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及2017工作計劃
面對我們國家遭遇的自然災害,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及2017工作計劃,歡迎閱讀。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2016年工作總結欄目!
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及2017工作計劃
2016年春季我省沿淮淮北地區發生始于上年秋冬的特大連旱,4月份后淮河以南又發生嚴重夏旱,干旱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程度之重歷史罕見。汛期持續的強降雨,一度造成南洪北旱、旱澇交織的復雜、嚴峻局面,洪澇災害嚴重。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xx防汛抗旱工作,溫總理作出重要指示,回良玉副總理親臨xx視察指導。國家防總、水利部高度重視,先后派出四批工作組來皖檢查指導。長江防總、淮河防總、太湖防總對我省防汛抗旱工作給予精心指導。面對嚴重的干旱和洪澇災害,省委、政府正確領導、全面部署,省防指精心調度、分類指導,受災地區科學應對、全力減災,保障了農業生產用水和群眾飲水安全,保障了防洪和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防汛抗旱減災效益達145億元,奪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勝利。
一、旱情、汛情及災情
(一)旱情及干旱災害。去年10月份至今年麥收,我省淮北小麥主產區發生了連續8個月之久的秋冬春連旱。今年4月至6月初,淮河以南水稻主產區又發生嚴重夏旱。
1、降雨異常偏少,干旱時間長;幢钡貐^自去年10月至今年5月底平均連續無有效降雨日86天,居歷史同期第3位,部分地區最大連續無有效降雨日129~131天,居歷史同期第2位。1月1日~6月2日,全省平均降雨量僅為19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成,比1978年、1994年、2001年三個大旱年分別偏少4成、5成、4成。各區域平均降雨量除淮北外,居歷年同期最少,重現期達60年一遇。
2、河庫水位低,可用水量少。今年淮河、長江干流控制站過水量總體偏少,淮河流域較常年偏少7~8成,長江干流水位一度比常年同期低3~5米。全省先后有408條小河流斷流,739座小型水庫、9391口塘壩干涸,13座中型水庫蓄水接近死水位。100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約8.0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3成,其中江淮之間中型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少5~7成;春右阅系貐^可用水量一度為25.08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5成。
3、受旱面積大,旱災程度重。據統計,全省受旱面積4117.3萬畝,重旱517.6萬畝,其中沿淮淮北小麥主產區累計受旱面積達3129.7萬畝,重旱343.1萬畝;全省夏旱面積達到3014萬畝,一度有651.7萬畝水田缺水、1056.6萬畝旱地缺墑。
(二)汛情及洪澇災害。我省6月9日入梅后,降雨增多,汛期發生12次主要降雨過程,局部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其中6月份連續4次強降雨致使沿江江南地區旱澇急轉,7月份以后以短歷時暴雨、分散性降雨為主,多次造成局部洪澇災害。
1、強降雨相互疊加,長江以南地區旱澇急轉。6月3日~19日,淮河以南地區相繼發生了四次強降水過程,中心區域降雨量600~800毫米,籠罩面積大于200毫米有4.68萬平方公里、大于400毫米的有1.31萬平方公里,皖南山區、沿江江南累計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4成、2成,分別為歷史同期第1位、第2位,致使長江以南地區旱澇急轉,但淮北降雨僅為25毫米,全省呈現先旱后澇、旱澇急轉、北旱南澇的交織局面。
2、短歷時暴雨頻發,地域范圍廣。汛期(5~9月),全省平均降雨量達81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成。其中淮北較常年同期偏少2成,江淮之間、沿江江南、皖南山區分別比常年同期偏多1成、3成、3成。短歷時暴雨頻發、強度大,全省共有24天52個縣市區的237個站點日雨量超過100毫米。6月14日休寧縣陽臺站最大1天降雨量278毫米,大連站最大7日雨量613毫米,居歷史第一位。8月26日蚌埠市懷遠縣燕集站、河溜站、龍亢集站,淮南市鳳臺縣丁集站日降雨量分別達424毫米、413毫米、319毫米和232毫米,龍亢集站、萬福集站最大12小時和24小時降雨量均為有資料以來第一位,重現期約40年一遇。
3、中小河流和水庫水位偏高,防守壓力大。受強降雨影響,長江、新安江流域共14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黃湓河、秋浦河、練江三度超警戒水位;水陽江新河莊五次超過警戒水位,其中三次超過保證水位,最高超保證0.5米。佛子嶺等8座大型水庫和32座中型水庫相繼超過汛限水位,港口灣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汛期最高水位134.44米,盧村水庫則出現歷史最高庫水位86.35米。沿江湖泊超正常水位1.42~3.54米,其中南漪湖南姥咀超安全水位1.14米;沿淮湖泊超正常水位0.16~1.28米。長江干流、淮河干支流水位持續偏低,均未發生超警洪水。
4、成災幾率高,洪澇災情重。由于降雨強度大,且主要發生在山丘區和中小河流區域,成災率高。全省有61個縣(區)、423個鄉鎮、574.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94.3萬畝,其中成災面積220.5萬畝;倒塌損壞房屋1.1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42.64億元,其中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6.88億元。
二、全力抗旱澆灌減災,保障糧食安全
面對嚴重的旱情,通過蓄、引、提、調、抽、灌等各類措施,千方百計保障小麥澆灌和水稻栽插用水,在大旱之年仍然實現了全省糧食產量“八連增”,奪取了農業豐收。
(一)高度重視,及時部署。省委、政府把小麥抗旱保苗、水稻抗旱保栽工作列入重要議程,提高到保發展、保穩定、保民生的高度,全力推進抗旱工作。張寶順、王明方、余欣榮等省領導對抗旱保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入受災地區檢查指導。政府先后召開4次電視電話會議、8次專題會議專門安排部署抗旱保苗工作,要求淮北地區在去年12月20日前、今年2月20日、5月上旬前分別對受旱麥田澆一遍水。6月12日國務院長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座談會后,政府再次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抗旱防汛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受旱地區各級黨委、政府把抗旱作為農村中心工作,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召開專門會議、發出緊急通知,動員各方力量,全力打好抗旱保苗、抗旱保栽攻堅戰。
(二)強化應急,加強指導。省防指牢牢把握抗旱主動權,強化應急措施,分類指導督查。去年12月1日啟動了淮北地區抗旱應急預案Ⅱ級響應,今年5月29日啟動淮河以南地區抗旱應急預案Ш級響應,不斷強化抗旱應急措施。制定了全省抗旱工作方案,根據墑情、旱情、水源狀況及農作物栽種進度,對抗旱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定期通報抗旱保苗、水稻栽插進度及可用水源狀況,針對河灌區、井灌區、井河結合灌區的不同特點,分類提出抗旱保苗、保栽保插具體措施。適時發布墑情信息、抗旱預警,指導作物結構調整,科學引導抗旱澆灌栽插。政府、省防指先后派出50多批次工作組、督查組、專家組赴各地督查指導。全省有6個市47個縣(區)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響應,從組織、指揮、技術、人力、物資等方面全面強化抗旱救災應急措施。
(三)科學調配,力保水源。省防指把保障水源作為抗旱工作的關鍵環節來抓,針對不同階段、先后節點,采取蓄、引、提、調等措施,因地制宜解決水源問題。去年汛后,省防指通過控制淮干水位、實施湖庫動態蓄水等措施,使得去冬今春全省水利工程蓄水總體好于常年同期;幢钡貐^旱情發生后,先后四次開動茨淮新河上橋抽水泵站提水8300多萬立方米,通過濟河引沙潁河水向潁泉區、潁東區和潁上縣補充抗旱用水4000萬立方米,從懷洪新河向河灌區補水1600萬立方米。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各地應急打井、洗井、淘井3萬多眼,開動各類提水機械5多萬臺套,各類水利工程供水27億立方米,對淮河流域小麥主產區全面澆水2~3遍,澆灌小麥9000多萬畝次。
5月份淮河以南水稻主產區發生夏旱,為有效應對油菜茬、麥茬田及時栽插水稻,省防指提前2~3周組織發動市、縣提水灌塘灌庫,為麥收后大面積插秧做好水源準備。在抗旱保栽中,堅持“高水高灌、低水抽灌”原則,累計投入泵站5629處、流動抗旱設備83.4萬臺套提水灌溉。省駟馬山灌區通過五級提水,將長江水輸送100多公里,灌溉江淮分水嶺高崗農田。各類水利工程累計提供夏灌用水近50億立方米,其中多級提水18億立方米,保障了夏栽夏種順利開展。各地在抓好農業抗旱供水的同時,始終把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放在首位,所有蓄水工程預留生活用水,無水源保障地區采取延伸管道、多級提水、調水、打井等應急措施,先后解決60萬多人的臨時性飲水困難。
(四)優質服務,合力抗災。省直有關部門按照省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全力服務抗旱保苗。省水利廳及時制定抗旱工作方案和人畜飲用水預案,優化水源配置,千方百計把水送到田間地頭。水文部門報送墑情監測信息33期3386組數據,省排灌總站調運144臺套、4200千瓦省級抗旱設備支持重旱區澆灌。省農委派出農技人員指導抗旱春管。省氣象局抓好天氣監測和預報,組織實施人工增雨。新聞宣傳部門加大抗旱宣傳力度。沿淮淮北地區60多支縣級、上千支鄉村級抗旱服務隊累計投入抗旱人員34萬人次,投入各類抗旱設備近2萬臺套,維修設備12萬臺套,打井4215眼,洗井3460眼,疏浚渠道141.5公里,抗旱澆灌544萬畝。
(五)加大投入,效益顯著。各級加大抗旱投入,保障抗災資金需要。省防指春節前將中央特大抗旱補助費1.44億元下達全省72支縣級抗旱服務隊緊急采購設備,省級財政安排抗旱保苗春管專項經費1億元重點用于沿淮淮北9市33個縣(市、區)抗旱澆灌和小麥三類苗追施返青肥補助。省防指會同省經信委、省電力公司累計下達各地1.4億千瓦時農業抗災用電指標。全省先后有483.4萬人投入抗旱,動用14.9萬眼機電井,開啟7355處泵站、167.1萬臺套流動抗旱設施提水澆灌,動用機動運水車1000多輛,投入抗旱用電4.49億千瓦時、抗旱用油12.6萬噸、抗旱資金28.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1.8億元、省級財政1.69億元、市縣級財政2.47億元、群眾自籌22.89億元),累計澆灌面積9983.5萬畝次。通過抗旱供水,保障了2728萬畝水稻栽插用水,全省挽回糧食損失491萬噸,抗旱效益達112億元。
三、奮力防汛排澇抗災,保障防洪安全
針對突發性洪澇災情,通過強化組織指揮、預報預警、科學防控和人員轉移等措施,保障了各類工程安全度汛,及時排除了澇漬積水,第一時間轉移危險區域人員,實現了既定的防汛工作目標,防汛減災效益達33億元。
(一)領導重視,靠前指揮。省委、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抗洪工作,先后召開全省防汛抗旱、省防指成員會議、防汛防臺風電視電話會議等,全面部署防范工作。張寶順書記多次對防汛抗洪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親自調度安排,并深入皖南山區等洪澇災害嚴重地區檢查指導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長、省防指總指揮余欣榮多次主持召開防汛會商會,研究部署防汛抗洪、群眾轉移安置等工作。受災地區各級黨政負責人、防汛責任人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帶領廣大干部群眾投入防汛抗洪救災。
(二)以防為主,超前準備。省防指堅持以防為主、積極防御的原則,將防御水旱災害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抓。春節剛過,就向各地發出了做好防汛抗旱準備工作的通知,按照“縣級排查、市級抽查、省級督查”的原則,處置堤防、水庫險工隱患400多處,完成104處堤防開口復堤任務;修訂完善省級防洪、供水等預案31個,將防御山洪災害、防范臺風暴雨預案延伸到村、組。組建省級防汛機動搶險隊13支600人、市級搶險隊39支9300人、縣級搶險隊795支6.4萬人,開展以人員應急轉移、堤壩搶險為主要內容的演練240場次、2.34萬人參加演練。針對縣鄉黨委換屆,防汛抗旱新手較多的實際,培訓市縣行政負責人82人、新任鄉鎮指揮長1804人。補充了一批防汛物資,長江、淮河流域4處省級防汛倉庫、154個儲備點儲備各類防汛用袋910萬條,砂石、塊石79萬噸,土工布、編織布297萬平方米,沖鋒舟、橡皮船429艘等。
(三)加強指導,緊急應對。省防指建立并逐步完善有關成員單位聯合會商機制,為防汛抗旱指揮調度提供決策支持。防汛緊急時期,每天召集國土、民政、農委、氣象、水文等部門進行會商,研判形勢,分區域、分流域、分工程提出防汛意見。根據局地強降雨特點,及時發出通知,分類指導水庫、山塘、中小河流的防汛和山洪等地質災害防御及城鄉排澇工作。特別是針對6月份沿江江南地區旱澇急轉,政府、省防指審時度勢,迅速調整工作思路,由主抓抗旱向防汛抗洪轉變,及時啟動防汛應急預案Ⅲ級響應,省國土、民政部門分別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Ⅲ級響應、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Ⅲ級響應,共有5市38個縣(市、區)啟動防汛防臺風預案應急響應,強化各項防汛抗洪救災應急措施,保證抗洪搶險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汛期省防指共發布防汛預警38次、汛情通告12次,省國土部門共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35次。水利、國土、民政等部門先后派出10多個工作組、專家組指導各地防汛抗洪救災。
4、科學調控,降低風險。省防指、省水利廳密切監控江河湖庫水位變化,合理調度水利工程,充分發揮防洪工程的攔、分、調、蓄功能,降低防洪風險。6月份皖南地區發生連續強降雨,調度宣城市陳村水庫、港口灣水庫提前泄洪,預留庫容,成功攔蓄了青弋江、水陽江上游洪水,削減了洪峰流量分別為87%、78%。為降低水陽江洪水位,開啟雙橋閘、馬山埠閘向南漪湖分洪,最大分洪流量達976立方米每秒,有效減輕了水陽江防洪壓力。8月26日,淮南、蚌埠局部發生特大暴雨,省防指及時調度淮河干流蚌埠閘、懷洪新河四方湖引河閘、新老胡洼閘、西壩口閘等加大下泄流量,預泄水量近2億立方米,降低河道水位,加快了煤礦塌陷區等區域排澇進度。
5、以人為本,及時轉移。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防御原則,及時、堅決、徹底地做好危險區域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6月9日晚皖南山區突發特大暴雨,休寧縣組織干部連夜轉移溪口等鄉鎮群眾5300余人,石臺縣緊急轉移沿河地勢低洼處1266人、地質災害威脅區566人,由于轉移及時、到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茨稀8.26”特大暴雨發生后,省防指及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協調省軍區、省武警總隊緊急出動沖鋒舟440余次,轉移被水圍困群眾3200余人,無一人員傷亡。整個汛期,強降雨地區累計緊急轉移安置18.77萬人,在發生地質災害138起、倒塌房屋8000多間的情況下,沒有發生群死群傷。
6、全力搶護,確保安全。按照《xx省長江淮河干支流巡邏搶險辦法》《水庫巡邏查險辦法》,突出抓好超警戒水位河流和超汛限水位的水庫的巡查防守,督促各級黨政負責人靠前指揮,各類責任人駐點把守,基層干部群眾對堤防、水庫等實行不間斷巡查。先后有十多萬群眾、7000多解放軍、武警及公安干警投入一線防汛抗洪,對發現的20多處險情,第一時間迅速搶護,確保了堤防、庫壩防洪安全。樅陽縣神靈賽湖高祖聯圩涵閘發生險情后,市、縣防指迅速調集100名搶險隊員進行搶險,妥善處置了險情。由于長時間高水位運行,望江縣朝陽水庫、績溪縣旺豐水庫、歙縣小溪水庫先后發生坍陷坑、漏水等險情,相關縣委、縣政府領導及時深入搶險現場指揮協調,及時轉移下游危險區群眾,技術專家組會同水庫管理單位及時制定搶險方案,并緊急實施應急搶險,隨后又進行了加固處理,保障了水庫大壩安全。由于查險到位、搶險得力,全省沒有發生水庫垮壩、堤防潰破事件,保障了防洪安全,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四、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啟示
一是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旱物質基礎,必須持續建設。在抗御這次60年一遇的秋冬春夏連旱中,近年來興建的水利工程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據測算,已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增加興利庫容約4億立方米,建成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有效保障淮河以南地區5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更新改造新增節水能力4億多立方米。水利工程抗旱減災效益明顯。但我省仍存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淮河泄洪不暢,長江河勢不穩,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高,城市防洪排澇標準偏低,山洪防御缺乏工程措施,淮河平原洼地、沿江圩區灌排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人民生命仍然受到大洪水威脅,非旱即澇的局面依然存在。必須大力實施“水利xx”戰略,堅持不懈地推進綜合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增強防洪排澇灌溉減災工程能力。
二是信息化是防汛抗旱技術支撐,必須加快推進。信息化在雨水情監測、預警、決策、調度等各個環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目前我省已建成的系統,大大提高了預測、預報、預警水平,為防汛抗旱決策指揮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撐。但仍存在信息采集站點密度不足、時效性不強,信息資源開發深度不夠、共享度不高,網絡覆蓋面不足、末端延伸不夠等突出問題。必須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近期重點完善信息采集系統、數據存儲系統、信息預警系統、通信傳輸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著力提高實現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平。
三是隊伍物資是防汛抗旱保障,必須著力加強。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調整、政府執政理念的變化,都直接或間接地對防汛抗旱工作產生影響,農村防汛抗旱隊伍、技術力量、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呈現弱化趨勢;鶎臃姥纯购店犖椤⑺こ坦芾、經費和物資籌集、搶險機械征集等方面都應根據形勢的變化和發展,創新思路、創新辦法,建立適應當前農村形勢的防汛抗旱新模式,整合現有人力、物資等資源,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特別是加強縣鎮村三級基層防汛抗旱應急隊伍建設,著力解決巡堤查險、險情搶護、抗旱澆灌和技術服務等問題,使應急隊伍成為防汛抗旱的先鋒隊、突擊隊,在基層防汛抗旱工作中起到引領作用,發揮示范效應。
四是應急能力建設是防汛抗旱根本,必須大力提升。各級防辦應急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防汛抗旱成敗。沒有一支機構健全、組織有力、運轉高效、作風頑強、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加強防汛抗旱工作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目前,我省部分市縣防辦仍存在機構不健全、編制較少、裝備落后、反應不快、能力不強等問題,影響整體防汛抗旱工作高效開展。各級要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防總《關于加強各級防汛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按照“機構健全、隊伍一流、管理規范、裝備先進、反應快速、保障有力、應對有序、減災有效”的目標,逐步建成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作風優良、嚴謹務實、敢打硬仗、能打勝仗”防辦隊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防汛抗旱工作的更高要求,大力提升防辦應急能力。
五、2017年防汛抗旱工作安排
2017年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號文件和中央、省委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重要一年。中央、省委關于水利重大政策的出臺,對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將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以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為抓手,以全面扎實的汛前準備為基礎,以突發性自然災害應對為重點,以保障防洪供水安全為目標,有序有力有效防御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為科學發展、加速崛起、興皖富民提供強有力的防汛抗旱減災保障。
(一)抓好汛前準備,打牢防災抗災基礎
超前開展汛前準備工作,重點抓好組織動員發動、各類預案方案修編、防汛檢查整改、防汛物資補充、防汛隊伍培訓演練等工作,保證組織、工程、預案、物資、隊伍“五到位”,為開展全年防汛抗旱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突出應急管理,積極防御水旱災害
突出抓好“三預”、會商、調度、巡查、搶險、排澇、灌溉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全力應對水旱災害。強化預報預測預警,及時發布防汛抗旱預警、啟動應急響應;強化防洪灌溉調度,統籌防汛、排澇與抗旱,兼顧防洪與供水安全;強化巡查防守搶險,努力保障防洪安全。
(三)推進各項建設,提高應急保障水平
推進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完成防汛抗旱信息化近期建設工程初設及報批工作,爭取省水利數據中心、防汛抗旱數字模型和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啟動部分單項工程建設。推進山洪災害防治工程措施建設,全面完成全省31個縣級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開展山洪溝整治建設前期工作。推進防汛堤頂道路維護建設,按照“突出重點、急需先修”的原則,積極爭取先期維修一批損毀嚴重的重點堤防堤頂道路。
(四)立足實戰需要,加強應急能力建設
根據國家防總《關于各級防辦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的意見》,研究制定各級防辦應急能力建設考核辦法,著力推進各級防辦應急能力建設。研究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探索建立鄉鎮防汛抗旱專門機構。積極整合防汛搶險隊與抗旱服務隊,不斷提高隊伍裝備水平,推進防汛抗旱應急隊伍建設向鎮、村級延伸。加強防辦隊伍建設,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業務流程訓練,探索崗位交替工作法,培養一專多能、一崗多用的多面手、復合型人才,打造高素質防辦隊伍。
附件:
1、20xx年10月1日至2016年6月2日雨量圖
2、xx省汛期雨量圖
3、xx省淮河干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4、xx省淮河支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5、xx省長江干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6、xx省長江支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7、xx省沿江、沿淮湖泊水文特征值
8、2016年沿江、沿淮湖泊水位、蓄水量比較
9、2016年汛期大型水庫蓄水量比較表
10、xx大型水庫來水量與歷史同期比較表
11、農業旱情統計表(年報)
12、農業旱情統計表(夏旱)
13、農業抗旱情況統計表(年報)
14、洪澇災害基本情況統計表
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及2017工作計劃
2016年,我省遭受洪澇、臺風暴雨和干旱等多種自然災害,局部洪澇干旱災害嚴重。國家防總、水利部高度重視我省防汛抗旱工作,在防御“海葵”臺風關鍵時刻,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副部長劉寧分別致電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和省防指負責同志,了解我省臺風防御情況,對防臺風防汛抗洪工作給予指導。按照國家防總統一指揮,在省委、政府堅強領導下,省防指精心調度、分類指導,受災地區科學應對、有效防抗,保障了農業生產用水和群眾飲水安全,保障了防洪和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防汛抗旱減災效益達154.8億元,奪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勝利。
一、雨情、水情及災情
(一)汛情和洪澇災害。今年汛期,全省平均降雨量67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成,其中淮北、江淮之間偏少2成,大別山區偏少1成,沿江江南、皖南山區與常年同期持平。但降雨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南多北少。雨水情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梅雨期時間較長,梅雨量總體偏少。今年我省6月22日入梅,比正常年份(6月16日)晚6天,7月21日出梅,比常年(7月10日)晚11天,梅雨期30天,比常年梅雨時間多5天。梅雨期間降雨量全省23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成,其中江淮之間207毫米、皖南山區235毫米,比常年梅雨期降雨量分別偏少2成和4成。
二是臺風“?闭嬉u擊,降雨強度大,影響時間長。第11號強臺風“?庇8月8日20時前后進入我省東南部后,對我省宣城、黃山、池州等市正面襲擊。9日05時“海葵”的中心位于我省涇縣境內,8日至11日在我省南部徘徊少動,螺旋云帶完整,云系覆蓋廣,對我省的影響長達5天,為歷史少見。 8月7~11日(5天)累計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有7.34萬平方公里,占我省總面積的52.7%。大于50毫米的有11.3萬平方公里,占我省總面積的.81%。黃山區五里橋水庫站779毫米,最大12小時降雨348毫米,最大24小時降雨434毫米,最大三天降雨718毫米,均大于有水文記錄以來最高值。
三是支流洪水上漲迅猛,部分河庫水位高。受局部強降雨和“?迸_風暴雨影響,大沙河、西河、永安河、堯渡河、黃湓河、秋浦河、青通河、漳河、青弋江、水陽江等14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黃湓河和水陽江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南漪湖雙橋閘和馬山埠閘相繼開閘分洪。磨子潭等8座大型水庫、毛尖山等31座中型水庫及1000多座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
受上游來水影響,我省長江干流水位一直維持較高水位,6月14日開始,長江安慶站以下河段開始相繼多次超設防水位,其中安慶站3次超設防水位,超設防水位時間長達55天;蕪湖站3次超設防水位,超設防水位時間長達56天;馬鞍山站持續超設防水位長達120天。
四是干流汛情總體平穩,局部洪澇災害重。我省長江、淮河干流汛情總體平穩,整個汛期沒有出現超警戒水位的洪水。但受局部強降雨和“?闭嬉u擊影響,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據統計,全省受災人口645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3.4萬余人,因地質災害等因素死亡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3.4萬畝,受澇面積556萬畝,因災經濟損失51.35億元,其中水利工程經濟損失10.88億元。
(二)旱情和干旱災害。今年我省先后發生兩次階段性旱情,分別為6月下旬至7月初的沿淮淮北地區的夏種時期和7月底至8月初的淮北地區、江淮之間大部及沿江部分丘陵山區水稻孕穗關鍵期,旱情持續時間雖不長,但影響大。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降雨偏少,用水時間集中,蓄水消耗量大。5月1日至6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12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其中淮北地區2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降雨量偏少居有資料以來歷史同期第1位。由于夏種特別是水稻栽插用水量大,地表蓄水消耗大,可用水量日趨減少。進入7月份,全省普遍降雨,雖然旱情得到解除,但降雨量仍然偏少,河湖庫塘蓄水沒有得到補充,7月底至8月上旬,水稻及旱作物進入孕穗揚花,加之持續高溫,用水量猛增,沿淮淮北部分地區、滁州和六安等地用水十分緊張,滁州市定遠、鳳陽縣、明光、天長市水庫蓄水銳減,部分小水庫已近干涸,六安史河灌區梅山水庫死庫容以上僅剩1億立方米的水量,有近50萬畝水稻面臨無水可灌狀態。
二是土壤失墑重,地下水埋深急劇下降。在夏初旱期間,由于氣溫持續偏高,土壤失墑嚴重。6月26日實測10~20厘米土層平均含水量為7.9~16.6%。與6月1日比較,淮北大部分地區10~20厘米土層平均含水量下降了9.0%左右。由于灌溉影響,淮北地區地下水不斷下降,據6月26日實測地下水平均埋深為3.66米,埋深比常年同期大1.17米。
三是旱情發生在作物需水關鍵期,局部地區旱災較重。夏初旱發生時恰是我省夏種時期,夏伏旱又發生在水稻孕穗期和旱作物抽穗結莢期,旱情能否及時得到控制和緩解,直接關系到糧食豐產豐收。據統計,今年全省累計受旱面積達2292.3萬畝,水田缺水117.5萬畝,旱地缺墑1522.3萬畝。
二、防汛抗旱主要做法
(一)狠抓汛前準備,夯實防災抗災基礎
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思想,按照防御大洪水的要求,對各類防汛責任、工程隱患、薄弱環節、物資隊伍、預案方案等進行多次梳理、反復排查、盯緊落實,確保各項度汛措施落實到位。
1、狠抓防汛責任落實。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政府各位副省長分堤段、分區域負責指導、督促防汛抗旱工作,30個省防指成員單位落實了部門責任。16個省轄市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市防指政委或指揮長,負責本轄區防汛抗旱工作。
2、強化隱患排查處置。省防指先后派出20多個督查組赴各地對重點堤防、水庫、主要險工險段進行檢查抽查,與省監察廳聯合下發加強防汛檢查督查通知。汛前長江、淮河及其主要支流堤防30處開口在建工程、341座破壩施工中小水庫全部完成回填任務,并具備度汛條件;爭取中央、省級防汛經費7400萬元用于險工隱患處理,41處長江、淮河干流重點險工險段全部應急處置到位。
3、修訂完善防汛預案。為防御全省、全流域性大洪水,立足防大汛、抗大洪,修訂了防御全省性大洪水工作方案,制定巢湖流域防汛抗旱調度暫行規定和無為大堤防汛分工的意見,完成大中型水庫調度運用計劃和陳瑤湖防汛預案修訂工作,動態修訂行蓄洪區、江心洲及外灘圩人員轉移安置預案。
4、提升防汛應急保障。積極與南京*區及省軍區、省武警總隊開展防汛用兵對接,進一步簡化調兵程序,明確用兵重點和搶險任務。全省組建防汛專業搶險隊124支、2.2萬人,登記防汛民工200多萬人,開展防汛搶險演練305場次,1.98萬人參加。并對126名市、縣防汛抗旱指揮長、65名縣級防辦主任進行了集中培訓。省級防汛物資儲備達到2007年汛前水平,6月份又向沿淮、沿江31個防汛物資儲備點和險工險段調運補充72萬條防汛袋、5萬平方米防浪布、1.8萬噸砂石料等防汛物資。
(二)立足防大汛抗大洪,奮力迎戰臺風暴雨
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奮力迎戰洪澇災害。全年的防汛抗洪工作沒有發生群死群傷,沒有發生潰堤垮壩,沒有發生重大災害性險情,確保了江河湖庫安全,確保了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線安全,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省委、政府對在防抗“?迸_風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宣城、黃山、池州等6市和省水利廳、省民政廳、省國土廳、省防辦等13家單位進行通報表彰。
1、領導重視,有力指揮。省委、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抗洪工作,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尤其在臺風“海葵”防御中,張寶順書記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批示,親臨省防指檢查指導防臺風防汛工作;省長李斌親自主持召開全省防御11號臺風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明確提出“全力防?、生命第一位”的總體要求,對防臺風防汛作出全面部署,隨后親赴黃山、宣城、池州、安慶等地現場督查指揮;梁衛國副省長堅持坐鎮省防指,每天主持召開兩次會商會,研判形勢,分階段部署防范重點工作,并赴安慶大沙河等地現場督查指揮。受臺風影響的黃山、宣城、池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或坐鎮市防指研究部署,或深入一線督查指導,相關縣(市、區)、鄉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堅守一線崗位,靠前指揮,為防臺風防汛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2、密集預警,強化指導。在防汛緊急時期,省防指每天召集國土、民政、農委、氣象、水文等部門進行會商,研判形勢,適時作出部署,指導各地防汛排澇工作。為應對11號臺風“?闭嬉u擊,省防指第一時間將防臺風防汛應急級響應由III級提升至Ⅱ級,并在各大媒體動態發布臺風預警信息,向公眾循環播放防臺風十二招,強化防臺風信息和防御知識宣傳;根據臺風防御不同階段特點,連續發出5個防汛工作命令和60多份緊急通知,針對性地指導各地做好防臺風防汛工作;先后派出20多個工作組,專家組分赴各地巡回督查指導,各地也迅速啟動防臺風防汛應急響應,突出各項防御措施落實,認真做好防范工作。據統計,汛期省防指共發布防汛預警12次、汛情通告4次,共有9市46個縣(市、區)啟動防汛防臺風預案應急響應,先后派出30多個工作組、專家組指導各地防汛抗洪救災,保證抗洪搶險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3、生命至上,及時避險。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防御原則,及時、堅決、徹底地做好危險區域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針對6月下旬大別山區、皖南山區,7月上旬淮北中北部及淮河以南地區先后發生的強降雨,緊急轉移山洪災害威脅、低洼受澇等區域群眾4121人,有效保障了群眾生命安全。為最大限度地減輕“?迸_風暴雨可能帶來的人員傷亡,省防指在關鍵時刻下達危險區域人員轉移工作命令,督促宣城、黃山、池州等6市連夜轉移受威脅地區群眾15.6萬人,先后共計轉移23萬人。宣城市緊急動員市縣鄉村萬名黨員干部,在“?币u擊之前,將全市882個地質災害點的危險區域群眾,險工險段處、病險水庫和有隱患的萬方大塘下游的群眾,以及農村五保戶、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全部轉移,并妥善安置。黃山市對可能發生山洪的區域、切坡建房、靠山建房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和低洼村莊、學校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封閉景區33個,關停全部漂流項目。整個汛期,我省累計轉移安置群眾23.4萬人,由于轉移及時,最大程度地保護了群眾生命安全。
4、科學調度,有效防控。省防指、省水利廳科學調度,通過攔、分、調、蓄,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洪作用。為應對6月下旬大別山區、皖南山區,7月上旬淮北中北部及淮河以南地區先后發生的強降雨,先后調度巢湖、滁河流域相關控制閘敞開泄洪,降低西河、滁河水位;提前調度鳳凰頸站開機抽排,減輕永安河、西河防洪壓力;調度部分大中型水庫提前預泄,騰出防洪庫容。為加快淮北地區排澇,調度淮河干流、潁河、渦河、懷洪新河等控制閘提前預泄,加大天井湖閘、新開沱河閘下泄流量,降低河湖水位,為面上排澇創造條件,同時強化澇水搶排,累計排除農田積水556萬畝。在 防御“海葵”過程中,省防指、省水利廳在水陽江水位迅猛上漲之時,會同宣城市防指采取“上蓄、中分”等措施,上游調度港口灣水庫攔蓄洪水,共蓄滯洪水1.15億立方米,削減洪峰92.9%,降低宣城站洪峰水位約0.8米,避免了寧國市城區嚴重受淹;中游調度馬山埠閘和雙橋閘向南漪湖分洪,始終將水陽江新河莊水位遏制在13.0米以下,大大減輕了水陽江中下游的防洪壓力。
5、嚴密巡查,全力搶護。鑒于部分支流和一大批水庫水位居高不下,省防指要求各地要突出抓好超警戒水位河流和超汛限水位的水庫的巡查防守,督促各級黨政負責人靠前指揮,各類責任人駐點把守。在防御“海葵”的關鍵時刻,省防指對325座小水庫和29處超警戒水位河道堤防值守情況進行了集中抽查,有效保障了超汛水庫、超警堤防的安全防守。各地累計組織干部群眾近8萬人執行巡堤查險、搶險搶護任務,努力保障工程防洪安全。宣州區派出80名民兵預備役官兵及時處置幸福圩、天成圩、天合圩部分堤防漏洞、散浸險情。郎溪縣及時處置幸福塘、劉沖水庫跌窩滲漏險情。池州市緊急出動部隊官兵120人,會同當地700名應急人員,對貴池聯豐圩15公里圩堤進行巡邏檢查,對險工險段加高培厚,確保了聯豐圩安全度汛。
6、部門聯動,合力抗災。在省防指的統一指揮下,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在防御臺風“?惫ぷ髦校≤妳^出動現役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4000多名,解救被困群眾19人,協助轉移群眾萬余人次;省武警總隊成立了1個基指、3個前指,派出1200名兵力、32臺車輛,幫助地方轉移群眾、轉運物資等。省水利廳集中全廳力量投入防臺風防汛工作,督促落實省防指的各項部署,強化水利工程調度,支持各地防汛物資。省電力公司派出67支應急隊伍趕赴臺風影響區組織開展電力搶修,及時恢復供電。省國土資源廳組織3個防臺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家組,趕赴重點地區督查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處置。省民政廳緊急調運救災棉被、帳篷等。省委宣傳部組織宣傳隊伍深入防汛抗洪一線,集中深入報道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刊發防汛抗旱宣傳報道近300篇,省防辦編發防汛抗旱信息簡報75期,各市累計上報信息400余篇。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協同,形成了防臺風防汛工作的強大合力。
7、分類指導,修復水毀。省防指、省水利廳在不放松防汛抗旱工作的同時,全力抓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和災后重建工作。在防汛應急Ⅲ級響應解除之前,8月13日,省防指便超前啟動了水利水毀工程修復工作,派出三個工作組,分赴黃山、宣城、池州等市開展水毀調查工作。在核查統計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編制水毀修復方案和災后重建方案,按照“先重點、后一般,先生活、后生產,應急和長遠相結合”和分類指導的原則,先期修復受損病險水庫、山塘等影響防洪排澇安全的重點工程,抓緊修復受損農村人飲工程、堰壩等灌溉工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修復河道、堤防、護岸等面上其他工程,確保明年汛前全面完成水毀修復任務。各地按照制定的水毀修復工作方案,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推進水毀工程修復。國家防總、發改委先后下達水毀修復經費1.2億元,截至10月20日,全省完成土方678萬方,占計劃修復的57.3%;完成石方109.7萬方,占計劃修復的55.5%;完成混凝土18.38萬方,占計劃修復的58.6%。
(三)加強調度,全力保障抗旱澆灌供水
面對旱情,有關地區和部門按照省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省防指統一指揮,迅速行動,搶抓季節,全力開展抗旱澆灌工作。
1、及早應對,迅速動員部署。省委、政府見勢早,行動快,措施實。早在旱情發展之初,就緊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實抓好抗旱夏種工作,適時召開抗旱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抗旱措施。按照省委、政府的統一部署,省防指迅速貫徹落實,加強對旱情、水源狀況、夏種進度動態監測分析,指導各地合理配置水源,并要求受旱地區落實各項措施,迅速組織群眾開展抗旱澆灌。適時派出工作組,赴受旱地區督促指導抗旱工作。
2、強化蓄水,增強調蓄能力。省防指始終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今年以來,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要求各類工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嚴格大型水庫用水管理,特別是大別山6大水庫,做到電調服從水調。將淮河干支流水位控制在正常蓄水位,淮河干流蚌埠閘上蓄水總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為增加淮干河槽蓄水能力,充分發揮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的蓄水興利作用,繼續實施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實驗性蓄水,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多蓄了1億多立方米寶貴水資源。同時,從去年開始,各地大力實施溝河清淤、塘壩擴挖、集體泵站(機井)更新改造工程,共計清淤溝河5千多條,擴挖塘壩4.4萬處,更新改造小型泵站3.4萬千瓦、新建和修復機井5.1萬眼,大大增強了面上農水工程蓄水和灌溉能力。
3、精心調度,加大水量供給。省防指把調配水源、加大供給作為抗旱灌溉的重點,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灌溉效益。針對沿淮水稻孕穗期用水量大增,淮干來水銳減,蚌埠水位快速下降的不利局面,及時調度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開閘向下游河道供水1.1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蚌埠閘上沿淮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為最大限度保障淠史杭史河灌區水稻關鍵期生長用水,經政府同意,省防指批準動用梅山水庫死水位下蓄水8000萬立方米進行灌溉。各大灌區強化引、提、抽等措施,加大供水力度。據統計,淠史杭灌區累計供水21億立方米,茨淮新河灌區累計提水3.7億立方米,駟馬山灌區已累計引江水1.6億立方米,懷洪新河適時搶引淮干分別向符懷新河段、香澗湖河段補水0.65億立方米。
4、強化服務,合力抗旱減災。省防指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先后下達農業抗災用電指標1.8億千瓦時, 5500萬元抗旱專項資金,支持各地開展抗旱工作。省防辦實時動態監控淮河干支流水情,省水文局加強土壤墑情測報,監測分析旱情發展態勢,為抗旱調度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省電排灌總站從省抗旱倉庫調撥機泵支持肥東、霍邱、壽縣等地提水灌溉。各級抗旱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大打機井、小口井,開展抗旱澆灌。臨泉縣抗旱服務隊于6月上旬抽調30多人組成六個抗旱分隊攜帶抗旱機具設備100多臺套,為農民抗旱夏種提供服務。肥西縣、肥東縣積極儲備供應抗旱物資,肥東縣抗旱服務隊租借提水設備60多臺套,并協助安裝調試順利出水,保障了受旱農作物得到及時澆灌。
據統計,今年抗旱期間,全省先后有345.5萬人投入抗旱,動用23萬眼機電井,開啟5286處泵站、123.8萬臺套流動抗旱設施提水澆灌。投入抗旱用電1.93億千瓦時,抗旱用油5.32萬噸,抗旱資金12.5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4000萬元,省級財政3000萬元,市、縣級財政9623萬元,累計澆灌面積3910萬畝次,累計供水43.5億立方米。
三、主要工作體會
今年我省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實現了糧食豐收,大江大河安瀾,社會和諧穩定。尤其是成功抗御臺風“海葵”正面襲擊,確保了防洪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得到了國家防總和省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尤其寶貴。主要有如下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生命第一位,始終把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防臺風防汛過程中,各級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始終把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貫徹在防御工作各階段。特別是在防臺風關鍵時刻,省委、政府主要領導果斷決定,連夜轉移池州、黃山、宣城等6市受威脅群眾,為確保人民生命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是必須全面落實責任制,把責任制貫穿于防抗工作全過程。在防臺風防汛過程中,各級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分級分部門負責的防汛責任制,把責任制貫穿于防抗工作全過程,落實在防抗工作各環節。各級黨政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各類防汛技術負責人駐地指導,保證了防臺風防汛工作高效有序推進。
三是必須指揮有力令行禁止,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在防臺風防汛過程中,按照省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省防指研判準確,決策果斷,突出各階段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發出各項命令,保證了防范措施環環相扣,防抗工作有條不紊。各地堅決執行省防指命令,令行禁止,不打折扣,確保了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了防臺風防汛工作有力推進。
四是必須繼續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防汛抗旱物質基礎。各地積極抓好“治、蓄、排、節、引”五水文章,水利綜合保障能力增強。在防臺風防汛過程中,水利工程發揮了重要防洪排澇減災作用。經過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防洪能力明顯增強,受“?迸_風暴雨影響,600多座水庫相繼超汛限水位,發揮了滯洪削峰的重要作用;中小河流治理成效明顯,全面經受了本次洪水考驗,無一險情發生。
五是必須進一步推進水利信息化,強化防汛抗旱技術支撐。在防臺風防汛過程中,工程發揮“硬實力”的同時,水利信息化系統非工程措施“軟實力”凸顯。全省建成的1816個降雨自動監測點、480個水位自動監測點,13座大型及100座中型水庫自動測報系統,25個縣山洪預警系統,實現無縫監控降雨情況、降雨趨勢和區域分布。各級防指通過防汛抗旱指揮系統隨時召開異地視頻會商或會議,對雨情、汛情及工情進行科學判斷,提高了調度決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及時性。
雖然防汛抗旱取得了勝利,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省防汛抗旱工作仍存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防洪標準不高;二是未除險小水庫、山塘出險較多,防汛壓力大;三是防洪排澇工程體系不完善,排澇泵站裝機能力不足,洪澇損失較重;四是城市防洪排澇工程體系明顯滯后于城市建設保障需要;五是灌區尾部灌溉能力不足,部分干旱地區缺少骨干水源工程,抗旱應急能力不強;六是防汛信息化建設仍需進一步拓展提升,防汛抗旱應急隊伍力量分布不平衡,整體能力不強等。這些薄弱環節和問題制約著我省防汛抗旱工作順利高效開展,必須亟待解決。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7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設美好xx的關鍵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尤為重要。我們將在國家防總、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實施“水利xx”戰略總體要求,全力抓好各項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加快水毀水利工程修復進度。督促各地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強化建設管理,強化質量管理,加快水毀水利工程修復,確保按期完成修復計劃,盡快恢復水利工程防洪除澇抗旱減災能力,為明年防汛抗旱打好基礎。
二是加大小型防洪工程除險加固力度。進一步加大小型水庫、山塘除險加固力度。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進度,繼續爭取更多中小河流納入治理規劃。盡快將山洪溝列入治理規劃,加大整治力度。
三是加強排澇提灌能力建設。強化排灌設施建設,更新改造一批,新建擴建一批,清淤疏浚一批,不斷提高排澇能力。實施千座中小型排灌泵站改造,加快沿江排澇泵站等工程建設。加快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建設,將城市水利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內容,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增強城市排澇能力。
四是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加快以防汛抗旱指揮調度系統為中心的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文基礎信息和實時工情信息采集系統,建設覆蓋全省山洪災害易發區的山洪災害預警系統,推進小水庫雨水情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擴展全省水利信息網和視頻會議系統覆蓋范圍,加快水利通信網建設,逐步建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綜合采集體系,基本滿足防汛抗旱和水利業務應用需要。
五是強化防辦能力建設。按照國家防辦提出的“機構健全、隊伍一流、管理規范、裝備先進、保障有力”的目標要求,進一步推動各級防辦能力建設,加強防辦辦公裝備建設,加強防辦內部制度建設,加大人員培訓力度,推進鄉鎮防辦機構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防辦應急管理水平。推進防汛抗旱督察體系建設,設立防汛抗旱督察專員。鞏固提高省級防汛抗旱應急隊伍,健全完善市、縣級應急隊伍,拓展延伸鎮村級隊伍,形成布局合理、人員相對固定的五級防汛抗旱應急隊伍體系。
附件:
1、xx省降雨等值線圖
2、“海葵”臺風影響期全省降雨量圖
3、xx省淮河干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4、xx省淮河支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5、xx省長江干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6、xx省長江支流主要站特征值統計表
7、xx省沿江、沿淮湖泊水文特征值
8、2016年沿江、沿淮湖泊水位、蓄水量比較
9、2016年汛期大型水庫蓄水量比較表
10、xx大型水庫來水量與歷史同期比較表
11、農業抗旱情況統計表(年報)
12、洪澇災害基本情況統計表
【防汛抗旱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防汛抗旱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04-29
關于防汛抗旱工作總結08-08
防汛抗旱工作總結范文08-30
鄉鎮抗旱防汛工作總結10-06
防汛抗旱應急預案01-16
抗旱防汛的應急預案06-22
防汛抗旱的應急預案05-20
防汛抗旱督查簡報04-22
鄉鎮防汛抗旱安全工作總結04-24
防汛抗旱工作總結(精選5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