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衛生資格考點: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脂類的消化和吸收
正常人一般每日每人從食物中消化60?50克的脂類,其中甘油三脂占到90%以上,除此以外還有少量的磷脂、膽固醇及其酯和一些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acids)。食物中的脂類在成人口腔和胃中不能被消化,這是由于口腔中沒有消化脂類的酶,胃中雖有少量脂肪酶,但此酶只有在中性PH值時才有活性,因此在正常胃液中此酶幾乎沒有活性(但是嬰兒時期,胃酸濃度低,胃中PH值接近中性,脂肪尤其是乳脂可被部分消化)。脂類的消化及吸收主要在小腸中進行,首先在小腸上段,通過小腸蠕動,由膽汁中的膽汁酸鹽使食物脂類乳化,使不溶于水的脂類分散成水包油的小膠體顆粒,提高溶解度增加了酶與脂類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類的消化及吸收。在形成的水油界面上,分泌入小腸的胰液中包含的酶類,開始對食物中的脂類進行消化,這些酶包括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輔脂酶(colipase),膽固醇酯酶(pancreatic cholesteryl ester hydrolase or cholesterol esterase)和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食物中的脂肪乳化后,被胰脂肪酶催化,水解甘油三酯的1和3位上的脂肪酸,生成2-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此反應需要輔脂酶協助,將脂肪酶吸附在水界面上,有利于胰脂酶發揮作用。
食物中的磷脂被磷脂酶A2催化,在第2位上水解生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胰腺分泌的是磷脂酶A2原,是一種無活性的酶原形成,在腸道被胰蛋白酶水解釋放一個6肽后成為有活性的磷脂酶A2催化上述反應。
食物中的膽固醇酯被膽固醇酯酶水解,生成膽固醇及脂肪酸。
食物中的脂類經上述胰液中酶類消化后,生成甘油一酯、脂肪酸、膽固醇及溶血磷脂等,這些產物極性明顯增強,與膽汁乳化成混合微團(mixed micelles)。這種微團體積很小(直徑20nm),極性較強,可被腸粘膜細胞吸收。
脂類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腸下段和盲腸。甘油及中短鏈脂肪酸(<=10C)無需混合微團協助,直接吸收入小腸粘膜細胞后,進而通過門靜脈進入血液。長鏈脂肪酸及其它脂類消化產///物隨微團吸收入小腸粘膜細胞。長鏈脂肪酸在脂酰CoA合成酶(fattyacyl CoA synthetase)催化下,生成脂酰CoA,此反應消耗ATP。
【衛生資格考點:脂類的消化和吸收】相關文章: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脂類的消化和吸收03-23
衛生資格考點:消化性潰瘍的概述03-21
衛生資格考點: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礙03-26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脂類代謝03-10
衛生資格考點:專業范圍03-23
衛生資格考點:崩解劑03-26
衛生資格考點:有毒食品03-23
衛生資格考點:不宜吃山楂的四類人03-23
衛生資格考點:短期、亞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