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幼兒園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學反思1
嘉杰經常與其他小朋友發生沖突,難以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他會推倒別人的“建筑物”,將積木拿來自己玩,還會強行拿走別人沒有做完的手工作品,甚至看到別人的東西掉到地上,他也要故意踩上一腳。這些行為常常影響他與其他孩子的正常交往,我曾無數次提醒、引導,也曾多次批評他,但收效不大。為此,我在思考如何幫助躍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引導他學會交往、協商、合作。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他衣服后面的帶子散了,叫我幫他系上,我故意以忙為由讓他找別的小朋友幫忙。嘉杰找到冉冉,說:“你能幫我系一下帶子嗎?”冉冉說:“我不給你系!避S躍說:“為什么?”冉冉不慌不忙地說:“因為你剛才不好好和我玩,還推我!奔谓苤缓萌フ胰鹑,瑞瑞說:“我不給你系,昨天你還搶我的積木。”結果,嘉杰轉了一圈都沒人肯幫他?吹剿椭^很沮喪的`樣子,我便走了過去:“嘉杰,你想知道為什么小朋友都不愿意幫助你嗎?”這時,有好幾個孩子七嘴八舌地說起了嘉杰以前做得不對的事情。此時,嘉杰沒說話,頭低得更低了。于是,我為他打了圓場,并趁機給了他一些如何與同伴交往的建議。
這件事對嘉杰觸動很大,使他感受到了不良行為習慣帶來的后果,有了主動調整自己行為的意識。此后,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嘉杰慢慢改變了不良行為習慣。實踐證明,讓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良行為帶給同伴的感受,體驗自己被拒絕的感受,比說教更有效。
幼兒園教學反思2
愛的鼓勵新生開學的第一天,我班來了一位聰明又膽小的男孩,名叫亮亮。
在一次自我介紹活動中,我要求每位幼兒勇敢地站起來,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字,當輪到亮亮時,我用慈祥的目光注視著他,亮亮才站起來,微微低下頭輕聲地說:“我……叫……亮……亮!边^了好久才把話說完,此刻,引起了小朋友的哄堂大笑,我才知道他有口吃毛病,在無意中我發現他的臉漲得通紅,從他可愛的小臉蛋上落下了晶瑩珍珠般的淚水,但他沒有發出聲音,我悄悄走過去,輕輕地俯下身,心疼地去擦他臉上的淚,卻說不出一句話,自己的眼前也更加模糊了……。
從那以后,他養成了膽怯的心靈、孤僻的性格,無論學什么都缺乏自信心。平時,他幾乎很少說話,也不敢大膽地與幼兒交往,每天晨間活動、午間活動,他總是不聲不響地坐在教室里。
此時此刻,我的心里感到很內疚,難道他金色的童年就這樣孤單和自卑中度過?可以想象對孩子的成長將會帶來多大的影響。☆D時,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下定決心要幫助、鼓勵他嬌正口吃、糾正語音、及口語表達能力。為了排除他的心理障礙,我采用鼓勵、肯定表揚、利用圖書、故事對他進行正面引導教育等各種方式,想方設法樹立他的自信心,提供給他更多更好的練習和學習機會,讓他多嘗試成功的甘甜,努力誘導、使他健康地成長。
在一堂識字課上,我教幼兒認識“大”與“小”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亮亮上課特別認真,見他的嘴巴一直在念念不停。于是,我靜悄悄地來到他的身旁,摸摸他的小腦袋,親切地問:“你會念嗎?”亮亮的眼睛愣了一下,隨即點點頭,一口氣很順利地念出了“大”字,而且念的很準確,這時他那沮喪、羞愧的神色蕩然無存,取而代子的是滿臉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那次,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我著重地表揚了亮亮,夸獎他進步、勇敢了,并鼓勵他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課后,我看到了亮亮一直用微笑地眼睛,不停地望著我。
這事以后,亮亮開始有意無意主動找我,有時,我伸手撫摸著他的頭,拉著胖乎乎的小手,像慈祥的母親陪同兒子一樣,跟他談談心、說說心里話、聊天、唱歌、講故事、做游戲,提供給他更多學習的機會,讓他多講多練、不斷練習、發展口語表達能力,漫漫地口音變清晰了、口齒清楚了、語言表達、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抽出更多時間與他接觸,給予他肯定、鼓勵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教育,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感受到“幼兒園像我家,老師像媽媽”。
我也深深地愛上了,他那顆天真無邪純潔可愛的孩子,但我從不放過一個能使亮亮進步的機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記得那一次,我們班剛好上常識課,在課上我問小朋友:“圖上有哪些是屬于水果,哪些屬于干果?除了這些,你還吃過那些水果和干果?”問題提出后,我用期待與鼓勵的眼光看著亮亮,這次,他沒有逃避和膽怯,只是猶豫一會兒,才勇敢地舉起手,我立刻微笑著請他回答,亮亮站起來,用微小的聲音回答了我提出的問題。瞧,這是一次多么好的機會,我怎么輕易放過呢?我連忙走到他身邊,靠近耳邊輕聲地說:“你今天真勇敢,念得很不錯,老師心里很高興,能看見亮亮有這么大的進步,你能不能把剛才說的話再重復一遍好嗎?”亮亮肯定地點點頭。
于是,我轉過來對全體小朋友說:“亮亮今天進步這么大,他不但大膽舉手發言,而且還愿意再把答案重復一遍,你們能為他進步而鼓掌嗎?”亮亮在我們大家微笑、不斷鼓勵他的`情況下,回答問題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語言越來越流暢,沒等亮亮說完,小朋友們就用熱烈地掌聲表示祝賀,以至給了他永久的回憶和鼓勵及幫助。這時候,我的眼睛里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激動地淚水,不知心里有多么的高興,說實在的,為了糾正他的發音,幫助他建立自信心,我不知花了多少時間,費了多少心思,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功夫不負有心人。
通過這事以后,亮亮變得更自信了,愿意與小朋友交往,也能用一句比較完整地話與小朋友交談、溝通。我也及時地表揚和肯定亮亮的進步之處,使亮亮進步地更快了!當亮亮第一次順利地說一句話時,他的媽媽抱著他哭了……。
后來,家長也感動地拉著我的手,不停地給我說一些亮亮在家中地變化,孩子性格變得開朗,臉上時常帶著笑容,也不再膽怯,經常能給媽媽講述有關幼兒園的事情和所見所聞,會唱一支支動聽美妙簡單的歌曲,來客人時也能主動打招呼了等等。孩子的成績、家長的感激不就體現了我——一名幼兒教師的人生價值嗎?幼兒時期是語言、智力發展最迅速、關鍵的時期,如何培養幼兒語言、及口頭表達能力是何等重要啊!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各方面都比較脆弱,生理和心理正處于關鍵時刻,其實,他們需要的并不多,一個微笑,一個肯定,一種贊揚的目光……。
就能使他們的性格、各個方面逐漸發生變化,甚至會影響及改變他的一生。因而,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教師就應多觀察幼兒、尊重幼兒,用加倍的愛去愛幼兒,給予孩子寬松融洽的學習氣氛,并堅持不懈地幫助他們,肯定的鼓勵和表揚、激勵和勇氣,增強自信心,這樣才能。
幼兒園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練習涂畫糖紙,包扎糖果。
2、熟悉繪畫工具,培養兒童動手動腦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具:糖果、小石塊、玻璃球等小型塊狀物,手工剪刀、小木棍等。
教學設計:
一、激趣引入。
1、師出示帶來的糖果,請學生觀察。
2、說一說:這種糖果是什么樣的?糖紙在形狀和色彩花紋上有什么特點?是怎樣包扎的?
3、想一想:如果你去買糖果,你會挑什么樣的?為什么?
二、欣賞。
1、師生共同欣賞示范作品。
2、糖紙: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有哪些圖案?你覺得他設計的怎樣?
3、糖果:這些糖果是什么形狀的?用到了哪些材料?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糖果?
三、創作。
1、討論:要完成本課作業應該按怎樣的次序?
2、自己準備包一個什么樣的糖果?用多大的紙?
3、剪裁:根據自己的設想剪裁出糖紙的形狀。
4、涂畫:涂上喜歡的圖案和色彩。
5、包扎:包扎出不同樣式的糖果。(提示:你做出怎樣的糖果才會讓大家搶著來購買?)
四、糖果展示會。
1、把學生的`糖果集中在一起,輪流扮演買者和賣者。買者選出自己喜歡的糖果,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它?
2、以“我有一顆甜甜的糖果”為題,創編小故事或小詩歌。
反思:
《包糖果》這一課題易于喚起學生美好的生活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是一節繪畫和手工練習相結合的設計應用課,課堂上的美術活動緊緊圍繞著讓兒童大膽地涂畫出好看的糖紙,動腦筋包扎出不同式樣的糖果來進行設計,體現了綜合性美術活動的特點。
幼兒園教學反思4
讀書可以使人獲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還可以通過書中不同的人物、事件、事物、案例等來強化自己的思想、觀點,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案例,這本是身邊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是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另人難以想象的結果。所以這篇文章讓我依然記憶猶新。
這件事講的是:在某個幼兒園,新學期開始時,在新來的一批幼兒當中,有幾個幼兒有不愛睡午覺的習慣,針對這一情況,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把他們的床都靠墻放,午睡時就讓那幾個幼兒面朝墻睡。老師覺得,這樣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還可以阻止他們與其他小朋友說話。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這種方案就失敗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動結束后,老師正帶幼兒走向睡眠室。突然,一個叫欣欣的幼兒跑到老師面前說:“老師,您別讓我對著墻睡覺了好嗎?我對著墻睡覺心里難受!碑敃r老師愣了,彎腰抱起她說:“那好吧,老師不讓你對著墻睡覺了!彼犅犃死蠋煹脑捄芨吲d,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身邊的小朋友?吹叫佬赖呐e動,老師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后,這個老師在想白天孩子說的話。于是她做了一次試驗,把家里的床搬到靠墻的一邊,然后側身對著墻躺下。這時她才感覺到真得很不舒服!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順著墻往上看,那墻顯得很高很高,而且像是要倒下來,于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原來是這樣的感覺,并意識到自己真是大錯特錯了!第二天,老師早早來到幼兒園,把那幾個不愛睡覺的孩子的床,全部搬離了那面高高的墻,重新擺好。
后來這位老師又想了許多的辦法,比如,通過創編故事、詩歌,給他們講睡午覺的好處和不睡午覺的壞處,讓他們聽一些舒緩的搖籃曲,并自制一些小獎杯,獎給睡午覺時表現好的孩子等,對幫助那幾個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很有效。
讀完這個案例至今都讓我受益匪淺,使我真正意識到無論做什么事情之前你都應設身處地的多替孩子想一下。在老師看來,孩子午睡有益健康,所以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讓幼兒入睡,甚至有時也像那位老師一樣,讓不愛睡午覺的小朋友對著墻午睡,為的是免得孩子們之間互相干擾,大家的午睡也就都有了保證。這種方法雖然符合兒童心理活動規律:減少刺激,從而較快的使孩子進入睡眠狀態,這似乎是個好主意,可是我們卻沒有想一想我們的“方法”是否給幼兒帶來了心理上的其他方面刺激,使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就像文中所說,欣欣對老師說:“心里很難受!辈乓鹄蠋煹姆此,老師自己試著像欣欣一樣對著墻睡覺,才發現真是很不舒服,用眼睛順著墻壁往上看,覺得墻體好高好高,像是墻壁要朝自己倒下來一樣,心里覺得難受極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欣欣是幼兒園里的一個小孩呢?其實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不知要比大人大多少倍呢!有時也許孩子會想:“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不這樣,而我卻一定要這樣!他們會把這看成老師的懲罰,一想起受懲罰心里更不是滋味。她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害怕,又怎能把事情做的如你所愿呢?也會感到自己被老師從小朋友的群體中分離出來,無依無靠,我們成人往往意識不到,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他覺得自己成了離群的孤雁,覺得自己獨立無援,孤獨沒有安全感。然而安全感對幼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欣欣對著墻午睡一樣,面臨好高的墻壁,看不到周圍熟悉的環境和小朋友們,這就使她失去了安全感。新學期開始階段,孩子從自己過慣了的家庭環境中,被送到幼兒園,一切還不習慣。這樣的新環境,已經使她很擔心,老師又要她對著墻午睡,本來已經出現的不安全感越發加重起來,真是雪上加霜。
有時我們正是這樣,往往是出于對孩子的關愛,曾經做過,正在做著或是將要做出一些類似”對著墻睡覺“之類的錯事,本來是片好心,卻辦成了壞事。到最后,歸根到底,就是我們不懂得也不善于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方法,強加于孩子。好心辦了壞事,卻自己不知道,更沒法糾正,直至鑄成了大錯。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這正是《綱要》反復倡導的,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有時我們所欠缺的,就是像欣欣小朋友的老師一樣的勇于反思,并設身處地為幼兒著想的精神。通過看書學習我才真正明白,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理解孩子的心理是多么重要呀!只有了解每個幼兒的心理,才能根據不同幼兒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教育兒童必須走近兒童世界,理解兒童的心理,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來比較簡單,但也有著他的道理。大人和小孩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說大人的世界是現實的陸地,是顯而易見的陸地上的一切事實,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里那一切隱蔽的'存在。陸地上有的,海洋里也有,但其中卻有著差別。因此,不能用大人的世界來套兒童的世界。在成人看來是變形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在孩子眼里卻是真實的和正確的,因為他們處理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成人不同。
兒童很小就問一些具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如”我是從哪里來的?“”星星為什么愛眨眼睛?“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性,他們喜歡和花草講悄悄話,為布娃娃洗臉、穿衣服;他們愛憎分明,只理解”是“與”非“,對人評價不是”好“就是”壞“對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常以自己的思想方式去行動。如,對玩具汽車的構造產生好奇,但有不理解抽象的理論講解,索性拆開來自己琢磨,在自己拆裝的實踐中得出自己的理論,會用自己的哲學來構建汽車的原理。
所以我們應當用兒童的心理來看待孩子。孩子為什么拆壞汽車?下雨天為什么偏偏愛在水里跑來跑去,如果耐心些,孩子會告訴你他的道理,你也自然會從孩子的哲學中了解它的想法,了解他的思維方式。
我們常說要用一顆童心,一份愛心去對待孩子,其實無需扮演或偽裝,只要能理解”兒童的心理“,用”兒童的心理“看待兒童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的言行,也自然能引領兒童從”海洋“走向”陸地“。
然而,我們有時正是缺少一顆童心而已。讓我們重新拾起那無瑕的童心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5
讓幼兒“自主”的參與活動,自主地學習,自主地發展,是我們教師經常談論的話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真正的做到了嗎?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今天先請大家來看這么兩個鏡頭,這都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比較常見的。
鏡頭一:區域活動開始,醫院里人數已經滿了,可一幼兒還是很想進去,不到別的區去,老師走過來,說:“你看,這兒的人已經滿了,看看,哪個區還有空,這個區下次再來玩。”幼兒還是不肯走,教師半推半拉地將他拖到旁邊的建筑區,邊走邊許諾下次區域活動時一定讓他到醫院里來玩。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個鏡頭很正常,我們平時也基本上都是這么做的,這位老師做的沒什么錯。那讓我們再看下去:
鏡頭一續:幼兒坐在建筑區中,一臉地索然無味,手中拿著積木,眼睛不時地往醫院瞟。
我們都知道,游戲活動在幼兒園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自主選擇,愉快地自我表現的地方。那么,大家認為鏡頭中的幼兒在原本應該愉快的區域活動中得到快樂了嗎?很明顯,沒有!為什么?在這兩個鏡頭的背后,我們會發現,少了兩個字--自主。
反思:
是的,我們的孩子缺少真正的自主。區域活動,本意是讓幼兒自主選擇的,在鏡頭中的孩子由于人數的限制,他的自主選擇落空了。在實際中,由于各區人數的限制,每次選擇區域的.人數不可能和限制的人數剛好一致,這樣就會導致有幼兒不能達成心愿,空有自主選擇的條件而沒有實現自主選擇的機會。而在操作中,教師通常是分配任務及活動區或是擔心幼兒偏區而采取輪換的辦法,這樣一來,幼兒連僅有的一點自主選擇的機會也沒有了。
其實,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還有很多。就好比在戶外活動中,教師組織幼兒玩沙袋,讓孩子們想出各種玩法,看誰創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動之后,教師把大家集合起來,講評說:“剛才有的小朋友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雖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F在,讓xx來告訴我們他的玩法! 講評過后,幼兒們又紛紛玩了起來,不過,這次大部分幼兒圍在老師身邊玩,不住地演示他們的新玩法,有的還特意擺出姿勢叫老師看,等待老師的表揚,教師對其中的幾種玩法點頭贊許:“我看到xx玩得和別人不一樣!”還有一部分想不出新玩法的孩子則僵立在那兒苦思冥想或是開始跑動,于是老師提醒道:“你看別人都動腦筋了,你們動腦筋了嗎?”其實,在戶外活動時,幼兒原本是放松自己,在自主的活動中去發現的。馬斯洛認為,在活動中,幼兒應該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只生活在此時此刻,他們完全沉浸、沉醉和專注于現在的時刻和眼前的情形,傾心于現在的活動。但是我們發現這類活動中幼兒的行為似乎更多是為了迎合教師的愿望,獲得教師的夸獎,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游戲需要。當孩子通過教師的行為和言語揣測教師時,那種本該屬于孩子的自然的、自主狀態被打破了。
幼兒園教學反思6
背景: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育要以人為本,要創設適合孩子的教育,要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教師是教學信息源的提供者,為了有效擴充主題活動容量,將教師提供的信息快速與幼兒互動,體現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我園的多媒體開發小組根據小、中、大三個年齡段的主題學習活動資源,開發了多媒體《智趣園》光盤。如:在小班《智趣園》軟件中充分考慮到了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開發了“動動小腦筋”這一模塊。下面以《學本領》主題為例,談談人與電腦是如何互動的。
活動過程簡述:
一、導入
老師:每個動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領,有的會飛、有的'會游、有的會爬、也有的會跑。讓我們一起點點小鼠標,找一找吧。
傳統的教學過程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幼兒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孩子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動動小腦筋”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境可以讓幼兒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愛好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老師無需多說,而應把活動權力更多地給予孩子,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幼兒操作,老師個別指導
幼兒每完成一個游戲,電腦就會以“恭喜你,你成功了”、“找對了,你真了不起”。等話語鼓勵。假如沒有成功,電腦也會用激勵的話語提示:“再來玩一次!
小班幼兒的熟悉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緒的影響,無意注重占優勢。他們的注重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秳觿有∧X筋》軟件把握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化的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因此,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擯棄了以往先講授為主的方式,而是讓幼兒直接與電腦互動。老師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和觀察者,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更能照顧到個別差異,運用個別化教學策略參與指導活動。
三、鞏固練習
老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為小動物找家吧。(師生一起游戲)
[當完成一個游戲,老師以兒歌形式總結。如:小馬蹬蹬蹬地跑、小狗跑著去看家]
師生共同游戲,再一次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一次游戲的機會。多媒體課件的反復使用擴充了教學容量,優化了教學過程,完成了教學目標。
反思:
1、《動動小腦筋》軟件的虛擬情景更有利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愛好
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秳觿有∧X筋》模塊以游戲形式呈現,更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喜歡參與。其中的“恭喜你,你成功了”、“找對了,你真了不起”始終鼓勵著幼兒參與活動。假如沒有找對,電腦也會用鼓勵的話語提示:“再來玩一次”。既提出了再次活動的要求,又不挫傷幼兒的積極性,真正發揮了虛擬情景的功用。
2、《動動小腦筋》軟件的聲形并茂更有利于幼兒學會觀察,提高教學效果
小班幼兒喜歡色彩艷麗的直觀具體事物,《動動小腦筋》軟件的應運而生,為小班幼兒提供了人機互動的平臺,更有利于幼兒學會觀察。在點點小鼠標的話語中,孩子們通過不斷嘗試,把握了知識。因此,我認為:《動動小腦筋》軟件在教學中變“點擊”為“點撥”,顯示了現代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無可比擬的優勢。
幼兒園教學反思7
這節公開課,我是想要探索如何進行活動課的教學,并希望與同行們互相探討,共同解決長久以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我主要嘗試了以下三點:
針對以往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不大、置身事外的現象,把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學生現實的學習狀態上。為了激起學生濃厚的自主探究興趣,我對本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再處理。結合我校學生實際,變“漫游語文世界”為“走近孔子”,目標直指《論語》及孔子,有的放矢。活動準備階段,以公開課為契機,鼓勵學生勇于展示,為集體和個人增光,把局限于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變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為積極主動的參與。
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體會合作的成功與分享的喜悅。在活動目標的設置上,突出強調小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課堂上教師的的作用應該是“拋磚引玉”,一堂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教師,而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領悟道理,受到熏陶感染,并能夠自由地享受學習之樂。這節課,教師只在開始上課時激情導入,結束時總結并指導作業,中間局部只是隨機點評和補充,其余的時間都交給小組代表做匯報發言。
但是,課堂最后生成的效果并非完全如我課前預設的那樣。首先,表現在時間和節奏的把握上。前期的組織過程有點疲沓,小組代表人數偏多,有局部資料重復的現象未加以調控。因而最后教學用時不夠,沒有進行活動評價和小結,穩固練習的局部處理也太快。其次,活動的分組缺乏科學性。我是按座位就近的方式分的小組,事實證明,這樣分組是不科學的。因為沒有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交流匯報中,有小組內容重復的現象。
還有,活動成果的生成方式單一。在活動課結束時,為了穩固活動的成果,我讓學生每人完成一道成語和名言積累題,此外,建議各小組把活動的內容辦成手抄報。但我在指導的時候,太過粗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反而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和表現形式。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后才發現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現,《小兔逃跑》這個故事并沒有配套圖片,也沒有相關的活動材料,后來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有小兔逃跑的課件,考慮到一些設備的問題,我就選取了幾張圖片作為上課時的教具,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的中間環節中我參加了“如果老師逃跑了,你們怎么辦”這一問題,進一步引導幼兒學說“要是老師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對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兒體會師幼之情,在開學之初也有必要讓幼兒了解師幼之情。在最后環節,建構式課程上是以游戲為結尾的,但我考慮到,這學期才剛開始,經過一個暑假很多幼兒很難靜下來,再加上對與幼兒來說我是一位新老師,他們一下子還不會認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點困難,因此我把游戲活動該成了美術活動,讓他們學會靜坐,要求幼兒將自己討論后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擬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對畫面的觀察比擬仔細,從高山上的大石頭到花園里的`小花,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小兔子變成了什么,也能嘗試著用故事中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和理解。二是幼兒從故事中的一些語句中體會到濃濃親情,如“因為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把你吹回家”……
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在觀察、講述中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有的始終專注、積極參與,也有在講述時開小差的,課后想來,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不能引起每個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情緒情感上沒能很好的喚醒孩子,雖然在上的過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間的親情,但并沒有很著重的講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啟發下自己感受親情,但現在大多獨生子女,他們并沒有真正去體會過父母對于自己的愛。所以幼兒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夠,同時對于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從總體上來說,對于這節課的目標根本上到達了,幼兒對于“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點是肯定得存在的,還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這節課也使我發現幼兒的仿編能力滿強的,讓我對幼兒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帶托班這么長時間以來,我和孩子們一直配合的很默契。記得剛開始時,我特別沒經驗,認認真真地準備了一節課,可孩子們似乎一點也沒興趣,活動中間各種狀況都有,尿尿的,打鬧的。是內容不新穎,還是形式不靈活呢?弄得 了信心。但仔細想想,覺得還是沒有抓住托班孩子的特點,他們這個階段的學習是傾向于無意識的呀!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再為孩子們的“不聽話”而感到煩惱,而是跟著他們的思維走。結果到后來我發現,寓教育于游戲中,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才是托班教育的重要途徑。
于是,我帶孩子們拾揀樹葉、樹枝、石頭等,和他們一起玩。在玩中,幼兒充分觸摸了各種東西,還學會了清理、分類和收藏。而且,吃飯、睡覺也是幼兒學習的內容。吃飯時,我們不再是把飯盛給孩子,讓他們“ 話”地吃了,而是和孩子一起先來認識今天的飯菜,和孩子一起用右手拿勺子,盛起飯,熱了就吹一吹……等等。這樣,不但養成了很好的就餐習慣,而且也對個別幼兒做到了照顧。
總之,做到“教得有意,學得無心”才是托班教育的根本。一點體會,愿和大家一起討論。
今天劉魁志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一個塑料瓶,里面裝著許多蟲子,我們俗稱的“瞎眼碰”。乍一看,瓶子里黑乎乎的,臟臟的,真想讓他扔了,可是看到他像寶貝似的,就隨他去吧。
可沒想到的是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有的用手碰一碰,有的干脆把它抓起來。我看孩子們這么有興趣,就走過來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長得什么樣?”家成說:“有翅膀呢!”赫羽說:“有腿!”梅永旭說:“有兩只眼睛呢!”
這時,我拿起一只蟲子,告訴大家,這是一種昆蟲,有兩只觸角,六條腿,兩對翅膀,它和小蜜蜂、蜻蜓是一樣的。 聽了我的話,孩子們似乎更大膽了,更仔細地觀察起來,這時琦琦小朋友突然說:“啊,老師,這只蟲子剛剛還爬,怎么現在死了?”小朋友們聽她這么一喊,都跑過來了,我拿起來一看,啊,觸角輕輕動了一下,呀,裝死,我快樂地告訴大家,“它是害怕了,以為我們不喜歡它,會傷害它,它就裝死!我們把它放在一邊,別打攪它,看看會怎樣!焙⒆觽兂銎娴匕察o,終于奇跡出現了,它真的突然地一動不動到飛快地爬起來了。孩子們著下更興奮了大聲地喊起來:“活了,活了!”
看到孩子們的樣子,我真恨自己懂得不夠多,我下決心,去搜集資料,和孩子們一起科學地認識昆蟲。
幼兒園教學反思8
午餐后,我們讓孩子們看圖書,可是問題出現了,陽陽哭著跑來告訴我說,“老師,我的書被別人拿走了……”沒過一會兒,娜娜也跑來告狀某某小朋友搶走了她的書。我們無數次的告訴孩子書本是大家一起分享的,可是效果一直不好,矛盾總是會出現。
中午,我拿出了一本色彩鮮艷的繪本,假裝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眼尖的家家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問道,“老師,你在看什么啊?”說話間,好幾個孩子都擁了上來,他們都被我的繪本給吸引了。子涵很想翻開我的繪本自己看看,很可惜被我阻止了。子涵急了,“老師,給我看看嘛……”還有幾個孩子也說道,“我們也想看……”我故意趾高氣揚地說道,“不給你們看!”“那我問你借!看著孩子們渴望看到繪本的樣子,我故意說,“如果我不借給你們看,你們心里怎樣想的呢?”“你不給我們看,我們不開心!薄拔乙膊桓吲d!”于是我說道,“那你們從家里帶來的書本如果不借給別的'小朋友看,他們會開心嗎?”經我那么一問,孩子們議論開了,陽陽說,“書本需要一起分享!睂殞氁舱f我帶來的書本給其他小朋友一起看。
看著孩子們互相分享書籍,我的心里很高興,同時也對孩子們的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
1、分享是幼兒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對幼兒來說,分享就是不能獨占,是把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容易產生被剝奪的感受。所以經常出現孩子們不肯把書籍借給別人看的情況。
2、幼兒需要通過實踐體驗,使分享成為自愿的行動。通過一個實踐體驗,讓孩子們知道了分享的重要意義。
相信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的孩子會把更多的東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教學反思9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編的兒童歌曲,六聲徵調式,是較典型的起承轉合一段體結構。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緊密結合,具有濃厚的民歌風格。歌曲活潑而富有情趣,以詼諧的音樂語言及民謠式的歌詞,描繪了孩子們在田間拾豆豆時那頑皮、愉快而又樸實的形象。
音樂課標的學段目標中提到,三年級學生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參與——體驗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以感受為主,始終在情境中去了解歌曲內容,感知音樂形象,努力做到以情帶聲,去表達歌曲的意境和快樂的心情。
課標指出:"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為學生創設多種體驗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形式,充分利用活潑的兒歌、生動的情景互動、俏皮的律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山西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的韻味兒。也體現了課標中要求的“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通過情境去解決下滑音、附點八分音符、休止符等等難點。以此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第一部分,我設計的是感受山西民歌,里面包括了聽音樂和學兒歌兩個部分,聽音樂分成初聽聽情緒,復聽聽內容兩個層次。因此在學兒歌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在情境中體會歌曲的節奏特點,并通過讀兒歌和用有山西秧歌特色的律動參與,讓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獲得了愉快的.感受與體驗。奧爾夫認為“原始的音樂決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相互結合在一起的。”律動的加入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來加深這種山西民歌獨有的節奏感。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音樂和肢體表現中提高了音樂表現能力,也為后面更好的表現音樂做鋪墊。
第二部分,學唱環節,是在音樂的線條里,通過唱全曲、說方言、創情境三個步驟來體會山西民歌旋律的韻味兒。同樣讓學生在情境中不斷地體驗音樂特色,充分感受山西音樂的旋律特色,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在這里填充式的二聲部演唱和簡單的輪唱是一大亮點,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形式,增強了歌曲的藝術表現力。
這堂課的重點在于能夠用自然、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風格特點。怎樣唱出這個山西味兒是整堂課的關鍵,所以需要把前面每一個環節都落實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加入輪唱等形式。
在我教學過程中,之前我大量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音頻文件讓學生感受音樂,通過后來的表現,我發現學生的感受并不到位,幾處字頭依然沒有找到甩起來的感覺。后來為了更好的突出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我盡量用自己的范讀和范唱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在需要強調的地方還配合小幅度的肢體動作,我發現這樣的效果十分明顯,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有助于節奏感旋律感的加強。
律動的動作,我一開始選用幾個動作雖然有很典型的山西韻味兒,但是比較復雜,學生的參與性不強,沒有面向全體學生,大部分學生很難做出那個味道。所以后來改用很簡單的模仿甩手絹兒花的繞一下手的動作,只加在需要強調的地方,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又強調了節奏的特點,也能大大提高學生記住歌詞的效果,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對音樂的感知力。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設計意圖:
在找朋友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孩子發現魚身上的不同顏色,而且需要孩子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發現顏色排列上的差異,從而根據魚身上的條紋,找到相應“好朋友”。粘紙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操作,因此這一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認知學習,且能在操作中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能發現魚的不同特征,并大膽表述
2、 學習獨立粘貼的習慣,體驗操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發現魚的不同特征,并大膽表述
活動難點:學習獨立觀察、粘貼的習慣,體驗操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條魚,幼兒觀察
發現兩條魚條紋的不同之處
二、找好朋友
再出示兩種相同的魚,請個別幼兒上來找朋友
三、出示三條魚,幼兒表達觀察到的不同處
四、出示貼紙,教師示范
五、幼兒操作
活動反思:
第一次在小班嘗試數學活動的教學,在還并不太熟知每個幼兒能力的情況下,本次活動不僅是努力嘗試達到目標,也是在操作中觀察每一幼兒數學能力的差異,為今后數學的集體教學創設更適宜的環節。
本次教學活動后,反思如下:
。1)觀察教學的層次性不夠明顯
從操作的成效發現,幼兒的能力雖然參差不齊,但表現最弱的則是對身上有三種顏色的魚的`辨認,既要分辨顏色,又要考慮排列,這是教學的難點
反思:在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時,我的方法過于籠統,不具層次遞進性,應先請幼兒觀察比較兩種顏色及其排列,并讓幼兒示范操作;再著重強調三種顏色的觀察,先觀察顏色,然后將顏色和排列結合著比較,在幼兒的示范中及時發現不足并糾正
(2)忽略了大膽表述的重要作用
讓幼兒除了觀察以外,表達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與同伴共同學習的一個過程,但在教學中我忽略了這一點,讓自己的說變成了主體。其實幼兒的表達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的形式,個人的回答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個別問題,從而當場糾正,集體的回答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關注全面,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
。3)操作用具混淆、出現漏缺
在操作中,大多數幼兒撕粘技能基本沒有問題,但手眼的協調能力還不夠,貼紙和小魚的身體對不準,容易貼到外面去;個別兩個幼兒方向感不強,將小魚的頭尾貼倒了。有小部分幼兒出現了貼紙混淆、小魚沒有貼全的情況,當然對于這點我也意識到應該給幼兒人手一個操作盒,在操作盒內進行則可避免這一疏漏,但由于現在班級硬件條件的限制,在今后還需多收集補充,給幼兒一個完整地操作條件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近幾年,幼兒園教育變革蓬勃發展,教學方法和內容也在不斷更新。然而,對于四則運算教學的反思仍然是我們需要關注和深入思考的問題之一。在幼兒園教育中,四則運算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的關鍵環節。
首先,四則運算教學的目標應該明確。幼兒園階段,我們的任務不是要求孩子掌握高深的數學理論,而是通過四則運算的學習,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基本的計算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要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進行調整。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因此,我們需要將四則運算的概念和操作符號進行簡化和具體化,使其更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此外,可以通過繪本、數學玩具等多種教學手段,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幼兒易于接受的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四則運算不僅僅是簡單的計算,更是培養幼兒思維邏輯的關鍵。我們可以通過啟發式的問題設置,讓幼兒思考如何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給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情境,讓幼兒運用四則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其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此外,我們還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四則運算教學可以設計成小組活動或合作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合作、交流思想。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和討論,幼兒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針對幼兒園四則運算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反思和改進。有時候,幼兒對于四則運算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或困惑。這時,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問題,并通過個別輔導或專項教學,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
此外,也要注意避免四則運算教學的機械化和死記硬背。我們不能僅僅培養幼兒記住運算規則和答案,而忽視他們的思考和理解。應該通過舉一反三和拓展思維的方式,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提高。
幼兒園四則運算教學的反思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教師們持續的關注和努力。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反思,我們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幼兒的數學興趣和能力。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階段的四則運算教學中,我們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調整教學內容,注重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培養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及時反思改進教學方法,并避免機械而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
通過專業的四則運算教學反思,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我們可以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數學興趣和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節特征。
2、萌發對兒歌的喜愛。
3、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幼兒對夏天有了初步感受。
教學掛圖《主題活動夏天來了》活動指導:
1、談論夏天(1)引導幼兒談論: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天是什么樣子的?從哪些地方看出夏天來了?
。2)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交流對夏天的感受。
2、欣賞圖片(1)出示教育掛圖《夏天來了》,引導幼兒過程、欣賞。
。2)引發幼兒討論:夏天到了誰在樹上叫?池塘里的什么花開了?人們的頭上都戴上了什么?
3、學習兒歌。(1)教師朗誦兒歌《小天在那里?》,引導幼兒邊欣賞掛圖邊傾聽。
(2)引導幼兒學說兒歌,提醒幼兒注意語氣和停頓。
(3)啟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夏天還在哪里?
。4)鼓勵幼兒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兒歌。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夏天在哪里》課后,我感覺本次集體教育活動效果很好,課堂氣氛非常融洽,孩子們參與意識強,多數的幼兒能主動舉手,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只有一半的.幼兒能積極動腦進行創編兒歌,可以說本次教學行為充分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整個教育效果良好。一開始兒歌活動教師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兒感到一片茫然,教師及時調整,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使幼兒理解兒歌,并深層的挖掘教學內容的價值,使語言活動的價值更大。在教師不斷指導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是在不斷的自我成長。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語言的理解
能力差,教師要創設適合幼兒的方式抓住時機,從幼兒實際出發,以幼兒發展為本,正真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教學反思13
怎樣才能通過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行為呢?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該如何展開有效的自我反思。為了尋找答案,我認真閱讀了董教授推薦的《聚焦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一書。該書由劉占蘭、廖貽主編,本書按照教育教學之前、之中、之后的時間順序與案例研究線索,引導我們從思考主題和目標的確立開始,逐步學習提供適宜的的環境與資源,體會真正的主動學習的“課堂”,感悟如何根據幼兒不同領域學習的特點、發展進程進行有效的支持與促進,再嘗試著反思與改進教學。
全書共六個單元,前五個單元中作者都以“導讀——案例描述——個人反思——同伴研討——專家點評”的順序來編撰了二十八個案例,從每個活動的生成背景到組織過程,再到成果呈現都非常的詳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活動后分三個層面的反思與評價。首先是執教者作為當事者對自身教學組織的梳理與反思,然后是同伴作為旁觀者對活動的評價與建議,最后是專家理論性的總結與指導。如果說執教者的反思多停留在實踐層面的話,專家的總結則更具有理論的高度。這樣分層次的評價,既清晰又全面,引導我們能夠從多個層面去認識和思考教學的價值,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借鑒和學習的機會,懂得了反思與評價的要點。既開拓了我的視野,對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有很大的啟發。在最后第六單元,作者還特別加入了“教學案例研究”,借助對若干個案例的評析,闡釋了案例研究的視角與方法,讓我們對如何撰寫案例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真的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反復閱讀此書后,我對書中的第五單元“反思、改進教與學的行為”深有感觸。通過對第五單元第一小節“以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活動目標、教學內容、活動過程要根據孩子的不同需要而設置,按照幼兒的探究問題與已有經驗分組,并提出該組的活動目標與應獲得的'新經驗,真正促進不同需求和不同探究水平的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與發現,讓幼兒在自信、主動地完成階段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動機。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光和影》。
“光和影”是幼兒園常見的科學探究活動。但是在我們組織的活動中,會利用孩子玩影子游戲的興趣,全班一個主題,幼兒一起探究。老師確立教學目標后,全班孩子一起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后,我們也進行反思,然而反思的結果呢,并沒有改變按計劃教學的模式,只是在調整目標,目標難了,無法達成;目標簡單了,沒有挑戰性?倳霈F有部分孩子在活動中是活躍的,但有部分孩子卻是盲從的,還會有一些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完全是被動的,看了這個案例之后,我學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頓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作者嘗試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
一、改進“一刀切、齊步走”的做法,嘗試“分組教學”。
徐春燕老師首先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把全班孩子根據水平和興趣分為兩組進行探究;顒又,孩子們在暗室里、在陽光下,用自己的身體、用各種工具,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索和發現。動態的小組不斷的分而又和,始終興奮著的老師不斷的判斷、反思且尋不同幼兒的需求并給予適宜的支持。
二、判斷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水平,為不同的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指導。
第一組幼兒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繼續制造影子,并給影子搬家——讓影子與物體分開——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第二組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讓影子變大變小——制造彩色的影子——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雖然兩組幼兒探究活動的數量相同,但內容卻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徐老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所獲得的經驗及已經達到的經驗水平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適宜教育與指導,使每組都能夠進行適合自己的教學。
本書的第六單元對“什么是教學案例”“什么樣的主題適合做案例研究”“教學案例研究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如何撰寫教學案例研究案例”“教學案例的基本寫作形式有哪些”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說明,希望可以為教師們進行教學案例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教學案例就是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的、包含有疑難問題以及矛盾沖突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情境的描述,它以豐富的敘述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幼兒的典型行為、思想在內的故事。
二、教學案例主題的選擇
。ㄒ唬﹪@一個突出的主題。
一個好的教學案例必須圍繞一個中心論題,要突出一個主題,而不能追求面面俱到。
。ǘ┚哂械湫偷慕逃龑W意義
教學案主題的教育學意義可能體現在兒童發展規律與學習特點的揭示方面,也可能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原則的探討方面,但更多的是體現再關鍵經驗的確立以及教育教學行為的選擇等具體操作策略方面。
。ㄈ┮醒由、發展的空間
教學案例的主題應該是開放性和發展性的,一個好的教
學案例研究的主題必然是一個具有多種可能性的主題,不管是問題呈現的方式,還是問題解決的途徑都可以引發案例開發者和他人繼續深入地思考與探討。
。ㄋ模┠艽龠M教師和兒童的發展
幼兒園教學反思14
活動設計時,我給活動預設了兩個目標:
一、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現象,激發幼兒對溶解現象的好奇心。
二、嘗試用洗滌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我將材料的準備縮減成為比較常見的生活洗滌用品。
分為三種狀態的活動材料:一塊塊的肥皂,一顆顆的洗衣粉,一滴滴的洗潔精。
第一環節時用神奇的泡泡槍打出的泡泡成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回憶各自不同的游戲經驗,喚起幼兒大腦皮層原有“暫時聯系”通道的覺醒,激發每個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積極性,回憶起在哪看到過泡泡。并且初次嘗試用清水吹泡泡。讓幼兒在實踐中了解沾清水并不能吹出泡泡,從而為下一環節做鋪墊,引發幼兒的思考:在清水里面加什么能吹去泡泡呢?由于之前給孩子們提供了經驗回憶環節,孩子們馬上能聯想到:用洗手的肥皂,洗衣服的洗衣粉和洗碗用的洗潔精?紤]到幼兒的控制能力有限,可能會不小心吸進泡泡水,所以活動時,在每次幼兒動手操作前,我都會提醒幼兒拿到吸管以后請你拿著吸管在泡泡水里攪一攪,沾一沾,吹一吹!癆BA”的重復語句,小班的幼兒特別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次念時,孩子們都自覺地跟著邊念邊做了。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里的溶解現象,我把每一種材料分別放在了每一個桌子上,在我的帶領下在不同的桌子上觀察和實驗,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幼兒對每一種材料有針對性的認識,而且全部的幼兒和老師圍在一起討論做實驗的氛圍更加的輕松和諧。本次環節重點讓幼兒觀察溶解現象,但由于發放給幼兒的仍然是吸管,我強調著“只是攪一攪,現在還不能吹噢”,有些孩子還是控制不住,拌好以后就直接吹了。
課后,有老師和我說:“我自己拿著吸管,也是躍躍欲試,攪好以后就想吹呢,何況孩子呢!這里把吸管換成筷子攪一攪不就行了!闭媸且徽Z驚醒夢中人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看來,作為新教師的我,需要前進的路還很長呢!由于在幼兒操作的'材料上準備不充足,幼兒在進行操作時偶爾出現爭搶的現象,雖然課堂上我即興想出交替操作的辦法來解決,但對于幼兒操作環節來說,最好還是人手一份,讓每個幼兒都有同時操作的機會。
第三環節吹泡泡,體驗泡泡水的效果。在吹泡泡之前,先讓孩子們猜一猜我們剛剛溶解的泡泡水哪種最容易吹出泡泡來,通過猜一猜讓幼兒進行有目的性的操作行為。安排嘗試操作的環節,為幼兒提供猜想、操作、發現的機會,讓他們在這過程中,滿足自主操作、試驗的需要,滿足表現的愿望和相互認同的心理需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最后,教師總結幼兒實驗后得出的結論,并讓幼兒認識到洗滌用品中都含有一種產生泡泡的化學品。所以小朋友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吃到嘴巴里,并以拍泡泡的游戲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自然的結束本次活動。
以往我們總認為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開展探究活動會比較困難。但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選取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又遵循他們探究事物的特點,同樣能在小班很好的開展科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反思15
自主性的活動有利于孩子們循序漸進的學習。教師要做幼兒的朋友,學會欣賞孩子,尊重他們的思維,放手讓他們自主活動。教師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事情的方法讓他們去嘗試,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在表演區,我通過幾次指導幼兒活動,在失敗中逐漸讓我明白孩子,并放手讓他們自主活動。
一次活動觀察
剛設立表演區時,我總是主觀的的思維控制孩子,讓孩子按照老師的想法去表演節目。比如這次表演課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到表演區來復習表演。兩天后,我發現孩子們對表演課上學習的內容并不感興趣。老師來看他們時,他們就表演,老師不關注他們時,有的孩子偷偷的去別的區里玩,有的孩子玩手指游戲?吹竭@種情況,我知道這樣的開展區域活動孩子沒有興趣,我承認自己失敗了。
二次活動觀察、覺醒、放手有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后,我想那該怎樣讓孩子們能自主的活動起來呢?我想是不是該把老師教給孩子跳舞的過程記錄下來讓孩子來表演呢?心有千種想法不如一試。在區域指導時,我和幼兒唱一句歌,我把歌詞的內容用小人的形式畫下來。一首歌編下來我感到口干舌燥真累呀。我把這首歌的圖示投放在表演區,想象著這回孩子們能在活動區按照圖示練習舞蹈了。第二天活動區時,我偷偷的觀察那幾個孩子,只見他們剛開始還是看圖示跳舞,過了一會兒誰又都不跳舞干別的事情了。我走到活動區蹲下身問孩子們:“為什么,又不活動了呢?”有的孩子不說話,膽子大的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們看不懂圖示!薄翱床欢畧D示,那個圖示是昨天老師和他們一起做的,怎么會看不懂呢?”我心里有解不開的疑團。我給孩子們講解圖示,孩子們邊看圖示邊表演。有些地方孩子們還是不能按圖示做出來!澳窃撛鯓幼尯⒆用靼讏D示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我想大班孩子的各方面比較強,老師不能強硬的把自己的思維給孩子,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許會有新的收獲。我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不按照圖示跳舞,你們可以自由的編舞蹈,自由的練習跳舞!睆暮⒆觽兊难劬镂曳路鹂吹搅怂麄兛释灾鞯南M。
三次活動觀察,教幼兒自主解決問題
區域活動時,我發現孩子們總是把教師的門關上。(因為我班的表演區在教室門外。)我從門縫里偷偷的看,發現孩子們邊跳邊唱可高興了,他們反復練習這個舞蹈都不覺得累。過了一會兒,我發現他們有了一些爭執,都說自己跳的舞蹈動作優美,都說自己的.好。我沒有及時地去解決問題,想看孩子們會有什么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王磊說:“咱們做的動作不一樣怎么參加新年的活動呀?”劉雪亭說:“那咱們四個人跳一樣的動作不就行了嗎?”該聽誰的呢,那幾個孩子爭先說聽自己的。忽然李陽說:“咱們這樣吧,老師總是告訴咱們要民主,投票表決怎么樣?”孩子們都表示同意。于是四個孩子輪流站出來,另外三個孩子給他投票,最后劉雪亭勝出。于是大家都跟著劉雪亭排練節目。在排練的過程中,劉雪亭每次跳舞的動作都不一樣,另外三個孩子對她有意見,他們又發生了爭執。有的孩子說:“咱們找老師評評理!蔽亿s緊去別的區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孩子們找到我對我說了事情的經過,我和他們走到表演區,讓他們再表演一次讓我看看。他們跳到困難的地方停了下來問我該怎樣辦。我對他們說:“你們能找老師幫你們解決問題我很高興,也很愿意幫助你們。我有一個建議,如果你們把自己編的舞蹈動作用小人的圖示畫下來會怎么樣呢?”孩子們接受了我的建議,于是劉雪停擺舞蹈的姿勢,其余的小朋友畫她的姿勢。當孩子們畫完這個舞蹈動作姿勢時,劉雪亭說:“我擺姿勢真累呀,大家應該輪流擺姿勢,李陽該你去擺姿勢我來畫你了!蔽艺驹谝贿呅睦锿低档脑谛。
四次活動教幼兒觀察討論解決問題
這次區域活動,表演區的孩子們接著畫自編的舞蹈動作姿勢。當他們把這首歌的舞蹈動作圖示貼在表演區時,請我去觀看他們的表演。我看了孩子們的圖示,有的我能明白,有的圖示我根本不懂,孩子們卻能按圖示排練舞蹈。我想:“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要求孩子,應該變成孩子的自主性的活動……”一段爭執打斷了我的思路,原來孩子們又再為一句歌詞該表演幾個動作引起的爭執,孩子們讓我幫助解決問題。我告訴他們,一句歌詞一個人表演三個人觀察,看看動作多好還是動作少好,大家商量解決問題。孩子們按照我教給他們的方法去做,只見他們一會兒表演,一會兒商量討論修改不合理的圖示,我覺得很有意思。當孩子們把商討的結果告訴我時,我表揚他們做得好,今后遇到困難時就要動腦筋想辦法,他們點點頭。孩子們繼續表演節目讓我看,我看著孩子們邊唱邊跳玩得高興的樣子時,我忽然有一種感觸,幾個孩子一起做事情時都要有一個孩子頭。這個頭能力強,能指揮帶動別的孩子活動。
反思:
通過這幾次的實踐指導活動,讓我體會到老師要讓孩子有自主思維、自主活動的空間,
讓幼兒成為真正活動學習中的主人。在活動中老師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的正確答案,要讓孩子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有所成長。正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的那樣:“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要鼓勵幼兒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边@需要我們教師在工作中要多觀察,多反思,多總結經驗教訓,多虛心地向別人學習才能讓自己不斷的進步。
【幼兒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教學12-14
幼兒園教學教學反思06-10
教學總結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07-11
教學反思幼兒園07-20
幼兒園教學反思07-19
幼兒園教學反思[經典]06-11
幼兒園教學反思06-22
(精選)幼兒園教學反思07-10
【精選】幼兒園教學反思07-09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