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模擬卷(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
A.人自身的活動
B.實物
C.標本
D.說教
2.一般而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 )。
A.教育現象
B.教育事實
C.教育問題
D.教育規律
3.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更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有( )。
A.系統性
B.預見性
C.結構性
D.實效性
4.“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這是充分運用了下列哪一種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樣示范
C.實際鍛煉
D.品德評價
5.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是( )。
A.科技活動
B.學科活動
C.體育活動
D.社會活動
6.某老師在教“筆”這個生字時,她拿起一支毛筆問學生筆桿是什么做的,學生說是竹子做的。(老師在黑板上寫個“竹”字)又問筆頭是什么做的,學生說是毛做的(她又寫了個“毛”
字)。然后告訴學生說:“竹頭下面加個毛字,合起來就是‘筆’字。”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體現了( )的教學原則。
A.理論聯系實際
B.循序漸進
C.因材施教
D.鞏固性
7.澳大利亞的教師在向學生講“雪花”這一事物時,采用觀看錄像帶并向空中拋撒大量碎紙片以引導學生體會下雪場景的方式,這種直觀的手段是( )。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言語直觀
D.虛擬直觀
8.“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
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B.教育與人的關系
C.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D.教育與社區的關系
9.隨著考試臨近,學生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無法發揮正常水平,這是一種( )
A.焦慮癥
B.強迫癥
C.恐怖癥
D.人格障礙
10.亞里士多德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 )。
A.《理想國》
B.《政治學》
C.《論演說家的教育》
D.《民本主義與教育》
11.布置課外作業的目的是( )。
A.使學生對所學教材的內容當堂理解,當堂消化
B.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C.復習已學過的教材,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
D.使學生掌握新知識
12.“我們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個人能繼續他們的教育,或者說,學習的目的和報酬是繼續不斷生長的能力”,體現了( )的觀點。
A.教育的無目的論
B.神學的教育目的論
C.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論
D.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論
13.我國教師的身份特征是( )。
A.國家干部
B.專業人員
C.公務員
D.自由擇業者
14.“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反映了我國法律所規定的少年兒童合法權利中的( )。
A.受教育的權利
B.受尊重的權利
C.安全的權利
D.生存的權利
15.將心理學引入教育學的第一人是( )。
A.裴斯泰洛齊
B.赫爾巴特
C.夸美紐斯
D.桑代克
16.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說明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導性
B.感染性
C.權威性
D.針對性
18.“教育有法可依,但無定法可抄”,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
A.情境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個別性
19.有的人屬于“聰明早慧”,而有的人則是“大器晚成”,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
A.互補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20.一般說來,如果一個人的智商是100,說明這個人的智力處于( )水平。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溝通對于學校管理來說,有如下功能( )。
A.作出判斷評價
B.信息傳遞
C.約束限制
D.激勵
E.情感交流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內容包括( )。
A.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B.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子女或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C.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責令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D.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
E.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3.小學課外活動計劃實施中發動工作的具體做法是( )。
A.領導者的權威發動
B.教師之間有效地平行溝通
C.個別談話
D.抓好典型項目
E.做好總結
4.課程現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魯納
B.贊可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5.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為( )。
A.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
B.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
C.強化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D.認知結構是學習的基礎
E.習慣是反復練習與強化的結果
6.在德育方法中,( )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
A.擺事實、講道理
B.創設良好的情境
C.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活動
D.操行評定
E.潛移默化
7.潛在課程主要是指( )。
A.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受到的影響
B.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C.校風、班風等制度化與非制度化的影響
D.學校物質文化所構成的物質文化影響
E.未來社會要求的新科技
8.教育現代化的主要內容有( )。
A.教育觀念現代化
B.教育內容現代化
C.教育管理現代化
D.教育方法現代化
E.教育方式成人化
9.教育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B.重視學生主體參與課堂,獲得體驗
C.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針對性教育
D.教育目標要反映社會發展
E.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
10.下列哪些政策文獻作了教師在職培訓的法律制度化的規定?( )
A.《教師資格條例》
B.《教育法》
C.《憲法》
D.《教師法》
E.《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
三、簡答題(共5題,每題5分,共25分)
1.請結合實際談談你對素質教育的理解。
2.簡述個別化教學的基本環節。
3.運用說理教育法進行德育要注意哪些問題?
4.舉例說明什么是“功能固著”及其作用。
5.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四、論述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0分)
1.聯系實際,談談教師應具備哪些教學能力。
2.試述合作學習在設計與實施上必須具備的五個特征。
五、案例分析題(共1題。每題15分)
一個三歲半的小孩患有口吃,說話結結巴巴,尤其是在人多的時候更是明顯。他的父母不斷地糾正他,提醒他,可是效果不佳,有時候批評他,甚至嚇唬他,F在這孩子越來越沉默了,他的父母真的沒有辦法了。
請結合案例,談談孩子口吃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A【解析】從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學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動,如口耳相傳、示范、模仿、練習,但主要通過語言,也包括表情、動作、形體等進行。
2.C【解析】教育學是關于怎樣培養人的一門科學,而要解決培養人的問題,就勢必會在解決培養人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產生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當人們體會到某些教育事實對人的關系十分密切,對人的發展有某種意義,但還不了解它,同時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決定去研究它時,這樣便構成教育問題。人們對教育的認識達到這個水平時,即把教育問題作為教育學的對象時,教育學就產生了。”因此,教育學的研究最根本的對象就是教育問題。
3.B【解析】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
4.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創設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觀、樸素、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凈化美化校園等。
5.B【解析】學科活動是一種學科性的課外學習和研究活動,一般按學科分別組織活動。這類活動是學校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
6.B【解析】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7.B【解析】直觀教具可分為兩類:一是實物直觀,包括各種實物、標本、實驗等;二是模象直觀,包括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錄像帶、電視和電影片等。
8.A【解析】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把教育看作治國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主張通過培養統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9.A【解析】焦慮癥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應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學生由于考試而產生緊張情緒,以致考試不能正常發揮,屬焦慮癥,故選A。
10.B【解析】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教育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古希臘人已知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了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創造性見解。《政治學》是古希臘最重要的政治學論著,被公認為西方傳統政治學的開創之作。它所建立的體系和一系列政治觀點,對西方政治思想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
11.B【解析】布置課外作業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12.A【解析】此觀點體現了教育無目的論。
13.B【解析】我國教師的身份特征是專業人員。
14.B【解析】“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反映了我國法律所規定的少年兒童合法權利中的受尊重的權利。
15.B【解析】赫爾巴特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他的理論是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16.D【解析】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7.D【解析】家庭教育的特點權威性、靈活性和針對性。而題干正是說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特點。
18.B【解析】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創造性。
19.B【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差異性是指在每個階段內,每個兒童的發展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在他們發展過程中,常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
20.D【解析】一般的,IQ大于140為天才,130~140智力超常,120~130智力優秀,110~120智力中上,90~110智力中等,80~90智力中下,70~80臨界狀態,小于70智力低下。
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ABDE【解析】考查溝通對學校管理的意義。
2.BCDE【解析】考查《義務教育法》內容。A項應為2006年9月1日施行。
3.ABC【解析】小學課外活動計劃實施中發動工作的具體做法包括領導者的權威發動、教師之間有效地平行溝通、個別談話三種。
4.ABE【解析】考查課程改革中的代表人物。蘇聯的贊可夫、美國的布魯納、西德的瓦•根舍因一同被國際上譽為“課程現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
5.ABCE【解析】認知結構是布魯納發現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6.BE【解析】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
7.ACD【解析】考查潛在課程的內涵。
8.ABCD【解析】考查教育現代化的內涵。除以上選項之外,教育現代化還包括教育設備現代化、師資隊伍現代化。
9.ABC【解析】本題考查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措施。
10.BDE【解析】考查教育法規的常識。
三、簡答題(共5題。每題5分。共25分)
【答案要點】
1.教育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處于基礎地位,因此,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和知識基礎。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2.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個別化教學大致包括這樣幾個環節:①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②提供教師與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③引人有序的和結構化的教學材料,隨之加以操練和練習;④容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學。
3.運用說理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①明確目的性。說服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啟發和觸動他們的心靈;切忌一般化、空洞化。②富有知識性、趣味性。說服要著重給學生以知識、理論和觀點,使他們受到啟發,獲得提高。③注意時機。說服的成效,往往不取決于花了多少時間,講了多少道理,而取決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時機,撥動學生心弦,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④以誠待人。教師的態度要誠懇、深情、語重心長、與人為善。打開學生心靈的門戶,使講的道理易被學生所接受。
4.功能固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定勢,即從物體通常的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物體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時,就很難看出該物體所具有的其他潛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難看出其他的功能。比如都知道筆是用來寫字的,但是還可以拿來當尺子來畫直線。功能固著在解決問題中可能起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可能起消極的阻礙作用。比如當在某種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體的潛在功能來解決問題時,功能固著可能起阻礙的作用。
5.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有: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四、論述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0分)
【答案要點】
1.教師較高的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敏銳的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是從事教學工作的基礎。敏銳的觀察力需要教師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后與學生的交往進行刻意鍛煉才能形成。
(2)較強的言語表達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是教師優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言語表達,不僅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極大地促進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3)靈活的組織教學能力。教師會教,學生才能會學。教學無定法,需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的進度靈活掌握。教師應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放在教學過程的重要位置,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把握時機進行教育的能力。課堂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因而把握時機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便成為衡量教師教育素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5)一定的知識創新的能力。知識創新是指運用新思想、新材料、新方法,對知識進行重新加工、組合、更新和提高的過程。教師擔負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任務。教師應站在知識經濟的高度,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創新氛圍,并用自己的創新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
2.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其目的
不僅是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力,而且是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能力。
合作學習在設計與實施上必須具備五個特征:①分工合作。是指以責任分擔的方式達成合
作追求的共同目的。②密切配合。是指將工作中應在不同時間完成的各種項目分配給各個人,以便發揮分工合作的效能。③各自盡力。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取代為了獲得承認和評級而進行的競爭,轉而同心協力追求學業成就,因為合作學習的成就評價是以團體為單位的。④社會互動。合作學習的成效取決于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作用,即大家在態度上相互尊重,在認知上集思廣益,在情感上彼此支持。⑤團體歷程。是指由團體活動來達成預定目標的歷程。這些團體活動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監督、如何處理困難、如何維持團體中成員間的關系等。
五、案例分析題(共1題,每題15分)
【答案要點】
口吃一般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而造成案例中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則是心理原因。父母對孩子口吃的態度造成了孩子精神緊張和焦慮,更不愿意說話。因此,要解決孩子的口吃,首先要解除孩子說話時的緊張情緒,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避免批評和嚇唬孩子,另外要加強說話訓練,讓孩子多動口,才能徹底矯治。
【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模擬卷附答案】相關文章:
2017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復習模擬卷(附答案)01-21
2017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模擬試題(附答案)01-21
2017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備考模擬卷及答案01-21
2017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備考習題卷(附答案)02-26
最新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模擬復習卷(附答案)01-21
最新幼兒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模擬卷(附答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