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考前試題「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認知行為理論是社會工作常用的重要理論,它來自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和阿德勒的認識理論。根據認知行為理論,社會工作者在助人過程中應該著眼幫助服務對象改變( )。
A.自己的看法
B.情緒宣泄的方法
C.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D.生活環境
2.常靜在某社區做社會工作者,近期她在社區中組織了“向孤寡老人送愛心”活動,目的是號召居民關愛社區中的孤寡老人,關心照顧他們的生活,促進社區居民的團結。在這項活動中,常靜扮演著( )的角色。
A.倡導者
B.聯系人
C.教育者
D.使能者
3.下列選項中關于個案工作說法錯誤的是( )。
A.個案工作非常注重發掘和運用服務對象自身及其周圍環境的資源和能力
B.個案工作是一門專業的工作方法
C.個案工作的工作過程是間斷的
D.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運用自己的專業方法影響服務對象的過程
4.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強調服務對象的問題與服務對象感受到的來自過去、現在以及問題處理三個方面的壓力有關,這是心理社會治療模式( )。
A.對服務對象問題的假設
B.對人的價值的假設
C.對人的成長發展的假設
D.對社會環境的假設
5.老范在政府部門工作,在前段時問的干部選拔中,老范落選了,這讓他非常沮喪,開始酗酒,而且越來越嚴重,不但影響正常工作,與家人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社會工作者小毛了解到老范的情況后,引導老范思考喝酒的好處和壞處,并建議他詳細記錄下來自己何時、何地、在什么情況下會喝酒、每次喝多少酒等資料,然后幫助他一起尋找不同方法來轉移想要喝酒的念頭。小毛協助老范解決飲酒過量問題所運用的是( )。
A.認知行為治療模式
B.心理社會治療模式
C.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D.危機介入治療模式
6.小李是專門從事地區發展的社會工作者。在組織社區居民討論社區噪聲污染問題時,居民老張提到自己8歲的兒子經常無故吼叫,砸家里的東西,有時還背著家長吸煙。老張為此特來向小李求助,小李應該為老張提供( )。
A.心理治療
B.轉介服務
C.行為治療
D.外展服務
7.范貞對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很高,工作要做到最好,收入在身邊的人中也要最高,使用的物品也要最好的,對于男朋友的要求也特別高,她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范l貞的這種行為屬于非理性信念中的( )。
A.絕對化
B.概括化
C.抽象化
D.普遍化
8.社會工作者李翔就職于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該中心想為育新社區老人提供服務,并向民政局申請經費資助。區民政局很支持這一想法,要求中心準備材料,并寫明內容。這份材料被稱為( )。
A.工作計劃書
B.專題請示報告
C.項目申請書
D.可行性報告
9.某中學的一些高年級男同學在課余時間經常聚集在一起,欺負低年級的同學。學校社會工作者鄭軍發現了這一問題,他運用了不同的小組工作技巧去幫助那些高年級的男同學改變他們的不當行為。鄭軍在這里所扮演的角色是( )。
A.教育者
B.使能者
C.治療者
D.倡導者
10.在小組活動中,社會工作者小焱發現組員李慶很少發言,總是沉默地坐在一旁聽其他組員發言,小焱對李慶加以引導,鼓勵他與其他組員多交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小焱所運用的技巧是( )。
A.示范引導
B.鼓勵組員相互表達
C.提醒組員相互傾聽
D.促進組員相互回饋
11.在小組工作實務中,不同類型的小組往往采取不同的工作模式,社會目標模式主要強調的是( )。
A.培養并提升小組組員的社會責任、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能力
B.帶領小組組員建構和發展社會關系
C.促進組員之間、小組和社會系統之問的良性互動
D.通過與其他組員的溝通、理解與互動達成共識
12.小組工作的( ),是開展小組工作實務的基礎。
A.性質及特點
B.服務范圍
C.類型劃分與確定
D.組織結構
13.社會工作者李毅發現本社區中有許多軍隊離退休干部,他們因為剛剛離開部隊,不太適應在家中的生活,平時很少外出,也不愿與其他人交流。李毅將他們組織起來,為他們搭建了溝通互動的平臺,組織他們為社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個小組屬于( )。
A.支持小組
B.任務小組
C.成長小組
D.教育小組
14.在為企業員工開展成長小組的第三次聚會中,小王與小李就如何安排小組內部分工產生了分歧,雙方言語激烈。最后變成了爭吵和人身攻擊,互相挑戰在組內的角色和指責各自的行為。此時,社會工作者介入的焦點應該是( )。
A.請兩人離開,讓他們先處理對抗行為
B.冷靜地轉移話題,忽略兩人的對抗行為
C.包容兩人的對抗行為,繼續討論小組內部分工
D.重申小組規范,處理兩人的對抗行為
15.劉大爺是一位獨居老人,他沒有子女,也沒有其他親人在身邊照顧他,他的身體很不好,每個月靠領取的低保生活,日子過得很艱難。社會工作者對其實行社區非正式照顧可以提供的服務是( )。
A.為劉大爺提供心理輔導
B.幫助劉大爺向政府申請經費補助
C.動員劉大爺進入福利機構接受照顧
D.聯系劉大爺的鄰居提供日常幫助
16.某社區服務中心將1樓的l0間空房改造為30張床位的小型社區敬老院。受到社區老年人和家屬的歡迎。很快就有l0位老人申請人住。這種由社區敬老院提供的照顧屬于( )!2008年真題】
A.由社區照顧
B.在社區照顧
C.互助網絡式照顧
D.支持網絡式照顧
17.2009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其采用的社區教育宣傳手法屬于( )。
A.吸引力
B.正面宣傳
C.負面宣傳
D.多媒體推廣
18.根據民政部門制訂的居家養老服務方案,某地政府將對全區8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貼。由此形成的需要被稱為( )需要。【2010年真題】
A.規范性
B.感覺性
C.表達性
D.比較性
19.社會工作者組織志愿者,對于本社區內的孤寡老人進行電話問候。這屬于社區照顧模式中的( )。
A.物質支持
B.心理支持
C.整體關懷
D.行動照顧
20.社會工作者王瀟準備在社區內組織一個“社區治安維護協助小組”。為了吸引更多的熱心居民來參與,王瀟通過海報的形式,宣傳加強治安,將使居民們的社區生活更有安全保障。王瀟是從( )方面來吸引居民加入小組。
A.問題利益
B.集體利益
C.組織吸引力
D.社區利益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認知行為理論的實務原則中,界定對服務對象問題看法的原則之一是服務對象的問題不是固有的,即服務對象的問題及其行為都是學習得來的,所以也是可以經由學習改變的。
2.【答案】D 在服務工作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需要扮演的角色包括:(-1)使能者;(2)聯系人;(3)教育者;(4)倡導者;(5)治療者。其中,使能者,即社會工作者運用自身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巧,調動服務對象自身的能力和資源,發揮服務對象的潛在能力,促使服務對象發生有效改變。
3.【答案】C 個案工作是一門專業的工作方法,與一般的志愿者的公益活動根本不同,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個案工作是一連串的工作過程,也是社會工作者運用自己的專業方法影響服務對象的過程,故C項說法錯誤。個案工作非常注重發掘和運用服務對象自身及其周圍環境的資源和能力,以增進服務對象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
4.【答案】A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理論假設包括: (1)對人的成長發展的假設;(2)對服務對象問題的假設;(3)對人際溝通的假設;(4)對人的價值的假設。其中,對服務對象問題的假設,即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強調服務對象的問題與服務對象感受到的來自過去、現在以及問題處理三個方面的壓力有關。
5.【答案】C 理性情緒治療模式從服務對象的理性、情緒和行為等方面著手,徹底消除服務對象在情緒和行為上表現出的困擾。理性情緒治療模式對人的心理失調的原因和機制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比較有影響的ABC理論。A代表引發事件,是指服務對象所遇到的當前發生的事件;B代表服務對象的信念,是指服務對象對當前所遭遇事件的認識和評價;C代表引發事件之后出現的各種認知、情緒和行為。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所運用的就是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6.【答案】B 通常只有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才允許提供必要的轉介服務:(1)服務對象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屬于本機構的服務范圍;(2)服務對象生活在機構的服務區域之外。在本案例中,因為小李是從事地區發展的社會工作者,而居民老張所遇到的問題屬于兒童社會工作的范疇,所以,小李可以將老張轉介給相應的服務機構。
7.【答案】A 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場境中的經驗絕對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想法和觀點。絕對化是指服務對象對自己的要求過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無缺;普遍化是指服務對象把自己對某件或者某些事情的看法概括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性,如經歷幾次失敗之后,認為自己天生就很笨;而抽象化是指服務對象把具體場境中得出的經驗抽象為一般的準則,例如,強調如果自己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自己。
8.【答案】C 如果服務機構的大宗款項來自于資助或基金會資助,一般要寫項目申請書,因為,政府基金會對服務機構的資助常常是以項目的形式出現的。故選C。
9.【答案】A 在服務工作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需要扮演的角色包括:(1)使能者;(2)聯系人;(3)教育者;(4)倡導者;(5)治療者。其中,教育者,即社會工作者指導服務對象學習處理問題的新知識、新方法,調整原來的行為方式。
10.【答案】B 促進組員溝通的技巧包括:(1)提醒組員相互傾聽;(2)鼓勵組員相互表達;(3)幫助組員相互理解;(4)促進組員相互回饋;(5)示范引導。其中,鼓勵組員相互表達,即社會工作者要鼓勵組員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特別是運用“此時此地”的技術讓組員表達自己的感受,接納他人的感受。對沉默的組員要加以鼓勵,對說得太多的組員適當加以阻攔,以給其他人更多的表達機會。
11.【答案】A 作為最早形成的小組工作模式之一,社會目標模式主要運用于社區發展的項目或領域。其注重的是社會責任和社會變遷,強調培養公民的社會責任、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能力。
12.【答案】c 小組工作的類型劃分與確定,是開展小組工作實務的基礎。社會工作學科中有關小組的分類標準很多,一般依據小組的目標、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小組的形成方式、服務對象的參與動機以及小組采用的結構等,劃分成不同的類型。
13.【答案】A 支持小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問題的小組組員組成的。通過小組組員彼此之間提供的信息、建議、鼓勵和感情上的支持,達到解決某一問題和成員改變的效果。在支持小組中,最重要的是小組組員的關系建構、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
14.【答案】C 社會工作者要學習如何面對和處理小組的沖突,并協助組員讓沖突成為他們正向成長的經驗。在面對沖突時,社會工作者應該有包容、冷靜和理性的態度。
15.【答案】D 由家庭、親朋、鄰居提供的照顧是非正規照顧。社區照顧模式認為,社區內存在著許多人際關系網絡,這些關系網絡對社區成員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它可以為人們提供重要的精神、物質和服務方面的支援。例如,朋友可以在感情和工作上給予支持,家人在個人出現困難時提供主要的幫助,鄰居在日常生活事務上提供緊急照應等。社區照顧十分重視動員這些與服務對象有關的非正規照顧系統,鼓勵他們參與并提供幫助,建立有效的照顧網絡,與正規的社會服務一起,支援和協助人們解決困難。
16.【答案】B “在社區照顧”的服務形式有多種:一是將照顧者遷回他們熟悉的社區中的家庭里生活,并輔以社區支援性服務,如家務助理、社區護士及社區中心等。二是將社區內的大型機構改造為更接近社區的小型機構,如老人庇護所、小型兒童之家等。三是將遠離市區的大型機構遷回社區內,使服務對象有機會接觸社區,方便親友探訪見面。
17.【答案】B 社區教育宣傳手法主要有:(1)采用有吸引力的手法;(2)信息明確,目標具體化;(3)重復信息;(4)多媒體推廣;(5)正面宣傳和負面宣傳。其中,正面宣傳是以積極和令人舒適的方式為群眾建立一個美好的印象;負面宣傳的目的是警告和威懾,希望通過宣傳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來阻止和改變人們的不良行為。
18.【答案】A 規范性需要是專業人員、行政人員或專家學者依據專業知識和現有的規定或規范指出在特定情況下所需要的標準。例如,民政部頒布的《全國示范城區標準》規定,每個街道都要建有一個l 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區服務中心,同時也規定了社區中心應配備的服務項目。當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不符合規定時,就存在規范性需要。
19.【答案】B 從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政策、模式和介入方法及過程角度看,“照顧”基本上可以從四個不同層次來界定和理解,即行動照顧,如起居飲食的照顧,打掃住處、代為購物等;物質支持,如提供衣物、家具和現金、食物等;心理支持,如問候、安慰、輔導等;整體關懷,如改善生活環境、發動周圍資源給予支援等。
20.【答案】A 門德斯和威爾遜提出,社區工作者在與招募對象接觸時,可以從個人利益、問題利益以及組織吸引力等方面吸引群眾加入社區團體和組織。其中,問題利益指加入社區團體和組織的改善和解決具體的社區問題有所助益,它特別適用于那些以解決某個社區問題為目標的團體和組織吸引關注該問題的居民參與其中。
【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考前試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考前模擬試題「附答案」01-22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考前模擬復習沖刺題「附答案」01-22
2017社會工作師《綜合能力》模擬考前試題「附答案」01-22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沖刺題「附答案」01-22
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試題11-01
社會工作者考試中級綜合能力考前試題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