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成》讀書筆記參考
根據老師所列書單,我選擇了這本《城市的形成》。因為我發現這本書不僅有許多照片和歷史圖片,而且還包含了大量特別制作的圖解,這些都有助于讀者更好更快地理解本書內容。經過初步閱讀,我發現本書作者斯皮羅·科斯托夫主要是從歷史的視點觀察到的城市形式的某些模式和某些元素。作者認為建筑的意義最終總是存在于歷史和文化關系當中,換句話來說,我們只有對各種文化,以及對世界各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中的社會結構了解得更多,才能對相應的建筑環境理解地更好。在讀本書之前,我常常將城市形式看作是一個有限的、完成了的事物,一個復雜的事物。但是真實情況卻是,就算城市在產生之初其形態就已經非常完美,但它絕不會是已經完成的,也不會是靜止的。每天有無數個有意無意的行為改變著它,而這種改變只有經過相當長時間之后才會被察覺。盡管很努力地閱讀,但是在看書過程中常常碰到看不懂的地方。感覺明明分開每個詞都能理解,但是連成一句話或者一段話就看不懂了,我想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的知識儲備量遠遠超過我。
首先,作者提到了“有機”模式,或者叫生物型城市,將城市看作是生命體而不是機器。許多城市在初始時是很粗陋的;它們的形式是在含蓄和漸進中形成的。在曾經是田野和陡峭牧場的地方,街道將會出現并且相互連接,圍合起來的公共空間將會為人們的集體生活提供場所,住宅在擴展的過程中變得稠密,并且編織出肌理。建筑物將盡其所能爬上山坡,占據河灣。到了某個階段,這種自然地布局將會獲得一種自我意識。臺地可能提示出某種機構和社會的等級。街道的走向將被用來發揮某些視覺上的愉悅、空間的效果和錯綜復雜的關系。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文字和圖片敘述了土地對“有機”模式的影響。地形地貌、土地劃分、村落聚合——這些都是不規則城市形成在物質方面的決定因素。而社會結構和公共控制權對城市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傳統的伊斯蘭城市為例。在私有化的城市秩序下,城市形式只要滿足了習俗、所有權和穆斯林的視覺私密要求就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任意發展。你不會被要求去做什么或設計怎樣的城市,你只是被禁止做那些有可能會威脅到人們普遍認同的社會行為的事。這一部分的內容,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一張關于巴格達(伊朗)的街道圖片,可以看到圖片中住宅建筑出挑到狹窄的公共通道的上方。由于居住結構的重要地位和街道公共空間的相對弱勢,使得純凈的人為布局無法獲得支持;由于建筑物越界,出挑,相互交錯,并且樣式多變,使得公共空間不斷地被調整和打折扣。在道路或盡端路的上空橫跨房屋是常見的'事。一項首要原則規定,已有使用功能和已有建筑相對于新功能和新建筑來說具有優先權,這一規定助長了上述即興建造行為的發生。
其次,作者發現網格形式適用于驚人多樣的社會結構,很有可能是因為網格能夠滿足大部分專制政府的象征需求。談到網格,我就想起了中國建筑史中唐代的長安。在中國古代歷史的早期,行政首都是一種全新的創造,它是政治統治下強化的居住場所。城市象征著權力,并服務于權力的要求。正交平面將空間結構固定,以反映一種不可更改的等級:它將宮殿建筑群、政府建筑、宗教建筑和不同等級的住宅分別裝進獨立的城市封套。貿易是次一級的問題,但同時也被嚴格地歸納到這一政治網格之中。盡管貫穿城市的歷史,網格無處不在,但它卻不是一種標準的、一成不變的東西。在平地上,網格是一種理性的土地劃分方式。但是網格同樣也可以爬上山坡,或者隨河流的走向而調整線條。網格的妥協和變異可能來自某些自然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孕育某些刻意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甚至可能是完全有意識地行為——就像薩比奧內塔的象征性布局那樣。即使在最無想象力的狀態——即當街區成為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的地塊劃分的時候,它們的排列方式也會呈現不同的狀態:它們或者幾個一群聚集成城市片區,或者像出租用地那樣拉出狹窄的長條以獲得最大的沿街面,又或者像貝爾拉格在阿姆斯特丹所做的城市設計規劃那樣由包圍內院的大型住宅樓組成的切分網格,如左圖所示。事實上,網格的優點就在于它的適用性。網格最適用于中等尺度的城市,但它也能夠承受現代大都市的超級街塊。原本簡單的初始網格可以以幾乎無限的方式擴展,形成大芝加哥地區,或者像利馬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這樣的城市聚合體。
再次,作者漸漸談到圖形式城市——這些城市常常需要借助于完整的幾何圖形設計,如圓形、聚焦性的方形以及各種各樣的多邊形等等?吹阶髡咛岢龃罅康耐鈬ㄖ雍蛨D片,我首先聯想到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軸線布局。在中國人的宇宙觀中,地是一個穩定的立方體,而天則是圓形?臻g被認為是一系列有規則重疊的方形,它的正中間是嚴格按照羅盤方位布置的都城。而都城的支柱,則是統領南北主軸線的宮殿,宮殿朝南,南方是朱雀的方位,象征夏和火。北方則是冬與破壞性蠻族的來源地。北的顏色是黑色,除了供奉神靈和祖先外,皇帝永遠背對著北方。在這部分內容中,一張關于“圓形監視器”的圖片讓我印象深刻!??周邊是一圈環形的建筑,中央是一座塔樓,塔樓上開著巨大的窗戶,面向建筑的內環。周圈的建筑分隔成小室,每個小室的進深就是建筑物的進深;小室有兩個窗戶,一個朝內,與塔樓的窗戶相對應,另一個朝外,使光線穿透小室兩端。最后,只需要在中央塔樓里安排一名監察員,然后在每個小室里關進一個瘋子、病人、犯人、工人或學徒。通過背景光的作用,塔樓中的人就可以清楚觀察到在強光的襯托下周邊各小室被俘人員的影像??能見性就是一個圈套!痹谏鐣蜕鐣慕M成結構中使用“圓形監視器”的理念是一種可怕的行為,如果中間是教授的辦公室,周邊的小室成為學生的宿舍,這樣布置感覺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但是誰會想去住呢?
然后,作者在第四節開啟了壯麗風格的篇章。壯麗風格在小城鎮行不通。它既不切實際也不太謙虛。人們需要在深遠、宏大的街景體系中體驗壯麗風格的存在,因此,壯麗風格與地形及已有城市結構之間的關系是武斷的,它的效果通常是雄偉而夸張的。一般來說,在壯麗風格設計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集權式的政府,它廣泛的資源和不容置疑的權利使得筆直的大道、巨大的規整廣場,以及與之相輔相成的紀念性公共建筑組成的鋪張的城市意象得以實現。事實上,這是一種公共性的城市。它與儀典、游行和組織性的公共生活相關。街道維護著這種壯麗的排場:它帶著這唯一的目的穿越城市,沿途炫耀著凱旋門、方尖碑和獨立噴泉這些城市紀念物。所有這些建筑的表演將一般城市中的不整潔之處掩蓋了起來。在這一宏偉外殼的包裹之下,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繼續著各自平凡的存在,而一旦這座壯麗城市的高尚事業需要民眾陪襯的時候,我們隨即能夠聚合成人群參與到其中去。在這部分內容中,讓我較為感興趣的是作者對于不同政治背景下的街道對比,左側圖片依次是王侯式的林蔭道、資產階級的林蔭大道以及社會主義的主要街道。在專制主義時代,規劃者就是要創造出一條紀念性的通衢大道,讓來訪者從進入城門的時候開始,他的城市體驗就集中在這條街道上,并完全受其控制,而劇場布置中的常用手段,尤其是透視法。到了19世紀,這些理想的城市空間被資產階級重新解釋和發展利用。新的統治階級將衣著時髦的咖啡館一族的消遣生活展示到了公共舞臺上,整個城市變成了資產階級的博覽會。于是,散漫——一種被稱為“巴黎人所特的、處于慵懶和行動之間的中庸”狀態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雖然社會主義的領導們聲稱城市應該是大眾的城市,但是經過一些實驗以后,他也選中了壯麗風格的場景,在其中放上了他們自己的一些象征物。
最后,天際線是城市的象征。它們是城市個性的濃縮,是城市繁榮的機緣。任何文化和任何時代的城市都有各自高聳而突出的地標,以頌揚其信仰、權力和特殊成就。這些地標歸納了城市形式,突出了城市意象。這種表現本身是刻意的,它主要是為外面的觀眾而設計的。藝術家在作天際線構圖的時候,他們的心中裝著朝圣者、官方的訪問者和一般的游客。這一圖像緩慢而謹慎地變化著。卡納萊托筆下的倫敦與今天這個城市的現實之間的差別是長期改造的結果。
劇烈的轉型
——如工廠煙囪和公司摩天大樓的崛起,象征著文化的劇變。當火車站塔樓及其附屬的旅館大廈模仿城市大教堂的模樣將自己的輪廓舉向天空的時候,我們知道舊的價值已經被削弱,或者被覆蓋了。當城市中心最終聚集著高層辦公樓的時候,我們意識到城市形象已經屈服于私人企業自我宣傳的渴求。最終,天際線是在協商和交涉中達成的象征。那些影像之所以能夠出現在城市天際線是因為它們獲得了出場資格。說到天際線的設計,我們不難發現高度、形狀和路徑是決定天際線視覺特征的重要設計要素。在上學期的建筑施工課,我們看了關于上海中心大廈施工的視頻。建筑師充分考慮建筑與區域乃至城市空間上的交互關系,“上海中心”選擇632米的建筑高度,以使其與周邊420米的金茂大廈和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在頂部呈現優美的弧線上升,營造出更加和諧的超高層建筑群,并將作為上海的新地標,與東方明珠電視塔等其他陸家嘴標志性建筑一道,共同勾勒出優美的城市天際線,展現浦東改革開放的成果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時代風貌。
城市是建筑和人的聚集體。它們是被使用著的環境,人們每日的活動——無論是世俗的還是超凡的、隨意的還是刻意的,只有發生在城市里才會有效。在城市及其變體當中凝聚著時間和場所的統一。城市是我們的抗爭和我們的光榮的最終記錄:過去的驕傲就在這里獲得展現。
有時,城市授命而建,這樣的城市有明確的目的,因而會被授予完整的形狀。城市也可能被用來反映某種宇宙的法則或某種理想的社會,被塑造成戰爭的機器,或者只是給建造者帶來經濟利潤而沒有任何更高的目標。城市創建活動有時可能被某種宿命的神秘氣氛所籠罩。而另一些時候,這種創造活動可能只不過是一種常規的、重復性的活動。但是,無論是來自神的指引也好,或者是出自投機的愿望,城市最初的模式將會枯竭甚至是死亡,除非人們能夠在這種模式下逐漸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能夠自我維持,并且能夠克服逆境和命運轉折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形成》讀書筆記參考】相關文章:
城市雕塑論文參考文獻02-12
優秀的asp讀書筆記參考11-14
昆曲的形成歷史09-10
拓展訓練的形成11-02
考研初試大綱:城市規劃基礎教案參考06-08
倫理秩序的形成機制10-14
戲曲的起源與形成09-01
蛀牙是如何形成的08-10
齲齒是怎么形成的11-13
品牌文化魅力的形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