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節能環保產業調研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節能環保產業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縣節能環保產業調研報告 1
一、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現狀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節能環保事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特別是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及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我縣的節能環保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一)基本狀況
我縣節能環保產業可以劃分為兩類產業,即節能環保產業、和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產業。內部主要構成如下:
1、節能環保產業。目前我縣涉及節能環保產業的企業有利華益集團、三陽紡織有限公司、XX縣慧通纖維材料有限公司、山東高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龍翔實業有限公司等,主要圍繞余熱余壓利用、建筑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等領域。
(1)利華益集團。利華益集團十分注重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堅持依靠科技低碳節能,不斷加大節能技改投入,近幾年完成了一批節能技改項目。一是煉廠干氣綜合回收利用。采用先進輕烴蒸汽轉化和psa變壓吸附凈化技術,以催化裂化裝置和延遲焦化裝置副產的煉廠干氣為原料,生產高純度工業氫,為加氫裝置提供氫源,提高干氣的附加值。該項目年可回收干氣11280萬方,年節能17.4萬噸標煤。二是煙氣余熱利用項目。催化裝置在煙氣脫硫塔入口、引風機以前加相變換熱器,利用高溫煙氣加熱除鹽水回收煙氣余熱,每年可節約蒸汽2.33萬噸,折合0.25萬噸標煤。熱電裝置在170噸/小時鍋爐尾部煙道增設復合相變換熱器,利用高溫煙氣對除鹽水進行加熱來回收低溫余熱,降低排煙溫度,減少對布袋的損耗,年可節約蒸汽4457噸,折合469噸標煤。三是蒸汽再利用項目。硫磺裝置三級冷凝冷卻器產生的0.3mpa蒸汽,除用于裝置伴熱外仍有部分富裕,利用該富裕蒸汽對溶劑再生塔進行加熱,減少蒸汽消耗,每年可節約蒸汽1.12萬噸,折合0.11萬噸標煤。異構化裝置利用低壓蒸汽凝液罐閃蒸出的乏汽,為脫碳五塔底再沸器、加氫反應器進料預熱器、脫碳三塔底再沸器提供熱源,減少蒸汽消耗,每年可節約蒸汽6.94萬噸,折合0.73萬噸標煤。四是丁辛醇尾氣回收項目。采用國內最新開發的新型油吸收法輕烴回收技術,建設新型輕烴回收系統,配套全廠燃料氣系統改造、低壓瓦斯回收系統改造工程,對丁辛醇裝置工藝尾氣進行綜合利用,有效回收其中的丙烯、丙烷和丁醛等組分后,作為燃料氣用于全廠加熱爐或鍋爐燃料。該項目實施后,可實現丁辛醇工藝尾氣的回收利用,每年回收液化氣4526噸、混合丁醛1076噸、重組分38噸、燃料氣15824噸,每年節能量1.93萬噸標準煤。同時,本項目首次采用新型輕烴回收技術對丁辛醇裝置工藝尾氣進行綜合利用,填補國內空白,有利于推動國內丁辛醇及同類裝置的節能改造,具有明顯的產業化示范作用。五是催化干氣制乙苯/苯乙烯。采用國際領先的催化干氣制乙苯/苯乙烯工藝技術,建設8萬噸/年催化干氣制乙苯/苯乙烯聯合裝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生產設施,對企業現有催化裂化裝置副產干氣中乙烯組分進行高附加值回收利用,年可節約標準煤31910噸。
(2)XX縣慧通纖維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引進的生物可降解性耐火陶瓷纖維生產技術,在推動生物可降解耐火陶瓷纖維產業化上,填補了國內空白,形成了環保節能型生物陶瓷耐火纖維新的生產工藝和配方,有效解決了諸多的環保節能和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材料瓶頸,打破了國外對該技術的壟斷局面,為我國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環保節能新材料。公司新上的年產150萬平方米自保溫發泡陶瓷飾面墻體板項目,能夠滿足市場對于節能型建材的需求,大大促進建筑節能的發展,每年可為社會節省標煤量4076噸。
(3)山東高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上年產300萬平方米集成建筑一體化節能板材生產示范項目,采用先進生產工藝線,建設生產車間、材料倉庫、綜合樓等購置生產及檢測儀器設備,達到年產300萬平方米集成建筑一體化節能板材的生產能力,年可節約標準煤13300噸。
(4)利津正榮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引入山東中陽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煙氣余熱加熱鍋爐產生蒸汽,為利用余熱年產7萬噸載冷劑、1萬噸汽車防凍液項目提供能源。項目建成后,達到年產7萬噸載冷劑、1萬噸汽車防凍液的生產能力,年可節約標準煤11400噸。
(5)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施了XX縣污水處理廠、陳莊鎮污水處理廠、XX縣污水處理二期及中水回用工程、XX縣生活垃圾轉運站等一系列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提升了基本環境公共服務,改善了環境質量。
(6)風力發電。近年來,我縣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優勢逐步形成。目前,已成功引進風電場開發企業2家,分別是國華瑞豐(利津)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華能利津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建成國華瑞豐利津風電場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和華能利津風電場一期工程等4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均為49.5mw。另外,國華瑞豐利津風力發電四期工程正在進行前期手續的辦理。
(7)節能環保設備制造。山東綠明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投資11500萬元新建車間、倉庫、辦公樓等,達到年產新型濕法煙氣脫硫除塵裝置20套、大型布袋脈沖除塵器25套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3564萬元,利稅4921萬元,利潤3947萬元。山東龍翔實業有限公司是現已發展成為lng低溫裝備產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的lng車用氣瓶生產線,引進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過程采用流水線、全封閉作業方式,技術水平屬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目前已通過歐盟市場ce-ped認證、ts16949國際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認證,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山東長凱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6.5億元新上的新能源(lng)裝備產業示范園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工藝,具備國內一流的低溫裝備生產線,規劃生產lng低溫儲罐、槽車、車載氣瓶、船用燃料系統、大型儲罐、撬裝式加氣站和低溫管道、閥門等系列產品,項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的lng低溫裝備產業基地之一。
2、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產業。目前我縣涉及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產業的企業有東營國安化工有限公司、東營鑫興橡塑有限公司、東營格瑞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主要分布在陳莊鎮。
(1)東營國安化工有限公司。建設了20萬噸/年分子蒸餾廢潤滑油改質項目,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化研究院加強產學研合作,聯合開發的spe技術及工業化裝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被專家們譽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是產、學、研相結合的典范”,具有無污染、高收益的先進性。該項目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的工業化生產線。該項技術的應用,使廢潤滑油基礎油的'收率提高到85%,比同行業60%高25個百分點。生產工藝主要是利用廢潤滑油通過分子蒸餾技術實現再生循環利用,無廢水、廢氣、廢渣,屬于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項目和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類項目。
(2)東營鑫興橡塑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廢舊輪胎再生利用,經過幾年的摸索,在總結全國同行業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智能常壓廢橡膠連續塑化機”和“再生橡膠聯動生產線”,用塑化技術代替了傳統的脫硫技術,對粉塵、煙塵、廢氣進行有效治理,為再生橡膠行業的節能減排、安全清潔生產開創了新的途徑,為廢舊橡膠的資源化及循環利用做了示范,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3)XX市凱亞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開展廢舊金屬回收處理業務,其投資建設的80萬噸/年廢舊金屬回收處理項目,引進了具有世界領先技術的德國林德曼廢鋼破碎機生產線,購置先進剪切、吊裝設備和運輸車輛,采用自動化流水線作業,完成廢舊金屬回收處理流程。目前其生產的盤鋼等產品供不應求。
(4)山東綠野生物科技園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技術研發、科技成果推廣、菌種繁育、產品回收及精深加工等功能為一體的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公司新上了年利用秸稈生產4萬噸有機肥項目,該項目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食用菌,再利用菌渣及糞便生產有機肥,形成“秸稈-食用菌培養基-食用菌及菌渣、下腳料-有機肥”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既促進了食用菌、有機肥產業的發展,帶動力農民致富,又減少了由于秸稈燃燒和廢棄帶來的環境污染。
(二)發展特點
1、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截至目前,我縣從事節能環保產業的企業,不論是產業規模還是從業人員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大有不斷發展壯大之勢。其中節能產業涉及高效節能技術、余熱余壓利用、建筑節能等多個領域,環保產業涉及環保設備制造、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風力發電等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涉及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資源再生利用、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
2、產業聚集優勢明顯。僅在陳莊工業園就聚集了國安化工廢舊潤滑油、凱亞再生資源廢舊鋼鐵、鑫興橡塑廢舊橡膠、金冠化工廢舊生物質油等4家再生資源利用企業,2013年實現總產值約20億元,區位商(lq)很高,在全省有很高的專業化和集中度,并且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新上項目不斷增多。東營圣亞生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上年產6000萬立方生物燃氣生態能源項目正在順利實施,可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6000萬立方/年生物燃氣和有機肥;東營嘉順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新上廢舊輪胎分解制油和炭黑項目,可利用廢輪胎熱解炭黑代替高成本的原料油生產炭黑。屆時產業聚集度和專業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3、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以節能環保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環保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截止目前,全縣節能環保企業已建成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東營鑫興橡塑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電磁加熱廢橡膠連續塑化機、再生橡膠制品自動定量卷取裝置和軟化劑加熱裝置等設備并申請了國家專利,東營格瑞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成橡膠材料及其合成技術已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利華益集團、三陽紡織有限公司、山東綠野生物科技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取得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XX縣慧通纖維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的扶持及“863”計劃重點子項目“生物可降解性耐火陶瓷纖維生產技術”的具體實施單位,具有獨立知識產權,是國內唯一生產生物可降解性耐火陶瓷纖維的企業。
二、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縣節能環保產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發展水平還是相對比較低,與需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大多數節能環保企業仍以技術引進為主,普遍缺乏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關鍵和共性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相對較少,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低,對產業鏈拉動效果不明顯,長遠發展受制于關鍵技術的引進。
二是融資渠道不暢。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未見明顯改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抵押難、擔保難、貸款難等問題,有的為了維持經營、加快轉型、快上項目,甚至不顧市場風險盲目擴張,大量使用高成本社會資金,導致融資成本高于正常利潤,甚至出現了“舉新債還舊債”的現象,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給金融安全帶來威脅。
三、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節能環保產業是國民經濟結構中為節能減排、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恢復、資源綜合利用提供產品(設備)和服務支持的產業。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于拉動投資增長和消費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去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兑庖姟诽岢,節能環保產業是未來促進投資和消費、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產值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有效拉動消費需求和社會投資。下階段,國家將從金融財稅等方面進一步推出具體工作細則,包括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和引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面對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趨勢,我們應抓住機遇,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一是發展節能環保新技術。要進一步加大產學研用結合力度,開展對節能環保新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共性關鍵技術的攻關;實施技術和人才引進戰略,鼓勵和支持科研院所落后我縣,在節能環保產業領域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打造節能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前景技術、裝備和產品的開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加快推進節能改造和節能技術產業化,組織實施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余熱余壓利用等節能重點工程,大力提高生物質、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推動資源循環經濟基地建設,加快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積極開展綠色建筑行動。三是培育節能環保服務業。節能環保服務業涵蓋節能環保技術服務、節能環保咨詢服務、節能環保設施運營管理、節能環保貿易與金融服務等眾多門類,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節能環保產業中最活躍的行業,推進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有利于拓展、提升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有利于我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更有利于構建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格局。
四、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節能環保產業是朝陽產業、綠色產業、潛力產業,在當前的形勢下,蘊藏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必須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好國家節能環保產業各項優惠政策,統一發展規劃,搶先占領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爭取盡快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帶動我縣經濟增長新的亮點。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營造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強對全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全縣節能環保產業各行業各企業的信息,加強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領導和協調,進一步營造務實、高效、誠信、法制的服務環境,同時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培育和發展規范有序的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建立和完善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和咨詢、平復等中介服務市場。
二是加強政策支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省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支持,實施一批重大節能環保產業示范項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建議市里研究制定支持鼓勵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政策,從體制、政策、機制、投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并設立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用于支持節能環保產業裝備國產化以及產業化項目和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引導節能環保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加強項目儲備,加大向上申報和資金爭取力度。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一個政策帶動性較強的產業,預計將成為國家下一步投資的重點方向之一,成為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因此,我們要大力謀劃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積極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項目開發儲備,為申報和篩選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是加快科技創新,增強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開發能力。進一步提高節能環保產業的科研投入,建議全市的科技攻關計劃和技術創新計劃要優先安排節能環保產業重大技術攻關課題。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節能環保企業的聯姻嫁接。支持和鼓勵跨行業、跨系統、跨地區的各類科技合作,逐步建立完善市場條件下“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節能環保產業推進機制。在繼續搞好自主創新的同時,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的深層次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更高層次上承接產業轉移。積極支持、鼓勵企業拿出優質資產吸引國內外企業參股、控股和收購,借助其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實現與國內、國際節能環保產業的接軌。
五是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入。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參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來,盡快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多元化投資格局,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加快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節能環保產業,提高傳統節能環保產業的高新技術含量,優化節能環保產業結構。
六是加強宣傳引導,提高節能環保認知程度。建議市里多組織有關節能環保產業方面的培訓,引導更多的企業家加入節能環保行業,盡快研究出臺XX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發揮節能環保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柱作用。同時利用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引導,提高全民節能環保意識,在全社會營造節能環保的濃厚氛圍,努力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縣節能環保產業調研報告 2
按照市政協主席會議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帶領下,“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調研組從4月下旬開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研活動。聽取了市發改委、科技局關于我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的通報,制定了《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調研方案》,召開了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企業、節能環保產業的企業和有關專家學者參加的座談會,赴國軒高科、陽光電源、三川自控、國禎環保、同智機電等企業調研;還前往常州、無錫、寧波三地開展比較式調研,考察了廣源熱電、新譽集團、無錫尚德等企業。經調研組認真討論,現將調研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關于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概念,國內外有多種提法。參考多方面意見,我們認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及產品為對象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銷售和相關配套服務等行業的總和。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水能、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節能環保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研制和服務、節能環保產品制造、循環經濟、環境保護等領域。
近年來,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一批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三大領域初顯優勢
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我縣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在節能與環保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材料三大領域已初步形成優勢。據《合肥市—20xx年工業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規劃》,,全市規模以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82戶,超過1億元產值的企業30家,完成產值240億元(包括節能家電產值、部分新材料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品的產值約150億元,節能環保技術服務體系的總產值約30億元,與環境有關的建設體系總產值約60億元。行業科技人員近2.5萬人。
2、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涌現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產品
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先后有45家企業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獲得各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的有6家,國風集團、東華工程科技、通用機械研究院、國禎環保、繼遠電網等是我省第一批創新型試點企業。我縣涌現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近兩年獲得國家、省、市科技術攻關計劃項目支持的近百項,新產品80多項,申請國家專利近200項,在太陽能光伏、生物能源、鋰電池、污水處理、建筑節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產業化基礎的關鍵和共性技術。
3、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優化我縣產業結構
目前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涵蓋的技術領域較寬,處于培育成長時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產品涉及到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領域;在環境保護方面,產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設備、空氣污染治理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回收利用設備等;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產品(服務)涉及到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液)、廢氣、余熱、余壓等進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廢舊物資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環境保護服務方面,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服務門類和體系。
4、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產業集群效應有所顯現
美菱、榮事達兩家企業的太陽能熱水器進入全國20個產值超億元的企業行列,我縣基本形成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產業鏈;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可完全代替進口裝備,榮事達、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國軒高科、安興高科等企業積極推進晶硅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單晶硅工藝研發和產業化等項目,形成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的重要結點;江淮汽車、安凱汽車、英科智控、同智機電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進展,使我縣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我縣已作為首批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業,生物質油生產的設備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國禎環保的銷售額排全國第8名(全省第1名),該公司主持或參加編制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現已有6項行業標準獲批準發布;利特環保、元琛環保等在煙氣脫硫、除塵領域有一定的實力,利特環保是全國環保行業百強企業之一。工業節能、綠色照明領域也有一定產業基礎,三川自控、云龍科技、大明電子等發展較快。
二、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條件和機遇
從目前看,我縣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有著良好的條件和機遇:
一是具有較豐富的資源。一是農業資源。我縣三縣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規;B殖和肉類加工等食品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為以農業秸稈、枝丫材、垃圾糞便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的纖維板、生物質發電、生物柴油、沼氣、生物有機肥等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業廢棄物資源。近年來隨著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皖能發電6號機組(600mw)項目、馬鋼(合肥)公司年產500萬噸優質鋼生產基地項目的投產,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將增至400萬噸,鐵渣等廢棄物大量增加。其綜合利用技術已經成熟,我縣每年還消化外地粉煤灰、鐵渣100萬噸。三是地熱資源。據地質勘察發現,我縣周邊存在地熱帶,地熱資源較為豐富,為地熱供暖、地熱種植養殖提供條件,為深度開發地熱溫泉、洗浴、醫療保健、休閑度假等現代服務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二是具有較廣的本地市場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隨著一批重化工業項目的投產,全市用電量還將劇增。近幾年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已接近或達到大規模商業生產的要求,生物質能的技術不斷突破且商業利用成本不斷降低,符合節能環保要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看好。二是節能環保產品需求旺盛。隨著中鹽合肥化工基地項目、安徽桑鈮公司年產200萬噸重油深加工項目、德國大陸輪胎合肥項目、京東方6代線項目、皖能發電6號機組(600mw)項目、馬鋼(合肥)公司年產500萬噸優質鋼生產基地
項目的陸續投產,一方面,因技術和裝備先進改變了我縣原有重化工業“高能耗、低產出”的現狀,另一方面,增加了我縣能源消費總量,我縣的節能環保工作壓力進一步加大。節能環保工作壓力的另一面,又是我縣節能環保產業面臨的現實市場需求。
三是具有較強的科技支撐。我縣擁有一批具有雄厚研發實力的科研機構和學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氣環境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陽電池重點實驗室,合肥工業大學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國家制冷設備檢測中心;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在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擁有國家、省重點學科8個,對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和省里高度重視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國家發改委正在抓緊制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有望近期出臺;《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正在抓緊制定。這些意見在發展的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人才隊伍建設、優勢企業和產業園區發展、投資和財稅優惠政策、市場環境的營造等方面都將提出明確的支持政策。我縣出臺了《合肥市—20xx年工業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規劃》;近期又出臺了《關于承接產業轉移推進工業小企業振興計劃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問題的若干政策》、《關于承接產業轉移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政策》、《合肥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和《合肥市承接產業轉移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即合政25號、26號、28號29號四份文件),政策保障范圍涵蓋了新能源與環保產業。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我縣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面臨挑戰
一是企業總體規模不大,缺少行業旗艦企業。盡管有陽光電源、國禎環保等一批發展勢頭很好的企業,但這些企業仍然處于成長期,與國內同行業排頭企業相比,規模不夠大、整體帶動力不夠強。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都是從自主知識性研發起步的高新技術企業,多數企業面對新興市場,開發能力相對較弱,資本積累緩慢,企業發展資金難以籌集;企業對技術的衰減周期認識不足,引進社會資本時猶豫不決,擔心股本結構中技術份額被低估,往往錯過最佳利用時機,由于不能及時果斷引進戰略投資,企業競爭力不強。資金的缺乏導致企業規模難以擴大,當新興市場邁入成熟階段時,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企業將面臨生存考驗。
二是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產業配套能力較差。為數不多的企業,其產品可以參與國際競爭,可以為國內龍頭企業配套,但對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重大帶動能力較弱。多數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或不能持續,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產品附加值不高,對產業鏈拉動效果不明顯,且產業鏈不長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品推廣難,開發新興市場難度較大。一方面,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一些核心關鍵技術的應用存在生產成本高、產品性能不穩定的問題,這些高科技產品受到傳統習慣或管理因素的影響,難以得到應用推廣;另一方面,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目前屬于政府政策驅動型市場,沒有各級政府政策的強力驅動,市場啟動困難,步入成熟市場時間較長。而且國內外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步伐加快,開發新興市場難度較大。
四是產業規劃指導力度不強,扶持的力度不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層面確定的,市政府所作的產業規劃如何與國家、省里規劃銜接協調,市政府如何出臺具體政策促進和扶持本地產業發展,不僅僅是制定政策的問題,更是體制機制建設的問題。近年我縣也制定過產業規劃和政策,由單一部門制定的產業規劃和政策,在統一協調、先導性、成體系方面尤其是具體落實上存在不足,企業反映規劃指導的力度不強、扶持的力度不夠大。
三、常州、無錫、寧波三地的做法和經驗
為促進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三地都出臺了相應的產業規劃,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或實施方案,從加強組織領導、建設產業基地、培育優勢企業、完善投融資體制、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實施人才戰略、開拓新興市場、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明確了保障措施,同時積極舉辦高層論壇,鼎力籌辦博覽會。三地的做法和經驗,見附件。
四、推進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的建議
1、加強組織協調,著力規劃引導產業發展
首先,我縣要盡快成立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機構,統籌全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工作。成立“節能環保產業專家委員會”,廣泛吸納我縣以及省內外專家,把脈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現狀、前景和規劃,組織業內專家對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進行診斷,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對重點項目和引進項目進行識別和市場前景預測等,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其次,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組織編制《合肥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重點領域行動計劃,并做好與國家、省里相關規劃的`銜接,明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各行業的優先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科學規劃產業園區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和規模發展。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做到“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切實發揮規劃引導發展的作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扎實有效的產業推進機制
將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新興產業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政策驅動和保障機制。對國家和省里鼓勵發展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項目要優先立項,優先安排土地;對符合國家標準、通過權威機構認定的產品,優先納入政府采購。積極落實國家有關扶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落實好我縣剛出臺的合政25號、26號、28號、29號四份文件所規定的各項政策,并希望出臺促進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項文件。
設立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省里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支持以外,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實施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大項目、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重要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給予政策支持。一是稅收優惠。參考上海做法,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品的技術轉讓,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二是資金和投資支持。借鑒外地做法,對新能源產業招商引資的重大項目和關鍵項目,采取由政府性投資公司出資、跟進投資、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全力推動項目落地。三是市場支持。借鑒外地做法,對在我縣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新能源項目系統集成商采購我縣新能源企業產品,以及我縣的新能源企業之間采購產品或委托加工服務,在一定年限內,給予資金補助;按照新能源企業出口額給予國際市場拓展費補助;對列入商務部“優化機電和高新技術進出口結構資金目錄”的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四是政務支持。市縣區政府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及時幫助解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和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項目加快建設,盡快投產,進入市場銷售,滿足消費需求。
支持應用項目建設。實施陽光學校(賓館)工程,支持學校和賓館安裝太陽能集熱系統;在農村推廣適用太陽能熱水器,落實家電下鄉補貼政策。擴大新光源led節能產品在城市、鄉鎮景觀照明和賓館飯店等方面的應用,生產企業投資,節約電費由生產企業與使用單位分享,實行合同管理。鼓勵符合安裝條件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等安裝大型并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其中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應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論證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具備安裝條件的,必須進行一體化設計,市建設部門結合建筑節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項目,通過市場驅動,引進大型光伏企業。市電網企業要加快電網建設與改造,積極提供并網的條件。根據《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市財政應給予資金補助。對能耗大、占地面積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業廠房和商業建筑,逐步強制要求采取節能措施,幫助推薦好的節能產品和實施方案;對城市新建住宅小區,要求安裝太陽能集熱系統或預留管道以便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推廣循環水利用。借鑒“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成功經驗,加快推進我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
支持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對在本市生產的擁有專利技術的或經國家、省和我縣認定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品,凡符合相關規定的,支持列入《合肥市自主創新產品目錄》。對列入《合肥市自主創新產品目錄》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品,鼓勵財政性資金優先采購;政府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環保項目時,應予以優先采購。
3、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鼓勵金融機構豐富信貸品種和創新抵押方式,加大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選擇成長性好、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實施重點培育,推動企業上市融資。支持鼓勵企業通過bot(建設/經營/移交投資)、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種先進經營模式,加快企業發展。支持和鼓勵企業拿出優質資產或技術吸引國內外企業參股、控股或收購,不斷整合資源做大做強企業。通過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加快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歡迎和鼓勵境內外各類投資主體在我縣設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投資機構,對我縣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進行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
4、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加快技術創新步伐
一些先發城市經常組團來我縣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溝通聯系,我縣更要注重加強與他們的聯系,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形成多方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合作機制。通過建立共享機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級和國家級的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有效實現對資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
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工作,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投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提高整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5、健全服務體系,完善標準規范
鼓勵發展以工程建設、技術咨詢、檢測認定、知識產權保護、風險投資為主的產業服務體系。加快制定、修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產品,在能效、建設、設計等方面的標準和規范,逐步建立產品和工程標準體系,完善產品質量檢測和認證體系方面建設。加強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產品的宣傳教育與知識普及,倡導綠色能源消費理念,增強社會認同,營造有利于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6、加快基地建設,培育龍頭企業
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有利時機,打造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加快循環經濟園建設,盡早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著力打造綠色電池產業基地,加快我縣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與電動汽車發展相配套;規劃建設環保產業基地;根據產業發展,視情規劃建設光伏產業園、生物能源產業基地。完善產業基地準入標準,積極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入駐。
分行業篩選一批產業特色突出、產品鏈條較長、規模較大、帶動能力較強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打造一批龍頭企業。鼓勵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兼并重組,盡快建立起產業帶動效應大、輻射作用強的大企業集團,強化產業基地的競爭優勢。
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與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化重點項目的對接和配套。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為大企業提供專業化配套加工服務。
7、加強高端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政府加大人才培養引進的投入,重點培養和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型研發設計人才、開拓型經營管理人才、高級技能人才等專業人才。這方面我縣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關鍵在于落實到位。對引進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戶的,可優先解決住房與孩子入學問題;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的國有獨資或參股高新技術企業在實施公司改制時,可規定將國有凈資產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為股份,獎勵有貢獻的企業骨干人員。鼓勵企業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期權、技術入股、股權和分紅權的激勵。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面向產業基地建立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機構,培養多層次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專業人才;鼓勵產業基地與培訓機構聯合培養人才。支持企業自己開展人才培訓,政府給予補貼。
縣節能環保產業調研報告 3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日益重視,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提供依據。
二、調研方法與過程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和座談交流相結合的'方式。調研組深入我縣多家節能環保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市場情況及面臨的困難;同時,組織召開了由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
三、產業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初具雛形:近年來,我縣節能環保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涵蓋節能技術、環保裝備、資源循環利用等多個領域的產業體系。涌現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業,如XX環保科技、YY節能設備等。
技術水平逐步提升: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水平逐步提高。部分企業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甚至具備國際競爭力。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節能環保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
四、存在的問題
企業規模偏。号c發達地區相比,我縣節能環保企業的總體規模仍然偏小,缺乏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雖然部分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體來看,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不足。特別是在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的自主研發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市場體系不完善:目前,我縣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體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平臺。這導致企業在市場開拓、資源整合等方面存在困難,難以形成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
五、對策建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應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更加優惠的稅收、金融和土地等政策,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節能環保產業。同時,加強產業規劃和引導,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完善市場體系:建立健全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體系,加強信息交流和合作平臺建設。鼓勵企業之間開展合作與兼并重組,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產業集群。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大節能環保產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技術交流等方式,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團隊,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縣節能環保產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平遙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1-13
新田縣富硒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5-07
產業調研報告02-07
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10-08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3-14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08-31
村發展產業的調研報告11-07
農業產業調研報告04-02
產業園調研報告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