實現就業,從而真正實現“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崗位、家家有產業”的目標。

          四是從勞動保障角度充分考慮企業利益,幫助企業進一步穩定職工隊伍。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由于生產成本和效益問題,職工保險待遇等不能全面落實,致使員工不固定,流動性大。下一步,我局將對企業合理進行分類,根據規模效益合理確定社;鸹鶖,盡量減輕企業負擔,使企業能夠全面落實各項保險,保障職工權益。同時,通過指導企業合理用工,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加快發展。

        農民工調查報告11

          農民工問題自提出日起就是一個熱點話題,它關系農民工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我們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一背景下,利用20xx年暑假放假期間,我作為一名大學生通過到社會上對農民工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了農民工一些真實的狀況,發現了一些問題,F在我以調查資料為基礎,結合南寧市當地農民工的具體情況,在如何提高農民工城市生活保障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與措施。希望能讓農民工得到實惠,生活得到提高。

          一.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

          調查時間為20xx年9月16日至9月19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南寧市30農民工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 調查內容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了解,部分調查情況如下:

          1. 到城市生活會不會覺得自卑

          a. 會74% b.不會26%

          2. 為什么選擇進城

          a. 想出來見世面22% b.為了給孩子提供進城讀書的機會36%c.因為城里掙的錢比較多 42%

          3. 您目前最擔心的問題是

          a、受傷 19% b、失業后找不到工作8% c、生活困難4% d、養老22% e、無錢供孩子上學24% f、生病23%

          4.平時娛樂活動多嗎

          a.偶爾19%b.幾乎沒有40%c.從來沒有41%

          5.您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備將來養老

          a、在老家參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b、在打工的單位參加了養老保險22%c、購買了商業保險7%d、定期存錢養老21%e、養兒防老9%g.未采取任何措施31%

          6. 您生病后通常會怎么做立即

          a、上正規醫院檢查、治療12%b、去街頭的小醫院、私人診所、游醫進行檢查、治療17% c、自己去藥店買藥 23% d、能忍則忍,能拖就拖,不到萬不得已不去醫院48%

          7.您生病時的醫療費由誰負擔

          a、個人/家庭45%b、單位9% c、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46%

          8.您感覺目前的醫療費

          a、太貴65% b、比較貴30% c、還可以接受5%

          9.您是否參加了失業保險

          a、是40% b、否35% c、不知道25%

          10.您在打工的過程中,是否受過工傷或者患過職業病

          a、是77% b、否23%

          11.您在打工過程中,受傷或患職業病后,如何處理

          a、自己進行治療21% b、用人單位、老板負責治療 25% c、自己負擔一部分,單位、老板負擔一部分49% d、沒有治療5%

          三.調查結果分析

          1.農民工的生活概況

          (1)生活質量

          在調查的農民工中,被克扣和拖欠過報酬的農民工分別占兩成。 其中半數以上的農民工被克扣或被拖欠的報酬屬于工資收入。農民工被拖欠報酬時間最短的有一個月,最長的達到八年,平均被拖欠了四個月。被拖欠過半年以下的農民工有五千一百九十五名,占被拖欠農民工數的百分之九四點四九 。農民工權益受保障的程度明顯偏低。農民工所在單位提供工作待遇較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工沒有享受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近八成的農民工不能帶薪休假,還有八成的女職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制度。另有五成左右的農民工得不到工傷補償或者加班補貼,近四成農民工未與單位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農民工生活質量普遍不高。首先是農民工生活、衛生條件差。受工資水平低限制,大部分農民工的月消費幾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費,而在生病時,只有少數人會選擇去正規醫院,其他人大都選擇自己買藥治療或去個體診所。其次是居住環境質量差。近四成的農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體宿舍里,地方狹窄擁擠,室內骯臟零亂,除了被褥衣物,幾無他物。子女受教育難、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不到位、農民工從事的職業技術含量低且工資水平低也是農民工面臨的'問題。

         。2)精神生活目前南寧的農民工的精神生活狀態是令人擔憂的——在他們當中,許多人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娛樂方式,許多人的精神上缺乏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許多人面臨著性苦悶和性壓抑。在調查中有幾位農民工明確表示,由于自身缺乏文化素養因此只能在城市中從事勞力工作,平時上班時已經很累了,下了班回家只想休息,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平時有什么娛樂活動”這項問題中,幾乎所有的農民工都回答沒有。

          2.農民工的生活保障

          (1)養老保險

          通過調查發現農民工多數都沒有買養老保險,其原因有兩個,第一,企業不愿意為農民工購買養老保險。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城市臟、累、差的體力活和高危行業,這些企業人工費用所占比例較高,參加養老保險對企業的壓力較大,大多數企業缺乏為農民工繳納保費的積極性、主動性。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采取不給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農民工在就業市場上是弱者,只要能找到一份活干就行,幾乎沒有可能考慮是否參加養老保險等事項,農民工生存壓力大,他們只能考慮當前的生存問題,因而產生部分收入低的農民工愿意企業不參加養老保險而給予一定的補貼,導致許多企業根本不給農民工參加任何社會保險。 第二,農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識。農民工自身方面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認識問題。雖然農民工普遍意識到以后養老是一個存在的問題,但認為自己現在還年輕養老是幾十年以后的事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二是生存壓力。目前農民工工資收入一般不足1000元,在西部地區只有600元。三是就業壓力。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勞動力供大于求,農民工為生計滿足于有活干,只能放棄養老保險等權力。四是法律意識淡薄。對不簽勞動合同,克扣拖欠工資,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等侵權行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態度,沒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也是養老保險制度在農民工中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2)醫療保險

          通過調查發現,農民工在工作中受傷或者日常生活中有病痛通常選擇能忍就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去醫院,這與雇主不愿付醫療費有關,也與農民工沒有參與醫療保險,法律意識淡薄有關。

         。3)失業保險

          通過調查發現,農民工在工作中參與失業保險的人占很少一部分,有很多農民工認為沒有了工作就再找一份新的,找工作時沒有考慮用人單位有沒有提供失業保險這一項。只有少部分的農民工參與失業保險,甚至有些農民工不知道有失業保險這回事。

          四.提出建議

          農民工已經成為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少年來,農民工為城市和城市市民等各項服務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長期以來,在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下,農民工雖然身在城市,但卻被看作“二等公民”。從社會環境和思想深處,一些人始終沒有把農民工看作城市的一分子,農民工被傳統觀念和思想排除在城市之外,不能從根本上融入城市生活。從生活環境和待遇上,農民工生活環境惡劣,待遇低下,除了工作沒有固定性和保障以外,還常常受到拖欠工資的影響。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享受型消費對于農民工來說更是不可及。因此,國家應統一作出更具體、明確和強制性的規定來切實保障農民工的權益,除此之外,還應在新聞媒體或者社區里普及法律知識,提高農民工的法律意識,讓他們知道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

          3.1在養老保險問題上,要通過以下幾個方法維護農民工權益:1.加快立法、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體系,2.制定全國統一的農民工養老保險關系異地轉移與接續辦法,3.強化監督和管理,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4.加強社會保險知識的宣傳培訓,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3.2在醫療保險問題上,應針對農民工群體特征和面臨的疾病風險,提升制度的吸引力,調整現行農民工大病醫保只“保大”的思路與政策走向,精心研究和探索適宜的符合農民工實際的大病醫保補償方案;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衛生部等部門,共同制定符合農民工特點的醫保模式,規范各地的政策設計,避免目前部門分割,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狀況,這是解決醫保關系轉移、銜接和整合的前提,也是貫徹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具體行動。

          3.3在失業保險問題上,除了從思想上和觀念上轉變對農民工的看法和認識外,必須從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解決農民工的實際生活問題,提高農民工生活安全感入手,落實好國家對于農民工參加失業保險的各項具體規定。目前,許多用工單位沒有按規定給農民工繳納失業保險金。筆者認為,除了按照規定抓好落實,督促沒有給農民工繳納失業保險的用工單位盡快補交外,在補助的辦法和標準上,國家可否統一作出更具體、明確和強制性的規定,而不是只能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自行規定。

          五.結語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中涌現的一只新型勞動大軍,農民工問題事關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從這次的調查情況來看,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非常多,現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由于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有所欠缺,這抑制了城市的發展,對我國的現代化發展也是不利的。農民工自己對學習的需求非常大,想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從而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希望全社會給予農民工幫助,關心弱勢群體,關愛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真正創建和諧社會。

        農民工調查報告12

          調查目標:

          近年來,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為城市注入了活力,為社會付出了廉價的勞動力,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處于“邊緣”狀態,他們干的是工人的活,卻還是農民的身份,他們經常受人歧視,很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狀態不容樂觀。我借著暑假的空閑時間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了解農民工在城市中為何生存如此困難。

          調查時間:

          20xx年7月20日—30日

          20xx年8月5日—8月20日

          調查對象:

          農民工的生存現狀

          調查方式:

          走訪、交談、查看新聞,報紙、網上調查

          調查地點:

          重慶市綦江縣三角鎮樂生坪村農民工老家

          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建筑工地農民工居住現目前,已有大量農民工城市,他們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臟、最重、最險的活,他們為社會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權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讓人堪憂,他們的生活現狀牽動大多數人的心。

          調查結果:

          一.大量農民積極入城

          據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廣東省東莞市被喻為“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萬,而外來人口就高達458萬,其實實際外來務工人員已超過600萬。大多數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等。據走訪綦江縣三角鎮樂生坪村農民工老家后統計,整個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帶務工經商,其原因大多是:樂生坪村地處山區,經濟條件較差,僅僅靠務農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學費用昂貴,農用費用支出大,很難支撐家里的所有開支。再加上農村事務繁瑣,大多是體力活,家中除了靠賣糧食獲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飼養家禽,獲得經濟收入的途徑很少,所以多數人選擇放棄務農,進入城市。這樣一來家里只剩下年老體邁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蕪。

          二.農民工收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八月啟動的調查數據顯示,盡管國家對農民減少了各項收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是大多農民依舊選取外出務工經商,生活狀況依然十分辛苦。據了解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的平均收入為1000元,一半以上的農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過1500元,男性農民工收入為1070元,女性農民工收入為780元,農民工收入普遍沒有城市居民高,他們從事的多是技術含量低,工資水平低的職業,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隨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明顯提高,究其原因:

         、僮陨硭刭|和能力使其大多在報酬較低的產業部門就業,如制造業,居民服務業,建筑業等所需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農民工受技術限制,工資水平偏低。

         、谏鐣惶∪闹贫仁沟棉r民工就業受到不公平待遇,從而阻礙個工資水平的提高。

          在網上調查的12個行業中,采礦業的農民工平均月收入最高,為1400元,其次是建筑業,平均收入1200元,但是危險系數極高。一半以上的農民工每月支出收入的四成,一半左右的農民工將收入的一半寄回家。

          三.農民工權益問題

          農民工工作時間普遍較長:進城農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時,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益,而工人也為了掙更多錢主動拖長工作時間。

          他們工作之余的主要娛樂方式僅為看電視,睡覺等,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然而農民工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文化財富的創造者。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政府應該積極營造一個適合農民工消費的文化娛樂環境。

          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全國農民工的報酬總體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數企業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報酬的現象,近四成農民工未和企業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有一半農民工拿不到加班補貼,57%得不到工傷補償,80%的不能帶薪休假,90%沒有享受住房補貼或住房公積金。80%的女農民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12%的農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些農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錢掙就行了,簽不簽合同在他們看來關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全國政協委員呂傳贊和一批專家提出,要解決農民工屢遭侵權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們建議:

         、偌涌靹趧颖U狭⒎ú椒ァS捎凇秳趧臃ā返囊幎ū容^宏觀,對涉及保護職工收入所得、社會保障、人身保護方面的規定不夠具體和完善,缺乏相應的配套法律法規,這給勞動執行部門的執法活動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使《勞動法》的很多規定難以落到實處。

         、诮⑶沸奖U现贫,推行企業拖欠工資情況申報制度。這項制度對于保障職工的合法工資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充分發揮各項工會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國各項工會在組織代表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進一步加對修改后的《勞動法》的宣傳貫徹力度,充分發揮各線工會作用。

          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多提供及時準確的務工信息,多提供務工崗位,減少農民工外出務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開辦一些技能培訓班,讓農民工接受正規專業的培訓,拓寬就業門路,在維護農民工正當權益方面:

         、俎r民工自謀職業中被各種稅收和費用所困,如工商稅、體驗稅、健康證及衛生許可費用等,這些相關費用農民工都希望能有所減免

         、谛滦秃献麽t療保險很受農民工關注,農民工愿意積極參保,但是屬地原則制約了該項保險的落實。例如:農民工外務工經商,錯過了參保時間或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又無法到屬地指定參保醫院就醫,處在兩地為難的境地。農民工生病大多能撐則撐,實在不行才去買藥,2/3不上正規醫院看病。

          其原因有:

          ①正規醫院費用太高。

         、谒麄儧]有習慣上正規醫院就醫。

         、蹧]有錢,為了節約。

          部分人認為:要改變農民工弱勢地位,改善其生存環境,最根本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城鄉戶籍限制,讓農民工與城市人享受一樣的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待遇。

          四.農民工的居住問題

          大量農民工進城,住房問題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多數農民工居住在簡陋的宿舍里,30℅在集體宿舍里,21℅的農民工居住在缺乏廚衛設施的房間里,8%在工作地點,7%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沒有住處。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間。

          炎炎夏日,當我們走進建筑工地的臨時工棚,想了解建筑工地工人的居住環境時,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室內溫度甚至超過外面的溫度。工人介紹說:“由于工棚用簡易的材料臨時搭建起來的,隔熱性很差,又不通風,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暴曬以后,室內溫度往往比室外還要高,他們的降溫設施除了電扇就是室內灑水,一位20多歲的湖北農民工告訴我們:有時熱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鋪上席子睡在露天,只是蚊蟲太厲害,讓他們受不了,但總比中暑強。〃不僅他們居住條件差,大多數農民工為省錢都選擇自己燒菜,一燒就是幾頓,有的甚至還擺到第二天再吃,沒有冰箱,剩菜飯都不舍倒掉,在高溫條件下極易變質,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為省錢,圖方便,喝生水,私拉電線,板房明火燒菜,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隱患,除了電燈,電風扇,電磁爐,電水壺,充電器的電線拉得到處都是而且亂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電故障,甚至引起火災。同時用電器明火燒菜也讓我們心驚肉跳。由于板房低矮,又是木制結構,人員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設想。

          當問起為何不去集體食堂或外面的餐館時,他們表示:當然愿意。只是外面太貴,長期下來消耗不起,只能自己“開火”,更方便,節省些。實地調查和面對面訪問:近40%的農民工長期在工棚或集體宿舍,這些地方既狹窄又擁擠,室內東西又臟又亂,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沒有其他娛樂用品。近年來由于城區拓展、改造,市區一般樓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電、暖氣費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農民工都住在城鄉結合處,有的幾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間里,生活空間狹小,環境極差,交通不便,安全沒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再加上他們長期在外務工,為何不由鄉里人轉變為城里人呢?

          據深入調查,要實現這種轉變有兩大必不可少的條件:

         、僭诔鞘欣镉蟹定的職業和工作。

          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正在城里務工的億萬農民工都希望實現這種轉變,然而實現這種轉變并不容易。眾所周知。,由于戶籍、崗位和技能等制約,進城農民從事的多是最臟、最重、最險、最累的活,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勞動報酬低,解決住房問題比城里人更加困難。我們可以看見農民工條件的惡劣既有他們經濟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當多政策不到位和資金不足的政府力不從心的原因。因而,農民工居住問題只能靠市場手段:靠租房或購房來解決。

          五.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據了解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在走訪樂生坪村的過程中還發現:有四成農民家庭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在鄉村小學上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學知識,缺乏法律知識以及教育現代孩子的正確方法,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學一年需繳納學費近2300元,占家庭總收入的20%還多,另外許多孩子上學需繳納一定的借讀費,贊助費。

          據報紙新聞資料報道:5000名隨行的農民工子女有2500名繳納借讀費,贊助費,每人平均交1230元,這筆支出對農民工來說無疑是一筆很大的負擔。

          六.農民工給社會的巨大考驗

          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給城市交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帶來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沖擊。在廣東省東莞市調查過程中強烈感覺到:加強農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農民工,,讓其懂法,從而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自身權益的特別是人身方面的保護。由于農民大多數來源于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或邊遠地區,他們不懂國家現行交通法規,更沒有遵守法律的意識。如:騎摩托車不戴頭盔,亂闖紅綠燈,車輛亂停亂放,行人跨越欄桿的事時有發生,結果農民工常常成為生活中受害的對象。

          農民工進入城市是不可逆轉的洪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對他們近一步培訓,規范,建設更利于他們生存的環境,使其盡快在城市里落腳,讓他們與城市居民和諧共處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才能更好地描繪未來城市的藍圖

        農民工調查報告13

          在我國城鄉之間,每天流動著上億農民,農民工已經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而在這些農民工的身后,有著數千萬未成年的子女。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鄉之間的特殊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也是這些流動農民的心頭之痛。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是當前農村和城市義務教育中的難點之一。農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也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并著力解決的問題。并且隨著市場化、工業化及城市化的發展,我國將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農業轉到非農業,從農村轉到城鎮,流動農民及農民工子女的數量將不斷增加。農民工子女是一個數量龐大且不斷增加的群體,其權益保護不容忽視。我們對長沙市馬王堆等中學部分農民工子女及其家長展開了問卷調查,學生年齡段為13—16歲。

          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發現農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權利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對農民工子女發出的100份調查問卷中發現,70.41%的孩子是在家長先行安頓好后再到城市的,56.12%的孩子是與父母一起住,并有穩定住房。這其中可以看到近幾年在農民工子女的生活環境的上已有所改善。但在針對家長的問卷調查中同時顯示,受訪農民工夫妻雙方都在外務工的占58.33%,經常更換地點租房的占37.5%。有4.17%的家長表示其子女曾有過停學或休學的情況。在農民工子女擇校時,16.67%的家長表示“做了多方面努力學校才接受”,4.17%農民工表示孩子在選擇學校時曾“遭受到學校拒絕”且情況很嚴重。并且在有的學校甚至存在“擇優錄取”的現象,這也是農民工子女入學面臨的一個障礙。農民工是流動人口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以從事體力勞動為主,經濟收入微薄,社會地位較低,主要來自經濟相對落后、文化相閉塞的偏僻農村,是一個社會弱勢群體。農民工進城務工具有就業不穩定、住所不固定的特點。在我們的調查中,與父母一起無穩定住房的比例也占到了40.82%。這些都揭示了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學中存在的種種十分艱難的問題。城市外來人口的增長速度超出了許多城市公辦學校的承受能力,民辦學校仍是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的一個主要渠道。而因為涌入學校的農民工子女迅速增多,教育資源不足導致很多公辦學校難以敞開接受全部前來報名的農民工子女。民辦學校的教育條件又令人堪憂。此外,在入學問題上,費用是首當其沖的。在針對家長的問卷調查中顯示,24名家長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樣的待遇”。25%的家長認為學雜費用收費較高,4.17%的人提出有學校收取借讀費或贊助費且費用偏高。按照現行標準,農民工子女不管上什么學校,都是要交費的。在公辦學校借讀,要交借讀費。至于私立學校,收費標準不一,也不透明,很難統計。在費用問題上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面臨三大難問題:就讀私立學校費用太高,一般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就讀公辦學校卻因為戶口的問題,使得孩子根本不能和同齡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第三是一些為農民工子女專門辦的學校卻因為工商部門對于學校的定性和自身辦學經費的問題而常常出現運轉困難,這一類學校的本教育質量也難以保證。而在是否愿意將孩子送入政府開設專門的農民工子女學;蛘邔W校建立專門的班級問題上,37.5%的家長愿意,41.67%家長表現為無所謂的態度,20.83%的家長明確表示不愿意。而33.67%的孩子表示愿意入讀此類學校或班級,52.04%表示無所謂,有14.29%明確表示不愿意。

          盡管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度都充分考慮了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盡管許多城市的主管部門都在承諾著手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但實際上都收效甚微。農民工子女教育困難的原因究竟在深層次的體制矛盾上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的看法是:

          首先,許多地方在計算經濟發展總量或列舉政績的時候,基本上是以本地常住人口作為基數。如果增加了農民工的子女教育,既要增加財政投入的支出,還要拉低已經被人為高估的教育水準,影響到部門的政績和形象。因此,當地主管部門只得采取排斥和關閉的辦法,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其次,出于對農民工進城數量增加的擔憂。近年來,人們已經逐步習慣于單身農民工在城里就業。因為他們只提供廉價勞動,來去自由,由于沒有子女和家庭的負擔?墒且坏┮呀鉀Q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作為城市政府必須要解決的日常工作,直接導致的現象就是,農民工家庭的整體進入。那么城市政府要解決的就不僅僅是教育問題,還要涉及到他們的住房問題、社會保障問題以及就業問題,甚至對于城鎮公共設施供給的壓力。

        農民工調查報告14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為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農民工的子女們,無論是那些留在家鄉農村、還是隨父母進入城市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安全環境等很多問題都亟待關注,他們是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最需要關愛的特殊少年兒童群體之一。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關乎農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關乎社會公平與法治原則的實現,關乎我國勞動力資源的整體發展后勁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水準,更是關系到“三農”問題的最終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通過“12340”社情民意調查熱線分別對市區農民工(學生家長) 和教師開展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查。

          一、被調查人員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采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方式進行,調查范圍為市區學校老師、學生家長(農民工),具體包括:蓮都小學、天寧小學、天寧中學等。農民工(學生家長)中小學文化程度的占33.54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7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39%,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35%。農民工夫妻在同一城市務工的占 90.6%。

          二、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現狀

         。ㄒ唬┦芙逃龣C會不平等

          1.農民工子女進城求學困難重重。據調查顯示:認為進公辦學校“入學門檻高”的占受訪農民工的66.46 %,認為“沒有在麗水交社會養老保險一年以上而沒入學資格”政策不平等的農民工占57.76 %;認為待遇不公平的農民工占52.80 %。因此,城里孩子接受的“良好”教育對諸多農民工子女來講是遙不可及。

          2.認為公辦學校資源不足也不愿招收農民工子女的占受訪農民工的62.73% 。由于農民工子女來自各地,整體素質普遍沒有城里學生好,入讀后給學校、老師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和一些額外負擔。比如:有些學生不會說普通話或說得不好,難以和老師很好地溝通交流,教學無法實現互動,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3.認為私立學校很難滿足孩子上學所需的占受訪農民工的44.10 %。由于辦學條件所限,好多資質較淺的私立學校教學設施簡陋,設備短缺,師資力量不足,很難讓農民工子女接受到全面、優質的教育,所學知識較為局限,從某種角度來講,影響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二)家庭現狀方面

          1.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程度

          在受調查的161名學生家長中,認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占大多數,達65.22 %,認為家庭教育比較重要的家長占34.78 %,沒有家長認為家庭教育不重要。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錯。

          2.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用榜樣方法教育的家長占抽樣調查的67.08 %,他們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孩子面前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希望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說服方法教育的家長占抽樣調查的81.37 %,但據他們自己說,有時家長自己做得就不夠,不能以理服人,所以根本說服不了孩子。用鼓勵方法教育的家長占抽樣調查的98.14 %,更多地表揚孩子,讓孩子開心地進步。另外,還有1.24 %的家長干脆不管孩子,聽之任之。據了解,這少部分家長大多說工作太忙,為生活奔波,無暇顧及。

          三、農民工子女普遍的心理現狀:

          文化背景各異、學習方式不同, 農民工子女心理發展不平衡。農民工子女大多來自經濟條件比較差、物質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偏遠農村。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進度以及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們的成績較本地孩子差,使農民工子女極易產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強、意志力薄弱、戒備能力強等不良心理。來自本地孩子的歧視,內心世界對社會差別感受到的強烈不平等,也讓農民工子女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孩子的心里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他們從農村到了一個繁華的都市,因為經濟、地位、及父母的艱難處境,農民工子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本身就在經濟條件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好不容易能與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個教室里接受質量較高的教育,卻又要承受來自城市孩子的種種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難沒有讓他們退縮,可心靈的創傷卻難以撫平!坝H情失落、心理失衡、行為失控、學習失教、安全失保、監護失助”已成為他們中的普遍現象。22.00 %農民工認為從農村轉到城市學習后,孩子的自信自尊受到一定的打擊,心理變得比較敏感脆弱,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個體社會化發展受到影響,性格上也容易產生變化。多表現為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群;攻擊性行為多、不喜歡與同伴交流;容易自卑,適應過程比較緩慢;不太會關愛他人;行為和學習習慣差等。

          父母在外務工,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少負面影響,前5類情況占受訪者比例均高于60%,可見問題不小。

          四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ㄒ唬└驹颉r村經濟發展的落后

          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和國家政策上的傾斜,導致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極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說,我國城市的發展是以犧牲農村和農民的切身利益為代價的。即使是在今天,我國城市的快速發展也是在以一部分農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鎮化進程的代價換來的。城鄉收入的巨大差距引起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里的大量涌入,也導致了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的發生。

        農民工調查報告15

          一、社會的調查目的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或鄉鎮企業就業,這部分人稱之為“農民工”。目前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產業大軍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用人單位對農民工朋友的學歷、知識、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民工因長期缺少學習,難以滿足崗位的要求。通過選擇合適農民工作為調查對象,了解其學習需求,從而探索電大開展為農民工服務的新途徑,使農民工朋友們能夠快速提高自我,熟練掌握工作技巧并能達到專業水平,從而更快更好更輕松的適應城市生活,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二、社會調查的過程

          (一)調查題目: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問卷

          (二)調查時間:

          (三)調查地點:XXXXX

          (四)調查方式:個人問卷調查

          (五)調查內容:本次調查圍繞“農民工學習需求”問題,調查了從農村來打工的青年。從中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

          三、社會調查的結果

          (一)調查統計:接受調查的農民工男性60%,女性40%;年齡以青壯年為主;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中專,大專及以上學歷只占到10%;收入一般在1500到2500之間。

          (二)發現的問題:他們在都年富力強,但學歷相對較低,缺乏一技之長,就業的基本技能相對較低,月收入也不高,家庭負擔比較重,所以大多是希望能多掙點錢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改善子女就讀的條件,同時希望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這一現狀在農民工當中非常普遍。

          (三)農民工參加學習障礙:

          1、勞動時間長

          “沒有時間”成為首位原因。因為現在大部分工廠上班時間名義上8小時制,但是實際上班時間往往12小時左右,平常周六周日也加班,幾乎很少有人能得到國家規定的每周2日休息日的,農民工的休息權益基本上沒有得到保障。但是農民工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學習技能、學習知識,也很難有時間去學習。

          2、培訓的費用高

          因為參加培訓,除培訓費外,書本費、考試費、職業技能鑒定費等費用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這讓農民工掙扎需不需要參加這些培訓。另外國家政府雖然明確提出農民工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讓其使用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上,但由于使用范圍狹窄,審批卻很嚴格,往往資金很難到位。而造成農民工一面繼續幫助,另一面資金卻又不到位的現象。

          3、制度有局限

          有一些短期培訓,像廚師、縫紉、車工、焊工這類專業,兩三月短暫培訓時間很難讓農民工得以純熟把握,而且由于教學的地點和教學道具的缺少導致農民工只有少量的操作經驗,所以農民工在學習后更加難以熟練,導致部分農民工不愿意參加此類培訓。另一方面有的培訓時間有過長,農民工也難以協調時間與工作時間。教育體制中對待農民工的培訓場所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中央撥款給地方政府關于農民工培訓學習的經費,只是把培訓費往下撥付,并沒有專人跟中調查培訓效果或考核培訓工作進展成效等。由于這一方面的監管不力,有的培訓學校就會存在學時不充足、學員自動流失、冒名頂替等異常的現象。更甚者,一些不負責任的培訓機構和人員會鉆政策的空子,挪用資金,搞假培訓,編造名冊,騙取國家的補助金以謀私利的情況產生。

          4、培訓觀念落后

          在部分地方對農民工工作培訓的重要性熟悉不夠。往往只落實在口號上,沒有實際的進行開展。而大多數農民工也沒有意識到培訓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就業培訓的意識淡薄,對培訓工作不夠重視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而另一方面農民工大多文化底子不高、學習起來費力,很多人就因為這樣經常沒有信心,從而半途而廢。

          四、社會調查的建議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當今世界,沒有科技進步我國是很難立足于世界之林,而科技的進步是需要靠教育,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大批高科技人才和適應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而農民工是當前產業大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今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對當前農民工的政策來分析,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很多農民工在現實生活中,采取一切機會去培訓,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自己的就業技能和創業本領,但這僅只是一少部分,如果離開了社會的支持,政府的引導和政策扶持,大多數農民工是難以實現培訓和就業的,就我國目前的國力而言,無法一下子來解決農民工的問題,無法做到來支持每一個農民工去搞創業,搞科研,但我們可以整合社會資源為那些都為學習,需要技術的農民工提供優惠的條件和扶持政策,下面我想結合調查的情況和我國當前的實際,就如何加強農民工的學習和創業等方面提出以下觀點和看法:

          1、加大農村基礎刻育的投入。教育強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方針,但還不能落在口號上,而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增加教育和投入比例,特別是要加大農村基礎刻育,改善現有的教育基礎設施,提高農村教育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能讓教育人才安心在農村工作,從而讓農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學習教育,有較好的素質,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長遠的解決農民工的問題。

          2、整合資源,充分利用職教資源加強農民工職業教育和培訓。我國現有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的1.5萬所,高等院校1100余所,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基地,我們只要整合資源,加以利用就是農民工繼續學習的非常好的載體。當前就是如何制定好政策,并給了一定的經費支持,引導這些職業技術學校加入學習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中來,如在開設班級時,加強與用工單位的聯系,有針對性開設現實工作中需要的工種、課程,這樣既可以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又可解決用工單位缺人的問題,在資金支持方面可通過以政府投入的方式來解決,如職業技術學校每培訓1名農民工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職業技術學校多與農民工培訓的積極性。如果充分調動了職業技術學校的`積極性,農民工的培訓和教育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

          3、教育資源實現重心下移,開設鄉鎮農業學校。我國的教育資源公布是及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縣城,鄉鎮一級的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大多數鎮沒有開設農業學校,開設了的也沒有充分利用,成為一種擺設,只有把重心下移到基層,并真正組織利用好,才能將教育培訓做到位。特別是當前農村普遍存在中小學生生源減少,很多校舍被閑置,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閑置的校舍資源,建立一種長效性的基層教育基地和培訓網絡。在城市,要以各街道為單位,成立農民工之家,利用社區大講堂等形式,讓農民工有活動和學習的場所和機會。

          4、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政府不但要以生活上給予關照,更要從政策的制定上給予其優惠政策,鼓勵其自主創業,變農民工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一是要落實其子女就讀的政策,國家三令五申要求實地妥善解決農民工的子女就讀的問題,各地也出臺了有關政策,但在現實生活中,在落實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而沒有使農民工從心里上融入到城市中來。二是創業的優惠政策。在城市中,為解決下崗職工的培訓問題,有關培訓單位每培訓1名下崗職工,可以享受國家一定的補助,在一些技能培訓方面,只是象征性的收點費,而農民工不能享受這一優惠政策,另外,下崗職工創業方面可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小額擔保貸款,而農民工則不能享受,要充分調動農民工創業的積極性和參照下崗職工這方面的優惠政策。

          5、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的前提下,加強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研究力度,從而出臺相應的政策,特別是在對待進城務工人員的養老保險方面,要嚴格按政策落實,在各省份之間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接轉程序,從而解決農民工的養老問題,讓農民工扎根在城市,安心的工作,安心為城市的發展做好服務?偠灾,要把加強農民工的教育作為我國現行教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來抓,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來緩解或解決城鄉教育資源長期失衡的現象,教育要面向農民工,為其創造更多的教育培訓機會,教育要面向未來,使其成為提高農民工技能和素質的主渠道,成為提升全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民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11-21

        農民工狀況調查報告11-27

        農民工現狀調查報告11-05

        農民工問題調查報告01-30

        農民工權益問題的調查報告07-25

        農民工問題調查報告范文12-07

        關注進城農民工調查報告04-30

        農民工法律意識調查報告11-17

        城市農民工調查報告范文參考12-12

        農民工學習需求的調查報告06-2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