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課的教學反思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已成為地理教學的核心。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能獨立地學習地理知識并很好的運用地理知識。近年來,對于培養思維能力的課題研究,已經是智者見智。本人認為,初中地理教學中,提高思維能力是能否真正實現向“素質教育”轉軌和初中地理會考能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以下僅為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想法和做法:
把握轉軌,注重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前提。
初二年級正處于中學過渡階段,不論從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大綱要求,還是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來看都要經歷一次轉軌。由于很多學生經歷了中考緊張復習的壓力,升入高中后往往想趁機松口氣。從學科的年級要求看,初中地理教學一直以自然地理為重點,以區域地理為主要內容,側重于區域自然地理知識的傳授,能力培養僅流于低層次,再加上部分初中特別是農村初中視地理為“副科”,教師不重視,學生無興趣,致使學生進入初中后基礎差,底子薄,能力低。因此,高一年級應切實抓好教學轉軌,把好思維能力培養的第一關。
把握轉軌重在處理好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間的關系。
學習活動本身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非智力因素雖不能代替其它基本能力,但它是智力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激素”。興趣、愛好、意志、態度和課堂間的人際關系等都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內在動力。 興趣、愛好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因此課堂教學首先應創設積極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在高昂的學習情緒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激發下,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一定意義上講,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當然人的心理活動決定要保持和發展興趣是不易的,這就必須在教學中根據內容多渠道變換思路,堅持教學得法的原則,用科學的、新穎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多為學生提供新鮮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間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影響學生非智力因素養成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親其師,信其道”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因為教師的工作環境主要由人組成,每日在課堂上與學生打交道,可以說有效的教學、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建立深厚的人際關系。課堂間的人際關系,必須既作為教學手段,又作為教學目的來考慮。和諧的人際關系會使師生之間具有融洽的感情,雙方都心情舒暢,有助于發揮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師生雙方情感上的接近與默契,從而減少了人際間的心理沖突,在課堂上出現教學相長。教師應該充分顯露自已的才華,人格和儀表去吸引學生,不要把自已單純看著教材與學生之間的媒介而做一位“教書匠”,這是搞好教學的先決條件。
【初中地理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課后教學反思4篇10-10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11篇07-28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10篇03-26
地理課堂教學反思論文06-17
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論文08-16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4篇)10-10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4篇10-09
高中地理課后教學反思(精選6篇)06-18
高中地理課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06-12
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新課導入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