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相關論文
國際金融,就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等聯系而產生的貨幣資金的周轉和運動。 國際金融由國際收支、國際匯兌、國際結算、國際信用、國際投資和國際貨幣體系構成,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譬如,國際收支必然產生國際匯兌和國際結算;國際匯兌中的貨幣匯率對國際收支又有重大影響;國際收支的許多重要項目同國際信用和國際投資直接相關等。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國際金融 關系
[論文摘要]比較英國和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一段時間資本的流動狀況,引入變量,來找出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之間的聯系。
如果對貿易和金融的控制由于某個共同原因同漲同落,那么兩者之間的聯系則很難說清。分別在兩個不同地域研究這兩個作為研究案例的國家的貿易和金融之間的聯系,也許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都在一戰以前都對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采取顯而易見的放任主義政策,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貿易摩擦增多。另一種解釋是兩國都正是地使用經濟計量經濟學工具,接下來的證明中我們也將采用這種方法。
作者首先研究英美與和其貿易更加密切的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流和資本流與其他貿易國家的不同。顯然,密切的貿易伙伴之間貿易流和資本流都很大。如果與其它國家的資本流動一樣,這是因為在計算中計入了發展水平、殖民地地位、貨幣政策、違約和社會制度。盡管以前的研究都沒有建立貿易和金融模型,但是這些研究都表明這些因素在這兩個國家對貿易和資本流的決定都起重要作用。
一、經驗統計
作者又依據已存的一些理論假設,依靠公式模型的理論,可能會發現一些不同的理論和預期得到的貿易和金融在數據上的正相關的關系。下面列舉了一些可能的理論:
1.金融相當于對貿易的輸入。由于雙方更強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導致了更少的交易成本和更小的風險,更大的國家間的資金流從而產生。但由于更便宜的交易信貸,金融的發展也使得貿易繁榮。
2.信息溢出。通過商業活動,產生了貿易聯系;貿易聯系加強了兩個經濟體之間的信息交流,但這也反過來刺激出更大的將金融資本的流動。相反的因果關系也是可以想象的:更強的財政的交互作用何能會導致更客觀的信息交換,這也會刺激更多的貿易。信息在公共和私人之間也會泄露。
3.完全違約和貿易懲罰。貿易的所得可以被用作一旦違約時的懲罰手段。
4.名聲的間接影響。持續的低風險,在商品合同中的誠信交易可以提升名聲,進而提升長線交易的可持續性。
5.風險共享和產量劃分。國家間的金融發展和合并推動了風險共享,這就可以根據各國的比較優勢產生更加專門的產品模式,從而提高貿易量。
6.外國直接投資。由于有建立“出口平臺”的愿望,外國直接投資是有動機的。它是由價格因素決定的。FDI隨著貿易的變化而一起變化。當運輸成本太高時,本地市場就需要更多的本地廠家,FDI就替代了貿易。
基于上面的理論和雙邊貿易、資金流等數據的可靠性,作者假設上面的項目存在一定的關系,這個關系可用于從某個策源國到幾個目的國的資金流:
ln(Financial Flow/GDP)it = a + b ln(Trade Flow/GDP)it + c Xit + uit
金融資本流動量由參與國的規模適當規劃,X是其他影響國家間金融流量的變量的矢量,u是誤差,使公式保持正常。
這里有些單元是在過去某時段的接收部分,它是整個時期的平均數據。典型的數據可以通過不同時段的幾個接受部分的數據獲得。這里所依賴的變量值用來衡量雙邊金融流入量。類似的,貿易值也可以衡量貿易。可控變量X包括人均收入、貨幣制度等。這些變量值對貿易量、金融流動量、或二者兼有影響。
(一)穩健性檢測:其他控制變量 經過分析,得到一些變量,這些變量反映了其他可能補充對該國的資本流動的因素的貢獻:勞動力增長(通過人口增長率和移民率反映),人們的資本積累水平(通過教育費用衡量),自然資源(通過代表出口資源反映)。這四個另外加上的變量沒有對私人部門有很大影響但初級產品變量對公共投資造成了較大影響。
。ǘ┓健性檢測;輔助變量估計:
作者再次運用工具變數校正貿易潛在內生性的方法進行基準分析,當用貿易的工具變數分析時,貿易對私人和公共投資的影響都要比在運用OLS分析時要大。從結果中得出在該例中貿易金融關系對于由金融到貿易的相反原因引起的內生性保持穩定。
。ㄈ┓健性測定:違約和制度
對圖表的分析可以得出,體制質量對資金流動沒有決定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體制質量對資金流動沒有影響,因為該影響是間接的。討論說明大英帝國繼承了優良的體制,該體制和帝國與高的貿易流相聯系,促進了更多的資金流。貿易和金融的關系,從表中得出的結論對默認值變量和體制變量并不敏感,事實上是固定的。
。ㄋ模┠P蜋z測:貿易帝國的交互作用和懲罰理論
最后,拋掉沒有意義的體制系數,對戰前例子中加入一個關于殖民的變量。關于殖民的系數可以說明貿易對資金流的影響相對獨立國家是強還是弱。關于懲罰假說,表中沒有提供支持。在殖民地貿易對金融的影響并不遜于獨立國家。我們得出貿易和金融在殖民地和非殖民地的聯系是一樣強的,同時對懲罰理論造成了懷疑。
二、討論
在美國情況就不同了,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兩次戰爭之間,美國的投資并沒有像戰前英國那樣被貿易所引導向私人部門。因為人們公認在兩次戰爭之間時期的貿易比戰前貿易更為不安全而交易成本更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包括在戰后持續的貿易銳減,金本位的崩潰,更嚴重的貿易壁壘以及增大的交易成本。有可能由于上述問題過于嚴重,從而使得連通私人部門間關系的渠道被削弱了。多年在世界金融領域處于領導地位,給戰前英國足夠的時間來展示這些累積的力量。然而在兩次戰爭期間,在美國霸權建立的早些時候,美國沒有顯示出這種積累。這一在新金融霸權出現期間聯系的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基于因果累計,信息及信譽外溢理論的正確性。
我們接下來指出在兩次戰爭之間所出現強烈的所得效益。這些所得效益對于私人投資和總投資說明了新的霸權是建立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上的。如果在兩次戰爭之間,信用薄弱,持續時間很短且難以有效獲得信息的話,美國的投資人將會尋找一個可選擇的信號來幫助他們找出較好的債務人。這是人均收入可以被視為在該國能可靠經商投資的信號。這一因素在強烈的貿易-金融關系中尤為明顯。
最后,要指出的是金本位制對于其他衰退的影響是十分輕微的。在研究中,貿易關系與殖民地地位比起前在投資目標國的貨幣體制更能吸引投資者。金本位制可以看作是貿易變量的一部分。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許多采取金本位制的國家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把殖民地這一因素和金本位這一因素結合起來看的話,我們可以把金本位制視為殖民地因素的一部分。
三、結論
總體結論是貿易-金融之間關系在1870-1913和1920-1929確實存在并發揮作用。通過對于機制等變量的分析可以發現:增長的貿易將導致從兩個霸權國家獲得更多的投資,一戰前的英國和戰后的美國的銀行家走向了世界。
那些研究信息與信用有貿易外溢到投資的理論可能會借助于我們分析中所發現的兩個霸權國家之間的差異。由于英國商人和借款人有足夠的時間來建立相互關系及信用,外溢現象在一戰前更為顯著,而由于美國是新興的霸權國家,缺少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充當領袖的記錄,這一關系在兩次戰爭間的美國較為薄弱?紤]到這一點,我們發現在兩次戰爭間私人投資的貿易-金融參數較小。
最終作者對懲罰理論造成了懷疑,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基于因果累計,信息及信譽外溢理論的正確性。 有關貿易與金融之間的聯系的解釋說明應著眼于在各個時期都有效,并加入其他外生變量如政治,帝國,組織機構,運輸成本及其它可以更好的說明這一理論的變量。 
分析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市場狀態及金融投資方向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析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市場狀態及金融投資方向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國際金融市場狀態與過去相比更是具有突出的特點,對金融企業投資方向具有一定的影響,因而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在分析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市場狀態的基礎上,重點提出了國際金融投資方向,旨在為促進金融企業科學開展國際金融投資提供參考。
關鍵詞:
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市場狀態;投資方向;
引言: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也對金融企業開展國際金融投資具有一定的影響,如何科學選擇有效的國際金融投資方向,是廣大金融企業必須重視的重大問題。盡管我國絕大多數金融企業高度重視金融國際化戰略的組織和實施,而且也能夠搶抓我國金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在國際金融投資方面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一些金融企業還沒有認識到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因而在開展國際金融投資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這就要求金融企業在開展國際金融投資的過程中,既要對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市場狀態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要著眼于解決自身國際金融市場投資面臨的突出問題,科學選擇國際金融投資方向,努力提升自身的發展能力,進而在國際競爭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國際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引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本文是一篇國際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大學生活要接近尾聲了,大家都知道畢業生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有準備、有計劃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如何把畢業論文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際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分享。
國際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篇1
[1]茅于軾.石油價格與市場的'默契[J].財經,2006,(3):70.
[2]程偉力.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因素的定量分析[J].國際石油經濟,2005,13(8):40-47.
[3]諸葛尚琦,郝項超.國內外石油價格沖擊與中國股票市場[J].中國物價,2009,(06):41-44.
[4]楊青,魯玉珍.油價預測理論初探[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1-5.
[5]李優樹.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分析[J].財經科學,2000,(6):1-6.
[6]安瑤,謝齡葓.石油價格對中國股市走勢影響的實證研究[J].宏觀經濟,2011,(1):1.
[7]杜偉.期貨投機因素與油價-基于格蘭杰因果檢驗和ADL模型的分析[J].經濟科學,2007,(4):70-83.
[8]余建華.世界石油供需態勢與油價高位問題[J].社會科學,2008,(5):27-38.
[9]李暢,楊再斌.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資源科學,2007,29(1):178-183
國際金融危機中發展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楊志明。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展和諧勞動關系[J].求是,2010(4)。
[2]林曉潔。分析新特點,探索新途徑,努力推動勞動關系工作取得新發展[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05-12(A1)。
[3]汝信,陸學藝,李培林。201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施楊,張國平。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再思考[J].改革與戰略,2010(1)。
[5]唐鑛。金融危機形勢下的.戰略性勞動關系管理[N].光明日報,2009-12-12(A7)。
[6]任湘郴。李作威。金融危機背景下勞動關系管理研究[J].商業時代,2010(1)。
[7]方豐,徐冬。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和諧勞動關系的鞏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畢業論文范文查看下載 #p#分頁標題#e#查看的論文開題報告 查閱參考論文提綱
基于高職國際金融專業項目課程的雙語教學模式探析論文
自20XX年教育部和財政部正式啟動“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以來,經過近10年的發展,各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專業課程項目化的教學模式也被廣泛推行,其主要特點是根據職業崗位群對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將職業能力課即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按工作內容模式設計成具體的技能訓練項目,整個教學過程須圍繞著這些訓練項目來進行組織和評價,以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對職業能力的定位標準。目前全國高職國際金融專業也普遍采用了這一教學模式。對項目課程進行雙語教學指把英語和中文作為課程教學的媒介語來實現學生對國際金融專業知識、技能與語言的共通。
一、高職國際金融專業項目課程推行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一)國際金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推進,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內金融市場逐漸開放,金融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折期。目前我國已分兩批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設立自貿區,據媒體報道,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也即將于2016年浮出水面。金融改革是自貿區實驗的重要內容,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亟須一批既對國內傳統金融業務十分熟悉,又對國際金融業務運作特別了解,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溝通能力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專業知識與綜合能力并重的復合型金融人才。而高職高專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講,重在培養具有金融行業所需技能的基層實用型、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對高職國際金融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項目課程實行雙語教學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徑,它能夠保證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打開一個了解國際金融形勢的窗口,讓學生及時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國外最新動態與發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助推其成長為有創造精神的、有綜合能力的、符合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國際金融危機對山東省出口的影響論文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我國對外貿易增速明顯滑落。當前,我國外貿形勢出現進出口價格回調、貿易條件改善等新趨勢,本文主要從需求、匯率、價格和外貿政策這四個方面分析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山東省出口貿易的影響,同時也針對 “后危機”時代如何發展出口貿易等問題進行了一定探討。
一、引言
2014年IMF年報指出,隨著 2014 財年接近尾聲,世界經濟逐步轉過“大衰退”的拐角,復蘇勢頭正在加強,全球金融穩定狀況正在好轉。同時2014 年 4 月IMF發布的《財政監測報告》認為自危機高峰以來,先進經濟體財政赤字的平均水平已下降一半,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赤字和債務比率依然高于危機前水平。
在2014年外貿市場復蘇緩慢的形勢下,山東省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771.2億美元,同比增長4%,高于全國0.6個百分點。其中美國仍然為山東第一大貿易伙伴,其次是韓國,借助中韓自貿區建設的利好機遇,山東對韓貿易達到328.8億美元,增漲了10.4%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山東對32個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47個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的進出口增長也保持了良好態勢,增幅分別為7.3%和4%,可見在宏觀經濟回調的狀態下山東省的對外貿易情況在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改革中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2007年山東省外貿依存度達到35.6%,外貿出口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同時從基礎數據來看2008年年7月份之前,山東省出口增速總體保持在30%左右,之后至2008年12月首次出現負增長。從2009年2月份開始,出口增速較為平穩,但仍然呈現為負增長,直到2009年12月份,出口才轉為正增長。但是,2010年山東省出口增速又開始出現波動和下滑。
國際金融危機下金融審計工作再思考論文
論文導讀:金融審計作為一種有效的監督手段,是金融危機中風險防范的一個重要工具。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金融業國際化的趨勢日趨明顯,金融審計所依賴的金融環境正在發生劇烈變化,這就要求金融審計工作也要不斷創新和深化。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職能,為宏觀金融改革和發展服務,是從事金融審計工作人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金融審計工作
金融審計包括對國家中央銀行、國家政策性銀行、國有及控股的商業銀行、保險業、信托業、證券業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審計,是審計機構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監督的行為,它既具有金融監管的部分職能,又有自身的獨立性和綜合性,能夠以獨特的視角,為國有金融資產所有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為宏觀決策服務。
一、金融審計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審計是國家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年來,伴隨著審計領域的不斷拓展和審計重點的逐步變化,金融審計緊緊圍繞“防范風險、提高效益、規范管理”的總體目標,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金融案件,在整頓和規范金融秩序,維護金融安全,完善金融監管,促進金融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市場經濟運行的實踐充分證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金融審計作為一種有效的監督手段, 是金融危機中風險防范的一個重要工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金融業作為一個特殊的高風險行業,多年來所積聚的風險日漸顯露,如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勢必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給整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深重危害。在當前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之時,更應該重視金融審計,發揮其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積極作用。
國際金融畢業論文提綱格式2篇
國際金融畢業論文提綱范文一
摘要4-5
Abstract5-6
第一章導論11-15
第一節選題背景與意義11-12
第二節研究思路及方法12-13
第三節本文結構及創新13-15
第二章信貸傳導渠道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15-25
第一節西方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綜述15-20
一、廣義利率傳導渠道理論16-17
二、信貸傳導渠道理論17-20
第二節文獻綜述20-25
一、信貸渠道存在性的研究20-22
二、貨幣政策傳導效果的比較研究22-23
三、信貸渠道的影響因素研究23-25
第三章信貸渠道傳導效果的定性分析25-38
第一節理論模型及其經濟含義解釋25-29
第二節我國信貸渠道影響因素的分析29-37
一、資本市場發展對信貸渠道的影響29-33
二、外資流入對信貸渠道的影響33-35
三、商業銀行獨立性變化對信貸渠道的影響35-37
第三節小結37-38
第四章實證模型的基本理論及本文模型構造38-44
第一節馬爾可夫體制轉換模型的理論介紹38-41
第二節本文實證模型構造41-44
第五章實證檢驗及結果分析44-57
第一節協整檢驗及分析44-47
第二節MS-VAR實證結果及分析47-57
一、滯后階數判斷47-48
二、平滑概率圖分析48-50
三、持續期及區間均值判斷50-51
四、相關經濟含義解釋51-55
國際金融專業畢業論文提綱
題目:試論我國保險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在全球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自由化,并出現橫向擴展和變革創新浪潮的背景下,中國保險市場在堅持中國特色的同時也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而于新科技和新風險的出現,中國保險業在風險管理技術和利用通訊技術方面都有重大的變革。
“保險”是一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頻率很高的名詞,一般是指辦事穩妥或有把握的意思。但是在保險學中,“保險”一詞有其特定的內容和深刻的含義。在我國,保險是一個外來詞,是由英語“insurance”一詞翻譯而來的。在西方保險業最先進入我國的廣東省,曾習慣稱保險為“燕梳”,也正是其英文的音譯。保險作為一種客觀事物,經歷了萌芽、產生、成長和發展的歷程,從形式上看表現為:
互助保險、合作保險、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無論何種形式的保險,就其自然屬性而言,都可以將其概括為:保險是集合具有同類風險的眾多單位和個人,, 理計算風險分擔金的形式,向少數因該風險事故發生而受到經濟損失的成員提供保險經濟保障的一種行為,本文從我國保險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
一、我國保險公司的歷史源及優勢
1、投保人為出資人,公司不以營利為目的
2、規避經營中股東與經營者、經營者與投保人的矛盾
3、投保人參與經營,擁有剩余價值所有權
二、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現狀
淺談國際金融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
摘要:《國際金融》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時代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在其教學過程中必須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并與優化教學內容相結合;要改革考試方法和內容,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在教材的使用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才能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國際金融》課程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高等院校經濟和管理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和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時代性很強的課程。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一體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別是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許多經濟、金融部門需要大量既通曉國際金融理論、又熟悉國際金融實務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國內許多高等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都十分重視《國際金融》課程的建設。在課程建設中,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一個關鍵環節。本文根據《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探索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
1.綜合性強。一直以來,國內外對“國際金融”課程的研究有很大差異。在國外,許多大學的商學院和經濟學院都開設此課程,但商學院開設的“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課程等同于“國際財務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即站在“跨國公司的角度”來討論相關的財務管理活動,因此許多內容都屬于微觀層次的研究;而經濟學院開設的“國際金融”課程則以“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為主要內容,屬于宏觀層次的研究。在國內,國際金融課程的內容相當廣泛,里面既有理論的分析(如國際收支理論、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制度選擇理論、金融危機理論等),還有實務的介紹(如外匯交易實務,外匯風險防范實務等),也有政策的研究(如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內外均衡目標的實現、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等)。
國際金融學課程論文
通過課程論文的寫作,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怎么寫一篇論文吧!
國際金融學課程論文
1當前高職國際金融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的現狀
1.1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大部分高職國際金融專業采用的是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只注重對學生專業理論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老師填鴨式的教學,不但沒給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而且制約了師生間的有效互動,阻礙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發揮,影響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
1.2專業課程構建不合理,實踐課教學內容滯后傳統的國際金融專業實踐課程的體系,大多按本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來進行。一部分高職院校甚至是在?苹虮究普n程內容的基礎上減少課時,刪除部分專業知識,來簡單地進行實踐課程的課程設計及內容編排。這樣做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脫節,適應不了崗位的職業技能需求。
1.3缺乏學生參與的實踐教學環節隨著時代的發展,應用型人才越來越被社會和企業所推崇,企業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也隨之增高,社會實踐是檢驗學生專業學習新成果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高職院校由于師資設備等因素的制約,及其缺少學生參與實踐的教學環節,教學中基礎課程占據了大部分的教學時間,使得學生缺少到證券公司、期貨交易所、銀行、投資公司等相關企業參與專業實踐活動的機會,影響了學生對工作崗位、業務流程、專業操作的認知,使其難以構建對專業相關崗位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