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幾點思考
導語: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推動下,物流業正在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迅速轉型并成為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強化資源整合和物流全過程優化是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特征。
一、中國物流發展的歷程與現狀
新中國自1949年建立至1978年的近30年間,一直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與此相對應,企業生產按計劃組織,物資供應按計劃調撥,產品銷售按計劃分配,交通運輸按計劃執行,幾乎所有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都是由各級政府按部門,按行政區域通過計劃手段進行分配和供應的。涉及“物流”的各個環節,包括采購、運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等,均完全通過計劃手段進行管理和控制,企業基本沒有自主經營的空間。這種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在生產規模小、產業結構簡單、基礎設施短缺、物資供應匱乏的經濟發展階段,雖然使政府比較容易掌握當時的社會物資供應狀況,能在一定范圍內調劑余缺,保持社會供應的相對穩定,但卻導致了條塊分割,自成體系,機構重疊,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相互分離,社會庫存量大,物資周轉緩慢,資金占用較多,給社會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可以說,這個時期中國還沒有“物流”的概念。
1979年以后,我國實行了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政策,宏觀經濟環境開始發生根本 性變化。企業經營自主權增加,多種經濟成分進入市場,國民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時期。與此同時,中國的物資分配體制、商品流通體制、交通運輸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政府逐步放開了對企業生產、物資、價格的管理,工業企業開始擺脫傳統計劃經濟的束縛,自主決定其原材料的采購和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商貿企業根據流通體制改革和供應方式的調整變化,開展了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試點工作。交通運輸企業突破傳統的經營觀念,把業務范圍向運輸前后的兩頭延伸。貨運代理企業作為托運人與承運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開辦了代理貨物托運、接取送達、訂艙配載、聯運服務等多項業務。在外商投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現代物流的概念及管理方式開始引入我國。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經濟體制逐步轉型,經濟總體實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社會商品供應日益豐富,綜合運輸體系初步形成,供求關系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整個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發生了深刻變革。國內市場上開始出現了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務企業,大致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商業、物資儲運企業經過重組改造,利用原有倉儲設施建設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向用戶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第二種是交通運輸企業和貨運代理(含聯運、集裝箱)企業通過擴大業務經營范圍,開展門到門運輸,進而轉向為用戶提供部分物流服務;第三種是工業生產企業自身成立相對獨立的機構或實體,自己全部承擔其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后勤保障服務;第四種是少數專業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面向社會提供公用型物流服務。此外還出現了連鎖商業代理配送、航空快件運輸和專遞服務等。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的現代物流雖有一些發展,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內企業對物流服務需求不足,現代物流的觀念尚未在工商企業中得到普及,對現代物流的認識有待提高;二是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工作質量不高,服務內容有限,絕大多數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三是有點無網或有網不暢,信息交換渠道不完善,技術裝備水平落后,專業人才匱乏;四是市場機制不健全,競爭秩序不規范,現有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五是關于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作比較滯后,特別是實際運作,更為滯后。
二、中國發展現代物流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隨著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現代物流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業化進程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得以迅速發展。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也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現代物流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實現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需要發展現代物流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形成大市場、大流通、大交通,與之相適應,必須要有社會化的現代物流體系作為保障。傳統的物流從“后勤服務”、“實物配送”起源,發展到今天將生產與消費之間的供應鏈全過程實現一體化,本身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F代物流含有先進的組織管理方式和現代科技智能、信息手段、專業人才等,更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不可缺少的。
(二)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需要發展現代物流
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越來越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據統計,到1999年8月底,中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5萬家,世界500強企業已有300多家進入中國市場。外資企業的進入,一方面帶來了現代物流的觀念和先進的運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國能有方便、及時、低成本、高效率的現代物流系統作為其跨國生產和營銷的服務保障。過去主要依靠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適應境外投資者的需求。我國正在積極加快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進程,且近期有望實現。加人世貿組織以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將更加密切,外資企業會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及場。面臨這一必然趨勢,同樣需要發展現代物流。
(三)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需要發展現代物流
現代物流已被廣泛認為是企業在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創造利潤的第三重要源泉,也是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我國企業長期以來“重生產、輕物流”,對生產領域內的各個環節和企業內部管理比較重視,也有一定的基礎,但對生產領域以外的采購、運輸、倉儲、代理、包裝、加工、配送等環節顧及甚少,可控能力十分有限。加上歷史形成的條塊分割體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體系”等傳統觀念,在“采購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損失和浪費難以計算。1998年底,列入國家統計局統計的18.2萬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6094億元人民幣,占其全年產品銷售收入的9.6%;如果加上應收賬款12315億元,兩項資金占用為產品銷售收入的29.1%。1998年這18.2萬家企業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為1.41次?梢,我國企業在壓縮資金占用和加快資金周轉上大有潛力可挖。
(四)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發展現代物流
當前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進一步拉動內需,并帶動社會投資和啟動消費,是解決需求不足的有效措施。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則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F代物流在我國剛剛起步,潛在需求巨大,相對傳統的物流業,它屬于產業的優化升級;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正好屬于需要大力發展的第三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有利于提高生產與流通領域的集約化程度,改善粗放型的經營和管理方式,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三、關于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幾點思考
我國正處于發展現代物流的大好時期,人們的思想意識正在轉變,基礎設施條件日益完備。加快建立現代物流體系,加強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高社會綜合服務能力,構筑貨暢其流、方便及時、經濟合理、用戶滿意的物流環境,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及工作目標。
下面我就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問題提出幾點意見供參考:
第一,將現代物流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的增長點
從中央政府部門到地方各級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物流業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工業生產部門、內貿和外貿部門、交通運輸部門,都加大了發展現代物流的工作力度,紛紛舉辦學習班、研討會,組織人員到國外培訓考察,指導所屬行業企業向現代物流方向發展。據了解,山東、上海、北京、深圳、青島、長春等許多地方政府,已將現代物流業列為政府支持發展的重點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山東省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宣傳和探索,現已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開始啟動“優化企業物流管理”試點工作。深圳市已明確將現代物流業作為實現跨世紀經濟發展目標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很多企業,從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認真研究后,已將企業的物流能力定位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另據中國倉儲協會今年3月組織的一次典型調查,反饋信息的企業中有45.3%的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見,現代物流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
第二,企業應在現代物流的發展中發揮主體作用
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同樣,在現代物流的發展中,企業理應成為現代物流發展的主體。發展現代物流固然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推動,但不能采用行政手段,而應主要通過市場規律來運作,以企業為主體來實現。 ;
工商企業作為物流服務的需求者,必須增強現代物流的意識,認識到物流與企業的整體工作緊密相關。搞好企業物流,優化供應鏈,對企業不僅不會多花錢、增加支出,反而會節省經費、降低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
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專業物流等企業作為物流服務的提供者,必須突破傳統的經營觀念和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用戶滿意為目標,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現代物流服務。物流服務的方式、范圍、品種、對象可以多種多樣,不能強求一個模式。企業之間既是一種競爭關系,更是一種合作關系,優勢互補、互利雙贏是現代物流的“結果”。
第三,政府部門要為實現物流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政府部門應通過政策引導、改進管理、搞好服務,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政策引導,主要是制定促進發展、加快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為從事現代物流服務的企業提供寬松的外部環境,用發展的觀點和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改進管理,主要是調整管理思路和工作方式,努力創造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重點制止行業保護、地區封鎖和有礙公平競爭的壟斷行為,維護供需雙方特別是用戶一方的正當權益。
搞好服務,主要是考慮我國的物流現狀還不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企業反映仍有許多困難和障礙。有關部門要從規劃建設、技術改造、查驗通關、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以支持,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搞好協調服務。
第四,注意循序漸進,防止一哄而起
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之間存在差距,基礎設施的條件和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區別。從目前發展趨勢看,沿海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物流需求比較旺盛,能夠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和機會相對多些。因此,我們不能要求全國處于同一水平,大家都搞一個模式。雖然我們力爭實現跨躍式發展,但必須從實際出發,能快則快,不能快則慢一點,循序漸進、注重實效。
防止一哄而起,這是根據經濟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提出來的,F代物流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涉及交通運輸、代理服務、倉儲管理、加工 配送、信息網絡、營銷策劃等多行業的綜合性產業。不掌握內涵,不具備條件,一哄而上,搞“翻牌公司”,將會造成市場混亂,把好事辦壞。
第五,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結合實際開拓創新
由于我國物流發展起步較晚,水平較低,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和優強企業的先進經驗,消化吸收已被實踐證明的成功做法為我所用,是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一個好途徑。北美、日本、西歐等國家不僅在物流理論的研究方面比較成熟,而且在實踐發展方面已形成規模。都有許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值得學習與借鑒。
在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還應注意結合實際開拓創新。由于條件不同,服務對象不同,用戶的要求不同,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也會變化。
第六,加強宣傳引導,加強研究探索,加強人才培養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現代物流發展的問題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加強宣傳引導,使人們認識現代物流,接受現代物流的理念。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使現代物流的理論知識與社會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這是我國現代物流業興旺發達的最重要、最緊迫的條件。
政府部門、廣大企業要加強與科研院校、咨詢機構、社團組織的聯系,充分發揮他們在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合作,為建立中國現代物流體系共同做出貢獻。
【關于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