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歲寶寶如何早教
1-2歲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兒童從不自由、需要幫助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是兒童的第二次生命。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二歲寶寶如何早教,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二歲寶寶的特點
1-2歲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兒童從不自由、需要幫助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是兒童的第二次生命。1歲多的孩子熱衷于走路,即使摔倒了也要爬起來接著走;從1歲半開始,就進入了手的敏感期,通過操作,兒童可以直接體驗、理解物體的各種特性。
1歲至2、3歲,兒童的語言開始產生,這一階段被稱為語言發生階段。1歲至2歲,兒童說出的句子的結構是不完整的,這種不完整的句子包括單詞句和雙詞句。諸多研究成果證明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這使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到孩子的真正需要,并采取適宜的方式促進他們在動作、認知、語言、情緒和社會行為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歲寶寶早教方法
一、認知能力的訓練
1、觀察能力:
①識別大小。選擇大小差別顯著的同類物品來練習,如大蘋果與小蘋果,大皮球與小皮球等。
、谧R別形狀。教小兒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實物形狀來描述,如圓皮球、三角板、方積木等。
、圩R別顏色。從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進行識別。告訴孩子氣球是紅色的、毛衣是黃色的、葉子是綠色的。
2、記憶力的訓練:
①實物記憶練習。讓小兒根據記憶尋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讓小兒看一個小球,然后把它收起來再讓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這種小球。
、趶娀洃浘毩暋8改缚梢赃x擇一些形象直觀,與小兒本人關系較為密切的東西和他感興趣的事物來訓練他的記憶?山绦鹤约旱拿、身體的主要部位,間隔一段時間,情景再重復。
3、動作能力的訓練:
、倮^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平衡能力?珊托阂黄鹜侠婢哕,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準備一個較大的皮球,成人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诎l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塾柧毿菏值撵`活性和準確性。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取物裝物。
二、言語能力的訓練
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匯,并簡單說明物體的用途與關系,擴大小兒的認識范圍,促進語言的理解與表達。給小兒看圖片、幼兒書籍、帶小兒到外面玩,教小兒認識物體的名稱,對著圖片或實物,詢問小兒圖片或實物的名稱及用途“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引導小兒回答,小兒回答正確時親親他,以示鼓勵。此時,小兒已開始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了,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短,發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據故事的情節伴以動作,來增加小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孩子愛聽講過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復幾次,還可將小兒目睹或經歷的事情,編成故事。
三、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訓練
、俳逃⒆佣Y貌待人。家里來客人要教小兒打招呼、問好,接受別人的東西要說謝謝,客人走時揮手說再見。鼓勵小兒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給家里來的小朋友玩等等。
、谒。除夜間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2小時。不要用威脅、恐嚇等手段,逼小兒睡眠,也不要給小兒講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兒害怕而拒絕一個人入睡。臨睡前清洗臉、手、腳、**,排好尿,換上寬松保暖的睡衣,會使小兒感到舒適,易于入睡,這不但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便于孩子建立睡眠條件放射。
③飲食。斷奶后,每日喂養的次數約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時間和白天睡眠醒來的時間。養成定時進食,定位進餐的習慣,鼓勵小兒自己動手吃東西。培養飯前便后洗手習慣。
、苡柧毿涸谌粘I钪凶隽λ芗暗氖拢耘囵B小兒獨立的生活能力。教導小兒試著脫鞋、脫襪子,排完大小便試著提褲子,外出時自己戴帽、脫帽,爸爸媽媽下班進門可讓孩子幫助拿拖鞋給爸媽換鞋,給孩子洗手時,教小兒主動將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幫忙收拾起來等等。
二歲寶寶的早教重點
重點一:父母不能再以自己為孩子張羅一切而滿足
寶寶一旦會走,看上去好像長大許多。對孩子新發展出來的能力——會走了——所有的父母都會感到驕傲,欣賞之意溢于言表,這會強化了寶寶“長大成人”和“力氣大”自豪感。
然而,在日常的教養中,父母的教養觀念常常比孩子的變化慢半拍,不能及時而充分地意識到孩子內在的變化,依然按以前的方式和習慣來看待孩子,F在這個時候,家長依然很容易把他當作什么都需要大人照料的嬰兒。反抗和沖突就這樣發生了。
面對脾氣越來越壞的寶寶,父母實在弄不明白孩子為什么總是和大人、和全世界過不去。這個時期的爸爸媽媽必須要轉換自己的觀念了:
孩子學會走路是成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只是孩子掌握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學會走路,開啟了自我意識成長的新階段,孩子開始向獨立自主的個體不斷邁步;
孩子要開始進行更有趣、更重要的學習,而且要以一個嶄新的方式來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
反抗也是獨立的一種象征,反映出孩子想要自己照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的愿望。
重點二:了解孩子的感覺,鼓勵寶寶形成自我意識
“走”這個動作讓孩子自己也有了“長大”的感覺。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興奮之中而廢寢忘食,他們開始發現自我,感覺到獨立的興奮和自我控制的自由。這新鮮感覺讓他們充滿自信,強烈地想嘗試新的挑戰、發掘新的能力,甚至連他最喜歡的玩具都吸引不了他。
于是,興奮過頭的孩子,處處挑戰自己的極限,喜歡把自己放置在新的狀況中,努力想要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試驗“掌控一切”的能力,這其實是孩子在成長的最好證明,也是關鍵階段。父母應該認識到并充分了解這個事實,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的發育規律。
重點三:過多約束,會降低孩子的探索能力
在父母眼中,這個階段的寶寶好像一心想做超乎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僅跟父母作對,還跟自己過不去,結果頻頻受挫,情緒變得脆弱而易怒。
“門口明明很窄,他為什么偏要笨手笨腳把娃娃車推擠過去?爬上去重復剛才的動作,掛著眼淚,還不讓大人幫忙,這不是自討苦吃?”
于是,在此期間,孩子最常聽到的詞就是“不”。不了解孩子變化的父母往往以老習慣來處理孩子的事務——“不行,不能爬”“不行,別碰那個”……殊不知,“不”字說太多了,孩子探索的熱情和好奇心會大大降低。
重點四:和孩子一起享受成就感,對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一旦學會走路,能從不同的角度、自由地觀察周圍環境,寶寶的好奇心大大激發;許多事物需要觀察,許多動作需要學習,他們終日忙著做“實驗”。
日益強烈的好奇心,能靈活運用的雙手,加上不再被動的身體,孩子更加熱衷于探索和發現,摳墻洞、翻垃圾箱的舉動頻頻發生,自己不會做的事情偏要做,力不從心就發脾氣。這在一心要維護秩序的父母看來,全然是調皮搗蛋,添亂惹禍,“嘉嘉,爸爸弄給你看”,“不是這樣,瞧媽媽的,應該這樣”。
大人的干預,寶寶感受到的是沮喪,等于在告訴孩子“你不行,你做不了”。時間長了,孩子感受到的是挫折和障礙,還有來自父母的不信任,孩子的自我評價會大打折扣,潛能的發揮可能受到影響。
不如和孩子一起享受他那些小小的成就感吧!成就感代表了寶寶逐漸形成的自我意識,對他今后的發展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二歲寶寶如何早教】相關文章: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09-23
如何語言早教寶寶05-29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呢07-03
3歲寶寶如何早教09-30
如何在家給寶寶早教09-12
如何給兩歲寶寶早教08-28
3歲寶寶該如何早教09-10
2歲半寶寶如何早教06-16
如何訂制適合寶寶的親子早教班09-22
兩個月寶寶如何早教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