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別把其他人的經歷“強加”到自己身上
劉睿是學文案策劃的,在上學期間,他曾與同學在一家小型傳媒公司實習,可由于自身能力與公司要求相差甚遠,因此實習結果很不理想,沒過兩個月便辭職了。而與他同時實習的兩個同學,由于工作能力強,其中一個人畢業后被留在了傳媒公司,另一個人則去外地打拼,被當地一家媒體錄用。大學畢業后,劉睿到一家大型私企應聘文案工作,可由于實習經歷不足,他便把其他兩位同學的經歷加到了自己的身上。
“我以前跟同學一起在媒體單位實習過,我們當初寫了很多大稿子,都發表了,還受到了好評……現在我同學有的在南方某雜志社寫時評,有的在本地做編輯……我們采訪過很多知名人士,有商界精英、社會名流……我們發表過很多知名稿件比如XXX(以下列舉了很多文章),主管很看重我們的……”
“你所說的‘我們’,是指你自己還是你同學,或是你們合作完成的?”面對HR的“深究”,劉睿含含糊糊地說:“是我同學寫的,不過我們的`水平都差不多,像咱們日常工作中的文案策劃,我是沒有問題的。”
隨后,HR讓劉睿現場為一個活動做策劃,要求只列出提綱即可,可劉睿做出的策劃報告卻不盡如人意,“時間太緊了,要是有足夠的時間,我會做得更好……”結果,在第一輪面試中,劉睿由于“不真誠”,被刷了下來。
如今,很多大學生在求職應聘時,都會有“夸夸其談”的弊病。他們向老師、前輩,甚至有一定求職經驗的同學“取經”,把別人的經驗、經歷加到自己的身上,以增加自己求職的籌碼。由于這些經歷、經驗非自身所有,所以當他們面對HR時,往往會言過其實。表面上看好像是在為自己加分,實際上卻是在為自己“挖坑”。
“應聘者這些‘小把戲’HR都心知肚明,通過言談舉止、察言觀色,就能大致判斷出對方話語的可信度,基本能聽出對方話中的‘水分’。”天津浩迪培訓中心職業咨詢師趙毅表示,聰明的應聘者會揚長避短,把自己的優勢適當進行“包裝”,既不會妄自菲薄也不會太假,從而增加自己話語的可信度以及在HR眼中的分量,涉及某些與工作無關但HR卻提及的能力,如果求職者沒有十足把握,可以直接告知對方“我會,但是并不擅長”,這樣,HR就會有一個“自我判斷”。“千萬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明明不擅長卻說‘我能行’,這樣一旦被HR發現,就會失去信任,即使能夠得到這份工作,將來也不會有大發展。”
【面試:別把其他人的經歷“強加”到自己身上】相關文章:
加拿大的留學及面試求職經歷09-30
人壽保險筆試面試失敗的經歷12-10
ibm公司的面試及筆試經歷分享12-10
一個HR的求職面試真實經歷07-13
HSBC香港PFS筆試與面試經歷12-10
求職經歷:求職從被拒到月薪1.5W元07-21
一位實習生面試騰訊的招聘經歷04-08
空乘英文面試如何表揚自己09-24
報社的求職經歷08-08
教師的求職經歷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