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鄉鎮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0-11-09 18:24:24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鄉鎮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調研報告

        鎮位于縣東北部,面積363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4.3萬人口,耕地16萬畝,海岸線11.8公里。同大多數濱海地區一樣,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高,農業產業模式單一。以來,鎮黨委、政府緊抓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機遇,高點規劃,科學引導,大力推進農業特色化、專業化、規;、標準化生產,走出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構建畜牧、水產、特色種植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在鹽堿地上開啟了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破冰之旅。
        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勢在必行
        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目前基本形成了“南蒜、北棉、中冬棗、東水產、畜牧林業覆蓋全鎮”的產業格局。但是,小麥、玉米、棉花等傳統農作物種植面積卻占全部耕地面積的75%,高效生態種植作物面積只占全部耕地面積的20%。民風淳樸、干勁十足的人民經歷了解決吃飯問題的傳統農業階段,初步進入了更加注重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階段。在農業發展中重視生態、關注生態、保護生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順應現代農業發展潮流,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根本取向。的土地資源廣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可生產效益仍然不高,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始終束縛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想實現農業跨越發展、農民大幅增收,在黃三角開發建設中勇立潮頭,必須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經濟。
        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必須找準定位,把好方向。鎮按照“點亮星火,遂成燎原”的工作思路,先后組織到壽光、沂南、蒼山、肥城等先進地區參觀學習1200人次,舉辦特色農業培訓班14期,在先進地區發展現代農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面前,群眾的思想觸動很大,認識發生逐步轉變。讓高效生態融入到生產管理者頭腦中去。生產管理者是一個地區農業生產的指揮員、組織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將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納入“陽光工程”培訓項目,培養了76名能組織、會管理的農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造就了1000余名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了他們為民服務、帶民致富的本領,促使現代農業技術向生產第一線集結,解決在現代農業轉型時期凸顯出來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讓生態高效融入到農業的生產過程環節中去。積極利用氣候適中,土地資源廣闊,病蟲害少等發展綠色生態農產品得天獨厚的條件,開展清潔生產、綠色生產,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控制和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在農業的各個環節融入生態的理念和要素,嚴格按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推行標準化生產檢驗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監管,把好農產品優質、高效、安全和生態的管理關。讓高效生態融入到生產經營運作中去,按照生態化的要求進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營銷,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最大限度地做好生態文章,提升農產品的生態附加值。近年來創立的田豐西瓜、黃河口冬棗、老家果蔬、雪絨花奶業、賽夷海產品等綠色有機、安全健康的生態農產品品牌在市場上叫得響、占有率高。實現了生態農業和經濟發展“雙贏”。
        培育高競爭力的農業合作平臺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的重要載體,是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的有效形式。它能提高組織化水平,節約交易費用、降低生產成本、規避市場風險、增加獲利機會。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就是扶持農業。目前,該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2個,涉及特色種植、畜牧、水產業的養殖、加工、銷售等各類領域,帶動農戶150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13%。
        記者來到李滄村菠菜大棚,采訪了大棚種植戶李光水,“村合作社聯系壽光那邊統一給俺們配了種,還辦了培訓班教俺們怎么種大棚,等收獲的時候再一起來收,俺們這全是訂單種植,啥都不用愁。今年俺種了兩個棚,估計一畝菠菜能產多公斤,一個棚就能掙1萬多呢”。
        當記者問到現在種大棚的感受時,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俺今年60多了都沒在家歇著,種大棚心里可有勁了。一年基本不住下種三季,柿子、老黃瓜、菠菜效益都不錯,種大棚比種棉花好多了,用不著下大力氣,每天過來看看就行。俺們村最多的能種10個棚,人手用不過來,都雇人了,合作社給俺們帶來了實惠,感謝政府,感謝領導。”
        鎮建立了初步的市場、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針對部分合作社運作不規范,與市場、企業連接不緊密,缺乏資金、技術支撐等問題。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法辦社、依章辦事、規范發展。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善運行機制,幫助合作社制定章程、建立健全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制度,保障成員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幫助合作社落實財務會計制度,建立健全盈余分配制度。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建立統一的生產操作規程,規范使用農業投入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進品牌化經營,提高合作社產品信譽度,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加強合作社人才培訓,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財務會計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納入“陽光工程”培訓項目,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水平。擴大財政支持規模,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金融服務,不斷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扶持和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暢通產銷渠道,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方式。
        創新發展機制不可或缺
        機制活,動力足,機制新,事業興。高效生態農業在這塊鹽堿地上的突破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政府支持激勵機制、組織管理和政策引導。深厚的基層組織建設基礎和不斷創新的發展機制,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創新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多種形式的聯結機制,讓農戶分享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利益,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帶農增收的作用。通過訂單農業、保護價收購等方式,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通過開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鼓勵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技術、信息、農資和購銷等多種服務。通過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新型組織模式,引導農民以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與龍頭企業形成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讓農民真正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實惠。
        創新循環經濟利用機制。鎮立足于生態環境現狀,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發展“綠色種植—秸稈利用—規模養殖—有機肥料”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流程,轉變傳統農業“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增長模式,初步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農業經濟增長模式。
        在萬二莊村甜瓜大棚,村支部書記吳英法向記者介紹,村里是第二個年頭嘗試種甜瓜大棚了,大棚開始投入大,但是后期收益好。一個棚能產3000—4000公斤,純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去年價格高的時候能賣到15元/斤。各級領導對大棚果蔬種植項目都很支持,一再要求建立循環經濟利用機制,打造綠色生態品牌?h里派專人下來搞有機肥實驗,蘑菇皮已經成為果蔬種植不可少的肥料,不僅如此,我們還請來了山東農業大學專家利用奶牛場牛糞加工有機肥,這樣我們的綠色肥料來源問題解決了,生態綠色高效農業步子邁得也更有勁頭了。
        據了解,該村歷年有種植露天甜瓜的習慣,但由于灌溉難和農戶市場意識淡薄,只是個別農戶零散種植,或套種在棉花地里,圖個自家吃著方便,沒有形成規模,更沒有采用大棚種植的先例?h里組織專人對村里土質進行檢測,并根據農技專家建議,鎮領導決定下大力氣發展果蔬大棚,引導農民轉變種植觀念和習慣,調整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要種大棚,水澆是關鍵。我們村重新啟用了村內閑置的水源井,解決了灌溉難題。還從壽光市請來技術人員指導建棚,種植了甜度高的富爾5號甜瓜種,采用吊蔓爬藤的生長方式,為了提高品質我們只收獲一茬,一棵甜瓜苗只結兩、三個瓜。在具體種植管理過程中,堅持走無公害有機蔬菜的種植路子,施用有機肥和無毒、高效的生物農藥,嚴格控制瓜菜藥殘。瓜菜噴灑上這種農藥當時就可以吃,產品很受杭州、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內外市場歡迎,效益非常可觀。”技術員吳維杰說。
        牛圈食用菌示范園運用棉籽殼、棉桿、玉米芯制作生產基料,萬二莊果蔬大棚綜合利用沼液、沼渣推廣生物防治,民和牧業實行的“農業廢棄物—奶牛養殖—有機肥加工—農作物”循環生產,華泰清河構筑的林漿紙一體化綠色生態產業鏈等循環經濟生產模式讓種植業與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相聯結,使“種養飼加”循環產業鏈環環相扣,形成了農業、工業內部、兩者之間互相提供原材料,互相消化產品、廢品的互補循環格局。
        抓產業調整拓寬農民致富途徑
        社會化大生產是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特征,它的發展途徑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運用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使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緊密銜接,產加銷、農工貿環環相扣,把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農產品的商品化、農村服務的社會化全部納入經營一體化的軌道之中,把農民組織到農業社會化大生產的各個利益環節中,從而拓寬現代農業的發展領域,讓農民從中得到實惠。
        培育高附加值的農業主導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選準拳頭產品,按照區域化布局的農業塊狀經濟和貿工農一體化的發展要求,大力推進標準化、產業化的特色產業基地,堅持以“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村、一村興一業”為路子積極培育具有明顯優勢的主導產業。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綠色養殖業、生態觀光旅游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扶持發展有機瓜果、綠色蔬菜、生態牛、優質菌等特色產業。
        牛圈村金針菇大棚種植專業戶牛建利是附近村莊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他去年組建了“綠義合作社”,合作社現有成員16個,現在投入種植5個大棚,今年秋后將擴大到60個。牛建利向記者介紹了種植情況,菌種都是在利津統一采購的,一個棚容納1.5萬公斤,收獲四茬,頭兩茬占總產量的60%,我們種植的金針菇都是按照訂單價格統一收購,沒有什么風險,一年能掙3萬多元,附近村的村民都來看我們的大棚,對金針菇種植很感興趣,他們覺得這是個致富的好門道。
        當記者問到對以后的大棚種植有什么打算時,牛建利娓娓道來:“當供大于求的時候收購方難免會壓價,這樣我們的金針菇賣不出好價錢,4月1日,開工建設深加工廠,建成后我們就由原來的單一種植轉變為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這樣價格我們說了算,讓社員們多掙錢,好帶領全村人發家致富奔小康。以后我們還要降低生產成本自己來育種,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開拓市場,打開銷路,高薪聘用銷售人員,把市場主要放在三亞、東北三省。”
        培育高效益的農業帶動龍頭。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是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的重要力量。鎮現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2家,縣級3家,在鞏固提升本土農業龍頭企業的同時,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倉儲加工類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的外向度。近期重點抓好一期投資1.46億元澳亞現代牧場奶牛養殖加工項目建設,打造省內第一家萬頭奶,F代化養殖基地。促使畜牧業養殖、飼料青貯、乳產品經營產業向規;⒓s化、高效化發展,帶動3000余從業農民增收致富。同時積極加強與縣內外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提升產業效益。通過在土地流轉、財稅優惠等方面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給予傾斜,幫助企業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自身難以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培育壯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并堅持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強化以工業化思維、市場化理念引領農業生產,讓農民與農業企業結成利益聯合體,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打造完整的農業產業鏈。

        關于鄉鎮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調研報告

        【關于鄉鎮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公司薪酬調研報告12-08

        鄉鎮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08-08

        2017年薪酬調研報告12-10

        高效經理人如何高效11-11

        關于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幾點思考11-15

        中考高效的復習法06-28

        文秘高效工作的方法10-10

        關于聽說讀寫并行打造英語高效課堂11-20

        廈門薪酬調研報告:金融業工資最高12-18

        自考背書高效的記憶方法09-0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