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認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2)朗讀、背誦詩文。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詩文,體會詩中的感情,背誦詩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以及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讓我們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教學重點:
會寫本課的兩個生字。感情朗讀,理解詩意,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悟出詩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談談看了圖片后的感受。師導入:秋天是美麗的季節,是豐收的季節,但也是容易引起人們愁思的季節,古代的詩人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秋天的古詩。請同學們齊讀題目。
二、了解詩人,理解題意
1、題目中的“書”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寫)“所見”呢?(所看到的)。
題目“夜書所見”是什么意思呢?誰來說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寫下來)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了解他嗎?他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秋天,離開家鄉)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師帶讀古詩。詩人在在夜晚看見了什么?聽到什么?把詩人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分別用“—”和“=”畫下來。
2、學生匯報。(師隨機板書:見:梧葉 促織 一燈明 聽:蕭蕭、寒聲 )
3、生提出不懂之處,師生幫助解決。(教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詞語)
4、學習生字(促、深)
(1)“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師讀一讀!吧睢,翹舌音,請讀一讀。
(2)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由講自己的識字方法。)把剛才學到的兩個生字“書空”寫寫。
(3)生字組詞,說話。將生字放進古詩里,看看你們能否把古詩讀好。指名讀,自由讀,齊讀。
四、品讀賞析,領悟詩意
1、賞析第一二行詩
(1)男同學讀一讀這兩行詩。梧桐樹的葉子在秋風的吹動下,發出了什么聲音呢?(蕭蕭)結合注釋解詞。第二行詩句這里的“客”是指誰呢?為什么說詩人是“客”?(因為他身在異鄉)請大家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想起什么呢?
(2)帶著思鄉之情讀一讀這兩句詩。
(3)通過你的朗讀,老師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對呀,看到這樣的秋景,很容易觸動了我的思鄉之情,這就叫做什么呀?(板書:動客情)
(4)小組賽讀這兩行詩,看看哪組最能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再指名讀,齊讀。
(5)你們真是詩人的知音人,讀出了他的寂寞,讀出了他的思鄉之情。誰可以結合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賞析三四行詩
(1)女同學讀,指名匯報看到了什么。讀到這里,你們有不懂的地方嗎?
(2)師也可提出疑問:在這里想問一問:“知”字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一想,詩人是在深夜從遠處看見籬笆底下有燈火,他真的能看見那么小的蟋蟀嗎?(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這個“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3)請同學們發揮想象,你還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是的,他看見兒童玩得那么高興,那么投入的時候,就越會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鄉和自己的童年)(板書:思鄉之情)
(4)詩人看到孩子們高興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獨的心,頓時變得親切了。下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嗎?
生可能會直譯詩句,這時師可引導:你是按照每個字的意思說的,可是覺得通順嗎?怎樣才能說得通順呢?有時候在把古詩變成我們的語言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調換詞語、詩句的順序。所以可以將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順序調換一下。誰來根據老師剛才的提示說一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說)
(5)指名讀詩,齊讀,讀出詩人當時的心情。
五、游戲練習,加深理解
(1)剛才同學們對詩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吧!游戲的規則是:我說詩句的意思,你們來猜相應的詩句,好嗎?(課件出示)
(2)這個游戲好玩嗎?你們同桌來試試你說我猜。
六、深入朗讀,感悟詩情
(1)全詩從頭到尾都融進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感情,讀出詩的韻味,現在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遍,你們認真地聽一聽。師范讀。
(2)你能不能讀出這種“想家”“鄉愁”的味道來?(自由讀)誰能大膽地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讀)你認為他讀得怎樣?互相評一評。
(3)思鄉的感情越來越濃了,現在讓我們男女賽讀,看看誰讀得好!(男女賽讀)
七、背誦古詩,加強積累
(1)游戲:我說說詩中的一個字,請你說出相應的詩句。(課件出示:蕭、客、促、深)
(2)出示圖片,說出相應的一句詩。
(3)同桌互相背古詩,再指名、齊背古詩。
八、拓展延伸,質疑問難
(1)你們還讀過哪些關于思鄉的古詩呢?
(2)小結:秋天到了,當我們離別家鄉,離別親人的時候,我們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時一草一木都會引起我們濃濃的思鄉之情。
九、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默寫《夜書所見》。
(2)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細心觀察一下自己周圍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這時你也有怎樣的感受呢?
十、板書設計,突出主題
夜書所見
葉紹翁
看:梧葉、兒童、一燈明
聽:蕭蕭、寒聲 思鄉之情
想:動客情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能正確背誦、默寫《舟夜書的見》這首古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詩句想象《舟夜書所見》中描繪的美麗景色。
2.用自己的話表達詩的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要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
(二)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解詩題。2、解詞連句知大意。3、展開想象悟詩情。
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就運用上述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舟夜書所見》這首古詩。
(三)知詩人,解詩題。
1.介紹作者。這首詩是清代詩人查慎行所見。
2.解詩題。
(1)逐字理解。
舟:船。書:記。所見:見到的東西。
(2)請學生補上詩的抒情主人公,再說說題目的意思。
作者查慎行記夜間在船上所看見的景色。
(四)讀詩解意。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
2.指名讀全詩,糾正以下字的讀音。
“散作”的“散”讀作“sàn”,不要讀作“sǎn”。
3.指導學生學習詩中的生字。
“孤”字右邊是“瓜”,不要寫成“爪”。
“螢”字是上中下結構,下部分是“蟲”,不要寫成“火”。
4.齊讀《舟夜書所見》這首詩。
5.解詞連句知大意。
(1)指名讀第一句。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2)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
月黑——沒有月亮,一片漆黑。
見——現。
漁燈——漁船上的燈火。
孤光——孤零零的燈光。
螢——螢火蟲。
(3)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漆黑的夜無,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灑面上。
(4)指名讀第2句。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5)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
簇——聚集、簇擁,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開。
作——變作,變成。
(6)讓學生將這些詞的解釋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一陳微風吹來,河面漾起了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7)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五)展開想象,悟詩情。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意境。
2.讓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見到的`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學生通過圖文對照,從中體會到詩人夜間在船上所看見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沒有風的時候,河面上孤燈閃爍的美妙景象及微風吹來時,河面上由靜變動,漁燈倒影“散作滿河星”的神奇畫面。
3.讓學生討論:在這首詩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4.教師小結。
在這首詩中,詩人善于捕捉剎那間的景象變化,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相結合,巧妙地運用了“一點螢”“滿河星”這兩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把他所見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來。不僅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充分表達了詩人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讀時注意停頓。
(六)指導學生背誦這首詩。
(七)作業:默寫古詩。
[板書設計]
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
靜
孤光一點螢。
景美
微微風簇浪,
動
散作滿河星。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愛美情趣,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理解詞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容。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回憶古詩《所見》解釋“所見”的意思。
2、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對他有什么了解。
二、觀察畫面、解題。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2、解題。
3、師配樂范讀古詩,學生思考。這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指導自學
1、你們有什么學習方法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師生交流
1、看第一句詩句,你們讀懂了什么?
2、學生質疑。
3、指導朗讀。
4、過渡:此時詩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這一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6、學生質疑
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個詞。
五、感情朗讀、激活畫面、練習背誦。
1、齊讀,同桌互相說說你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
2、自愿上臺描述。
3、背誦古詩。
六、布置作業。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寫本課的兩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理解詩意,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悟出詩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杜牧的關于秋天的詩,同學們還記不記得? 全班背誦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讀音)
2.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也是一首與秋天有關的詩,請同學們打開書。
板書課題:夜書所見
二、新授
。ㄒ唬┝私庾髡呒霸婎}
1.這首詩的作者是?(葉紹翁)
2.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查有關葉紹翁的資料,誰能把你查到的資料跟大叫說一下?
3.解詩題
提問:“夜書所見”是什么意思?
“書”是“書寫”的意思,“夜書所見”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寫下來。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古詩,正音。(教師相機教授多音字“挑”。)
3.全班齊讀。
。ㄈ┰僮x古詩
1.請同學們快速的讀古詩,用筆把詩中描寫的景物、事物及人物勾畫下來。
2.指名回答,板書。
梧葉
江 秋風
兒童 促織
籬落 燈
3.將詩中意象進行歸納。
4.理解“注釋”
a.同學們仔細看古詩,除了文字,你還看到什么?
詩中的.①②③④與下面注釋中的①②③④是相對應的,注釋是幫助我們讀懂詩句用的。 b.學生利用注釋解釋詩中詞語。
(四)理解古詩詩意,體會詩人感情
1.全班朗讀第一句古詩
“蕭蕭”指風聲,“梧葉”是梧桐樹的樹葉。蕭蕭的秋風把梧桐樹的樹葉吹落了,給人送來了一種寒冷的感覺。
2.全班朗讀第二句古詩
a.這里的“客”指的是誰?
b.為什么詩人要成自己是“客”?(遠離他鄉,孤身在外,就像在他鄉作客一樣)
江上的秋風讓葉紹翁覺得格外的寒冷,孤身在外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家鄉的親人。
3.前兩句詩中詩人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學生思考,教師引導。(思念家鄉,心情愁悶孤獨。)
4.全班朗讀第三、四句古詩
三、四句古詩應當顛倒過來看,古人有顛倒詩句的習慣。
“夜深”指夜幕降臨的時候,“籬落”指籬笆,“知”指猜想、推測,“促織”指蟋蟀。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忽然看見籬笆外面有一盞燈亮著,他猜想可能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5.后兩句詩作者的心情又是怎么樣的?
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回憶童年,心情親切悲傷舒緩。)
三、鞏固提高
1.根據板書重述詩意,體會詩人感情的變化。
2.練習背誦,朗讀。
a.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b.全班背誦。
c.指名朗讀,比賽朗讀。
四、課堂小結
葉紹翁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秋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他思念親人,思念家鄉,心情非常愁悶,雖然兒時的回憶讓他感到幾分親切,但思念家鄉的感情仍然濃烈,于是他便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詩,《夜書所見》。
五、拓展延伸
另外還有一首詩和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一首在題目上有點相似,只多了一個字。
出示《舟夜書所見》
舟夜書所見
。ㄇ澹┎樯餍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六、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并組詞。
板書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梧葉
江 秋風
兒童 促織 籬落 燈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內容,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通過詩句展開想角。
3、背誦、默寫詩文。
教學重點:
根據詩句領略作者所描寫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多媒體課件出示幾首古詩及所表現的畫面并伴隨舒緩的音樂。)師述: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古詩。大家知道,古代詩詞是我國文化歷一顆璀燦的明珠,詩人常常用短短的幾句話、幾十個字就把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一處處迷人的景致生動地再現于我們的眼前。隨著詩人的筆,我們今天將進入一個什么樣的情境呢?讓我們來學習《舟夜書所見》。請把課本翻開到79頁。
2、出示課題,學生讀題。
二、解題,簡介作者。
1、你知道“舟夜書所見”是什么意思嗎?為什么這樣理解?(根據學生答強調“書”在這里是寫、記的.意思。)
2、你能為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作者嗎?你怎樣了解到的?
三、學習《舟夜書所見》。
過渡:詩人能將他在黑夜里見到景色寫成一首小詩,這景色是否別有一番情趣呢?
1、讀通全詩。(將讀落到實處,讓學有困難的學生獲得幫助。)
(1)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正音。
(3)請同學之間互相聽讀,指出對方的錯誤并幫助他(或她)改正。
2、在讀的過程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嗎?如果有,看看這幅圖能幫幫你嗎?(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看圖讀詩,體會詩意。(展示詩人筆下的“情境”、形象對照詩文的“語境”,從而豐富學生的“心境”。)
3、小組研讀,品味詞句,感悟詩情。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調控,指導讀懂詩意,讀好詩句。重點扣住漁燈從“一點螢”到“滿河星”的變化讓學生領略詩中情境的美妙與神奇,體會詩人比喻之精妙。(這一環節重點把握在讀中悟,在讀中品。)
4、美讀詩文。(多媒體課件出示動態畫面伴隨音樂。)
過渡:看到這樣一幅絕妙的水上夜景圖,我情不自禁地跟著詩人一起吟誦
(1)師范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先由學生推薦班上讀得的學生讀,然后鼓勵其余學生向他挑戰,盡自己所能達到化,以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四、開拓思維,發展、積累語言。
過渡:古人尚且能夠寫出精妙的小詩,我們之中一定也不管文人大家,一定有人可以用自己的話把這樣一幅水上夜景圖描述得更美。
(1)指名說。
(2)師:給個機會讓我也來說一說,好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動態畫面及音樂)我看到這如詩如畫的江上晚景,不禁詩興大發,賦上這樣一首小詩。(師朗誦:江上晚景)(附詩詞)
(3)師:如果你喜歡我這首小詩,可以和我一起朗誦。(重復一遍)
(4)師:查慎行和你的同學還有我都描述了這水上的夜景,你最欣賞誰的描述,為什么?
(5)給學生配上音樂,學生自由讀或說。(選擇《舟夜書所見》或《江上晚景》配樂讀,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五、作業。
過渡:詩人筆下的景致是如此的具有詩情畫意,(展示事先準備好的詩配畫圖片)遺憾的是,我這兒還有一幅畫只有詩情,沒有畫意,試著為這幅畫上《舟夜書所見》這首詩吧。
(1)要求學生試著默寫詩文,忘記了可以看一看,不會默就認真地抄下來。師巡視、評價,挑選的作品剪貼后讓大家欣賞,把畫送給這個學生以示鼓勵。
(2)提出課外作業要求。
夜里看長江,別有一番情趣。去看看現代的水上夜景,用你生花的筆寫一寫或畫一畫當時的景致,倘若你寫的是詩,可以給它配上一幅畫,倘若你畫了一幅畫,請為它題上一首詩。
板書設計:
舟夜書所見
漁燈
一點螢美妙
水上夜景圖滿河星神奇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語文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夜書所見》原文賞析09-12
人教版語文《最大的“書”》教學設計01-11
蘇教版語文初二上冊人琴俱亡教學設計08-22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10-11
《春夜洛城聞笛》教學設計08-25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放棄射門》教學設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