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中說課稿范文匯編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思想
本節課貫徹執行“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發展學生的傳球技能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領悟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說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籃球運動是《全日制高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選修教材,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球傳接球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系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基本技術。傳、接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進攻戰術配合質量,也反映一個隊的進攻戰術水平,因此必須重視傳、接球技術的學習。本節課是高二學生學習籃球傳接球技術的復習和新授課。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并不復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快速就比較困難。
因此我將本課的重點設計為:跨步接球,邁步將球傳出。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耐久跑作為副項內容,能夠發展和提高體能,增強心肺功能: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意志品質和堅毅、頑強、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9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中傳球的高度和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7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雙手胸前傳接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
四、說學情分析:
我們知道,學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項目的課,但由于高一年級學生在初中的體育課教學中對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有一定學習,但是技術動作不規范,有些同學持球手型也不正確,因此在進行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前,首先要對原地練習進行復習,糾正動作,鞏固技術,再進行行進間的教學。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直觀演示、講練結合、分層次教學法以及游戲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行進間的技術結構,同時簡化技術難點、降低技術規范,使全體學生快速掌握該技術動作。
學法:采用模仿法、合作學習法、自我評價法等,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合作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氛圍。
六、說教學過程:(請看教學流程圖幻燈片)
在本次課的開始部分,也就是激發學生活動動機,①集合整隊,宣布本課內容,②準備活動,調動身心, 通過各種跑和籃球操的方式進行準備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籃球有長時間的身體接觸,熟悉球性,培養球感,提高對球的控制力,但準備活動的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以后的學習技術。時間大約控制在8分鐘左右。
第二部分是發展學生活動能力部分。是由兩個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是復習鞏固原地雙手胸前傳球、接球技術、學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另一部分是耐久跑。第一部分又有四個環節組成。時間大約在20分鐘內。
1、練習方法:
。1)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方法包括:
A、兩人對傳
A、兩人對傳
目的:通過練習,復習原地技術動作,糾正錯誤。持球時,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拇指相對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側后方,手心空出,兩肘自然彎屈于體側,將球置于胸前。肩、臂、腕肌肉放松,兩眼注視傳球目標,身體成基本姿勢。傳球時(圖),后腳蹬地,身體重心前移,同時兩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轉,同時拇指用力下壓,食、中指用力彈撥,將球傳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常見錯誤的糾正方法:
(1)手型不對:方法是反復練習持球動作,并且自己隨時注意糾正
。2)兩肘外張:方法是兩肘加緊垂臂
。3)光兩臂用力:方法是練習全身協調用力
動作要點: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撥(指)、動作協調連貫,雙手用力均勻。
B迎面上步接傳球練習
方法:全班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隊,參加者排成縱隊,①持球面向縱隊站立相距57m。②上步接①傳來的球,做急停后,再回傳給①,然后跑回原來隊伍的后面。接著③上步接①傳球再回傳給。依次反復練習。傳一定次數后,輪流替換①。
要求:上步接球手法正確;接球后要平穩,①傳球的力量要柔和。
目的:為行進間的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做鋪墊。
。2)行進間傳接球
A、兩人行進間傳接球(幻燈片)
我將先配合學生做完整的示范,再進行簡明的講解,講解時主要解決三個問題:1、側身跑。
2、重點:跨步接球,邁步將球傳出去。
3、球的落點:在體前一臂距離左右。
目的:通過該練習,使學生初步體會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動作,并且注意手型和傳球高度。
B、拓展:兩人行進間傳接球+上籃。
這個練習我將進行分層次教學。首先我將要求學生兩個人推進到籃下后右側的同學進行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也可以直接投籃,或是運球后再投籃。但是前提是不能走步。而對于部分層次較差的學生我對于她們的要求可以不投籃。
在學生練習時,對學生掌握的傳、接球技術動作應及時做出評定,肯定正確動作,對錯誤動作采用預防和糾正錯誤法。還應注意因材施教,普遍的錯誤集體糾正,個別的錯誤單獨糾正。
目的: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對技術動作的進一步掌握以及提高學生在移動中對球的判斷和對周圍環境的觀察。
另外耐久跑階段,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所以本次課我的設計是采取游戲形式的教學方法,這個游戲跑就是“傳遞火炬”練習,因為今年是奧運年,這段時間各大城市又是在傳遞奧運火炬,所以設計了這個“傳遞火炬”的練習。主要方法是全班分成人數兩等的兩個隊,有①隊排頭手拿火炬開始饒籃球場地的端線、邊線或中線慢跑,②隊排頭饒另一方向慢跑前進,若兩隊交叉,則①隊排頭將手中的火炬交給②隊排頭,①隊排頭交接火炬后則跑到隊伍的尾端,①隊的第二個同學則變成①隊的排頭,②隊排頭與①隊再一次交叉后將火炬交給①隊的新排頭,以次類推,直至所以的同學都交接火炬。
、
②
第三部分是課的結束部分,也就是身心調整階段,包括:集合整隊,放松練習。主要是調整學生的身心,使心律趨于平緩,采取舞蹈形式的教學方法,就是簡單的街舞,引用典型的句子“踢石頭、砸兩下,推墻門、頂寬上”使課堂氣氛輕松活潑,身心也得到了調整。另一方面是師生評議,講解本次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七、說教學特色
教學特色有四:
1、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構建快樂體育的和諧效果。
2、以游戲“傳遞火炬”的形式,來完成耐久跑的練習,這也是本次課的最大亮點,利用當前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利用形象的句子來完成街舞的教學,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身心也得到了發展。
4、由于學生的層次有明顯的差距,所以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八、說教學目標達成度與教學效果的預測
教學目標基本實現,學生不論是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滿足,預計課的平均心率135-150次/分,練習密度40-45%。
九、場地器材:
1、籃球:17個
2、籃球場1塊
高中說課稿 篇2
1教學目標
、 知道摩擦力的定義方向
② 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 知道摩擦力在實際中的意義
2重點難點
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壓力與重力的區別,摩擦力的定義
3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班力氣最小的女生將要和班里力氣最大的男生大力士利用一根不銹鋼棒舉行一次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請二位運動員上場.
比賽結果:女生獲勝.
[師]知道男同學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嗎?請大力士自己說說.
[生]鋼棒這端特別滑,握也握不。
[師]表面上是老師幫助了女同學,在男同學握的棒的一端事先涂上了潤滑油.實際上是誰幫助了女同學呢?是摩擦力!可見摩擦力就在我們身邊.
二、新課教學
1.摩擦力
[師]請同學們把手掌貼在桌面上,使手掌沿桌面滑動,體驗手掌的感覺.
[生]手掌與桌面間產生了摩擦.
[師]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討論某一個力的時候,一般討論力的什么內容呢?
[生]討論一個力的時候,我們一般要了解力的三要素.
[師]我們首先來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演示]
一長方體海綿,下端間隔鏤空,在桌面上推,(分別演示向左推和向右推)底邊顯示出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傾斜.
[師]請同學們說說從演示的實驗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摩擦力阻礙海綿相對于桌面的運動,與海綿相對于桌面的運動方向相反.
[生]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海綿和桌面接觸的接觸面上.
[師]大家都同意這兩位同學的結論嗎?
[生]同意.
[師]我們把兩位同學所講的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點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摩擦力的定義.
[板書]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friction force)
[師]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與摩擦力有關的例子.
[生]人走路的時候要用到摩擦力.
[生]自行車或汽車在剎車的時候要用到摩擦力,
[生]掃地、擦黑板的時候都要用到摩擦力.
[生]滑雪的時候有摩擦力.
[生]用手抓起東西的時候也有摩擦力.
[師]同學們知道了這么多與摩擦力有關的例子,太棒了!現在老師有這么幾個問題,需要同學們幫助解決,請同學們想出盡可能多的辦法來.
[投影]
問題1:小明讓媽媽他買了一瓶水果罐頭,可小明怎么也打不開蓋子,你能幫助他嗎?
問題2:小華星期天要去參加學校的攀巖比賽,你認為小華怎樣做才不易滑下來而盡快到
達終點?
問題3:小紅的媽媽去市場買回了幾條泥鰍,可小紅怎么也抓不住,怎么辦呢?
(同學們討論后交流)
問題1:
[生]擰蓋子時墊上一塊毛巾或棉布.
[生]找一個力氣大的人去擰.
[生]用螺絲刀撬一下蓋子再擰.
[生]用一個工具夾住蓋子使勁擰.
問題2:
[生]讓小華穿上一雙有花紋的鞋.
[生]向上攀的時候用力抓緊繩子.
[生]戴上有花紋的粗布手套或在手上抹上防滑粉。
[生]在繩子上打上一個一個的結.
問題3:
[生]抓泥鰍時戴上防滑手套.
[生]抓以前在手上沾上沙子,然后用力抓.
[生]把泥鰍打死后再抓.
[生]給泥鰍前裹上一層布,再用力抓.
[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主意,大致歸納一下,比如墊毛巾和戴防滑手套基本上是一類,可以歸納成幾類呢?同學們討論.
[生]我們認為墊上毛巾、棉布或在手上沾沙子、抹防滑粉等是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生]力氣大的人或用力抓等是增大了力的作用.
[師]這種力是我們以前了解的哪一種力?增大力和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目的是什么?
[生]這種力是壓力.增大壓力和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師]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要增大摩擦力或減小摩擦力可以采取什么辦法呢?
[生]增大摩擦時可以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減小摩擦時可以減小壓力或使接觸面更光滑,因此,我認為摩擦力的大小應該和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生]我認為摩擦力的大小還和接觸面的大小有關系.
[生]我覺得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與拉動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系.
[師]對于摩擦力的大小,同學們大致作出了四種猜想,你的猜想到底對不對?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師]我們把同學們的四種猜想分成四個研究課題,各小組自由選取其中之一,探索之后每個課題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研究結果的交流和答辯.
[師]實驗前請同學們注意下面的問題.
[投影]
(1)怎樣測量摩擦力?
(2)你計劃采取什么方法來研究自己選擇的課題?
[生]摩擦力不能直接測量出來.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此時在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從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可知摩擦力的大。
[師]哪位同學可以演示操作,并說明操作技巧?
[生](演示并解釋)拉動木塊時,木塊必須做勻速直線運動,保持彈簧秤的指針不動,這時拉力等于摩擦力.
[師]第二個問題,大家討論.
[生]我們猜想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個,因此,在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某一個因素時,要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即用“控制變量法”.
[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選擇的課題設計實驗及實驗數據表格,完成實驗后,寫出探究報告和其他組的同學交流.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同學們的活動)
課題一: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投影](展示)探究報告
演示并講解:首先,在光滑的長木板.上勻速拉動木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然后分別將棉布和毛巾鋪在木板上,再在棉布和毛巾上分別勻速拉動木塊,記下兩次測力計的示數,填入數據表格中.分析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越粗糙,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師]其他課題組的同學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問?
[生]問:實驗過程中,你們如何控制其他變量不變呢?
[生]答: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始終使用同一個木塊的同一個面作接觸面,用相同的速度拉動木塊,保證了壓力、接觸面積等因素不變.
課題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
[投影]探究報告
演示并講解:在木板上勻速拉動木塊,當壓力是3 N時,測出的摩擦力是0.8 N,然后在木塊上加一個砝碼,壓力是4 N時,測出的摩擦力是1.1 N.再在木塊上加2個砝碼,壓力是5 N時,測出的摩擦力是1.4 N.分析這組數據后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師]其他課題組同學提問題.
[生]問:為什么在木塊上加砝碼可以改變壓力?壓力的大小是如何知道的?
[生]答:因為木塊是在水平面上運動的,所以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就等于物體的重力,因此改變物體的重力就改變了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木塊、木塊和一個砝碼、木塊和兩個砝碼的重力,也就測出了壓力.
課題三:研究接觸面的大小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投影]探究報告
演示并解釋:我們將同一個長方體木塊分別平放、側放、立放在同一塊木板上,勻速拉動木塊,測出的摩擦力的大小基本相同.我們的結論是:在接觸面和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
注意:“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是在“正壓力一定”的情況下說的.研究結果表明兩物體相接觸擠壓時,實際接觸部分的面積越大,其摩擦力也越大.而兩者的實際接觸面積只跟正壓力的大小有關,跟它們的表面接觸面積無關.在物體的材料性質和表面粗糙程度不變的情況下,正壓力越大,實際接觸面積也越大.滑動摩擦力也越大.正壓力相同時,改變物體間表面的接觸面積,如將一塊磚從豎放改為平放,由于正壓力沒有改變,并沒有改變實際接觸面積,故摩擦力保持不變.如一塊磚變成了半塊磚,則正壓力改變了,實際接觸面也變了,那么滑動摩擦力也變了.
說明:對于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關系,由于要求物體勻速運動.又要用不同的速度拉動,實驗難度大.實驗效果很難觀察,不易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教學中可模糊化處理或放在課外探究.
[師]我們將各個課題小組的結論歸納一下,能得到什么結論?同學們討論.
[生]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師]歸納得很好,同學們再一起回憶一下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
[生]“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
[師]“控制變量法”同學們已經很熟悉了,哪位同學能進一步說明哪些地方用了“轉換法”?
[生]實驗中有兩個地方用到了“轉換法”.通過測拉力來測摩擦力,還有通過測物體的重力來測壓力.
[師]通過探究實驗,同學們不僅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還學會了研究問題的方法.現在同學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3.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
[師]還是老師的這塊海綿,想要減小它在運動過程中的摩擦,你有什么辦法嗎?
[生]可以在桌面上鋪上一塊玻璃板,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生]在海綿和桌面間放幾枝圓鉛筆,讓海綿在鉛筆上滾動.
[師]這位同學說的是讓滾動來代替滑動.能減小摩擦嗎?同學們試試.
[生]同一個木塊,在桌面上滑動時的摩擦力是1.2N,滾動時的摩擦力是0.3N,說明用滾動代替滑動能減小摩擦.
[師]同學們還有其他的可以減小摩擦的方法嗎?
[生]還可以用使接觸面分離的方法來減小摩擦,比如磁懸浮列車.
[生]還有氣墊船,也可以加潤滑油.
[師]同學們列舉出了這么多減小摩擦的方法,也一定知道更多的增大摩擦的方法.請同學們課后閱讀“科學世界”,了解更多的摩擦的利用和防止的辦法.現在請同學們回顧這節課哪些知識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小結
1.摩擦力的概念.
2.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4.“控制變量法”“轉換法”.
高中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前輩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6章第一節《二次根式》。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的設計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
一、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二次根式”是《課程標準》“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本章是在學習了實數(平方根;立方根)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質,和運算。本章內容與 “實數”“整式”“勾股定理”聯系緊密,同時也是學習二次根式的化簡和運算的依據,因此本節課是本章的關鍵。 2、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①經歷二次根式概念的發生過程,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②理解二次根式何時有意義,會在簡單情況下求被開方數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圍;③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雙重非負性質。
(2) 能力目標:經歷探索二次根式是否有意義,發展學生觀察、分析、發現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準確歸納的科學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被開方數非負性的靈活運用 (2)教學難點: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二次根式雙重非負性的應用
二、 說教法
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合作,一種交流。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本節課注重加強知識間的縱向聯系,拓展學生探索的空間,體現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為了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適當加強練習,讓學生養成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學習數學的習慣。
三、 說學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引領提升的方式,啟發式、講練結合的方法展開教學。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探討、分析問題,師生共同歸納,得出概念;再對概念的內涵進行分析,深刻理解二次根式,并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得以啟發,學生們的觀察、分析、發現問題的能力得以鍛煉。
四、 教學過程
? 活動一 溫故知新 回顧思考
首先帶領學生復習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使用,由四個實際問題(三個幾何問題,一個物理問題)入手,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
到研究二次根式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思考:用帶有根號的式子填空,看看寫出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1) 要做一個兩條直角邊的長分別為7cm和4cm的三角尺,斜邊的長應
為 cm(學生口答)
。2) 面積為S的正方形的邊長為 (學生口答)
。3) 要修建一個面積為6.28m2的圓形噴水池,它的半徑為 m(?取3.14)(學生舉手回答)
。4) 一個物體從高處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t(單位:s)與開始
落下時的高度h(單位:m)滿足關系h=5t2.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則t= (學生舉手回答,最快舉手者回答)
。康模杭瓤梢造柟膛f知識,又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思考方向,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做到老師是課堂上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 活動二 探求新知 分析例題
學生發現復習題結果都是一些正數的算術平方根,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個式子表示這些有共同特點的式子。學生表示為a,此時教師啟發學生回憶已學平方根的性質讓學生總結出a(a?0)這一條件。在此基礎上引出二次根式的定義:一般的,我們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稱為二次根號.
又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一定要加上a?0這一條件?引導學生說出只有正數和零才有平方根,負數沒有平方根。
。康模簜魇趯W生學習的方法:在于善于和以前學過的知識相聯系、相結合,這便于對新知識的進行有層次的理解、記憶與運用) 繼續請學生思考,二次根式可否簡單而又籠統的理解為開算術平方根,為什么? 從而使學生得出一個認識:
a(a?0)表示非負數a的算術平方根,即a(a?0)也是非負數,它的
平方等于a,有a?0 (a?0),
(目的:讓學生領會,學數學,是一個感性到理性的培養過程,最終目的并不是僅僅學習如何去運算式子、計算數字,而是重點通過學數學培養、鍛煉我們的分析、聯想能力、啟發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例題
例1.下列各式是否為二次根式?
222m?1?na(1);(2);(3);(4)a?2;(5)x?y
第(1)小題與學生一起分析;第(2)小題請學生分析;第(3)小題請學
生認真思考后回答;(4)(5)兩小題需要分情況討論,請學生考慮清楚在回答. 例2.當x為何值時,下列各式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 (1)
x?3;(2)
2?4x;(3)?5x;(4)3x?1
第(1)(2)小題學生自己能夠解決;第(3)小題注意符號問題;第(4)小題請學生思考后解答,并試著討論.
。康模和ㄟ^對例題的共同探討,讓學生體會二次根式概念的初步應用。加深對二次根式定義的理解,并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系,用轉化的思想解決問題,總結出解題規律:求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即轉化為①被開方數大于等于0;②分母不為0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組解決問題) 能力提升
已知(x+2)2 + =0,求xy=?
活動三 接觸新知 動手實踐 練習
1. 一個矩形的面積是18cm2,它的邊長之比為2:3,它的邊長應為多少? 2. 當a是怎樣的實數時,下列各式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
。1)a?1 (2)2a?3
3. 已知y=x?3-3?x,求x+y的值.
學生練習1、2兩小題是基礎題,學生自己能夠完成;3題是靈活應用二
次根式的取值范圍才能解的題目,需要學生認真思考.
(1、2兩小題檢查中等及以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3題檢查中等
以上學生是否對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圍有更深刻的理解.)
。康模和ㄟ^課堂練習,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是否對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圍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運用知識) ? 活動四 歸納知識 總結收獲
查問學生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體會/總結有何收獲和經驗教訓(從知識、方法、規律和注意點等方面談),教師引領提升。
如:
1. 二次根式的定義及被開方數的取值范圍;
2. 被開方數的取值范圍在計算中經常作為隱含條件給出,注意合理應用.
。康模河兄谂囵B學生的總結能力,并讓學生總結經驗教訓有助于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錯誤避免今后再出現同樣的失誤) ? 活動五 知識延伸 分層作業 基礎練習:
1.下列各式是否為二次根式?
x2?3; a2; ?a2;m?7.
2.當a是怎樣的實數時,下列各式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 (1) 3a; (2) ?a?1;
2(3) 6?2a.
選作練習:
1.某工廠要制作一批體積為1m3的產品包裝盒,其高為0.2m,按設計需要,?
底面應做成正方形,試問底面邊長應是多少? 2.當x是多少時,2x?32
+x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 x3.若3?x+x?3有意義,則x?2=_______. 4.使式子?(x?5)2有意義的未知數x有( )個. A.0 B.1 C.2 D.無數
5.已知a、b為實數,且a?5+210?2a=b+4,求a、b的值.
。康模悍謱幼鳂I,分層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大的作業量,小的要求,素質教育,讓學生擁有多元化的選擇和更多的思考與討論的空間)
五、 板書設計
課題:21.1 二次根式 問題:1,2,3,4 1.二次根式的定義 2.二次根式的性質
2.例題與練習 例題與練習
總結收獲
作業
例題與練習
高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首詩選自高中語文必修二詩歌單元。陶淵明的詩作內容比較簡單,選入中學課本的這幾篇都是講自己向往的田園生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選擇。加上初中已經學過《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學生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熟知度。必修二詩歌單元選編這篇《歸園田居》,后面必修五還有陶淵明的一篇駢文《歸去來兮辭》,我希望高中可以給學生不同的視角,讓學生對陶淵明的認識有逐漸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拘囿于我們給陶淵明貼的標簽。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還未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發散思維和表達能力上還有所欠缺。雖然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還不夠深入,高中再讀陶淵明希望給他們更深層的認識和引導。同時,高一孩子思維很活躍,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表達效果可能會不夠規范,需要慢慢貫徹。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針對這些,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探知陶淵明其人其文。
過程與方法:觸摸詩人隱藏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后的詩心。體味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之情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作者詩意的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陶淵明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后的詩心,學習作者詩意地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五、說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古典詩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來體會其文其人。在討論時,通過合作探究,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說學法
想象法:“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
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想象力在語文學習中尤其重要。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作品《我向往的生活》,初步引導: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你披荊斬棘歷經高考,你的人生規劃是什么樣的?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同,我們來看看陶淵明的選擇。
(二)以文本為基礎探究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細品陶淵明其文其人,感受陶淵明的人性光輝。
。ㄈ┨骄坑懻摚耗闳绾慰创諟Y明的歸隱?是贊成還是反對?
教師再進一步追問:你的人生規劃是什么?在現代社會中,社會難免有些許污濁之氣和陰暗面,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學習陶淵明并不是學他的歸隱田園而是那種純凈的堅守,最后得出結論:積極抗爭,固為上策;隨波逐流,才是下策;潔身自好,不失良策。
最后展示以積極進取為生活態度的《我向往的生活》,做到首尾照應,進一步滲透。 綜合整節課內容,并聯系實際,確定本節課的題目是《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八、說作業設計:
寫作文片段《我向往的生活》。
九、說板書設計:
十、說課后反思:
優點:
1、教學設計上創新,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聯系現實生活創設情境,精心設計導入,注重科學態度、人文精神、創新意識的教育滲透;注重學生良好精神面貌、思想情感,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對于處于懵懂青春期的學生進行了正確的明確的價值觀的引導,這是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2、重難點把握準確適當,教學設計銜接較好,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貫徹,板書設計規范切合主題,作業設計和目標一脈相承。
不足:
1、詩歌是朗讀的藝術,因為課堂容量大,為學生提供的朗讀的機會有點少,朗讀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應該齊讀、范讀、請讀等多種方式相結合。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因為是公開課,學生難免緊張,加上高一的學生語文學習的思維方式并未形成,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回答問題不積極,缺少自己的思考,回答問題欠缺自我意識,課堂少了一些靈動和精彩。
3、上課節奏有點快,不能很好的關照到學生,放手教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表達和參與。
4、教學設計可以再做修改:不再是以“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線索貫穿,而是從探究文章入手,其文—其人—延伸拓展,這樣環節脈絡更加清晰,也能節省出來時間留給學生展開討論。
高中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跳遠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人體運動形式,蹲踞式跳遠是跳遠中最基礎的技術方式。它的技術要求不高,簡便易學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是頗受學生喜愛的田徑項目。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助跑和起跳相結合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技術,進而提高跳遠的遠度。
二、學情分析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由于生理及現在獨生子女的特點,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普遍較差;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好表現,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較強的教學興趣并不高;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體育項目比較喜歡,興趣也較高。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蹲踞式跳遠是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并知道其各部分的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增強下肢力量及跳躍能力,發展身體協調性、靈敏性。6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35%以上的學生能較好地運用蹲踞式跳遠的技術進行練習,并有一定的遠度。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不怕臟,不怕苦,勇敢果斷的優良品質,建立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
難點: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
五、教法
(一)、游戲法:通過"老鷹捉小雞"和"我是一只小青蛙"的游戲,進一步活動學生身體,鍛煉學生的靈敏和跳躍能力,提高練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團隊意識。
(二)、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學生模仿能力強,好表現自己的特點,應用規范優美的完整動作示范,以吸引及激起學生的練習興趣。本課著重采用: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及講解相結合,力求讓學生多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去體會、了解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培養學生動腦和自覺練習的習慣。
。ㄈ⿲Ρ染毩暦ǎ壕毩曋邢嗷ビ^察,提高對技術的認識。
。ㄋ模、指導、糾正錯誤法: 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通過個別指導與集體糾正錯誤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和規范自身動作。
六、學法指導
分層練習法: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與接授能力可做完整動作練習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目的:注重個體差異,做到因人施教,教育學生敢于面對挑戰,積極對待每一次練習。)
七、教學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
1、體委整隊,報告出席人數,師生相互問候。
2、師生問好,教師宣布課的內容。
3、提出課堂要求:
(1)紀律方面。
。2)練法—主動練習,學法—動腦練習。
4、見習生安排: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及工作。
。ǘ蕚洳糠
1、繞操場慢跑步3圈600米
2、徒手操:充分活動開各關節、肌肉,通過原地縱跳、高抬腿、加速跑練習進一步熱身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學生:認真對待熱身活動,認識準備活動的意義,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三)、基本部分:
1、課堂游戲:"老鷹捉小雞"、"我是一只小青蛙".目的是活躍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達到鍛煉和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優秀品質的目的。
2、主內容: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教學。
。1)、完整示范并講解要領。使學生對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建立一個技術概念,以及了解蹲踞是跳遠的技術結構。
(2)、分解教學
①、原地騰空落地練習。
、凇⑸1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學:(動作要領)兩腳前后站立,擺動腿稍屈在前。動作開始時,重心前移,起跳腳積極向前落地,腳后跟先落地,并迅速滾動至前腳掌進入起跳,擺動腿與兩臂配合。
、邸⑸3、5、7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學:在以上①②練習的基礎上提高助跑距離,進而體會助跑與踏跳的接合技術。
。3)、完整技術動作示范教學:(動作要領)助跑快速,節奏穩定,踏跳前達到最佳速度;起跳腳上板快,擺動腿及兩臂協調配合擺動快,起跳腳蹬伸快;騰空后,起跳腿前提與擺動腿屈膝并攏,盡量靠攏胸部,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勢;即將落地時小腿積極前伸,同時兩臂由身后向前擺動。落地時身體前傾,屈膝緩沖落地。
。4)、分組練習。(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助跑距離的練習方式)
、偕现3—5步助跑完整技術練習。
、5—7步助跑完整技術練習。
、廴讨芡暾夹g練習。
。5)、請優秀學生做完整動作展示:通過對展示學生動作的觀摩和教師的及時點評,使學生對跳遠技術的了解更清楚,對比自身練習情況,改進動作技術,進一步激發練習熱情,努力練習。
。ㄋ模┙Y束部分:
1、通過肢體抖動及拍打肌肉,達到放松的目的。
2、總結本課的情況:
。1)提問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構成。
。2)本節課學生練習情況與目標達成情況。
3、組織學生整理收還器材。
4、師生再見。
八、課堂效果預測:
1、掌握知識:85%以上的學生能知道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的構成;6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
2、運動量密度:全課練習密度40—50%
平均心率125次/分
3、對學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質培養情況: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加強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
九、場地器材:
田徑場、沙坑、2塊海綿包、1塊助跳板、1把鐵鍬。
高中說課稿 篇6
一、教學內容
1.途中跑技術
2.身體素質練習
①男生擊掌俯臥撐10×3
女生俯臥撐8×3
、诤筇咄
男女生15×3
、鄹咛15×3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體基本活動能力,也是人們在生活、運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動技能。而途中跑又是各種跑的基礎,是初中年級田徑教學的主要教材,因此,進行途中跑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在生理上,學生的身體發育日趨成熟,運動、呼吸、循環系統都有了明顯的完善和提高,為途中跑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客觀的學習條件。學生通過途中跑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奔跑能力,而且可以培養青少年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對于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起著積極作用。本課時是在快速跑技術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途中跑技術教學,學生有一定的技術和能力基礎。本課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腿部蹬擺協調能力,嘗試改進和提高途中跑的技術動作,以“發展途中跑能力,掌握途中跑技術”為學習目的而開展的研究性教學。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學生,全班共有六十個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認識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能夠接受難度高一點的體育技能教學。盡管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和模仿能力等指標都不盡相同,但他們的學習意識較強,興趣較高,有強烈的表現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學上首要措施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采用
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樂而不疲,變枯燥為趣味,進而在快樂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途中跑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通過創設學習環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途中跑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85%的學生能改進途中跑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協調、速度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積極參與的態度頑強拼搏的品質,感受合作互助的快樂和集體的榮譽感,并逐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腿部的蹬、擺配合。
教學難點:腿部蹬擺的充分性、協調性。
六、教學的手段和方法
。1)完整法和分解法(2)重復練習法(3)變換練習法(4)合作探究法
1、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練習積極性。
2、抓住主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突破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要解決途中跑的蹬擺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圍繞這個中心,從課的準備活動就開始著手,活動中以腿部蹬擺為主要活動內容,使學生在無意中就已經開始接觸途中跑的部分技術內容了;静糠珠_始后,通過走、跳走、后蹬跑過渡到完整跑等方式,循序漸進,突破重點和難點。再通過新穎的十字跑和游戲練習法去完善、鞏固、提高途中跑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實現課的目標。
3、以人為本,教書育人,陶冶情操,發展和諧的人際關系。
從課的開始階段就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并采用多種有趣的練習方法,互相學習、互相指導、互相鼓勵,加強了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減輕教學傳授壓力,使練習變枯燥為有趣,從而達到愉樂身心目的。用競賽法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斗志,而且加強了學生間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觀念。用身體練習去磨練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七、教學程序
一、準備階段:
1、心理的準備:通過課堂常規達到收心聚意作用,闡述課的內容、目標使學生從心理上做好學前準備。
2、生理上的準備:通過準備活動,調節學生的.生理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興奮性,為課堂教學做必要的物質條件上的準備。
二、學習階段
A》循序漸進教學,由走、跳逐漸過渡到跑,由腿部單周期的蹬擺練習發展到連續完整的途中跑蹬擺技術。從單純的技術教學發展到激烈的比賽教學上。
B》通過反復練習、觀摩、對比,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潛力和積極性,達到鞏固、完善、提高途中跑技術。
三、結束階段
1、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通過意念引導、物理性質、娛樂活動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2、教學評價:通過學習老師評、學生評,對本課技術教學和情感教學做一個總結。
八、教學場地和器材
田徑場、錄音機
九、教學效果預計:
1、練習密度:45%;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高中說課稿 篇7
一、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任務有:1、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動作;2、激發學生對籃球和體育鍛煉的興趣;3、通過游戲和小組競賽增加學生的鍛煉手段;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精神。因此,結合《體育與健康》目標要求,針對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完成動作的能力,本課的學習目標設置為:
1、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方法,體驗行進間按拍球和控制球的方法,學會行進間運球技術。
2、在各種運球練習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發展速度、靈敏等體能。
3、培養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增進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材特點
本次課的教材是初中籃球運動的行進間運球技術,運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運球是全隊進攻的基本保障,是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所以要引導學生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因此,本課重點解決學生低頭運球技術學習的問題。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運球接力和小組競賽主要是為培養動作協調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而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本次課的學習要點與重難點是:行進間控制球的技術和能力。要求運球時手腕要放松,向下擠壓動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動作;運球時應該抬頭,時刻觀察場上情況。難點:運球的正確手型和運球姿勢。
三、教學方法
因為籃球的教學技術含量較高,教起來比較單調枯燥,所以本次課嘗試在內容選擇安排上進行創新,首先側重于營造能吸引學生喜歡籃球的氛圍,安排了學生籃球游戲,在比較輕松的活動中導入課,目的在于激發學習興趣;其次設計了籃球小組競賽,目的在于營造輕松氛圍,為學生創設自主練習的空間;第三是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技術進行提升階段,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如"為什么我的運球被別人搶斷?運球動作要領有那些?等問題),這個環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學生學法及場地器材的分析。學生學習方法主要以模仿學習、觀察法、合作練習以及探究學習法為主。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高,有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好,為避免學生對運球練習產生枯燥感。要求學生帶問題練習,在練習中找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嘗試其他難度動作。
2、教學的主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構建互動的課堂"的教學理念,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示范講解法。學生在看圖練習的過程中有了對跳繩運動新的體會,對于練習過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事項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試著讓學生自己來說說各種跳法的要領,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評價,然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方法對幫助學生建立較好的正確動作概念有好處,同時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激趣教學法。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課的導入階段中首先向學生展示了現在學生最感興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籃球明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讓學生明白成為籃球明星的夢想需要通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其次引入了籃球操的練習,引導學生去感受籃球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通過籃球準備活動讓學生感受這節課的與眾不同。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寬松的課堂氛圍。
。3)游戲教學法。在本課的教材運球的學習中使用"游戲教學法"——即"運球接力"、"籃球競賽".游戲的內容就是本次課重要學習內容——運球。此教學方法運用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運球的要領。
(4)自主學練法。本次課想借助形象直觀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認識,幫助學生完成課堂的練習;顒由辖榻B了多種運球練習,在教學中安排了學生練習環節。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練習過程,及時地給于幫助,有意邀請部分學生們上前亮相。這種教學方法能給學生自主活動和相象的空間;為學生創建展示風采的平臺;這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5)合作學習法。準備在運球活動的拓展練習中運用團隊(合作)教學法。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運球技術動作和游戲。這種教學方法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能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集體意識。通過組織小團隊練習或分組比賽,一方面可互相促進技能的提高;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的運動密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四、課堂程序
。ㄒ唬、開始部分(約7分鐘)
1、集合整隊——集合隊伍,檢查人數,整理服裝,進行課堂常規教育。
2、準備活動。
。ǘ、基本部分(約29分鐘)
1、激趣導入階段——出示掛圖。
2、運球接力游戲。(約10分鐘)
、、運球接力游戲競賽
、、發現問題,()引導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一是抬頭,二是手心不觸球,三是以肩關節為軸。)
、恰⒒氐奖荣
、、小結,教師點評。
3、分組競賽游戲——進行競賽游戲安排;結合教學要求進行點評。(約15分鐘)
、拧⒎纸M競賽游戲
、、教學比賽數分鐘后停止比賽,組織學生尋找比賽不能順利進行的原因。然后,教師告訴學生不能自如地運球,即失去了在籃球場上一半的自由,以強調籃球運球技術之重要。并簡單講述運球規則和正確的方法,強調運球時手心不觸球。
⑶、示范運球,學生模仿。
、取⒒氐奖荣。
⑸、教師巡回指導。啟發指導練習階段——教師關注學生練習過程,引導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一是抬頭,二是手心不觸球,三是以肩關節為軸。);教師適時進行評價、歸納、總結。
。ㄈ、結束部分(約4分鐘)
1、結束階段——帶領學生進行放松練習(播放輕音樂)
2、課堂總結
3、整理回收器材
4、師生道別
本次課我之所以選擇這樣教材內容、教法及設計程序,主要來自教學中的體會。有不少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濃厚,但是他們往往不愿在球性及基本功上下功夫,最好一到球場馬上比賽或投籃練習。忽視籃球基本功的學習,學生就學得不扎實,技術提高慢、不規范。平時的自我鍛煉手段少,內容單一。另外也想嘗試在教學營造一個相對更自由寬松的環境;希望能通過讓學生自主練習及分組競賽游戲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相關運動技能。
高中說課稿 篇8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材第五單元“音樂的體裁”第三部分《舞劇的靈魂》中的《那根藤纏樹》的賞析教學過程設計。
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聆聽豐富多彩的音樂,從中體驗音樂的美,享受欣賞音樂的樂趣,增進對音樂的熱愛……”。因此,引導學生鑒賞舞劇音樂、了解舞劇知識、感受多元文化,是高中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學情分析:
長期以來人們將舞劇和舞劇音樂定義在了高雅藝術的范疇,舞劇藝術對熱衷于流行音樂的中學生而言,相對生疏。因此,如何吸引學生關注并喜愛這一節的學習內容,是教與學能否順利展開的關鍵。
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拓展視野入手,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并補充了一些經典的舞劇作品片段,從而增進學生對舞劇的熱愛。這課教材上共安排了五個舞劇片段,我選擇了其中的《魚美人》中的“珊瑚舞”、《籬笆墻的影子》中的“那根藤纏樹”、《敦煌夢》中的“伎樂天”,將《春之祭》中的“春之輪舞”移到了《音樂——從印象走向現代》一課中賞析,刪去了《牧場競技》中的“牛仔舞”;補充了《天鵝湖》中的“天鵝主題”和“四小天鵝舞曲”;《睡美人》中的“三人舞”、“雙人舞”片段;《大夢敦煌》中的群舞片段及《絲路花雨》中的“反彈琵琶”片段等。
教學方法與手段:
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始終圍繞“舞劇的靈魂”而展開,采取了聆聽、欣賞、感受、比較、演唱、討論、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欣賞、感受中外舞劇片段,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感受舞劇音樂的藝術魅力,建立對舞劇藝術的興趣。
2、了解并掌握淺顯的與舞劇相關的知識,感受并探討音樂在舞劇中的重要作用,能夠聽辨一些著名中外舞劇音樂的片段(如《天鵝湖》、《魚美人》等)。
3、在音樂實踐過程中能積極思考,善于表現自己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了解并掌握淺顯的舞劇知識,感受音樂在舞劇中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探討和分析音樂在舞劇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音樂是舞劇的靈魂。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著名的舞劇音樂《花的圓舞曲》
一、導入 ①播放剪輯舞劇視頻片段,引入對舞劇的初步認識。
②播放無聲舞劇視頻,體會無音樂的舞劇表現力的缺憾,引出課題。
二、舞劇知識搶答(學習相關的舞劇知識)
三、簡介舞劇音樂的發展歷程
四、賞析經典的舞劇片段,探討舞劇音樂的作用
。ā短禊Z湖》、 《魚美人》、《籬笆墻的影子》選曲)
五、活動與創造 ①為教師所表演的舞蹈動作選配音樂(也可為無聲的舞蹈畫面選配音樂);
、诟鶕端男√禊Z舞曲》片段設計舞蹈動作并表演。
六、總結
學生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那根藤纏樹》賞析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流程:
導入該環節——劇情及相關背景介紹——初聽歌曲、初步體驗——分析探討歌曲表現手法——演唱歌曲旋律——進一步分析歌曲,探討歌曲在舞劇中的作用——視聽結合完整欣賞
1、導入該環節及劇情及相關背景介紹
這一環節是在賞析《魚美人》中的“珊瑚舞”之后進行的。首先,教師用語言過渡:中國舞劇雖然起步比較晚,但在我國藝術家們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尤其是近年來,中國舞劇在創作題材、舞蹈語匯及表現手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突破和創新。
教師先播放電視連續劇《籬笆、xx和狗》主題歌《籬笆墻的影子》,并配以電視連續劇劇照的播放,提出問題:有誰知道這是哪部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歌?曲作者是誰?如果有學生知道就請學生回答,如果學生不知道,則由教師講解。由此過渡到舞劇《籬笆墻的影子》相關創作背景及劇情的學習。
大型民族舞劇《籬笆墻的影子》取材于電視連續劇《籬笆、女x和狗》三部曲的故事。舞劇演繹了棗花通過兩次不同的婚變和改革大潮的沖擊,從一個普通的鄉村姑娘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立人生價值觀的現代女性的歷程。這部舞劇最大的亮點是音樂,曲作者徐沛東繼續沿用了連續劇中的音樂素材,如《籬笆墻的影子》、《那根藤纏樹》等都巧妙地運用在舞劇中。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從一部曾經膾炙人口的連續劇主題歌入手,拉近學生與舞劇音樂的距離,通過連續劇和舞劇的聯系自然地引入舞劇相關創作背景的學習。
2、初聽歌曲《那根藤纏樹》,初步體驗了解
【【推薦】高中說課稿范文匯編8篇】相關文章:
【推薦】高中說課稿模板匯編四篇06-18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07-23
【推薦】高中說課稿范文匯總四篇06-10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08-11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匯編5篇07-16
【實用】高中說課稿范文匯編8篇06-23
【實用】高中說課稿范文匯編5篇06-16
【精選】高中說課稿范文匯編九篇06-12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07-17
【推薦】高中說課稿集合八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