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A(早期申請)階段,一般都只能申請一所學校。ED(Early Decision)不僅只能選擇一所學校,并且如若申請者獲得錄取,則必須應邀入學,不得接受其他學校的錄取。EA(Early Action)盡管允許申請者在被錄取后另作選擇,但也往往是排他的,即,在EA階段只能申請一所學校。
所以,在ED/EA階段,大多數申請者都選擇申請最好的學校,即便沒有申請成功,也沒有什么損失。
到了RD(常規申請,Regular Decision)階段,按照美國大學的申請機制,申請者是沒有選校數量上的限制的,申請者可以向任何學校提交申請。然而,基于最后期限的時間限制(大多數為1月1日前后,還有一小部分是1月15日,2月15日),以及申請者的精力所限,申請學校數量一般認為15~20所左右是合理的。
美國留學選校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原則呢?
首先要確定自己的“保底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校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TOEFL/SAT、競賽成績、社會活動,以及文書創作的實力等等),至少選擇三所保底的學校。在這個選擇過程中,不要以為自己成績很好,就完全不考慮一些“排名上很差的學校”——“保險”的意思是說,“一定要考慮最壞情況”。所以,即便條件很好的申請者,我也建議不要完全不考慮Purdue, Denver這些排名在50開外(USNews Ranking)但實際上卻相當優秀的學府。另外,也不要一味選擇所謂的大U(University),學院(LAC)也要考慮——事實上,即便是在 University里面,本科階段也是在它下面的LAC學院讀書,所以,對本科生來講,大U和College沒什么本質上的區別(事實上,很多著名學院,錄取學生的條件比一些University苛刻多了)。
在保底學校慎重選擇之后,省下的,就可以“天高任我飛”了——只要滿足官方成績要求,多好的學校都可以申請,什么都不用怕。尤其不要受身邊同學的影響。經常有申請者暗自認為“同學某某各方面指標都比我好,他申請了芝加哥大學,我就沒戲了……”這是沒道理的。事實上,作為申請者,你應該想明白,在申請美國大學的過程中,真正的競爭對手根本就不是你身邊的那些人,真正的競爭對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跟你不是一個學校的,甚至不是一個城市的……千萬不要自己先放棄,要等那些高校的申請辦公室工作人員的決定。
申請就有機會,不申請就一點機會都沒有。99和1之間的差異再大,也比不過1和0之間的差異。
最重要的原則是這個:不要考慮任何不相干因素。
選擇和決定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大多數人一不小心就被自己所謂的“深思熟慮”套牢。先講點看似與申請無關的事情。你知道“剩女”是怎么剩下來的么?
幾乎所有的“剩女”想的都一樣:“我要求也不高阿?怎么就找不著(男人)呢?”如果你問問她們,要求都有哪些?你也會覺得“確實不怎么高……”,要求大抵上是這樣的:長相不能太難看吧,個頭不能太矮吧,歲數不能太大吧,收入不能太差吧,學歷不能太低吧,人不能太沒意思吧……好像每個要求都不高,可實際上,這些要求拼起來卻是“異常高”的要求。“長相不能太難看吧?”的意思是“怎么也得前三分之一吧?”,于是,符合要求的概率就是3的6次方分之一,即,1/729——可是人一輩子能夠遇到并了解的人基本上不會超過300個……
所以,做選擇之時,每增加一個考慮因素,就等于在分母上剩一個數字(數字大小視對那個因素的要求高低而定)。很多人就是因為添加了太多的不相干因素,最終錯過了無數的機會。
所以,什么“那兒太冷吧?”、“那兒治安太差吧?”、“那兒太偏僻了吧?”、“那兒中國人太多了吧”……之類的統統屬于不相干因素。其實,之前提到的“我是不是拼不過我的同學阿?”也是個不相干因素。
也許你會問,把這些因素全都剔除出去,那還考慮什么呢?——考慮你自己的情況么!其實,最靠譜的考慮因素就是你的成績,對照每個學校的“最低成績要求”(或者中值)來判斷自己到底有沒有可能被錄取,有,就申請。沒有,就不申請。在時間精力允許的情況下,申請的越多越好——每個學校的申請費幾十美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