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說課稿1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樂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為F大調,3/4拍,中速
整首歌詞通俗易懂,旋律優美,富有變化,以敘述性的口吻與不同層次情緒的抒發,深切的表達熱愛大海、熱愛故鄉的濃厚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歡的抒情歌曲。
基于以上教材內容分析,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與原則。以“審美為核心,興趣愛好為動力”,結合本單元《瑰麗的電聲》教學內容及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及曲譜和對歌唱的換氣,延長音音準的掌握
2、過程與方法:通過歌唱、欣賞、情景創設等手段讓學生體驗電聲音樂的魅力、表現音樂的美
3、情感目標:通過學唱這首歌,培養學生熱愛大海、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根據中學生變聲期及對音樂的感知日趨成熟等身心特征,結合本課教學內容,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為:
讓學生整體感受旋律、節奏的變化,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用抒情、委婉的及有氣息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 對于這樣的教學重難點的落實,教學目標的實現,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是教師的教就是學生的學。
為了實現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設計為以下四大板塊:第一板塊:情景導入 激發興趣第二板塊:聆聽全曲 感受旋律 第三板塊:新歌教學 參與實踐 第四板塊:知識拓寬 欣賞大海 發揮想象
對于第一板塊的教學我主要分3個環節來完成。
1、 感受意境我會說,“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非常美妙的音樂,請閉上你們的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感覺自己仿佛置身在什么樣的環境中?”(播放由電聲合成的描繪大海的音樂)然后,我會說:“大海確實令人想往,那音樂是怎么樣來表現大海的波浪的呢?(出示圖片)接下來,我將在鋼琴上彈出:1 1 2 1 76 | 5 3 3 — | 3 4 3 2 1 | 6 2 2 — | ... LU請學生根據我彈得音樂畫出旋律線(自己也畫同步進行),然后我將用同樣的
方法彈出2 5 6 5 3 | 5 6 5 — | 6 5 4 11 6 5 | 5 — — | ...來解決第二條旋律
2、 哼唱練聲我將讓學生用lu來把這兩條旋律哼唱下,并提出這兩條旋律在音高、力度上有什么區別?一般學生都能說的出來,音高第二條比第一條高,力度也強點
3、感受強弱之后,我再問學生這首曲子的拍號和強弱規律?學生會很快的說出,3/4拍強弱弱,那這首曲子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嗎?再次隨著我的琴聲用LU來唱一遍。(做波浪手勢)學生很快的就會感受到與一般3/4拍曲子的不同,是強強弱。
最后,讓學生跟著我一起邊唱邊劃波浪的節奏拍。 『通過對比性的聆聽和哼唱旋律,隨著律動性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那種意境,并把音樂知識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用LU帶唱練聲可以幫助學生調整好歌唱狀態使聲音更加的集中,為下面的新課教學打下基礎』
第二板塊:聆聽全曲 感受旋律 我是這樣教的先播放合唱版《大海啊,故鄉》,然后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仔細感受音樂,并回答:“音樂表達了怎么樣的情感,你最喜歡哪部份的旋律,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思念故鄉,熱愛大海。。。有些學生會說喜歡第一部分,讓人感覺有意境,有些學生可能會說喜歡第二部分,在唱的時候情緒很高漲。。。。 『通過提問式引導學生,主要是培養學生有目的的去聆聽歌曲,整體感知到這是一首抒情的,有著思鄉之情的歌曲』
第三板塊:學唱歌曲 參與實踐 是本課的重難點所在,對于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先嘗試后教學,憑借教師示范、動作體會、媒體演示等多種教學策略達到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目標。
這個板塊,我分3個環節
1、學唱歌曲,歌曲處理由于考慮到初中生對這首歌本身就比較熟悉,這個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也很強,通過前面的兩大板塊的聆聽,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將直接讓學生跟隨我的鋼琴伴奏帶歌詞演唱。當然,可能會在個別細節方面唱的不到位。在唱完之后,我會說:“同學們你們覺得自己哪里唱的不夠好呢?”學生可能會說:歌曲結尾這部分氣息不夠?我將以一個小節換一次氣做處理,(示范演唱)『通過我的示范和手勢來幫助學生用“緩呼緩吸”的方法解決歌唱中的難點』在歌唱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有些樂句的尾音音高沒保持好,時值沒拖足,比如(教師示范唱)于是我采用對比法讓學生選擇你認為合適的方法來演唱。在我的提示下,學生就很快的選擇(范唱正確的)最后,讓學生隨著我的鋼琴完整的演唱全曲,在關鍵的時候我將用自己的手勢提示學生『主要是通過對比聆聽,讓學生產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心理,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突破教學難點』
2、歌曲分析,把握情感師:剛才同學都唱得非常好,現在老師請你們再次聆聽這首歌曲,想一想你覺得可以把這首歌曲劃分成幾個部分?學生會很快的說出有三個部分。那三部分所表達的情感都一樣嗎?學生肯定會說不一樣,于是我和學生根據音樂要素和音樂情緒一起來討論、分析。第一部分(教師唱歌詞)根據第一板塊旋律的分析,學生很快說出第一部分旋律比較平穩,力度中弱,用敘述性的口吻表達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的思念與贊美之情。接著,我將用同樣的方法分析第二部分,情緒比第一部分更加的強烈,加深了對大海母親的愛慕之情第三部分的尾聲旋律比較平穩,力度從中弱到漸弱表達了主人翁對大海的留戀與美麗的遐想同學們都分析的很好,但不知道你們的歌聲能不 能打動老師,讓我來體驗一下,要求同學們把自己置身在美麗的沙灘上,踏著軟軟的沙灘,迎著海風,以敘述者的口吻表達對大海的贊美之情。于是,我用鋼琴的前奏部分把學生帶入到這種意境中,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過分析,逐步引導學生用怎么樣的感情演唱歌曲,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挖掘學生內心的情感,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就很容易突破我的教學重點』
3、學唱曲譜,嘗試練習 先由我來帶學生唱,然后讓學生自己唱『把這個環節安排在這里,主要考慮到現在的中學生,基礎比較薄弱,識譜能力比較差,所以通過已經掌握歌曲的節奏,再讓學生唱譜,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更快的提高他們的識譜能力,加強雙基教學』 第四板塊:拓展延伸 發揮想象大海是迷人的,看! 于是,我給學生展示了有關大海的美麗的畫面師:欣賞完了這么美的風景,老師覺得這么美的海面缺了點大自然的聲音,請同學們想象下,大海邊上會有什么聲音呢?生:海浪、海鷗、風聲等自然聲音我會拿出電子琴、沙球等一些樂器,如果班級里會用電子琴的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不會用的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由我來操作,并鼓勵學生最好把這個創作的出來的聲音與大海故鄉結合在一起,電聲樂器給現代的音樂帶來了豐富的表現力。下面呢,我們就把剛才設計的音響與大海故鄉結合起來。最后,在電聲樂器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來結束這堂課。 『通過欣賞法、音畫結合,多途徑引導學生,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并讓他們體驗成功,培養學生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現音樂課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他們上音樂課的興趣,對電聲音樂的指出為以后的欣賞課做個簡要的鋪墊』 (對于以上的教學流程的設計。我主要體現一個教學理念,以審美為核心;二個教學原則,把教什么永遠是教學的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三個教學特色,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多元文化知識的滲透』)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非洲音樂》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初中音樂鑒賞教中《亞非音樂神韻》中的內容。本課介紹了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表現形式等。在一課時的時間里,我將內容作以整合,我重點介紹非洲音樂的基本風格與獨特的節奏運用。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我特制訂如下三維目標:
1、學生通過演唱非洲歌曲,欣賞非洲鼓樂、非洲歌舞等,把握非洲音樂的獨特風格。
2、通過教師演唱、啟發、學生節奏練習、探究合作等過程與方法,學生充分參與課堂。
3、學生通過對非洲音樂的學習了解非洲的人文精神氣質,從而激起理解多元文化、探究世界音樂的興趣。
根據如上闡述,我制定本課重難點如下:
本課重點是:模仿非洲鼓樂的節奏,進行表演與聲部合作,培養音樂實踐能力。
本課難點是:感受非洲音樂的特點,理解非洲音樂中節奏的特點。
二、說學情、教法、學法
學生經過小學的音樂學習已經具備了基礎的音樂理解力與感受力。他們正直青春期,這個年齡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社會道德、倫理等觀念逐漸形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情感需求強烈而不穩定,音樂鑒賞課恰恰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響會豐富學生內心對美的理解,而音樂作品深層次的內涵與思想性也會隨著音樂體驗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生活態度。
三、教法分析:教師主要采用示范法、情境法等引導學生關注音樂要素。
學法分析: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體驗、演唱等方法,理解音樂、表現音樂。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我采用的是情境導入法。出示非洲撒哈拉沙漠落日余暉的幻燈片,播放由歌手朱明瑛演唱的非洲歌曲。同時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這首歌是哪個地區的歌曲?歌曲伴奏中都用到了哪些打擊樂器?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引出課題:《非洲音樂》。
(二)簡介非洲的風土人情與音樂文化。學生討論、分享課前準備的有關非洲文化的資料。教師歸納:非洲的音樂文化特點以及非洲鼓、馬林巴等打擊樂器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欣賞非洲鼓樂與學生學習節奏表演。首先,我播放非洲鼓樂,學生感受鼓樂節奏靈活與多聲部交錯的特點。然后我將學生分簡單分組,每一組進行一個聲部的節奏練習,學生用擊掌與跺腳表現節奏,強調不同位置出現的重音。然后我會逐漸引導學生進行多聲部的節奏合作,合作整齊正確之后,我會請每個聲部幾名同學出來圍成一個圈,我來掌握總體速度,學生們一邊走一邊表現節奏,臺上與臺下的同學一起表現各自聲部的節奏,感受非洲人民圍繞火堆歡樂舞蹈的情境,體驗參與音樂課堂歡樂的氣氛。
(四)學唱《非洲贊歌》。出示歌片,教師范唱,學生模仿,提示學生音高要準確,用聲音表現出非洲人民熱情與富有動感的演唱風格。接下來每個節奏聲部組的同學統一創作一個簡單循環,適合為非洲贊歌伴奏的節奏型,利用板凳、鉛筆等身邊的物體合奏,完整演唱《非洲贊歌》,感受非洲音樂歌唱、伴奏與肢體表現與一體的音樂特色。激發學生繼續探究非洲音樂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我將用凝練的語言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并引導學生關注非洲音樂對世界音樂甚至流行音樂的影響。最后我將引導學生課下繼續探究非洲音樂,感受非洲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牧歌》選自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一首蒙古族的長調歌曲,《牧歌》全曲為D大調4/4拍二句類的一段體曲式結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而幫助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二、說學情
深入教材的分析,了解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由感性逐漸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層了解音樂內涵,這時教師對音樂元素的講解,音樂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教師應該讓學生反復聆聽、直觀演示,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同事這一時期的學生正直變聲期,在教授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保護嗓子。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牧歌》的學習,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以及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過聆聽、教唱的方式,提升學生演唱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能夠掌握一段體曲式結構,以及蒙古族長調的音樂特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一段體曲式結構,并完整的演唱歌曲;難點是學會蒙古族長調的音樂特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四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唱歌曲、感受體驗——鞏固提高,為歌曲創編節奏——課堂小結,點題升華。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首先,在導入環節,我會運用情景導入的方法。通過多媒體播放騰格爾的歌曲《天堂》所描繪的蒙古族的自然風光,順勢引入本課,同樣描寫蒙古族自然景色的歌曲《牧歌》。這樣設計,既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音頻,請學生初步聆聽音樂。邊聆聽,邊思考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學生通過仔細聆聽,互相討論后得出歌曲的情緒是優美,抒情的。我會給予學生肯定性的評價。
接著,我會簡單的介紹一下蒙古族長調,(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于敘事,又長于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我會進行歌曲的范唱。在唱之前我會向學生提出問題:“歌曲中所描繪的景象是怎樣的?它的節奏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通過學生的回答可知:歌曲中為我們描繪了蒙古草原的藍天、白云以及羊群。通過這樣的景象帶給我們聽者愉快的心情。我會加以鼓勵性的評價。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探究學習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接下來,學唱之前,我會先讓學生們進行發聲練習(1 2 | 3 2 | 1 — ||并練習兩組)以此來保護嗓子。而后我會通過先帶領學生唱譜后唱詞的方式來進行歌曲的教唱。在此我也會進行提問“這首歌是蒙古族民歌分類中的哪一個呢?”學生們對于這個問題會產生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會說屬于以前學過的短調,有的可能會說不知道。借此我會順勢說出這是蒙古族的長調歌曲板書(節奏自由、舒緩,旋律悠長并帶有獨特的裝飾音的音樂特點。這里也會簡要復習短調的音樂特點,節奏整齊,結構規整,多為敘事性歌曲。并提醒學生長調短調的區分)。至此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解決。這樣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學生通過本節課,掌握長調的音樂特點,并學會區分蒙古族長調與短調的歌曲。
最后通過對歌曲的整體感知與學唱學生們已經可以對歌曲進行完整的演唱。那么接下來,我會請學生們完整的演唱歌曲《牧歌》,在唱的時候請學生思考一個問題:“歌曲《牧歌》描繪了幾個意境或形象呢?”這時學生通過思考會發現只有一個音樂形象。就此我會順勢說出本節課就是二句類的一段體曲式結構。板書(由一個樂段構成,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音樂形象,一種音樂意境)。這時通過剛才的聆聽與學唱學生已經了解了歌曲所表達的感情,并已經學會了歌曲。我會請學生帶著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并順勢引導學生歌曲的情感是讓學生感受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并產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之情。這樣設計不僅可以突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更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根據新課標的標準,以學生為主體,就顯露無疑了。
最后我會讓學生有感情的完整的齊唱歌曲,并表達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之情。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提升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采用小組合作法,這樣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并提高了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我會請學生分小組對節拍進行改編,從而改變歌曲的強弱。(歌曲原是4/4拍,在這里可以改成4/3或4/2拍)。而后我會對學生的改編進行評價。而在評價的時候,我會打破以往教師單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編創的能力,并符合新課標評價的多元化。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又可以讓同學們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增加學生的記憶。并進行情感升華,(請學生在課后自行分組共同為本節所學歌曲《牧歌》編個舞蹈,下節課互相分享)這樣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本節所學知識的印象并且使學生之間互相溝通,建立起友誼。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內容:
《剪羊毛》是湘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也是一首少兒歌曲。歌曲反映了牧場工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火熱的勞動熱情。歌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歡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勞動生活的節奏,生動地展現了澳大利亞牧民在剪羊毛時的情景。第二樂段開始音區較高,旋律和節奏開闊舒展,使得歡快的勞動情景得到更為生動鮮明的表現。最后兩個樂句重復了第一段最后兩個樂句,它強調了“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這一哲理,并在藝術上給人以完整、圓滿的收束。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好歌曲X X.X | XX XX | X X.X | X O‖這一基本節奏音型,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過《剪羊毛》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澳大利亞牧民的勞動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取幸!钡纳。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附點節奏及休止符賦予歌曲歡快跳躍的情緒及其表現作用,能唱準確。
2、創編恰當的節奏表現歌曲的情緒。
四、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教師的思路,學生主要是運用了跟唱法、欣賞法和表演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沙錘
六、教學過程:
。ㄒ唬⿲敫枨
1.師:同學們,有個很重要的節日就快到了?
(學生答: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因為人們用勞動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下勞動的人們。(課件1)學生練習,正確演唱附點節奏。
工人叔叔敲鐵錘,叮叮.叮咚
農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嚓
司機叔叔開汽車,滴滴.滴答
小同學們在掃地,刷刷.刷刷
。ㄍㄟ^兒歌學習掌握附點八分音符)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開展一次“音樂之旅”,讓音樂帶著我們穿越時空、穿越國界,到澳大利亞去認識那里勤勞的人們、感受那里的音樂。
。ǘ└惺芨枨
1.澳大利亞簡介,使學生對歌曲產生興趣。
2第一部分旋律學習
3第二部分旋律學習
。ㄈ┙坛枨
1.下面就請大家跟著琴,看著歌譜學唱歌曲。(鋼琴伴奏)
2.指導學生用“啦”帶唱歌曲旋律。
。ㄋ模┚毘柙~
1.現在老師來教唱歌詞。
2.用聽唱法練唱第一段;用接唱法練唱第二段;然后完整地唱一遍。
3.你覺得哪些地方最容易唱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學生回答,并單獨練習)然后再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接著再跟著歌曲錄音唱一遍。
。1)師啟發:歌曲中用了很多美麗的詞語是為什么?(學生分組討論)
。2)師問:歌曲表達了剪羊毛工人怎樣的心情呢
。ㄉ钊肜斫,激發情感,指導演唱時,師先用語言啟發:同學們,歌曲的名字叫《剪羊毛》為什么歌曲當中出現了“白色、白云、雪堆、冬天、絲綿”這樣一些詞語?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接著師范唱帶有這些詞語的樂句。讓學生感受到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勞動心情,更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面。然后要求學生帶著思想感情、用歡快的聲音把歌曲再來演唱。)
4.老師準備了剪羊毛的節奏,你會嗎?
(課件展示x o |x o |x x |x o||)
5、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ㄎ澹┻\用綜合藝術表現手法表現歌曲
1、帶領學生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先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自由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再分組演奏,要求集體評價,找出恰當的節奏為歌曲伴奏。
2、啟發學生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同時綜合其他藝術手段進一步表現歌曲。
。ù谁h節為本課教學最后一個環節,在引導學生在感受歌曲情緒,理解歌曲內容、風格特點的基礎上,通過運用綜合藝術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聽中創,創中編,于創編中豐富學生在其情感體驗,提高其對音樂的表現力。)
。┬〗Y: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會到了勞動創造幸福的真諦。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感受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的情感,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2、知識技能目標: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
3、過程方法目標:設情景法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小組合作討論的表現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探索學唱歌曲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思念故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及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以情感為紐帶,做好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二、導入新課:
1、初聽《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第一主題
談話: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吧!
談話:我們初次感受了這段音樂,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節奏?旋律?
討論:音樂有什么特點?(從音樂要色上分析) 音色呢?
2、簡介 英國管
3、再次聆聽
討論:我們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呢?作曲家在抒發著自己怎樣地情感呢?
三、簡介作曲家及樂曲背景
師:作曲家是誰?為什么會有則樣的情緒呢?
1、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農村。他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才,因家境清貧,沒有條件上學,工作多年后有了積蓄,才獲得進入拉格附音樂學校學習的機會。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1892年應聘赴美國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響曲》外,還有歌劇《水仙女》、《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曲》及聲樂曲《母親叫我的歌》等
2、樂曲背景介紹
四、歌曲教學
1、出示課題《念故鄉》
師:他的美國學生給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詞。
2、聆聽歌曲《念故鄉》
請學生談談聽后感受
3、學唱歌曲
、儆谩發a”哼唱旋律,感受音樂特點。
、诜治龈近c節奏
<1>x.x x x.x x | x.x x.x x – |
<2>x.x x xx x | x x x x x – |
、鄢
④填詞唱
、萘Χ扔浱柕奶幚 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五、拓展空間 創編歌詞
要求用“思鄉”這個主題,要求學生為這首歌的旋律重新填詞。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念故鄉》,感受體驗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思鄉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種厚重的民族意識。同學們,再過幾年你們也會背起行囊,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相信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這片鄉土。
最后,老師朗誦一首詩和大家分享《鄉愁》。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草原牧歌》是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本單元以蒙古族音樂作為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弘揚民族音樂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傳承音樂文化過程中增強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意識。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銀杯》屬于民歌中的風俗類歌曲酒歌。曲調短小、節奏整齊。由兩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音樂歡快、熱情。
二、【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模唱學唱《銀杯》,指導學生運用律動和固定節奏性伴奏等多種手段體驗多聲部音樂形式,并能夠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2、知識與技能:通過學唱《銀杯》和對比欣賞《牧歌》,了解長調、短調的音樂特點,并學會分辨長調與短調;了解民歌,知道一段體結構,會劃分樂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銀杯》體會歌曲的意境,了解蒙古族的音樂文化及獨特的藝術特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了解民歌一段體,區分長調與短調。
難點:準確地演唱歌曲中的裝飾音和大跳并能用固定節奏型為《銀杯》伴奏,體驗多聲部音樂形式;
四、【學情分析及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七年級新生,根據他們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我采用奧爾夫教學法、克洛茲教學法和柯達依教學法三大系中的聲勢律動、體態律動和柯爾文手勢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聆聽、律動、表現中感受音樂的快樂。
五、【教學策略】
本節課我以銀杯為主線、牧歌為隱線,讓學生了解長調、短調,在對比中了解音樂。從橫向、縱向、縱深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橫向是歌曲的結構脈絡;縱向是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縱深是歌曲的相關文化背景。
六、【教學流程】
。ㄒ唬、激情導入迅速地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課堂氣氛活潑。
1、(播放《吉祥三寶》)提問學生:吉祥三寶是哪個民族的歌曲?老師與學生一起做互動游戲。(學生拍切分節奏xx·,教師舞蹈動作)。
[設計意圖]看似簡單的律動設計,調動了學生對聽覺、視覺、動覺的體驗,為下面學習歌曲中的切分音和固定節奏型伴奏做準備。
2、互動游戲
1、互動(一)
剛才我們體會了蒙古人民的熱情,下面我們就到大草原蒙古包里,去感受一下那里熱情的氣氛吧!(板書:《草原牧歌》)
在這里主人會用銀杯為你捧上一杯香甜奶灑,請你先聞一聞,再由衷地贊嘆一下“。 弊寣W生跟我一起做。
··4/4·6---|7---|i---|
·······啊······啊······啊
。康氖钦业郊俾暤母璩恢,用真假聲演唱歌唱)。
2、互動(二)
4/4·2121·-|2121·-|2121·-|2121·-|
··賽勒日賽···賽勒日賽···賽勒日賽···賽勒日賽
律動··舉杯··········敬酒········飲酒·······舉杯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舉杯、敬酒、飲酒、舉杯,演唱賽勒日賽,
賽勒日外咚賽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襯詞,表達了蒙古人民非常高興的情緒。
起到了渲染情緒、推動情緒的作用。用切分節奏2121·-做伴唱,為下面學習歌曲《銀杯》做準備。
接著播放音樂《銀杯》伴奏,學生邊長唱邊做動作。
[設計意圖]在有趣的互動中,學生聆聽旋律,就是本節課的新課《銀杯》
在剛才學生興趣正濃厚時,導入今天的歌曲《銀杯》。
(二)、感知體驗
1聽錄音
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首短調歌曲,節奏短小、情緒歡快
通過聆聽《銀杯》錄音,思考:
1、它描述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2、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3、歌曲分成幾個樂句?
情緒是:熱情的、
它描述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一首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上的宴歌
每當節日聚會、招待賓客的時候,主人便會在飲宴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對賓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詞多為珍重、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格言警句。
2、教師范唱
分析兩句“賽勒日外咚賽”在情緒上有怎樣的變化?
賽勒日外咚賽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襯詞,表達了蒙古人民非常高興的情緒。
起到了渲染情緒、推動情緒的作用。
3、體態律動
學唱歌詞,情緒處理
a引導學生用描述故事開頭的感覺唱好第一句;
師:第一句我們演唱的感覺就像講故事的開頭描述語言一樣,相對來講比較平靜,但是要能吸引人。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覺再來唱唱。
b通過律動“舉杯”—“接杯”—“喝酒”的動作來學唱歌曲第2、3、4句歌詞。
師:用“開心”的感覺唱好第二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師:蒙古族主人在敬酒的時候,要把杯子舉過頭頂,因此我們一起邊唱邊把杯子舉過頭頂。
c用“興奮”的感覺唱好第三句歌詞;
師:唱“朋友們”這句時,客人要接過杯子放在胸前;唱“歡聚一堂,敬請干一杯”時,要求學生向旁邊的朋友們相互碰杯并把酒喝完。用喝完把杯子翻轉過來的動作解決下滑音的演唱。
d用“祝福朋友越來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3、體態律動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蒙古族歡快、熱情、豪爽的情緒,體會歌曲的意境
讓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ㄍ瑢W相互間倒酒、敬酒、一杯見底、一干而凈)
。ㄈ、自主探究
1、用歌唱的位置按節奏朗讀歌詞,感受蒙語的發音,同時解決節奏問題
2、分析情緒的變化
A:第一句我們演唱的感覺就像講故事,娓娓道來,相對來講比較平靜,
·B:用“開心”的感覺唱好第二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c第三句用“興奮”的感覺唱;朋友飲酒一杯見底、一干而凈的好爽
朋友們,聚一堂,敬請干一杯
d祝福朋友越來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賽勒日外咚賽”歌詞。
演唱歌曲
(1)教唱曲譜
教師演唱曲譜,學生跟唱,并運用科爾文手勢,解決歌曲中的大跳。
、趶穆曇羟榫w上解決大跳音程的演唱。
······(師引導學生用“情緒熱情地、高漲地、高興地”的感覺演唱大跳音準)
(2)跟鋼琴反復學唱歌曲·
從小聲的跟唱、模唱到大聲演唱
。3)請同學們找出歌曲哪一樂句表現特別的熱情豪爽?因為有了裝飾音,旋律更加優美、富有韻味。
如:前倚音:美酒,更能體現蒙古人民的熱情,下滑音:一杯,感覺方法看到了蒙古人民喝酒時一飲而盡、一杯見底的豪放。
解決了歌曲中的難點裝飾音,讓學生在模唱中體會到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韻味,就可以自信、大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
4、多聲部伴奏
為了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形式表現歌曲,結合課前互動,我加入了簡單地多聲部的的伴奏。根據新課標重視并著力加強合唱教學要求,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
伴唱:·0000|0000|0000|0000|賽勒日賽-|賽勒日賽-|
聲勢: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
律動:舉杯····敬酒··· 飲酒····舉杯
··· 拍腿交叉|拍手捻指|
措施:1、學生演唱歌曲,唱到“賽勒日外咚賽”時,加入固定節奏性伴奏,還可以逐步加上聲勢。方法有:先是老師為學生伴奏師生合作、逐步過渡到小組合作、生生合作,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設計意圖】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以音樂為載體,加入了簡單地多聲部的的伴奏使學生從聽覺、視覺、動覺進行感知,演繹歌曲,體會歌曲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從而豐富了學生的體驗,。這就是我的課堂極簡中的豐富。
。ㄋ模⒄故竞献鳌ざ喾N形式的演唱
有了前幾個環節豐富的鋪墊,加上學生從始至終都在參與體驗,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表現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展示:運用多種演唱方式來表現歌曲的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預設效果:學生可能會運用領唱、齊唱、對唱,再加入固定節奏型伴唱和打擊身體、拍手、律動等多種形式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合作展示,使學生體會情緒由薄到厚的音響效果?赡軙迅枨堇[的豐富而有靈動。
。ㄎ澹⑼卣寡由
1、對比欣賞長調歌曲《牧歌》
分析兩首音樂的異同
相同點:蒙古族民歌,一段體結構,由兩個樂句組成的
不同點:
節奏、速度、情緒
·2、長調與短調
觀看《快樂大本營》中蒙古族長調與短調視頻,討論總結出長調與短調的特點:
長調:節奏自由·旋律優美·····抒情·悠久綿長
短調:節奏整齊·旋律起伏較大·熱情的·緊湊熱烈
【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視頻,讓學生總結出長調、短調的特點,體驗到音樂的相關文化,開啟“多維度”思考和體驗的音樂思維能力。
。z測評價
1、聽辨長調、短調
聆聽《遼闊的草原》、視唱《嘎達梅林》,寫出他們分別屬于長調還是短調;
2、課后延伸·教材p31課后作業
用彩筆在《嘎達梅林》的樂譜上標出樂句,說說這是由幾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
3、總結:民歌
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具有流傳性。
在《銀杯》音樂中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第15冊第四單元中的一首京歌——《唱臉譜》。我的說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說教材分析、說學生分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教學效果、說我個人的作為音樂教師的基本功。
本節課教材對學生了解和認識國粹京劇極其重要的引領作用,著重讓學生體驗和感知京劇的特點和獨特魅力,特別是對京劇藝術進行深入的探索與感知。使同學們愿意探索與京劇藝術有關的文化知識并參加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八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京劇藝術對他們來說很新奇,八年級還是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京劇興趣產生與否,決定了他們對音樂審美的態度。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感受、體驗京劇的行當、臉譜、服飾、唱腔、情緒,能初步分辨京劇的行當、角色、文武場等音樂文化識。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對京劇行當、唱腔、情緒的判斷力,增強對京劇藝術的理解能力,感受、體驗京劇的美。模仿京劇的韻味,演唱戲歌《唱臉譜》,能夠伴隨鑼鼓經走臺步及亮相。
3、情感目標:能對京劇藝術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京劇,愿意探索與京劇藝術相關的文化知識
【教學重點】: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并能用一定的京劇韻味來演唱歌曲《唱臉譜》。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多種審美實踐活動中初步感受京劇的特點,培養學生對京劇的興趣。
【教法】
我運用了講授、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做多種形式的參與和感受。啟發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做到聲像結合、視聽結合,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使之貫徹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音樂的意境。
【學法】
體驗、比較、探究、合作的學法
對于音樂課,我的設計理念是: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音樂氛圍,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獲得新的感受。在本節課上我一直以激發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和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為主線,喚起每個學生的心靈共鳴,使他們盡情地暢游在戲曲藝術的海洋中。
為此,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我采用了動感時尚的表演京劇節目形式,歌曲《粉墨人生》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上課伊始,就對本課充滿了好奇。激發了學習熱情。精彩的教師示范,引發學生共鳴。
設計意圖:創造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情感。
【環節二 視聽感知,走近京劇】
精彩京劇選段視頻欣賞,引出京劇的行當。徹底征服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完成對京劇行當及相關知識的認知,在合作體驗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流暢的完成從興趣到知識的過渡。
教學意圖:學生經過視、聽、演加強對京劇藝術知識的理解。
【環節三 勇于實踐,提升審美】
1、整體聽賞歌曲《唱臉譜》,用學過的知識來感受歌曲。
2、欣賞美麗的臉譜圖案,并引導出臉譜圖案的含義。
3、完整演唱歌曲,難點部分教唱。
4、“我是小戲迷”環節,實踐中提升審美能力。
教學意圖:在實踐學習中,進一步體驗京劇的樂趣和美妙。
【環節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完美的課堂應該能夠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投入,通過幾個有特點的戲歌實例向學生表明,美妙的京劇離我們并不遙遠的,在流行音樂中完美結合,產生精彩的效果。只要大家積極的探索,夢想總會實現。
【環節五:教師寄語——小結】
京劇讓我們音樂更加絢爛;音樂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多姿;音樂為我們插上尋找夢想的翅膀,讓我們在音樂的曼妙天空下,自由的翱翔!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喜歡、熱愛音樂,用音樂美化我們的人生!這也是我這樣設計這節課的目的。
【板書】
我的板書展示出了這節課的知識要點——京劇的相關知識及教學流程。
【效果】
我認為我的這節課能夠讓學生體驗和感知京劇的特點及獨特魅力,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戲曲的美,是一種享受。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使同學們愿意探索與京劇藝術有關的文化知識并參加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也因為我個人的教學和藝術功底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材第八冊的第五單元中的《雨花石》!队昊ㄊ肥且皇仔蓛灻,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它動聽的旋律給孩子們的眼前營造了一副美麗的景象,我們借助歌曲以及講述石頭的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小石頭的藝術長廊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通過學習,讓學生能用中速深情的情緒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們的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煉,讓學生在自然中呼吸著美麗的氣息,在自由中抒發著創造的理想,讓藝術的生活伴隨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本課的重難點是: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體會休止符的作用。3、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己講講理想。
二、教學方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學習過程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游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在教學中我還采用情景教學法,VCD圖片,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學生創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學生感受石頭的美、音樂的美。
4、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表演參與法,實施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
三、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四、教學過程
1.律動進教室
聽著《雨花石》優美的旋律進教室,學生提前感受歌曲的美,能更快的而今如音樂的角色。
2.發現你的美
以談話的方式導入,師生共同交流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到戶外去收集一些你自己比較喜歡的小石頭,現在請大家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教師與學生一起觀察小石頭,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發現石頭的自然之美。
你的小石頭哪里最吸引你?你喜歡它的什么特點?
小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安靜的存在著,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許多異想不到的驚喜。
師生在交流中升華認識:原來,有許多事物、許多美麗需要我們去尋找、去發現。此處加入背景音樂《雨花石》。
3.學唱歌曲
播放音樂《雨花石》并請學生生觀看一些有關石頭的圖片
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教唱歌譜。在教唱歌譜中注意難點的解決,分別出示以小石頭造型的節奏卡片,復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還有新學的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學生根據直觀判斷時植的長短,并口讀,練習。
有感情的讀歌詞
聽琴聲輕聲哼唱歌曲。其中請學生體會與比較:運用休止符的地方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如果不用會怎樣。唱一唱,比一比,說一說。
請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教師總結石頭可貴的精神。石頭雖小,卻有很多的作用等我們去發現。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里創造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里。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新疆之春》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音樂欣賞曲目,第三課時。初中音樂第七冊屬于中學生學習音樂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一般音樂能力,著重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而第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春之聲》,則重點是了解、感受新疆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感受春天美好時光。中國民族音樂,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富有民族生活氣息,是勞動人民的指揮結晶。學生通過學習,將加深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藝術,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曲作者是馬耀先、李中漢。樂曲采用維吾爾族音樂素材,表現了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幸福生活、歡欣鼓舞的生活情緒。樂曲的感情樂觀豪爽,樂思奔放流暢,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特點。結構為單三部曲式。
二、說學情:
鑒于上述認識,我認為本課音樂欣賞要降低困難系數,利用學生已有的音樂根據教育學和人類智力發展規律表明:初一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階段,這一階段抽象思維能力處于形象思維,而音樂欣賞恰恰就是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習方式。通過聆聽音樂,找到切入口,著重讓學生感受音樂、體驗音樂,開闊音樂視野,并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三、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倭私馕覈贁得褡逡魳,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
、隈雎、感受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的風格,并體驗小提琴齊奏的藝術特征。
、勰苎莩、背唱《青春舞曲》
、苣軇撛煨缘貫楦枨、樂曲配伴奏
根據教材編排的目的和教材本身特點以及教學大綱關于初中音樂欣賞課的要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定為:重點:感受、體驗音樂,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難點:為樂曲編配伴奏。
①感受新疆民族音樂風格,體驗小提琴演奏的藝術特征。
、谀苡蒙磉厴菲鳎ㄊ謩、自制樂器)為樂曲配伴奏,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
四、說教法:
根據初中音樂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以及初一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我認為本課音樂基礎知識,欣賞不必要精講細唱。只需從整體上把握,培養學生音樂欣賞感知力,開闊音樂視野,訓練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鑒于這點認識,本課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①愉快教學法;②復習引入教學法;③提問教學法;④試唱教學法;⑤點撥教學法。其中以①愉快教學發法;②復習教學法;③試唱教學法;④點撥教學法等為主要教學方法進行施教。
說學法:
1、自學法: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識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本課中,著重培養學生音樂欣賞的習慣,達到自覺主動參與音樂欣賞實踐活動。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略)。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大屏幕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學生伴隨音樂走進教室。優美的音樂,動人的畫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歌舞之鄉--新疆
2、復習導入:列舉常見的新疆民族-復習歌曲《青春舞曲》:起伏流暢的旋律,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密集而富有動感的節奏,展現了維吾爾族民間舞蹈的特有風采。 師生隨著樂曲邊唱邊做運動,自發表演,充分展示自我。
3、整體感知:1)感性欣賞《新疆之春》:讓學生看著畫面,聆聽音樂,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和音樂風格。
⑵設置疑問:A、樂曲的音樂風格怎么樣(音調、節奏) B、樂曲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C、是采用哪種演奏形式? 根據設置的疑問進行討論,教師整理歸納:這是一首新疆音樂風格的樂曲,演奏樂器是小提琴,伴奏樂器是鋼琴。
。3)作品簡介:教師簡介樂曲有關的背景知識:《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獨奏曲,作曲家馬耀先、李中漢,采用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素材,1956年創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樂風格的樂曲,樂曲的感情樂觀豪爽,曲調優美、流暢、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4)視唱練習(音樂主題):引導學生擊拍、視唱練習。(要求:旋律順暢、節奏準確)精講多練,以唱代講,以唱入境,以唱悟情,最后熟唱樂曲主題。
4、理性欣賞,突出重點:復聽音樂,加深對音樂藝術形象和藝術風格的理解,達到感性到理性的認識。 引導、啟發:展開想象的.翅膀,跟著音樂一起飛翔。
5、藝術創作,突破難點:分組創作: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小樂隊,利用身邊樂器(身勢、唱歌、跳舞)或自制樂器,為樂曲《新疆之春》編配伴奏,教師指導,適時點撥。
7、教師總結:《新疆之春》帶領我們領略了天山風光,了解了新疆的民族音樂風格,體驗了祖國民族音樂的魅力。
六、說板書設計:
譜例便于教師指導,學生容易掌握并準確熟唱樂曲主題。
七、說教學效果:
說好的教學效果,關注到:課堂情緒、興趣培養、知識掌握、能力提升(創造、合作、表現等)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ㄒ唬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節課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節課,第一單元以“青春的旋律”為主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青春”的意義,于歡樂、健康中步入青春期。而歌曲《青春舞曲》活潑明快、富于民族特色,歌詞具有教育意義,教育同學們要珍惜青春,不要虛度年華,同時結合節奏和舞蹈的創編,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又符合青少年活潑、富有朝氣的特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培養了協作精神。所以 ,本節課在本單元占有重要地位,對學生成長起了積極作用。
。ǘ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2、能力目標:學會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青春舞曲》。
能夠根據歌曲的風格,結合一些舞蹈來表現,加深對歌曲情緒的感受。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陰。
。ㄈ 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
2、教學難點: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理解歌曲的歡快情緒,鍛煉對新疆民族舞蹈動作的創編能力。
二、教法分析
。ㄒ唬┙谭
1、自然過渡法:我不會為學歌曲而直接打開課本,而是通過引導、欣賞使得學生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今天所要學的內容。
2、視聽結合法: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啟發下體驗和感知歌曲的風格特點。
3、競賽教學法:根據初中生表現欲望強烈的性格特征,在教學中進行表演比賽,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ǘ⿲W法
1、學生自覺參與歌曲分析,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知能力。例如:在學唱《青春舞曲》時,學生隨樂自學歌曲并分析歌曲。
2、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善于合作。例如:本課設計一些節奏練習和舞蹈表演,學生一定很感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團隊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4分鐘)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擁有著各具特色、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歌舞。【多媒體播放《達坂城的姑娘》】
向同學們提出:
1、 剛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
2、 它是哪個民族的?
(生:《達坂城的姑娘》,新疆)很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到新疆去看一看吧!【課件:欣賞并簡介新疆風土人情】我們本節課要學的就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課件《青春舞曲》】
。ǘ 隨樂學唱歌曲《青春舞曲》(16分鐘)
1、 聽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提問:請學生說說這首歌曲的旋律、節奏各有什么特點?它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旋律——優美 節奏——明快 情緒——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活力)
2、再播放三遍歌曲。當聽第一遍時,請學生打開課本,邊聽邊跟隨音響唱樂譜,并跟著歌曲的拍子拍手,體會節拍感覺;當聽第二遍時,請學生找出主要節奏型,邊唱邊拍出節奏型;(可多叫幾位同學表演)【課件:主要節奏型
XXXX XXXX XXX X | XXXX XXXX XXX X |】 當播放第三遍音樂時,學生隨樂哼唱。
3、學生用正確的演唱情緒完整連唱,教師指揮。要求唱出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活力的情緒。(唱完后,教師評點)
4、學生分組分段演唱,唱后互評,教師總評。
。ㄈ┳髡呓榻B(4分鐘)
王洛賓:中國20世紀最負盛名的民族音樂家之一,籍貫北京,193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他1938年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并從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間曾先后兩次入獄達十八年之久),將傳奇般的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他一生創作歌劇七部,搜集、整理、創作歌曲1 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冊,他的作品多以情歌為主。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并且榮獲國家頒發的“金唱片特別創作獎”;《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蓋頭來》、《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銀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已成為中華音樂寶庫中的經典之作。為表彰他為20世紀中華音樂傳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4年7月授予他“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然后多媒體播放《掀起你的蓋頭來》。
(四)隨樂舞蹈(20分鐘)
新疆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只要你踏上這遼闊的土地,就會被那悠揚的歌聲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們知道新疆維吾爾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動作嗎? 1、播放《青春舞曲》伴奏,請幾位同學跟教師一起學做基本動作。(帶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
2、請同學們分組準備表演,然后自我評價哪組表現最好。
3、對學生的表演給予肯定、表揚。然后請學生朗誦歌詞,說說給了他們什么樣的人生啟迪呢?(學生讀完后各抒已見)
4、這首歌的歌詞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現實告訴大家: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復返,有些事理卻是一去不復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鳥兒一樣,飛去后即不再回來,所以我們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時光。
。ㄎ澹┗匚缎〗Y(1分鐘)
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對祖國美麗的新疆和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喜愛我們的民歌,只有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時,優美歡快的歌舞讓我們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讓我們感悟到:花無再開日,人無再少年。青春的腳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陰稍縱即逝。讓我們把握青春,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積極進取吧!
四、教學效果
本課以素質教育為目的,面向全體學生,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音樂學科特點,從欣賞、唱歌、表演三方面使全體學生得到充分體驗,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1
一、教材分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激動人心、奮發向上、慷慨激昂的進行曲,也是中國的國歌,曲調線條流暢振奮人心,內容在本冊書中占有重要地位,能為以后歌曲欣賞打下基礎。
根據上述材料分析,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其發展規律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感受欣賞并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連貫歌唱并從中受到相應的思想教育,學習三連音。
結合本課實際,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突出以上教學重、難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體驗、學習團結斗爭的民族精神。
2、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紅色音樂,了解中國的革命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3、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說教法
根據膠南市音樂“‘雙主’活版塊”唱歌課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在本課教學中我將重點采用:激趣誘導、引導感受和體驗學習等方法。讓學生在觀看、聆聽、演唱等一系列活動中促進學生音樂感知、情感體驗和審美情趣的培養,讓學生養成參與意識和群體意識。
三、說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想以音樂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體驗、探究、發現、創造、表現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講求音樂課的學科特點,在課堂中,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滲透必要的音樂知識,為學生更好的欣賞、感受、表現音樂作理論上的儲備。
因此,在學法指導時,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自悟探究、自主練習、等學習方式,注重發展學生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膠南市音樂“‘雙主’活版塊”唱歌課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營造氛圍。 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導入做為前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開始上課時我請學生欣賞《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鮮艷的五星紅旗升起時,都會放什么歌曲嗎?學生回答,之后我揭示課題。一開始我并沒有讓學生聆聽歌曲,而是讓學生了解國歌的創作背景,使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創設一定情景,擴大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從而引入本課內容,力求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2、反復聆聽,適度表現。 新課標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吳斌老師也曾經多次指出:真正的音樂是不用教的,是聽出來的。本堂課上,我會重點引導學生反復聆聽音樂。并且每次都會讓學生帶著不同的要求去聽賞,避免學生因反復聆聽帶來的逆反心理;诖,我將這個環節又分解為以下幾個小環節:
(1)初聽全曲,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將讓學生從歌詞和音調兩個方面來感受歌曲的風格。
。2)深入聆聽,體會感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組織學生聆聽伴奏來朗讀歌詞,并展開簡短討論,讓學生體會情感來實現本課的教學重點。
。3)琴聲引導學唱歌曲。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電子琴讓學生跟琴聲分句唱詞,運用聽唱法來完成歌曲的學唱,并給予必要的提示,最后完整的初唱全曲。
。4)學生質疑,在學生學唱歌曲的同時,找出自己不會唱的小節,例:歌曲中反復出現的三連音和休止符以及歌曲開始的弱起,都將在這一環節中加以解決。
通過第二環節的處理,讓學生達到“唱會歌”的目的。
3、藝術加工,陶冶情操。 “唱會歌”不一定要經過教學,但“唱好歌”必須經過教師的引導才能完成。借助上一環節中對《國歌》歌詞的討論理解,引導學生將歌曲要表達的情感自覺自信的表達出來。這其中包括對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以及進行曲的風格特點等進行處理。通過本環節的教學,讓學生達到“唱好歌”的目的。
4、情感升華,陶冶情操。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借助前幾環節的鋪墊,學生基本能按照歌曲的要求來演唱歌曲,在此基礎上,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為祖國奮力奪冠,站在領獎臺上,奏響《國歌》,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進而想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雄壯的樂曲聲中,正以無比堅定的步伐闊步前進。這樣一來,在升華學生情感的同時,也將課堂氣氛推向一個高潮。
最后,全體起立,多媒體播放天安門廣場現場升旗儀式,伴隨著嘹亮的國歌,在學生更富感召力的演唱聲中,結束本課。同時也達到了音樂課的終極目標——“會唱歌”!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2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雙流縣東升一中的李華。我說課的題目是唱歌課《無錫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下冊,今天我將分別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四個環節進行說課。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江南,風光秀美,人文薈萃,這里富饒美麗。江南的音樂,也如江南的山水般的秀麗柔美。
《無錫景》是引領學生感受我國江南音樂魅力的一首歌曲,歌詞描述了無錫的歷史名勝和風土人情,呈現出一幅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的風情畫卷,旋律細膩秀美,富有江南小調的特色。有多種變體,所唱題材內容也十分廣泛,曲調在我國流傳甚廣, 表現了江南音樂的獨特風格。歌曲為五聲調式:為“起、承、轉、合”的結構,四個樂句皆是趨于下行。歌詞中常用“呀”“末”等襯詞,聽起來親切柔和、優美、耐人尋味。極大的附和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新的教育理念。 本節課,我在教學設計和執教的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學習、發展,讓課堂動起來”的要求
通過師生間、生與生間的交流,把生活音樂化、音樂生活化,激起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愛上江南音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用親切、柔和的語調歌唱《無錫景》,唱出江南民歌旋律優美、嬌甜軟膩的特點。了解江南人文地理與江南音樂的關系。(知識與技能)
2、從視覺、聽覺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學唱時采用欣賞法、跟唱法、加強體驗,以樂動情,引起學生熱愛江南音樂(過程與方法)
3、通過對江南美景的體驗、通過學習江南民歌和民間音樂,增強學生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熱愛
。ㄇ楦袘B度與價值觀)
三、說教學重點及難點
在本課中,我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唱歌曲《無錫景》,感受和體驗音樂作品的情感,能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在本課中可能會出現的教學難點是:①音樂的節奏和裝飾音;②準確把握歌住歌曲中出現的“呀”、“末”等襯詞,表現出江蘇民歌特有的風格特征(我認為:要解決這個難點,一定要讓學生多聽,多感受,并且多做有氣息支撐的、連貫的、高位置的發聲練習)
四、說教學方法
綜合以上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
2,欣賞法教學
3,跟唱法教學
4,討論教學綜合以上教學方法,下面開始說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4個步驟來進行我的教學。
1、導入
老師完整的演唱一遍《無錫景》,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引起學生想要學唱本首歌曲的激情。
2、學唱《無錫景》
在新歌學唱的環節中,我又分了以下幾個步驟:
1、初聽:
以《無錫景》為背景,來播放課件:關于歌曲《無錫景》中所出現的景點的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音樂的情緒,一邊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無錫的自然風光,感受人無錫的文地理環境,進一步增加對無錫、對江南的熱愛
2、復聽: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并提出問題:
a 、歌曲的旋律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是婉轉抒情的還是熱情爽朗的)
b 、歌曲的拍號是?強弱規律是?它的劃拍形式是怎么樣的呢?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思考來做簡單的音樂分析,得出答案 ,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練聲:
、拧⒂帽臼赘枨械55 621‖來作練聲曲,引導學生表情放松,我選擇這這段旋律來練習的目的是:1、難度適中2、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了本課的教學歌曲。在這段練聲曲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行第二次練聲。
、、看譜,“lu ”來唱整首歌曲。
在第一次有了高位置的練習下,進一步練習,達到學唱《無錫景》的第一步——在實踐中,熟悉旋律的作用。并引導學生發現難點(節奏和裝飾音)、解決難點。
⑶、在解決了本課學習難點①之后,老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lu ”,既保證了學生正確歌唱方法,并且讓學生正確的、完整的掌握了《無錫景》的旋律,為后面的學唱打下了強有力的基礎。
、、朗讀歌詞
在學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之后,引導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保證學生在歌唱時,能規范的咬字歸音。
、、老師用鋼琴伴奏,引導學生在旋律中,加入歌詞,完整的學唱至唱會《無錫景》,完成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課堂活動“去掉歌曲中的襯詞演唱與原來的演唱”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發現襯詞在歌曲中的奇妙之處,理解民族音樂中的地方特色的不可忽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進一步了解江南音樂,慢慢的喜歡上江南音樂。
、恕⑴c學生一起進行一個簡單的音樂分析,找出出本首歌曲的調式特點,并引導學生帶著最好的情緒、優美柔和的演唱《無錫景》
3、拓展“找民歌、唱民歌、品民歌”
在教學的最后,我設置了“找民歌、唱民歌、品民歌”的課堂活動進行教學拓展。
其中“找民歌、唱民歌”是讓學生在本課的學習基礎之上,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江南民歌,并唱兩句的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到江南音樂的學習中去,通過實踐來了解并掌握江南音樂 “細膩、委婉、柔和、富有情韻” 的風格特點,從而喜歡江南音樂。再通過“品民歌”來讓學生了解江南音樂與江南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征之間的關系、愛上江南,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4、在歌聲《茉莉花》中結束本課
在本課結束時,我做出評價性總結,組織學生齊唱他們最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最后感受江南音樂的優美如同一幅幅煙雨蒙蒙的國畫,被遠遠傳唱。
在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
首先,我簡單說一說我對于教材的理解。
《江河水》是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節欣賞課,是一首雙管獨奏曲,它從另一個側面演繹著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江河水》五十年代初經加工整理成為一首雙管獨奏曲,六十年代初由黃海懷移植為二胡獨奏曲后流傳更為廣泛。無論作為雙管獨奏曲,還是作為二胡獨奏曲,《江河水》都能展示其驚天地泣鬼神的獨特魅力,樂曲開始,雙管從最低音區起奏,旋律連續四次四度上揚,悲憤之情迸發,隨后旋律即層層下落引出主題。樂曲第二部分音調平穩,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同音轉調方法,由第一部分的激越的A羽轉入暗淡的A徽同主音調使他和第一部分形成調性色彩的對比,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樂曲展現出激動、憤怒之情,音樂由哭訴、沉穩變成憤怒的聲討和激昂的反抗,極大地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二、說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音階基礎知識和音樂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夠自己獨立演唱簡單的音樂;這一階段學生學習自制力不夠,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所以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多引導多關注;初中階段處于變聲期階段,在進行演唱之前一定要提示學生保護嗓音,并注意健康、衛生用嗓。在這一階段學生比較喜歡流行歌曲,可以適度的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流行音樂進行組織授課,讓學生能夠樂于學習并忠于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樂曲《江河水》,感受歌曲中表達的悲憤情感。
過程與方法: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比較、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知道哭腔音樂和樂曲《江河水》的音樂特點。
知識與技能:能夠了解雙管;能夠用語言表達出對音樂的感受。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分析各段落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感受,并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難點是試著學唱主題部分的旋律,根據音樂要素進行分段分析。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聆聽法、對比法、分析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感受體驗、分段聆聽、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將采用視頻導入法,播放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包括巴烏、鋼琴、葫蘆絲、雙管,學生說一說能聽出哪些樂器的聲音并說出樂器得名稱,之后向學生們展現雙管,觀察雙管的外形特點。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出不同的樂器能夠吹出不同的音色,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一首用雙管演奏的樂曲《江河水》。在學生的回答中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既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感受體驗環節
感受體驗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江河水》,并提問同學們歌曲歌曲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通過初聽,學生能夠說出歌曲從低音區起奏,整首樂曲讓人感受悲傷、凄涼、低沉。隨后復聽歌曲并繼續提出問題:歌曲的曲式結構是怎樣的?可以拿出之前搜集的資料進行討論。學生談論分析后可以回答出,樂曲為三部曲式,包括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二段。在學生回答后,我會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并總結。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音樂特點以及樂曲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分段聆聽環節
分段聆聽樂曲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一環節,我選擇用對比聆聽的方式展開教學,精心誘導,變枯燥為生動,學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聆聽引子部分,學生聆聽后分享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通過聆聽學生可以發現節奏自由、情緒是凄涼地。緊接著聆聽第一段并進行分析,第一段的速度是慢速、悲痛、傾訴的,感受樂曲所表達出主人公的茫然無奈,帶領學生學唱歌曲的樂譜旋律,并跟琴彈唱,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樂曲。教師引導學生聆聽第二段,并讓學生說出第二段跟第一段對比有什么樣的不同,學生可以發現速度變換了,第二段為原速,情緒為若有所思地。
其次,學生對比聆聽第三段與第一段,學生可以發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速度與力度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樂曲展現出激動、憤怒之情,音樂有哭訴、沉思變成憤怒的聲討和激昂的反抗,極大地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最后學生帶著情緒完整的聆聽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提高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并讓音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播放二胡版的《江河水》,學生對比欣賞,開拓視野,更深一步的感受《江河水》的音樂情緒,以及不同音色的樂曲特色。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學生又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獲,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在作業部分我會布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請學生搜集收集《江河水》有關的其他知識,下節課共同分享。
這樣既可以重新為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起到加深記憶的作用,同時又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下,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
【初中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說課稿11-16
初中《牧歌》音樂說課稿11-11
初中音樂說課稿11-24
初中音樂說課稿精選11-08
音樂說課稿初中模版11-28
初中音樂《櫻花》說課稿11-07
初中音樂《牧歌》說課稿11-21
初中音樂《牧歌》說課稿12-22
初中音樂桑塔露其亞說課稿11-24
初中音樂國歌說課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