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5篇[集合]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
教學反思的理論依據,教育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主動建構知識而不是接受知識的過程;教學是支持建構知識而不是灌輸知識的過程。這一理論遷移到教師的專業學習中,無論是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都是建立在教師個人的教學經驗之上。而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完全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觀,也符合學生學習的需求。教學反思的內容可以有很多,筆者有意識地對生物教育理念、課堂教學設計、課后回顧以及學生評價這四個層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和嘗試,在具體的操作策略上分述如下:
(一)教學理念反思
生物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當我們進行教育或教學反思的時候,不僅要對我們采取了哪些教育或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對支配這些教育或教學行為的潛在的教育觀念進行重新認識。教師的反思是否全面,不能只看是否反思了教學問題,而要從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否體現新課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學生身上的課程資源?是否努力在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不僅僅為了分數?即教師也需要對自己教學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評價觀的反思?從根本上說是對自己教育價值觀的反思。只有這樣,教師的反思,才能促使自己的觀念不斷更新與發展。
反思案例Ⅰ:《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驗證實驗》的教學反思
。1)教師出示一片葉子,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讓學生觀察。問: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在這一實驗中起什么作用?學生回答。
。2)教師演示將這一葉片放入沸酒精中脫色,后分別滴加等量的碘酒,讓學生觀察現象。問:為何要放入沸酒精中脫色?學生回答。
。3) 根據淀粉遇碘變藍色這一性質可知葉片中存在淀粉,接著問學生:為何一半葉片變藍色而另一半葉片不變藍色?學生回答。然后啟發學生:葉片在光照之前要進行如何處理,其目的是什么?學生回答。
。4)小結后反饋練習
課案分析:本課從教學理念上看似乎達成了師生互動的效果,學生的思維活動、視覺感官等充分地被調動和活躍起來,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到位。但學生的興趣、動手探究能力、聯系實際能力、學會觀察能力等生物素養方面的培養是很不到位的。這是因為這堂課從一開始在理念上就發生了偏差。
反思一:讓學生落實書上的知識點,而沒有真正從培養學生生物素養、探究能力上下功夫。我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素養的學生呢?
反思二:僅僅從演示實驗,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究嗎?老師設計好的問題確實是學生要探究和想反問的嗎?是教師領著學生學還是指導學生學呢?從提高學生觀察、發問和興趣及進一步探究方面還應落實和整改哪些內容?
反思三:學生只掌握了知識點就可以了嗎?從培養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師是否把演示實驗改成學生自主探究教學,充分讓學生動手和觀察,觀察后讓學生自己來產生疑問,而不是老師來提問題,然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適當提煉幾個有價值的,針對重點知識進行引導和點撥。而不是馬上告訴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獲取知識。
針對上述反思點,筆者把它提交到生物組里讓大家討論得出整改辦法。首先筆者讓幾位學生來做這個實驗,并用錄像記錄他們實驗的全部過程,后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觀看,用多媒體的錄像抓住學生的眼球,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思維火花一觸即發。讓學生根據所看錄像,然后通過二個創新實驗來探究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驗證實驗。
探究實驗1:葉片為何事先要暗處理?(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得出結論:為了消耗淀粉。)
探究實驗2:淀粉是怎樣形成的?(首先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實驗設計:學生分組設計實驗,組長匯報實驗設計方案,教師給予科學分析與評價,最后得出最佳實驗方案。
學生通過討論、探究得出淀粉的形成過程,教師分析、講評。最后得出結論:光合作用產生了淀粉。
課后體會:學生的問題全面而細致,從觀察中得來,這些問題是他們自己想探究的,而不是被動的思考。從知識的生成角度看,教會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動手實驗,查找資料等方法,從根本上教會學生認知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啟動學生的思維,激活潛在的創新意識。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創新,在創新中使知識進一步升華和鞏固。
每當上課后,從理念的角度進行反思,對照探究性學習的原則,新教學理念不斷地提煉精華,彌補不足,從教學理念上不斷總結、升華,根據教學理念選用不同形式,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優秀教師。
(二)課堂模式反思
課堂教學設計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心理、已具備的科學知識、相關的技能,這樣設計才有可能會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對教學過程的課堂效果才更有可預見性。
怎樣利用課程資源?課堂要實現目標需要哪些資源?課程目標與資源方面怎樣架設橋梁才能更好地達成效果?如案例Ⅱ怎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來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可用學校及社區圖書館等拓展學生的視野,走出課堂,走向實際生活,從而來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
最后,我想說的是: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坝眯摹苯虝,記錄教育現象、思考教育問題,體會教育感受,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風尚。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2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以下是我個人在新課程教學中的幾點反思。
一、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質
“師生參與,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是現代教學過程的顯著特點,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教學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充實自己,努力學習現代教學技能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己提高。努力實施創新教學,逐步完善富有個性的教學方法,及時將課程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并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設計教學。
二、教師要善用、巧用教材,將教材作為教學的工具,但不依賴教材,不唯教材是從,以課標為依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準確名稱應該是教學材料而非教授材料,是教師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供學生選擇和處理的、負載著知識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為了激發學生自己學習,新課程刪除了“難、煩、偏、舊”的內容,加大了學生的活動內容。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生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高質、高效地進行創造性教學。如“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一節中,內容比較淺顯,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新課程的理念提倡學生在“做中學”,我通過讓學生填寫概念圖,繪制示意圖,解讀坐標圖,描述模式圖來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生真正能在“做”中“學”。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體驗、互動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民主、和諧、鼓勵、信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多種形式的體驗中,這樣才有利于師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動學習,在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節中,利用分組學習,分組實驗,學生自己分析圖表,明確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通過動手操作顯微鏡觀察檢測花生種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我大膽放手,支持學生自己鼓勵他們動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無定法,教師要探索有利于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高一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3節細胞呼吸時,我讓學生思考農業生產中適時的露田、疏松土壤等措施的實質是為了什么?糧食儲藏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相聯系。
五、布白,給予學生思考的過程
教學“布白”,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學習內容通過講述、討論、等方式明確告知學生,而是通過言語激發、提出問題、布置練習等方式留下“空白”,引發學生在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里實踐與操作、聯想與想象、思考與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補空白,更好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教學策略!安及住辈皇潜芏徽劊且话l,是鋪墊和蓄勢。學生的許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學布白”中,是在表面看起來的“冷場”中迸發出來的。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課堂上的思與學應為互動。為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會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但問題提出后,得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不要為了心中的滿意答案,而急于要求學生回答,甚至自問自答。教師不僅要善于設計問題,更要留出時間空白,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機會,有了這個機會,他們才可能去比較其他同學的發言,比較奧老師的點撥與講解,才會去感悟領會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才會在比較過程中有所提高,思維能力才會有所發展。這段布白讓學生在“思”的同時構建了一個“學”的平臺。
六、多參與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范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討論,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并做了評課。課后,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生物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以上幾點就是我在新課程教學中的幾點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針對反思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改進教學,并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3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陣地,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教師業務素質的體現。
現將本人的反思釋放如下:
第一,對生物學科而言復習時間不夠,需要教師更好的整合教材內容,用有限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對生物一輪復習資料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可以做一些有效的調整。
復習內容的調整,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A、加強學科內綜合: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概括、綜合、歸納形成知識鏈,進而構成知識網。例如我們可以將教材知識結構重新組織,分成這樣幾個單元: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的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和變異,生物與環境。甚至可以以問題的形式組織教材,如生物體是如何構成的?生命活動是怎么進行的?生物與環境有什么關系?親代與子代有什么聯系?等等。
B、加強學科間的聯系。
C、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關注生物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所謂生物學的熱點,主要是指哪些影響最大、幾乎人所共知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內容,而不是指偏、難、怪的內容。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等。理論聯系實際則是指將生物學知識與自然現象、生產和生活的實際聯系起來。例如:無土栽培與植物的礦質代謝、癌變與生物的變異、環境與生態學知識、光合作用與糧食增產等等。
D、加強探索性實驗:如后所述。
對高三的教學內容的拓展宜從上述四個方面著手,切忌超出大綱要求、超出高考內容的范圍、超出新高考試題的難度和知識深度的要求濫加拓展。舉個例子,復習遺傳和變異時,基因的連鎖互換規律就不要涉及,對各種遺傳幾率的計算也要適當控制難度。
第三、改革教學方法。改革的出發點就是要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教法要靈活多變,要徹底拋棄一講到底、一練到底的教學形式,多采用討論式、引導式、過程式的教學。在學科內綜合的教學中,可多采用引導式教學。例如,復習細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導式,什么是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有哪幾種方式?每一種方式有何特點?細胞分裂對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有何意義?細胞分裂與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何聯系?通過提出問題,創設情景,一步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串成鏈、連成網。在一些跨學科的、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熱點的內容中可以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在探索性的實驗教學中應多采用過程式的教學。不論采用那種教學方法,我們都要把落腳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說要以發展學生能力為基礎來選擇和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高三的復習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綜合、分析、識圖、實驗設計和操作、求同存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發展。因為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會考查到。
所以今后再選擇生物一輪復習資料時應注意:首先,書不能過厚,最好不要超過300頁,否則一輪復習時間過長;其次,每一節后的題量要適中,難題不宜多,綜合性過強的題不應該出現,因為一輪復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一輪復習資料的選擇上原本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本該做適當調整,但我在本學年的一輪復習過程中沒有對復習資料做大膽的大量刪減,基本上是除超綱內容外全書挨個過,所以致使復習時間緊張,在以后的高三復習中我會精挑細選適量的練習題,在每一章復習完之后進行一次歸納總結和一次考試,這樣就不會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松緊適度,相信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進。我除了上習題課以外,其余時間都是從頭講到尾。有些典型例題我在黑板上講過一遍,一段時間后再遇到同一道題,一部分學生覺得從來沒見過,此時我是最受打擊的`,每次上課的時候學生不是都睜著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聽的很認真嗎?我們的師生問答不是也都配合的很好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去聽同一備課組老師的課時,我才有了答案,學生一天坐在教室里要聽九節課,并且堂堂課老師都會強調“同學們,注意了,這是重點”如果不提要求,不去找學生的興奮點,他們怎么能夠做到九節課全部都集中精力的去聽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從頭講到尾,對簡單知識點可以讓學生通過查閱教材限時解決,對于重、難點知識在講之前先告訴他們:“此重點知識將不再重復講解”,并且設問,在講完之后對之前的設問進行提問,相信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效果。
教學效果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的具體體現形式就是學生成績,學生、家長、學校、社會都在問我們老師要成績,所以提高每一節課的課堂效果也就是我們這些戰斗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所應該努力尋求的目標,通過對本學年教學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相信以后的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所提高。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4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節課位于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分子與細胞》(必修1)第2章2節,本節內容包括: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并且與以后涉及的載體蛋白、酶、抗體等知識緊密相關,同時也與《遺傳與進化》(必修2)中基因表達的內容密切相關。因此,蛋白質的內容是學習高中生物課程其他模塊的基礎。本節內容是高中生物非常重要的一節,下面我將對本節第2課時進行教學反思:
一、教學思路的反思
本節內容涉及到了有機化學的相關知識,所以了解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基礎非常重要。而高一新生在初中沒有學過有機化學的內容,高中化學還沒進行到有機化學部分,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不足,要補充有機化學基本概念的講解,避免學生不理解。其次,在教學時結合學生的認知,把人的軀干比作碳原子,兩臂比作氨基(—NH2)和羧基(—COOH),雙腿比作氫原子(—H),每個笑臉比作側鏈基團(R基)進行了教學設計,由于側鏈基團(R基)的不同從而區分不同的氨基酸,使學生很形象的理解了本節課的重點。又進行了讓的學生手左手持印有(—COOH)的紙張,右手持印有(—NH2)的紙張,現場演示脫水縮合形成多肽的`過程,同時結合ppt和板書,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很好的突破了本節的教學難點,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蛋白質功能部分考慮不足,以教師講授為主,造成課堂中教師講授時間過多,留給學生的時間過少。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較好,課堂氣氛活躍,較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學習生物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時間分配上,教材內容的處理上,板書設計上,學生模擬演示的指導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由于對時間把握不夠準確,脫水縮合及相關計算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但是只用了約一半的時間,剩下蛋白質功能用了接近一半的時間,還有課堂練習時間較少。應該增加脫水縮合及相關計算部分的演示時間和講解時間,增加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蛋白質功能所用的時間。
2、脫離課本,沒有充分利用好課本資源,過于依賴多媒體和學生演示,沒有指導學生回歸課本,使整節課脫離了課本,不利于學生的課后復習。特別是蛋白質功能部分完全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蛋白質的功能,避免教師過多講述。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一筆帶過,沒有進行總結歸納。
3、板書設計不夠完善,沒有完整地把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的相關計算公式總結歸納在黑板板書中,板書過于倉促,不夠美觀,而且同學進行演示在講臺上把板書遮住了,這是課前沒有考慮到的地方。
4、沒有充分發揮學生演示的作用,讓學生扮演氨基酸進行脫水縮合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的過程形象生動化,但是參與演示學生太少無法形象地演示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應該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讓每個小組展示他們在課前用紙張黏貼好的多肽鏈,這樣可以很直觀的讓學生體驗到氨基酸種類、數目不同,排列順序不同,空間結構不同是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甚至可以讓全班每個小組的多肽鏈鏈接起來可以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1、如何讓一節課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老師成為真正的引導者?
減少教師講授時間,增加學生活動時間很容易做得到,但是這樣學生就真的是有效的主體了嗎,教師要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效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一個高效的自主學習者呢。
2、如何合理使用多媒體、板書、教具演示等幾種教學手段?
每種手段都它的優點和缺點,如何讓這些手段可以在教學中互補又不相互沖突或重復是每個教師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多媒體容量大,可以播放圖片視頻動畫等,生動直觀,但是一閃即過;板書容量小,但是直觀條理,可以把整節課的內容條理展示,利于課堂小結;教具演示生動直觀,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是課前需要大量的準備時間,可控性稍差。如何根據不同的課程選擇不同的組合是值得深入細致思考的。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5
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learinghowtoteach)與‘學會學習(learinghowtolearn)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面對新課程理念的挑戰,這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反思從教學進程來看,可以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后反思三個階段。
1、課前反思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一是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就必須對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賹ο蠓治觥W生是重要的教學人員之一,也是教學發展的基本對象。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
、诮滩姆治觥J紫纫ㄓ[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兩點(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結合,“減數分裂”再與“遺傳的基本規律”結合,選修本的“光合作用”與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結合等。
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④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2、課中反思
課中反思是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有較強的調控應變能力,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這是教學反思的重要環節。主要反思以下幾方面:
2.1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反思生物知識的學習采用問題來激發互動。如在復習有關呼吸作用內容時,筆者和學生圍繞有氧呼吸的場所在哪里?過程如何進行?哪些類型生物能進行有氧呼吸?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當有同學提出“細菌屬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為什么有的細菌是好氧細菌”?問題時,互動的內容就更進一層。
。玻2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反思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思維等能力。如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時,學生發現用毛細吸管不容易把濾液細線劃細劃勻,甚至有時還會把紙劃破,此時筆者提問:“你能找到替換毛細吸管的更合適的劃線工具或劃線方法嗎?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3對學生情感形成的反思老師要用強烈情感語言創設情景,把情感傳給學生,觸動學生心靈,在生物知識構建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如:“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筆者先輕松愉快地說:“同學們,據史學家考證,六千年前,陜西、甘蕭一帶是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綠草如茵,處處鳥語花香”。講到這兒,學生因受老師情感的感染,內心充滿喜悅,那種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接著心情沉重地說:“由于人們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圍湖造田、環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態系統受到了破壞,同學們,我們要有環保意識,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講到這里,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近而產生共振,教學的效果得到優化。
3、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當前最常見的反思,它能使教師有比較充裕的時空,對自己教學的得失進行較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教師不僅要對課堂的事件進行客觀的描述,對事件的發生進行細致的分析,還要對相關問題提出研究方案。這樣才能使教學經驗理性化,以指導、改進以后的教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個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下面談談對課后日記的反思:
。常庇洝皵」P”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積累“病因”、“病例”,同時有的放矢尋找“辦法”,使之成為以后應汲取的教訓,教學就會逐漸趨于“完善”。例如講授“種群”這個概念時,看起來學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一片森林中的桉樹苗組成一個種群”。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同種生物”既包括幼體還包括成體的所有集合。
3.2記課堂的成功之舉主要包括教學過程中達到預設目標的做法和措施,教學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滲透、遷移和應用的過程,感觸與創新等。如在復習“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行為的變化情況,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筆者在教學中,把復雜、繁瑣的知識用簡明的字組成口訣:“有絲同源不配對,減Ⅱ無源難成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分離是減Ι”。這就有助于學生記憶,深受學生歡迎。這些做法顯然是教師在教學中的“得意”之作。記錄它們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學使用,并在此基礎上發展。
。常秤泴W生見解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閃爍,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講授“運動性失語癥”和“聽覺性失語癥”時,學生經;煜埃訁^和H區”,課堂上有一位學生說“stop”的意思是“運動”,可與“運動性失語癥”聯系,即S區受損傷,造成的疾病為“運動性失語癥”。這使學生記得深刻,不易混淆,對于這些具有創新性的獨到見解加以反思有助于開闊我們的教學視野,督促我們更加認真備課,實現教學相長,這也可做為教學材料的養分及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得以補充和完善。
3.4記再教設計通過梳理與反思,特別要反思學生的意見,因學生意見是自己教學效果的反映,這也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渠道。對課堂的教與學和得與失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對如何再教這部分內容做些思考,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總之,高中生物課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課前對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切具有鮮明的預見性,在課后能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能根據各種教育現象適時作出適當的反映,從而體現和實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布魯巴赫指出:“反思性實踐是使教師在其職權范圍內,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成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創見的行家的工具”。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6
新課標下的高中生物被分為三大必修模塊(《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和三大選修模塊(《生物技術實踐》、《生物科學與社會》、《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各模塊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相互依存!斗肿优c細胞》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中第一個必修模塊,是學習所有其它模塊的基礎。如果第一個必修模塊學不好,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影響本學科在高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而學習這一模塊主要面臨以下幾個難點:如何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和學,如何達成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如何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有機統一,如何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為后續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的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對于如何開展好本模塊的教學工作,我認為需從以下幾點努力:
1、上課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好模塊式教學的整體設計
因為一個模塊反映了一個或者一組的主題或者核心概念;有主要的、貫徹始終的科學思想觀念和方法;有學習、探究的相似情景;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對模塊的整體設計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按照課程理念,教學中要注意更新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現實生活的聯系;優化學習方式;改進評價方法;增強課程與學生自我發展的聯系,幫助學生規劃人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種變革中,教師作為學習活動指導者的作用比以往更顯重要。教師要認真學習相關的課程文件和《標準》,理解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
要求,更新教學觀念。而要做到這些首先必須透徹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進而才能做到教學設計的整體性。
2、教學過程要注重學生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重視過程也要重視結果,沒有正確的過程就沒有正確的結果。
首先,在教師講課過程中,教師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在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時,老師的表情要隨學生的表情不斷變化,要用心去讀學生們的表情,眼睛里面及時給同學們可親的鼓勵,通過眼神的交流達到心靈交流的目的,使學生敢于大膽地參與課堂,給人一種平等交流的感覺。
其次,老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反應,給同學們盡情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不要過于注重事先設定好的一些“程序”、或只是注重了自身的表演,甚至是陶醉于自身的表現,課堂是為了學生多汲取東西的,所以老師們應更多地顧及學生的反應,多考慮些學生的需要和臨時出現的課堂需要,要善于將自身的優勢轉化為教學資源,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課堂,服務于自己的學生。
再次,結合生物學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的聯系,將知識滲透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標準》確定的課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具有積極的探索欲望,同時在教學中利用一切教學材料,生活實際現象引導學生去探索、分析和總結,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構成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經過長期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估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認真做好每節課后的反思與總結
每堂課總會有成功之處,教師要做善于教學的有心人,堅持每節課后把這種成功之處記錄下來并長期積累。這樣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經驗自然日益豐富。無論課堂設計如何完善,教學實踐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有疏漏之處,甚至出現知識性錯誤等。教師在課堂教學后查漏補缺,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以免重犯,從而使教學日臻完善。教書的過程也是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過程,反思是為了促進發展,反思是一種有思考的學習,是一種有理性的總結,有反思才有進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7
第一次應對新教材,第一次應對新課改,以前的老經驗有些顯得過時了,所以我從開學一向在努力學習有關理論。盡可能找時間去聽觀摩研討課,學習同事們的優點,吸取他們的長處,同時自我也上了兩堂研討課,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指導,給我提了很多指導性的提議。在之后的教學中,我經常想起他們的指導,盡最大的努力在自我的備課、授課中貫穿新課改的理念。比如在引入新課的環節上,我改變了過去單一提問復習的方式,做了一些改變。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出現的現象入手,分析其發生的原因而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到學有可用,或經過一個科學家對某項研究的艱難歷程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到科學研究的樂趣與艱辛,或讓學生先做試驗,埋下伏筆,然后從分析試驗中的疑問入手,疑問解決了,新知識也掌握了。
我在教學中努力貫穿著這樣一個理念,就是讓學生多自學,獨立思考,然后輔以討論、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供給的'資料,但資料后設置的問題,對我們的學生來說較難,所以我將原有的題目簡化,分解為更簡單的小問題,小問題解決了,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對以后學生無論應對高考,還是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的解決都大有裨益。
在實驗教學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講步驟,演示過程,學生依著做。這樣做,學生只是機械的重復,沒有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不能到達實驗的目的。我在這方面做了一點嘗試,實驗前只交代實驗要到達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問題,其余的均由學生去學、去做,放手讓學生操作。當然,實驗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及時地與學生溝通、探討,最終師生共同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挖掘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8
彈指間時光流逝,我又送走了一屆畢業剩。回首過去一年的教學,有喜有憂,有可取之處,亦有不足的地方。
我所教的班級有150,也有平行班152。針對各班學生的特點,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自認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研究課標考綱,分析高考趨勢,把握高考動態
20xx是新課程高考。研究新課程標準及湖南省命題思路十分重要。在復習中我以新課標為依據,集中精力,重點突破核心和主干知識。這樣,在復習中就具有里很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緊扣教材,夯實基礎,全面培養學生潛力
高三的課堂教學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對教材資料進行調整拓展和深化。從往年的高考看,不管試題怎樣變化,但考查的資料仍是書中基礎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以教材為依據,抓住教材知識的主線,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類。對教輔資料則以合理應用,并再三強調學生不可陷入資料的提海而不顧教材的復習。
三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三復習能夠說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如果按照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可能走兩個極端:一心走入高校大門而刻苦學習以苦為樂的學生;對前途感到迷茫對課堂教學感到厭煩而自暴自棄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因此,我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
四透過專題復習,培養了學生學科內綜合潛力
專題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科內綜合潛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針對各班學生基礎不同的特點,我主要進行了以下專題訓練:選取題專題。選取題是平行班學生得分的關鍵,進行這項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得分效率。圖表曲線專題。圖表曲線考查學生圖文轉換潛力,是學生的弱項。遺傳變異專題。遺傳變異既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高考的難點,更是學生的.難點。實驗專題。包括實驗題型的歸納講解和生物學實驗設計的講解和分析及題型訓練。
五調整學生復習心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高考是實力加心態加機遇的一次綜合大演練。具備健康向上勇于進取自信自強的用心心態是搞好復習的重要保證,也是高考成功的關鍵。高三學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和競爭壓力,心理極其脆弱。如果教師處理不當,會對復習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要給學生更多的關愛和耐心,不能因為一次考試失誤就打擊漫罵。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9
高一第一學期結束之后就讓學生進行文理選科,而這學期,我承擔的是理科班高一10班、14班、15班的生物教學工作。這一學期來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本著務實的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帶著對生物學科教學的熱愛和追求,向每一節課要質量,讓每一個同學學有所得。一學期過去了,我想付出的總該會有收獲,即便是我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上有所改變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現我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現總結如下:
一、課前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作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而在第一個班的第一個新課時上完之后,我會總結不足之處加以完善,并且根據重點班和普通班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不同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特別是重點班10班期中考后實習了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所以針對他們班的教學,通常情況下我都是將課堂的主動權和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思考討論、發表評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所提高,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鍛煉。
三、向老師們請教、觀察、模仿。
作為新教師,經驗缺乏是我最大的缺陷。為了讓自己早日成熟,特別是學期開始時,我很多時候會向各位老師們請教經驗,也通過聽課、觀摩課堂活動等方式去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平M內有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我經常請教他們關于生物教學的問題,從題目到教學方式等等,老教師的經驗大大地充實了我的教學經驗,讓我在教學上逐漸懂得如何應付各種場景問題。例如課堂上的提問要有針對性,在學生學習狀態下滑時可以應用提問,在某些重點問題上也可以用抽問來提高學習專注度。
四、課堂做了一些嘗試
我校學生的`基礎不算好,而且往往都有一些學習障礙,可能是初中長期不良習慣沒有得到糾正,導致課堂上不自覺地就會開小差、發呆、睡覺等,降低學習效率。對此,我嘗試在課前或者學生狀態不好的時候,給其講一些生物類的新聞,比如“塑化劑”事件、一對黑人夫婦因基因突變生了一個白人小孩等等;蛘咧v一些笑話,上課時穿插一兩句精典網絡用語等等。學生很有興趣聽這些,效果很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其上課的壓力。由于文理分科之后,每個理科班一周有4節生物科,基本上不僅能夠完成規定的教學進度,而且與上學期相比,還多了一些課時來跟學生評講練習,對他們知識中的錯漏點進行改正補缺。
希望以后還是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嘗試,除了課堂氣氛的調節外,課堂手段的改進等也能做一些新的嘗試,從而尋找最好的教學方法。比如課堂研討,提問,分組競賽,黑板畫圖、比如頭腦風暴等等。
五、充電
充電指教師要自我增值,F實教學中我發現很多教學問題涉及到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學生也不一定就問老師關于某個學科的問題。要當一個好教師,不能要求樣樣全能,起碼對于一些其他科目的基礎內容,你也要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才能夠充分地綜合各種因素來進行教學。生物學科涉及的范圍原來就較廣,數學、物理、化學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比如本學期學習到遺傳定律時,有很多關于數學中概率計算的問題,要講好這塊內容,少不了老師應對數學知識的透徹講解。
實際上,每當我上課是從生物課內容引用一些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來說明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也樂于接受這種綜合性的解法。可能因為學生對于科目之間的聯系還是比較少,如果老師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加強學科之間聯系的教學,學生容易聯系起各個學科學習過的內容,然后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簡單地講,教師懂得越多,學生也就懂得越多。
六、不足之處
1、上課的隨意性較大,前一兩個班的新課總會出現課備得不熟這種情況。
功夫下的不夠。
2、知識體系不夠建全,老師若未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在對學生的教學上引導上就容易出現偏差,這要歸結于我只掌握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內容,而未能提前將整個高中階段的所有生物知識提前完整熟悉。
對高考題做的量較少,導致對考點的把握不夠好。
3、課程結構還要多做嘗試,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既完成知識點的學習,還要有時間做一些題目的練習。
學生的基礎差,所以知識點我總會盡量講詳細。另一方面就是課程結構上還是思考的不夠多,詳略不得當。
以上是我對于本學期教學方面的一些反思和認識,經后我要繼續強化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認識,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通過生物學習了解自然、了解生命。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0
在生物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做好教學反思,這樣才能有序的實現學習,實踐,獲得進步!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也就是在教學設計中,要有較強的預見性。比如:學生在學習新課和復習課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而且復習課的授課方式不同于新課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學生好奇心,學習動力的調動方法也應作相對調整;考慮到這些問題的,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即時的找出解決的方法,這就要求有非常明確的教學計劃。理清思路,對癥下藥,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針對學生的現有的學習情況,在知識點掌握方面,找出學生原本存在的不足;
2.對考試大綱的'準確把握,明確哪些是重點難點,特別是在高考當中?嫉臒狳c;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哪些內容只要求做到熟悉這個知識點,而不用花過多精力,加深習題練習,這也是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明確目標的有途方法;
3.在講復習課時,與新課在授課方式上的區別,如何組織復習課上的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信息等;
4.總體評價。這也是在反思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課后反思,能更清晰地明確,學生的不足與進步,而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哪有更行之有效的方法?總結經驗,提升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進步!針對以上問題,根據這一年來的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1.作為平行班的學生,在新課時,仍然存在較多知識點的遺漏,甚至沒能完全掌握。比如:減數分裂,孟德爾遺傳規律,種群相關知識的拓展。這是許多學生
覺得頭痛的問題,無法對相關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或者只會背一些條款,卻不知道靈活運用。這也是在第二點中要著重強調的。當然除了這些情況外,還有一部份學生是在學習過程中,掉以輕心,等到高三的時候,想重新拾起課本,加入最后的拼搏。這部分學生有著好學之心,但是知識差距較大。這部份人也是最讓老師頭痛的人,一方面,我個人奉行著?一個都不能少??有教無類?的原則,但是現實是這部分的學生玩心較重,三分鐘熱度,需要時時督促。而且舊知識遺漏較多,補起來相對更困難。但是,老師是不會拒絕任何一個有求學之心的人的,所以只能利用平時多關注,盡力幫他們補救。
2.對于第二個問題,也是自己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具體如何解決,也只能說是在摸索中,有了一點小的見解:
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兩點(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這個情況下,就只能靠自己做大量的題,多涉獵。增加參考書的數量,老師只有做的題目,對于最新的題型接觸遠遠多于學生的時候,才能游刃有余的解決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也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1
有很多學校都是從高二開始學習高中生物,學習內容包含三個必修模塊和兩個選修模塊(人教版),一年的新課學習,一年的復習,生物學科在高考中并不拖總分的后腿。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各門學科都在努力地嘗試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這要求中學生物課堂教學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而且,中學生物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學會把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通過對學生進行比較和歸納、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批判和推理等思維訓練,使其初步學會科學思維的方法。下面就談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改革等級化的師生關系,實行教學民主
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師道尊嚴,學生由于處在教師高度控制之下,心理上往往處于消極、緊張甚至恐懼的狀態,思維活動受到極大的抑制。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的態度應和藹可親,應鼓勵學生向教師發問,甚至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管理,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以課堂主人的姿態參與教學,積極開動“思維機器”,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促進思維互動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不只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還包括生生之間的互動。采取小組討論、小組辯論、競賽及游戲等方法有助于生生之間的活動。通過討論,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相啟發,使研究的問題更加深入,使教學的重點更突出,難點更容易突破,同時也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扎實。通過討論,亦可使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偏差和教師在傳授知識上的不足得以充分暴露,獲得可靠的反饋信息,使得“教”與“學”中的不足均得到有針對性的補救。多邊活動既讓學生各抒己見,擴大信息交流,又能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創造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
創設問題情境是激活學生思維的好方法。在課堂上教師應以啟發式教學為指導思想,多采用談話、討論、辯論等方法,并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通過觀察生物標本、模型、課本插圖、實物、實驗等多種直觀手段直接把問題呈現給學生。而且,在課堂上適時運用一系列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使學生經常處于積極的思考中,這樣課堂的氣氛就異;钴S。
四、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表象
直觀教學是生物學教學的基本原則。直觀教具的使用,可增加學生的視覺效果,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應加強直觀教學以豐富學生各種生物的形態結構(包括宏觀和微觀結構)、生理現象、生物體之間的關系、生物實驗操作等表象。這些豐富的表象有助于學生對生命現象的思維,促進學生生物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五、重視實驗方法,提高實驗質量
中學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動手,而且要求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實驗課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主渠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實驗現象,而這些現象可能是教材中沒有的,教師應加以解釋,以便指導學生正確的思路。
教師應重視實驗的方法,可對實驗進行創造性改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演示實驗一般都是教師動手,學生觀察。由于教師有訓練的實驗技能,再加上充分準備,實驗結果都較理想,這雖然有利于學生對概念、規律的理解,但無形中會使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若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驗技能不一致,實驗容易出現各種與結論不符的結果,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實驗結論產生懷疑,從而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六、注重思維訓練,提高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應指導學生怎樣去思考,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在生物教學中,啟發學生用辯證的觀點和邏輯方法對自然現象、實驗現象和其他感性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系統化和具體化,做出合理判斷和正確推理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前提。
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的習慣培養,前期需要教師有耐心和毅力,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時刻觀察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在修正中完善學生的行為習慣。以上介紹的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思路,要付諸實施,必須將思維教學的目標與生物教學的目標綜合起來考慮,構建教學目標體系,設計相應的實施方案、檢測方案,形成一個教學目標系統。其次需處理好思維訓練與觀察、實驗等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之間的關系。注重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相結合,探索生物思維教學的新模式。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2
備好課,上好課,是教學常規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好課呢,在不一樣的年級不一樣的學科應當有所差異,在高一生物課的現行課標的要求下,我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應定位在不是看教師有無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學生有無出色的表現,應當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能體現出來,有張有弛的節奏,一切以學生思維的互動、能力的訓練、情感的培養為主。
高一《蛋白質》是教學難度相對較大的一節資料,又是十分重要的考點。在這節教學中我采取了讓學生自我制作圖片,演示蛋白質的構成過程來體會事物的變化過程,發現知識內在的規律的教學策略。在課前做好卡片每四人一套(為節省時間教師自我做好給學生),在卡片上寫有—NH2,—COOH,—CH3,—R等基團,在課堂上讓學生四人一組找到相關基團組成書上給出的.幾種氨基酸并比較這些氨基酸異同點,得出氨基酸的定義。再將拼出的氨基酸脫水縮合開成二肽、三肽與四肽讓學生找出水分子是怎樣產生,有關原子來自哪個基團,肽鍵指的是哪部分是由哪些基團組成,在脫水縮合中與哪些基團沒有太大的聯系等問題的答案,并數出有關肽鏈數與肽鍵數與水分子數,為后面找找規律作好準備。再由幾個組的同學合作拼出構成更長的肽鏈,并計算有關肽鏈數與肽鍵數與水分子數的關系,以及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最終全班同學把所有的肽鏈一齊構成三條長的肽鏈(構成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再一齊計算情景的分析基團變化、分子變化及相關計算得到相關規律。
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這些問題的答案讓學生自我講出來,這一方面又培養了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又能夠解釋其他同學可能存在的疑問,當然也會暴露出學生思維的欠缺,問題能得到及時的反饋與彌補。這樣一來就基本上能夠由學生自我解決這一節中的重點與難點,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總結規律的能力,切實體會物質的變化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記得以前有一位英國科學家的一個研究結論:我聽(記住20%),我忘記;我看(記住40%),我記得;我做(記住80%),我學到;我教(記住96%),我掌握。放手讓學生自我體驗那不就OK了!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3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潛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我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務必思索的現實問題。
教學反思一: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用心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簡單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愿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靠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殷切地期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靠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生物的關鍵所在。
教學反思二: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槔蠋煟蛻嘈琶總學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靶∫蓜t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潛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高一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十分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用心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1)不敢或不愿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必須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系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于教師來說,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2)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于提出問題由于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
期處于被動理解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于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問題。針對以上狀況制定其策略:(1)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2)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3)創設問題狀況,激發提問興趣。(4)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5)強化活動課程,促進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潛力的發展,但隨之也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那就是課堂上組織教學出現了相應的難度,往往是易放難收,遇此狀況是讓其發展下去,還是把他們的熱情消滅在此,也是我一向在思考的問題。
教學反思三:
教師的主角也應改變,即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1)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對話者。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F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齊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改變師生關系,透過交往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教師應放下尊嚴的架子,應從講臺上走下來,應與學生成為朋友,要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中學習,要使學生在學生與學生間的研討中學習,使他們真正感到學習過程是一種愉悅的感受過程,這種變化的實現其實是很難的。
。2)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要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幫忙學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3)教師是生物課堂育人資源、學習資源的開發者。教師要善于發現、抓住、挖掘課堂中的教育資源,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探究潛力、創新潛力、生物實踐潛力的培養。
只有教師的主角發生了這些轉換,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有的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學生才會真正成為生物課堂的主人。
教學反思四:
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脫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潛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的基本策略是:(1)從一個實例(或現象)入手,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分組進行探究。(2)每組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現象,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設計方案。(3)方案的實施。各小組對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或實驗,然后小組得出結論。(4)師生共同對各小組結論進行分析,最后探究出結果。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但對于整個探究過程選題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實,必須是先發散,后集中。如《生長素發現》一節的教學,能夠窗臺上的植物彎向光源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交流結果。這樣以探究、實踐為核心,完全擯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用心性、主動性,開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總之,多樣性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高效完成生物學科的學習任務,達成課堂課程目標。活動方式如探究活動、創新活動、實踐活動等。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4
一、課題:
初一生物下冊第七章《鯽魚》
二、構思:
學生觀察活鯽魚→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置疑導入本章內容→觀察鯽魚外部形態結構和內部結構的實驗操作→師生共同分析魚與水中生活適應的特點。
三、準備:
1.自制“鯽魚的'脊柱”模具
2.自制“鯽魚解剖路線圖”投影儀
3.準備實驗材料
4.準備掛圖和其它投影片
四、教學形式:
實驗操作與教學同步――邊實驗邊上課的形式。
五、新增小實驗:
在一個魚缸里面放三條魚,一條剪去尾鰭,一條剪去胸鰭和腹鰭,一條正常的魚。觀察三種情況鯽魚的運動有何不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得出魚鰭的作用。
六、課堂特點:
1.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準確。
2.增加小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能充分調動珠興趣,有效地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實驗操作能力。
3.基礎知識掌握得好。
七、教學不足:
1.體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說得多了一點點,學生主體體現不充分。
2.演示效果不明顯,主要是實物不能放大,故后面的學生觀察不清楚。
3.學生設計實驗過程把握不準確。
八、自我評價與反思:
1.從總的課堂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學生能基本掌握鯽魚的外部形態特點和內部結構,理解魚生活在水中的道理。達到教學目標。
2.某些細節掌握不是很精確,課堂用語不夠精煉。
3.自我感受是好象跳不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
4.疑惑:我這堂課算不算得上是一節創新課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5
【摘要】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和進步的過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發展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對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的優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反思評價而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案,樹立學生的自信,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生物;教學;改革;反思
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出現了“吃老本”的現象,課堂教學效率大受影響。眾所周知,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和進步的過程,只有通過反思,結合教學實踐而查找其中的不足,針對不足而思考相應的對策,這樣才能構建出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模式,否則,舉步不前只能讓課堂一成不變,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倡反思性教學,立足教學實踐,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通過反思而反觀課堂教學,從中汲取經驗,查找不足,從而更好地推進生物課堂教學改革。
一、反思教學理念,樹立學生發展意識
教學理念是廣大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目標指向,是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從高中生物教學來看,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能讓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為目的的,故而該觀念落實到教學中就體現為以知識傳授為主。而隨著社會和教育的發展,這種觀念指導下所培養的學生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指出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而不能將生物課程限制在狹小的學科知識傳授范圍內,而要從學生發展角度來看待生物學科,要能從宏觀層面去剖析生物學習對學生的發展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樹立學生發展意識,首先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傳統生物教學以生物知識傳授為主, 教師成為課堂的控制者,以講授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在生物課程學習中較為被動。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就是要在課堂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課堂練習,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其次,要能擺脫升學率、優生率等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生物課程著眼于學生的生物素養培養,而這是建立在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故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斷發展。以概念教學為例,不僅要讓全體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而掌握概念,還要讓學生在了解概念的基礎上理解其內涵,然后應用概念去分析并解決問題。
二、反思教學流程,構建有效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達成教學目標而安排教學內容的基本過程,在傳統高中生物教學中,從始至終都是教師在講,“一講到底”的流程讓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新課程下的高中生物則提倡讓學生主動參與,要注重以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問題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活動,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指導,然后再輔以針對性的練習,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活動生物知識構建。反思教學流程的設計,以探究為主線,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這對提升生物教學效率意義重大。
以《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學為例,以講授的方式而讓學生理解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較為困難,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基因在細胞中的位置,以教材中的插圖為輔助,引導學生觀看并分析配子的染色體與體細胞的染色體的區別,從而引入減數分裂的概念,在對減數分裂的概念探究中,引導小組學生圍繞“對象”、“時期”、“特點”、“結果”而進行總結。以Flash動畫演示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引導小組學生分析精子形成過程中減數分裂的過程,從而引出精子形成的過程,然后再組織學生對精子形成過程進行探究。如此,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展開探究活動,而不是被動接受,其學習體驗得到豐富,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三、反思教學方法,科學優化教學手段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學生對教師所采用的'方法特別關注,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善于應用提問來啟發學生,而一些教師則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活動而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反思教學方法目的就是要結合課堂教學實踐而對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需要而選擇最優的方法用于教學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生物課堂教學。從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來看,以形象直觀的手段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較好作用,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
以概念教學為例,如果課堂中教師直接講解概念,學生雖然能通過背誦的方式記住概念,但無法理解其內涵,應用也就較為困難,而如在教學中能以直觀材料引入概念,然后再引導學生對概念的內涵進行剖析,輔以針對性練習就可較好地促進學生掌握概念。以《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中“雜交育種”的概念的探究,教師先以古代“選擇育種”的方式作為鋪墊引導學生分析其缺點,然后以幻燈出示案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如何才能得到矮稈抗病的優良品種并繪制育種過程的遺傳圖解,在次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雜交育種”的概念,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給予補充、點撥,然后再以袁隆平雜技水稻的案例說明其在農業中的應用。
四、反思教學評價,樹立學生學習自信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評價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很多教師都習慣了以成績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而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從而讓一些學生失去了學習自信。其實,課堂評價并不是要對學生做出“優”或“差”的評斷,而是要以評價為手段,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取長補短。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反思評價,教師定要明確評價的作用,根據學生的實際而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然后展開評價。
如教學中將學生分為A、B、C 三層,然后再結合層次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和學習方法等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如C 層學生基礎較差,在預習中該類學生完成預習題只要達到60 分,教師就可給其加分,而B 層和A 層則要分別達到70 分和80 分才可加分。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得到教師的關注,其學習自信得到提升,學習會更加積極。
教學理念是教學實踐的指導,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只有樹立學生發展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通過對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的優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反思評價而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案,樹立學生的自信,這樣才能讓生物教學得到不斷發展,學生也才能在這樣的課堂中更好地構建生物知識,得到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全華.教師反思時認知沖突的生成途徑[J].教師教育研究.20xx(04)
[2]張樂.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J].教育探索.20xx(05)
[3]石兆勝,劉力.如何實施反思性教學[J].當代教育科學.20xx(19)
[4]葉國坤.對反思型教師教育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探索.20xx(05)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07-18
高中生物的教學反思06-26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06-12
[精選]高中生物教學反思07-04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06-02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07-10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07-10
高中生物的教學反思07-11
高中生物教學方案的反思07-19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實例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