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管理與危機穩定的特征分析
危機管理是政策制定者在不犧牲重要國家利益的情況下,努力平息與其他強國之間戰爭威脅的過程。它運用威懾、強制外交、保證和誘導等來說服其他國家,使其認識到和平解決沖突比訴諸武力更加符合其利益。
首先,由于危機是動態的,有多方互動,因此單獨一方不能實現穩定
從本質上來講,危機都是不可控的,因為穩定取決于其他方的行為,而他們也要捍衛自身的利益。如果各方都認為發動戰爭對自己不利,至少是在當時不利,那么即使目前出現利益沖突,危機穩定也仍然存在。這樣,當各國真心希望避免戰爭時,要保持穩定,就必須使各方都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安全:確保不會遭受突襲、可以安全地等待、不會有哪一方未經允許而先發制人。各方必須自信能夠抵御對手的攻擊或者具備足夠的反擊能力作為威懾力量。盡管如此,如果一國或多國甘冒有限戰爭的風險,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另一方的利益,那么除非侵略者認為發動攻擊所帶來的利益不抵所冒風險,否則危機穩定將不復存在。再次強調一下,只有危機各方仍然相信沖突不符合自身利益,才能繼續保持穩定。
其次,當對手感到攻擊的緊迫性時,危機就會變得不穩定
當沖突中的一方或多方感到危機變得失去控制,也就是說威懾正在失去作用,危機管理的其他方面正在瓦解,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如果其中一方認為首先發起攻擊將會獲得優勢,將加劇這一壓力。雖然危機各方都想避免卷入戰爭,但如果戰爭看起來不可避免,那么就會有沖突方得出先發制人要好于后發制人的.結論,戰爭就會爆發。即使沒有達到前述條件,假如沖突中的一方不控制侵略野心,當其發現能夠采取行動的機會時,也可能突破發動攻擊所承受的壓力,從而破壞危機穩定的基礎。1914年7月,德國領導人就經歷了這種緊迫性,他們要求奧地利領導人在其他大國介入之前迅速擊敗塞爾維亞。因此,當實力和對現狀滿意程度不同的多個國家發生沖突時,將很難維持危機穩定性。
第三,需要重點指出的是,無論哪一方首先感到需要發動攻擊的壓力,也無論任何一方的恐懼是否正當,危機都可能變得不穩定
一旦國家領導人意識到穩定性逐步瓦解,開始懷疑戰爭不可避免,他們就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除了啟動和加快軍事準備,別無選擇。在其他國家看來,這種軍事準備則表明了一種侵略意圖,因此會刺激他們加快自身軍事準備。這就可能推動“采取行動-做出反應”的循環,最終導致先發制人或者近乎同時的攻擊。如果對手認為其容易遭受突襲,做出關鍵決策的時間不斷減少,或者待敵先攻可能會失去戰爭優勢,那么穩定性將變得特別脆弱。如1914年7月危機所展現的那樣,危機穩定性主要取決于決策者的信念、感覺和期望,而不是任何客觀現實。
最后,應注意的是,如果沖突中的一國或幾國只擁有常規力量或者剛剛具備核能力,那么它們之間的沖突要比成熟核大國之間的沖突穩定性差。在成熟的有核國家之間爆發沖突時,毀滅性打擊的共同風險會使各方變得格外謹慎。事實上,在理想的條件下,在兩極世界的核沖突中,即使雙方都認為某一方具有顯著的先行打擊優勢,這種沖突仍然能夠保持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