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新教材是分成兩步來深化學生對小數的認識。第一步就是今天所上的內容,第二步則是在四年級下冊比較系統地學習小數,溝通小數與十進分數的聯系,將小數的認識提升到理性的層面上來。因此本節課內容的安排是建立在學生上學期所學的分數的知識以及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讓學生去初步地感知小數。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認識到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圍繞著這樣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了教學方案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我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
1、為什么要產生小數?在初步認識小數的這節課里,是否有必要讓學生體會到小數產生的意義?
思索了之后,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初步地體會到這點。雖然在四年級下冊中,教材上將明確地提出:“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钡驗檫@節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小數留給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也將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安排借助長度單位,并采用直觀手段將1米長的紙條平均分成10份來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來表示,促進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同時也為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作下鋪墊。
2、把握學生學習起點,珍視學生原有經驗。
學習起點,可分為邏輯起點與現實起點。從邏輯起點上來說,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小數,但從現實起點來說,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小數已有了一定的認識,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現實起點,體現在:一是讓學生自己來認讀、寫小數,在嘗試的過程中,再給予指導。二是,對于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在說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幾元,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右邊第二位表示幾分等。
3、聯系生活,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
作為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參上明確指出應注意把握三點,其中的一點就是本單元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
的確,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從兒童的年齡特點來看,聯系生活實際來認識小數,學生將更易于接受。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素材都來源于生活實際,從走進超市,感受商品價格上小數的具體含義到借助一米長的紙條來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都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理念。同時,由于一位小數、兩位小數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為此,借助長度單位,并采用直觀手段將1米長的紙條平均分成10份來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來表示,促進學生更容易地接受。
當然,在設計這節課的過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如在這堂課上,是否有必要向學生講明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怎樣才能使學生聯系長度單位更輕松、更扎實地去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還有待思考。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本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學習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一點外國文化,感受作品中蘊含的那種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要繼續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特別要引導學生讀進去之后,再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而該課文是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經典課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它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安徒生通過這篇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先敘述了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后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3、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情感目標:重點學習1—4自然段。通過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情感的共鳴,為學習小女孩擦燃火柴產生“幻象”部分奠定濃厚的情感基礎。
4、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讀懂第一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既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并輔以“情境教學法”。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1.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人人參與到讀書中,人人動口,人人動腦,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以自我活動為中心,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學生的內在動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2.情境教學法
“在一定情境之中訓練語言事半功倍。”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上好語文課首先要通過有效的調節方式,深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三、設計理念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人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體驗,在合作中交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受、體會、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教師成為參與者,引導者,甚至是旁觀者,真正體現“課程標準”提倡的人文精神。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觀看《賣火柴的小女孩》,并以充滿感情的話語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既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誘發學生情感,又激發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再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簡單了解安徒生。讓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就能加深對思想內容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受到更多的啟發和教育。又突出了本篇教材的訓練重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
(三)檢查預習并理清課文的脈絡。
本課有6個生字,還有1個多音字,由于我班的學生對生字的識字方法掌握得較牢固,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開火車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讀音,并理解多音字“噴”。
再引導學生認真地通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步整體把握故事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教師再相機引導學生討論,再在集體學習中理清脈絡——課文主要寫了“賣火柴、擦火柴、悲慘地死去!比糠,降低了分段的難度。
(四)學習第一段。
。1)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精讀“賣火柴”這部分,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這一部分雖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但學生對小女孩的現實生活的感受程度,直接決定著對下文的種種幻象和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學中我認真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讀自悟,為精讀重點部分打好基礎。
我先指名讀,再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再歸納出 “可憐”這個詞。抓住這一中心詞,展開第一段的教學,能省時高效。
。2)讀議結合,精讀理解。
1.(出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引導學生結合讀課文說出是從哪些地方讀懂這個小女孩的可憐?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1—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句子,并想想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板書:可憐的小女孩)
2、讓學生選一兩句話讀一讀或結合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女孩的可憐。(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采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比較法”等讀出或說出小女孩的“可憐”。師生共同歸納出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寒冷、饑餓、孤單、痛苦四個方面)。
再放手讓學生合作小組讀課文,說說又是從哪些語句讀懂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例如:理解小女孩的可憐,我先引導學生抓住四句描寫冷的句子,重點指導第二句 “她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保ㄟ@句話,作者在這篇童話中,沒有把要表達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寫出來,句子蘊含著深刻的含意,我安排在課內指導學生讀懂。這段話表明女孩家里非常窮,她自己根本沒有鞋。在寒冬臘月,穿著一雙大拖鞋,根本不能御寒,就連這樣大的拖鞋還是她媽媽穿了很長時間的。)教學中我先扶學這一句,讓學生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講拖鞋大,再聯系上下文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最后通過朗讀體會,總結學法,學生學到了學法,后面的句子就可以放手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女孩的可憐還體現在“餓”。這一方面比較好理解,我放手讓學生理解。在理解“小女孩沒有歡樂、無人疼愛”這一方面,我主要抓住重點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黃色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本瓦@么一個美麗的女孩,卻有家歸不得:一是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二是“她不敢回家,爸爸會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樣冷”,風可以“灌”進去。在這樣的環境中,美麗純真無辜的小女孩是難以生活下去的,學生理解了這個句子,就為下文理解小女孩悲慘地死去打下了伏筆。同時也落實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訓練重點,突破了難點。
。3)回歸整體,深化理解,引導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學生理解了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冷、餓、孤單、痛苦四個方面后。我再讓學生通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說說“看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你想到了什么,說給同學聽一聽!币龑W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既突出了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4)標點符號“——”在課文第一段中連續出現三次,教學中不容忽視。我主要用小黑板出示:
“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边@里的破折號起解釋作用。突出事情發生在大年夜。
“這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破折號在這里也起解釋作用,說明拖鞋具體有多大。
“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逼鹧a充說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破折號的用法。
最后配上風聲,努力創設情境,感情第一段,使學生再一次在整體感知第一段的基礎上,充分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結束第一段的教學。
總之,第一段的教學體現整體——部分——整體的思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熏陶有機結合,自然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愛我的家》是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第一課。本單元以家庭、學校、社區這些學生的生活舞臺為范域,以兒童所熟悉的生活為教學的基本素材,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中,學會做人和做事。本課注意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將學生熟悉的家庭生活與時空相結合,引申出相關知識,以逐步形成學生看問題的整體視野。本課是本冊書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要對學生進行該門課程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本課總目標為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溫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增進對家庭愛的情感。本課由兩個話題“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和兩個活動天地組成四部分內容組成。
二、說設計理念:
1、科學整合重組教材,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品德與社會課程內容為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創造和開發課程留有一定的空間,是教師設計、組織活動,引導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知識的一種資源。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進行再創造,從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2、創設情境,重視情感的陶冶。本節課注重培養兒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感,重視實際生活中現實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家庭的了解和對家深深的愛。
3、體現參與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镀返屡c社會》教材作為一門思想教育意義的綜合性課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學生的參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課通過看溫馨家的圖片情境導入、介紹家庭生活、講述我家的故事、匯報家庭調查表等活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這種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真實的活動過程加深對家的了解,認識到人的生活離不開家,激發愛家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確定本課的知識目標: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講述日常家庭生活,
了解家庭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觀察事物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激發愛家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難點:通過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 了解,體會家人之間的關愛,懂得人的生活離不開家。
五、說教學準備。
學生:畫一張自己家居的圖畫或拍攝自己家居的照片,并做好介紹自己家故事的 準備。
教師:搜集人們的家居圖片、準備音樂《回家》、《讓愛住我家》、家庭資料、照 片;做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活動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預計用時7分鐘)運用多媒體幻燈再現一個溫馨的家居圖片,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在優美 的“回家”背景音樂下,展現溫馨的家居圖片,引導學生談對家的感受,從而引出本課的話題之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貼出家的圖片,說一說自己、家人什么時候最想家?
[這樣的設計,與自己的科研課題相結合,用直觀的圖片、學生生活中的事例來幫助學生體驗,獲得對家的認知與感悟。]
。ǘ┗顒佣榻B自己家的環境與日常生活。(預計用時11分鐘)先由老師拿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介紹自己家庭的環境,再引導學生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課前搜集并整理的自己家庭環境的情況,然后讓學生全班交流,將家庭的圖畫貼在黑板中。[《品德與社會》課程準指出,“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學要從生活中來,又要到生活中去。此設計緊扣“生活”二字,同時,讓孩子們從同伴的情景到自己真實的生活中來,在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中,加深對家的認識、了解,]
(三)活動三講述“我家的故事”。(預計用時12分鐘)教師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然后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各自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師要注意從照片和學生的語言中找到深挖下去的切入點,引導學生發現家人之間的關愛、家庭的溫馨。并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品德與社會課程以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活動形式,從自身的生活出發在與教師的平等互助交流中,通過直接參與各種實際活動,獲得對自我、對世界、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各種能力。本設計根據這一思想,設計了師生的互動活動,讓學生不再成為被動受教育者,而是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ㄋ模┗顒铀
匯報調查內容,主題升華。(預計用時10分鐘)首先讓學生匯報自己在對家人的調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接著明確這使我們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家人。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那我們怎樣表達對家人的愛,做一個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呢?再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同時播放背景音樂《讓愛住我家》[品德與社會課程,其內容來源于生活,還要回到生活中去,去指導學生的生活,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切入口,以獲得真實的體驗與感悟,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課堂的針對性、時效性。]
小學說課稿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學生實際的自尊程度。
2、引導學生認識自尊心過強或自尊心過弱可能帶來的危害。
3、引導學生進一步調節自己的自尊水平,使其恰如其分,
活動準備
1、準備小故事、小品。
2、教師通過個別談話了解學生的自新程度。
3、收集關于“談自尊心”的名人名言。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課
1、聽故事:《可憐的小烏鴉》。
2、啟發討論:蝙蝠為什么搖搖頭飛走了?
3、教師點撥:在生活中,每個人要真正地認識自己,既不可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即自尊心過強;又不可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即自卑感過重。如果存在自尊心過強或過弱,都對你的成長不利。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擺好自尊的天平。
二、測測你的自尊
1、你認識自己的自尊程度嗎?請同學們完成小測驗(測驗題見《學生活動手冊》第5—6頁)。
2、同桌互相說說自我測評的根據,并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3、教師點撥:看來,我們每個人的`自尊程度同他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三、小品表演
1、觀看表演。
小品內容:見《學生活動手冊》第6—7頁《軍軍和龍龍》。
2、小組討論:軍軍錯在哪里?他應該怎樣想?怎樣做?龍龍又錯在哪里?他應該怎樣想?怎樣做?
3、教師歸納:我們要保持一定的自尊心,但不能過分自信,強調只有自己;也不能自卑自輕,一點自尊心也沒有。
四、自尊心失衡小處方
今天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開張小藥方。
1、獨立開處方(見《學生活動手冊》第9頁)
2、小組交流處方并討論:保持自尊心平衡的關鍵是什么?
五、小結
現在的社會競爭什么激烈,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自尊心,一方面要保證自己積極向上,在人與人的競爭中充滿自信,即使失敗了,也要樹立自我尊重的好形象,繼續向前沖刺;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虛心態度,不可盛氣凌人,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成功!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課程標準強調《統計》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 低年級要求: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來體 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個過程,從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統計知識和方 法。教材選取的例題給我們 很好地提供了一個如何去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的 信息。
二、說學情: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不會太 困難,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畫統計圖,能利用統計圖表中 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借助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活動的必要性。培養 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過程。
3、初步感知簡單條形統計圖及統計表,能將統計結果填入表內,會在格子紙上 畫簡單的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觀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培養學 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重點: 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初步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正確填寫統計圖表。
五、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看懂圖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進 行簡單分析,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六、說教學理念與教法: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 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將整堂課的設計分成“創設情景------收集、整理資料 ------操作實踐------拓展深化”四個層次,我以教材為基礎,本著數學來源于生活 這一事實,力求從實際出發,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使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 的主動性。 圍繞教學目標,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 所以“統計”這節課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 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從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引入,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探 究欲望。其次結合本!安シN習慣責任樹,人人為樹添果實”的活動,讓學生在熟悉 親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 處處有數學。
2、在活動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動態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 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讓 其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所以我設計運用投票表決的活動,來確定最喜歡看 的是哪部動畫片,從中讓學生初步體驗統計的過程,也就是經歷分一分、排一排、數 一數的過程,學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學生在經歷“動態建構運動”之后,再讓他們 獨立觀察教材提供的靜止的畫面上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數據,進行填寫統計表、繪 制統計圖、說說統計作用。一方面鞏固剛剛建構的統計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 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另一方面進行“間接思維” 訓練,既錘煉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 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統計紅、黃、藍蘋果個數的活動中,不僅讓 學生學會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還讓學生感悟到一個方格表示 2 人,那么 1 人可以用 半格來表示,為后續學習打下能力基礎。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實踐操作,體驗到了 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認識了統計及其作用,獲得了數學知識,發展了能力。
3、在問題中學數學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 作者。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討感受到,要解決老師提的問題必須調查統計, 在調查統計后,學會思考,能根據數據回答和提出簡單的問題,深化對統計意義的理 解,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發展 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理解和體驗了統計的過程,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 用。同時結合“習慣責任樹”,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七、說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動手操作, 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 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的學法。
學習方法分為以下三種:
1、自主學習法: 讓學生去親生體驗數據產生的過程,使學生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積極 組織學生人人參與,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材內容,緊密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 帶著數學走入生活,解決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通過學生的獨立探究, 使學生經歷學習過程, 獲得成功的體驗, 是學生在 “參與中體驗, 在體驗中發展” 。
2、交流互補法: 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講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 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并利用生生對話,互相啟發,碰撞出只會的火花,以交流促發 展。
3、練習促進法: 通過有針對性地練習,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八、說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撛O情境,激趣導入 開始提問: “同學們, 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嗎?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 這樣的問題, 貼近學生的生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說出自己 喜歡的小動物,用什么記錄呢?用什么方式能讓我們一眼看出喜歡那種小動物的人 最多,哪種最少呢?引出課題“統計”
。ǘ┨骄颗c體驗 統計時,我們要記錄數據,記錄是,你準備用什么符號來記錄?引導學生表達自 己喜歡的記錄方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把喜歡每種小動物的人數統計出來,加深學生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體現統計方 -2- 式的開放性。 通過展示統計表的填寫過程,引導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從統計表中,提問 學生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通過觀察統計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 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當我們順利清晰的將數據記錄后, 如何使我們的數據一目了然呢?給學生們留下 討論的空間與時間,然學生們講述自己的方法。 最終教師引出條形統計圖的概念及應用。 但是, 在解決較大數據的時候, 格子不夠用怎么辦?繼續討論并要學生給出方法 及結論。 我們可以將一格表示多個數, 從而使我們的統計圖在統計較大數據時, 依舊通用。 (三)自主學習,合作研討 統計天氣變化, 從解決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入手, 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 聯系。并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及統計的作用。 再次大膽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統計任務,獨立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再次 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感悟較簡單的統計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 學生根據記錄數據獨立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并提出問題、 解決問 題,再一次體驗了數據的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
。┙處熜〗Y,激勵評價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 哪位同學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你覺得最成功的 是什么? 本課設計讓學生通過的學習,在內心感受到統計知識與生活的密不可分,通過 師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開展各種靈活多樣的研究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交際 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實用的小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08-13
實用的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5篇07-09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八篇08-13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9篇08-13
【實用】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8篇07-07
【實用】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四篇07-02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08-16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5篇06-26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五篇07-26
實用的數學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九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