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學科期末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1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一、求實——扎實嚴謹,聯系實際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切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系,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盡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合性。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于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求活——方法科學、靈活多變
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教師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三、求新——轉變觀念,創新教育
“求實、求活、求新”三原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有機的統一體。二者相輔相承,層層遞進,求實是基礎,求活是關鍵,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備扎實嚴謹的基礎知識,才能轉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表現出獨特的創新能力。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2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14)(15)(16)(17)(18)(19)(20)七個班的教學工作。半年的工作下來,我感到很充實,雖然有些辛苦,但每當看到學生們在課上洋溢著期待的神情,每當我的耐心講解使學生又有了一些進步,我總會忘了疲倦。
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為了提高短短四十分鐘的學習效率,我總會在課前搜集一些熱點時事,與生物教學聯系起來,讓課堂變得生動而有意義;
初一上半學期的學習,可以決定整個期中時期的學習,一旦學生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三年甚至以后一生都會受益匪淺。為此,在備課時我精心設計筆記,給學生強調作筆記的重要性;反復要求學生注重學習方法,就四個字,預習 ——復習。
這半年時間下來,我和我所教的這七個班的學生建立了一種默契的師生關系:每當我上課上到一半,課堂紀律被某些說話的同學影響時,我總是先停下來,看著他們,很快課堂就靜下來了,不用我多說,因為全班同學都在“關注”著他們,通過類似這樣的處理,不管是原來多愛鬧的班級,課堂紀律都好了很多,提高了整個班的學習效率。
在期中考試前,我們過行了一次月考,由于在小學里沒有上過生物課,就連他們唯一上的科學課在小學里被當成副科,是不用考試的,因此學生就認為,生物課是開卷考試的,甚至有人認為生物是不用考試的。
當我發現這一點之后,我開始耐心地做學生與家長的思想工作:告訴每一位同學,每一次生物考試都是閉卷考,不僅要月考,要期考,初二時還會進行會考;如果初一時沒有掌握該學習的知識,初二時再學就會很吃力。在家長會上,我請家長們回去動員孩子,認識到學習生物的重要性,我們不僅要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物學的發展,因此,學習生物是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的。
經過一番思想動員,大部分的學生在期中考試的時候都取得了進步;很快,期末考試又要來了,任務還很艱巨,我將總結上半學期的經驗,讓學生們在應付各科考試的同時,以較高的效率作好生物復習。當本學期的的結束,又意味著新的學期又將到來,屆時,又會有新的挑戰。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3
我們每一位生物教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生物新課標要求我們制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三個維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知識性目標的反思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制定知識目標。扎扎實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知識的學習筆者大多是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互動學習。
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圍繞三個問題導入:
1.什么是呼吸,請說出你身邊的呼吸現象?
2.人或動物在呼吸時,吸進的氣體與呼出的氣體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沒呼吸?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討論。有位學生提出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證明氧氣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學內容就這樣自然的延續。
二、技能性目標的反思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列舉身邊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組實驗有具備條件,一個個都要開展,實驗過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七年級開展的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實驗,發現學生動手能力很強,出乎意料,對實驗也非常感興趣,當場給以表揚。當然對學生的肯定對幫助學生確立自信也是很有幫助。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反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必須有機地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并有意識地貫穿于教學過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在學習七年級植物標本的采集過程中,“同學們植物標本可幫助我們認識多種多樣的植物,在科學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該為植物做些什么呢?”“請我們大家一起來愛護花草樹木,以后不會再出現有的同學踐踏學校的草坪這現象。”學生也意識要愛護一草一木。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4
這個學期,上初中一年級3班的生物課。因為今年起,中考要考生手了,期中考試我們也舉行了考試,現在考試已經結束,面對學生的一些讓人失望的試卷,我陷入了深思:為什么會這樣?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題,甚至是原題都一一做過了,有些題甚至還強調了很多遍,為什么最后的結果還是不會?今后該如何做,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基礎知識部分:通過試卷可以看出,基礎知識需要記得的,學生掌握的不好,也許學生基本上都是死記硬背的,且掌握的不扎實,缺少靈活性。錯字多。對策:今后的教學要注意把握全局,從細處入手,對出現錯誤的學生,在其糾正錯誤后要組織針對性的過關。指派組長檢查,引導學生自我訓練。
同時,我們要善于發現問題,讓學生有感悟,獲得一定的經驗。知識的.運用、遷移部分:這是一個讓學生、老師頭痛的問題,學生的理解、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太差,有時明明能背下知識,但是卻不會運用,答不到點子上去,這是我一直以來最為苦惱的事情,在我看來都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對學生卻是一頭霧水。如何克服這個困難,解決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我把學生進行了比較。除了學生自身能力和學習方法外,我找不出什么其他的原因。其次想到自身的教學方法,長久以來,學生總習慣于先自己討論、交流后,教師再把答案組織成型,然后背下來,要是哪一次沒有組織,學生馬上抗議,不知道背什么,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給人的感覺好像是雛鳥,張著嘴巴專等著人來喂。一旦考試遇到了稍微變樣的題型,馬上就傻眼了,不知道從何下手。今后注意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課堂上盡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己組織成答案,以提高學習的能力。
學習態度是決定成績好差的前提條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對試卷中做錯的題目,不能單純歸為粗心、馬虎所致,其實也有審題不嚴,能力不強方面的問題。
找到了真正的問題所在,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
成績不理想的背后,就是問題的暴露,自己必須找出問題所在,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補救,如果通過這一次的失敗,能換取下一次的成功,也該心滿意足了。相信只要通過師生不懈的努力,生物知識能力會有所提高。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5
在初中生物學的教學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三部分:
一、初中生物學的教育對象是面象全體學生。
目的不是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才,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最基本的基礎。從這個觀點出發,在我的生物教學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并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中心。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我會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講生態環境時做生物圈二號計劃的專題講座,在拒絕毒品的宣傳片等?傊S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教學理念的中心。
二、作為老師,教材是必須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于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為教學的依賴。
我認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處去看才能覺得清澈見底,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為一名教師的第一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那些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做一些課堂小游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三、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探究式活動。
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我在課堂中會一直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與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一定是正確的,相反,對于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后的科學探究中發現是錯的。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的知識都是前人通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我認為教學并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相反我的教學設計大多都是將學生置身于當時科學家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通過體會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引導他們找到隱藏在各種生物現象下的本質規律。作為老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例如:可以通過寫保護生物的倡儀書、知識竟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這樣,學生無論在知識、能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是最優秀的。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6
時間真快,轉眼間一個月已經悄悄溜走。時間的流逝讓我感覺到倍加的緊張和壓力,因為又即將送走一批畢業生。中途接班和自己一手帶起來的學生感覺差異好大,尤其在復習的時候有走不動的感覺,如何才能在短時間之內讓孩子們的生物成績大幅度的提升哪,這是我眼前最值得,最應該去深思的一個問題 ;蛟S是因為還沒有到初三,學生和家長的中考意識一點都不強,似乎生物中考對他們來說好像沒有那么重要。所以我要給孩子們不停的做思想工作,從內心上去給孩子們動力。在教學中,我只有不斷的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興趣,以便使學生扎實好基礎知識,提升自己能力,更好的去應對中考。具體還采取了一些方法;
1.扎實嚴謹 、注重基礎落實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我扎扎實實抓好生物上的一些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復習,在具體教學中,要不斷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如探究實驗,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知識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知識的模糊感。
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做題方法和良好的做題習慣。即啟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因為中考考點復雜,需要學生的綜合考慮。
2.聯系實際 ,深化知識
在課堂講授中,應盡量列舉大量的生活,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合性。
3.方法科學 ,靈活多變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建立生物概念框架的科學方法。以便來掌握多而復雜的知識。在課堂講授中,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總之,在第一輪的復習中,一定要穩抓穩打,扎扎實實,落實到位,知識上層層遞進,注重基礎,因為只有具備扎實嚴謹的基礎知識,才能轉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才能取得短時間內巨大的進步。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7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努力創造條件,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克服困難,完成大綱、教材規定的課堂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素質,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是我們生物教師的責任。通過培訓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在實驗教學方面有以下收獲:
。ㄒ唬┟鞔_實驗目的,激發學習動機
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對生物部位的細胞組織等進行病理診斷,才能得出結論。同時介紹顯微鏡在工、農、醫學方面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科學態度,提高學習興趣,這樣有利于克服組織教學難的問題。
。ǘ┱莆諏嶒灢襟E,規范學生操作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范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范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于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這樣學生就達到了實驗的目的要求,興奮不已,終生難忘。
。ㄈ┙處熅囊I,學生觀察現象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的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分析。如在解剖鯽魚的實驗過程中,學生認為解剖完了,實驗就做完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實驗前編好實驗指導,要求學生預習實驗時準備好硬紙板,在一定的位置寫上鯽魚各器官、系統的名稱。做解剖鯽魚實驗時,先讓學生觀察魚的各種鰭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驟規范操作解剖,將觀察后的器官,系統解剖放在硬紙板寫好的相應位置上,并在實驗指導的空白處填上相應的結構及功能,教師檢查評分并給予全班表彰。
。ㄋ模┌盐战滩囊螅磸涂疾閷嶒
教師要深鉆大綱和教材,明確考試重難點和學情。通過反復實驗考查,促使學生認真預習、復習、動手操作。對實驗操作差的學生及時發現,加強個別輔導,做到人人過關。這樣克服實驗儀器少、學生多、難于動手的矛盾,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生物課的興趣。
通過幾年的生物實驗課教學實踐和國培專家團理論引領,我體會到生物實驗課對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自己決心將實驗課的改革,繼續深入進行下去,繼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和認真的科學態度,發展智力,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8
初中生物雖然內容比較簡單但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科理科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對理科的學習興趣和理科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認識到這一點筆者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就非常注意從教學方法的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進行培養
1、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開課即一堂課的開始,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而藝術的開課,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受,不僅能使學生的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迅速由抑制轉為興奮,而且還會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課的導入是生物學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開課激趣激疑,激活學生的“動情點”,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采用問題型、娛樂型、直觀型、實驗型和說課型等開課方式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振作學生精神,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究欲望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這樣,在師生互動配合下,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正所謂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
(1)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是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
學習游戲就是要打破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形成科學的高效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人類傳染病的種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常見的一些傳染病作如下歸類:呼吸道傳染。喊莅蒿w馬流星拳(百日咳、白喉、肺結核、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消化道傳染。弘u傷病系二蟲(脊髓灰質炎、傷寒、病毒性肝炎、蛔蟲病、蟯蟲病)血液傳染。函懠擦鞒龊诮z蟲(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出血熱、絲蟲病、)體表傳染。荷逞劢戬彴_,炭(炭疽病)破(破傷風)血吸與狂犬。這樣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了。在學習神經系統時,名詞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詞列出來,讓學生在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較它們的異同點。例如灰質和白質、神經中樞和神經節、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等。當學到“神經元”時教師可讓學生取一節有節的樹枝,那么枝節就可比喻為細胞體,較細的可看為樹突,較粗的就可比喻為軸突。樹皮就可理解為髓鞘,那么較粗的枝條和樹皮合起來就“組成”了一條神經纖維。像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把知識進行創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梳理知識的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是一個積極主動的認識過程。只有經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概括和理解,生物學知識結構才能真正被接納為認知結構。從而獲得深刻的領悟。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具有積極的探索欲望,同時在教學中利用一切教學材料,生活實際現象引導學生去探索。分析和總結,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構成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在傳染病后,我就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現流黃鼻涕和頭昏的現象,請學生分析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把上述實際實際問題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教師可行引導學生思考感冒屬于哪一種傳染?是由什么病原體引起的?學生在這樣經常性問題解決過程中,領略到了問題解決的一般方法。經過長期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估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知識的系統梳理是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系統規律。及時對知識進行梳理。如在學習心臟的結構時,可啟發學生結合實物或掛職圖將其總結為“四腔”“八管”(主動脈、肺動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各一條。肺靜脈四條)“兩瓣膜”(指房室瓣和動脈瓣兩種)。而在學習人體“血液循環”時,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質可概括為:“左心動。右心靜。肺相反。體相同”。這樣學生懂得生物學“怎么學”、學什么“。長期訓練可培養自學的習慣。有利于形成學習創新能力。
。3)培養學生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置情境,鼓勵學生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后,可讓他們親自設計實驗。在實驗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都可讓他們去試一試。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和按書用做的感覺和效果是不太一樣的,通過這些過程,既能培養他們獨立且科學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他們觀察、實驗、思維、自學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9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時期,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們第一次接觸生物這門學科,而且七年級生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特別是可以通過探究實驗自己動手獲取生物學知識,因以大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課堂氣氛比較好,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只感興趣個別生物現象和事例,只關注與已有生活經驗相關的生物學知識,而忽略基本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導致概念不清,相近知識點混淆,不能靈活應用相關知識點。初中生物學課程既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的生物學知識,又要讓學生領悟生物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科學素養,這就要求學生通過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內容來領悟自然科學的本質,通過特殊了解一般。另外教學的三維目標中,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彼此滲透,融合統一于學生發展之中的,知識目標是實現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載體,沒有載體一切教學目標都是空談。因此,面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研讀教材,形成難點知識網絡
七年級生物有很多專業術語和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我研究課本中所有定義、概念,研讀教學大綱了解教材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點,向同事請教歷屆學生對于哪些知識點比較難理解,哪些知識點容易混淆,并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形成一張重點難點知識網絡,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顯微鏡的成像特點,裝片中的氣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能量轉換器等抽象、易混淆的知識點。
二、精心備課,選擇適當教學方法
備課過程中重點思考網絡中的知識點應通過怎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容易理解。不同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實驗,動畫演示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具體選擇哪種教學方法是綜合考慮了學生學習問題的原因和知識點的特點后決定的,有時需要幾種方法結合使用。如講“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時,因為課本中對于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重點描述,所以學生容易忽略生態系統中非生物部分,因此設計了闡述定義的關鍵詞、用概念圖列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并通過舉例讓學生描述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的教學過程。設計“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的教學過程結合了動畫演示、自制教具模擬變化過程學生學習效果證明這樣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加深了他們對于概念的理解。
三、及時反思,分析總結教學得失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會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能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對于一個新老師的成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每節課后我都要及時把教學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跟同事討論,請教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經常去聽同事的課,學習別人處理教學難點的先進方法。也經常請同事去聽我的課,指出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這節內容比較抽象,特別是“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形態不同”這個知識點很難把握深度,一不小心就講成細胞分裂階段,這就超綱了,學生也很難理解。同事建議我就用書上的洋蔥根尖細胞分裂圖來描述染色體形態不同,并用分裂開始,分裂中間等簡單明了的詞語,學生就容易理解了。通過這次評課也讓我對充分運用教材有了新的認識。
我作為一名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課堂的應變能力、教學各環節的時間把控、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等方面處理得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努力鉆研教材、教法,通過知識點的教學進一步完成三維目標的落實;多向同行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提高教學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目的。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 10
教學反思從教學進程來看,可以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后反思三個階段。
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learing how to teach)’與‘學會學習 ( learing how to learn)’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
1、課前反思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一是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就必須對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對象分析。學生是重要的教學人員之一,也是教學發展的基本對象。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兩點(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結合,“減數分裂”再與“遺傳的基本規律”結合,選修本的“光合作用”與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結合等。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④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2 、課中反思
課中反思是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有較強的調控應變能力,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這是教學反思的重要環節。主要反思以下幾方面:
1)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反思 生物知識的學習采用問題來激發互動。如在復習有關呼吸作用內容時,筆者和學生圍繞有氧 呼吸的場所在哪里?過程如何進行?哪些類型生物能進行有氧呼吸?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當有同學提出“細菌屬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為什么有的細菌是好氧細菌”?問題時,互動的內容就更進一層。
2)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反思 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思維等能力。如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時,學生發現用毛細吸管不容易把濾液細線劃細劃勻,甚至有時還會把紙劃破,此時筆者提問:“你能找到替換毛細吸管的更合適的劃線工具或劃線方法嗎?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3)對學生情感形成的反思 老師要用強烈情感語言創設情景,把情感傳給學生,觸動學生心靈,在生物知識構建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如:“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筆者先輕松愉快地說:“同學們,據史學家考證,六千年前,陜西、甘蕭一帶是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綠草如茵,處處鳥語花香”。講到這兒,學生因受老師情感的感染,內心充滿喜悅,那種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接著心情沉重地說:“由于人們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圍湖造田、環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態系統受到了破壞,同學們,我們要有環保意識,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講到這里,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近而產生共振,教學的效果得到優化。
3、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當前最常見的反思,它能使教師有比較充裕的時空,對自己教學的得失進行較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教師不僅要對課堂的事件進行客觀的描述,對事件的發生進行細致的分析,還要對相關問題提出研究方案。這樣才能使教學經驗理性化,以指導、改進以后的教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個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下面談談對課后日記的反思:
1)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積累“病因”、“病例”,同時有的放矢尋找“辦法”,使之成為以后應汲取的教訓,教學就會逐漸趨于“完善”。例如講授“種群”這個概念時,看起來學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一片森林中的桉樹苗組成一個種群”。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同種生物”既包括幼體還包括成體的所有集合。
2)記課堂的成功之舉 主要包括教學過程中達到預設目標的做法和措施,教學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滲透、遷移和應用的過程,感觸與創新等。如在復習“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行為的變化情況,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筆者在教學中,把復雜、繁瑣的知識用簡明的字組成口訣:“有絲同源不配對,減Ⅱ無源難成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分離是減Ι”。這就有助于學生記憶,深受學生歡迎。這些做法顯然是教師在教學中的“得意”之作。記錄它們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學使用,并在此基礎上發展
【初中生物期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學科期末教學反思07-28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07-10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06-13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06-14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精選07-20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10-13
精初中生物教學反思03-17
初中生物教學反思(合集)06-14
[精品]初中生物教學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