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假日中的平衡經濟
假日經濟從實行“雙休日”制度開始初露端倪,到頒布實施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漸成氣候。在建國五十周年大慶、新千年第一個春節、春暖花開的“五一”這三個長假日里旅游景點人如潮擁,各大商場人流如織,賓館酒店排隊預約……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假日經濟”撲面而來的熱潮。假日經濟的出現,是國家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帶來的成果,是近年來人們期望出現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它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為第三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如何維護假日經濟這一良好勢頭,使它長盛不衰,持續發展,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和思考。
火爆場面難再現 “春節”長假已指日可待,市場消費今年能否出現以往的“井噴”場面?根據各種市場消費因素分析,昔日的火爆局面恐怕難以再現。 從消費熱點看,近幾年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因節日放長假而形成的“假日消費”是個全新而又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消費的刺激作用非常明顯。但到了今年,這個口號已經變的相當陳舊人們對假日周已經沒有新鮮感。某超市分店總經理認為現在的黃金周對商場購物的拉動作用已經明顯減弱,盡管目前市場的消費亮點不少,但只是局部性的消費熱點。據他們統計在黃金周到來之前市民的消費量甚至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與此同時,與前幾個長假供需嚴重失衡相比,當前服務業在供給規模和接待能力上有了相當大的改善。各個風景區坐車難、住店難、吃飯難等得到顯著緩解。但是,在供給層次和服務質量上卻變化不明顯,滿足不了現階段的消費需求。在以往的黃金周里,缺乏誠信是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假冒偽劣、哄抬價格、坑騙游客等非誠信行為擾亂了假日市場,制約了假日消費。 熱消費背后的冷思考 根據幾年來的經驗假日消費使淡旺季更加分明,在假日旺銷的同時,非節假日的清淡已露端倪。某商場企劃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節假日生意確實好,一般情況銷量要比平時高2-3倍,但節假日一過,該買的買了,生意比以往更為清淡,平均下來與沒有長假生意差不了多少。 對假日爆發性的消費行為雖令人們見識了“假日經濟”的威力和潛力,但商家對巨大市場變量還認識不足,還缺乏穩定發展的長久之策。經常出現長假過后,各企業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假日消費熱過之后,我們又該怎么辦”的疑慮。 假日消費流金淌銀的財富效應展現了假日經濟的市場魅力,但假日期間火爆的消費后面,也暴露出假日經濟一系列潛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假日旅游產業化水平不高。 假日消費起高潮,勢頭最強勁的莫過于旅游,消費者反映問題最多的也是旅游業,這與目前旅游產業化水平不高直接關聯。一是名勝景點的接待能力與新的消費需求有差距。長假期間,由于預測和準備不足,而對猶如潮涌的客流,各個旅游景點和景區措手不及,有限的客員容量和接待能力捉襟見肘,根本無法滿足游客的吃、住、行等基本需要,造成住宿告急、餐飲爆棚,連公共廁所都很緊張。一些地方旅游經營企業在利益驅動下,只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舍不得放棄商機,接送客人越多越好,而忽略了旅游品牌意識和當地本身容量,經營者、接待者疲于應付,顧此失彼,質量下降,消費者嘖有煩言。二是交通承載力不夠。始料不及的旅游熱潮,讓交通行業特別是鐵道部門手忙腳亂,難以對付。許多游客因買不到機、車票而無法出游,或者出得去、回不來,長假期間的出行難,尤其是交通缺乏便利感,成了游客們揮之不去的心病。三是服務質量不高。全國消協系統的投訴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度涉及旅游的投訴共5329件,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0.8%,部分旅行社、少數景點的賓館、酒店只注重眼前利益,服務低劣、借機宰客、亂收費等問題不時發生。尤其是以“零團費”為背景的引誘甚至脅迫消費者在旅游中購物而使消費者受騙上當的投訴更為集中。四是旅游產品缺乏特色。中國旅游資源豐富,但真正讓游客留連忘返的少,以擁有舉世聞名的秦皇兵馬俑的西安來說,能留住外國旅游者的時間平均只有三天;如果能夠多留幾天到一周時間,每年就能增加收入幾十億元,F在許多景點都只是領著游客看了這山看那山,看完這廟看那廟,解說詞也幾乎到處一樣,枯燥乏味;旅游產品也是天下一副模樣,到處都是文房四寶,景泰藍成了“景太濫”,滿處的“寶器”,遍地的“名畫”,毫無地方特色可言。 消費者消費不成熟。 一是消費意識不成熟,存在盲從心理。表現在出外旅游對景點盲目選擇,喜歡跟風,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觀賞,自己也跟著去,只看熱鬧不看門道;購物時見商場打折讓利就有購買沖動,只顧價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休閑娛樂哪里人多往哪里扎,而不懂得如何在人多的時候另辟新徑,尋找新的消費途徑。二是消費權益保護意識不成熟,對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缺乏正確認識。一方面不太了解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主要是當自己消費利益將遭受損失時,不懂得及時采取措施把未產生的損失降到最低。根據《民法通則》第114條,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 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三是消費觀念有待提高。據有關部門統計,人們在假日期間貸款消費、使用信用卡消費的還不太多,說明“敢用明天的錢來享受生活”的消費觀念還有待普及。 相關部門對假日經濟持續發展的助推作用不夠。 一是政府部門未能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假日經濟暴露的一些問題,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力度不夠,沒有進行相關方面的配套變革,致使假日市場缺乏整體性和聯動性引起的。如銀行、公共交通等沒有適應商場延長營業時間的調整而做出相應的改變,居民取錢、乘車受到限制。特別是在人滿為患的旅游城市,由于政府部門沒有及時做好節前調查和組織協調工作,涉及旅游的各行業主管部門缺乏聯動協作,應變能力差,從而使城市整體功能缺乏張力,不僅現有的空間和功能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更無法挖掘和發揮城市各種功能的潛力。此外,政府部門沒有充分預測和調查假日消費需求,沒有組織研究開發新的消費市場,客觀上制約了假日經濟的發展。二是信息部門忽視了假日休閑市場。長假期突出暴露了供需雙方信息不暢的問題,以致不少消費者在節假日盲目碰壁,甚至無所適從。旅游者需要的旅游路線、交通狀況、景區接待、訂票訂房等,都欠缺準確、及時、實用的信息渠道;購物、休閑消費者期盼指導節日購物、休閑的信息。有關部門應盡早建立健全假日休閑信息網絡,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的消費信息。三是金融機構消費信貸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目前商業銀行開辦的消費專項貸款在貸款金額和貸款筆數上都還較小,市民反映,銀行在辦理消費貸款時,特別是金額不是特別大、期限不是特別長的貸款,貸款所必需的手續(如資信調查、擔;蛸|押、公證等)還有些繁瑣;現有的消費貸款產品還較少,不能滿足假日市場的消費需要。 假日市場相關產業未啟動。假日經濟是一種綜合性強、牽涉面廣、可持續發展的系統經濟形式,它涉及的遠不止旅游、購物等產業。而且目前假日商場適銷對路的貨品不是很多,消費者在節假日熱購,多是沖著商家的打折讓利銷售。旅游產品品種單調,層次較低,缺乏休閑內涵。發展假日經濟,拉動有效需求就必須及時開發假日市場新品種,在文化、娛樂、體育、科技等消費方面挖掘市場潛力,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 來源:商務網絡 |
【假日中的平衡經濟】相關文章:
追求人性與制度的平衡11-14
工作和生活如何合理平衡11-20
職場秘籍: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11-14
工作與生活應該如何去平衡11-16
創業技巧如何平衡風險與盈利11-11
尋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11-11
如何平衡工工作與自己的興趣?12-21
創業的三根平衡木11-25
上海:從學習經濟到創意經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