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質量管理發展文獻綜述
引導語: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國際化趨勢日益增強。國際市場對各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提高。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求發展,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質量管理發展文獻綜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定義質量為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在“傳統”質量觀念中,質量一詞主要是指產品質量,質量管理也主要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產成品、半成品等進行檢驗,以達到控制產品質量的目的。而現代質量觀念認為質量是指全面質量,其含義首先表現在: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整體的概念,即企業必須用系統論的思想和方法來認識和對待質量。企業的產成品質量、半成品和零部件質量、原材料質量、工藝工序質量、工作和服務質量等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質量管理應該是整個企業全體人員的總體行為。
1 質量管理發展歷程
1.1 工業革命以前的產品質量管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早期的集市上,人們相互交換產品(主要為天然產品和天然材料的制成品)。產品制造者直接面對顧客,產品的質量由人的感官來判定。接著又村莊逐漸發展為商品交換。買賣雙方不再直接接觸了,而是通過商人來進行交換和交易。在村莊、集市上通行的確認質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產生了質量擔保,從口頭行式的質量擔保逐漸演變成質量擔保書。商業的發展要使彼此相隔遙遠的連鎖性廠商和經銷商之間能夠有效地溝通。新的發明又產生了,這就是質量規范及產品規格。這樣有關質量的信息能夠在買賣雙方間直接溝通。無論距離多么遙遠,產品結構多么復雜,緊接著,簡易的質量檢驗方法和測量手段也相繼產生,就是在手工業時期的原始質量管理。由于這時期的質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據自己的手藝和經驗把關,因而又稱為“操作者的質量管理”。18世紀中葉,歐洲爆發了工業革命,其產物就是工廠,由于工廠具有工業者和小作坊無可比擬的優勢,導致手工作坊的解體和工廠體制的形成。在工廠進行的大批量生產,帶來了許多新的技術問題,如部件的互換性、標準化、工裝和測量的精度等。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催促著質量管理科學的誕生,因此質量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是在20世紀的事情。
1.2 工業革命后質量管理的發展
質量管理發展的歷史到今天已經進了第五個階段。
1.2.1.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初到30年代質量檢驗階段:以質量檢驗把關為主,是從
半成品或者產中間挑出廢品和次品,是一種事后把關式的管理,它依靠的是檢查人員的經驗和責任心。
1.2.2.第二個階段是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之間是統計質量控制階段。適應生產力大發展的要求,利用數理統計的原理對生產過程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從而采取處理措施,把質量檢驗發展到由事后把關變成事前控制。
1.2.3.第三個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 進入了全面質量管理的階段,開始叫TQC,后來發展到TQM。最主要特點是:抓質量不僅僅是抓生產制造的質量,更是從源頭抓起,貫穿于從設計開始一直到售后服務的全過程,要動員全體員工、全體人員來參與這項活動,要以顧客為關注的中心來開展活動。因此全面質量管理意味著是全攻全守型的階段。
1.2.4.第四個階段也是20世紀60年代還是質量保證階段。就是我們所說的QA,以軍工企業為代表,它把企業一切應該做的事情訂立成質量手冊,通過程序文件以及一系列的質量表格文件來控制,它的觀點是想到的就要寫到,寫到的就要做到。用嚴密的程序手冊來保證過程的進行。一直延續到我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ISO900族系列標準。
1.2.5.第五個階段是21世紀以后零缺陷的質量管理,進入質量哲學時代,這是 以美國克勞斯比為代表的。他主張抓質量,主要是抓住根本,就是人。人的素質提高了,才能真正使質量獲得進步。它的目標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而且把每次做對作為奮斗方向。 回顧質量管理經營的五個階段,可以看到,我們的企業、國家現在處于一個混合階段。有很多企業在申報ISO900系列標準,有的在采用全面質量管理的手法 和辦法,但是另外一方面卻又檢驗、把關都沒有到位。從這個意義上講,很多企業的質量管理是夾生飯,是混合性的管理。
2 現代質量管理具有以下發展趨勢
質量要求, 將更多的由用戶或顧客提出。企業只有努力增加對用戶的了解, 才能最
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對質量的要求。在企業競爭中誰最了解用戶, 誰就將贏得市場主動權。質量管理的發展與科技創新密不可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質量管理方法、手段, 也將隨之提高。由于計算機對質量數據進行快速傳遞的結果使質量管理學科對數據的理解認識, 將有新的突破。 企業形成一個良好的“質量文化” 氛圍。“質量文化”是指人民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做事的方式、方法。對于一個企業來說, 企業多數成員的價值觀和信念是圍繞提高質量而確立的, 企業建立了良好的質量文化就能增強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質量文化從不同角度闡述和挖掘了全面質量管理與整個企業和社會文化的關系, 良好的質量文化將迅速推動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的深人與發展。
2.1.全面質量和質量管理的社會化趨勢
由于質量是聯結商品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的紐帶,而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顧客”,都關心質量問題,因此,質量進入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是商品經濟發展和消費者追求“完美”商品所導致的必然結果。質量進入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將促進質量管理的社會化。傳統質量管理和初期的全面質量管理主要立足于企業,雖然早期的全面質量管理已強調全員參與管理,但仍局限在企業內部。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質量管理問題已從企業內部向社會擴展。其主要原因是:
2.1.1.企業的產品質量受社會因素的影響日趨嚴重。由于社會化大生產分工協作的不斷加強,使愈來愈多的企業感覺到,他們的產品質量受社會眾多因素的影響。能源供應、原材料質量、配套件質量、商業企業的經營活動、貯存、運輸、社會立法等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產品質量。因此,生產企業在加強質量管理的同時,也希望社會其它部門都來關心質量問題,這就促使質量問題的進一步社會化。
2.1.2.質量問題造成的資源損失日益為社會所關注。物質產品都存在著能否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問題。如,落后的小生產的開采方法,不但不能保證黃金產品的質量,而且造成金礦資源的極大流失;設備、工藝落后的小型鋼廠能源消耗多、產品質量低。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將會使自然資源短缺狀況更為嚴重。
2.1.3.人類社會越來越重視因質量問題引起的環境污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環境意識逐漸加強,對引起環境污染的質量問題十分敏感。商品生產和商品的質量缺陷都可造成環境污染。如,生產中的三廢污染,機動車燃燒性能不好造成的尾氣污染,質量不合格的彩電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食品的衛生性差引起的污染等。因為環境保護是整個人類的共同事業,所以,引起環境污染的質量問題必然被人類社會所重視。
2.1.4.顧客日益群體化。消費者在長期和商品打交道的過程中,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逐漸聯合起來,并尋找法律的武器來解決有關質量問題。各種類型的消費者協會、用戶協會使單個顧客轉變為社會群體用戶,這就導致企業的商品和質量管理工作必須面對社會,并經受社會集團的評價和檢驗。
2.2.微觀質量管理和宏觀質量管理同步發展的趨勢
從不同角度研究問題,質量管理可分為微觀管理和宏觀管理。一般來說,微觀質量管理主要是指生產企業或經營企業對產品或商品實施的質量管理。如,生產企業對產品的設計質量、原材料質量、工藝工序質量、工作質量等實行的管理,經營企業對商品的檢驗、貯存、養護、售后服務等實行的質量管理。宏觀質量管理主要是指國家、行業對整個國家或行業的質量問題實施的調控和管理。如,國家通過法律手段保證和提高商品質量,對生產名優產品的企業施行政策傾斜,通過調控手段改變不合理的產品結構,國家或行業對商品進行的評優獎勵活動等。
在全面質量管理的發展過程中,管理者對微觀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應用進行了大量研究,促進了質量管理的長足進步。鑒于質量問題日趨社會化,加強宏觀質量管理的任務必然更加尖銳地擺在管理者面前。在西方國家,宏觀質量管理主要是通過法律手段來進行,但政府對企業的行政干預和指導也有加強的趨勢。我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剛剛確立,經濟立法尚未健全,擺在我們面前的宏觀質量管理任務十分艱巨。長期以來,我國的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政府和行業的宏觀調控更側重于商品的數量。而當今世界,質量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只有把質量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搞好微觀質量管理的同時,同步地提高宏觀質量管理的水平。才能有效地促進質量管理的發展,以保證商品質 2
量的穩定提高。把宏觀質量管理和微觀質量管理很好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不但對于我國是一個重要課題,而且也是國際上質量管理的發展方向。
2.3.更加重視人的作用和素質
質量管理是全員性的管理,只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社會力量和企業全體人員都積極參加管理,才能確保商品質量。隨著管理科學的發展,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大大加強了,對人的素質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重視人的作用,不斷提高全員的素質,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
經濟發達國家在經歷了國際市場的風風雨雨后,清醒地認識到:“質量就是市場”,“人的素質最終決定著商品質量”。美國政府和工業界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制定了龐大的計劃,對各層次的人員進行培訓,鼓勵廣大職工參加質量活動,并設立國家質量獎,獎勵對質量作出貢獻并取得成效的企業。日本人能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提高產品質量,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也正是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質所取得的結果。
80年代以來,我國曾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管理者素質較低地也是重要原因。企業在實施質量管理的過程中,一方面,應始終把職工教育和培訓放在重要地位,不斷提高全員的文化素質,促進質量管理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應看到我國目前的教育水平還比較落后,提高全員的文化素質非朝夕之功。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把文化素質較高的職工安排在質量管理的重要崗位上,以保證質量管理的順利實行。
提高人的素質,特別是提高高層管理者的素質,對發展中國家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將有更多的商品直接參與國際競爭,那時,質量的競爭、管理水平的競爭、人的素質的競爭將充分表現出來。所以,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狠抓質量的同時,要始終想到人才和教育的基礎地位。只有不斷提高人的素質,才能確保商品質量,擴大國際市場,更迅速地促進經濟發展。
2.4重視環境對質量管理的影響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往往處于合同和非合同兩種經營環境中,因而也導致了兩種環境條件下質量管理的差異。在非合同環境中,企業的質量管理主要是,根據市場調研了解市場對質量的需求和期望,確定質量方針和目標,自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內部開展質量保證,以實現質量管理的目標。在合同環境下,企業必須依據用戶需求的質量特點,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實行質量保證。企業提供的產品和質量管理體系也必須接受用戶的評價,以實現合同規定的質量目標和要求。因此,合同環境下的質量管理不僅要在企業內部展開,還要延伸到企業外部,在供需雙方之間實行質量保證,以取得用戶對企業的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體系的信任,建立穩定的市場關系。
我國的一些企業習慣于用同一模式的質量管理體系處理不同環境下的質量問題,往往容易忽視用戶需求的某些質量特性,使用戶對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產生疑問,影響穩定市場關系的建立。在合同環境下,用戶要求的質量特性可以是質量標準中內容,也可以是質量標準外的內容。企業在實施質量管理時,一方面,可運用已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對質量標準內的項目進行管理;另一方面,還必須根據用戶需求,增加相應的質量管理內容,對質量標準外的項目進行管理,以達到合同規定的要求,使用戶對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充滿信心。
在當代國家貿易中,合同環境占有的重要地位日趨明顯。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根據用戶的需求增加新的質量管理的內容,提高質量保證能力,通過增加用戶對企業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體系的信任,不斷開拓市場,提高經濟效益。
質量管理科學是近代大工業的產物,而且隨著工業化的推進不斷發展和完善。研究質量管理新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質量觀念,能更好地促進質量工作的開展,進而促進人類生活質量的改善。
3、今后的世界質量管理的發展趨勢的6個特點
3.1.以高層領導為主導的質量管理新時代已到來
目前,西方和美國權威質量管理專家明確指出,質量管理以開始進入以領導為主的新時代。這一觀點不僅被普遍接受,而且在實踐中也得到證實。在美國專家介紹的案例中,所有重視質量的大公司,都是由總經理或總裁親自過問質量戰略和落實質量目標,并且在經營管理中時刻以質量為核心,強調全民的宏觀和微觀質量管理相一致的經營模式,這也是最有前途和生命力的經營理念。
成功的大公司都有明確的質量管理戰略目標,并且由總經理或總裁親自制定有關質量戰略內容。他們講,力爭完美目標而達不到,比力爭完美達到的非完美目標要好。
3.2.迎接無缺陷挑戰,使產品質量無缺陷,并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這是美國和西方質量界最推崇和廣泛宣講的概念。他們認為,經常生產無缺陷的產品實際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質量管理,自上而下必須不斷追求無缺陷的挑戰,如果沒有這種挑戰精神嚴格要求,永遠達不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一種辯證的哲學觀點,目前在美國和西方的一些大企業里都普遍接受這一觀點,并努力采取措施實施。
3.3.強調參與質量管理
美國近年在質量管理方面提出兩個較有影響的理論,其一是費根堡姆博士的全面質量管理,已廣泛被世界各國所采納和應用;其二是參與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在日本獲得成功后,美國如夢初醒,而質量問題又在于不如日本能發動群眾共同參與質量管理。因此,近年美國掀起一股參與質量管理熱,把美國熱衷于表現自己的個人主義用參與管理來取代。
3.4.質量改進向隱蔽工廠挑戰
所謂隱蔽工廠是指在實際活動中,由于運行失效而不得不為消除缺陷而客觀存在著
的、不被管理者所察覺的損失,這種活動或過程即稱“隱蔽工廠”(hidden factory)。它提醒人們必須注意到,在每個企業和工廠中都存在著隱蔽的工廠。也就是在每個人的周圍,都有一個隱蔽工廠挑戰,減少和消除隱蔽工廠的負面作用,不僅是質量管理的重要任務,也是質量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方向。
3.5.開發軟件管理,迎接新的挑戰
在當今新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大小企業都在關心最近幾年質量管理狀態如何發展
變化?過幾年之后質量管理狀態可能出現怎樣的變化?對質量管理的變化采取什么對策?對待這些問題,美國質量專家認為,對未來質量管理工作的探討,無疑會促進當前質量管理的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及機器人的大量應用,特別是新的計算機不斷推出和應用,將更好的發揮人工智能,使管理方式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促進工業生產發展和變化,從而導致未來質量管理的根本的改變。為迎接由于新技術的應用而導致的質量管理的信息化和變革,美國質量管理專家們對軟件管理的探討和開發十分重視。所謂軟件管理,是把整個質量管理看做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并通過設計一種軟件進行過程和目標管理來體現這一過程。從而形成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軟件系統。
3.6.質量文化的興起和塑造
質量文化是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的深入發展而提出的新概念。因為全面質量管理的發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下,才能真正實施和發展,隨之出現了質量文化的新概念。
質量文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質量文化通過價值觀和信念的確立而得到鞏固和發展。比如:全面質量管理提出全員參加、面向顧客、協力配合和控制全過程,承認這些概念的正確性和可能性就是一種信念。另外,認為以質量為核心的生產和經營者管理才能產生最大效益,這種價值觀和信念,直接影響著企業和社會質量文化的發展和 塑造,沒有這些價值觀和信念,也就談不上全面質量管理,更談不上質量文化。
【質量管理發展文獻綜述】相關文章:
質量管理的發展史06-30
質量管理發展史10-04
質量管理發展都有哪些階段-關于質量管理發展的三大階段10-08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發展因素10-08
服務質量管理與企業發展淺析07-08
上海海洋大學2016級碩士、博士研究生文獻綜述安排08-12
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發展分析08-27
有關word綜述07-19
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發展與研究方法07-08
徽派建筑的特點綜述分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