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升初亂象的終結者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受命報道亂象。曾經自以為是的認為,通過媒體的持續報道,能引起廣泛關注,進而推動改革,讓大多數孩子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從小學平穩有序地升入初中,F在看來,未免太幼稚了。
在北京,享受“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的大多數小學畢業生和他們的家長依然憂心忡忡,他們升學的壓力顯然已經超過那些初、高中畢業生。
無論在北京市哪所重點中學的校園里,都能看到步伐匆忙,面容焦急、身帶各種材料的家長和孩子,他們都是來報名參加重點學校測試和選拔的。
家長們說,每到一所學校報名就要交一份簡歷。在校六年的成績單、校外各種輔導班的測試表、各類參賽獲獎證書、綜合素質評價表等等。他們的簡歷甚至比大學生、研究生求職簡歷的內容多很多,長達四、五十頁。
盡管一些地方擇校途徑在增加,但進入一所重點中學的難度并沒有降低。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學校今年招收29名特長生,但是報名人數超過700人,錄取率約為1比25,其實這還不是最高的。今年,湖北省一所重點中學招30個人的英語班,報名人數超過3000人。學生家長的共識是:相比中考和高考,是最難的。
這兩年的擇校政策不僅沒簡化,反而越來越復雜了。僅北京海淀區就有“優秀小學畢業生推薦入學”、“文體科技特長生”、“共建生”和“上民辦學校”、“自主招生”、“點招生”、“雙向選擇”、“對口派位”等等政策。
今年,北京市部分區縣和重點中學,紛紛推出了自定的一些入學政策。最少的三種,最多的七八種,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學生就可以“擇校”進入重點中學。家長們告訴記者,大部分的擇校途徑都離不開直接或者間接的“考試”!包c招”是重點學校通過校外輔導班測試的形式,間接考試錄取學生。
記者發現,為避免電腦派位,許多家長選擇了不止一項擇校途徑。在北京某重點中學招考特長生的現場,家長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就同時參加了推優和特長生兩種選拔。
2011年北京畢業生人數有10.8萬人,推優比例最高的區為30%,最低的13%,平均約20%;不完全統計“共建生”約有5%;“點招生”最高25%,最低也在10%左右;特長生比例一般在15%,這就意味著今年擇校生人數有可能超過50%。就此,記者聯系一些區縣教育部門和幾所重點中學采訪,但都沒有得到回復。
取消“統一入學”考試后,變得錯綜復雜,一些地方“擇校熱”隨之升溫。記者調查發現,制度設計的不合理顯然是造成擇校熱的重要原因。專家指出,遏制擇校熱,現行政策力不從心。
在一些城市,特別是大城市,進入重點中學都要經過各種各樣的選拔,選拔的數量和難度還有繼續增多的趨勢。專家認為這不但從根本上違背了義務教育培養公民基本素質的宗旨,也有違義務教育的公平性。
專家說,目前一些的政策缺乏統一的規范。北京市規定“三好學生”是推優政策的主要標準,但一些學校又制定了許多其它附加條件。
“免試就近入學”的政策,原本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但調查顯示,“考試”仍是很多家長、學生最認同的選拔方式。
電腦派位是各地推行“免試就近入學”的一種方式,它是根據學生戶籍或學籍所在地,通過搖號確定上哪所中學。由于不透明和缺乏監督。許多學生和家長表示難以接受。來自北京、武漢、鄭州等地的調查,約50%的家長對電腦派位的方式提出了質疑。
而更讓家長和學生感到糾結的是,所謂的“免試”在一些地方,其實僅僅是免了一個全省或者全市的統一考試,取而代之的是重點學校名目繁多的不是考試的考試。
為了通過考試選拔,小學生們不得不參加各類輔導班,以北京為例,超過一半的小學生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不完全統計,北京、西安、武漢等地的小學生平均參加輔導班2到3個,最多的有6個。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0年80%的小學生,睡眠時間低于國家規定十個小時的標準,而2005年這一人數為66.6%。孩子辛苦,大人也不輕松。
專家建議,在一些地方可以考慮由教育行政部門按“國家課程標準”,對小學畢業生進行統一的水平測試,作為依據,學生負擔反而會減輕。不然,“減負”就是一句空話。
說到改革,乃至全面的教育改革,很多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者、學校和教師也有很多難言的苦衷。就我當面聽到的一些解釋,也能勉強說得過去。但我沒有資格表示理解,評價一國一地教育水平的人,是此時此刻亟待脫困的學生和家長。我只能期待,我國的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少一些官僚習氣,多一點腳踏實地,為國家,為民族,也是為自己,多做些實事好事。不要讓人民總是因為教育,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失望。
【小升初亂象的終結者】相關文章:
對“小升初”亂象負責08-10
小升初擇校亂象08-10
《誰是小升初亂象受害者》08-10
對小升初亂象受害者進行分析08-10
小升初的簡歷08-10
小升初新聞08-10
小升初小升初數學模擬試題08-10
北京小升初:小升初占坑技巧須知08-10
精選小升初攻略:非合肥戶口如何小升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