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設計
數學應用題教學一
一、通過審題找準數量關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審題是解答應用題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審清題意,就無法找準數量關系,會導致解題過程中出現疑問、錯誤或答非所問等情況。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為此,至少要做到三點。一是要求學生拿到題目后,逐字逐句默讀題干,同時最好用筆畫出題干中的主要信息。二是要求學生通過思考已知解題條件,找準題中的數量關系。三是提醒學生看清題干中的問題,弄清題目要“求什么”,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做題中培養邏輯思維關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是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運算相對來說較為復雜,主要是加、減、乘、除的綜合運算。在解題過程中,理清解題思路是成功解題的前提條件,而理清解題思路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此,至少要做到三點。一是指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掌握解答應用題的基本規律。二是通過應用題的練習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在課堂上讓學生做應用題的練習,只要求學生說出解答這些應用題的思路,暫不要求具體的求解運算,以集中精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快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三、輔助解題手段的巧妙運用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有些應用題的題干較為復雜、較難理解。針對這類應用題,可通過輔助解題手段解答。
例3:小明和小剛分別同時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已知小明每小時走15千米,小剛每小時走13千米。經過一段時間后,兩人在距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問兩地的距離是多少?
解析:“兩人在距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是正確理解本題題意的關鍵。從題中可知小明速度較快,小剛速度較慢,小明過了中點3千米,小剛距中點3千米,就是說小明比小剛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時間=(3×2)÷(15-13)=3(小時),兩地距離=(15+13)×3=84(千米)
這道應用題比較復雜,單從語言上理解較難找準數量關系,更談不上解題思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通過輔助手段來解題。例如這道應用題很適合采用畫圖法解決。這樣,題意一目了然,問題迎刃而解。畫圖法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幫助學生快速解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教授一些輔助解題的方法。例如畫圖法、“數形結合”法和做輔助線法等。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解題,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有較大幫助。
數學應用題教學二
一、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小學低年級簡單應用題多以半圖半文類型為主,是由圖到文過渡的承接點,培養學生此類型應用題的審題能力就是看說結合。
“看”就是引導學生對應用題的題目進行準確、全面的觀察,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觀察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在觀察中要注意兩點:首先,要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常常被一些表面現象所吸引,所以教師讓學生讀圖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學語言要簡潔明了,對觀察的方向要指向清晰,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價值的信息上,讓學生學會以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去搜集有價值的信息。其次,觀察圖片的時候要與文字結合起來,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往往過于看圖而忽視了文字的內容,這也是半圖半文應用題常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確保理解圖中所給出的信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說”就是引導學生口述應用題,大聲的讀題,整體把握題意,在圖文結合型的簡單應用題中觀察并口述是審題的關鍵,通過讀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明確題意,為進一步思考做好準備。這里需要注意,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要做出明確的規定,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讀,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二、培養學生應用能力
1.轉化視角,指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看待問題
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很多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解決。因此,我們要在簡單應用題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要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能夠主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教學不應僅限于書本,還要從學生的周圍現實中收集素材,豐富教學內容,這樣在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時候也更能接近學生的思維現實,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簡單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一個喜聞樂見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數學問題,這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應用題教學三
做好應用題的啟蒙教學
簡單應用題教學,其實從教10以內的加減法就已經開始。學生在入學之初,對漢字還不認識,因此不會出現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對于“應用題”、“已知條件”及“問題”也難以理解,主要是與加減法的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對每一種運算的意義進行理解,即通過具體事物或直觀教具讓學生了解運算的意義與應用,并將直觀的動作及語言有意識地聯系起來,初步建立數量關系的概念。
此外,在解答簡單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要把分析數量關系作為教學重點,不能交給學生一些死辦法及解法公式,不然,會使學生養成死記硬套的習慣。為了給學生打好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讓學生逐步能把應用題里的生活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可適當做一些文字題的練習。如:把5和3合并起來是多少?3個4是多少?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借用學生熟悉的實物或圖片演示,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來敘述應用題,使學生認識到教師演示及敘述的事物都是常常在他們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并且也讓學生對加減法的意義與應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階段,不能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只要求學生會動手操作,可根據教師的引導復述題里告訴了什么,問的是什么,然后對算法加以選擇,寫出算式,口述答案即可。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逐步向半文半圖的應用題過渡,可訓練學生看著題根據教師的引導回答:題里說了什么?先告訴了什么?又告訴了什么?問的是什么?然后通過教師的幫助對應用題進行復述。在此基礎上,再出現完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已知條件”、“問題”及“應用題”等術語了。之后再教學生如何了解應用題的結構,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及解題步驟與方法。讓學生對解答簡單應用題的步驟進行了解非常重要。在教學之初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有步驟地分析及解答應用題的良好習慣。
把例題具體化,簡單化。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應用題時,直接把教材中的例題照搬在黑板上教學,或者干脆不動,直接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根本沒有起到作用,因為教材中的例題,幾乎都不是思考直接“答案”擺在你面前了,最多讓你算出結果,寫出答案而已。這樣,往往就出現“不勞而獲”、一教就會、一做就錯等現象,學得不牢固,不扎實。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講應用題例題時,應該從練習中找出類似的題來做為例題教學,或者是自編的題做為例題教學。
然后,把例題轉化為具體化、簡單化,如教學相應時,叫兩位學生上來表演,兩個人面對面,從規定地點(甲乙)同時向同一個地點向對走來,直到相遇,并強調“同時”、“相遇”等關鍵術語。由于兩人在相同的時間里,速度不同,所以各自所走的路程不同。利用線段圖幫助理解。接著提出問題:“甲乙間的距離(路程)有多少千米?”這樣,學生很明顯地知道,甲乙的路程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甲所走的路程,另一部分是乙所走的路,這樣,就把比較抽象復雜的應用題轉化為具體化、簡單化了。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學起來很輕松,同時達到了教學目的,使教學最優化。
把握應用題中的關鍵術語詞,如:“比、是、占、相當于,增長、減少、單位、幾分之幾”等,還要注意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如教學百分數一般應用題時,先出示一道分數應用題,讓學生練習,然后,把“幾分之幾”變成“百分之幾”讓學生找出兩者不同的地方。
(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相同點(幾分之幾和百分之幾都是分數)反而推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分數應用題與百分數應用題解法相同。于是,在此基礎上再把“占六年級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讓學生解答。在分析過程中突出了與分數應用題分析過程一致的地方,即明確以誰作單位,確定誰和誰比,根據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解答方法,仍用除法計算,只是結果要化成百分數。這樣,既學習了新知識,又復習了就知識,對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很有好處。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10-18
小學數學連乘應用題的教學設計10-23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思路設計09-28
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復習教學設計07-20
教學調研:運用結構觀點進行小學應用題教學09-09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08-24
小學生數學分數連除應用題教學設計09-09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09-08
小學數學《三步計算應用題》教學教案設計02-15
如何教孩子小學應用題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