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書單推薦
深入法國,消弭了我們對法國文化的距離感的6本書。
法國文化書單
第一本書
《屠貓記》
羅伯特·達恩頓
(2006)
───
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浮世繪
在推薦的第一本書里,我們希望呈現的是一本“對讀者友好”的書,《屠貓記》正是這樣一本深入淺出的佳作。本書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浮世繪,不過采取的是從小窗口窺一斑見全貌的方式:1730年代巴黎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屠貓行動,印刷廠學徒們折磨殺死所有他們能夠找到的貓,這種殘酷的儀式何以在他們眼中如此“好笑”?那時候的法國人如何講述民間故事,背后有怎樣的道德母題和社會環境?那時候的警探如何審視形形色色的檔案文件,這些案件敘述又有什么樣的潛臺詞?
透過作者的敘述,十八世紀法國文化的珍奇、怪誕、隱喻都一一呈現而出。作者采取的強烈文學趣味的隨筆體例,很大程度上消弭了我們對法國文化的距離感,同時增強了我們體味不同民族心態時的臨場感。更有甚者,從文獻里尋找時代印記的蛛絲馬跡,興許能給讀者以推理小說的樂趣。
法國文化書單
第二本書
《舊制度與大革命》
托克維爾
───
一本被推薦過千萬次的書
時間演進到法國歷史和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歷史節點:1789年法國大革命。這場革命是如此重要,以致有關的論著卷帙浩繁,但托克維爾不滿足于“空想”法國革命,而借助于扎實的史料研究,探尋那些似乎自相矛盾的問題: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歐洲國家幾乎全都是君主制和農奴制,而法國的農民恰恰是這些國家中境況最好的,受到的壓迫也是最輕,但革命就是從壓迫最輕的地方爆發起來——在壓迫少的地方,人民反而最無法忍受;而顛覆性革命也不是在壓迫最為深重的時候,反而是舊制度尋求變革的時刻爆發起來;革命的人們以為革命就是使命,而忘卻了自己參與革命真正想要什么。
毫無疑問的是,本書中肯地展現了舊制度和革命中法國的精神面貌,并用以點帶面的方式描繪法國的民族歷程。此外,也因為本書所寫的法國革命是大眾彰顯自身影響力和破壞力的最好證明,因此在大眾化只增不減的今天,這本書無論對于處在十字路口的法國,還是前路不明的歐洲,甚至惴惴不安的世界,都提供一個反思的路徑和契機。即使它被推薦過千次萬次,它仍然常讀常新,不僅裨益理解法國,更幫助我們審視現代化。
法國文化書單
第三本書
《自由之聲》
米歇爾·維諾克
(2006)
───
法國專制體制下捍衛的自由
知識分子一直是法國歷史和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影響了法蘭西的民族性格。這本書呈現的是19世紀那些知識分子捍衛自由之原則的不懈努力,在動蕩不安的19世紀,維克多·雨果、托克維爾、埃德加·基內、喬治·桑等精英知識分子活躍在不同時期,描繪著法國專制體制下捍衛表達自由原則的艱難軌跡。
維諾克的這部書是那時知識分子的群像畫,讀者在此可以看到血肉真實的思想家們,甚至是超乎想象的真實:雨果、于斯曼等人情感生活豐富,左拉的小說素被視為色情作品,司湯達一直憂心仕途,等等;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定義了“知識分子”必需的普世關懷,即能夠超越自身境遇和利益,為一種可欲的普遍性立言。此時的知識分子對政治結構和生態興味盎然,深信自由精神是政治秩序的正義所在,進而甘心為一種普遍性的正義身體力行。
法國文化書單
第四本書
《責任的重負》
托尼·朱特
(2007)
───
知識份子應如何肩負“重任”
二十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變,成為檢驗法國知識分子的試金石。托尼·朱特在《責任的重負》一書中提到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的.中期,“三種形式的集體和個人的不負責任互相重疊、交叉,塑造和損毀著法國的公共生活”。
首先是政治上的不負責任,即君主主義者代表的黨派都顯得極度無知,僅以各自黨派利益惟利是圖;其次是道德上的不負責任,尤其在30年代的反法西斯主義上,大批知識分子放棄了自己基本的道德操守,向納粹投懷送抱;此外,還有一種“知識分子式的不負責任”,不去思考這個身份所要求的關懷與品性。但正直的人,都嚴肅地在對待自己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身份,為我們提供了審慎的參照:知識分子應當如何肩負“責任的重負”。
法國文化書單
第五本書
《知識份子的鴉片》
雷蒙·格諾
(2012)
───
法國人反思法蘭西病
《知識分子的鴉片》是雷蒙·阿隆在冷戰初期,針對當時法國特別是法國知識界的情況而作的一本法國人反思法蘭西病的著作。作為記者的雷蒙·阿隆一直以“介入的旁觀者”自居,在此書中,對偏愛走極端的法國知識分子本身進行了剖析和批判:自20世紀初德雷福斯事件(猶太裔軍官被誣叛國罪)以來,法國左翼知識分子風光無限,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發酵,左翼甚至成了法國知識分子的代稱;與此同時,右翼的反擊也顯得極端叛逆與情緒化,用激烈對抗激烈。
雷蒙·阿隆所做的正是一種平衡的工作,給頭腦發熱的極端主義知識分子澆了一盆冷水,重拾知識分子的品格,并希望法國文化界能夠良性地發展下去。成為激進分子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時代裹挾中拒絕激進。雷蒙·阿隆以“拒絕”的姿態承擔著法國知識分子反思的責任,在清冽冷峻之下包含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拳拳關懷,所抒發的是私人主張,更具有知識社會學的價值:從中我們可以知曉戰后法國文化界如何崇尚虛妄的革命,又能體會到有一些批判者如何為之痛心。
法國文化書單
第六本書
《法國人》
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
(2016)
───
德斯坦于政壇達30多年的思考
德斯坦是1974年—1981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在這本書中匯集了他作為活動于政壇達30多年的政治精英的深刻思考:全球化的今天,法國在這第三個千禧年中能處于何種地位?法國人的思考方式和傳,以及對激進式改革的渴望,將把法蘭西引向何處?
德斯坦得益于一覽眾山小的宏觀視角和個人獨到的觀察力,對法國國際地位、政體架構、政治運行機制以及國民稟性等幾重維度進行剖析、立論和展望,輔以敏銳的法國社會現實觀察,探尋了法國人心理與國家政治興衰的相互關系。在此書中呈現給我們的,是驕傲的高盧雄雞,以及這種驕傲同時帶來的脆弱感。通過橫縱時空對比,字里行間透著德斯坦對法國民族的充滿歷史感的自豪,也不無對當下法國身處變數的憂慮,例如對法國移民問題及無力的政府管理的論述,對我們辨析法國困局極具啟發性。
德斯坦在政治評論方面著述豐富,尤其熱衷于探討法國民族特性和政治生活;由于政治家的敏感和責任意識,德斯坦希望分享其執政的經驗所得,旨在以史為鑒、照亮前路。正是因為這樣,本書也更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于冷峻剖析的人情味。
【法國文化書單推薦】相關文章:
心理學推薦書單12-05
心理學入門書單推薦09-05
法國留學特有的約會文化09-02
心理學入門書單09-05
小學必讀名著書單11-06
新課標必讀名著書單10-23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推薦10本書單08-10
法國留學推薦交通工具08-27
法國留學推薦IUT院校概況08-04
法國留學的住宿方式及體育與文化介紹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