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七要素
引導語:要想做好品質管理,關鍵就在把握品質管理七要素,那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是哪七要素吧。
要素一:人
人的因素,波動最大,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起決定性的作用。如何通過人來提升產品質量?
一是培訓機臺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使之達到生產要求。企業可以通過一些鼓勵措施來激勵機臺操作人員,如印刷技術等級證書、印刷職稱等。深圳九星印刷集團就是通過此種方式來提升操作人員的技能,并保障產品的穩定質量,在生產實際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培養遵守流程制度且值得信賴的人。筆者在從業生涯中,曾接觸日本和多田印刷的很多高層人士。和多田是日本著名的印刷生產供應商,為索尼、任天堂等日本知名大型電子企業提供包裝產品配套服務,筆者與他們接觸感受最深的是:他們可以容忍產品質量的瑕疵,但是絕對無法容忍流程的不執行。他們認為產品質量是可以持續改善的,技術是可以精益求精的,但是違反生產流程、違反作業指引、管理制度是絕對不允許的,這是他們的紅線,企業一旦違反,就立馬面臨取消訂單的巨大風險。
三是現場操作者應具備對產品質量進行評價的能力,并識別產品質量風險,且提前采取措施進行產品質量預防。雅昌印刷集團,為了滿足客戶(藝術家)的特別要求,還專門抽時間對機臺機長進行藝術畫、收藏品的藝術認知培訓,以便更好的理解客戶要求,滿足產品的質量特性標準。
要素二:機
一臺穩定工作的設備是保障產品質量的基本要求。要想設備穩定工作,保障產品質量,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設備要按時保養,嚴格按照保養計劃進行,不能把貨期忙、時間緊作為設備不保養或者設備帶病運轉的借口;
二是設備在平時工作中,嚴格按要求規范作業,平時做好備品、備件的管理,一旦設備出現故障,馬上修理,保證設備平穩運轉;
三是通過對設備的性能評估,提前識別、評估、預防設備給產品質量帶來的質量風險,未雨綢繆,在生產前針對設備的特性,做足產品質量風險預防措施。
要素三:料
有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一味追求物料的低成本,品質經理只能要求各部門經理一起評審會簽,最終客戶投訴、退貨、索賠,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質量聲譽。
一是品質部門是對客戶負責、充分了解,明白客戶的品質要求的,故品質經理有權決定所有品質的決策,包括物料的采購建議。目前有95%的企業,一般出現品質分歧的時候,要不就是總經理說了算,要不就是市場業務說了算的情況實在過于平常,品質經理此時已經完全失去最終品質決策的權限。
二是上面提到的和多田印刷,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供應,一般都是指定物料供應商,這些供應商物料質量過硬,雖然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點,但是很好的穩定了產品的質量,印刷廠商也不敢輕易更換物料供應商,否則馬上就面臨取消訂單的危險。
三是方法應該堅決執行,不能因為采購、廠長、總經理的`人情關系,而給產品質量帶來巨大風險。來料檢測是第一道關口,不能滿足生產要求的,要堅決退換。
要素四:法
一般商務印刷產品的工藝比較簡單,質量要求不算苛刻。相比之下,高檔包裝印刷領域,產品質量的要求就高多了。如奢侈品酒盒包裝的產品質量要求就非?量,難度也非常大。因為工序多,不是一個車間、一個環節就能完成產品的制造,故對各車間,各工序、各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實印刷品的利潤來源就是每個工序所創造的產值相加,故在生產制造中,對每個工序、環節、步驟實施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并嚴格執行SOP作業指引,才是保障產品質量和利潤的關鍵性因素。任何一個后道工序的錯誤,都將造成前工序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前功盡棄,公司將面臨貨期推遲,信譽降低、品牌受損,重新補單的不良局面。
所以,在生產制造前期,對設計構造、各工藝流程充分分解,識別并提出產品質量風險,預防及提出有效的防范對策,對生產流程各步驟進行技術參數的記錄與追蹤尤為關鍵。
要素五:環
大家都知道印刷車間主要是以紙張為原材料,而紙張對環境比較敏感。天氣潮濕時,容易荷葉邊;天氣干燥時,又容易出現緊邊,在生產作業時,很容易導致套印不準,模切走位的現象。筆者在青;⒉蕰r,當時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晚上零下20多度,車間沒有安裝恒溫恒濕系統,復合、轉移金卡表面常常有水霧,開機印刷時經常掉墨,整批產品面臨報廢的巨大風險。后來通過給車間安裝恒溫恒濕系統等措施,以及讓產品提前在車間預熱5天,終于解決了掉墨、附著力不好的問題。
另外,印刷車間對色彩環境也是有要求的,車間的明暗度、色彩觀測光源都是有講究的,只有真正做到位,才能有效預防環境方面所帶來的質量困擾。廣東沿海省份在3到5月時,梅雨天氣比較多,所以物料、半成品的防護也很重要,半成品完成后轉往下道工序,一定要用保鮮膜包好,盡量讓生產工序銜接緊湊,不至于物料放上半個月嚴重變形,再來生產,然后帶來很多的質量問題。
要素六:測
目前很多做煙包的印刷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或者品質檢測中心,有效預防了產品質量事故的發生。在必要的條件下,建立自己的檢測中心對企業的質量保障還是大有裨益的。
來料檢測是第一道關口,第一道關口卡住了,質量做好了一半。
制程中的生產檢測,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做的。做好了,能有效避免批量性、致命性產品質量缺陷的出現;做不好,就面臨整批報廢的巨大風險。一般生產制程中,條碼檢測最常見,也是最關鍵的;色彩方面,一般用愛色麗的分光密度儀,528、530的都可以,特殊情況下,就用到格靈達,或者G7認證與GMI認證。
對于產品質量要求非常高、工藝比較復雜的產品,在生產工序前后質量的驗證也尤為關鍵。目前很多企業的中層管理干部,包括經理和主管都缺乏全局性的意識,只管自己工序的質量,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對后工序所帶來的質量風險和影響,最終造成企業的重大損失。
要素七:信
雖然信息的傳遞不能控制產品質量,但正是很多人忽略了,才給后道工序帶來很多麻煩,因此要留意以下3點:
一是上下工序一定要卡住不良品的流通,原則上:下工序是上工序的客戶,不制造不良品,不傳遞不良品;
二是印張上有多模產品的,有些可以要,有些不能要的,一定要標識清楚。日本和多田的要求是:畫一個《多模產品示意圖》,好的產品地方打勾,不好的產品地方打叉,這樣一來是傻子都明白,哪個地方有質量問題;
三是大貨和有品質異常的產品一定要隔離、不能放在一個卡板上。大貨產品可以使用印刷成黑色的《產品流程跟蹤記錄卡》,而有問題的產品,可以把標識牌印刷成黃色;至于報廢產品,可以單獨劃分一個區域,標識卡印刷成紅色,每天對報廢區域及時清理,避免混放。
四是產品數量一定要準確,記錄要清楚,工序流程要清晰,不要涂涂改改。上下工序交接時,最穩妥的辦法是,專門的交接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并簽名核實。
【品質管理七要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