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小學六年級下教學反思
《蘇武牧羊》這篇課文通過記敘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威逼利誘,仍毫不動搖的事跡,贊頌了蘇武的民族氣節以及愛國熱情,
“旌節”多次在文中出現,是由頭至尾貫穿前文的線索,這支旌節成為了國家的象征,成為了蘇武民族氣節的體現。所以在備課時,就把“旌節”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先讓同學看圖片了解旌節,再從文中找出描寫到旌節的語句,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不足之處:
1、問題指向性不明確。在導入部分,用一句話簡單地介紹一下蘇武,這個問題指向性不明確,我設計的`用意其實只是讓他們說出他是西漢時期的一員大臣,可是因為問題不明確,學生回答蘇武是不愛國的人,有氣節的人等
在品讀詞語,感悟品質部分,第二張學習任務單的設計也是欠考慮的。讓學生讀出示的兩段描寫,并完成句式填空,當_____時(面臨的情況)雖然已經給了提示,但學生對課文不熟悉,不會聯系上下文去思考填寫這個空格,只是看我給出的那兩段描寫。所以應該改成自由讀第2、3節完成學習任務單二,而不是把學生框在那兩段描寫中,問題的指向性應該更明確寫,設計改為:當匈奴王___時(面臨的情況)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也不至于浪費太多時間在這個問題上。
2、設計內容過多、過難,沒有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為問題過難,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不高。比如:從蘇武寧死抗辱和痛斥衛律兩段描寫中你能看出蘇武身上有哪些高貴品質?學生無法用語言表達,而這些思想性的東西在這里出現也是不合適的。又如:在學習“蘇武頑強地忍受著各種折磨。餓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饑;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這段描寫時,挖得過深,設計時想讓學生把握三個層次。首先我讓同學通過朗讀感受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特點,然后讓學生認識用排比句式列舉了三種蘇武遭受的折磨,最后讓學生想象蘇武還會遭受哪些折磨。這個想象說話其實很有難度,我沒有給予他們任何輔助性的東西,學生答不上來也情有可原。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在教案設計時要學會取舍,不能什么多要,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蘇武牧羊》小學六年級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拓展項目:蘇武牧羊07-28
蘇武傳教學設計08-25
五下打電話教學反思12-29
小學六年級體育教學反思10-05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和感想05-29
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反思范文12-09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1-21
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1-16
小學六年級英語期末教學反思07-01
小學教學反思范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