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反思(錦集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
關于高中語文教學,我最初的認識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二是轉變學的方式, 就是要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這有不容易?我們的課堂常常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教學流于形式。想想自己,在教學中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例如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東西,自己還在不厭其煩地細講精練;一些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的知識,自己卻將之分化,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形成;學生自己的見解和體驗,往往因為自己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扼殺……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的聽專家們的引導和指點,認真和專家們做心靈上的交流。記得專家組有位老師說的好,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分析運用獨到的處理方法,把教學思考中的特點、優點、亮點通過情景表達出來。
新課標是教學的依據,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要合作、互動等,尤其是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注意創設教學情境,尊重每一個學生對文本的閱讀體驗和注重積累與梳理。
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并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
第三、創設和諧、真誠的學習氛圍。教師不能夠也不應該去左右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思維結果,要充分保障學生的民主意識和表現欲望,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必須在師生平等的交流中得以解決,教師決不能居高臨下地對學生指手畫腳,更不能對學生的認識做這樣或那樣的否定和貶損,要具有平等與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能左右的僅僅是節奏和方法而已。在整個的閱讀過程中,必須貫穿始終的是真誠與信任,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自我正確閱讀的能力和潛力,要與學生彼此都敞開心靈。
第四、具有廣博的知識與豐厚的文化素養。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而且必須成為學問的雜家,不但要“淵”,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了解相關的學科知識,如政治、歷史、音樂、社會甚至于美學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識,要曉天文、通地理,這樣才有可能在新課標、新角色面前站穩腳跟,才能游刃有余。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2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表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具備開發的意識和能力,善于掌握和調控課堂氛圍,增加課本知識的.容量和密度,創造引人入勝的情境。這樣可以使語文教學從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說:“只是知道而不喜歡,比起喜歡而不樂此不疲的人差遠了!边@說明,興趣和愛好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非常重要,往往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在我的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擅長創造引人入勝的情境,但我覺得我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我認為,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確實能夠將“壓力”轉化為“魅力”,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逐漸消除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消極心理,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和能力,我們才能將以往被忽視的生活場景和生活體驗作為語文教學的素材,為語文教學開辟新的天地。
同時,我認為語文學習是一種個性化和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定教學目標,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他們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自然無法理想。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珍視學生的感悟和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潛能。備課時,我們需要掌握重點和難點,并完成教學任務,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語文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他們變得聰明、靈動。學生應該在綜合實踐中整合所學的語文能力和知識,并加以鞏固,形成綜合素養。這才是語文學習的核心。如果教師只顧埋頭教案,即使是最好的教案也會束縛教學;钌膶W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應該更加靈活,這樣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我最近的思考問題,也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后,這些問題會有答案。我們不能否認,這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所在,只有深入理解新課標的精神,才能解決語文教學中教師缺乏成就感、學生缺乏興趣的問題。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3
一、初高中語文文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從初中入學成績看,不少語文成績不低的同學,在進入高中后,尤其是半個學期考試后接觸到文言文的學習時表現得比較發愁,大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感,對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疑惑感。
有的學生竟然放棄了高中語文文言的詞法學習,覺得特別沒意思,個別人甚至對語文逐漸失去信心,將精力轉向專業課的學習,當然,職業中學的學生文化課成績原本在入學初就不是優勢,選擇職業學校本來就是要在專業上有所建樹。但是,表現為大批的學生厭學文言,甚至影響到整個語文的學習,另外,高一講的文言文,學生對一些語法現象,如倒裝句式,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學生初中沒學習過,這些新的生的知識,與現代漢語,根本不理解,老師還必須補充講解才行,而職業中學的大多數學生原本就有文化課的厭學情緒,講解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成因分析
首先,由于初中屬九年制義務教育,也受學生年齡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較低。這就決定了初中語文教學大部分要求低難度的,是簡單知識型的,沒有稍高難度的知識要求,能力型的更少。
雖然考試分數較高,但科學的學習習慣未充分養成,應有的能力沒有完全培養出來。加之《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
這樣初中教師認為不考的就可以少教,甚至不教。特別是文言文,初中教師一般不再強調字字落實,學生只要憑語感、直覺,大致意對即可,這樣,造成升入高中后的學生文言學習的困難是可向而知的了。
而久在高中的教師卻覺得以前的學生語法知識學得比較系統,扎實,而現在的學生卻連最基本的主、謂、賓、定、補、狀都一團亂麻,特別是文言文,問起句法、詞法,問起狀語后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學生茫茫然不知所云,造成了前后不銜接的局面。升入高中后,部分學生仍然延續原有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定勢,過多地依賴老師,掌握知識以機械記憶為主。
如:靠前才背書,看課文,記解釋等。而高中教育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此,一些必要的知識要求相應增加,難度上也在增加,就說文言教學,職業中學教材雖然沒有普通高中的高難,但也旨在培養學生相關的知識技能,要求職業中學的畢業聲具有一定的語言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應對策略分析
要想初中高中銜接”,使得學生知識能保持、強化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進一步習得高中語文學習要求的學習方法、習慣,最終建立符合高中語文學習規律的學習機制。
首先,研究初高中語文文言文教育目標的差異。
初中“理解基本內容”,高中“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譯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
由此看來,文言文閱讀,對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明顯增強。
其次,了解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和語文學習達到的程度。我們采用問卷和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文言文學習方面所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便于在下一步能有針對性進行教學。
注重對學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條件。
第三,幫助學生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
其一、通過學習文言文,拓展現代漢語知識與能力。
文言文是漢語言的“文物”,是我們民族語言的根基,是掌握和運用現代漢語的支點,也是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起點,F代漢語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語言發展的必然的結果。
僅僅掌握現代漢語,并不能保證我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更高的語言能力應該是融會古今的。
而識讀文言文的能力是漢語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果割裂了古代漢語,則我們的語言能力是不全面的。
其二、學習文言文,提高識讀文言的能力是繼承中國傳統古代文化的必然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而這些文化的載體是通過文言文來完成的。如果不能識讀文言文,則必然失去了了解這些文化的依托。
反之,如果我們的文言能力水平高,則在傳承中國文化,弘揚中國文化精神方面會減少許多障礙。
其三、學習文言文,是我們在彌補我們過去語言學習的不足。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對于傳統中華文化并不很在意。中國傳統文化面臨削弱的危險。
而要保證中國文化的傳承,我們需要更多的人能讀懂文言文,需要更多的人具備識讀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我們從高中階段起認真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提高識讀文言文的能力。
以上這些,是我從本次繼續教育培訓學習中習得的,將在以后的教學中實踐。 第四,改進文言文教學,努力接近學生實際 傳統教學文言文的方法大都誦讀與串講。
在要求學生普遍熟讀課文的前提之下,經過老師的串講,使學生明白大義,理解基本的內容,再綜合提高。雖說傳統的教學方法有相當大的成分是合理的。
但今天,各種社會因素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求學生反復記誦某一課文內容已經比較為難。由于多年的現代漢語教學已經弱化了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對文言文了解得越來越少,學習的難度已然加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要學習文言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樣 。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4
莎士比亞曾說:“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惫糯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好知”“樂知”才會有無窮的學習勁頭,才能激發無窮的學習潛力。這樣的學習才充滿快樂,這樣的學習能更有效率。翻開《教育心理學》,里面赫然寫道: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可是,“激發學習興趣”讓我經常陷入困境。
做為一個語文老師,尤其是高三的語文老師,很容易被同學們忽略。語文雖然在高考中,甚至工作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學中,我發現,同學們讀書讀得越久,對語文的熱情就越低。到了高三,語文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了,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作業布置了就寫,不布置從來不主動;寫日記是“我的一天”,寫作文是“我的老天”,臨考試了才背幾句古詩。同學抱這樣的心理,往往也影響了老師的教學興趣。為此,我在兩年的高三教學過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淺薄的經驗。
一、學生認為語文是常用的學科,自己對語文已經非常了解,于是,我專找他們的知識漏洞詳講。
例如在復習索然無味的字詞基礎時,我專挑同學們平時說錯卻不自覺的點。如:血、削、供、穴等字的讀音。我采取的方法是自己講一句話,讓同學們挑讀錯的音。結果,一些讓大家意想不到的誤讀出現了,這樣的方式,讓一些同學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基礎知識,也讓他們樂于做題,樂于翻字典,敢于質疑。對于似是而非的讀音,也開始有了明確的答案。同時,在題目講解時,我盡量不講,讓同學們自己來公布答案。
二、古文可能是同學們比較頭痛的練習了。
同時,在高考中,也是一個必考題和高分題,它所占的分數有二十一分?墒,同學們平時學古文已經很頭痛了,而且大家也知道高考時一定不考書上的,于是乎,很多同學認為這樣的復習對高考做題無用。實際上,平時的古文只是一個典范,一百二十個實詞和十八虛詞可能都包括在課文中,但實際運用時又是另一回事,可大家認為現代人應該說現代話,古文過時了,怎樣讓同學們覺得古文有用,學好古文有用呢。我教的.是文科班,我發現同學們在做政治尤其是歷史的時候,經常有一大段的歷史材料,而這些材料往往都以簡單的古文翻譯,曾經有同學拿著歷史題來問我材料,為使同學有興趣,我在課堂上特意挑了一篇歷史材料來講,將其中的實詞虛詞句式實用詞都挑出來一一解釋,字的問題突破了,那么文章的內容也懂了,因為材料題往往占十幾分,有時看懂一個材料便可提高分數。這樣,讓同學認為學好古文不僅僅是應對語文考試,在應對別的科目中同樣重要,對于古文,也漸漸生出了興趣。
三、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中。
作文體現了同學們運用語文的能力,也是在考試中占分數最多的題目,可是要讓同學們對作文充滿熱情,那實在是太難了。一篇大作文,如果籠統的講,同學們往往一頭霧水,根據我班學生的情況,我決定將作文分段講,先給段,再寫篇,先審是,再給作文的結構。一這樣的方式雖然有點繁瑣,但是對于寫作水平不佳的同學來說很有用,一節課給一個知識點,將作文分解成幾個小塊,最起碼,大家開關會點題,結尾有照應,中間的段落會安排了,雖不敢說時時出現佳作,但是對于寫作水平中上的同學來講,確實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兩年過去了,我也帶了兩屆高三,對于復習課,要讓同學們充滿熱情的來學,著實有些困難,雖然曾用過一點點的小方法,但這遠遠不夠,還不敢說是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可是“學海無涯 ”“教學相長”,我將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徐行。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5
縱觀自己高中以來的語文教學,最感無奈的要數作文批改這一環節了。每次作文課后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評語、講評這幾個“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進入下一輪“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學生翹首以待,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師評定為一個等級或分數;老師看著堆得像小山似的作文本,甭提有多愁心了。而且這種批改模式的最大缺點是耗費人力資源又得不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事倍而功半。
難道就沒有一個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嗎?我也試圖做過改進,也只是輕批改過程而重講評過程,即輕對個體作文的批改而重對優秀作文的表揚和差作文的講評式修改(即講評時邊讀邊指出問題邊修改),還將自己所代兩個班級的優秀作文辦成“發表園地”展出交流,以“激勵優秀帶動后進”。這樣總可以提高一點效率,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總覺還不如人意。關鍵是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總感到在作文批改這個環節,只有老師“閉門思過”,最后才在講評時指出學生作文之“過”,學生是否有所感受和領悟,還是未知數。
對這個問題的豁然開朗,還是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國培計劃”——陜西省農村骨干教師脫產研修期間。主要是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讓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想武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語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备咧姓Z文作文批改要有新突破,必須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那就是在作文批改中也引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和大膽采取“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促進反思,并鼓勵同伴參與到評價之中”的高中語文作文批改新思路。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分好學習小組。一個班分為8個學習小組,每組6—7人,一般按自然組前后一分為二的分法最為簡便,也最好操作。教師最好對學生水平心中有數,分組時做到先進和后進搭配。若原班級自然小組中不具備這種條件,語文教師可根據自己教學需要重新調整。一經分定,至少保持半學期不變。
第二步,進行作文批改教學。又可分兩步:
先由學習小組內部交流。利用自習輔導課或作文課,讓小組內部圍成一圈,每個成員在小組會上輪流念自己的作文,每念完一篇,其他成員可就該篇作文是否達到了這次作文要求展開評價,這篇作文存在哪些問題,應怎樣修改等方面充分發表意見,對這篇作文進行一個基本評價,得出是否達到此次作文要求的結論。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評出本組一例最為優秀的作文和最有問題的作文,寫出評語,交給老師,進行全班交流。
再由老師對各小組交上來的最優秀作文和最有問題作文進行全班講評。學生評出的最優秀作文和最有問題作文在此都是相對概念,老師還需要作出基本判斷,對所謂最優秀作文還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對最有問題作文同樣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大限度地指出一個閃光點,哪怕一個好詞、好句也好,這是對該生的鼓勵,不至于使其對作文喪失信心。然后進行“手術式”修改,并闡明為什么要這樣修改,讓同類的“問題作文”學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明白: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我知道怎樣寫這類作文了!
第三步,針對作文根基差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先安排其余學生就剛才老師講評到的問題進行自我修改,然后到作文根基差的同學的小組進行座談交流。了解該生對此次作文的想法,為什么沒有寫好的原因,是否有再創作的新思路、新的作文材料,等等。并在這些具體工作的.基礎上,要求該組成員共同幫助這個基礎差的同學,爭取每次作文中一點一滴的進步。
第四步,辦好“發表園地”,F在網絡技術發達,為我們辦好“發表園地”提供了有力的網絡技術保障。學生們的信息技術課又使他們具備了網上發表的技術能力?梢赞k一個班級發表園地的博客,由學生寫作愛好者當主編,當每次作文教學中確有學生佳作時,教師表揚后可錄入該博客,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寫作動力和精益求精的寫作精神。
當然,上述過程需要教師的充分準備,要提前設置預案,要精心組織,切不可偷懶,隨意應付;同時教師還需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盡量和學生一起寫寫“下水文”。我堅信,只要做到這幾點,并持之以恒,班級學生整體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只提倡高中作文批改教學進行這種新嘗試。這是由高中生生理條件基本成熟的條件決定的,使得他們基本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也是符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其目的就在于充分發揮每個高中生的潛能,培養他們在作文評價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文批改的全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局面,高中生作文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6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F在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于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于高考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以致無法發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的重要性,而是認為高考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術,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碰”上高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著“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等到考場“超常發揮”。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地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墩Z文學習》雜志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边@句話含義是豐富的,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無處無“語文”,把語文學習僅局限于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高考語文更側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
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系。特別是近幾年來,為有利于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高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以致有些學生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高考已經沒有作用,于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復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先生語),高考試題與教材的關系是“流”與“源”的關系,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7
一、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在教學中得到了展示。
本文的教學中,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由度,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主動合作的意識,大膽表述的能力,使得香菱的人物形象,內心世界,寶釵、黛玉的人物性格的`揣摩都合情合理,從而使學生感受了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其文學素養,培養了其語文閱讀、分析表達遷移多方面的能力。
二、注重對話教學
《香菱學詩》一文的教學,基礎建立在文本上,地位建立在平等上,方法建立在探究上,整體體現在對話上,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交流,使其語文的能力得到張揚,成功的喜悅得到飛揚。
三、注重閱讀創新,放手讓學生學習
在本次教學中,能把課文當作例子,讓學生遷移,甚至讓學生悟出了學語文的秘訣,多讀、勤記、勤奮、刻苦、大膽創作等,這些都還次之,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敢思、敢說、敢于走進課文,又能跳出課文,毫無拘束,放膽直言,這正是做學問之要義,也正是我們應該倡導的語文精神。
四、不足點
在教學中,發現了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了解不多,即使是《紅樓夢》,學生全書讀過的寥寥無幾。這給我很大的觸動,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好書,多品佳作,提高語文水平。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8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人文性很強的工具學科、語言學科。這種性質決定了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以“人”(學生)為本,解放學生,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放學生的眼,讓學生看(觀察);解放學生的耳,讓學生聽(聞);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說(討論、交流、誦讀);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做(寫)解放學生的腦,讓學生想(思考):從而實現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被xxx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有一首《手腦相長歌》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笨晌覀冇行┱Z文老師在備課講課時,由于對學情吃不透,擔心學生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總認為這也不講不可,那也不講不可,似乎不面面俱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就一定有欠缺似的。
實際上,這種“霸道”似的“面面俱到”不但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時間,更可怕的是養成了學生不勞而獲的惡習。師講我聽,師說我記,講到哪兒就學到哪兒。學生的主見沒有了,個性沒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沒有了,自我進行知識延伸和補充的習慣沒有了,最終是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喪失到自習課學生不知學什么;課講完后,學生一臉茫然地看著老師不知做什么;講讀課上完后,自讀課不知怎樣“自己讀”的“奴隸”地步了!誰之過歟?這里我要提醒同仁們的是:語文知識包羅萬象,決不是我們的一張嘴所能“講”完的,它要靠學生日積月累;語文能力也決不是一張嘴“講”出來的,它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逐步形成的.。在語文教學上我始終認為:“口”中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向躬行。
反思現狀四:作文訓練以所謂寫作技巧代替思維訓練和思路開發
作文訓練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智過程。它與思維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這樣說:思維是無形的作文,而作文是有形的思維。作文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思維狀態是否開闊;作文速度的快慢,取決于思維是否敏捷;而作文的創新,更取決于思維的創新!因此,一切作文訓練,都必須伴隨著思維訓練。沒有科學的思維訓練,作文訓練好像閉著眼睛捉麻雀——瞎碰。
中學生的思維本來是非;钴S的,但由于長期得不到訓練開發,有的已處于“休眠”狀態。教師在作文課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去激活學生的思維,使用各種方式去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力爭做到思維形式的立體化、空間化、求異化,思路一旦打開,學生就會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思維就會向多方向推進,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全方位掃描,各種奇思妙想會不停地從腦海中蹦出來,從而找到最佳視角,確定最佳立意,產生創作沖動和靈感,感到有話要說,非吐不可,從而扭轉“咬斷筆桿寫不出,扯掉頭發沒著落”的局面,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而我們有的語文老師不明白這個道理,作文堂上大講特講寫作技巧、寫作方法、寫作套路,甚至怎樣開頭和結尾,然后把作文題目一命,就萬事大吉了,剩下的時間就只能是學生看著題目發呆,有的唉聲嘆氣,有的雙眉緊鎖,有的抓耳撓腮,時間充足者“擠牙膏”,時間不夠者就抄襲、宿構。這與其說是作文,倒不如說是讓學生受罪!
反思現狀五:先“污染”后“治理”
由于師資水平、重視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學語文起始年級的教學“欠帳”太多,“污染”太重,導致年級發展不平衡,嚴重制約高考成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贈]有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尤其是沒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這是最可怕的,因為“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哪!這種“污染”是無法“治理”的,因為“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呀!
②“雙基”相對落后和薄弱,高三復習后勁不足,能力難以提高,瘸科現象非常嚴重。
、塾捎谧x得少,閱讀能力低;由于寫得少,寫作水平低,而這兩種能力是高考要重點考查的對象,這兩種能力的提高決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長期“投資”,這種“污染”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很難“治理”的。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9
1、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與文本直接進行對話。
在上現代文新課之前,我們會布置前置作業,如“讀了本文你有什么疑問?有何感想?文章哪些內容打動了你?你從中聯想到了什么?”學生只有認真地解讀文本,才能回答這些問題,才能使課堂上的討論不流于形式,避免課堂表面的熱鬧。這樣可以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初次感受,不干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和多層面地解讀文本。課堂有太多的生成,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心點評學生的發言,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課堂上學生的發言一般有三種情況:
第一,明顯的知識點錯誤;
第二,觀點正確;
第三,觀點片面,不能全面地看待問題,只點到了問題的某一個方面。
這些都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評價。
第一種情況,是糾正學生明顯知識性的錯誤。
第二種情況,不是片面地給學生戴高帽子,一味地說“好”“很好”等詞,要說出學生發言好在哪里?好的本質。
對第三種情況,不能模棱兩可,讓其他學生找不到方向,霧里看花。而應該從尊重學生和知識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發言給予中肯的評價,學生會因老師的點評,在識見上有所提升,產生新的認識,從而對文本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課堂上,老師用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并做出中肯的點評,也是生本教育的一個體現。
3、開發家長資源,拓展延伸語文課堂。
我們一直強調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任何一門科學都源自于生活,而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也可以還原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而開發家長資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語文課堂。學生平時與社會接觸少,我們邀請家長來講課,家長可以向學生介紹他們所從事的行業和工作,或講述自己奮斗經歷、人生感悟等等。學生可以通過家長的講課了解社會,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結構。同時,家長上課,也是孩子與父母溝通的一種方式。孩子可以從別人的父母所講授的內容中,聯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這樣可以促使孩子更愛他們的父母。教師和學生家長三者在活動中也增進了了解,關系變得更加融洽。無論是語文教學方面,還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生本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即郭教授提到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一個為而不爭的教育成長世界。希望在我的課堂上我能盡量為孩子們創造快樂的成長環境。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0
《荷塘月色》歷來被人們認為是一篇上乘的美文。我想她的美恰如徐志摩《沙揚娜拉》中那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能把這種美傳達給學生最好的方法便是朗讀。做到以情感人,這樣才能感染學生。但如果毫無技巧,一味的朗讀,效果也是甚微的。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教學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學反思。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朗讀氛圍。
1、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朗讀興趣。我在講授這篇文章時,一開始就向學生說明這是一篇美文,美文就要美讀,然后通過聽錄音,使學生對整篇文章有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把握作者的情感。在感知了課文后,模仿錄音大家齊讀,教師作適當的點評,但不管學生朗讀得如何,教師在某種程度上都應該給予肯定,給學生以充分地信心。
2、精心設計導語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準確生動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如:在講授《荷塘月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古往今來有許多優秀的散文家,他們有自己飽蘸深情的筆,寫下了許多詩情畫意的篇章,在名家們的筆下一草一木都含有深情,富有靈性。我們在朗讀的過程中能體會到這一點。
二、重視教師的范讀。
哲學家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痹谡Z文教學中老師應多注意給學生以科學的指導和示范的影響,其中范讀就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相當的影響力。老師如能經常給學生正確的、動之以情的范讀,就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從而不斷提高讀書的`興趣。
三、對個別學生的朗讀進行點評。
在整體朗讀課文之后,分析重點自然節時可抽幾位學生讀,然后先讓同學發表意見,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其次教師歸納、總結,再次講明朗讀時掌握的技巧。同時,抽取的幾位學生可先挑選一下,有朗讀水平較好的學生和水平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這樣可以有一個比較的過程,促使學生更好地朗讀。
其實,優美的朗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個性化,而且它會像一股清泉流淌學生稚嫩的心田,誘發學生情感的波瀾。
除此之外,我認為這篇文章要講的內容非常多,應該有一個取舍,最好不要面面俱到,要善于把握重點,讓學生體會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兩節,從月下荷塘中朱自清不寫一個月字,卻能夠盡得月之風姿說起以品味他的高妙。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1
復習《項脊軒志》一文,主要想完成兩個教學目標:一是識記、理解、運用文言字詞;二是分析和借鑒本文通過細節描寫敘述事情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所有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著這兩個目標展開。
整個教學過程推進的比較良好,感覺還是很好的實現了預定的目標,收到了預想的效果。其中有兩個環節我感覺較為滿意:第一個是課內重點文言字詞的遷移運用,第二個是鑒賞細節描寫手法之前選取《老屋》歌詞所做的鋪墊。
第一個環節中,我選取的是XX年江蘇卷高考題歐陽修《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中的一段文字,語段幾乎包含了本節課所強調的所有重點字詞和文言現象,課堂上及時地拿來讓學生翻譯,既突出了檢測的針對性,又較好地強化了知識遷移過程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讓學生直接體會到了文言文復習和高考之間的必然聯系,讓他們意識到了平時復習中積累文言知識的.重要性,而課堂上學生頭腦中這種意識的產生比老師平日里憑空的說教要強百倍千倍。
《項脊軒志》是作者歸有光在經歷了無數的人生變故、世事滄桑之后寫作的文章,文章雖然感情真摯細膩,細節描寫的手法運用的不露痕跡,但是因為語言樸素,敘述平淡,以學生現在的年齡和人生體驗,很難提起深入閱讀的精神和興趣,更不要說體會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進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截取了水木清華《老屋》中的一段歌詞作為之前的鋪墊。這是一首充滿懷舊情緒的歌曲,作者在表達對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時候,選取了很多尋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美好的鏡頭和畫面,這種方法和《項脊軒志》中采用的敘事抒情的方法極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學生們對這樣的歌曲也非常喜歡,很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分析起來更是興趣盎然,極好地調動了學習的興致和課堂的氣氛。
盡管如此,一堂課講下來,感覺還是有很多的遺憾和不足。手法賞析環節中,因為設計的題目難度偏大,之前的知識補償做的不夠,使得學生們在分析的過程中抓不住根本,回答不到點子上,浪費了一些時間,以至于后面的鏈接閱讀無法充分展開,寫作方法的引導也僅僅是點到為止;還有,在駕馭課堂、隨時隨地調動學生情緒,以使他們時時刻刻專注于課堂內容上,做的也還不夠,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和努力。
雖然不是什么教學能手的選拔,優質課的評選,甚至因為有懶惰和畏難心理,在剛開始“聽將令”,“奉旨”講課的時候還有點不情愿,但是,當真正面對這件事的時候,我卻以十二分的認真投入進去了它。因為,學校不僅提供給了我們展示的舞臺,也給予了我學習的機會,我要好好把握;再有,自己竭盡所能之后,仍然存在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是自己真正需要克服的地方,而這,應該也正是進步之所在。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2
本學期擔高二兩個班的語文,日子過的真快,不知不覺期中考試已經結束,反思這匆忙的兩個月的教學,我感悟頗深:
首先,我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閱讀教學上,語文該學什么?怎么學?這是學生很困惑的問題,只有明白這些,學生才有學習動力,也同時掌握語文學習信息途徑和方法。長期以來,學校教學中形成的一個怪圈,就是師生天天教和學,天天練語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學科卻是語文,沒有學生敢說自己語文學得好,沒有語文教師敢說自己的語文教得多好。問題的原因在于:語文能力的提高,取決于一個基礎的問題,那就是語言材料的豐富。一個人語言貧乏,必然帶來思維的貧乏;而思維的貧乏必然影響學習能力的提高。不論是思維還是語言,都要*積累才能豐富;語言能力是由無數點點滴滴細小瑣碎的知識匯聚而成。語文的學習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所以,通過這一學期的教學,我讓學生感受“積累”的重要,體會精讀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我對學生明確要求:兩條腿走路,課內外結合;一手抓基礎,一手抓訓練。
其次,單元教學法具體操作還需細心揣摩。本學期我在散文和文言文教學中,按照高三復習的策略,每個單元重點貫穿學法指導,然后再涉及幾個知識,能力、情感方面的要點,關注學生答題的規范,但學生基礎差,能力有限,不少學生還不能掌握其中的學法,只能支離破碎的掌握一點,結果在期中考試時學生得分并不理想;在學生現在基礎相對薄弱和課時緊張的情況下如何更有效進行單元教學,如何大范圍的貫徹學法指導,將是下一階段要面對研究的問題。再次,談談學生的考試結果。本學期高二學生要會考,所以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聽課“偷雞摸狗”,有的對語文不太感興趣認為語文成績非常偶然,知識點落實情況不太好,完成作業不認真,所以基礎部分得分情況不好。平時在課堂上雖強調過,但沒有經常訓練,以及基礎知識鞏固不到位,導致部分學生試卷未完成。在作文審題上,不懂抓關鍵句,雖然我進行過系統的審題立意訓練,但面對材料時,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跑題。因此下一階段,要花時間督促學生將知識點落實到位,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并對不同基礎層次的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對癥下藥”。
這學期的.課堂閱讀教學,我要求自己“且慢開講,且慢啟發”,慢慢改掉以往為趕教學進度而置學生的感受于不顧的教學套路。語文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一味追求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這樣才能保證對課文的獨立閱讀及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有時,我也會先布置思考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讀的方向、思考的重點就明確了,教學預設的教學目標也就順利達到了。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可枝榮!薄白x”就是語文教學的根。非讀無以廣積,它可以發展學生觀察、想象、思維等能力,通過閱讀激發出來的思維,猶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成長,取得收成。
另外,我在教學中也特別注重寫作教學工作。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重點,在高考試卷中,占了很大的分值。再來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實事求是的說,以前,我們有點“空”,每次作文的教學程序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評語、講評這幾個“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進入下一輪“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難道就沒有一個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嗎?我試圖改進,一開始是輕批改過程而重講評過程,即輕對個體作文的批改而重對優秀作文的表揚和差作文的講評式修改,還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展出交流,以“激勵優秀帶動后進”。這樣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總覺得不盡如人意,關鍵是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后來,我在作文批改中引進“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讓學生按小組互評,把本小組最優秀的作文和最有問題的作文寫出評語,交給老師,全班交流。這樣,可以真正讓學生參與進來,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下一階段,教師要完善自己的教學,揚長避短,爭取讓學生的基礎變得扎實,讓學生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而這一切,必須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方法做基礎。閱讀方法有好多種,也許,有的老師喜愛齊讀,但是,我認為,教學中,齊讀是可以的,但小說和散文是不合適齊讀的,因為學生要照顧讀得整齊,因而無法用心感悟、體味課文,只能是“和尚念經”罷了。所以,我在講授散文和小說時,每節課都會留給學生默讀的時間,此時教室里雖然一片靜悄悄,而學生的大腦卻處于亢奮狀態。默讀能讓他們真正進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默讀,因為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恰恰能使學生從文本中獲得豐富而獨特的心靈體驗,真正感受到課文語言的魅力。
當然,以上都是我在教學中的不太成熟的反思,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3
我喜歡書法,盡管我寫的字不怎么樣。好幾年前,我家里就有了《蘭亭集序》的字帖,我還前前后后臨摹了很長一段時間!短m亭集序》作為書法作品,歷來為人推崇,被尊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
其實,《蘭亭集序》作為入選教材,文章也是文辭優美,識見高遠,至今膾炙人口,熠熠生輝。而作為一篇文言文來教學,如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妥善處理好文言關系,打破傳統機械的先“言”后“文”教學模式,卻值得探討研究。我教學《蘭亭集序》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內容是文章一二兩段,解決的是三個問題:一是了解作者及其創作的緣由,了解書序的相關知識;二是掌握重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三是體會作者的感受及寫作的特點。
課堂上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到一節課下來大家的學習情緒沒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不是很好,原因當然有很多,有學生預習不夠,比如在解決字詞這一塊學生就很被動,感受作者的的感受的時候也不夠深刻。
基于此于是我參照新課標精神嘗試改變文言文教學思路,從由教師講解變成讓學生誦讀,從重視翻譯到重視感悟。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去讀,多讓學生去說去感受。
首先加強誦讀,多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適當時候才做點撥。
第一遍聽讀: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讀錯誤。勾畫出自己有疑問的字詞,讀完后討論。
第二遍自讀:自由誦讀第一自然段,讀出自我體驗。
第三遍誦讀:齊讀,從每一段中找出一個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悟讀:帶著感情誦讀,在朗讀中分別體現出歡樂、痛惜、悲傷的感情。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歡樂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為何而悲?
采取誦讀的教學方法后,我發現,許多過去需要講解的知識在誦讀中就解決了。在誦讀中去感受“信可樂也!”“豈不痛哉!”“悲夫!”三句話中的'情感就跟自然了!拔恼虏粎挵倩刈x,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終身受益不盡!闭b讀是文言文學習的金鑰匙。
其次我更加強了學生的動手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比如以填表格的形式完成一二段內容的教學,并對其進行了分析和總結,還讓學生自己在本節課結束前總結歸納重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自動學習,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我想:只要我們教師能夠逐漸培養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就一定能將古文課上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實踐探究更實用的方法。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4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八課,我申報高中語文教師資格時試講的篇目。盡管試講我已順利通過,但試講時的“坎坷”我仍難以忘懷。這是我第一次試講高中教材,盡管用了兩天的時間進行了自認為很充分的準備,但是在面對學科專家測試組的老師時,我底氣嚴重不足,因而頻頻出錯。
雖然專家測試組的老師們肯定了我積極樂觀的從教態度,也看到了我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對我的板書設計也較為滿意。但是以下兩點,是我較為失敗的地方:
1、在填寫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后,其中一位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作為一個一直以來從事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對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你有多少了解,以自身的知識儲備來說,你認為你是否有能力勝任高中語文的教學!
老師的提問我有些始料未及,這個問題我沒有準備。(后來想想,做為一位教師要申報高中教師資格,本身就是要有心理準備以及能力的儲備去從事高中教育,否則為何要考!)我知道這些老師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我想蒙混過關,肯定只會讓他們反感,所以我坦誠地說我對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了解得并不很多,以我自身的`知識儲備來說,也許還不能馬上成為一個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但是我肯學,我會努力。(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知道老師們并不很滿意。)
2、針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在設計《小狗包弟》的教學目標時,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但在試講時,你又說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巴金老先生。你這樣設計是否有些前后矛盾?”
聽到老師的意見,我有點蒙,不等認真細想便辯解道:“巴金是為了更多愛他且他愛的人才放棄小狗的,所以我們應該寬容他。……后來老師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對課文主題的理解還不夠清晰。而且照我這樣推論下去,是不是有理由,或者有借口,就可以做違背道義,甚至違法的事。聽到老師們的分析,我冷汗直冒。沒想到自己竟然犯了這么嚴重的錯誤而不自知。(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知道老師們挺失望的。)
盡管此次試講遭遇了一定的挫折,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但是我卻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我也明白了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5
一位從事多年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老師,對現如今的工作的一些總結,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你。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總結
今年我又擔任高三年級文科班的語文教師。一學期又快結束,在這里我對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F在我結合近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 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表現
1.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
1.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于高考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
1.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
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無法發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1.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高考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術,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
2. 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成因
2.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較之其它學科,高考語文更側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漸進性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
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
2.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進入高中,尤其是高三,還偏科,重理輕文,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高三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資料、做作業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無邊作業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拋到九霄云外了。
3.對 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的調控措施
3.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化心態。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空洞”,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高二時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每個班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冊課本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書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個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同學,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同學,也大有收獲,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3.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復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陜北民歌。講“興”時,我引了陜北民歌歌詞:“這么長的辮子探不到天,這么好的妹子見不到面”,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
3.3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對于高三學生更為重要。高三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
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學:了解詩歌的常識——鑒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經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詩歌鑒賞也就這么回事情嘛,沒有什么好怕的”。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使自己的專業發展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高中語文09-09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4-05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6-12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09
(經典)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0-01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4-17
高中語文期中教學反思07-10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6-13
2023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4-13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 精品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