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一個中國留學生都會關注當地跟中國相關的學術討論。在歐洲6年,我去過的大小會議只要是中國話題的,總會碰見有中國留學生因為個人興趣而非因與其學業直接相關來參加會議。而且,大概每一個留學生參加這種討論都會有類似的心理過程:首先是好奇,想了解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國新現象的,以豐富視角,隨后是疑惑、質疑、反思或爭辯。這些討論本身是沒有定論的,只是旁聽的會議多了,難免也會對一些老生常談式的套話感到倦怠。比如雖然世界對中國關注的內容越來越廣,但討論似乎多局限于近乎“范例式”的論題,如“中國威脅論”是不是成立等。這種話語套式不僅留學生會覺得厭煩,其實西方學界也努力掙脫這種非黑既白的局限。
最近我去倫敦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參加一個新書發布會:英國以支持先鋒言論著名的出版社Zed Books推出的《Who's Afraid of China》(誰怕中國)。這本書很有意思。該書的封底推薦人、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認為這本書對上述刻板話語模式的對立雙方都是一個很好的啟示。書名一語雙關:既是在問“誰”怕中國,也是在問誰會“怕”中國。其主旨并非給這些問題一個蓋棺論定的答案,而是讓讀者面對諸多紛爭,反過頭來重新打量,為什么中國的發展會吸引諸多討論。
新書發布會匯集商界、學界和新聞界等的諸多聽眾,作者邁克爾·巴爾說,之所以有道不盡的中國話題,不是因為其發展“好”或者“壞”,而是因為中國是一面鏡子,而鏡中的影像則因執鏡人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美國、歐洲可能看到了自己昔日的輝煌。鏡中影像“準確”與否并不重要。簡單地說,怎么看中國,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時候取決于怎么看自己。
我想,對于每一個海外學子來說,遠隔重洋的家鄉也是一面鏡子,因為留學并非只是“融入”當地,或者只是看更多的風景走更遠的路。 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認識自己的過程。大概不少人都有相似的經歷:到了異地留學,反而開始更關心國內的發展。因此就有了開篇敘述的情況:和中國相關的討論,總能吸引因興趣而來,哪怕僅僅是來旁聽的中國學生。我覺得這種興趣,用一些抽象高遠的大精神去解釋未免牽強,因為對于這些留學生來說,參與關于中國的討論有更為實際的意義:理解中國有的時候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您還可以登陸:/liuxue/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