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物《物質運輸的路線》說課稿范文
一、說教材
《物質的運輸路線》是河北少兒出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章《愛護心臟 確保運輸》的第三節,血液循環的途徑這部分知識是教學的重點。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的血液,血管、心臟等知識的深化,又是后面學習呼吸、排泄等章節的前提和關鍵。這部分內容是《生物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第五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識,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需要經過循環系統運送到身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人體所產產生的廢物也通過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等的協調活動排出體外,因此本章內容起到了聯系各部分知識的作用,而第三節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課程目標中》指出: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所以我把以下四個知識點作為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1.分析血液循環的途徑;說明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關系。
2.概述血液循環的組成和路線。
3.描述動脈血、靜脈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環的意義。
4.說出血液、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關系及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關系。
能力目標指出,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表達交流的科
學探究能力,發展合作能力。因此我把以下三點作為這節課的能力目標:
1.提高表達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為了能始終貫穿情感態度教育,確立本課的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究知識的樂趣。
2.鼓勵學生通過分析找出答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本節課所確立的知識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能力,把血液循環的路線和循環的意義以及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確立為本課的重點。使學生能深刻正確的認識血液循環及其意義。
血液循環的知識比較抽象,理解血液循環的整體過程和體循環及肺循環環的關系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把二者作為本節的難點,希望能使學生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是獨立進行的,匯合于心臟,組成完整的循環途徑。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的三個層面的教學目標和確立的重點、難點,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學法,如多媒體教學法能直觀的把一些抽象問題形象化、生動化,易于理解;討論法有利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啟發式教學法可以發揮學生的探究的潛能,自主地進行學習。在教學中綜合運用這些教學方法可以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說教學準備:
1.老師的準備:制作的課件,把血液循環以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增強形象生動性。給每位學生復印一張探究活動報告單,供學生上課自己畫出血液循環的途徑。
2.學生的準備:復習心臟的結構,和心臟相連的血管的名稱及血液流動的方向。為循環途徑的學習打下知識基礎,便于理解血液流動的方向。
六、說教學設計:
(一)復習:(啟動課件,出示心臟的結構圖)
心臟的四腔中血液流動的方向,及和每個腔連通的血管分別是什么? 通過復習這一內容有利于學生順利的完成血液循環途徑的學習。
(二)引入:
通過身邊事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三)教學活動設計:
1. 提出問題(展示血液循環模式圖課件flash動畫):
假設有個紅細胞,隨著血流在人體內周游,如果以左心室為出發點,那么它旅行的路線是怎樣的?如果讓你對它的旅程進行劃分,你認為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多媒體課件內容,在學生活動報告單中標注血液循環的途徑。
設計這一活動,可以使同學積極去探究血液循環的途徑,通過已有知識,在小組同學的努力下共同完成血液循環途徑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為進一步突破血液循環途徑這一難點問題打下基礎。通過學生上臺發布結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發布完結論,要給學生一種積極的評價,肯定他們的成果,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
2結合學生的結論,進一步鞏固血液循環途徑,結合課件,強化循環途徑的學習。
師:為了便于我們研究,我們把血液循環的途徑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在心臟與全身各組織器官之間的循環。動脈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動脈,經各級動脈,到毛細血管網處進行氣體交換變成靜脈血,再經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
肺循環是血液在心臟和肺之間的循環。靜脈血由右心室射入肺動脈,在肺泡毛細血管處進行氣體交換變成動脈血,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完成了第一個教學重點的——血液循環的路線的學習,同時也突破了這一難點問題。
3.動脈血、靜脈血的概念這一種重點的學習:
師:通過剛才大家的研究和討論,我們了解了血液循環的途徑,我們提到了動脈血和靜脈血,學生必然會有疑問,通過自己查閱《小辭典》,就會明白這兩個概念,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進一步強調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在提出有關的問題(教材中“大家談”欄目的內容)
(1)“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靜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這種說法對嗎?
回答:這種說法不對,從概念上看,動脈血、靜脈血的劃分是從含氧量的多少和血液的顏色來區分的,而不是以血液所在的血管名稱來劃分的。從循環途徑上可以看出,肺靜脈中流動的是動脈血,肺動脈中流動的是靜脈血。因此說“動脈中流動的是動脈血,經脈中流動的是靜脈血”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通過前邊的學習,在討論這個問題學生會很有自信,容易做出結論,同時鞏固了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實現了第二個教學重點的學習。
(2)肺循環和體循環途徑分別有什么意義?
學習了動脈血、靜脈血的概念,結合課件,通過老師的啟發和學生的努力就能夠說出這個問題。
肺循環把體循環帶來的一部分代謝終產物運輸到肺部,進而排出體外,并把含氧多的動脈血運回心臟。體循環把含氧多的動脈血運輸到全身組織各處,并把全身組織處的靜脈血運回心臟。
演示課件:體循環和肺循環獨立進行,在心臟處連通在一起,構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保證了體內物質運輸和交換,使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得以正常的進行。
在此,實現了本節課的第三個教學重點,同時也使一個難點得到了突破。
4.血液、組織液、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課件演示淋巴的形成)
學生描述三者之間的關系。
明確三者關系后,進一步通過課件來說明,組織液一部分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流經各級淋巴管及大小不等淋巴結,最后匯入鎖骨下靜脈,進入血液循環,這個過程叫淋巴循環。淋巴循環不僅可以調節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平衡,還有回收蛋白質和脂肪的作用。
使學生了解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的關系。實現了第四個知識目標。
5.進行小結:
總結循環系統的作用,同時強調應該加強循環系統的保健,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6.思考題的設計:
首先呼應課題引入時的問題,通過學習,學生很容易回答,然后討論課本中想一想的問題,可以幫助理解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的關系,也體現了物質運輸這一內容的重要性。
7.說練習題的設計:
通過練習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第一題主要體現了血液循環過程中物質交換的過程;第二題復習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關系;第三題即是一個輸液的常識問題,輸液是通過靜脈輸入的;第四題是循環路線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七:說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應該有利于學生多主動發展,注意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積極引導學生真正改變學習方式,提高終身學習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定性評價,在活動中充分給與學生肯定的評價,同時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給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初中生物《物質運輸的路線》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濃度》說課稿07-15
高中化學《物質量濃度》說課稿06-23
感染性及感染物質運輸應急預案10-23
初中生物說課稿06-10
細菌說課稿初中生物細菌說課稿12-19
高中化學必修1《物質的分類》說課稿07-18
初中生物說課稿【推薦】12-10
初中生物教案及說課稿08-26
初中生物優秀說課稿06-10
初中生物《鳥類》說課稿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