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游一盞盞五彩荷燈,曳動你心湖快樂的漣漪;敲一聲聲 佳節的晚鐘,讓我的愛在你的心里悸動!花好明月夜,元宵節快樂!以下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元宵手抄報內容大全:元宵吟燈聯,希望大家喜歡。
元宵吟燈聯
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宵燈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其中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屆時君臣百姓都去看燈、猜謎語,文人們則飲酒、賦詩、答對。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后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元宵手抄報內容大全:元宵吟燈聯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節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云:“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難忘的元宵
元宵手抄報內容大全:元宵吟燈聯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到了,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紅燈籠,而且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晚飯也和平常不一樣,要吃湯圓。
大約五六點了,“怎沒還不開飯呀。”在一旁的我說道。這時,爸爸說到樓下放鞭炮去,我便去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掛到樹枝上,拿起了打火機。“噼里啪啦”,鞭炮聲響了起來。“開飯了,開飯了。”媽媽喊道。我拿起了一碗元宵,品嘗了一個,那種香噴噴的氣味讓我回味無窮。吃完元宵后,我便來到了人民公園去看煙花,來到現場,還沒有開始,我們又等了一會兒,煙花終于開始放了,因為離得太遠了,看不清楚,我也擠進了人群之中,忽然,一位小孩子說了一個字,“看”。我仰起頭來,只見天空中有很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噢,不對,星星哪有那么多顏色,這是煙花,大約五六秒過去了,顆顆流星般的煙花落了下來。哇,太逼真了。再看看大街上,好熱鬧,車水馬龍。
九點了,我也該回家了,但看著耀眼的煙花,還是不想走,又過去了七八分鐘,我才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人民公園。
元宵手抄報內容大全:元宵吟燈聯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4.元宵節電子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