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語讀書筆記

        時間:2021-03-20 11:18:41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論語讀書筆記(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筆記(通用5篇)

          論語讀書筆記1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二十篇?鬃邮侵袊糯膶W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后被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并不符合歷史事實?鬃右苍f:“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薄案欢汕笠玻m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了。有些人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違背道德的事,傷人又傷己。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薄笆赂改改芙咂淞Γ弧钡。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會上做事,讓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才對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里。而且有時很久都不回家。只負責每個月給父母寄錢,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丶铱纯此麄。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論來說,這樣的人沒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我們周圍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都有他自己的特長。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還有學“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迨”。說的就是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應該邊讀邊邊思考,把學的東西裝進我們自己的腦子。如果我們不思考,學到的就只是表面的東西,那就是空讀!爸疄橹,不知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不懂的就要問。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侵缚鬃诱f:“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奔丛诩乙⒕锤改,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薄妒酚洝份d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于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边@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凹核挥鹗┯谌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習過的知識按時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別人不了解我而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這講的是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系是非常重要的,為人處事在人際關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雖說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說的對于如今的社會都全部適用。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取適應自己的一部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不要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論聯系實際,有表及里,透過現象看本質。

          論語讀書筆記2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追蜃诱且源藖碛绊懰牡茏印

          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于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孔夫子的這個形象身上,凝聚著他內心傳導出來的一種飽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后來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里?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閑。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后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那么在今天這個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君子?我想不妨從倡導"恒心"開始。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眾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恒心"的表現。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群的,雖然他內心里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在今天看來,一個人的發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終極的理想有多么高遠,而在于眼前擁有一個什么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愿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理想和行動的關系,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系。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于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愿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舍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鬃訌娬{一個人的內心修養,決不是放棄對社會的責任,而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個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這個地方是奢華的還是簡陋的,對他來講只是一個外在環境而已;第二個角度,就是君子的內心有一種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邊熠熠生輝,繁華似錦,他自己生命里面的氣場可以去改變一個簡陋的地方。

          內在的心靈標準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內省,并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

          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皇侃對這段話的解釋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可見,"知天命"關鍵在于一個"知"字,要能夠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當自己能夠客觀認識命運中的窮與通,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靜應對。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兩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圣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于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圣賢的意義就在于,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孫或蒙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讀書筆記3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皇侃《論語義疏》本“説”字作“悅”。古喜説、論説同字,漢后増從“心”字別之!稜栄裴屧b》:“悅,樂也,又服也。”《孟子·告子上》:“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贝苏滤裕瑲w結為一個“悅”字,正是孔學之宗旨。學、習、朋、人,俱為“悅”字立說。

          末章“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與此形成呼應,“知命”對“不知而不慍”,“知禮”對“學而時習之”,“知言”對朋、對人。“知命”為總說,“知禮”、“知言”為分論;首章由分而總,意在發揮,末章由總而分,旨在歸結。禮悅鬼神,言表心聲,樂天知命,在在與“悅”相關,全部《論語》似是要闡明:人生在世,唯悅可求,以悅為旨,何以能悅。

          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知生焉知死?孔學門徑在于人“生”而不是人“死”上廣研深探。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背H搜愿毁F可求,但求神拜佛者所求多為富貴,為何?富貴在外,難由自主,標準依人,難達目的,唯有依靠神靈,方可立定心神,以為富貴可期。死亡一樣,不可求免,亦不可求時,病夫壽延,壯夫早夭,求仙適以傷身而短命,健體恰至弱神而遏壽,事例太多,也許只有自殺方是扼住了死神的喉嚨,所以有人說自殺才是自由而死的方式。但求死不得的事情也很多,并且求死本身恰恰是求生的一種方式,舍生取義,殺聲成仁,或者就是為情而死、賭氣而亡、厭世而殤,緣于知生或不知生,都已超出常人所期“死而可求”的范圍。所以,求富貴不如從所好,求死不如知生,后二者都直接表現為“中心悅服”;孔子正是深明于此,方有此章之言,說出“悅”為宗旨,又發明何以能悅;其弟子亦明此,故《論語》編次,開門見山亦卒章顯志。

          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后,后覺者必效先覺者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泵纨g《四書改錯》批評朱子把這里作實字的“學”誤為虛字,也就是把名詞誤為動詞,“學者,道術之總名……以學道言,則大學之道,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是也;以學術言,則學正崇四術,凡春秋禮樂,冬夏詩書皆是也。此則學也。”不錯,以“學”為“效”,可效善,可效惡,而所謂后覺效先覺,于原文無有,純為宋儒發揮。而“學”為“道術”,正是“時習”之內容,整理、學習前人積累下來的東西,遵學習之次第、守學習之時辰,無求富貴而“祿在其中”,無心慮死而生涯漫度。道術廣博,人人可從所好,漫度人生,踐生即為知生,得如此,不亦悅乎?不過,世運難免變遷,有時道術貶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質長存。學為圣人,世之變遷、毀譽莫動,不亦悅乎?所以,程郁庭雖然肯定“毛氏譏之是也”,但仍以為“以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為學,則精確不磨”?甸L素也以學為學圣人,但目的不為明善復初,而為“時中”!皶r當亂世,則為亂世學,時當升平太平,則為升平太平學,禮時為大,故學亦必隨時而后適”,因時治學,“闔辟往來莫不自在”,不亦悅乎?長素的發揮是更遠了。但得圣人之心于千載之后,其樂何言?所以,很難說朱子、毛氏和康子哪個更能體會到《論語》此句之意,但無論哪個角度,一個“悅”字都在貫徹,圣人可學與不可學皆于此可見。

          《白虎通·辟雍》引《論語》“朋友自遠方來”,可證上句“學”為實詞有據。鄭康成注此云:“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庇姓f魯論語作“有朋”,何晏《論語集解》采之,通行于世。朱子注:“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這里,“朋”實兼“同門”、“同志”二義,甚至更可引申為所有人!稜栄拧め屧b》“類,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類即同善,明清時各地有很多同善會,入會不以士紳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笨甸L素注“朋,群也”,曰:“惡獨而貴朋,所以合乎群,合小群不如合大群,其學愈高,其用愈遠,圣人則合億萬世界,億萬年載之眾生,咸從其教,盡為之朋。其朋無盡,其樂亦無盡也。”朱子、康子俱申圣人推己及人、遠近信從之意,但一個重個人,一個重社會,一個重善,一個重用,圣人此句盡得發揮。不過,劉逢祿《論語述何》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友天下之善士故樂!庇信笞赃h方來,倒不一定是名聲大了,別人自來,而可能是“圣人無常師”和主動招朋喚友。《孟子·公孫丑上》:“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笨鬃幼钍茄瞿酱笏,其語當有招朋而朋至之意。有人以此句應《禮記》“禮聞來學,未聞往教”,實是窄了孔子之意,孔子周行列國數十年,何嘗不是舍己從人,行教天下?由此可論“知言”!睹献印す珜O丑》:“何謂知言,曰,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又《周易·系辭傳》中孔子說:“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惫示阋蛎献咏舛斫饪鬃拥摹爸灾恕睘椤把杂惺欠牵事牰鴦e之,則人之是非亦知也”。但《說苑·雜言》載孔子曰:“以富貴為人下者,何人不與?以富貴敬愛人者,何人不親?眾言不逆,可謂知言矣;眾向之,可謂知時矣!庇置献釉唬骸埃何抑,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又《荀子·非十二子》:“言而當,知也,黙而當,亦知也,故知黙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笨梢姡詾橹雷约貉哉Z得當而得人。察言觀色,智者能之,多言而類,唯圣人能之,“不知言”正是言出逆眾,朋不遠來,人不信從,自然是“無以知人也”,樂從何來?

          學而時習可以知禮,立己;朋自遠來可見知言,立人。立己而立人,正是能悅之門徑。覓此門徑,我們來看此章總說。何晏解末句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薄坝兴恢笨梢允遣恢獙W,也可以是不知我。孔穎達疏正是包含此二義。朱子《集注》取尹氏語:“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則“不知我”落筌。人不知學而我不慍,是不責全求備,人不知我而我不慍,是知為學在己;前為立人,后為立己,“不慍”則全有之?鬃由敶呵镏溃鋾r禮崩樂壞,道術少人循序應時而學,即學亦為富貴、霸強而學,此為不知學也;其時,世之天子諸侯不知孔子,并弟子朋友亦難見知,此為不知我。當此情況,唯樂天知命并存立己立人之志,有一得則中心喜悅,方能心中略無不平之意朱子曰: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慍,孔子能之?以“不亦君子乎”勉勵弟子?梁清遠《采榮録》:“《論語》一書,首言為學,即曰悅,曰樂,曰君子,此圣人最善誘人處。蓋知人皆憚于學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暢達,動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羨之意,而不得不勉力于此也。此圣人所以為萬世師!比绱苏f,圣人倒如以科舉誘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的唐太宗了。其實,科舉之外,英雄無數,以利誘也好,以嘉名誘也好,終是誘得一時或誘來庸懦,孔子只是啟人從所好,啟人樂生,啟人知禮知言立己立人,歸結起來就是啟人樂天知命而已。能樂天知命,孔學“悅”之宗旨得也。

          論語讀書筆記4

          通過聽朱先生的課,對《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鬃拥拇_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時也認識到儒學與佛法大有相通之處。以下就學習體會略談數端:

          一、以前雖然對《論語》并不陌生,但過去的理解非常浮淺。主要原因是態度與方法不正確,朱先生曾講過,讀《論語》,首先要把態度擺正?鬃邮鞘ト耍约菏欠卜,對圣人要有至誠的仰慕與崇敬!墩撜Z》是傳道、修行之書,僅靠邏輯分析、考據論證之類的現代學術方法是不能得門而入的,要靠真誠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純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講、所傳,無非也是這顆真心,我們只有發起真誠心,超越糾纏我們心性的世俗心,才能與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這樣,則《論語》就能不讀自通,王鳳儀善人就是這樣的例子。其次,《論語》作為修行書,處處體現著實踐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學《論語》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動,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工作與生活細節中,特別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說過,有的人在工作單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場,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稟性,去習性,格物至知。這很不容易,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學佛前讀《論語》,都是為了學術研究。讀來讀去,總感到這本語錄體著作非,嵥椋嗍且恍┑赖陆逃,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對書的結構、層次也不清楚。聽了朱先生的課后,才明白了這些問題。儒家學問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稱為明德、天命之性、誠、明、天等,王陽明稱之為良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薄墩撜Z》中則多稱之為仁,仁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學,就是一個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眾生復歸仁性。錢穆先生《孔子傳》說:“其生命,其年歲,其人,即全在志學好學志道樂道之無盡向往無盡追求中。其所憤,所樂,亦全在此。此以外則全可忘。……故孔子畢生……其實則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61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边@個“一”其實就是仁,曾子為什么解釋為“忠恕”呢?仁是道之體,忠恕是道之用,道體難以言傳,故曾子從用上說;而且,忠恕也是進入仁體的門徑。只要弄明白了仁這個根本問題,《論語》就容易懂了,《論語》全篇,其實都在講這個仁字。

          夫子之學是形而上的仁與形而下的倫理規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與德相之合體,仁作為德性,是無私無我的,偉大的,具有浩然之氣,是道德之本體;而德相則是德性的具體表現,是各式各樣的規范,是道德之現象。作為本體,德性永恒不變,不論什么時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鬃拥娜蕦W,體用一如,即事即理,體現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為中華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學傳入后,中國人的道德觀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卻失落了,這樣,德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剩下一個空殼。現在,這個空殼也不復存在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的時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淪喪無過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復歸德性,才能成功。

          聽朱先生的課還有一大收獲,就是弄清了《論語》全書的結構與層次。先生認為《論語》是根據《周易》編排的。學生對此感到很新奇,通過先生的講解,深感此說確實很有道理。在此基礎上,學生從自己所研究的美學專業角度,把《論語》當作一部美學書,因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當然也是美的本體。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則第一篇為大道之美,道為乾、為體,第二篇為大德之美,德為坤、為用,第三篇為禮樂之美,禮樂以仁為體方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四篇則為大仁之美,第五篇為涵養之美,第六篇為內省之美,第七篇為師道之美,第八、九兩篇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氣象風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層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討論政治結構中君主、大臣、士、師各自的職分,說明諸方面結合起來,政治才能和諧。這些都在講課分析得很清楚,這樣,整篇《論語》的文脈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課中還介紹了王鳳儀、劉友生、譚榮清的學問與德行,學生看了一些的資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啟發。首先,王鳳儀是儒家血脈的傳承者,是儒家學說的大實踐家。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后,隨著西學的傳入,知識界盡吹西風,儒家學說被歪曲并倍受打擊。然而,“禮失而求諸野”,在此危難之時,草根儒學家王鳳儀先生領導的道德運動異軍突起,并再傳至劉友生善人于當代,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會影響。然而從那時至今,知識界對此一直盲然無知,毫無反應,這說明近代以來,知識界不曾有過真正的學問。王鳳儀先生是儒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現在西方思想傳入中國的近現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夠適應于當代社會。其次,王鳳儀的實踐與理論,也說明包括儒家在內的中國心性之學是真理,是具有實證特點的真正學問。王鳳儀并沒有讀過書,他的學問,全從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現出來,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實的存在,不管體驗到與否、發現與否,它都“客觀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存在于我們的內心深處。

          只是一般人都被稟性與習性所控制,為恨怨惱怒煩所染污,這種天性便不能顯現。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做格物至知、誠意正心的修證功夫,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最后,對王鳳儀的學問包括整個儒家學問與佛法的關系,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王鳳儀、劉善人雖然也談到過佛法、成佛等問題,但其學說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屬凈業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終后升天,是不能出離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學說沒有達到緣起性空、能所雙遣、絕待圓融的層次。有的人說,你連人都沒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嗎?若論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則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這種說法并不適合念佛法門,凈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臨命終往生西方以出離三界,往生的基本條件是信愿行三資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要求。

          故《觀經》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惡人,這正說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議。但現在有人把儒家學說甚至《弟子規》當成往生的條件,這種知見是大有問題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認真學習儒家學說,實踐王鳳儀先生的學問,這能夠培養我們真誠心,格物至知以對治習氣,化稟性去習性以復天性,這都有利于增上我們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過學習《論語》,對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孔子本人的形象應當是什么?二千多年來,夫子被不斷解釋、演繹,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別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稱為至圣先師,也曾被稱為喪家犬。這是一個解釋學問題,佛法則稱之為唯識所現?鬃拥男蜗笫怯山忉屨咝男跃辰缢經Q定的,人們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實是自我心象的外顯。通過學習《論語》,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脫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語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賢者顏淵倘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闭镜枚喔,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學問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從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張商英所說:“吾學佛,然后知儒。”同理,學佛然后才能識夫子面目。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認為夫子是儒童菩薩,并說:“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圣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贝髱煹姥蹐A明,境界不可測度,我們當仰信祖師之言,不以凡情測度夫子。

          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巨大的,聽朱先生講課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著先生講后十章,還有《大學》、《中庸》等。

          論語讀書筆記5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每次讀到這一節,我就想起我的職業。我在酒店里工作,在多家國際管理集團的酒店里廝混過。酒店行業里有幾個專業術語,和孔子說的話比較沾邊。

          主要是指各酒店在工作中,根據自己酒店的特點制定的一些規章制度,以及一些工作流程。

          例如,酒店的主要經營思路和文化,香格里拉里面就規定了“溫良恭儉讓”為企業文化,所有的'流程都要根據這個文化來制定。有點像孔子所說的為政以德。

          主要指工作中每一個服務細節的標準。

          例如,如何端托盤,這一個動作,我們要分為幾個方面,每一個步驟都要詳細描述,還要寫出這么做的原因,以及重點。有點像孔子所說的禮。

          每一個酒店從業人員,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一批籌備酒店的員工,就是說開業的第一批員工,通常都是最好的員工,因為他們在一起培訓,一起從頭講服務的每一個細節,一起練,最后達成統一的標準,在工作中就會形成統一的模式,服務水平就能保持。而酒店開過幾年以后,隨著人員的流動,在一起培訓的機會越來越少,員工對服務的認識也就越來越不統一,最后就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好像孔子的親傳弟-子,一旦日子長了,誰知道孔子說的是什么;氐奖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句話明顯的點出了,圍繞著德閃閃發亮的第二顆星星是禮。

          這一節所反映的內容,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關鍵的部分。

          原句的意思是,如果執政僅靠行政手段,以法律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最后的結果是民眾也許會逃脫法律的制裁,但是,卻不能避免民眾以身犯險,從而也就無法避免犯罪的發生。

          因為有句老話說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是成文的法律,就有它的漏洞,就有人會想心思去做一些法律無法制裁的壞事,而為了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就會制定更詳細的法律,最后法律越來越繁瑣,政治也就越來越臃腫,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孔子認為要避免這一切,就需要從社會最基礎的個體人做起,以社會道德作為約束人的主要手段,根據社會道德規定人在社會上的行為規范,這樣人才會從內心里避免犯罪的發生。而刑法只是對敢于違法社會道德的行為的一種威懾,是一種輔助手段。

          這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是孔子最理想的社會,我也希望如此。就像我在工作中,希望我的員工都能在每一個工作中執行SOP一樣。

          這可能嗎?我想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太像共產主義社會了,人人具有極高的覺悟。我們可以像憧憬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美好時光一樣來憧憬孔子的道德社會,但不能認為我們現在就能實現這個理想,畢竟我們還在初級階段呢。

          但孔子是不是錯了呢?我想也不是。

          因為在政治中,一般分為三種人。為政者,執政者,從政者。

          孔子是為政者,他不是政治家,作為政治家的孔子是不合格的,他只是個政論家。他提出的思想是政治家的指導思想,不是執行路線,沒有問題。

          再來說禮,這個東西不是孔子發明的。是孔子最推崇的人——周公制定的。相傳周公為了尋找與“天室”相對應的“地中”,而苦苦思索,最后制定了郁郁乎文哉的禮樂典章文物制度。所有周才有了區別于夏商的文化特質——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忠和質帶有明顯的原始風貌,而文才是真正意義上國家制度的確立。同時,鑒于殷商的覆滅,及周朝初期管叔和蔡叔的叛亂,使周公在制定禮制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擔憂周未來的命運。

          所以禮里面充滿了憂患意識。體現了中國特色的血緣政治——宗法制度。體現著“忠”的孝,貫徹著“孝”的“忠”,是中國式的倫理——政治的極致。

          而即使是周公這樣的偉人,也無法依靠禮制來解決所有的問題。相反,繁瑣的禮制在維護周朝的統治的同時,也帶來了它的負面影響。它讓社會始終處于一種固有的模式里,而一旦禮制的內在精神不被后人所理解,就會導致社會僵化的后果?v觀中國的歷史,不能不說,中國傳統禮制對近代的落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里就提出了,“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睆睦献拥脑捓锩嫖覀儾浑y看出,其實老子并不是全面否定了“禮”,只是消極地提出“禮”是“道”的等級中處于最低級的,最底層的,猶可接受的。老子悲觀地認為:禮“的出現,代表了“道”自上而下的隕落。

          孔子師從老子學禮多年,深得禮制的精髓。但他走的是與老子相反的道路,孔子積極地認為,”禮“是通往更高層次的”道“的起點,是自下而上的向上運動。正如老子所說的,“兩者同出而異名”。為了給自己的為政思想找到理論基礎,他制定了更加繁瑣的禮制,這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決定了孔子必須在“名”與“實”之間找到平衡點,以達到他“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只可惜,各路諸侯的不臣之心已是無法遏制,所以孔子的理想也逐漸破滅在年年的奔走與期待中。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孔子禮制的光輝。他畢竟給后人指出了一條路,他通過禮制創造了中國傳統的社會道德觀,并且影響至今。所有詆毀孔子的人,我想都應該寬容一些,我們往往對統一中國的偉人報以熱烈的掌聲,而為什么對幾乎統一了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孔子又如此苛刻呢?

          再來說“禮”和“法”。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思想由他的弟-子繼承和發揚。但由于個人的悟性和理解的不同,對孔子思想的闡述也是不盡相同的,儒家一分為八,各有傳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的傳人隔代的,對孔子的理解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爭鋒相對,對后世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荀子的弟-子里面出現了韓非子和李斯這樣的法家弟-子,而孟子在后來的歲月里,竟異軍突起,成為幾乎可以和孔子等身的儒門亞圣。

          性善論和性惡論的不同表現在“法”上時極為明顯的?酌系男陨普,相信人的本質是向善的,于是,在法的理論基礎上是以教化為主,故有為政以德的說法。而性惡論的基礎是人性向惡,彼此之間互不信任,表現在法上時是相互制約,相互制衡,西方的原罪基礎上產生的法制,例如兩院制,三權分立制,道理相同。所以有依法治國的說法。

          如何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呢?兩者都有優點,而又各有不足!缎绿茣 韓婉傳》里記載:國安危在于政。政以法,暫安焉必危;以德,始不便焉終治。夫法者,智也;德者,道也。智,權宜也;道,可以久大也。

          德治看上去很美,但實施起來十分困難,法治聽上去也好似不錯,但執行起來,卻有諸多的弊玻

          德治是治世的良藥,法治,亂世之藥石,只有德治和法治相結合,才能相得益彰。老子,孔子都不排斥法治,只是孔子認為法治應該建立在禮制的基礎上,論語有言:禮樂不興,則刑法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所以,秦國以法而統一天下,同樣以法而失天下。后世的任何中興盛世,莫不是德法一體,以德為體,以法為用。

          這個理論直到現在還有非,F實的意義。我們不能只是強調法治社會,更應該強調德治社會。我想著也是現在孔子學說開始熱起來的根本原因。

          這第二顆星是一顆非常亮麗的星星。

        【論語讀書筆記(通用5篇)】相關文章:

        《論語》讀書筆記(通用11篇)07-16

        《論語》 | 讀書筆記09-14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9篇)12-29

        論語心得讀書筆記08-25

        論語讀書筆記1100字10-30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12-16

        高中論語讀書筆記09-26

        論語讀書筆記高一5篇10-14

        論語讀書筆記800字左右09-23

        《論語》讀書筆記中學生范例解讀08-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