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通用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1
陳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會工作,擔任團支書一職、平時完成好村會的各項工作之余,利用空閑時間,從事漁業、生豬方面的養殖。
農業的發展隨時代步伐而改變,簡單的病害都依靠科學,不能以傳統的防治辦法,既費時又擔誤防治的適合期,他結合實踐與交流經驗,聽取科技人員推廣新出產的藥品進行對癥下藥,做到事到功倍。在經濟市場的環境下,以最小的空間創造最大經濟利潤、投資少獲利多是農民朋友最大的心愿。前年的生豬市場價格下滑波動比較大,虧損現象比較嚴重,在此期間他虧損基本為零。原因是采用一條龍的效益生產,即由母豬到商品豬出市都是自產自養,可以從中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相應減少仔豬死亡率而提高效益。今年生豬價格高漲,他采用自繁自養的生豬飼養技術,平均每頭豬可增多200元的利潤。
在漁業、生豬養殖取得較好效益的同時,他沒有忘記昔日傳授自己養殖優質魚和飼養生豬技術的養殖戶,他決心幫助他們更早走向致富之路:
一、迅速將自繁自養的生豬飼養技術向全村推廣,與群眾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幫助飼養戶掌握好技術,扶持生豬飼養。他把自己在生豬自繁自養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向當地的養殖戶推廣。向本村生豬飼養戶介紹技術關鍵所在,推廣生豬自繁自養技術。在一年的推廣期間,本村現進行自繁自養的養殖戶有20多戶,年增長利潤約60萬元。
良好的政治作風作為村委干部必須具備,樹立刻苦學習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觀、世界觀,事事走在群眾的前面,在平時崗位上做好群眾表率,發揮黨員的先模范作用,絕不參占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2
徐發青,山東省莘縣古云鎮徐莊村村民,現年52歲,被當地群眾評為“養鴨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務實創新,堅持不懈,奮斗不息,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生活中,他樂于助人,熱愛集體,無私奉獻;是新時代里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
勤學苦干,成就致富夢
夢想,如何啟程?一個農民的夢想,又如何實現?徐發青同志給了我們一個最生動、最完美的回答。
過去,徐發青依靠傳統種地方式種植小麥和玉米,不少投資也不少流汗,增產不增收,難以發家致富。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聊城日報》上看到了一條致富信息:養鴨投資少、成本低、設備簡單、鴨舍要求不如雞舍高、加之生長發育快、見效快,收益大。說干就干,籌建資金建設養鴨場,自此開啟了他的養鴨事業和致富夢想。
2004年剛開始的時候,他四處籌措資金,購買了只雛鴨,準備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技術,一場鴨瘟使雛鴨一下死去一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徐發青并沒打退堂鼓,而是通過冷靜的反思,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吃了不懂科技的虧。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此后,徐發青主動地參加了農民科技培訓養鴨培訓班,系統地學習并掌握到稻田養鴨、飼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雛鴨防疫,成鴨防病等實用技術。他嚴格按照所學的養鴨技術喂養,定期為雛鴨進行疾病防疫。在不斷地實踐中徐發青總結出了科學養殖的.五大原則:優良的品種、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營養和整潔的環境。同時徐發青抓住機會,與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縣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所有的雛鴨有這兩家公司提供,養殖40天就銷售至市場,第一年養鴨凈賺2萬余元。先如今他又擴大了養殖規模,建設80米長的養鴨棚2個,養鴨數量高達6500只,一年平均養鴨六茬,年收入高達10萬元。
同業合作,成就致富帶頭人
徐發青同志嚴格按照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秉承“帶頭致富,帶領集體共同致富”的`理念,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徐發青看到其他養鴨戶因為養鴨觀念落后、設施條件不好、市場信息不靈、盲目跟風飼養等導致養鴨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動聘請養殖專業解救這些人在養殖技術上的難題,還專門去外地學習先進的養殖經驗,以此來提高全村養殖戶的水平。在他的帶領下,村內的養鴨戶也逐漸多了起來,目前村內養殖專業戶有8家,向社會提供無公害肉食鴨3萬余只,創利100萬余元,戶均收益5萬余元,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當提起徐發青這個人時,村民都會數起大拇指,夸口稱贊。他在農民中樹起一面致富帶頭旗,創先鋒爭優秀,是當地村民學習的好榜樣!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3
熊賢富,男,32歲,中共黨員,大專文化,果瓦鄉慶陽村黨支部書記。該同志是個頭腦靈活、敢為人先的好支書,近年來除了自己種地,還帶領村民創業致富。其主要先進事跡如下:
熊賢富同志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鄉黨委關于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的部署精神,積極參加各種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活動,思想超前,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熊賢富同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敢想敢做的村黨支部書記,2010年12月他當選為慶陽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就積極探索,努力尋找致富的新路子,常常組織慶陽村黨員和村民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學習農業實用技術和養殖技術,為了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給廣大黨員群眾開好頭、帶好路,他結合慶陽村荒山草坡多的實際情況,搞起了雜交牛養殖,并在慶陽村建起了黃牛品改點,發動群眾。平時,他努力鉆研肉牛養殖技術,積極通過報刊、遠程平臺學習各種實用技術,購買有關資料回來自學,拓寬知識面。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積累,他終于掌握了一套扎實的肉牛養殖技術及黃牛品改技術。
他在依靠養殖肉牛致富以后,不忘鄉親們。他積極組織慶陽村黨員和群眾學習黃牛養殖技術,熱心地帶領群眾致富。同時組織有志于養殖黃牛的青年刻苦學習黃牛養殖技術,爭取讓他們走出去。他無償讓有志于養殖黃牛的年輕人跟他學習技術。
他致富的同時也非常熱心扶助困難家庭的孩子讀書,每逢村里有人患重病住院,他都去慰問,并慷慨解囊。
熊賢富同志依靠科技勤勞致富,熱心帶領群眾致富,扶困濟貧的典型事跡深受當地群眾的稱頌。他真不愧為我鄉創業帶富的優秀共產黨員。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4
熊小寧,男,漢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現任東岸村黨支部書記。近幾年來,東岸村在熊小寧的帶領下,不僅自己躍上了種糧大戶之列,而且帶動全村人走上了種糧致富之路,涌現出了年播種2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86戶。糧食生產在該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形成了抓規模種糧的新格局。他帶領群眾擺脫貧窮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率先奔上小康生活。農民人均純收入居全鄉第一,達到人均7369元;實現了100%的組通公路,100%的農戶通自來水,用衛生廁,100%的農戶擁有高等家用電器和農用機械;在外包田居全縣之首,達到一萬畝;群眾在縣城購買商品房30套,在村莊戶戶建有樓房。其主要先進事跡表現如下:
一、誠心、熱心、積極發展糧食生產
2003年剛進入村委會工作,本地糧食市場疲軟,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外出打工農民驟增。有的土地荒蕪,有的莊稼種后無勞動力管理,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糧食生產。熊小寧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與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他盤算著:這么好的地荒蕪了多可惜!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農業的基礎,糧食市場的疲軟應該是暫時的。古人曾說“逢俏莫趕,逢疲莫懶”,我何不把外出打工人員的土地承包過來,既使他們能安心地在外工作,又能增加我的收入。當年就承包耕地100余畝。由于科學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較低,當年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嘗到甜頭以后,熊小寧堅定了種糧的信心和決心,至2011年種植面積突破2000畝,糧食產量達180萬公斤,他的示范帶頭作用,立即為當地群眾吃下“定心丸”。他們紛紛找到書記,要求熊小寧牽頭走出東岸,來到了與其相隔一岸的成新、朱港農場,找到他們的領導,逐年把兩個勞改農場的田全部承包過來,轉給本村群眾承包,實行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種植面積突破10000畝。他的事跡,很快引起了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并以他為榜樣,在全鎮廣泛宣傳和推廣。目前我鎮已涌現出規模種糧戶722戶,種植面積突破13萬畝規模種植已構成我鎮糧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熊小寧重視糧食生產,更注重對土地的珍惜,不讓土地閑置,想盡辦法增加復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每年科技下鄉、農機推廣,他都熱情歡迎。陪同農技干部挨家挨戶作宣傳發動,推廣先進適用栽培技術,因為他心里想到的不僅是自己要科學種田,更希望周圍的農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學種田。每年村民開展技術培訓,他總是第一個到場,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聚精會神地聆聽。村民中有思想不通、不樂意接受新技術的,他幫忙做動員工作;有沒領會技術要點的,他用認真聽講、勤奮實踐得來的知識無私地幫助別人弄懂。在生產過程中,他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進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懶,不懈殆。堅持良種良法,優質品種覆蓋率達100%。由于他的勤勞加智慧,獲得糧食產量達1000公斤的好收成。
二、無私、誠信,帶動周邊農戶科學種田
熊小寧書記雖然文化不高,但他卻比任何人都相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每年農技部門安排在他那里的試驗田,他都欣然接受,在試驗中,有的品種因為適應性差,或者不適應當地氣候條件,栽培條件而導致減產,農業部門按慣例要對他進行補償的時候,他都說:“我不要你們補錢,那樣就見外了。我把你們當作親人,讓我和你們一起做點事,篩選出哪些品種適合我們這個地方,哪些品種好,我們老百姓照著買,買到放心的品種,我只有高興的份,哪兒會要你們的錢!币幌,說得農業干部們心里熱乎乎的。熊小寧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無私、誠信的人,他良好的公德意識確實也感染了一些村民,大家紛紛消除成見,樂意跟農技干部聊天了,樂意跟干部們接近,學技術了。東岸村的糧食生產面貌有了很大改觀,產量突飛猛進,成為當地糧食生產優質高產示范村。
為了解決勞動力嚴重匱乏和機械緊張的矛盾,他率先購進了排灌機械和收割機械等機具6臺套,進行田間機械化作業,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在他的帶動下,通過自籌資金,縣農機部門補助,先進購進了小型收割機、化肥深施器以及農副產品加工機具共238臺(套)。探索出了適合該村農業生產田間機械化作業的新路子,機械化田間作業的推廣運用,增強了該村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年機耕作業面積可達985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95%,把農戶從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了生產經營水平,對助農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村黨支部連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他個人連年被評為縣、鎮優秀共產黨員、南昌市勞動模范。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5
高煥球,男,1973年9月出生,漢族,東風橋鎮新東坡村一組村民,這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員5人,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譜寫了種糧新篇章。
近幾年來,在農業生產上他堅持農業生產標準化,擁有農機設備大型聯合收割機二臺、大型高速插秧機二臺、旋耕機一臺、小四輪拖拉機一臺、機動噴霧機三臺。承包了農田1000余畝,年總產約400噸,全年實現糧食總收入近百萬元。高中畢業的他面臨著生計問題,作為一名年輕人,他敢闖敢干,在家種田,在外打工,做過泥水匠,當過搬運工,1996年在鎮上開了石門橋第一家網吧,2000年利用開網吧賺的錢買了一臺收割機在農忙時幫別人收割稻谷。這段時期,他看到現在農村年輕勞動力不足,稻田拋荒嚴重,部分農戶在水稻種植上一直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種植存在品種混雜、經營管理粗放、勞動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銷售困難等諸多問題。為此,他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看到了科學種糧的曙光,必須實行集中種植,形成規模才能節約成本。他毅然放棄了網吧經營,投身入老本行——農業生產中去,當起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曾說自己是一名農民,國家也需要農民,要不然大家的糧食要誰來種,人民吃的糧食誰來出。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幾年國家政策好,農業生產前景很廣闊,要把這塊農業蛋糕做大做強。2005年他開始承包水田,初時只承包了30多畝,通過科學管理、機械操作,節約了成本,慢慢到現在承包了1000余畝。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他堅持農業產業標準化,注重農業科技的運用,努力降低種田成本。一是應用優質的品種。在糧食品種選擇上,選擇品質好、產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種。二是積極應用免耕。抓好除草關、水分管理關。根據測產驗收,利用技術,減輕勞動強度,節省勞力,每畝能增收節支120多元。三是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水稻配方施肥建議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四是在病蟲防治方面上。盡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有效控制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在自己創收之余,他注重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承包農戶的耕地,通過與農戶簽訂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斷拾起石門橋鎮、德山鎮等地方村民拋荒的田地,綜合應用農藝與農機配套栽培技術,開展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水稻畝產最高達700公斤,他雇傭部分農民參加土地托管,并付給相應工資,這樣農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勞作,卻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種種合作關系,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2005年至今累計完成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6萬畝,為當地農民新增收入400多萬元。
最近幾年,他先后投入50多萬元,用于擴大種植面積和購買農業機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萬多元進行溝渠疏浚,雖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F在農業機械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還可用于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萬元以上。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個老板,而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真是這樣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為我鎮很多群眾帶來了新的種糧模式,不僅自己創收,還帶動了周邊很多群眾。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6
1971年出生的劉小燕原籍廣東肇慶,1993年她為愛遠嫁到了古井鎮文樓新坑村,成為了當地的外來媳婦。結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貧、生活艱苦,劉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掙的微薄薪水來養家。
1996年劉小燕和丈夫用多年來外出打工的積蓄承包了8畝甘蔗田,正式開始了與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一開始因為缺乏種植經驗,對甘蔗的生長習性不了解,第一年他們連投下的成本都虧了。面對這巨大的挫折,劉小燕和丈夫沒有放棄。沒有資金,他們厚著臉皮向肥料店賒肥,等甘蔗收成賣出之后再還錢;沒有經驗,他們就積極往別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別人怎么種,虛心請教,如果碰到其他種植難題,他們就自己去書店買相關的書籍回來學習。憑著越挫越勇的奮斗精神,在交了連續虧損四年的學費之后,他們的甘蔗田從當初的8畝擴大到23畝,2003年再次擴大到45畝,一直到現在的50多畝,他們還充分利用甘蔗田周邊的小塊土地來種植新會柑,多樣化的種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產值超過幾十萬元。另外,劉小燕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做起了甘蔗北運的工作,為附近的種蔗農戶提供了廣闊的銷路和市場,沒有車就自己去聯系車隊,沒有熟人幫忙就自己北上聯系想代理甘蔗批發的客戶,經過幾年的市場勘察和開發,他們一年收購的甘蔗超過了400萬斤,每年為他們帶來了40多萬的收入。2009年他們用種甘蔗掙到的30幾萬建了90幾平方的二層小洋樓。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劉小燕成為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甘蔗種植大戶,F在,她的甘蔗田有53畝,畝產甘蔗1.5萬斤,年產值達50多萬元,而她的南蔗北運收購隊輻射了古井鎮十幾戶蔗農,為他們甘蔗的銷路問題找到了很好的解決途徑。另外,劉小燕的甘蔗田除了2個固定的長工之外,每到甘蔗的收獲季節還請了十幾個農村婦女幫忙打理田地和清洗甘蔗,為附近的剩余婦女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養殖業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農村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04-26
村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11-18
脫貧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08-11
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5篇)03-03
青年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