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學反思
篇一
雖說昨天是孩子們上課的第一天,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節非常簡單的課,大部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會數數了,難不倒他們。的確,大部分孩子都沒什么問題,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會因為粗心而導致錯誤。
為了避免上學年出現的情況:上課時,想盡量拓展孩子的思維,在“你還能找到數量是X的物品嗎?”這一環節中耗費了不少時間,結果課堂作業都沒有時間去完成。課前我好好思考了一下,該如何緊湊利用這些時間,最后決定如下:
1、主題圖中的各種數量分別有多少,由學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說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發現有1面國旗。(這里又發現一個問題,孩子數倒是沒問題,但是量詞不會用,盡亂用。比如一個國旗、5個房子等都會說,雖然一一糾正了,但是還是擔心,因為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平時在家半土半洋地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話也就這么半土半洋,而且經常有方言的諧音。)
2、在數生活中的物品數量時,可以適時點撥。事實上,孩子們還是很會選擇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較好。比如我請孩子們數一數自己小組有幾個女孩,有幾個男孩。當學生匯報完畢后,馬上有孩子補充:“老師,我還知道我們班有幾個女生和幾個男生。“我還知道我們教室有27張(應該用把)椅子。”又有孩子說道。雖然這和數一數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他們用到了數學知識——一一對應。課堂上完成相應的任務是我們的職責,但是我們決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教,應該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而教。
3、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課堂作業講解完。
篇二
過去,我在教學“比多少”時,總是自己拿出不同的圖讓學生根據我拿的圖來進行比較。在現在的教學中,我認識到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第6頁的主題圖,讓他們根據圖說出一個小故事,然后老師將學生們說的話組織起來:在一條蜿蜒的小河邊,有一所快要蓋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動物正忙著蓋房子,這是小豬在幫小兔蓋房子。他們有的搬著磚,有的扛著木頭。河里的小魚被這熱鬧的場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看個究竟。熱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準備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童話故事既極富兒童情趣,又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直觀地看到:一只小兔搬一塊磚,磚沒有剩余,小兔和磚同樣多,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多少,深深地印入學生的腦海中。 “圖中還可以比什么?”在這里教材有意創設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激發了他們主動探索的`欲望。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動手操作,在小組合作中互相啟發和補充,使自己對“比多少”的問題得到清晰全面的認識。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說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有些學生還能準確的說出“誰比誰多幾個”,“誰比誰少幾個”。這樣的探究學習改變了被動和單一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我利用童話故事適時地在課堂上滲透了互相幫助,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篇三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知道,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引人入勝的故事是他們最喜歡的聽的了,所以在上這個內容的時候,我利用課本的主題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一下子把小朋友們吸引住了,學生們很快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中了。
在學習過程中,以故事導出小兔搬磚頭,4只小兔搬了4塊磚頭,我讓學生用不同的學具分別擺出小兔的只數和磚頭的塊數,我也在黑板上用不同的圖片貼出,引導學生連線,剛好一只兔子對一塊磚頭,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頭的塊數同樣多”,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用學具擺出同樣多的學具,一邊擺一邊說,兩個同學一起學習, 一個擺一個說,這樣學生對“同樣多”就有了認識。然后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習“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我注意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并且注重學生口語的表達,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自己感覺不理想的是,在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對課堂的調控管理欠佳,很多學生借動手擺學具的時間玩學具,借和同學進行口頭表達能力訓練的時間和同學說別的和課堂無關的話,使小組學習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比多少教學反思12-01
數學教學反思12-11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19
數學的教學反思01-16
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1-13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2-0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03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02-22
高中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16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