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000字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打開智慧之窗的鑰匙;書,是一位益友。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更多資訊盡在讀書筆記欄目!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一
花了一個下午終于拜讀了這部經典之作,寫的蠻好,然而其啟發性大于其知識性。只有在發散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了解費先生研究的精髓。
鄉土本色
鄉土的特色首先表現在對于土的崇拜和依戀,因此引發出的是一種不流動性,以定居為常態,遷移是變態。而定居導致群居集團之間的空間上的隔離。
結成一定群居單位的原因在于小農經營需要水利和安全的集體合作,而且因為土地的平等繼承,村落便會一代代積累壯大。
因為村落之間的隔絕,因此村落內部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是禮俗社會而不是發你社會。而且鄉土社會中的人的關系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的熟稔導致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能性。
文字下鄉
語言只能在一個社群所有的相同經驗的一層上發生。群體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經驗愈復雜,發生語言的一層共同基礎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語言也趨于簡單化……從另一個方面說,在一個社群所用的共同語言之外,也必然會因個人間的需要而發生許多少數人之間的特殊語言,即所謂“行話”
鄉土社會由于極度的相互熟悉,所以語言往往被更能表意的其它方式取代,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達情義的唯一象征體系。
按:第一段也可以解釋為何日趨復雜的社會基本共識就越少,就愈需要社會對不同意見的包容,這和鄉土社會的趨向是極其不同的。也說明中國目前的價值爭論其實是轉型過程中因為價值多元化和過去的單一價值趨向出現緊張關系而形成的必然現象。
再論文字下鄉
人們通過記憶而形成社會共同的經驗累積,而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其最基本的概念是詞,或者說就是用詞凝結的得到社會共識的概念。但是鄉土社會之中需要人們運用和記憶的共同概念其實不多,因為社會相對靜止,一切禮俗渾然天成,于是文字也就不是必需品,所以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
差序格局
中國人總是被詬病“私”,但是所謂公私是一種人我界限劃分的問題。
西方的群體是團體格局,其特點是界限分明,但是中國是差序格局。以自己為中心,根據自己的交際網絡形成同心圓。其大小具有極強的伸縮能力。而每個人的同心圓都是不同的,而且根據個人的能力和勢力而呈現不同的大小和能量。
因此西方的團體格局講究資格和權利,中國的差距格局講究關系和交情。
因此中國所謂的人倫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一切價值多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為中心的主義。
這種差序的推浪模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對性,也可以說是模糊兩可了。這和西方把權利和義務分的清清楚楚的社會大異其趣。
在差序格局當中,公私就變成相對的概念,在一定的范圍內所謂的公私才有意義,而最高層次的公就變成了天下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而難以形成民族國家這種結構。
按:那么中國人到底是集體性的還是個體性的呢?這真是非常矛盾的問題
維系著私人的道德
西方的團體格局最終需要在平等的個體之上有絕對的仲裁者,因此有上帝。人人在上帝之前平等,上帝對每個個體公道。而實踐中,負責仲裁的只能是代理人,因此政府也是代理人,人們互相尊重,政府保障個人權利,防止權利濫用。
但是差序格局中并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系的道德觀念。一切普遍的道德最終都要回歸到具體的孝悌忠信,而差序格局的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是個體的“克己復禮”。
所以孔子始終不能說明仁的含義,因為仁這種抽象的普遍道德最終在實踐中回歸到個體的關系層面上,被相應的孝悌忠信所代替,仁就和天下這個概念一樣虛無縹緲。
團體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沖突里更看的清楚。就是負有政治責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的私人間的道德……而在這種社會中,一切普遍的標準并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象是誰,和自己是什么關系之后,才能決定拿出什么標準來。
按:最后一句極精辟,中國人的雙重標準,為親者諱無非就是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規范而已。
家族
需要注意的是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無論在中西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其發揮的作用程度不同。
中國的家庭的擴大是單系的,沿著父系外延的。而擴展家庭的目的在于經營除了生育之外的事業需要更多成員進行分工,而且要在時間上創造連續,小家庭成員有限,成員的年齡也有限。因此擴大的家庭才能滿足這個要求。
而擴大之后的家庭,其主軸就不是負責生育的夫妻關系,而是維系家庭擴張和傳承的父子關系。因此需要家法,需要服從。而把生育之外的太多東西拉進家庭中,也導致兩性之間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
男女有別
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謂了解,是指接受著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鄉土社會中阻礙著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卻是個人生理上的差別,尤其是性別。
男女之間的生活越深入,差異處就越大,而戀愛關系也處于持續不斷的緊張狀況。而這些浮士德式的精神是在鄉土社會中不容存在的。為了避免這種激動性的感情,所以要規定男女授受不親,男女只在行為上按著一定的規則經營分工合作的經濟和生育事業,他們不向對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社會秩序范圍著個性,為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著。男女之間的鴻溝從此筑下。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按:這里大概純理論的地方多一些,中國農村的性開放程度似乎要比城市高。
禮治秩序
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根據的規范的性質。
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適的行為規范。維持禮這種規范的是傳統。
傳統往往是根據長期的實踐證明有效的,于是言必堯舜,好古和保守成為保證。不必知其所以然,照辦便能靈驗,自然就成為一種價值。如果進一步認為不這樣作就會導致不幸而生出敬畏心,那么禮治就達到了。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于傳統的習慣。
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禮來維持。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
按:作者提到禮治與法治不同點在于推動力量一個是傳統一個是國家,這似乎有點不妥,中國古代從魏晉開始就以禮入法,國家性的把禮當做法律來推動不是什么少有的現象。應該要認為基層的禮是粗糙的,根據各地具體情形形成的具體的禮,而國家的禮是抽象的,具有政治性,強制性的禮。二者的關系是交叉的,但是都基于傳統,都含有國家推動的成分,在推動力上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禮治和法治的區別并不在此。作者也沒有說清楚。
無訟
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在身內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禮治是每個人都自動地守規矩,不必有外在的監督。禮俗的維持在于教化,打官司表示教化不夠。在鄉村里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
訴訟在鄉土社會難以被接受,首先是因為差序格局不接受施行于一切人的統一規則,也不承認個人平等主義,更對其程序規則一竅不通。而合法的行為常常就是鄉土中認為是壞的行為,所以司法處在鄉下人看來無疑就是包庇作惡的機構了。
按;這樣的矛盾至今還是存在,但是主要集中于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的爭論上,然而所謂多數人眼中的“實質正義”無疑就是鄉土社會中的善惡標準的延續。
無為政治
從階級斗爭的角度看,權力具有壓迫性,是橫暴的權力。從功能主義看,權力是合作中產生的,是同意的權力。權力的誘人處在于其帶來經濟利益。
按:似乎權力不僅僅是在理性的經濟力誘惑上,而是來自生存意志所居息的潛意識層面,并且成為一種超越意識的本我中的力量。所謂“權利即上帝”(《1984》)就是最好的比喻。
農業社會本身的積累量是不足的,這就對橫暴的權力進行了限制,因此農業帝國是虛弱的,皇權并不能滋長壯健,能支配強大的橫暴權力的基礎不足,農業的剩余跟著人口增加而日減,和平又給人口增加的機會……為了皇權自身的維持,在歷史的經驗中,找到了“無為”的生存價值,確立了無為政治的理想。
按:工業帝國也同樣脆弱的,其不可控制的全球經濟造成的災難更是遠超農業帝國的水平?梢娢镔|的發展遠遠慢于人類組織野心的進展。
長老政治
對于傳統的遵從催生教化性的權力,這種權力在親子關系中表現的最為明顯。而凡是文化性,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于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
如果我們能想象一個完全由傳統所規定下的社會生活,這社會可以說是沒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
而因為生命的階段是相似的,因此年長的人都握有教化的權力。長幼有序也成為重要的架構。
按:這在語言中就有相當的體現,英文中的brother 和sister 都不分大小,而中文一定會分清兄弟還是姐妹。另外作者提出的這種長者的教化過程類似于爸爸的權力,這個中國和古羅馬是相似的,古羅馬也強調所謂的父權,即所謂pietas 即對家庭和父親的尊重。推廣之下就是祖先崇拜(ancestor worship),其專門的表達就是“Mos Maiorum”即“the code of the elders”,但是很顯然羅馬成為帝國之后原本的“Mos Maiorum”就開始衰微,而到基督教傳播之后,“Mos Maiorum”就幾乎完全消失了。所以基督教精神是推翻這種教化權力的主要助力。和西方服膺與上帝之下的平等權力是相契合的。
不過到了現代社會,這種長者教化的權力更是完全顛倒了過來,至少在最新的科技掌握和運用之上,年輕人往往是年長者的老師,因為共同經驗被不斷創新的科技推翻,基于傳統的權力就不具有可靠性。但是在比較傳統的領域,比如政治領域,年長者還是占有優勢。但是畢竟已經產生了撕裂,這種代際之間的緊張感是鄉土社會轉型時代最激烈的對抗的來源之一。
血緣和地緣
血緣是不容選擇的,血緣也是穩定的力量。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因為我們的籍貫繼承于父輩。哪怕流浪到別處生活很久,也會被當地的社會當做外鄉人。但是外鄉人自然有其社會功能。因為親密的血緣關系限制著若干社會活動,最主要的是沖突和競爭。比如錢的往來最好不要牽涉親戚。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是不存在的,取代的東西是禮物的相互饋贈。而為了尋求沒有人情參與的交易,人們甚至愿意跑到很遠去趕集。
按:其實就是為了尋求真正的等價交換。
外鄉人因此就成為鄉土社會可以交易的對象
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征,也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按:這也就是古希臘用地域代替血緣的過程,其實也就是理性自我的展開過程。
名實的分離
靜止是鄉土社會的特點,但是并不絕對。當團體應對新環境,傳統就失去有效性,新的方法又不現存。因此文化英雄就出現了。其權力就可以看做時勢權力,在一個落后的國家要趕緊現代化的過程中,這種權力表現得也最清楚。
當然如果社會變遷和世代交替的速率差不多,社會就不需要革命,英國就是一個典型。
在中國,自從春秋戰國后思想定于一尊,后世的變化就被容納進“注釋”系統之中。這也導致了名實之間的分離。形式不可反對,但是內容可以改變,因此產生口是心非。
從欲望到需要
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但現代社會中欲望并不能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于是產生“需要”,因之有了“計劃”。
所謂欲望,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但是鄉土社會中的欲望常常是適合人類生存條件的一種文化事實,是人從社會學來的,其內容是文化決定的。而其決定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根據試錯淘汰的過程。決定行為的是從試驗與戳我的公式中累積出來的經驗,思想只有保留這些經驗的作用,自覺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評
首先費孝通的兩部作品《鄉土中國》和《中國紳士》都是典型的社會學的靜態分析,重視現狀的素描與橫向的對比,但是缺乏縱向的拓展,基本沒有涉及其所敘現象的歷史源流,這或許是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一大不同之處。
其次,費孝通的作品很好的做到了不摻雜感情進入社會的分析。這一點做的最差的應該是馬克思主義的學者。但是不摻雜感情并不代表沒有感情。很顯然,從其用詞就可以看出費孝通一定是贊成鄉土社會和現代化的要求是相背離的,如果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打破鄉土社會的特點以完成社會轉型。這樣的說服力和馬克思學者對于資本主義感情激烈的大加討伐取得的效果是相當的,而且更加具有說服力。
最后,鄉土社會的概念確實只能適用于原始的,簡單的,農業的社會。從中產生的價值觀也逃離不了這種社會的束縛。但是現代社會必然是愈加先進的,復雜的,工業化的。其所依賴的價值必然是和鄉土社會的價值相左的。因此要現代化,所謂的傳統觀念要去除的幾乎占到90%,因此所謂傳統價值和現代化社會的共存基本上是一種偽命題。這點在《武士道》這本書也可以看出來。所以某黨對于傳統價值的弘揚,不僅僅是文化的倒車,更是開現代化的倒車,是必須堅決批判的。鄉土社會的簡單性讓每個人都具有高度可替代性,個人的價值極低,個性極統一。但是現代社會人的價值凸顯,其社會中的不可替代性加強。是人類的極大進步,即使鄉土社會可以帶來某種程度的安全感,但是對于這種安全感的懷念充其量是一種病態的懷舊病。告別鄉土社會的安全感而去擁抱陌生的,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社會才是人類進步的必由之路。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二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占據主流位置,盡管它已經成為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為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背著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脫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墒桥^斗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脫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脫農皮而脫不掉,國家想脫農皮也常感為難。
因為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回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回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著輪回。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著胡須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復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復制,如同四季的復制。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愿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為人生的指針,因為他傳遞著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后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說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費孝通稱之為長老統治。
說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嫵媚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雌饋碜孀谥ㄟ占著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后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為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溫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說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著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征,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于空氣之外,呼吸于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為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圣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說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后來者盡管對自己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己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亂一治地復制不停,社會還是老樣子,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也沒有印版,于是面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為奴仆,主動接受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為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為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戶,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沖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為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也被馴化成溫柔的綿羊,因為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干了些什么。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但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后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為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里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后為我們耳熟能詳,正要托這些翻譯家的福。為什么不能違背他老人家另起爐灶?為什么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說?為什么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為什么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么多為什么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為什么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后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這里居然存在一個“為什么”呢?這么一個傳統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采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后生的做法,小心謹慎地在為孔子作注的時候不著痕跡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說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可以為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說在緩慢但是不間斷地發展,有著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內容;同樣是因為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圣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圣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為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為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彌漫傳統的觸須,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于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為借著傳統的強大力量,保持著穩定,可以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梢韵胂,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要想發生對于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并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但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文明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舍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眾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為什么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為什么我們那么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為什么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帝國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為什么呢!要切記:后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后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脫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文明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文明的背后隱藏的諸多弊病。但是,也許對于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么明確。“聽話的才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現在還占著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胡須教訓著后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后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000字】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9-14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09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范文12-16
《鄉土中國》讀后感1500字12-02
鄉土中國讀后感作文2000字11-19
《鄉土中國》讀后感作文2000字11-19
鄉土中國讀后感范文1500字10-09
《鄉土中國》讀后感600字(精選8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