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碩士心理學復習資料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碩士心理學復習資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章心理學的對象、任務和方法
第一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一、什么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兩個方面。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心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古老反映在遠古中國和古希臘的哲學中,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是歷史上最早系統論述心理學思想的著作;年輕是心理學真正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從1879年德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西大學建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算起的。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后,心理學在發展方向上出現了以下特點:
1.各心理學學派之間協調、互補
2.呈現了一種匯合的趨勢。
3.轉向解釋某種心理現象的小型理論模型。
4.重視應用。
從學科性質上看,心理學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有關系的邊緣科學。
二、人的心理現象(簡答題1)
人的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在心理學中,人們通常從兩個方面去研究心理現象。一個方面是心理過程,它是探討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個方面是個性心理特征,它探討人的心理的差異性。
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認識過程是人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征、聯系或關系的過程。人在各種心理活動中,還伴隨著一種心理狀態,就是注意。
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個體身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點,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聯系和互相影響的。個性是通過心理過程形成的,個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約著心理過程的進行和發展,并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來。
簡答題2: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者間的關系?
答: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聯系的,而是一個統一的總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1)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認識過程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另一方面,情感過程也反作用于認識過程。
2)認識過程與意志過程的關系:一方面,認識過程是意志活動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響人的認識過程。
3)意志過程與情感過程的關系:第一,人的情感對意志行動有一定的影響;第二,意志可以調節人的情感。
第二節心理學研究的任務和意義
一、心理學研究的任務
心理學研究的任務就是探索心理規律,所謂探索心理規律,就是要查明影響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環境因素、機體因素和心理因素)的變化與心理變化的確定關系。
二、人的心理的實質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心理的實質是: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
1、心理是人腦的機能
腦比心臟更重要。中國人早在十六世紀就認識到這一點,而西方在十九世紀初才認識到。真正用科學方法鑒定出腦是心理的器官是在1861年法國醫生布洛卡通過對失語癥患者的尸體解剖,在大腦左半球發現言語中樞為標志的。
2、心理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
如果沒有客觀現實作用于人腦,人腦自身不能單獨產生心理活動,所以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不是機械、被動的反映,而是一種主觀能動的反映。
三、研究心理學的意義
1、研究心理學的理論意義
為辯證唯物主義提供科學的依據,同唯心主義作斗爭,具體論證和豐富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哲學命題。心理學的研究對鄰近學科如文學、藝術、美學、管理學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這些學科更加深入地認識其研究對象。心理學是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教育學、各科教學法等教育學科都是以心理學為理論根據的。
2、研究心理學的實踐意義
1)根據心理規律去影響人的心理,
2)通過控制影響心理的因素來控制心理。
3)能夠更有準備地對待人的心理。
4)使心理因素發生最佳的影響。
第三節心理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一、心理學研究的原則
研究心理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方法論,這是最高原則和指導思想。
1、客觀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實際上就是實事求是的原則,客觀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應該具有下列條件;
1)所研究的心理或行為應該是可以觀察的,所研究的心理或行為是應該可以得到共證的。
2)所研究的心理或行為應該是可以測量的,可以被科學地觀察和記錄。
2、發展性原則:就是將人的心理活動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不僅要求闡明人已經形成的心理品質,而且還要求闡明那些剛剛產生、處于形成狀態的新的心理品質。
3、系統性原則:必須研究各個心理過程、心理特征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
4、教育性原則:研究的選題、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應損壞被試(即被研究者)的身心發展,而應該符合教育的原則,特別是對兒童。
二、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1、觀察法;在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被試者在一定條件下的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盡的記錄,然后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其心理活動的方法。
應用觀察法時必須遵循的一些規則:
1)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周密的計劃。2)觀察必須是系統的。
3)觀察時必須隨時作記錄。4)應該在被觀察者處于自然狀況下進行觀察。
觀察法的主要優點:被觀察者的行為比較片段。
觀察法的不足之處:
1)觀察者處于被動狀態。
2)觀察積累的資料只能說明“是什么”,不能解釋“為什么”。
2、實驗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計劃地嚴格控制或創設條件去主動引起或改變被試的心理活動,從而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應用實驗法進行研究時,需要考慮三個主量: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
實驗法有以下三個特點:
1)主試處于主動地位。2)可以精確地確定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3)可以反復驗證。
實驗示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在特定的實驗室中,借助各種儀器設備,嚴格控制各種因素進行實驗,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實驗室實驗法的優點:結果客觀可靠,能夠精確的測定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實驗室實驗法的不足之處:目前還不能對一些復雜的心理現象如性格進行研究,人為因素較大,往往離實際情況較遠。
自然實驗法:在日常生活條件下,對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變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實驗法的優點:所得的結果比較切合實際,可以有效地應用于實踐。
自然實驗法的不足之處:實驗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無關變量的影響。
3、測驗法:通過標準化測驗來研究個體心理或行為的一種方法,標準化測驗是指那些經過標準化過程的用來測量個體差異的工具。
測量法的優點:
1)所使用的標準化測驗編制十分嚴謹、效果可靠。
2)結果的量化程度高,結果處理十分方便。
3)有常模進行比較。
4)簡便省力。
測量法的不足之處:
1)是一種間接測量,即通過對行為的測量,來推斷要測量的心理。如果行為樣本未選準,項目所引起的反應就難以推斷所要測量的心理。
2)不可避免地受到經驗和文化條件的影響。
3)對施測者要求較高。
4)測驗成績只表明“結果”,不能反映過程。
4、調查法:是指同時向一個總體的有代表性的樣本問一些同樣的問題,常用來發解個體和群體的基本情況。為了研究那些不能從外部觀察的心理活動或心理特征時,也可以用調查法。
調查法有五個特點:其中1)3)4)為優點,2)5)為不足之處。即“三優二不足”
1)有許多現象或行為很難或無法由研究者在短時間內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調查法。
2)不能確定現象或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3)基本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
4)涉及的范圍廣,懼資料速度快。
5)調查結果的可靠性依賴于回答者的合作。
調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談話:也稱訪談調查,研究者根據事先擬好的問題向被調查者提出,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調查,藉以了解被試的某些心理特點。要使談話取得較好的效果,首先要創設一種寬松、坦誠、信任的良好氣氛。其次,調查者應該事先有充分的準備,盡量使談話標準化,記錄保持一致。
談話的優點:
1)可以直接向被調查者說明談話目的,提高回答問題的準確程度。
2)研究者還可以控制談話過程,通過補充提問、臨時提問來多方面了解被調查者回答
問題的水平。
談話的缺點:
1)比較費時間,而且費用高。
2)研究者的言行不當或被調查的某種心態都會影響回答的真實性。
問卷:一種間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方法。
問卷的優點: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問卷的缺點:
1)回收率比較低時,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2)不一定能夠如實回答問題,影響問卷的可信度。
3)問卷不是一種很嚴密的方法。
活動產品分析:通過分析活動產品來研究被試心理特點的方法。它不僅研究活動產品(如日記、作文、試卷、圖畫、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還要分析產品創作的過程。
5、個案研究法:對單一研究對象的某個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稱個案法。
個案研究法的優點:
1)便于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了解。
2)可以適當結合其他方法(如實驗、問卷等)
個案研究法的缺點:
1)所獲結果缺乏代表性。
2)缺乏可供比較的個體或小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科學性。
3)進行非控制性觀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以上心理學中比較常用的5種研究方法,它們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在實際研究中應采用多種方法,使之相互補充和驗證。
教育碩士心理學復習資料-第二章
第一節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是指由神經元構成的一個異常復雜的機能系統,是心理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要通過神經系統的活動來實現。
一、神經元
(一)、神經元的結構、功能和種類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和機能單位;咀饔檬墙邮芎蛡魉托畔ⅰ
構造:細胞體、軸突和樹突,細胞體——提供能量。樹突——接受刺激,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將神經沖動由細胞體傳至遠處,傳給另一個神經元或肌肉與腺體。
機能:接受受刺激、傳遞信息和整合信息的。
功能特性分類:感覺(傳人)神經元、運動(傳出)神經元、聯絡神經元三種。
突觸:兩個神經元彼此接觸的部位。信息通過突觸從一個神經元傳至另一個神經元。突觸是控制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它決定著信息傳遞的方向、范圍和作用。
(二)神經沖動的產生及其傳導過程
極化狀態
不應期:指神經細胞發生一次沖動之后,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對任何刺激不做反應了。膜的通透性在復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因此,神經細胞沖動是脈沖式的,即使刺激是連續的,它所引起的神經沖動也是間斷的。
(三)刺激過程和反應過程
客觀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質影響人們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學的性質影響人們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響后發生變化,引起傳人神經的變化,再引起中樞(腦)的變化,這就是刺激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是信息的轉化。
二、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脊神經和植物性神經。
(一)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功能
1.脊髓及其功能。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進行反射活動(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傳導神經沖動。
2.腦的結構和功能。
六部分:延腦、腦橋、中腦、間腦、小腦和大腦六部分。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稱為腦干。
延腦:腦干的最下部,是腦的最后部分。
腦橋:延腦的上方,它位于延腦與中腦之間,是中樞神經與周圍神經之間傳遞信息的必經之地。它對人的睡眠具有調節和控制的作用。
中腦:丘腦底部,小腦和腦橋之間。它對軀體運動和內臟活動起調節作用,與睡眠、覺醒等活動有密切關系。
間腦:中腦上方,主要包括丘腦和下丘腦。丘腦是人體傳人沖動的轉換站。又稱低級感覺中樞。下丘腦是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主要皮下中樞,調節內臟活動,也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主要環節,下丘腦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腦的一些部位與覺醒和睡眠的節律有關。
小腦:大腦的后下方和腦橋的背側,分左右兩半球。它有維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緊張和協調入的隨意運動的機能。
邊緣系統功能:①個體保存和種族保存;②調節內臟活動和情緒活動;③參與記憶活動;④感覺的整合。
3.大腦皮層。腦的最高級部位,心理活動的最重要器官。
大腦皮層的主要機能中樞有:
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運動性語言中樞,聽覺性語言中樞,視覺性語言中樞,書寫中樞。
(二)周圍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功能
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脊神經和植物性神經系統。
腦神經有12對,與頭、面部的運動和感覺有關。
脊神經有31對,與軀體感覺和身體運動有關。
植物性神經系統也叫自主神經系統,植物性神經系統又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在機能上具有拮抗性質。
第二節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
反射:神經系統活動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機體借助中樞神經系統對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規律性應答活動。
二、反射弧及其結構
反射。簣绦蟹瓷涞娜可窠浗Y構。由五個部分組成的,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纖維、中樞、傳出神經纖維和效應器。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效應器:執行反射動作的器官。
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由特定的神經纖維,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細胞與大腦皮層相應中樞的特定神經細胞聯系起來,使感受器與大腦皮層相對應中樞形成了空間對應關系。這種由一定刺激經過一定神經纖維通到腦的一定部位的神經聯系就叫做特殊的傳人通路。
非特殊通路:通過腦干的網狀結構來實現的。
來四、反射弧的環形通路
任何一個比較復雜的反射活動,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單方向的傳導,而是在傳人或傳出,以致高、低中樞之間都要往返傳遞好幾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
第三節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一、無條件反射
無條件反射:先天的、與生俱來的反射,又稱非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機體和環境之間的比較恒定的聯系。
無條件反射對每個個體來說是生來具有、不學而能的。它的反射弧是一種生來就有的固定的神經聯系。所謂無條件反射就是在遇到某種刺激時_定發生某種反應。無條件反射是動物維持生命所必需的。
二、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后天的、在個體生活過程中獲得的反射。分成經典性條件反射和工具性條件反射。
(一)經典性條件反射
經典性條件反射是指一個原來并不能引起某種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總是伴隨某個能引起該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現,如此多次重復之后,這個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該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稱這種反射為條件反射或條件作用。后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反射或經典性條件作用。
條件反射的泛化:指任何一個刺激物一旦成為條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僅本身能引起條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時,也會產生條件反射,這種現象叫泛化。
分化:條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樣的條件反射,這種現象叫做分化。
強化: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就是無條件刺激物與中性刺激物在時間上的反復結合。本來是由一連串刺激形成的一連串反應,訓練鞏固以后,只要開頭刺激出現,后面一連串反應就可以依次出現,巴甫洛夫把這種現象叫做動力定型。
(二)工具性條件反射
1.工具性條件反射的形成。工具性條件反射又稱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動物反應的后果能滿足其某種需要,則以后它的這種反應出現幾率就會提高。工具性條件反射是有機體在后天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反應。
2.工具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的關系。
二者的共同點:它們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強化,不強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會自然恢復。
二者的不同之處:①無條件刺激是否明確。②強化是與刺激有關,還是與反應有關。在經典性條件反射中,強化是同刺激有關,并出現在反應之前;而在工具性條件反射中,強化只同反應(操作)有關,而且出現在反應之后。③反應方式不同。在經典性條件反射時,動物往往被束縛著,是被動地接受刺激,反應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條件反射過程中,動物可以自由活動,它通過主動操作來達到一定的目的,反應是在練習過程中形成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復雜的反射活動,往往既包含有經典性條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條件反射。
3.強化時程表。
斯金納認為強化是行為形成和改變的最根本規律。通過試驗,發現強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其時間和次數的分配,他把這種分配叫做強化時程表。
斯金納把強化時程表主要分為五種:①正確的反應每次均予以強化。②定比間隔強化。即正確反應不是每次出現均予以強化,而是按一定次數比率予以強化。③定時間隔強化。即不管正確反應的次數,而是按一定時間間隔予以強化。④不定比間隔強化。即以次數不定的間隔來強化。它的效果最好。⑤不定時間隔強化。即以不定長的時間間隔來強化。
三、兩種信號系統
第一信號,又稱現實信號,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具體的條件刺激物。
第二信號,指人類特有的言語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號引起條件反射,是第一信號的信號。
(一)第一信號系統
用具體事物作為條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條件反射系統叫做第一信號系統。它是人與動物先天具有的。
(二)第二信號系統
用語詞作為條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條件反射系統叫做第二信號系統。它是人所特有的。
詞與具體刺激物密切聯系著。掌握語詞的人,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兩種信號系統協同活動。其中,第二信號系統以第一信號系統為基礎,第一信號系統又受第二信號系統的調節與支配。通過這兩個信號系統密切聯系的協同的活動,才得以實現人的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
第四節中樞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和基本規律
一、中樞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
基本過程: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
抑制過程是與有機體的某些活動的停止或減弱相聯系的。興奮過程是與有機體的某些活動的發動或加強相聯系的。盡管它們的作用是完全對立的,但是它們卻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轉化的。
抑制過程可以分為非條件性抑制和條件性抑制兩大類。
(一)非條件性抑制
非條件性抑制(又稱無條件抑制)是有機體生來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外抑制是指額外刺激物出現,對正在進行的條件反射發生的抑制。
2、超限抑制。超限抑制是指當刺激物過強、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時,神經細胞不但不能引起興奮,反而會發生抑制。它能使神經細胞免于因興奮過度而耗盡,因而又叫保護性抑制。
(二)條件性抑制
條件性抑制又稱內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條件下逐漸形成起來的。條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兩種。
1、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條件反射由于沒有受到強化而發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只對條件刺激物加以強化,而對與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強化,經過若干次后,只有條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條件反射性反應,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應受到抑制,這種抑制稱為分化抑制。
二、中樞神經活動的基本規律
興奮和抑制在進行活動時是有規律的,其基本規律有二:
(一)擴散和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興奮或抑制過程起初雖然發生于大腦皮層一定部位的神經細胞之中,但它們不是停滯不動的,而是要向鄰近部位的神經細胞傳遞,這就是興奮或抑制的擴散。擴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們又逐漸向原來發生的部位集中,這就是興奮或抑制的集中。
(二)相互誘導
興奮和抑制緊密聯系著,其中一種神經過程可以引起或加強另一種神經過程,這種現象稱神經過程的相互誘導。相互誘導分為正誘導和負誘導兩種。.由于興奮過程引起或加強圍的抑制過程稱為負誘導。相反,由抑制過程引起或加強周圍的興奮過程稱為正誘導。
誘導過程如果同時發生,稱為同時性誘導(發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繼發生稱為繼時性誘導(發生在同一部位上)。
第三章心理的發生和發展
第一節:動物心理的發生和發展
一、動物心理的發生
反映——感應性——信號性反映【填空或名詞】
生命的標志——心理的標志
扁蟲是最低級的能夠建立條件反射的動物,具有心理
二、動物心理的發展
感覺階段——知覺階段——思維萌芽階段【填空或名詞】
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高等脊椎動物
第二節:人類心理的發生和發展
一、人類心理的發生
兩個條件:勞動和語言
勞動:
必要性: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勞動,而要勞動就必須在心理上發生為勞動所需要的變化,表現在概括性、預見性和目的性。
可能性:
手足分工:獲得以前沒有過的信息;對物體進行變革,揭示出客觀事物的內部信息;可以觀察到事務之間的關系,從而產生概括性認識。
社會集體性:促進了知識經驗的傳遞;促進了人的自我意識的發生
語言:
產生條件:語言為勞動所必須【語言是勞動過程所必須;語言為勞動結果鎖必須】;勞動使語言有了可能【勞動使人類有了語言的發音器和共鳴器;勞動使人類有了能夠說話和聽話的大腦】。
作用:語言使思想的直接實現;語言促使抽象思維的產生;語言使人類克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促進了心理向更為復雜的水平發展。
二、人類心理的發展
心理發展的階段性:
含義:不同階段不同質;有次序;前后基礎;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
階段:乳兒期——嬰兒期——學前期——學齡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3——6、7——11、12——14、15——17、18——25——40——60
心理發展的條件:
遺傳素質:生物前提
環境教育:決定作用
心理發展的動力:內因或內部矛盾,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與個體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狀態
第三節人類心理的基本特點
一、概括性
二、目的性
三、主觀能動性
四、社會制約性【社會歷史時期;社會實踐活動水平;階級地位】
第四節個體心理發展理論
行為主意心理發展理論--華生
環境決定論的發展觀,行為的產生來源于客觀的刺激。
兒童教育方面的主張:反對統一標準,提倡區別對待;反對體罰兒童;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兒童的各種習慣;對幼兒養護的要求;提倡對兒童青少年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發展理論--弗洛伊德
人的心理發展是原我,本我,超我三者相互斗爭、相互協調的結果;
心理發展階段:口唇期——肛門期——前生殖器期——潛伏期——生殖器期(1——3——6——11、12)
埃里克森
心理發展主要是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的結果;
人的一生八個階段:學習信任——成為自主——發展主動——變得勤奮——建立個人同一——承擔社會義務——顯示創造——達到完善。
矛盾: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怯、懷疑——主動性內疚感——勤奮自卑——同一角色混亂——親密孤獨——創造力自我專注——完善絕望
年齡:1——3——6——11、12——20——40——60
皮亞杰心理發展理論
心理發展四因素:成熟、練習和習得經驗、社會經驗、平衡。
心理發展得動力: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適應。適應三種方式:同化、順應、平衡。
心理發展階段:感知——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2——7——12)
維果斯基心理發展理論
社會文化歷史學說:五點標志:心里活動的隨意機能;心里活動的抽象——概括機能;形成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心理結構;心理活動的社會文化歷史制約性;心理活動的個性化。
心里發展的原因:起源于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掌握高級心理機能的工具——語詞、符號;高級心理機能不斷內化。
教學于發展的關系:最近發展區;教育應當走再發展的前面;學習最佳期限;智力形成內化。
朱智賢的心理發展理論
先天與后天的關系:承認先天的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環境和教育將這種可能變為現實,決定方向和內容;承認遺傳但不能夸大;強調環境和教育但也不能夸大。
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心理發展的動力: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與個體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具體:活動是基礎;需要是動力;已有水平代表穩定;新舊是動力;活動中的新需要與已有水平是主要矛盾。
教育于發展的關系:教育決定發展;教育要從兒童本身出發;兒童領會為環節;領會的過程是質量變化過程
年齡與個別特征的關系:兒童心理發展的質的變化,就表現為年齡特征。
第四章感覺與知覺
第一節感覺與知覺的概述
一、感覺概述
1、什么是感覺: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直接性,個別屬性】
2、感覺的種類
從刺激來源:外受感覺——接受身體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個別屬性;內受感覺——人對機體內的刺激即身體內臟器官的不同狀態的反映;本受感覺——運動覺或動覺,接受的是人在運動時肌肉的活動情況。
從刺激性質:電磁、熱、化學、機械
3、感受野與特征偵察
感受野——神經細胞所管轄的刺激區域,又稱為特征偵察器;on——off;off——on。
二、知覺概述
1、知覺概念:人對事物的各種屬性、各個部分以及他們之間關系的綜合的、整體的、直接的反映,是個體選擇、組織并解釋感覺的過程。有知識經驗的參與。
2、知覺的分類:
根據知覺對象的空間、時間存在形式和運動的特性: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空間知覺——個體對物體的空間特性即形狀、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覺。
形狀知覺——個體對物體各個部分排列組合的反映
大小知覺——個體對空間尺寸的反映
深度知覺——又叫立體知覺或距離知覺,個體對同一物體的凹凸或不同物體的遠近的反映。注意雙眼線索和單眼線索:除水晶球調節、運動視差和兩個雙眼外,其余都是單眼線索。
方位知覺——個體對自身或物體所處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時間知覺——個體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是沒有感覺器官的
運動知覺——個體對物體空間位移的反映【名詞或簡述】多種器官協同
真動知覺——對物體真正空間位移的知覺【下域和上域之間能夠看清】
似動知覺——兩個靜態物體,按照一定的時間一次出現,使人感覺是一個動態的物體,即同一個物體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
根據知覺是否域客觀事物符合:正確的知覺和錯覺
錯覺——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知覺。分大小錯覺;方向錯覺;線條彎曲錯覺;線段長短錯覺等等,主要記住例子,沒有明確的概念。
第二節感覺與知覺的規律
一、感覺的一般規律
(一)感受性與感覺域限
1、絕對感受性和絕對感受域限
絕對感受性——人感覺最小的客觀刺激量的能力
絕對感受域限——剛剛能夠感覺到的最小刺激量
關系:E=1/R
2、差別感受性和差別感受域限
差別感受性——對兩個刺激量強度差別的感覺能力
差別感受域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
關系:韋伯定律K=△I/
費西納:心力量和物理量的關系
(二)感受性變化規律
1、適應——同一感受器內,由于刺激物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除暗適應以外,基本上都是感受性降低)
2、對比——感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分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
3、感受性練習、通過練習,可以提高
二、知覺的基本規律【簡答】
知覺的選擇性【簡述:名詞+實踐】
知覺的理解性【簡述:名詞+經驗+語詞+作用】
知覺的整體性【簡述:名詞+整體+部分作用】
知覺衡常性【簡述:名詞+顏色+大小+亮度+形狀+實踐意義】
第三節觀察
一、觀察概念——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是知覺的最高形式。
二、觀察的品質
1、觀察的目的性——善于組織知覺活動達到預期目的的品質
2、觀察的客觀性——善于實事求是地去知覺事物的品質
3、觀察的精細性——觀察中善于區分出事物的細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質
4、觀察的敏銳性——善于迅速發現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質
三、觀察力的培養【簡述:名詞+培養】
觀察力——有計劃,有目的的知覺的能力,是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提高的表現韋觀察類型特征的改善和優良品質的養成。
培養: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制定周密的觀察計劃;具備觀察事物和想象的必要知識;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學會觀察記錄;觀察后有歸納、總結。另外:培養興趣和優良的性格特征,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第五章記憶
第一節記憶概述
一、記憶概念
一般概念:經驗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過程,包括識記、保持、會議與再認三個環節。
信息加工理論:輸入信息通過編碼、復習予以儲存,并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檢索和提取的過程。
二、記憶分類與特點
(一)形象記憶,詞語記憶、情緒記憶與動作記憶(內容)
形象——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又稱表象記憶,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
詞語——以語詞所概括的邏輯思維結果為內容的記憶,即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為內容的記憶,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邏輯性。
情緒——以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具有鮮明、生動、深刻和情景性等特點。
動作——以個體的動作、運動及其系統為內容的記憶
(二)瞬時記憶、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信息加工與保持時間長短)
瞬時——又叫感覺登記,凡是進入人的感覺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暫時的存貯,這種形式叫感覺登記,保持時間不超過一秒鐘。
短時——指信息一次呈現后,保持在一分鐘以內的記憶。容量約為7±2個模塊,具有意識性,按照原始信息編碼等特點。
長時——學習過的材料在人腦中保持1分鐘以上乃至終生的記憶。具有組織性,備用性,其容量幾乎無限。
(三)工作記憶
短時記憶的擴展,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同時將信息加以存儲,即具有加工與存儲雙重功能。有三個組成部分:中央執行系統,視空間畫板和語音回路
(四)情景記憶、語義記憶和程序記憶(長時記憶擴展)
情景——關于個人經歷過的事件的記憶
語義——關于世界各種知識的記憶
前兩者有意識的參與,可以歸納為“知道什么”的記憶。
程序——通過熟練行為和認知程序來表達,是關于“怎樣做”的記憶,與意識相分離。
(五)外顯記憶與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當個體需要有意識地或主動地收集某些經驗用以完成當前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記憶。是有意識提取信息的記憶。
內隱記憶——不需要意識或不需要有意回憶的情況下,個體的已有經驗自動對當前任務產生影響而表現出來的記憶。是未意識到其存在又無意識提取的記憶。
三、記憶表象
記憶表象——人在知覺客觀事物后,在人腦中所保留的形象
特點:直觀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
四、記憶生理機制【記人物和理論】
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論
潘菲爾德——定位說
賈維和埃斯曼白鼠跳臺試驗——反響回路說
海登——記憶分子說
第二節記憶過程
一、識記
(一)識記定義:獲得事物德映象并成為經驗德過程。也就是識記是識別和記住事物的過程。
(二)識記分類及特點
根據識記的目的性分為: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
有意識記——有預定目的,并靈活運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記憶。特點:具有高度的自覺性,要付出艱巨的智力勞動,采取一定方法。
無意識記——沒有自覺的識記目的,沒有有意采取任何識記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識記。
根據識記材料和方法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機械識記——根據材料的外部聯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簡單重復的方式進行識記。
意義識記——通過理解材料的意義及把握材料內容進行的識記
(三)影響識記效果的因素
1、識記的目的和任務
2、活動的內容和性質
3、識記方法
4、識記的材料的數量和性質
二、保持和遺忘
(一)保持和遺忘的定義
保持——人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貯存的過程
遺忘——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或再認、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回憶或再認。(99、2005名詞)
(二)保持中信息加工
(三)遺忘曲線(保持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首創,揭示了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之間的關系:遺忘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時復習。
其他人的研究:是否有意義有不易遺忘;數量多易遺忘;相似材料容易干擾;學習程度不夠易忘;過度學習保持好。
(四)遺忘原因
衰退理論: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就會減弱、衰退以致消失。
干擾理論由于多種痕跡之間相互引起抑制產生遺忘,抑制解除,記憶還可以恢復。
前攝抑制:
后攝抑制:
(五)復習
1、復習的作用
多次的識記——復習
復習的作用——給信息加工提供機會
2、有效合理的組織復習【論述,要展開,基本意思說明白】
及時復習、間時復習、復習中嘗試回憶、處理好整體復習與部分復習、復習形式要多樣。
三、回憶和再認
(一)回憶和再認的定義
回憶——經歷過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條件下把它重新再現出來
再認——曾經接觸過的事物再次出現時能夠識別出來
(二)聯想及其規律
聯想——由一事物的映象、觀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觀念的心理過程
規律:接近律——類似律——對比律——多因律——強因律——近因律『實例判斷』
第三節記憶品質與培養
一、識記的準備性
識記速度的快慢——明確目的,集中注意
二、保持的持久性
保持時間的久暫——把材料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及時和經常的復習
三、記憶的正確性
回憶和再認時沒有歪曲,遺漏、增補和臆測——認真識記,經常比較,正確記住的和仿佛記住的分開。
四、記憶的準備性
必要時,能夠把記憶中所存儲的知識迅速的提取出來,以解決當前實際問題——掌握的知識系統化
第六章思維與想象
第一節思維概述
一、思維定義(98填04選)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與規律的概括的簡介的反映。
簡答:思維和感知覺的關系
回答思路:明確概念:思維,感覺,知覺;聯系與區別:同屬于認識過程,只不過所處的階段不同,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外部聯系與內部聯系,直接與間接。
二、思維分類及特點(03選填04填05名)
(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依據:思維的不同形態)
動作思維:又叫直覺行動思維,以實際操作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或在動作中進行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特點:問題是直觀的、具體的,解決問題依賴實際動作。
形象思維:又叫直觀形象思維,是依靠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
抽象思維:依賴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解決問題的思維,主要是借助語詞、符號來思考問題,又叫語詞邏輯思維。
(二)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依據:思維探索答案的方向)
聚合式思維:也叫集中思維,把問題所提供的種種信息或條件朝著一個方向集中,從而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或一個最優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發散式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對信息或條件加以重新組合,找出幾種可能的答案、結論或者假說。
(三)常規思維與創造思維(依據:思維的創造性)
常規思維:人們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按著常用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思維。這種思維缺乏創造性,一般不會有新的思維結果。
創造思維:用創造性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思維,能產生新的思維結果,具有一定的獨創性。
三、思維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二節思維過程(98選99填05選)
一、分析與綜合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部分,或將事物的個別特征、個別方面分解出來的過程。綜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個別特征或個別方面結合起來考慮的過程。
兩者關系:相互聯系,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認識因分析而深入,因綜合而完整。思維活動的基本過程是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不斷發展。
三種水平:知覺水平上的分析與綜合;表象水平上的分析與綜合,語詞符號的分析與綜合。
二、比較與分類
(一)比較——在思想上確定事物異同的思維過程
應用:在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比較,比較要先確定標準。常用的比較方式:比較特征;縱向比較;關系比較。
(二)分類——思想上按照事物的異同,把他們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思維過程
應用:先確定標準,然后分類,依據比較共同點歸并大類,依據差異劃分小類。在教學中的應用:要引導學生學會按照事物的本質屬性及事物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類;要及時糾正學生分類過程中的邏輯錯誤;要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科學概念,即運用標志某類事物的科學術語進行分類。
三、抽象概括與具體化
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質屬性、特征抽取出來,并把這些本質屬性、特征與其他屬性、特征分離開來的思維過程。
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來的本質屬性、特征推廣到同類事物中去的思維過程。
具體化——同抽象和概括相反,將抽象概括出來的一般知識運用到具體對象上去。
第三節概念的形成與掌握
一、什么是概念(99名00選04選)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與共同特征的思維形式。
二、概念的形成
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
三、概念的掌握(00簡)
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獲得,是個體對社會已形成的概念內涵與外延的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了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特性和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本質屬性與共同特征的同類事物。
兩種途徑:日常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辨別學習與積累經驗;通過課堂或自學。
四、影響掌握概念的因素(01名,03選,論05選)
過去經驗——日常概念的影響積極作用消極作用
變式——事物的變換樣式。充分?不充分?
詞語的運用——
定義——用簡潔、明確的語言來表達概念的內涵
第四節問題的解決
一、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
(一)提出問題——前提【影響因素:態度,求知欲和認識興趣,知識經驗】
(二)分析問題
(三)提出假設
(四)檢驗假設
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01論04名05簡)
(一)人的知覺特點——要克服先入為主的傾向
(二)定勢——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對問題解決主要影響在“功能定位”
(三)已有知識經驗與動機——適度的動機
(四)個性差異——首先表現在個性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其次,人的智力對問題的解決也有顯著的影響。
第五節創造思維
一、什么是創造思維
創造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水平,是創造活動中的一種思維。與一般思維的區別:
1、創造思維一般是與創造活動聯系在一起
2、創造思維既是發散式思維與聚合式思維的統一,又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統一
3、創造思維往往具有突發性,即靈感在其中其重要作用
4、創造思維是一種連續的思維品質,是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獨創性、敏捷性的綜合表現
二、創造思維的過程
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
三、創造思維的培養(99論,02論)
1、運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2、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
3、發展學生創造想象能力
4、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造活動,正確評價有創造力的學生。
第六節思維品質(98選01簡03名04簡)
一、思維的廣闊性——全面細致地考慮采問題
二、思維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維受到已知客觀事物的充分檢驗
三、思維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質里面去考慮問題
四、思維的靈活性——一個人的思維能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五、思維的敏捷性——能夠在很快時間內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意見
第七節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二、想象的分類(98填99選01選02選)
(一)有意想象與無意想象(依據:有無目的)
有意:隨意,有預定目的和自覺進行的想象,有時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無意:不隨意,無預定目的、不自覺進行的想象。
(二)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有意想象的特殊形式)
再造:根據言語描述或圖形等的提示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創造: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務,使用自己以往積累的表象,在頭腦中獨立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三)幻想(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指向未來并與個人的愿望相聯系的想象。
(四)夢(無意想象的特殊形式)睡眠狀態下所發生的想象活動
三、想象的形成方式
(一)綜合——把各個生活領域和各種生活現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組合在一起
(二)夸張——改變事物本來的特點。并對某些特點加以夸大或強化
(三)典型化——根據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四)擬人化——把人的特點加在外界事物上,是事物人格化
第七章情緒與情感
第一節情緒與需要
一、什么是情緒和情感
廣義的情緒包括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產生的根源在于客觀現實本身。
情緒與有機體的需要密切聯系著,是一種以需要為中介的反映形式。
二、需要——個體與社會的客觀需求艾人腦中的反映,是個體或群體對其生存與發展條件所表現出來的依賴狀態,是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
三、需要分類——總的方面可以分為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
生理需要——對維持個體生存和種族延續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
社會需要——對維持社會發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
按照需求對象的性質可以分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層次的『圖』
生理是基礎,只有一些低層次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之后,才會促使高一層次需要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情緒與情感
一、情緒和情感的區別與聯系【表略】
二、情緒與情感的兩極性及其表現
四種品質都有兩極性:強度;緊張度;快感度;復雜度。
還表現:積極與消極的體驗;增力作用與減力作用。
三、情緒和情感的種類【雷區:主要是填空和選擇,注意理解并記住例子】
(一)情緒的種類
1、心境——一種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緒狀態
2、激情——一種強烈的、暴風雨般的、激動而短促的情緒狀態
3、應激——出乎意料的緊張與危險情景所引起情緒狀態
(二)情感的種類
1、道德感——人們運用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自身或他人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
2、美感——對客觀事物或對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體驗
3、理智感——對認識活動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
第三節情緒的機體變化與外部表現
一、表情動作的三種表現形式
表情動作——簡稱表情,是情緒在有機體上的外顯表現,或者指有機體通過自身的外顯行為來表達感情。
面部表情——指面部的表情動作
言語表情——情緒在音調、節奏和言語速度方面的表現
動作表情——情緒在身體姿態、四肢活動方面的表現
二、情緒發生時伴隨的內部生理變化
1、內臟器官的變化
2、腺體分泌活動的變化
第四節情緒理論【雷區:論簡】
一、詹姆士-郎格的機體知覺理論【圖略】
二、凱農的丘腦情緒理論【圖略】
三、阿諾德情緒認識-評估說【圖略】
四、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該理論萌生于60年代,至今已成為很有影響的情緒理論之一。
湯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認為情緒具有重要的動機性和適應性的功能,湯姆金斯認為,情緒就是動機,他否定了把動機歸結為內驅力的看法,著重指出內驅力信號需要一種放大的媒介才能激發有機體去行動,起這種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緒過程;而且情緒是比內驅力更加靈活和強有力的驅動因素,它本身可以離開內驅力信號而起到動機作用。
伊扎德的動機論則容納了更復雜的內涵,他提出,情緒是一種基本的動機系統,他從整個人格系統出發建立了情緒-動機體系。伊扎德提出人格具有6個子系統:內穩態、內驅力、情緒、知覺、認知、動作。人格子系統組合成4種類型的動機結構:內驅力、情緒、情緒-認知相互作用、情緒-認知結構。在這龐大的動機系統中,情緒是核心,無論是與內驅力相聯系的情緒,或是同知覺、認知相聯系的情緒,抑或是蘊含在人格結構中的情緒特質,都起重要的動機作用。伊扎德進一步指出,情緒的主觀成分--體驗正是起動機作用的心理機構,各種情緒體驗是驅策有機體采取行動的動機力量。
伊扎德的情緒理論還包容著更完整的內容,他從進化的觀點出發,提出大腦新皮質體積的增長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胳肌肉系統的分化以及情緒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種情緒的分化是進化過程的產物,因此,才具有靈活多樣的適應功能,從而導致情緒在有機體的適應和生存上起著核心的作用。每種具體的情緒都有其發生的淵源,都有特定的意識品性和適應功能。
湯姆金斯和伊扎德繼承和發展了達爾文關于表情的學說。從情緒的分化觀出發,十分強調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他們指出,人類基本情緒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而且先天的面部表情參與到情緒發生的整個機制之中,面部運動的感覺反饋激活情緒體驗。伊扎德詳細闡述了這一過程,描述了外界刺激事件引起感覺皮層和邊緣系統的興奮,激活在下丘腦或杏仁核內貯存的先天情緒模式,從而在面孔上顯露為一種具體情緒的表情。這一表情活動向腦內的感覺反饋引起皮層的整合活動,從而產生情緒體驗。這就是表情的"面部反饋"功能。
在對情緒性質的闡述上,動機-分化理論既說明了情緒的產生根源,又說明了情緒的功能,為情緒在心理現象中確立了相對獨立的地位。尤其在對人類嬰兒情緒發生和功能的闡釋上,具有創新性和極大的說服力。但是動機-分化理論對情緒與認知的聯系缺乏具體的論證和闡述,這不失為其理論不足之處。
五、刺激情境、生理變化、情緒經驗三因素的關系——情緒歸因理論
情緒的發生與變化涉及到三個因素:即刺激情境、生理變化、情緒經驗。心理學家沙赫特做了個情緒歸因論的試驗說明:外界情境或生理變化,雖然也是產生情緒的因素,但人對自己狀態的認知,對于情緒反映起著決定作用,或者說主要因素。
第五節情緒的效用
一、激奮水平與心理活動的關系
1、激奮水平人或動物的神經系統在高度興奮與高度抑制之間有不同的水平,謂之激奮水平。
2、葉克斯-道得生定律
作業效益與激奮水平之間得關系:前者先隨后者得升高而提高,達到最佳水平后,又隨后者得提高而降低。這種適中得激奮水平又以作業得復雜程度為轉移,作業越簡單,這種適中得激奮水平應偏高;作業越復雜,這種適中得激奮水平應偏低。
二、情緒和情感的信號功能和調節功能
信號功能——個體以體驗得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周圍事物意義的認知,并對他人施加一定的影響。
包括幾層含義:
1、人的情緒或情感一旦和有關事物結合起來,人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該事物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記憶映象;
2、人一旦又了情緒、情感的記憶經驗,不僅見到見到某類事物能夠引起相應的情緒,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領會它的含義,并對它作出積極的或消極的情緒反應及行動上的趨避動作;
3、個體對各種信息的意義性的鑒別經常是通過共鳴和移情作用進行的。
調節功能——情緒或情感對行為活動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維持活動的方向
三、情緒與身心健康
第六節情緒、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教師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教師的感染力——教師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力量
表現:
1、教師的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需要
2、能使學生更易于積累情緒學習的經驗
3、能讓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
二、情緒與學習效率
用葉克斯-道得生定律說明
三、教師對學生情緒的識別和學生情緒的自我調控
(一)教師要掌握良好情緒的標準
1、有良好情緒的學生能正確反映一定的環境的影響,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緒的學生能對引起情緒的刺激做出適當強度的反應
3、有良好情緒的學生應該具備情緒反映的轉移能力
4、良好的情緒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二)教會學生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1、教會學生形成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2、豐富學生的情緒體驗
3、培養學生正確的看待問題
四、良好情緒的培養途徑
1、要形成正當、合理的需要
2、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3、鍛煉身體
4、培養幽默感
5、培養消除不良情緒的能力(認識存在,分析原因,掌握控制和消除的一些方法)
第八章意志
第一節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1、意志是人自覺的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調節和支配自己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2、意志與認識、情緒情感活動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1、認識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情感過程是人腦對自身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態度的反映。意志過程是人腦自覺確定目的,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的的反映。2、認識過程是對客觀事物屬性(本質屬性)的反映,情感過程是對自身的態度體驗。意志過程是實現目的的心理活動過程。
聯系:1、認識是意志活動的基礎,離開認識,意志無法產生。2、情感對意志有重要作用,它既可能是意志活動的動力,也可能是阻力。3、人的意志能影響或調節人的情感。
3、第二信號系統在意志行動中,起著調節作用。
二、意志行動及其特點
意志行動——受意識支配、調節、控制的行動
特點:有明確的預定目的;隨意運動是意志行動的基礎;意志行動與克服困難相聯系。
第二節動機
一、動機
動機是能引起、維持一個人活動,并將該活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念頭、愿望、理想等。
引起動機的條件一是內在條件(需要),二是外在條件(主體之外的各種物質刺激)。
二、動機的功能
動機有激發功能、選擇和指向功能、維持和調節功能。
三、動機分類
1、起源分類:生物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
2、內容分類:高尚的動機和卑劣的動機
3、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長遠的、概括的動機和短暫的、具體的動機
4、對活動的支配作用:主導動機和次要動機
四、動機理論
(一)本能理論。(主要人物:詹姆士,麥獨孤,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認為本能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原動力。他提出人類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二)驅力~誘因理論。
武德沃斯提出所謂驅力,是指由機體的生理需要所喚起的一種緊張狀態能激發個體采取行動,恢復體內的平衡。
赫爾是驅力理論的重要支持者,認為驅力是一種動機結構,它能為機體的活動提供動力,促使機體采取行動,以消除需要喚起的緊張狀態。P=D×H-I(潛能P驅力D習慣強度H抑制I)
P=D×H×K-I(K誘因)
(三)認知理論。
1、期望。弗洛姆認為,個體從事某種行為的動力,取決于行為目標的價值以及他對達到該目標可能性的期望。
2、歸因。導致自己或他人行為結果的原因的知覺和推斷叫歸因。最早研究歸因的心理學家:海德,韋納把這些影響因素歸納為三個維度:因素源、穩定性、可控性。歸因類別: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外部環境。穩定的是能力和任務難度;唯一可控的是努力。
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認為,個體能自己從事該項活動與否的判斷有關。
五、學習動機的培養
三條途徑:創設外部條件,激發學習動機;引起內部需要,轉化學習動機;強化內外因素,維持學習動機。
六個方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遠景性學習目的教育;提高教學藝術,發展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及時、有效的反饋;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三節意志行動過程
一、采取行動階段
(一)確定行動目的
雙趨沖突:一個人以同樣強度的兩個動機追求同時并存的兩個目的,但又不能同時達到。這種從兩所愛者或兩趨向中僅能擇其一的矛盾心理狀態,稱為雙趨沖突。
雙避沖突:一個人同時遇到兩種都想躲避的威脅,而他又必須接受其一。這種從兩所惡者或兩躲避者中必須選擇其一的困擾心理狀態,稱為雙避沖突。
趨避沖突:一個人對同一目的同時產生兩種動機:一方面好而趨之;另一方面惡而避之。象這種°同一目的兼有好惡的矛盾心理狀態,稱為趨避沖突。
(二)制定行動計劃
(三)作出行動決定
二、執行決定階段
第四節意志品質及其培養
一、意志品質
、僖庵镜淖杂X性:就是一個人能夠深刻地認識行動的正確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動,使之符合行動目的的品質。
②意志的果斷性:是一個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的品質。
、垡庵镜刈灾菩裕菏且粋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言行的品質。
、芤庵镜膱皂g性:是一個人在行動中堅持決定,百折不撓地克服重重困難去達到行動目的的品質。
二、意志品質的培養
人們的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主要做法是:
、偌訌娚钅康男越逃,樹立科學的世界觀。用科學的世界觀武裝青少年是培養他們具有良好意志品質的基本條件。只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才能使學生正確地確立自己的行動目的,才能是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明確生活目的,追求崇高理想。
、诮M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取得意志鍛煉的直接經驗。堅強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教師除結合教學內容或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向學生講述意志鍛煉的意義、鍛煉的方法外,還應當組織好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
、圩⒁鈱W生的個別差異。根據學生意志品質上的差異,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如對于怯懦的學生,則應多鼓勵他們去克服困難,以增強其信心和勇氣;對于任性和固執的學生,應該從目的性和原則性方面著手培養,使他們理解固執與頑強的區別。
④加強自我鍛煉,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過程中,周圍人們的影響、集體的委派任務、榜樣的教育等,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我鍛煉才能真正起作用。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已逐步形成,他們能認識自我、評價自己,這就為學生意志的鍛煉提供了前提條件。
第九章注意
第一節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之一。
注意有兩個特點: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現出人的心理活動具有選擇性。這種選擇性不僅表現為選取某種活動和對象,而且表現為心理活動對這些活動和對象的比較長時間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僅指離開一切與活動對象無關的東西,而且也指對各種干擾刺激進行抑制,以保證注意的對象能得到比較鮮明和清晰的反映。
注意與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難以分開,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共同特征。
(一)注意的功能
第一,選擇的功能,
第二,保持的功能,
第三,調節和監督的功能
(二)注意的外部表現
人在注意時常常伴隨有特定的生理變化和外部表現。注意時最顯著的外部表現為:
第一,適應性動作。
第二,無關動作的停止。
第三,呼吸運動的變化。
第四,在緊張注意時,還會出現心跳加速,牙關緊閉,握緊拳頭等現象。
二,注意的分類
根據:有無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
(一)無意注意
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無意注意時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觀條件所引起的。
容易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包括:
第一,客觀條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點。
第二,主觀條件,即人本身的狀態。
無意注意因為無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學習中可以減少腦力的消耗,避免身心過度疲勞。但由于這種注意是自發產生的,人們不可能獲得系統知識和完成艱巨的工作任務。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
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條件:
第一,加深對目的任務的理解。
第二,合理組織活動。
第三,培養間接興趣。
第四,排除干擾。
(三)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的關系
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注意,但在實際工作中兩種注意都需要。
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長時間工作會使人疲勞,注意就容易分散,使工作進行不下去;如果只有無意注意,稍遇困難或干擾,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樣也不能做好工作。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發生,一些簡單的、不重要的活動只需要無意注意,而對于復雜的重要的活動則必須有意注意。
第二節注意的生理基礎
一、定向反射
注意從其發生來說是有機體的一種定向反射。
定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異性所引起的一種反射,它為人和動物所共有。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種無條件反射,它是注意的最初級的基礎。當環境中出現某種新異刺激物時,人們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它,這是無條件性定向反射。以后,在無條件性定向反射的基礎上可以發展出條件性定向反射,如對周圍環境的主動搜索、探究等。在這種情況下,主體的需要與動機以及它所確定的活動目的與任務,都能推動人們對周圍環境的定向活動。
二、注意的大腦皮層機制
第三節注意的品質與培養
一、注意的范圍
(一)注意的范圍的定義。
注意的范圍(也稱注意的廣度)是指在同一時間內,人們能夠同樣清楚地知覺出來的對象的數目。
(二)影響注意范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注意范圍的大小,與被知覺對象的特點有關。知覺對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規則,注意范圍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圍則愈小。
第二,注意范圍的大小,和人們當時的知覺任務分不開。閱讀同一篇文章,擔任編輯任務的人與從事校對工作的人,注意范圍就不一樣。前者較大,后者較小。
第三,注意范圍的大小,主要決定于一個人的已有經驗和知識領域。經驗愈多,知識愈廣,就愈善于組織所感知的對象,把它們聯系成一個整體來感知。因此,要想擴大注意的范圍,其根本途徑是增加知識和豐富經驗。
在現實生活中,某些職業和工作要求有較大的注意范圍,如印刷排字工人、報務員、領航員、駕駛員等等。對于一般人來說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也需要擴大閱讀時的注意范圍。可見,注意范圍的擴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注意的穩定性
(一)注意的穩定性的定義:
注意的穩定性是指注意能夠集中在一定對象上的持續時間。持續時間愈長,注意就愈穩定。反之,穩定性就差。
(二)影響注意穩定性的因素:
1.一個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穩定,與注意對象的特點有直接關系。
2.注意的集中和穩定,主要取決于人們有無堅定目的。
(三)如何培養集中而穩定的注意
第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當一個人對自己學習和工作的重大意義認識得越清楚,完成任務的愿望越強烈和決心越大時,他的注意就越能集中和穩定。
第二,要有對學習和工作的濃厚興趣。興趣好像是一種興奮劑。一個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濃厚興趣的人,就會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長期堅持下去。
第三,要與分心現象作斗爭。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周圍環境嘈雜,對學習和工作有影響。這主要靠加強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種干擾。二是任務繁多,思緒萬千,既干著這件事,又想著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對這種情況,最好是分出輕重緩急,統一安排,作出計劃,逐個解決。
做到在進行每項工作時,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專心致志。
三、注意的分配
(一)注意分配的定義: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時間之內,能夠同時進行不同活動的數目而言。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的注意在一定時間內,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一心不能二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經常要求人們同時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二)注意的分配的三種情況:
第一,在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中,必須有一種活動是已經熟練的,它可以不需要給予更多的注意,從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種活動上。
第二,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都已熟練,各種活動對象的各個部分,已經在經驗中形成了鞏固的聯系,只要感知對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對象反映出來。做到注意可以在幾種活動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謂輪流注意。
第三,幾種不同的活動已成為一套統一的組織。如有些演員能夠自拉(胡琴)自唱,或者邊說邊打(快板)邊表演。
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有人能夠毫不紊亂地同時進行幾種活動,有人則感到很困難。其關鍵在于是否通過艱苦練習,形成大腦皮層上各種各樣牢固的暫時神經聯系。
四,注意的轉移
(一)注意轉移的定義:
人們把注意有目的地從一個事物及時地轉移到另一個事物上。這叫注意的轉移。注意的轉移是主動進行的,不是被動發生的。
(二)影響注意轉移的快慢和難易的因素:
第一,大腦皮層神經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靈活性。靈活性強的人,注意轉移就比較容易,靈活性差的人,注意轉移較難。
第二,各項活動的目的性或第二信號系統的調節作用。目的性不明確,語言的調節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該興奮的區域,同時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腦皮層上應該解除的抑制,這樣就使注意的轉移表現不靈活。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注意過于容易受外界影響而轉移,這也是目的性不明確,語言的調節能力差的表現。
第三,原來注意的緊張度。原來注意的緊張度越低,轉移就比較容易和迅速,反之則較困難和緩慢。.
第四,新的注意對象的特點。新的注意對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興趣,’注意轉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難和緩慢。
第四節注意的理論
一、過濾器理論
過濾器理論認為,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存在著過濾器,它以某種方式對外界刺激信息進行選擇。一些信息能通過過濾器被識別和進一步的加工,其余的信息則被阻斷在人的認知系統之外。主要有布魯德本特的早期選擇模型,特瑞斯曼的中期選擇模型,以及德尤奇和諾曼的晚期選擇模型。過濾器理論主要解釋注意的選擇性問題,因此也被稱為注意的選擇性理論。
(一)早期選擇模型
布魯德本特最早提出了注意的過濾器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從外界進人感覺通道的信息是大量的,但大腦加工信息的能力卻是有限的。為了避免阻塞,就需要有一個過濾器對輸入信息進行選擇,使其中的一部分信息進入高級分析階段,被識別、儲存和加工,而其余的信息則迅速消退。
布魯德本特設想的過濾器位于語意分析之前,外界信息經感覺器官到達短時貯存器中進行暫存,然后經過選擇性過濾,將無用的信息“濾掉”,進入知覺系統的僅是要進行認知分析的信息。輸入的信息是否能通過過濾器,完全是由刺激的物理屬性決定的,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信息篩選不起作用。這種觀點被稱為過濾器理論的早期選擇模型。
(二)中期選擇模型
在雙耳分聽實驗中,事先規定被試只對一只耳(追隨耳)輸入的信息進行追蹤,而忽略從另一耳(非追隨耳)輸入的信息。通常被試能較好地記住追隨耳輸入的信息,而對非追隨耳輸入的信息無法識別。但假若非追隨耳輸入的信息對個體有特殊意義(如被試的名字),卻往往能被覺察到。這是早期選擇模型無法解釋的。
據此,特瑞斯曼提出:過濾器不是按“全或無”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減的方式工作的。過濾器有兩種,一種位于語意分析之前,稱為外周過濾器,它根據刺激信息的特點而對它們給予不同程度的衰減;另一種在語意分析之后,稱為中樞過濾器,它是根據語意特征來選擇信息的。從追隨耳輸入的信息受到的衰減很少,能順利激活長時記憶中的有關項目而被識別;非追隨耳輸入的信息經過過濾器大多數被衰減,不能與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取得聯系,因而難于識別。但有的信息(如個體的名字)激活閾值很低,所以即使從非追隨耳輸入,也能被識別。因此,信息的選擇不僅依賴于感覺特征,而且依賴于語意特征。這種理論強調了中樞過濾器的語意分析作用,所以被稱為中期選擇模型。
(三)晚期選擇模型
晚期選擇模型是由德尤奇和諾曼等人提出的。該模型認為,所有的選擇性注意都發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信息的選擇依賴于刺激的知覺強度和意義,因而稱為晚期選擇模型。它假定所有的信息都到達了長時記憶,并激活了其中的有關項目,然后競爭工作記憶的加工。選擇性注意屬于中樞控制過程的一部分,它是一種主動的機制,通過它,某些信息被選擇出來作進一步的加工。晚期選擇模型能較好地解釋注意分配現象,因為輸入的信息都得到了加工。但這個模型假設所有的信息都進人中樞加工機制,
看起來頗不經濟,也不能很好地解釋早期選擇現象。
以上三種關于注意選擇性的理論,都假定注意對信息的選擇發生在信息加工的特定階段。這樣的選擇機制顯得較為刻板。目前,很多認知心理學家認為,選擇過程可以發生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這種觀點被稱為多階段選擇模型。多階段選擇模型是對前面三種選擇性模型的綜合,它強調信息選擇的時段依賴于任務的具體要求,因此更具靈活性。
二,認知資源理論
(一)資源限制理論
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與努力》一書中提出了資源限制理論。與過濾器理論致力于解釋注意的選擇性機制不同,資源限制理論著重考慮注意如何協調不同的認知任務。
資源限制理論把注意看成是對刺激進行識別和加工的認知資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項認知活動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認知資源。當人同時進行兩種以上的活動時,就會有多項認知任務同時競爭有限的注意資源。因此,只有當這些活動需要的資源之和不超過注意的總資源時,它們才能同時進行。否則,在進行某項活動時,其他活動必然受到阻礙。該理論還認為,注意分配機制是主動而靈活的,它能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資源的配置優先加工更為重要的任務。
(二)雙重加工理論
在資源限制理論的基礎上,謝夫林等人進一步提出了雙重加工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兩種:自動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動加工是由刺激自動引發的無意識的加工過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認知資源的限制。自動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統的加工資源,所以也不影響其他的加工過程?刂萍庸な鞘芤庾R控制的加工過程,它需要注意的積極參與,要占用系統的加工資源。和自動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為主動和靈活,它可以隨客觀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資源分配的策略。
雙重加工理論是對資源限制理論的有益補充,它們共同解釋了為什么人們有時能同時做好幾件事,如一邊做作業一邊聽音樂,或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等。因為人類認知加工系統的資源是有限的,在同時執行兩種以上的加工任務時,往往會發生困難。而如果其中的一項或幾項加工已經變得自動化了,不需要占用加工資源,個體就可以將注:意更多地集中于其他受意識控制的加工過程之上。。
控制加工經過充分的練習之后,有可能轉化為自動加工。熟練技能的形成過程,就是動作信息由控制加工向自動加工轉化的過程。例如,人在初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注意高度集中于自身,動作僵硬,全身緊張。這時,頭腦中對騎車動作的控制屬于控制加工。經過充分的練習,騎車技能達到熟練后,頭腦中對騎車動作的控制變為自動加工。這時騎車者的部分注意資源就可以分配于其他活動。
第五節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
無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點既可以成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因素,又可以成為造成學生學習分心的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有關刺激物的特點組織學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學生注意教學內容的無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靜、教室內布置的簡樸等;另一方面則應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無意注意的因素,使學生在課上比較輕松地集中注意聽講,如教學方法要避免單調呆板、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教學組織要生動有趣、教學內容要豐富且邏輯性強等。
無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狀態引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知識經驗和情緒狀態,使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需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二,運用有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
學習是經驗獲得及行為改變的過程,是一種復雜的活動。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干擾,如果學生只憑借無意注意是難以完成學習任務的,必須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因此,一方面要經常地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明確為什么學習、每一部分學習內容的具體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確,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采取具體措施促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學生提出問題,在學生剛開始注意分散時給予提示和批評,智力活動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等。同時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間接興趣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運用兩種注意相互轉換的規律組織教學
在教學中如果人們過分地要求學生以有意注意來進行學習,容易引起疲勞;反之,
如果只讓學生憑借無意注意來學習,則不利于他們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去完成學習任務。所以無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還是在一堂課上,教師都應充分利用兩種注意轉換的規律來組織教學。如在一堂課中,上課之初教師就應采取措施,通過組織教學活動把學生停留在上一節課或課間的注意轉移到本節課上來,對新的一節課形成有意注意。在講授新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有時要求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無意注意;但當講授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時,則必須設法讓學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問題;當學生保持一段時間的高度緊張的有意注意后,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使學生適當放松一下,或結合教學內容講授一些有趣的例子,在課要結束時,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業。
第六節興趣
一、興趣、愛好和好奇心
(一)興趣的定義及特點
1.興趣的定義:興趣是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它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在趨向性和內在選擇性。
2.興趣的特點:第一,興趣是受社會歷史條件制約的。個人所處的時代不同,社會地位不同,他所感興趣的內容及其價值標準也不同。興趣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也隨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而改變。第二,興趣以需要為基礎,是對客觀事物需要的一種情緒色彩的表現。
(二)愛好的定義
愛好是從事某種確定活動的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形成的。
(三)興趣與愛好的區別與聯系
1.興趣是人想熟識某種對象、積極探究它、領會它的一種認識傾向;愛好則是從事某種確定活動的傾向。當興趣發展成為從事某種確定活動的傾向時,就成了愛好。
2.在日常生活中,興趣和愛好經常是一致的,例如在科學研究領域中,其興趣所在,也就是其愛好所在。但有時對某事物有興趣,并不一定有從事該活動的傾向。例如,某人對足球感興趣,是個熱心的球迷,但他不一定愛好踢足球。
(四)好奇心的定義
好奇心是人們積極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種傾向,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動力之一。
(五)好奇心與興趣的區別
第一,好奇心比較廣泛,沒有明確的方向,對任何看來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興趣則有明確的方向。即使是興趣廣泛的人,也只是對幾種事物或活動感興趣,而不是對任何事物或活動都有興趣。
第二,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滿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對事物的某種疑問所引起,疑問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滿足而消失。興趣則不然,它不一定由疑問產生。即使有些興趣是由疑問產生,但它們也不會隨疑問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隨疑問的解除,興趣會更加濃厚。
二、興趣的分類
由于人的需要復雜多樣,人的興趣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對興趣進行分類。
(一)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
根據興趣的內容,可以把興趣分為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
1.物質興趣是以人的物質需要為基礎的興趣,主要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用品的興趣上。
2.精神興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為基礎的興趣,主要表現為對科學、文化、藝術、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興趣。
(二)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根據興趣的傾向性,可以把它們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1.直接興趣是對事物或活動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由于使人產生直接興趣的活動本身足以滿足人的需要,因而產生一定的愉快的體驗。在產生直接興趣的活動中,不需要意志努力或較少需要意志努力。
2.間接興趣是對事物或活動本身沒有興趣,但對事物或活動的未來結果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由于對活動本身缺乏興趣,在活動中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在一定的條件下,間接興趣可以轉化為直接興趣。
(三)短暫興趣和穩定興趣
依據興趣持續的時間,可以把興趣分為短暫興趣和穩定興趣。短暫興趣是和某種活動緊密聯系的興趣,它產生于活動中,并伴隨著某種活動的結束而消失。穩定興趣具有穩固性,它不會因活動的結束而消失。它使個性上留下痕跡,成為個人活動的特
點,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興趣的品質
(一)興趣廣度與興趣中心
1.興趣廣度:興趣廣度是指興趣范圍的廣闊程度。興趣廣度存在個別差異,有的人興趣范圍大,人們稱之為興趣廣泛;有的人興趣范圍小,人們稱之為興趣狹窄。
2.興趣中心:興趣中心是指一個人在諸多興趣中的主要興趣,它形成一種核心,其他興趣則圍繞著它,并與其配合,共同支配著人的行動。
3.二者關系:廣泛的興趣與中心的興趣應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對多種事物廣泛興趣的基礎上,對某一或某兩種事物特別感興趣,就可以形成中心興趣。在中心興趣的引導下,發展其他各種興趣,使廣泛的興趣為中心興趣服務,中心興趣也可以反過來刺激和發展興趣的廣度。廣泛興趣只有和中心興趣結合起來,、才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二)興趣的穩定性和興趣轉移
1.興趣穩定性:興趣的穩定性也稱興趣的持久性,是指興趣持續時間的長短。持續時間長則穩定性強,持續時間短則穩定性弱。興趣的穩定性和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直接相聯系。
2.興趣轉移:興趣轉移是指由于某種原因對原來感興趣的某一事物的興趣消失,而轉向對另一事物發生興趣。興趣轉移有兩種形式:一是以高層次為背景的興趣轉移,轉移后的興趣是穩定的興趣,這種轉移對人有促進作用;另一種是以低層次為背景的興趣轉移,轉移后的興趣多為不穩定的興趣,很容易再次轉移,這種興趣轉移對人的發展一般有阻礙作用。
(三)興趣效能
1.定義:興趣效能是指興趣對活動的推動所產生的效果。
2.依據興趣有無效能分為積極興趣和消極興趣。
消極興趣:消極興趣是被動的興趣,使人處于靜觀狀態,不能成為實際活動的動力,因而也不能產生實際效果,是一種不良的興趣品質。
積極興趣:積極興趣是有效能的興趣,它不停留在靜觀階段,往往為獲得興趣的對象而積極活動,成為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個性的優良的興趣品質。
四、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
首先要豐富自己的生活。變幻莫測、奧妙無窮的大干世界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的探索可以轉化為學習興趣。其次,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著重發展高層次的需要。第三,興趣是可以轉移的。在培養學習興趣時要合理地運用興趣轉移規律。
(二)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事物或活動
第一,在個人經歷過事物或活動中,曾獲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動容易引發人的興趣。第二,在未經歷過的事物或活動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動容易引起興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最容易引起興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帶來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發興趣。如解決了某一難題而體驗到喜悅感,會增強人對從事相應活動的興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發興趣。不論是生動多樣的教學方式,還是新穎的教學內容,都可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十章言語與技能
第一節言語
一、語言和言語
(一)語育和言語的概念【名詞】
1.語言——由詞匯(包括音、形、義)按一定的語法所構成的復雜的符號系統,是人類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2.言語——指個體借助語言傳遞信息的過程,也就是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過程。
(二)語言和言語的關系【簡答于論述,思路:兩個名詞+區別+聯系】
1.語言和言語的區別。
(1)【規則與行為】語言是指某語言集團所共有的抽象的語言材料和規則;而言語是指個體根據其所掌握的語言知識產生和理解言語的行為。
(2)【社會現象vs心里現象】語言是社會現象,因而具有較大的穩定性;言語是心理現象,具有個別性和多變性。
(3)【工具vs運用】語言是交際和思維的工具,言語則是對這種工具的運用。
2.語言和言語的聯系。
(1)語言離不開言語,離開人的言語活動,語言就不能發揮任何功用。人們的言語活動及其產物,是語言客觀存在的基礎。
(2)言語不能離開語言而進行,離開了語言,人就不能通過言語進行交際或思維。
二、言語的種類
在心理學上一般把言語分為兩大類: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
(一)外部言語
外部言語是進行交際的言語,可分為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其中口頭言語又包括對話言語和獨白言語。
1.口頭言語
(1)對話言語
、賹υ捬哉Z概念:對話言語是一種最基本的言語形式,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直接進行交際時的言語活動。如聊天、座談、辯論等。它們是通過相互談話、插話的形式進行的。
、趯υ捬哉Z的特點:
首先,對話言語是一種情境性言語。它與交談雙方當時所處的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是“前呼后應”的。離開了對話情境,往往就難以理解。
其次,對話言語是一種簡略的言語。在對話言語中,說話的雙方往往只用簡單的句子,甚至個別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雖然在語法結構和邏輯關系上不完善和不嚴謹,但不妨礙雙方進行交談。
再次,對話言語是一種反應性言語,是對話雙方針對某種特定的情境及對方的言語而進行的,不是有計劃的言語行為。
最后,對話言語是對話雙方的直接交際。對話言語是由對話雙方互相支持的言語。參加對話的人既是聽眾,又是說話者。在對話言語中,交談雙方必須正確理解彼此所說的內容,并作出恰當的反應,對話才能繼續下去。
(2)獨白言語
、侏氉匝哉Z概念:獨自言語是個人獨自進行的、較長而連貫的言語。它表現為報告、講演、講課等形式。
、讵氉匝哉Z的特點是:
首先,獨自言語是說話者獨自進行的言語活動,而其他人則作為他的聽眾,是水平較高的口頭言語。
其次,獨自言語是預計性和開展性的言語,要預先考慮聽眾的情況,明確發言目的,系統的組織發言內容,準確流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它要求說話者用詞準確、發音清晰,符合語法和修辭的要求,注意語流、速度和語調的變化,并適應輔以表情和手勢,以便加強言語的表現力。
2.書面言語
1.書面言語的概念:書面言語是指人們憑借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閱讀來接受別人言語的影響,書面言語是口頭言語的提煉和加工,它在語法、邏輯、修辭上的要求高于口頭言語。
2.書面言語的特點:
第一,隨意性,書面言語不受時空的限制,書面言語對寫作者來說,可以反復修改;對閱讀者來說,可以反復閱讀以領會作品的內容。
第二,開展性,它不能直接得到來自讀者的反應,所以只能憑借言語本身的藝術,闡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通過自己的反復修改、補充和潤色使之趨于完善
第三,計劃性,書面言語和獨白言語一樣,也是一種計劃性較強的言語形式。這種計劃常常以腹稿、提綱等形式表現出來。
(二)內部言語
1.內部言語的概念:內部言語是非交際性言語,是指借助語言進行思維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的言語現象。
2.內部言語的特點:
首先,發音器官活動的隱蔽性。
其次,言語結構具有不定型性,即言語高度簡略。內部言語不直接用于交際,只是個人自己的言語活動,不存在別人是否理解的問題,因而在內部言語中,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省略。
三、語言和思維【略,這是芝麻】
四、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專家預測,此處只要記住主要觀點就可以了】
美國心理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一種新的語言理論。喬姆斯基首先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表層結構向深層結構的轉化是怎樣實現的呢?喬姆斯基認為,這個轉化不是通過學習,而是人先天就具備這種轉化的本領。其證據是:
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認識常有共同之處。即語言的深層結構是一樣的,但各民族表達的方式則明顯不同,即語言的表層結構不同。
第二,不同民族的兒童,生活的語言環境不同,但他們掌握發音、句法結構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時間也大致一樣。
第三,語言發展的階段和動作發展的階段基本一致,動作發展到什么水平,語言也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哪個民族都是一樣。即語言和動作發展是平行的。動作的發展是天生的,語言也是如此。
第四,兒童學習說話,有個關鍵期。過了關鍵期,學習語言就很困難。這一事實不能用學習來解釋。因為,就其他學習而言,學習能力是隨年齡增長而提高的,不會因年齡增長,學習能力反而下降。
第二節技能
一、技能與習慣
(一)技能
1.技能的概念——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智力動作方式和肢體動作方式的復雜系統稱為技能。
2.技能分類:技能包括在知識經驗基礎上,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反復練習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級技能,也包括按一定的方式經多次練習使活動方式的基本成分達到自動化水平的高級技能,即技巧性技能或熟練技能。技能按其性質和特點可分為智力技能(心智技能)、動作技能兩種,但通常所說的技能是指動作技能。
3.技能的特點:
第一,準確性。技能形成后,動作越來越準確。
第二,動作的速度與自動化。速度快慢可以反映人的動作技能的熟練程度。速度所以快,主要靠外受感覺的省略。外受感覺省略得越多,人的動作速度就越快。
第三,多余動作的減省。多余動作的減省和準確性的提高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準確是因為分化。多余動作的減少,可用巴甫洛夫的分化抑制來解釋:即多余動作因受不到強化而消退,有用動作因受強化而保留下來。.
第四,靈活性。技能形成后絕不是固定的,絕不是一個動作和另一個動作的固定銜接,而是有靈活性的。
4.技能的生理機制:技能最初可以根據巴甫洛夫的動力定型學說來解釋,即認為技能是通過二連串條件反射所建立起來的若干固定動作的組織體系,其中每一個先行動作都可以作為后繼動作的信號。信息加工理論問世后,提出了所謂非語言抽象的問題,即認為動作中也有概括和抽象。按照這種觀點,技能并不是若干固定動作的組織體系,而是若干動作原型(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動作)的組織體系。
(二)習慣
1.習慣的概念:習慣是在—定情境下自動化地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特殊傾向。
2.習慣的評價:習慣有好壞之分,對習慣的評價涉及道德問題。習慣鮮明地體現著一個人的性格。積極的、良好的習慣對人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對人的學習和勞動活動,以及對集體和社會都有積極的影響。習慣并非一成不變,人能在一定條件下有意識地養成某種良好的習慣,而改變某種不良的習慣。
(三)技能與習慣的區別
從表面上看,習慣和技能都是若干動作的組織體系,但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
第一,技能是越來越向一定的標準動作體系提高,而習慣則越來越保持原來的動作組織情況。這就是說,習慣是保守的,技能則不斷向一個標準趨近。
第二,習慣沒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壞之別。習慣是把某種動作的組織情況越來越固定化。所以養成好習慣,不用走腦子就去做符合規范的好事;形成壞習慣,不知不覺就做了不符合規范的壞事。
第三,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務聯系起來的;習慣則只和一定情境而沒有和一定任務相聯系。由于技能和一定任務相聯系,所以需要時才那樣做,不需要時就不那么做。也就是說,技能是由任務始動的,所以它是主動的,需要時就出現,不需要時就不出現。習慣則只由一定情境而始動,所以習慣是被動的。有些動作既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習慣。
第四,技能要與一定的客觀標準作對照;而習慣則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動覺做對照,拿這一次動作的動覺和前一次動作的動覺作比較。給技能作對照的,一定是客觀標準,或者是別人的示范,或者是動作的產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標。給習慣作對照的,則只是上次的動作。這就是說,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動覺反饋外,還需要別的反饋,如外受感覺(視、聽覺等等)的反饋。只有這些外受感覺的反饋;才能使人拿自己的動作或動作產品,去與標準動作或標準動作的產品進行對照(因為標準動作或標準動作的產品需要靠外受感覺才能被感知)。習慣則不是這樣。它只需要動作本身的動覺反饋。即只要覺得這次動作所產生的動覺,和以前動作所產生的動覺相同,就會感到舒服。如果覺得不相同,就感到不舒服。
二、動作技能
(一)動作技能及其分類
1.動作技能——指在學習活動、體育活動和生產勞動中外部行為的操作方式系統。動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和相應的神經過程而實現的。
2.動作技能的分類:動作技能按動作是否連貫可分為連貫的動作技能和不連貫的動作技能。如說話、打字屬于連貫的動作技能,而射箭則屬不連貫的動作技能。動作技能又可按進行過程中情境是否變化分為封閉的動作技能和開放的動作技能。封閉的動作技能是指外部情境在本質上相同的情況下,動作始終如一的技能,如發撲克牌;開放的動作技能是指動作隨外部情境改變而作相應的變化的技能,如打乒乓球。
(二)練習曲線
技能形成必須經過一定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其進步情況可以用練習曲線來表示。練習曲線是練習進程與練習效果之間函數關系的曲線圖。在練習曲線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過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動速度和準確性的變化,也可以看到各種技能在形成過程中的共同處和差異性。練習曲線因練習者的能力、練習內容的復雜程度和困難程度、練習方法及計算方法不同而異,但各種練習曲線在形成過程中都有共同趨勢,如練習成績逐步提高、練習成績的起伏、練習成績的暫時停頓現象等。
(三)高原現象
1.高原現象——在復雜技能形成過程中出現的練習成績暫時停頓現象。它在練才曲線上表現為兩次上升之間出現一段水平相近的線段。
2.高原現象產生的原因:①感覺機能和中樞機能對動作的控制和調節作用減弱;②提高練習成績的新的活動結構和方法尚未形成;③練習方法不當,一時無法突破困難;④產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勞;⑤動機強度減弱,興趣降低,甚至產生厭倦等消極情緒;⑥意志品質差,缺乏繼續提高的勇氣和信心;⑦自滿情緒;⑧可能正在進行潛在學習,其成績未顯現出來等等。就學生而言,由于學習興趣下降,或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或因身體疲勞、疾病等情況,成績也會出現停頓狀態。
高原現象并不是技能形成過程的普遍規律,若技能結構比較簡單,或者不具備以上各種原因,練習中可能不會出現高原現象。
(四)技能的遷移與干擾
1.技能的遷移:技能的遷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對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學習產生的影響。
2.正遷移與負遷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對相類似的新技能的掌握產生積極影響,稱作技能的正遷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對相類似的新技能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阻礙新技能的學習和形成,稱作技能的負遷移,也稱技能的干擾。
3.遷移發生的條件:研究表明,凡是新活動和舊活動的反應相同,而刺激不同時,容易發生正遷移;凡是新活動和舊活動刺激相同而反應不同時,容易發生負遷移。
(五)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
人們通過練習掌握動作技能,一般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1.動作的認知和定向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對所學的動作技能有初步認識,也就是使學習者對動作方式有所了解,在頭腦中形成動作的映象,以便對所學的動作進行定向。在本階段,動作尚忙亂緊張,呆板而不協調,并出現多余動作,也難以察覺自己動作的全部情況,因此自己不易發現錯誤。
2.動作的聯系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經過反復練習使個別動作聯系起來。由于練習,使個體通過實際行動獲得來自效應器官活動的反饋信息,原有的動作映象在本階段進一步得到充實和完善,并有利于對動作的聯系和調節。
3.動作的協調和完善階段
本階段意識的調節作用已大大降低,肌肉運動感覺作用占主導地位,視覺對動作的控制進一步減弱。因此,本階段堅持動覺控制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動作技能在本階段已協調和完善,意識參與減少到最低限度,人們的緊張狀態消失,注意范圍大了,并能根據情境變化,適當的調整動作技能。
(六)技能形成的條件
①動作概念的掌握:動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經歷從動作概念到動作表象再到具體動作這樣三個階段。動作概念就是能夠說出自己應該怎樣去進行動作;動作表象就是能夠在自己頭腦中想象出應該如何去動作;具體動作則是自己能夠根據動作表象去實際進行動作。
、谑痉叮杭寄軐W習一般要通過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視覺通道提供。
③反饋:有反饋才能有進步,沒有反饋就沒有進步。因為只有通過反饋,才能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過反饋,動作就失去受到強化的機會。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動作受到強化,不合乎要求的動作受不到強化,自己才能辨別哪個動作正確,哪個動作不正確。
但當技能已經熟練掌握后,反饋就不一定必要。有一個實驗表明:當被試所受強化愈少時,如果一旦取消強化,退步馬上就會出現;但若已經受過足夠次數的強化,則當強化取消時不會出現退步。關鍵在于必須經過足夠次數的強化。
、芫毩曋械臅r間分配:練習中要有間歇,有間歇的練習效率比沒有間歇的練習效率高。
三,智力技能
(一)智力技能的概念
智力技能又稱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認識活動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統。
(二)智力技能的特征
第一,觀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對象而言,其直接對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質形式的客體,而是這種客體在頭腦中的映象?梢,智力技能是一種觀念性的活動。
第二,內潛性。就智力技能進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頭腦中借助內部言語默默地進行的,從外部很難覺察到頭腦中加工改造的思維過程。可見,智力技能是一種非外顯的活動。
第三,簡縮性。就智力技能的結構而言,它已從完整的變為壓縮、簡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壓縮的,所以往往難以使人察覺其活動的全部過程。智力技能是一種非擴展性的自動化過程。
(三)促進智力技能形成與發展的條件
學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要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發展,使它達到靈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創設應用這種技能去解決問題的機會與條件。以數學演算技能為例,要求學生應考慮下列三個條件:
第一,識別課題類型。在解答課題時,學生若能識別課題屬于哪一種類型,就能運用相應的智力技能進行解答。由于問題的性質不同,解題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
第二,把握住全部情況。要洞察課題的本質關系,不能只抓住個別因素,而要整個地把握全部情況。學生要想形成解決課題的技能,必須養成全面觀察事物的習慣,設法找出其內在的關系與規律性,并力求迅速、簡便地去進行解答。
第三,擺脫舊經驗的影響。借已有的經驗去把握課題的本質或關系,一般說來對當前課題的了解會起一定的促進作用,會產生正遷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經驗具有定勢作用,也常常妨礙人們去揭示課題的本質或關系。
第十一章能力
第一節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能力
(一)能力——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與活動的區別與聯系
能力與活動是緊密相連的。能力表現在人所從事的各種活動中,并在活動中得到發展。當然,能力與活動之間,并非完全一一對應的關系。一種能力可能會對多種活動起作用,一種活動也會需要多種能力。
(三)能力的分類
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潛在能力。
1.已有能力:已有能力亦即現實能力,指已經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并可以通過活動顯現的能力。
2.潛在能力:潛在能力指個人能力發展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在外部環境或教育條件許可時,可以通過一定的經驗發展成為現實能力。
二、能力與知識、技能的區別與聯系
(一)知識與技能的概念
1.知識:知識是人類社會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每個人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都不斷地掌握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
2.技能:技能是在活動中由于練習而鞏固、并在活動中應用的基本動作方式。
(二)能力與知識、技能的區別和聯系
第一,所屬的范疇不同。知識是人類社會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技能是在活動中由于練習而鞏固、并在活動中應用的基本動作方式;而能力則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機制不同。知識、技能賴以獲得的神經機制,是形成暫時神經聯系和動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經基礎是中樞神經系統在暫時神經聯系形成和鞏固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某些特性?荚嚧
第三,概括化的內容與結果不同。知識是在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過程中對相應經驗的概括化結果,技能是在行為方式的練習鞏固過程中對相應行為方式的概括化結果,而能力則是調節行為、活動的相應心理過程的概括化結果。
第四,遷移的范圍不同。知識與技能的遷移范圍都比較狹窄,它們只能在類似的活動、行為或情境中發生遷移;能力則有相當廣的遷移范圍,可以在很多場合間(即使它們并不很相似)發生作用。
第五,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不是同步的。較之能力的發展,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能力也不是永遠隨知識、技能的增加而成正比地發展。
能力與知識、技能又是緊密相聯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會影響到知識掌握的深淺、難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掌握系統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則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長和發揮。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把知識、技能的傳授與發展學生的能力簡單地等同起來,也不能僅僅依據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來衡量他們的能力高低。同時,也要注意通過教學活動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使能力得到發展。
三、才能與天才
(一)才能的概念:
才能是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通常在解決實際問題和應對現實事件的過程中體現。完成任何活動,單憑一種能力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多種能力的合理結合。
(二)天才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少數人的多種能力在活動中達到了最完備的發展與結合,能夠高水平、開創性地完成多種活動任務,或完成某一領域中人們通常難于完成的特殊活動任務,這種高度發展的才能通常被稱為天才。
第二節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一,能力的種類
(一)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各種活動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從事一切活動所必備的。如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這里需要作出說明的是,目前國內一般學術著作中所出現的智力概念,其含義是指一般能力的綜合。
2.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從事某項專業活動所必備的能力。如音樂能力、繪畫能力、數學能力等等。它是順利完成某專業活動的心理條件。
3.二者關系: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特殊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內部條件;特殊能力的發展也有助于一般能力的提高。
(二)模仿能力與創造能力
1.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活動,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應的能力。模仿是動物和人類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
2.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是指按照預先設定的目標,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創造出新穎、獨特、具有個人或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
3.模仿能力與創造能力的關系:模仿能力一般包含了創造性的因素;創造性活動也包含有模仿活動,創造能力是在模仿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三)液態能力與晶態能力
1.液態能力:液態能力是指受神經系統成熟影響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識影響較小的能力。
2.晶態能力:晶態能力是指受后天經驗影響較大,主要表現在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識或解決問題上的能力。
3.二者關系:液態能力和晶態能力有不同的發展規律。個體早期時候,液態能力有比較明顯的發展;進入成年期以后,液態能力有所衰退。晶態能力則不然,它伴隨個體終生發展,到25歲以后發展速度才逐漸趨于平緩。
(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與社交能力
1.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條件。
2.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們操縱自己的肢體以完成各種活動的能力。人們通過操作能力與外界發生聯系。
3.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主要表現為人際關系敏感性、人際關系調整能力和自我協調能力。
4.三者關系:認知能力、操作能力與社交能力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人在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發展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發展。
二、能力的結構
心理學領域中關于能力的各種學說主要源自國外,下面就各種學說作一簡要的介紹。
(一)因素構成理論
1.二因素說
能力的二因素說是由英國心理學家和統計學家斯皮爾曼提出的。這種觀點認為,能力由兩種因素組成:一種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潛能,是決定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種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它是保證人們完成某些特定作業所必需的;顒又邪腉因素越多,各種作業成績的正相關就越高;包含的S因素越多,成績的正相關就越低。
斯皮爾曼的學說對我們理解能力的結構具有重要啟發意義。能力包含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種不同因素的觀點,為我們研究二者的區別與聯系、制定測查這些能力的手段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出發點。
2.群因素說
通過因素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塞斯頓提出了構成能力的七種因素。它們分別是:詞的理解力、言語流暢性、數字計算能力、空間知覺能力、記憶能力、知覺速度、推理能力。塞斯頓后來根據自己的理論編制了一套《基本能力測驗》。
群因素說與二因素說不同之處在于:斯皮爾曼認為,能力除了G因素外、還有很多S因素;塞斯頓則認為只有有限的幾種基本因素。
目前,心理學領域傾向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能力既有一種共同因素、又有為數不多的幾種基本因素。這種觀點將斯皮爾曼和塞斯頓的看法綜合在了一起。
(二)三維結構模型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智力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內容、操作和產品。
內容包括:視覺、聽覺、符號、語義、行為;
操作包括:認知、記憶、發散思維、集中思維、評價;
產品包括:單元、類別、關系、系統、轉化、蘊含(應用)。
這三個維度構成一個立方體。由于內容有五種、操作有五種、產品有六種,由此就構成了總數為5×5×6=150種的不同組合。每一種組合代表一種能力。
(三)層次結構理論
英國心理學家弗儂繼承和發展了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說,提出了能力的層次結構理
論。他認為,能力的結構是按層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層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層次分兩大群,即言語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機械方面的因素,該層次稱作大因素群;第三層次為小因素群,包括言語、數量、機械信息、空間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層為特殊因素,即各種各樣的特殊能力。
(四)三元智力理論
三元智力理論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斯騰柏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論,也叫三元智力理論。三元智力理論是在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理論影響下形成的。該理論試圖以認知過程的觀點,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據這種理論,個體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個體對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決定的。因此,設法測量個體在認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鑒別個體智力的高低。
三元智力理論設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連接的三邊關系組合而成的智力統一體。智力統一體的三邊可視為智力的三種成分,各邊之長度因人而異,由此造成了個體的智力差異。智力統一體的三種成分分別是:
1.成分性智力,指個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有效加工處理的能力,包括三種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元認知能力)、執行成分(認知能力)和知識獲得成分(通過學習獲得新知識的能力)。
2.經驗性智力,個體運用或改造自己的經驗從而實現目標的能力。它包括兩種能力: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造舊經驗創造新經驗以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情境性智力,指個體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地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并從中獲得有用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種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改造環境的能力和選擇能力。而所謂的選擇能力是指在多種可能性中選擇其中之一以達到目的的能力。
很顯然,三元智力理論在理論上把智力的觀念擴大了,傳統智力測驗測量的只是學習知識的認知能力。該理論強調適應環境和改造經驗乃是人類智力的重要表現,這對于引導學生學好課堂內外的知識,讓學生接觸現實生活以培養其適應環境和創造新經驗的能力,是有啟發價值的。
(五)多元智力理論
按照加德納的觀點,人類具有語言智力、音樂智力、邏輯數理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內省智力和人際智力七種智力。他認為,通常人們并非一種而是幾種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種智力中,他將語言智力列為第一種智力,因為”語言是最廣泛最公平地在人類中得到分享的一種智力”。加德納認為,每個人在現代社會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簡單地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其實沒有意義。關鍵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強調入的多方面發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運的重要性。
第三節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與測量
一、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能力的發展變化既有一般趨勢,也存在著個體差異。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時期,能力變化的一般趨勢也有所不同。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從3—4歲到12—13歲,智力與特殊能力的發展幾乎是等速的。隨后,智力發展呈負加速度增長。
2.根據目前的心理學研究結果,人的智力在18—25歲之間就達到了頂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達到頂峰的時間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知覺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時間較早,言語理解和語詞流暢性達到成人水平則較遲一些。
3.根據對人的智力畢生發展的研究,人的液態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趨勢,而人的晶體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卻是穩定上升的。
4.成年人是各種能力發展相對穩定的時期。富有創造性的活動也常常在這個時期出現。5.能力發展的趨勢存在個別差異。高能力者不僅能力發展快,而且達到頂峰的時間也較晚;而低能力者能力發展慢,達到高峰的時間也相對較早。
二、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
一般而言,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發展水平的差異
(二)表現早晚的差異
(三)結構的差異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一)先天素質
先天素質是影響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素質是人們能力發展的自然基礎,決定著人能力的發展潛力。
(二)環境和教育
環境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產前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對人們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影響。
(三)實踐活動的影響
人的各種能力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最終形成起來的。雖然,掌握知識對于能力發展是重要的,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識到,個人直接經驗的積累在人的能力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主觀能動性
個人自身是能力的載體。一個人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他的主觀努力和主觀能動性。
他追求的目標越遠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經歷的范圍越廣、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會相應地獲得越大、越多、越廣和越深的發展。
第十二章氣質與性格
第一節氣質與性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氣質
(一)氣質的定義
1.氣質的概念:氣質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中表現出的穩定的動力特點。
2.氣質的特點:氣質是受遺傳影響最大的個體心理特征,由于氣質較多地受先天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因此是比較穩定的個體心理特性。但是,氣質并不是不可改變的。當外部環境和教育發生較大的變化時,個體的氣質可以暫時被掩蔽,并且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變。
(二)氣質在人類生活中的意義
1.氣質不決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會價值
人的氣質沒有直接的好壞之分。每一種氣質類型都既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
2.氣質特征是職業選擇的依據之一
當前,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重視人力資源的合理使用問題。一方面,用人單位逐漸開始利用心理學方面的工作人員進行人才選拔;另一方面,個人也越來越多地考慮自己的特點及職業要求。進行氣質特征與職業之間的合理匹配,就成了時代發展的自然要求,個體通過了解自己的氣質特征,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氣質優勢,克服自己氣質特征中不利一面的影響。
3.氣質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據之一
對于教師來說,了解學生的氣質特點,對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健康地成長,有十分重要意義。由于氣質特點不同,同一種教學方法在不同學生身上實際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樣。這就要求教育方法的‘‘個性化”。另一方面,氣質是可塑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克服不同氣質中的消極特點,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氣質中的優點,使其在學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發展。
二、什么是性格
(一)性格的定義
性格是表現在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的較為穩定而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它是一個人心理面貌本質屬性的獨特結合,是人與人相互區別的重要方面。
(二)性格的結構特性
性格不是各種性格特征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有機整體。性格結構主要有如下特點:
1.完整性
每個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種特征。這些特征之間彼此聯系、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個在機能上相互適應、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有機系統。
2.復雜性
性格雖然是完整的系統,但它的完整與統一不是絕對的。性格結構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存在著個體差異。
3.穩定性
在某種程度上,性格的穩定性取決于人對于現實的態度以及有關態度與人們核心價值觀之間的聯系。一個人的態度越堅定,與作為態度理性基礎的核心價值觀聯系越緊密,表現在行為方面的相應性格特征也就越穩定。
4.可塑性
雖然性格有其穩定的一面,但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人要想很好地適應社會與環境,保持自己對于外界的最佳適應,就必須進行必要的挑戰,維持恰當的適應性。在日常生活中,性格的改變不一定都是被迫的或消極的。人們可以由于超前意識而主動改變自己的某些性格特點,積極地適應社會。事實上,健全、完善性格的鍛造,正是在性格的可塑性基礎上實現的。
(三)性格的類型
目前對性格進行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根據優勢心理機能劃分性格類型
英國心理學家培因等根據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種心理機能在性格中何者占優勢,把人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三種。
2.根據文化生活的形式區別性格類型
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提出,根據人類文化生活的形式,人的性格可分為: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權力型、社會型和宗教型。
3.按照個體獨立性程度劃分性格類型
順從型的人獨立性比較差、容易受人暗示、往往屈從于權勢、聽從別人的指示、不善于適應緊急情況;獨立型的人有堅定的個人信念、善于獨立思考、遇到緊急情況不會驚惶失措、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
(四)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性格與氣質是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性格與氣質的區別
首先,性格與氣質的性質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環境的影響,具有較為明顯的社會化特性。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條件下,人們的性格有較大的差異。而氣質是人們心理活動和行為穩定的動力特點,受遺傳影響較大,人們生來的氣質差異就比較明顯。其次,性格與氣質的生理基礎有所區別。氣質的生理基礎是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特點,氣質的特點也源于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特點。由于高級神經系統不受生活條件的影響,故而氣質具有很大的穩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礎是兩個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對性格具有影響作用,另一方面是通過經驗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系系統對性格發揮著主導作用。性格的基本機制是在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基礎之上后天建立的條件反射系統。
2.性格與氣質的聯系
性格與氣質之間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一方面,基于后天經驗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氣質,指導氣質的發展,使它更有利于個體適應周圍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氣質也會影響一個人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行為風格,使性格帶上某種氣質的色彩。而且,氣質還影響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對一定的性格特性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
雖然,氣質對性格的形成與表現發生一定的影響,但它并不決定一個人最終形成;什么樣的性格。研究表明,氣質不同的人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質是可能的,而同一氣質類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第二節氣質的理論
一、氣質的體液說
古希臘最著名的氣質學說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氣質體液說。希波克拉特認為,人體含有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有機體的狀態決定于這四種體液的適當搭配。
這種觀點經過不斷演化,逐步形成了氣質按體液特性可以劃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郁質四種類型的學說。四種氣質類型分化的原因是占優勢的體液不同。血液占優勢的稱為多血質,粘液占優勢的稱為粘液質,黃膽汁占優勢的稱為膽汁質,黑膽汁占優勢的稱為抑郁質。
四種基本氣質類型在行為方式上的典型表現如下:
1.膽汁質:熱情直率,精力旺盛,脾氣暴躁,好沖動,反應迅速,情緒反應強烈,外傾性明顯。他們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但缺乏耐心。在正確的教育之下,他們也能具備堅強的毅力、主動性和獨創性等良好的品質。
2.多血質: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對一切引起他注意的事物都能作出興致勃勃的反應。行動敏捷,有高度的可塑性、靈活性,容易適應新環境,善于結交新朋友。情緒易于發生也易于改變,表情生動,言語的鼓動性比較強。在良好的教育之下,多血質的人可以培養出高度的集體主義情感,易于形成對學習、勞動積極主動的態度。
3.粘液質:心理反應速度慢,動作遲緩,態度穩重,沉默寡言,善于克制、忍耐,具有實干精神,情緒不易發生,也不易外露。具有這種氣質的人可塑性差,表現出不夠靈活,行為和情緒表現為內傾性。在良好教育的條件下,粘液質的人容易形成勤勉、實事求是、堅毅等特性。
4.抑郁質:感受性較高,情緒體驗深刻、細膩,易多愁善感,行為孤僻,不善交際,反應遲緩。具備這種氣質類型的人往往富于想象,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中表現出堅韌的精神。在團結友愛的集體中,可以表現出溫順、委婉、堅定、富有同情心等優良品質。但在危險、緊張等不利的情況下,常表現出恐懼、怯懦、畏縮、優柔寡斷,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寧、沮喪、憂郁、悲觀,并常常會病態地體驗到種種委屈的情緒。
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少數人具有某種氣質類型的典型特征,多數人屬于不同氣質類型的混合型。
二、氣質的神經活動類型說
巴甫洛夫在實驗研究中揭示,高級神經系統活動的興奮和抑制有強度、平衡、靈活性三種特性。根據這三種特性的結合,巴甫洛夫將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分為四種類型:強而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強、平衡、靈活型(活潑型);強、平衡、不靈活型(安靜型);弱型。
四種不同類型動物的活動特點是:強而不平衡型的動物易激動,不易約束;活潑型的動物也容易興奮,但神經過程平衡,有較大的靈活性;安靜型的動物難于興奮,表現出遲緩、不靈活的特點;弱型的動物難于形成條件反射,容易疲勞。
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較好地解釋了氣質的生理機制,但并非氣質生理機制惟一正確的解釋。巴甫洛夫的貢獻不是在于他把高級神經活動劃分為四種類型,而在于他發現了高級神經系統的特點。
表12.1高級神經類型與氣質類型
神經活動類型 強度 平衡性 靈活性 氣質類型
不可遏制型 強 不平衡 膽汁質
活潑型 強 平衡 靈活 多血質
安靜型 強 平衡 不靈活 粘液質
弱型 弱 抑郁質
三.其他氣質理論
1.氣質的體型說
德國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克瑞其米爾認為,人的身體結構與氣質及所患精神病種類是緊密關聯的,體型決定人的氣質。經過總結,他把人的體型劃分成三類:肥胖型、細長型和筋骨型。每一類體型易患的精神病分別為:肥胖型易患躁狂癥;細長型易患精神分裂癥;筋骨型易患癲癇癥。
美國心理學家謝爾頓也是體型說的代表之一。他通過分析幾千張大學生的照片,提出劃分體型的三個維度:?內胚葉型(柔軟、豐滿)、中胚葉型(發達、健壯)和外胚葉型(高大、細瘦),并發現氣質與體型之間的相關達O.80。
由于人的體型在一生中不斷變化,并且相關并不能說明因果關系,因此體型說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2.氣質的激素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氣質特點是由不同的內分泌腺所致。根據內分泌腺的發達情況,把人分成各種類型:甲狀腺型、腦垂體型、腎上腺型、副甲狀腺型、性腺型。
盡管內分泌腺的活動與人的氣質有一定的關系,但內分泌腺是在高級神經系統的調節下活動的,因此將氣質簡單歸結為是內分泌腺活動的結果是不合適的。內分泌腺的活動不是氣質差異的惟一原因。
第三節性格學說
人格是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是其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總和,它既決定了一個人如何體驗外部世界和對待外部世界,而且決定了一個人怎樣體驗自己和對待自己。而性格只是人格中涉及個人與環境關系的部分。
一、性格類型理論
(一)榮格的內外向理論
榮格的人格理論幫助人們從內外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異。榮格依據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為外傾與內傾(或外向和內向)兩種基本類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屬于外傾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內部的屬于內傾人格。他還提出四種思想機能,即感覺、思維、情感和直覺。與內外傾相結合,榮格提出了八種人格類型。
八種人格類型及其特征分別是:思維外傾型,情感外傾型,感覺外傾型,直覺外傾型,思維內傾型,情感內傾型,感覺內傾型,直覺外傾型。
(二)威特金的場依存與場獨立學說
威特金認為,人的活動有一個核心,即認識。人是按認識來活動的。按照人認識的基本方式,可以將人分為兩類:一類屬于場獨立型;另一類屬于場依存型。
(三)艾森克的性格三維度說
艾森克發現,性格差異除表現為內外傾以外,還有另外兩個維度:穩定性和求實性。艾森克根據三個維度將人劃分為八種類型:
內傾、穩定、求實型;內傾、穩定、不求實型;
外傾、穩定、求實型;外傾、穩定、不求實型;
內傾、求實、穩定型;內傾、求實、不穩定型;
外傾、求實、穩定型;外傾、求實、不穩定型。
二、性格特質理論
(一)奧爾波特的理論
奧爾波特通過個案研究法,從名人的日記、書、自傳中,分析出各種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質。他認為,人格特質是個體對環境刺激作出反應時的一種內在傾向,是人格的基礎。它是由遺傳和環境兩方面因素決定的,對個體的行為有動機作用。
奧爾波特將人格特性分為兩種:一般特質和個別特質。一般特質是指由人們生活的共同環境造成的,反映社會的習俗和價值,它們是人格的共同部分,因而不能作為個體問的區別特性,而且會隨社會標準和習俗的改變而改變;個別特質是由個體生活的特定環境造成的,它是個體互相區別的主要特質,決定著個體的行為方式。
奧爾波特進一步又將一般特質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三種。
奧爾波特還將人格特性與習慣、態度區別開來。
(二)卡特爾的16種人格因素說
心理學家卡特爾以特質概念為理論基礎,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經過20多年的努力,提出了16種因素或根源特質。其理論被稱為“特質因素分析理論”。
卡特爾認為,特質是一個人相對持久的反應傾向。只有徹底了解一個人的特質,才能預測他在某種情境下將怎樣行動。
卡特爾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特質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由一些互相聯系的特質形成,它表現了若干因素的重疊影響,這些特質不那么穩定和持久,對了解人格不重要;根源特質是一些單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把根源特質聯合起來,就可以解釋某些表面特質。
卡特爾提出的16種人格因素包括:
含蓄或坦率、遲鈍或靈敏、激動或穩定、謙虛或武斷、嚴肅或隨和、善變或認真、畏縮或莽撞、心硬或心軟、相信或多疑、重實際或重想象、直爽或機變、自信或謹慎、保守或探新、樂群或自足、隨便或自制、輕松或緊張。16種因素是彼此獨立的,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的程度有所區別。根源特質的差異,構成了人與人之間在人格結構上的差異。
三,性格學習理論
(一)斯金納的人格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斯金納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他認為人類的一切重要反應,均是經由操作性條件學習歷程建立,由相關的連鎖反應組合而成的,而代表人格的行為方式,同樣也是經由操作性條件學習歷程建立的。
在人格由學習而形成的過程中,個體在情境中自發性的反應,以及該反應所引起的后果是關鍵的因素。反應后果對個體能否帶來滿足,將決定個體將來在同樣情境中是否再度反應。凡是后果對行為起強化作用,代表后果的事物就是強化物。個體在某情境中的固定反應,既由強化作用而建立,由反應組合成的行為和行為方式,也是經由強化作用形成的。個體在某種情境下經常表現同樣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即可視為他的人格特質。從操作條件反射學習建立人格特質的歷程看,人格的發展與形成并非自主的,而是由環境中強化因素的影響塑造而成的。
斯金納的操作條件性反射理論在解釋人格形成過程中環境的巨大影響作用方面有重要價值,但這一理論否定人的主體性對性格形成的影響,顯然是失之偏頗的。
(二)班都拉的人格社會學習論
班都拉是社會學習論的主要提出者。他認為,人的行為的獲得,是由學習者在社會情境中,經觀察別人行為表現的方式以及行為后果間接獲得的。將這種理論用于解釋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就稱為人格的社會學習論。
班都拉的社會學習論基本上接受了斯金納在操作條件反射學習理論中的強化作用概念,但他又將強化的概念擴大,提出了自我強化、觀察學習和模仿等重要概念。對于班都拉來說,個體的人格,可由表現于行為的心理特征來認定。個體任何人格特質,都是在現實生活的社會環境中,經過耳濡目染,向別人模仿學習而形成的。在通過社會學習而形成人格的過程中,個體向他所喜歡的榜樣人物去模仿,模仿后若自己的表現得到社會贊許而獲得滿足,社會贊許就起著強化的作用,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即使榜樣不在場,受到強化的行為也仍然會表現。
班都拉發展了操作性條件學習理論中的強化概念,認為社會學習的強化效果有時不必直接加在行為主體上。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是否得到強化,也可以產生強化效果。由此產生的學習,就稱為替代學習。
第四節性格特征及其形成與培養
一、性格的特征
(一)性格的態度特征
性格的態度特征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與對社會、集體、他人態度有關的性格特征;第二,與對勞動和勞動產品態度有關的性格特征;第三,與對自己的態度有關的性格特征。
現實事物的多樣性決定了人對現實的態度的多樣性,也決定了性格的態度特征的多樣性。與對現實態度有關的性格特征多具有道德評價的意義,因此人們常把品德看成個性或性格中的核心品質。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品質是個性特點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人們性格的意志特征進行評價時,需要考慮道德規范和社會準則,因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高度受人的價值觀、信念和理想的影響。
(三)性格的情緒特征
性格的情緒特征指影響人的活動的情緒傾向性。主要表現在情緒反應的強弱、快慢、波動性、持續性和主導心境,以及主體對于個人情緒的控制能力等方面。
(四)性格的認知特征
性格的認知特征指人們在各種認識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如感知傾向、思維傾向和想象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認知上的被動感知型與主動觀察型,思維傾向上的細節注意型和概括型,想象傾向上的主動想象引導型和幻想型等,都是典型的性格的認知特征的差異。
二、性格的形成
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遺傳、環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會對人們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影響。人的性格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雖然遺傳因素會對性格的形成發生影響,但性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遺傳,而是社會經歷。一個人的全部性格特點,實際上是一個人全部生活歷史的積淀。
(一)遺傳的有限作用
人的神經系統在性格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在某些不正
常性格形成上,可以較為明顯地看到遺傳因素的作用。但是,在整個性格的形成過程中,遺傳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對較小,而個人成長所處的社會環境則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家庭和環境的影響
在性格形成的過程中,家庭和環境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在這里,環境不僅包括家庭,也包括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以及個人和其他人結成的復雜的社會聯系。
在家庭中,父母的責任感和教養態度,是影響兒童性格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氣氛對子女性格形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獨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之容易成為眾人注意的中心。若家長過于嬌生慣養,會使他們形成任性、不關心別人、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特點,從而使獨生子女的教育資源集中優勢變為不利因素。
(三)學校教育的影響
學校教育作為系統、長期的影響環境,在兒童性格的形成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兒童所處的學校和班集體,對其性格形成有著特殊的意義。同伴關系是影響兒童社會化,從而影響其性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社會實踐對性格形成的作用
人是活動的主體。人的性格不是簡單、被動地受制于環境的。環境對人的性格的影響,需要通過人在環境中的活動得以實現。因此,對性格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環境本身,而是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人的性格就是通過其在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而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三、性格的培養
(一)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
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整個個性結構中處于統帥的地位。要培養學生健全的性格,學校就必須利用各種形式開展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正確處理好與他人及集體的關系,正確評價和引導自身的行為,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發展。
(二)及時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
性格是在活動中逐步養成的。通過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的合理組織,可使學生形成勤奮、認真、守紀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質。除此之外,學校還要組織各種課外、校外活動,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增加學生受鍛煉的機會。在各項活動中,教師要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行為表現,對良好的行為要及時表揚、鼓勵。
(三)充分利用榜樣人物的示范作用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榜樣示范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對于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利用榜樣人物的影響往往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的優秀人物,引導學生向這些優秀人物學習。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格教育中,更應該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則,教師應該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為學生性格發展中能夠直接模仿的榜樣。
(四)利用集體的教育力量
通過集體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關心集體、維護集體利益的集體主義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許多優良的性格特征如誠實、助人、組織性、紀律性、自信心、自尊心、好勝心、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等也都能得到培養。另一方面也只有使每一個人的個性(包括性格)都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才會有真正的集體和集體教育可言。總之,教育了集體,也就教育了每一個人;教育了每一個人,也必然會影響到集體。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五)依據性格傾向因材施教
學生性格的發展受他們已有個性特點的影響。同一種教育措施,會因學生的個性差異而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性格教育必須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
(六)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優良性格特征的養成,并非簡單地受客觀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教育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過具體的教育情境幫助他們對自身有客觀、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促使他們自覺地發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在自我意識提高的過程中增強自覺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質的能力。
第五節性格的測評
性格差異的測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預測其行為,對于因材施教、塑造學生良好性格、選拔人才以及合理使用人才等諸多實用目的,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行為評定法
在自然條件下觀察、評定一個人的性格,一方面有真切、客觀的特點,但要保證觀察的可靠性,就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實施起來比較費時。并且,避免個體觀察者的主觀性,還需多個人同時對一個人進行評定,這就增加了這種方法在實際運用中的困難。因此,自然條件下的行為評定方法通常在需要縱深了解一個人性格時才使用。
二、訪談法
這是通過與被試談話直接了解人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交談法有兩種:一種是有組織的,一種是無組織的。有組織的交談是研究者事先設計好要問的問題,從而使交談按照預先期望的進程發展,并獲得期望的特殊信息;無組織的交談是研究者與交談方從有準備的問題開始,后面的問題則視對方對前面問題的回答而臨時確定。這種方法常用于臨床實踐和對被試的性格作一般性的了解。
三、問卷法
問卷法是比較常用的測量性格的方法。
性格問卷法的題目編制較為困難。一方面,性格問卷的提問要避免直接提出問題。因為人其實并不容易了解自己,要是直接問“你是否優柔寡斷?”,被試會受近期的經驗和典型經驗的影響,從而作出片面的反應。另一方面,性格問卷需要避免帶有社會贊許性的題目。每個人都期待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帶有社會贊許性的題目很難得到真實的回答。
盡管問卷法性格測量有以上困難,問卷法仍然是性格測量中首選的方法。因為問卷法克服了行為評分法和交談法不能進行群體施測的缺點,它可以同時對一群人進行測試和評定。而且,參加測試的人可在相同的條件下,對同樣的問題作出回答,個體的性格差異更容易揭示。最后,在多數情況下,問卷法性格測量記分迅速,可以很快獲得測量結果。
四、投射法
投射法的原理是看不清在具有多種反應可能的刺激情境中,反應的不同是由個體的心理差異造成的,個體無意識的內驅力,會在不被主體覺察的情況下對主體的行為發生影響。
著名的投射測驗還有羅夏墨漬測驗和主題統覺測驗(TAT)。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用一些帶有墨漬的卡片____墨漬圖來測試他的病人,要求他們描述圖上都有什么。
主題統覺測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莫瑞等人開創的一種人格測量技術。羅夏的墨漬圖主要用于精神異常者的診斷,而主題統覺測驗則主要用來了解人們的需要和成就動機。
投射法是充分的自主反應,能夠真實地反應被試的性格特征。避免了問卷法中的強迫選擇。同時,這種方法還適合對沒有閱讀能力的被試進行測驗。這種方法的不足,是測驗結果難以解釋,對將來的行為不能提供較好的預測。另外,由于投射測驗適用于個別施測,因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拓展
教育碩士復習心理學名詞解釋總結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2.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個體身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點,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3.認識過程:是人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聯系或關系的過程、
4.心理過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具體而言,是指在客觀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時間內大腦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5.心理現象:是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的統一體。
6.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性原則:是將人的心理活動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在發展中研究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上心理的發生和發展。
7.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被試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做出詳盡的記錄,然后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其心理活動的方法。
8.實驗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計劃地嚴格控制或創設條件去主動引起或改變被試的心理活動,從而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9.測驗法:通過標準化測驗來研究個體心理或行為差異的一種方法。
10.調查法:是指同時向一個總體的有代表性的樣本問一些同樣的問題。通常采用談話、問卷和活動產品分析的方式。
11.個案研究法:對單一研究對象的'某個或某些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稱個案法。
12.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心理學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有關系的邊緣科學。
【教育碩士心理學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教育碩士心理學復習提綱08-31
教育碩士考試心理學必知重點01-12
2015年教育碩士心理學考題詳解資料01-13
藝術碩士考試復習資料:假定性01-11
教育碩士考研之教育心理學部分練習題01-23
在職藝術碩士考試復習資料: 戲劇性01-11
2017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復習資料08-26
教育碩士復習方法01-11
教育碩士就業方向剖析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