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按一門課程計,是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專業教育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為對本專業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總結性獨立作業、撰寫的論文。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 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后一學年(學期)進行。
水產經濟論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產經濟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產經濟論文 篇1
摘 要:環境經濟學認為環境資源是有價值的,包括有形的物質資源和其提供的服務,如環境自凈、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因此在成本核算時需要將環境資源的消耗計入在內。目前池塘養殖密集區污染的超負荷排放導致周圍水域水體富營養化充分說明了傳統經濟學成本計算方法所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水產
近年來,水產養殖的面積不斷在增加,有些水產品養殖基地盲目的投資擴建,忽略了水產品的質量問題,使經濟效益嚴重下滑。所以,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很多養殖企業實施不合理的養殖方式,低價飼料喂養、隨意養殖等現象。這種惡性循環使水產品養殖經濟效益又進一步下滑,本文針對于湖南邵陽地區的水產品養殖經濟效益在實踐中如何提升,做出了以下分析。
一、水產養殖的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
一切養殖的基礎就是水,所以養殖場對于水的品質要求特別嚴格,水產養殖中水要經常進行更換以及補充,水質的優劣決定了水產品的質量,也直接決定了養殖是否成功。在養殖中,要隨時觀察水的質量變化,定期測量相關數值,如:PH值,亞硝酸鹽數值等。通常情況下水質用試紙盒進行每周一到二次檢測,如果養殖中出現疫情,要對水質進行每天一次檢測。
2.水的顏色
由于湖南邵陽是內陸地區,水產養殖均是池塘水,所以養殖中要特別注重水中是否有浮游生物,水質是否清澈等,在觀察水的顏色中,水的顏色以淺藍、翠綠、茶色為最佳水質顏色。如果發現水質出現渾濁、顏色變得特別濃,如:深綠色、濃藍色、甚至變成其他顏色。要及時處理。若不及時處理水質,就可能引發疫情,后果非常嚴重,水質的管理通常用藥物來調節,也可以及時的更換池塘水來加以控制。
水產養殖技術的概念及應用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產養殖技術的概念及應用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產養殖技術的概念及應用論文 篇1
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導致了部分地區水環境的惡化。因此,大力推廣水產生態養殖技術已成為當下的要務。
1.基本概念
。1)養殖原理水產生態養殖的基本條件是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系統,強調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采用改造生產條件、改善生態環境來預防和控制養殖病害,從而提高養殖生物自身健康狀況,提高養殖效益和產品質量。生態養殖與人工養殖的主要區別在于“共生互補”,自然界物質循環系統保持生態平衡,是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設施養殖模式。
。2)技術關鍵水產生態養殖技術是根據養殖對象的生物學特性(形態、食性、生長、繁殖、習性)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實現對養殖系統(養殖設施、養殖品種、養殖環境)實施有效控制。技術關鍵點主要為良種選育、生態平衡、科學選用綠色飼料和藥物等,以改善養殖生物的生態環境,生物品質,提高養殖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經濟效益。
2.養殖技術
。1)苗種選育水產苗種的品質好壞直接影響生態養殖的最終效益,因此選擇苗種時必須選擇品種純正,健康優質的苗種。如選擇海參苗時以肉眼觀察,品質良好的參苗肉刺堅挺,體色發亮,體態呈自然伸展且在苗池池底、網片、池壁均勻分布,排便呈條狀;如參苗體色發黑、缺少光澤則為劣質苗(用藥不當或已感染疾。。育苗過程中應對水質、飼料、藥物處理進行嚴格檢驗,避免高溫育苗,嚴禁使用抗生素等禁用藥品。放養海參時則要考慮到海參對鹽度的敏感度,要精確測定鹽度,必要時應帶參圈水試苗,確定成活率之后再引苗。優質苗種則品相健康、色澤明亮、逆水性強、規格統一。一般可采用多品種混養方式進行合理放養,充分利用水環境中的各類資源以提高水產品質量,為后期養殖養護奠定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進行選育和改良時一定要選育經濟效益好、食用價值高、抗病害能力強、環境適應性強、生產性能好、生長周期短的苗種,要保證苗種選育的多元化。
水產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水產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在動物生理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實驗教學理念,從動物生理學實驗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動物生理學實驗 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
水產動物生理學是水產養殖、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水族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水產動物生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驗性較強的科學,它的許多機理都來自于實驗,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驗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和操作等專業技能,建立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從系統、器官和細胞水平了解生物的生理功能的作用途徑及調控機制,熟練的實驗技能,加深其對水產動物生理學基本理論和概念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了適應沿海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培養,必需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要狠抓實驗教學環節,提高動物生理學實驗的教學質量。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理學實驗中來,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求解的問題。近幾年,我們就水產養殖、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水產動物生理學實驗課教學進行了不斷深入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以下幾方面實驗課教學改革的實踐作以初步的探討。
1 水產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
1.1 實驗教學內容的重新確定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水產動物病原生物學教學改革嘗試論文
水產動物病原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強,與生產密切相關的課程,它是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病防班的基礎課。
該課程講述了微生物、病毒、寄生蟲等水生病原生物的生物學規律、致病機理及其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生從中能了解我國目前水產養殖病害控制的現狀,掌握病原生物的種類、結構及生物學特性,熟悉病原的分離、鑒定等操作技能,了解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該門課程的內容關系到水生動物的防控以及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執業漁醫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成為該課程的使命。為實現這個目標,近年來,學校在水產動物病原生物學教學中進行了改革嘗試。通過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水平,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1、 優化教學內容
該課程的理論教學時數只有 24 學時,如何重組和優化課程內容,使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已出版的病原生物學教材都是針對醫學院校的,還沒有針對水產養殖專業病害控制方向的水產動物病原生物學教材。因此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編寫了一本《水產動物病原生物學》( 內部講義) ,課程分為 4 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篇: 病原生物基本理論( 10 學時) ; 第二篇: 細菌學( 5學時) ; 第三篇: 病毒學( 5 學時) ; 第四篇: 寄生蟲學( 4 學時) 。課程以系統性、基礎性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以注重實用性、科學性和先進性為原則。在講授后面的各論時,加強與前面總論的聯系,把相關內容融合起來,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形成水產動物病原生物學的'知識框架。
生態養殖技術下的水產養殖應用論文
摘要:縱觀我國當前的水產養殖現狀,仍以傳統養殖技術為主,已遠遠無法滿足當前實際的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生態養殖技術應運而生,具有環保、科學、效率高等優勢特征,可對環境進行有效保護,符合國家戰略發展要求。本文主要對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生態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排水系統;棲息場所;增氧設備
1水產養殖的技術特點分析
1.1苗種選擇
在實際的水產養殖過程中,苗種選擇屬于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內容,但卻對后續的養殖效益和養殖質量具有著較為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可見其重要程度。在選擇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選擇近親繁殖的苗種,而是要選擇健碩、無病的苗種,還要重點考慮其經濟價值,只有這樣才能為水產養殖行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
1.2飼料喂養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飼料投放也是較為關鍵的環節,飼料的質量將直接影響苗種的生長發育,也會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為此,技術人員一定要選擇優質的飼料。喂食方式也要具有合理性,盡量避免喂養過飽和不足,科學規劃時間。飼料的規格和質量,均應與生物的生長情況相互適應,并做到定時、定點、定量,根據天氣的變化情況,來取確定喂養量和喂養規格、時間,從而為苗種的健康生長和發育提供優質條件。
1.3藥物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病害問題,針對該問題,技術人員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所使用的藥物應符合國家規定,反之則會危害苗種的健康生長,嚴重時還可導致死亡。在用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進行合理配置,精準把握用量,從而真正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
水產養殖病害發生特點與防治措施論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國水產品的消費量不斷攀升,養殖規模也大幅度擴張。但是由于養殖密度過大以及環境水質的污染,水產養殖病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病害發生的時間增長、規模增大,病害種類增加,使得水產養殖病害的防治工作難度加大,病害的發生給水產養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水產養殖病害的防治不但關系到水產養殖能否健康發展,還關系到水產品的品質是否安全,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因此,水產養殖的病害防治研究迫在眉睫。
一、水產養殖病害的發生特點
1、水產養殖病害種類多
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在給人們的物質生活帶來巨大改善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植被破壞、空氣污染、水質污染等問題嚴重,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威脅。水產養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近年來出現的病害種類越來越多,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蟲病害等大量出現,病害防治的難度和成本都在不斷加大。
2、水產養殖病害爆發頻率高
全國環境污染的加劇造成了水質下降,一些工業企業對水域的污染使得大量細菌滋生,導致水產養殖病害的爆發頻率大大提高。以往水產養殖病害的爆發高峰期一般在春夏交替之時或夏秋兩個季節,但是現在幾乎全年都會爆發病害,病害爆發的頻率大大提高。
3、水產養殖病害波及范圍廣
目前全國水產養殖規模巨大,很多地區都形成了養殖聚集地,大量的養殖地相互聯系。病害一旦在某一地區爆發,很容易通過水質相互傳染,造成大范圍的病害發生,給水產品養殖者帶來巨大損失。
水產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改革探析教育論文
摘要:在研究水產專業培養目標及規格的基礎上,探討了產學研合作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方式,研究了水產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以促使學生思想、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水產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實踐教學改革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的《圓桌會議報告》也指出:“要想適應21世紀要求的學習,教育體制應不同于現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將是社會更多地參與學校和學校更多地參與社會”。近10多年來,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在我國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水產養殖專業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探索實踐教學改革的基礎上,于2008年經湖北省教育廳立項開展了產學研辦學模式的探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產學研合作教育是進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培養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模式和方法[1-2],產學研合作教育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系統工程,正是建立在素質教育基礎上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模式之一。
1人才培育目標
長江大學是一所地方型綜合大學,水產專業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在確定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時,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及需求、對學院自身的條件進行了認真地分析。目前,我國的水產業還處在一個科技含量不是太高的發展階段,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懂專業、會操作的技術人才;從客觀上看,長江大學的辦學基礎、師資水平、科研條件、生源質量等各個方面與同屬一省的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專業是有差距的,應找到與他們在培養規格上的錯位,只有這樣,才能避開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學生與華農學生在就業上的競爭態勢,從而發揮出學生的優勢。因此,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確定的培養模式定位于“面向農村、面向農業,面向農民,培養社會需要的水產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水產養殖中藥物殘留問題與對策論文
摘 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水產品也越來越頻繁出現在餐桌上。近年來,水產養殖中藥物殘留問題不斷加重,對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很大負面影響,人們也開始對水產品養殖中藥物殘留問題給予高度關注;诖耍治鏊a養殖中藥物殘留的來源及危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
關鍵詞:水產養殖; 藥物殘留; 問題
水產品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鮮美的味道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追捧。也正因此,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快速發展。隨著水產養殖業的進步與發展,水產養殖中用藥不規范的問題也日益突顯,已影響到國內水產品質量安全和中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競爭力。所以,有必要對水產養殖中的藥物殘留問題進行研究。
1 水產養殖中藥物殘留的來源
水產養殖中的藥物殘留,是指在水產品的養殖及加工過程中,為預防水產品發生各種疾病、在疾病發生后的救治及出于其他目的而使用一些藥物,這些藥物在進入水產品體內后,因某些原因致使一些藥物無法排出體外,卻在體內不斷累積,形成藥物殘留。藥物殘留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為控制養殖的水產品發生爆發性疾病而使用藥物,致使藥物殘留;為清潔養殖環境而在養殖場中噴灑消毒劑或殺蟲劑,污染養殖環境,且這些消毒藥物在水產品體內富集,形成藥物殘留;飼料制作中無意使用受到污染的原料,或者人為在飼料中添加漁藥;因為某些水產品的保鮮要求,使用法律規定之外的防腐劑或保鮮劑,造成藥物殘留。
2 水產養殖藥物殘留帶來的危害
水產養殖專業英語課程改革分析的論文
一、水產養殖專業英語課程改革的內容
。ㄒ唬┏浞诌\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是課程改革的重點。在英語課程改革中,廣西水產畜牧學校主要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多媒體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情景模擬實訓法等教學方法。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種將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情境模擬活動,教師根據教材中要完成的課堂任務,通過創設、模擬逼真的情景,安排學生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將課堂任務中需掌握的詞匯和句型有機地融入其中,用對話和動作表達出來,最后由觀察者(學生擔任)和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定和反饋。這種教學方法既能讓學生練習使用所學的實用語言,又能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做中學,使學生學有所獲,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職場能力。例如,在學習Unit5Let’sDoSomeShopping(基礎模塊第一冊)時,教師先播放一段英文購物視頻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引出常見商品的英文名稱及購物過程中常用的重點句型,然后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熟記常見商品的英文名稱及購物的重點句型,最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明確角色分工(售貨員、顧客、收銀員、觀察員),輪流到課前布置好的收銀臺、試衣室等購物場所(在教室的講臺上)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其他同學認真觀看,記下參加表演的同學在扮演過程中的閃光點及語音、語調方面的不足之處。表演一結束,每組的觀察員就匯總各組的記錄,各抒己見,相互評價,教師與學生選出最佳扮演組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最后教師點評。學生在逼真的購物情景活動中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口語交際得到真正有效實踐,從而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