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年就業形勢分析 不應怨社會不公
2014年又再次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那么2014年就業形勢分析如何?就業難的原因在哪?
據報道,日前,有位母親在“石家莊貼吧”發帖講述女兒因不能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工作,天天在家悶悶不樂,并由此抱怨社會不公。只是,抱怨非但沒得到網友的同情,反而受到多數網友批評。大家公認,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雖然存在“拼爹”等不良社會現象,但這不能成為埋怨社會不公的理由。
眼下而言,罵社會不公,似乎是個很容易引發共鳴的“憤點”。但在孩子擇業問題上,民間輿論卻秉持了難得的理性,沒有成為“訴苦母親”的擁躉。在電影《瘋狂的賽車》中,賽車手耿浩縱然走霉運到家,依然堅持“點背不能怨社會、命苦不能怪政府”的信條。這里有一個最樸素的傳統邏輯,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一種信仰:社會游戲規則公平正義與否,固然值得關切,但個人努力拼搏也很關鍵。只知道眼高手低埋怨社會,顯然不是健康的人生態度。
石家莊那位母親的抱怨,之所以引發爭議,有一個關鍵性背景:中國的年輕人,面對著日趨緊迫的就業壓力。一方面,2014年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今年,預計將達到727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都坦言,“從就業角度看,確實感到壓力比較大。”另一方面,漸進式延遲退休已經成為頂層共識,“一個蘿卜一個坑”,在宏觀經濟上行不太明顯的時候,不管是怎樣的延遲,都可能在理論上加劇崗位競爭的態勢。
只是,牢騷太盛防腸斷。石家莊那位母親的抱怨激起民意反彈,無非在于三個因素:第一,在缺乏內心自省的前提下,一味抱怨“社會不公”,顯然過于輕率。每個人的命運,固然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但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制度或體制的影響,不能夸大化、絕對化。不能既說昨天被老板炒了魷魚是“社會不公”,又說今天賴床在家睡大覺也是“社會不公”。第二,選擇的自由與被選擇的能力,屬于兩個問題。職業選擇是個人自由,想去機關事業單位或國企無可厚非,但去不了理想崗位就只會“悶悶不樂”,這恐怕只能讓旁觀者認定落選的合理性與必然性。第三,從家庭教育來說,面對孩子的擇業觀不知引導與教化,更從無反省孩子自身能力與素養。只知道抱怨“社會不公”,卻不去理性思考究竟是哪里“不公”,即便面對“不公”又該如何應對,如此抱怨又有什么意義?一個再公正的社會,也不會像阿拉丁神燈一樣滿足每個人的空想。
當然,如果從制度設計來說,那位母親的抱怨也是一個提醒,當下的就業市場確有值得改進之處:首先,從潛規則來說,“拼爹式”關系規則仍是人力市場的硬通貨,尤其是各種“蘿卜招聘”頻出,“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等觀念仍大有市場。其次,就明規則而言,人才高消費、就業歧視一時難以逆轉,從“碩士城管”到“985、211起步”,客觀上加劇了結構性就業難。于此而言,頂層設計仍須加強權力監管,讓就業市場曝露在陽光之下。市場的歸于市場,行政的交給行政,厘清權責、恪守邊界,營造更公平正義的就業環境。
在全球經濟同此涼熱的背景下,就業壓力是個客觀現實。一家調查機構2012年10月給出的調查數據顯示,新一輪回國潮已經形成,中國留學生70%回國就業。事實本身也許就是對就業中所謂“社會不公”最好的歸謬。一句話,別把就業壓力一股腦推給“社會不公”,先盡好自己的本分,再來對就業環境指點江山也不遲。
【就業形勢分析 不應怨社會不公】相關文章:
社會環境分析就業形勢02-19
法國留學就業形勢分析02-26
護理專業就業形勢分析06-24
加拿大就業形勢分析02-23
高職物流專業就業形勢分析01-19
醫學檢驗專業就業形勢分析01-15
護理個人就業形勢分析12-25
美國留學碩士留學就業形勢分析11-23
新失業群體就業形勢及對策分析03-28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