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求職高峰謹防招聘陷阱
現在正值招聘旺季,成千上萬的畢業生走出校門,開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更有不計其數的跳槽者甚至在校生,計劃找份工作,打工賺錢。為了保護求職者,筆者將采訪中的所見所聞歸納整理,曝光九種求職陷阱,提醒經驗尚缺的求職者擦亮眼睛。
薪水透明
不論是全職或打工,初次求職的新人對薪水常有高于實際的需求。因此一些用人單位即以夸張、離譜的高薪為餌,如“歡迎社會新人,薪水3000元起……”等,誘惑求職者上鉤。
條件寬松
職場新人在人才市場,常有矮了一截的感覺,因此只要在招人廣告上看到“無經驗亦可……”等字眼,就會眼睛一亮,不假思索,爭著填寫履歷,對招聘公司的背景則一概不問,最后就可能吃虧。有的用人單位提供一些虛而不實的職位,并冠以“高級主管”等頭銜,又強調無需經驗,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求職者應放下虛榮,冷靜分析,畢竟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粉飾工種
市場上推銷員等業務人員工作辛苦,報酬不高,但用人單位需求甚多,于是普通的推薦工作往往被極盡粉飾、包裝之能事,求職者往往直到上班的第一天才知道實情。事實上,業務人員不僅直接掌握企業運作的命脈,業務工作更有助于求職者在短期內快速成長,想必是業務人員難尋,用人單位才出此招數。
扣留證件
短期打工的求職者一般對求職不作長期規劃、經驗缺乏,加之防備松懈,因此,市場上有人設陷阱,誘騙無經驗的求職者(尤其是學生)從事不正當的商業行為,或用不當手法扣留求職者保證金、證件等,使無辜者受害。
不要保險
一些勞動者求職時,給錢就干,認為還年輕,不必考慮養老、醫療、工傷保險等長遠問題,甚至在合同里簽訂不要保險這樣的話語。這樣做不僅助長了企業的違法行為,也不利于維護勞動者自身的合法權益。
無書面合同
張麗在一家單位工作三年了,但單位始終沒有與她簽訂勞動合同,她想離開單位,要求單位補給她當初約定的待遇,但又拿不出勞動合同,打官司缺少證據。勞動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一些私營企業在招人時,口頭承諾高工資、給上各種保險等待遇,但往往發工資時,會以種種理由克扣工資。勞動者想打官司,連個憑證都很難找到,自己的利益很難得到保證。
簽訂違法協議
有的企業與職工訂立協議,約定發生事故由個人承擔責任。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寫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的事項。勞動者應當對違法協議堅決拒絕,如果聽之任之,最后受害的還是自己。
中介機構行騙
小丁來到一家職介要找一個推銷代表的工作,但是接待者沒問幾句就說有一經理的職務讓他能發揮能力,待遇也很高,他大喜過望,以為真的找到了一個好工作,單位讓他交300元培訓費,后來又讓他交3000元保證金,錢交上來后,從此沒了下文。所以面對眾多的職業中介機構,求職者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應查看“中介”是否具備由當地政府核發的經營執照和由專業部門頒發的執業資格;同時不要繳納單位要求的有關培訓費、保證金及著裝費,對輕易得到的高薪工作不可輕信。到職業中介機構求職,應首先查看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是否懸掛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勞動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以及物價部門頒發的《收費許可證》。這里要注意看:1.機構名稱、地址、法定負責人等是否與工商執照相一致,特別注意地址與實際經營場所是否一致。2.是否是超業務范圍經營。3.使用的《職業介紹許可證》是否超過有效期或使用《職業介紹許可證》副本、復印件。正規職介通常信息分類清楚,工作人員對用人單位情況也比較熟悉;而非法職介所往往只急著讓你交錢等消息。
不知怎樣討說法
小徐等幾個人是從職介招來的文員,但是干了三個月工資沒拿幾個錢,原因是工資被單位以各種名義扣光了,她們卻不知走什么渠道才能討個說法,拿回自己應得的工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當事人一方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求職高峰謹防招聘陷阱】相關文章:
節后求職謹防“招聘陷阱”02-17
寒假求職謹防虛假招聘和求職陷阱11-24
校園招聘應謹防的招聘陷阱02-19
求職、跳槽高峰期 招聘陷阱要注意11-11
求職心切謹防“押金陷阱”_求職陷阱11-29
節后求職謹防陷阱11-10
網上招聘良莠不齊求職謹防“炒作”陷阱11-11
就業高峰期警惕“招聘陷阱”03-01
找工作謹防求職陷阱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