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常見的迷路情形及對策
引導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常見的迷路情形及對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謝謝您的閱讀,祝您閱讀愉快。
一、濃霧彌漫,看不清路線
濃霧彌漫時,一般人往往感到不安,甚至有看見巖石幻化成各種奇形怪狀、以及誤把樹干看作鬼魁的現象。一旦感到山體變得大不可測,就會產生不安心理,甚或絕望得認為無法生還, 而匆匆尋找逃離之路。此外,迷路之時,也會由于不安而產生恐怖感,結果為了脫離那種恐怖,往往到處亂闖。但是,這種盲目作法不但使得逐漸偏離正確路線的可能性升高,更將無謂地消耗寶貴的體力。
濃霧彌漫而迷失行程時,首先應采取的對策,是等待霧散放晴。除非是夾帶風雨的濃霧,否則必有消散之時。在等待霧散之時,應注意添加毛衣或擋風雨衣,避兔著涼。
一面等待濃霧消散,一面應確認自己所處位置,設法分辨正確的路線。在仔細觀察濃霧時,也可派視力和體力均較佳者空身前往探路。此時的行動范圍應盡量縮小,在守候者看得見或彼此聲音可充分傳達的距離內進行。若分散四方,應在短時間內采取有效率的行動。因為長時間移動將消耗體力,從而可能導致有些伙伴走失。
其次,把發現的石標或路標、以及所看見有人經過的足跡等 信息加以收集,再研討今后行程。假設發現有任何可資利用的 線索,也均應經領隊確認無誤之后,再展開行動。
盡管如此,還是不能發現正確路線時,則應考慮折回原處、 或就地露營。有關露營方面后面有詳細說明,以下僅列舉折回之際的注意事項。
走錯路線始于何處,如經仔細回想,必可發覺某處有疑問, 不妨靜靜回想,搜索記憶。倘有自信可折回該地點,不妨當機立斷開始行動。那時,必須注意行動,避免隊員走失。具有副領隊資格者,應在追隨者所能目及的范圍內領先進行。不可胡亂爬上爬下,應注意觀察,采取最有效率的路線。領隊殿后,留意全隊行動。如此尚不能發現正確路線時,則應在體力未完全消耗之際,決定露營或野宿之地。
二、完全偏離路線
在巖壁或雪谷等處,偏離正確路線之時,應采取何種對策呢?倘一步錯誤,則有直接遭遇摔跌或滑落等事故的可能性。 故在危險地段特別要求慎重的判斷與行動。
首先在發覺有錯誤的地點,應設法使自己的立足點保持穩固。倘身處巖壁,則先找尋巖床或兩腳與攀手位置穩固之處。 倘身處雪谷,則應利用登山鎬鑿出穩固的立足點。倘自處不穩定的立足點,必然難以冷靜地做出判斷。所以,必先尋找到穩定的立足點。
其次,考慮是否照樣強行前進或者應折回原來正確的路線J 因為向上攀登巖壁或雪谷,往往較之走下坡更為困難。此時,原 則上,以立即折回原來路線較妥,應使用繩索確保安全,并使用登山鎬鑿出一個一個的立足點,謹慎向下行動。因這是一度通過的路線,因此只要不焦躁,慢慢行動,當可折回正確路線。
假使強行前進時,務必格外謹慎地行動。從路線上有無問 題、在途中是否遭遇進退兩難的困境、是否需要繩索與登山鎬等 各種角度,作一研究。強行前進的行動,僅限于經過一小段巖壁、雪谷之后,即緊接著是較為易行的路線的情況,或走在很短 距離內即可與正確路線會合的狀況下實施。
在完全偏離路線的情況下最困難的情形,莫過于在沼澤區迷路。在聯接瀑布的懸崖、峭壁等重重難關的溪谷區,很少能夠另開新的路線。除非遭受臺風所造成的損害或瀑布崩壞等等巨大變化,否則應留有以往已開出的明確路線。倘若手拿著行動指南,一邊比較溪谷形狀或瀑布的特征,一邊攀登而上,大致上將不會出錯。
攀登懸崖,多半以直線攀登之后,再斜向橫切而攀上上方者居多,只是弄錯這種斜向橫切情形頗多。因在懸崖的附近的斜 向橫切特別困難,既無立足點,且將遭遇雜草叢生的巖壁。倘發覺足跡消失、或有疑問,則應立即折回原路線,繼續探索正確路線。
發覺誤人溪谷的‘清形,亦應在陷入困境之前,立即折回為宜。倘繼續強行逼近溪谷,往往會碰上意想不到的瀑布,或溪谷之后緊接而來的谷壁、灌木叢等重重難關。
三、迷失返回路線
過分急著返回,往往也會偏離返回路線。尤其在走下叢林地帶時,發現一條不知何時開辟的捷徑,往往也會感到迷惑,難以判斷那是否為正確的路線。由于錯誤的路線已經有無數人走過,所以,乍看之下,往往也會產生錯覺,誤以為是可靠的路線。當全隊返回時,不可各自任意返回,必須一邊仔細核對路線,一邊往回走。
返回途中偏離正確路線時,應該如何處置呢?倘在其前方看得見正確路線,很輕易即可會合的話,亦不妨繼續前進,否則,應立即折返至走錯之地。而且,采取此種補救行動愈早愈好。
登山時的返回,亦即下山時往往只需一點時間,就可迅速下降相當長的距離。但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之時再爬山就更難,因此,此時要再往上攀登相同距離,可就困難多了,不但時間浪費很大,而且相當消耗體力,因此,在下山途中,認為路線有疑問時,應立即停止下山,迅速采取果敢的折返行動,方屬正確作法,這樣才可避免再爬山,這一點很重要。
四、闖入野獸出沒的路線
有野獸出沒的路線,其第一特征即路線非常狹窄,大約僅能容納一人通過,而且經常呈現雜草覆蓋路面,或有以隧道狀貫通灌木叢中等情形,如果即使在斜坡亦不婉蜒而呈直線飛降模樣。 進而在可稍事休息的平坦地面上糞便四處橫陳,且由那里可一口氣跑到溪谷附近,路線是一直延伸下去等情形,這條路大概就是野獸出沒的山徑。
倘發覺已闖人野獸出沒的路線,應立即折返。因為野獸出沒的路線,乃通往溪谷或人跡杳至之處,倘繼續前進將更加遠離正確路線。
延伸閱讀:野外常見的十一種地形
一、圓頂丘:等高線表示寬松,近於環線,表示周圍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獨立小丘。
二、錐形丘:等高線成環形線,愈近高處,愈密集,多見於山地,狀如錐形。
三、山額:將近山頂傾斜峻急之處,斜坡忽然緩平凸出,狀如人額,由此過後至山頂等高線表示此部份特別寬闊向下彎去。
四、斜坡凹形地:為斜坡上低陷而淺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淺部份.常為流水通過,兩側有棱分隔,形態和山谷極相似。
五、陡壁:棱線末端廣闊而陡直,稱做陡壁,臨近河谷或海岸常見之,等高線在此特別密集。
六、山肩:棱線上部或下部都顯得峻急,中部卻是緩平,稱做山肩,等高線表示中部特別寬闊。
七、山脊:為一條狹長而兩側陡急的高地,頂上可能平坦,廣闊或成刀口等形狀,兩側坡度則可能均勻一致,或一側急直,一側緩和,多見於廣闊平坦地區,此外,地勢較周圍高聳而綿長的,也可視為山脊,等高線表示山脊成橢圓形線。
八、山坳:位在一條狹窄上,兩山間的低下處,河流從此相背分流,與鞍部無明確分別,通常以兩側寬闊又緩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兩側較為狹窄險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線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彎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兩山間的低淺處,但略比山坳為高,如鞍部地形狹窄而深下,用來作橫跨山脊兩側的道路,則稱做山隘。
十、交錯山棱:幼年河谷中,遇河流成彎曲形,兩岸的棱線便會互向凹處突出,形成豎鋸狀,突出的棱線,傾斜緩和,凹入的棱線,傾斜較陡,等高線表示凸出的棱線,離河岸稍遠處向下彎入,反之,表示凹入的山棱,接近河岸向下彎出。
十一、懸崖:為一高峻而近於垂直的巖石面,多由侵蝕和斷層兩大作用所形成;內陸及海岸皆有,等高線表示壁立處,可以有許多等高線重合一起,但也有以特殊符號表示。
【常見的迷路情形及對策】相關文章:
播音常見的問題及對策05-26
小升初面談常見問題及對策01-22
工程監理常見問題及對策09-19
播音主持常見問題對策03-21
現場監理施工常見問題及對策05-22
最新企業采購管理常見缺陷及對策06-15
口譯考試中常見失誤分析及其對策08-07
談形體訓練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11-29
建設項目審計常見問題及對策11-10
中考最后沖刺階段常見問題及對策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