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慶策劃必備少數民族婚禮習俗
婚俗是指結婚的風俗,各國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舉行各具特色的婚禮,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少數民族婚禮習俗,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婚慶策劃必備少數民族婚禮習俗:土家族——香袋和哭嫁歌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們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絲布作袋面,紅布做袋里,上面繡著“鴛鴦戲水”等圖案。如果小伙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于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親十拿九穩。
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當天晚上,有鍋灰涂抹“模米”的`風俗。“模米”是代表新郎來迎親的那個小伙子,一般“模米”沒有特殊標記,還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將其找出來。
姑娘出嫁時,全村的姑娘都來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會積極辨認誰是“模米”,以便用鍋灰涂抹他,因為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時實在辨認不出,姑娘們就將男方來的小伙子全部涂抹,據說,被涂抹的小伙子越多,日后女方愛上男方的小伙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后也能相親相愛。
新娘在婚禮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誰家的姑娘不善于哭,就會被認為才低賢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將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過來。而且哭的時間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開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轎時,才算結束。
婚慶策劃必備少數民族婚禮習俗:哈薩克族——姑娘追和啃羊胸骨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之間表達愛情的一種傳統活動;顒娱_始時,姑娘和小伙子騎馬并肩而行,小伙子可以向姑娘傾吐愛慕之意、開玩笑,姑娘無論是否愿意,都不能生氣,任由小伙子說。到了折回時,姑娘有權用鞭子抽打小伙子,小伙子只能逃不能還手。因此一到折回的路程時,小伙子就策馬逃竄,姑娘在后門緊追不舍。如果姑娘對小伙子有意,她高高舉起鞭子,輕輕落下,或者只是假裝在小伙子頭上晃動鞭子。如果姑娘對小伙子無意,那么小伙子就要挨上狠狠幾鞭子了。
在哈薩克婚俗中還有一個“登門”儀式,在女方舉行。登門時,未婚女婿和姑娘坐在帳篷中共同啃吃一塊羊胸骨肉,因為骨肉相連,象征一對新人永遠相親相愛。
哈薩克舉行婚禮有用絆腳繩絆新娘和新娘往爐火中澆油的風俗。新郎領新娘回家時,男方親友在路上扯起一根根繩子,新娘想要順利通過,就要給擺繩者一一贈送禮物,或是讓伴娘唱歌,以歌代物。
新娘到新房后,一位小伙子會唱起“揭面紗歌”,在風趣的歌聲中,小伙子揭開新娘的面紗,向新娘介紹男方長輩和親友。新娘向公婆行鞠躬禮,將一勺煤油撒向火爐,象征以后的生活紅紅火火。
婚慶策劃必備少數民族婚禮習俗:朝鮮族——踩麻袋和推木雁
朝鮮族婚禮形式較多,各不相同。在結婚古俗中以踩麻袋和推木雁比較有趣。在結婚這一天,新郎穿著禮服,戴著禮帽,騎馬來到新娘家。女方在新郎下馬的地方放一條麻袋,麻袋里裝的稻谷之類的糧食,新郎下馬時第一腳必須踩在這個麻袋上,意味著將來新郎新娘婚后稻谷滿倉,生活富裕,表現了民以食為天的思想。
新郎到新娘家之后,被引到“新郎房”前院,地上鋪有席或者毯子。當伴娘把系有白綢布墜子的扇子交給新郎,把木制雁放在新郎面前時,新郎要行一次禮,然后跪下來用右手握扇,用扇推雁,一直將雁推到“新郎房”臺階為止。推雁時如不小心,把雁推翻,說明新郎不機靈,蠢笨。新娘家鋪席時往往有人在席子暗處搞些名堂,想讓新郎把雁推翻。所以新郎推雁時往往假裝用扇子推,實際用手推,以免推倒,但不能讓人家看出來。推完雁,進“新郎房”就坐。吃過飯,新娘和新郎一起向父母與親戚行禮告別,新郎騎馬前行,新娘坐轎隨行。朝鮮族在婚禮上為何要讓新郎推木雁,說法比較多,有一種說法很流行,據說,雁一生只配偶一次,以后形影不離,不管是雄還是雌,如一方先死,另一方不再配偶。在婚禮上推木雁,象征著愛情忠貞不渝,白頭到老。
婚慶策劃必備少數民族婚禮習俗:黎族——愛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在海南島居住的黎族,在姑娘剛出生的時候,父母會在家中種一棵檳榔樹。姑娘出嫁后,這棵檳榔樹也隨之遷往男家。這個婦女死后,檳榔樹也隨之砍去。這種做法是希望女子象檳榔樹一樣正直不二。在海南一些地區,過去小伙子求親,都會送一盒檳榔給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開盒取一顆檳榔,就是答應了這門親事。
黎族青年男女相識之后,就會在一起對歌。如果姑娘喜歡小伙子,就和他唱答。經過一段時間雙方感情深了,姑娘會送小伙子繡著蝴蝶和鮮花的腰帶。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禮物后,要在姑娘的手臂上咬出兩排牙齒印。姑娘被咬后十分高興,黎族人認為,小伙子咬得越深,表示對姑娘的愛越深。
【婚慶策劃必備少數民族婚禮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