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繼續教育論文
會計繼續教育任重而道遠,在實際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實際效果,避免應付走過場、流于形式。下面是會計繼續教育論文范文,歡迎閱讀。
關鍵詞:會計人員 繼續教育 對策
一、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意義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對會計人員知識與技能進行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其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目標,是建立結構合理、運行規范、管理嚴格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制,通過持續、有針對性的教育,提升會計人員政策、業務水平和會計操作技能,培養一批具有熟練會計操作技能的初級人才,具有綜合分析和參與決策能力的中級會計人才以及專業精深、熟悉國際慣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綜合分析和決策能力強的高級會計管理人才。
1.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入和國際接軌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轉變為市場經濟,一方面社會對會計人員的數量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和多種能力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社會要求會計由報賬型向管理型轉變,由傳統手工方法向現代化和網絡化轉化,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結合的模式轉化。所以在從業人員數量眾多的會計隊伍中開展繼續教育是適應上述種種形勢的需求,提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檔次和國際接軌的需要。
2.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扭轉我國會計工作混亂局面的手段之一。造成現在我國會計工作混亂局面、使會計信息大面積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會計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及法制觀念淡薄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會計人員為了自己的私利或屈從于壓力報假數、作假賬。這是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不適應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集中體現,因此,通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道德修養是極其重要的。
3.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各項新準則、新制度和新規定貫徹執行的需要。自1993年的會計制度改革以來,為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具體準則、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企業會計制度等一系列規定,這些規定的貫徹執行要建立在會計人員熟練掌握基礎上,而由于種種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職會計人員理解這些規定時遇到一定的困難,這種困難對這些規定推行的阻礙非常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在幫助會計人員理解并適應新規定方面的積極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4.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落實國家公民終身教育的一種類型。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行,國家對國民教育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對于在職人員現在非常強調對他們的后續教育,以使在職人員的知識水平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各行業的在職人員后續教育都結合了自身的實際情況,根據本行業的特點安排后續教育的方式和內容。會計工作具有從業人員多,從業人員服務的單位性質差異大等特點,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實質就是會計工作中在職人員后續教育的最基本體現。
二、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之不足
盡管國家有關部門已開始重視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且規定:“各單位應當合理安排在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每人每年至少有12天的時間用于業務培訓和學習。”《暫行規定》第九條更是明確指出,高中級和初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時間每年累計分別不少于68小時和72小時,然而實踐中的不足卻是顯而易見的。
1.形式單一,質量低。從實際情況看,集中培訓形式比較普遍。這種形式確有“面廣、系統性強、易管理”等優點,但也有“深度不夠、針對性差、不靈活”等缺點。時下,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有許多培訓班取培訓之形,干游玩之實,其質量可想而知。
2.繼續教育內容缺乏層次性《暫行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分為高、中、初三個級別,第十七條還規定了從事不同級別培訓工作的教學人員應具備不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然而,實踐中卻不分高、中、初一視同仁,尤其集中培訓更是如此,高、中、初三級會計人員一塊報名、一塊聽講、一塊考試,完全忽視了不同職稱級別往往有著不同的工作實踐,不同的工作實踐又有著不同的理論需求,不同的理論需求決定著不同的教育內容。
3.繼續教育缺乏系統性、前瞻性在這里,系統性是指教育內容的條理、連貫及遞進。前瞻性是指教育內容的超前性。且不說會計人員為提高學歷水平而進行的自發性學習情況,就以會計管理機關組織的集中培訓分析,現在的集中學習如上所述存在的“一刀切”現象,不分高、中、初統統學習指定的一樣的會計法規。這樣,繼續教育的行為是“補丁”的行為,作用是“補丁”的作用。培訓內容前后期之間沒有聯系,缺乏銜接。培訓疲于補漏,計劃性不強。缺乏前瞻性主要是說現在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都是基礎性的知識,缺少現代企業管理中會計管理或財務管理前沿問題的研究,也缺少對中國現代企業管理中財務會計問題的提煉與研究。
4.單位領導不重視。這種現象緣于單位領導對會計工作的不重視,以致在人員或崗位安排上,盡可能緊縮會計人員。這樣,會計人員就會終日忙于繁重的事務,而無余力思考和研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經費上,盡可能減少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投入,無經費或經費少就很難提供應有的學習或培訓條件。三、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實施對策
1.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首先,以改革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為契機,推動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理順管理關系,實事求是定位會計人員。其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服務。再過20年,我國將實現經濟發展的第二步戰略目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會計人員教育不僅要貫通中西、洋為中用,而且要創新,切忌急功近利。
2.設立獨立的會計管理機構。國家、省(市、區)和縣分別設立國家會計署、會計局和會計分局,使會計管理機構與財政部門分離,統管會計事務。這樣做主要取決于以下三點:
(1)我國現有會計管理體制緣于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該體制下的財政分配體制。時過境遷,會計事務與財政事務愈加相互獨立。
(2)隊伍大,事務多,欠賬多。我國現有會計人員計約1500萬人,遠遠超過統計人員和審計人員。我國的會計法規建設和會計人員素質偏低等,都亟待解決。
(3)要有中國特色。世界各國在管理會計事務方面都各有特色,各自適應不同的會計環境。我國應根據本國會計環境,建立和完善會計管理體制,會更有利于國際“商業語言”的相通。
3.“預置”繼續教育目標,確定繼續教育內容。國家會計署根據不同職級會計人員在經濟管理過程中的作用,按高、中、初三級分別“預置”繼續教育目標。有了目標,繼續教育內容的范圍也就明確了。但不論哪一職級,都不能把內容局限于財會理論方面,而應該結合經濟管理的實際來選擇?偟.來說,這些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財會方面的基本知識,如微機應用、寫作、外語等工具性知識;管理知識,金融、統計、計劃等相關知識;相關法律制度;本單位的生產工藝、程序等基本知識。
4.確定繼續教育形式。形式是實現或表現內容的方式,單一的形式很難適應豐富的內容。
現在的集中培訓形式就很難真正實現《暫行規定》提出的“使其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之目的。讀書是學,用同樣是學。要鼓勵會計人員積極參加科研、調研,結合實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不斷提高會計人員適應經濟管理需要之能力。
(1)培訓。培訓大致可分三層。第一層為國家級。由國家會計署直接組織或管理,國家會計學院實施,對象重點是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負責人及高級會計師,內容由組織的專家依據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及經濟管理要求確定。第二層為省級。由會計局組織或管理,對象主要是中級和初級人員,培訓主體由省局以招標的方式從財經院校(科研所)、會計師事務所和會計學術團體中確定,也可以組織講師團(以公開方式招聘),內容由省局依據有關規定確定。第三層為所在單位組織。緊緊圍繞經濟管理實際進行內部培訓,主要是生產工藝、經營過程等基本知識。
(2)學歷教育與資格考試。要鼓勵會計人員提高學歷水平,參加更高職稱資格的考試。這對提高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十分必要。
(3)學術科研。提倡會計人員參與學術科研,有助于提高會計人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會計人員的創新能力。學術科研的形式主要有:論文(著作)、管理成果和財經科研。
4.成果考核。結合會計年檢,規定年檢期內年檢分值?蓪⒏、中、初三級分別定為50分、40分、30分,年檢時,達到分值者合格,否則不予年檢。負責年檢的會計管理部門應建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檔案,并對培訓成果、學歷教育和資格考試成績以及學術科研成果分別規定不同的分值。同時制定防范和懲治弄虛作假的措施。
5.對培訓主體的管理。會計局對中標培訓單位和被聘用講師團成員分別實行許可證和資格證制度。管理部門要建立與培訓受眾的溝通渠道,進行嚴格的教學監督檢查,制定吊銷許可證和資格證措施。
6.管理流程。會計人員——參與繼續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及科研成果——所在單位鑒證——會計管理機關確認、登記、入檔案庫——匯總分值、年檢會計證——達到相應分值年檢合格,否則不予年檢。
【會計繼續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會計繼續教育論文08-18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論文08-18
繼續教育論文08-18
法官繼續教育論文08-18
法院繼續教育論文08-18
繼續教育培訓論文08-18
美術繼續教育論文08-18
社工繼續教育論文08-18
會計證2017繼續教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