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中說課稿范文錦集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主要研究閉區間上的連續函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實際應用,分兩課時,這里是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已經會求某些函數的最值,并且已經掌握了性質:“如果f(x)是閉區間[a,b]上的連續函數,那么f(x)在閉區間[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及會求可導函數的極值之后進行學習的,學好這一節,學生將會求更多的函數的最值,運用本節知識可以解決科技、經濟、社會中的一些如何使成本最低、產量最高、效益最大等實際問題。這節課集中體現了數形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學好本節,對于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教學重點
會求閉區間上連續開區間上可導的函數的最值。 3。教學難點
高三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但由于對求函數極值還不熟練,特別是對優化解題過程依據的理解會有較大的困難,所以這節課的難點是理解確定函數最值的方法。
4。教學關鍵
本節課突破難點的關鍵是:理解方程f′(x)=0的解,包含有指定區間內全部可能的極值點。
【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教材在高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制定本節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理解函數的最值與極值的區別和聯系。
(2)進一步明確閉區間[a,b]上的連續函數f(x),在[a,b]上必有最大、最小值。 (3)掌握用導數法求上述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方法和步驟。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了解開區間內的連續函數或閉區間上的不連續函數不一定有最大、最小值。 (2)理解閉區間上的連續函數最值存在的可能位置:極值點處或區間端點處。 (3)會求閉區間上連續,開區間內可導的函數的最大、最小值。 3。情感和價值目標
。1)認識事物之間的的區別和聯系。
(2)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 (3)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理性精神。
【教法選擇】
根據皮亞杰的建構主義認識論,知識是個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而認識則是起源于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數最大值、最小值求解的方法與步驟,并優化解題過程,讓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老師只是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進行全部的灌輸。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節課主要選擇以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組織教學。
【學法指導】
對于求函數的最值,高三學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剩下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一種更一般的方法,能運用于更多更復雜函數的求最值問題?教學設計中注意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得他們能積極主動地觀察、分析、歸納,以形成認識,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作為認知主體的作用。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大致按照“創設情境,鋪墊導入——合作學習,探索新知——指導應用,鼓勵創新——歸納小結,反饋回授”四個環節進行組織。
【教學設計說明】
上可導的連續函數的最值,這是導數作為數學工具的一個具體體現,整堂課對閉區間上的連續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是否存在?存在于哪里?怎么求?”為線索展開。
1。由于學生對極限和導數的知識學習還談不上深入熟練,因此教學中從直觀性和新舊知識的矛盾沖突中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經驗,遵循學生認知的心理規律,努力實現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2。關于教學過程,對于本節課的重點:求閉區間上連續,開區間上可導的函數的最值的方法和一般步驟,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對于難點:求最值問題的優化方法及相關問題,層層遞進逐步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師生共同探究解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力性。
3。在教學手段上,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得數學知識讓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整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關于教學法,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愉快地學習,本節課始終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數學教學思想,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全過程中。
高中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繪畫》按《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編制將課標轉化為課堂教學可具體實施的內容目標并,體現了課標和高效課堂建設、課程改革精神。《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繪畫》精選高中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教學內容,體現了基礎性。范畫、圖例注重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開拓了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尊重世界多元化。
學情分析。本課的學習對象是普通高中學生和職業高中,他們已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書法等基本技能并有一定的文學、歷史知識基礎。
學生分析:美校學生已有一定的美術及文學、歷史基礎,易于接受傳統繪畫藝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讓學生認識、了解中國山水畫產生、發展的哲學基礎等人文思想。
(2) 欣賞、鑒別中國山水畫。
(3) 學會中國山水畫臨摹技法,認識、掌握基本的中國山水畫創作過程。學會運用美術術語表達中國山水畫藝術見解、觀點。
2.過程與方法
過程:(1)創設意境、欣賞引入;(2)分層討論、探究展示;(3)課堂拓展、鞏固落實、檢測;(4) 總結與評價。
方法:(1)講授、提問、讀書指導、輔導、演示、知識遷移、分層探究等為基本教學方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以學習目標為主線,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學生合作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感受中國山水畫的獨特魅力,明確中國山水畫藝術中所蘊藏的中國傳統思想及中國傳統美學觀,使學生認識到其實中國山水畫藝術正是中國社會獨有的審美現象。學會分析、評價中國山水畫藝術作品及其他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4.行為與創新
中國山水畫藝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在普通高中及美術職業學校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將鑒賞與體驗、鑒賞與藝術實踐結合起來,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多媒體技術教學設備、書籍和網絡教育資源等的運用以利于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方法并開展學生、教師教學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學生在普通高中及美術職業學校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注重的中國山水畫藝術學習、實踐與其他課程或活動的結合與聯系。
教學重點:中國山水畫的鑒賞。
教學難點:中國山水畫的臨摹、創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網、美術教室、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課本節課設計為四課時,確保課堂拓展、鞏固落實、檢測總結與評價,有效開展與進行。一、二課時以創設意境、欣賞引入;分層討論、探究展示為主要內容。三、四課時課堂拓展、鞏固落實、檢測總結與評價為主要內容。
學習活動:
課前檢查:以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為主,突出重點,突出與本節課的知識聯系點。意在讓學生扎實掌握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
學情反饋:總結上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狀態(如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課堂活動是否積極高效?
學習活動方式:多媒體展示檢查內容,抓住學生的薄弱環節,重在落實。
教師活動:
1、書寫標題板書與黑板右上角學習目標:
(1) 讓學生認識、了解中國山水畫產生、發展的哲學基礎等人文思想。
(2) 欣賞、鑒別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區別。
(3) 學會中國山水畫基本臨摹技法。
(4) 認識、掌握中國山水畫創作過程。
2、展示課文中圖例文徵明《滸溪草堂圖》、王翚《桃園漁艇圖》講授畫面情節內容,請同學朗誦所學古文。
3、教師提煉升華學生探究回答問題展示。
學生活動:
1、背誦初、高中語文教材《桃花源記》、《歸園田居》、《歸去來兮》等線相古文、詩詞。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并觀看多媒體教學片《中國山水畫賞析》。
3、學生探究:為什么說山水畫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4、學生探究: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區別?
5、學生探究回答問題展示。
教師活動:
分層討論、分層達標
1、思考、討論的內容:
(1)欣賞本課作品那些中國山水畫作品運用散點透視?過去是否欣賞過其他作品也采用散點構圖形式?舉例說明散點透視構圖優勢在哪里?
(2)從本課提供的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來看,你感覺有哪些不同?
(3)《讀碑窠石圖》有什么獨特之處?你感悟到什么?
2、教師的點評: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時應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在適當的時機參與點評,歸納總結學生進行的綜合評價。
學習活動:
1、問題展示的同學要概括要點,注重歸納和總結,突出重點。運用所學專業的美術術語,表達獨立的或合作學習形成的藝術觀點。能和非展示的同學形成互動。
2、問題展示的同學構圖稿展示畫面整潔、構圖完整、有一定的中國畫藝術氣息。
3、問題點評:
(1)點評的同學要在體態和語言方面力求規范;語言要流暢生動,有文采。
(2)學生點評突出藝術觀點。其他同學可以質疑、探討。點評的同學最終要綜合同學們的意見,把最佳的解釋傳達給同學們。
教師圍繞本節課的中心主題確定問題進行拓展提升。課堂拓展方式:
1、名詞解釋:意在筆先、骨法用筆、逸品、筆墨當隨時代、氣韻生動、人品與畫品、筆墨、潑墨潑彩、黑白虛實、二李畫派、北方山水畫派、南方山水畫派、浙派、南北宗論。
2、填空:
。1)南宋院體山水畫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元四家”。
。3)“明四家”亦稱為____________。 指中國畫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四位明代畫家。
。4)清代繪畫史上的一個繪畫流派“ 四王”是中國清代繪畫史上一個著名的繪畫流派,其成員為 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稱“四王”。
。5)“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在中國畫史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末清初時期中國繪畫史上名噪一時的繪畫流派,由于畫派成員____________皆為僧侶,故名“四僧”。
3、名詞解釋:意在筆先、骨法用筆、逸品、筆墨當隨時代、氣韻生動、人品與畫品、筆墨、潑墨潑彩、黑白虛實、二李畫派、北方山水畫派、南方山水畫派、浙派、南北宗論。
學習活動
1、播放多媒體教學片《中國山水畫臨摹步驟、知識要點》。
2、教師示范北宋、元代山水畫筆墨技法。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章法、“書畫同源”、“筆墨當隨時代”、“意境”、“不似之似”的意義與價值。
3、教師指導學生臨摹、制作創作草稿。
。1)臨摩范本、筆、墨、紙張的選擇。
。2)以勾、皴、擦、點、染為基本形式的臨摹、寫生、創作步驟。
總結評價: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總結與評價,盡可能地調動小組成員的參與。教師總結歸納:中國山水畫是“以筆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造化入筆端,筆端奪造化。”;形成“深達物理、物我交融”達到自然和人的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也是歷代文人、士流畫家所追求的“師造化、得心緣”的審美原則。請學生以此為內容并運用美術語言進行課堂總結與評價演講。課后作業:請學生自我評價:是否理解中國山水畫家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創作理念,教師指導學生嘗試寫一篇相關分析短文。教學成為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山水畫、感受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獲取欣賞思路的有效活動,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把握對中國山水畫審美內涵的理解,對于各歷史時期、各類型中國山水畫不同的風格進行探究,引發學習興趣。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教學與其他課程或活動的結合。
教學反思:普通高中及美術職業學校階段美術科目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美術素養包括專業技法、理論的學習、訓練,對美術規律和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包括整體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觀及對現實生活的體驗。通過教師向學生介紹中國山水畫藝術學生在美術鑒賞、技法練習和創作實踐中,運用中國山水畫藝術術語思考、交流、討論,加深對中國山水畫藝術術語的理解,提高運用能力。引導學生考察實踐,在關注當今中國山水畫藝術的發展提高構思、創意的能力及認識理解中國山水畫藝術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價值意義。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用有關的古文朗誦、詩詞閱讀欣賞等方式創設情境,加深對文化、歷史以及美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通過學習學生明確中國山水畫中所蘊藏的中國傳統思想及中國傳統美學觀,對中國山水畫鑒賞、理論、技法、形式諸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的同時考慮到其形成、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及審美意識的時代特征,使學生認識到其實中國山水畫正是中國社會獨有的審美現象。它一方面重視造型的象征作用,一方面通過果筆法、墨法等具體手段說明問題。學生通過學習、理解中國山水畫知識與技能,運用直覺、想象、思維以及中國山水畫藝術知識與技能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探索表現技巧;學會分析、評價中國山水畫作品及其他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理解美術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并將美術語言運用于研究性學習之中;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跳遠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人體運動形式,蹲踞式跳遠是跳遠中最基礎的技術方式。它的技術要求不高,簡便易學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是頗受學生喜愛的田徑項目。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助跑和起跳相結合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技術,進而提高跳遠的遠度。
二、學情分析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由于生理及現在獨生子女的特點,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普遍較差;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好表現,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較強的教學興趣并不高;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體育項目比較喜歡,興趣也較高。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蹲踞式跳遠是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并知道其各部分的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增強下肢力量及跳躍能力,發展身體協調性、靈敏性。6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35%以上的學生能較好地運用蹲踞式跳遠的技術進行練習,并有一定的遠度。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不怕臟,不怕苦,勇敢果斷的優良品質,建立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
難點: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
五、教法
。ㄒ唬⒂螒蚍ǎ和ㄟ^"老鷹捉小雞"和"我是一只小青蛙"的游戲,進一步活動學生身體,鍛煉學生的靈敏和跳躍能力,提高練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團隊意識。
。ǘ⑹痉斗ǎ豪们嗌倌陮W生模仿能力強,好表現自己的特點,應用規范優美的完整動作示范,以吸引及激起學生的練習興趣。本課著重采用: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及講解相結合,力求讓學生多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去體會、了解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培養學生動腦和自覺練習的習慣。
。ㄈ⿲Ρ染毩暦ǎ壕毩曋邢嗷ビ^察,提高對技術的認識。
。ㄋ模⒅笇、糾正錯誤法: 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通過個別指導與集體糾正錯誤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和規范自身動作。
六、學法指導
分層練習法: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與接授能力可做完整動作練習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目的:注重個體差異,做到因人施教,教育學生敢于面對挑戰,積極對待每一次練習。)
七、教學過程
。ㄒ唬㈤_始部分:
1、體委整隊,報告出席人數,師生相互問候。
2、師生問好,教師宣布課的內容。
3、提出課堂要求:
(1)紀律方面。
。2)練法—主動練習,學法—動腦練習。
4、見習生安排: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及工作。
。ǘ蕚洳糠
1、繞操場慢跑步3圈600米
2、徒手操:充分活動開各關節、肌肉,通過原地縱跳、高抬腿、加速跑練習進一步熱身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學生:認真對待熱身活動,認識準備活動的意義,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ㄈ、基本部分:
1、課堂游戲:"老鷹捉小雞"、"我是一只小青蛙".目的是活躍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達到鍛煉和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優秀品質的目的。
2、主內容: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教學。
。1)、完整示范并講解要領。使學生對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建立一個技術概念,以及了解蹲踞是跳遠的技術結構。
(2)、分解教學
、、原地騰空落地練習。
、凇⑸1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學:(動作要領)兩腳前后站立,擺動腿稍屈在前。動作開始時,重心前移,起跳腳積極向前落地,腳后跟先落地,并迅速滾動至前腳掌進入起跳,擺動腿與兩臂配合。
、邸⑸3、5、7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學:在以上①②練習的基礎上提高助跑距離,進而體會助跑與踏跳的接合技術。
。3)、完整技術動作示范教學:(動作要領)助跑快速,節奏穩定,踏跳前達到最佳速度;起跳腳上板快,擺動腿及兩臂協調配合擺動快,起跳腳蹬伸快;騰空后,起跳腿前提與擺動腿屈膝并攏,盡量靠攏胸部,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勢;即將落地時小腿積極前伸,同時兩臂由身后向前擺動。落地時身體前傾,屈膝緩沖落地。
。4)、分組練習。(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助跑距離的練習方式)
、偕现3—5步助跑完整技術練習。
、5—7步助跑完整技術練習。
、廴讨芡暾夹g練習。
(5)、請優秀學生做完整動作展示:通過對展示學生動作的觀摩和教師的及時點評,使學生對跳遠技術的了解更清楚,對比自身練習情況,改進動作技術,進一步激發練習熱情,努力練習。
。ㄋ模┙Y束部分:
1、通過肢體抖動及拍打肌肉,達到放松的目的。
2、總結本課的情況:
。1)提問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構成。
。2)本節課學生練習情況與目標達成情況。
3、組織學生整理收還器材。
4、師生再見。
八、課堂效果預測:
1、掌握知識:85%以上的學生能知道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的構成;6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
2、運動量密度:全課練習密度40—50%
平均心率125次/分
3、對學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質培養情況: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加強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
九、場地器材:
田徑場、沙坑、2塊海綿包、1塊助跳板、1把鐵鍬。
高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函數的概念》是北師大版必修一第二章2.1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函數概念。函數內容是高中數學學習的一條主線,它貫穿整個高中數學學習中。又是溝通代數、方程、、不等式、數列、三角函數、解析幾何、導數等內容的橋梁,同時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函數學習過程經歷了直觀感知、觀察分析、歸納類比、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通過學習可以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所以,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函數的概念,能對具體函數指出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能夠正確使用“區間”符號表示某些函數的定義域、值域。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進一步體會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體會對應關系在刻畫函數概念中的作用進一步加深集合與對應數學思想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函數的模型化思想,函數的三要素。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符號“y=f(x)”的含義,函數定義域、值域的區間表示,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出函數概念。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規律以問題為主線,我采用啟發法、講授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提問:關于函數你知道什么?在初中階段對函數是如何下定義的?你能否舉一個例子。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函數概念》。
利用初中的函數概念進行導入,拉近學生與新知識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知識框架行程知識體系。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節,我主要采用講解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
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實例
(1)某山的海拔高度與氣溫的變化關系;
(2)汽車勻速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變化關系;
(3)沸點和氣壓的變化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上三個實例,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并根據初中所學函數的概念,判斷各個實例中的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否為函數關系。
預設:①都有兩個非空數集A、B;②兩個數集之間都有一種確定的對應關系;③對于數集A中的每一個x,按照某種對應關系f,在數集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y值和它對應。
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對上述實例的共同點并結合課本歸納函數的概念。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在閱讀過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函數的概念是什么?初中與高中對函數概念的定義的異同點是什么?符號“ ”的含義是什么?
問題2:構成函數的三要素是什么?
問題3:區間的概念是什么?區間與集合的關系是什么?在數軸上如何表示區間?
十分鐘過后,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預設:函數的概念:給定兩個非空數集A和B,如果按照某個對應關系f,對于集合A中任何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存在唯一確定的數f(x)與之對應,那么就把這對應關系f叫作定義在幾何A上的函數,記作f:A→B,或y=f(x),x∈A。此時,x叫做自變量,集合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集合{f(x)▏x∈A}叫作函數的值域。
函數的三要素包括: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
為了使得學生對函數概念的本質了解的更加深入此時進行追問
追問1:初中的函數概念與高中的函數概念有什么異同點?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函數的本質為兩個數集之間都有一種確定的對應關系,而且是一對一,或者多對一,不能一對多。
追問2:符號“y=f(x)”的含義是什么?“y=g(x)”可以表示函數嗎?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符號“y=f(x)”是函數符號,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f(x)表示與x對應的函數值,一個數不是f與x相乘。
追問3:對應關系f可以是什么形式?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對應關系f可以是解析式、圖象、表格
追問4:函數的三要素可以缺失嗎?指出三個實例中的三要素分別是什么。
講解過程中注意強調,函數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追問5:用區間表示三個實例的定義域和值域。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發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運用啟發性的原則,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動手操作,還能在這個過程中和同學之間討論,加強了學生們之間的交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組織學生自己列舉幾個生活中有關函數的例子,并用定義加以描述,指出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并用區間表示。
這樣的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對知識進一步鞏固,讓學生逐漸熟練掌握。
(四)小結作業
在課程的最后我會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函數的概念、函數的三要素、區間的表示。
本節課的課后作業我設計為:
1.求解下列函數的值
已知f(x)=5x-3,求發(x)=4。
2.如圖,某灌溉渠道的橫截面是等腰梯形,底寬2m,渠深1.8m,邊坡的傾角是45°
(1)試用解析表達式將橫截面中水的面積A表示成水深h的函數
(2)確定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精選】高中說課稿范文錦集4篇】相關文章:
精選高中說課稿范文錦集三篇06-13
有關高中說課稿范文錦集四篇07-05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8篇07-30
精選高中數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五篇08-12
精選高中數學說課稿范文錦集8篇08-07
精選高中數學說課稿范文錦集7篇08-02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錦集8篇07-11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錦集10篇07-09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錦集7篇07-08
高中體育說課稿范文錦集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