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秦王掃六合》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秦王掃六合》.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這一課的理解和設計: 1,教材分析 2,教學方法 3,學法指導4,教學程序.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秦王掃六合"這節課位于魯教版課標教材六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的第一節.其中本課所在的第三單元在整個中國古代史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而本課在第三單元中又處于中心地位.《歷史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學生要"初步具備閱讀,理解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對秦始皇的功過如何評價,自古以來眾說紛紜.學完本節課學生可以結合學到的知識客觀的評價秦始皇,對今后學習我國不同時期的歷史也將有極好的啟迪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
(2)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歸納并試評"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作為一名中學生有責任維護國家領土完整.
3,教學重點與難點
(1)"秦的統一"是本課的重點
貫穿本課的核心問題是"統一";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秦朝的統一是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開創了一個新局面.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雖然也出現過分裂割據的`時期,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秦始皇在政治,文化,思想等領域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焚書坑儒,北筑長城,開發南疆,對鞏固封建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焚書坑儒"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焚書坑儒"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易主觀臆斷.由于本課涉及的空間概念較多,初一學生因見識與閱歷的因素,難以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為了把歷史事件和空間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深刻的印象,我將結合多媒體課件把"焚書","坑儒"的場面用動畫演示出來,把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調動起來,將有助于對難點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本課采用的是引導探究教學法.
(2)教學用具的運用: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體驗歷史,播放秦統一后統一了貨幣,度量衡,文字和"焚書坑儒""北筑長城和開發南疆"的影象資料.然后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思考歷史,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探討解決問題.
三, 學法指導
《歷史課程標準》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勇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初步了解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學會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現實問題,加深對歷史的理解.
四, 教學程序
我對教學程序的設計分四個環節:創設情境——學習探究——總結評價——知識延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我首先用多媒體放映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戰國末期強大的秦國不斷通過戰爭,兼并東方各國的土地,最后統一六國的影象資料.首先提問:"為什么秦有條件來完成統一 "讓學生自由發言.通過剛才氣氛的渲染,學生好象置身其中,興致盎然,情緒活躍,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之中,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歸納出原因:(1)客觀上的需要:結束了諸侯割據局面,完成封建國家的統一,是春秋戰國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實際上的可能:秦國具有完成統一的實力.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也為后面的知識難點作了鋪墊.
第二環節:學習探究.教師首先提出一個問題:哪位同學能談一談如果你是秦始皇,你統一六國后將會做什么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自然的問題過渡中產生強烈的興趣,為下面列舉"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采取的措施"創設有利條件.當學生沉浸在問題中時,電腦展示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采取的措施:(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運用電腦圖示逐次演示,秦始皇通過郡縣制把地方上的權力集中到中央,這就是中央集權;又通過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里,這就是君主專制,這樣就形成封建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皇權是權力的中心.這樣通過電腦逐次演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條理化,既便于學生記憶,又可加深理解.(2)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教師首先放映一段動畫:秦統一后天下的百姓是一家人了,一個原來齊國的百姓到秦國來買布,由于貨幣不同,沒有買到.然后他又到原來的楚國,由于布的尺寸不一樣,他又沒有買到.最后他到原來的趙國,但由于不認識趙國的文字最終還是沒有買到.這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剛才的動畫片段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提出:"秦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有什么意義 "通過剛才的討論學生可以很輕松的回答這個問題.(3)焚書坑儒.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教師放映課前搜集的"焚書""坑儒"有關的影象資料,讓學生可以清楚的了解"焚書坑儒"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分組討論:焚書,坑儒這兩件事發生的背景,動機,最后讓學生談談對這兩件事的看法,教師可以在旁邊引導:秦剛剛統一不久,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一.我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中學生尤其是初中一年級學生,其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往往要依賴大量具體生動的史實,借助想象和再加工,才能形成歷史概念,接受抽象的史學觀點,從而系統地掌握歷史知識,然后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史實中進行思考,分析,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4)北筑長城和開發南疆.教師播放長城,靈渠的影象資料,然后通過多媒體填圖的方式了解秦長城的起止點以及靈渠等空間概念.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可以改變歷史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過分依賴教材,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
第三環節:總結評價.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提出:通過《秦王掃六合》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秦統一的原因和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所采取的措施,也知道了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現在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一直被"統一"問題困擾著,臺灣這個游子至今也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請同學們結合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談談你自己的看法.對于學生的看法,教師不做任何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讓他們暢所欲言,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間.
第四環節:知識延伸.對秦始皇的功過如何評價,自古以來眾說紛紜.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或到相關網站查找有關秦始皇的資料,下節課我們將進行一場"秦始皇功過"的辯論會.給學生推薦一些歷史學習網站,讓學生利用互聯網上浩瀚的信息來學習歷史知識,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勇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五,幾點說明
1,本節課給學生創造了在輕松環境下自主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把"秦的統一"與"我們中國的現狀"有機的聯系起來,學會運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現實問題,.
2,本節課主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習內容有機的結合,一些抽象的歷史概念用多媒體演示出來,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帶來了學生思維的活躍,.
3,本節課符合課程標準倡導新的教學觀念,提倡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課后的知識延伸。
【初中歷史《秦王掃六合》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說課稿《荊軻刺秦王》12-13
初中歷史說課稿(通用6篇)07-29
關于初中歷史說課稿六篇06-14
關于初中歷史說課稿5篇06-11
初中歷史說課稿模板八篇06-11
初中歷史說課稿范文八篇05-29
【精選】初中歷史說課稿3篇05-29
【實用】初中歷史說課稿4篇05-28
初中歷史說課稿范文7篇05-28
初中歷史說課稿范文六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