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語文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心得體會1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么,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于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獲成果的樂趣。難并快樂著。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標準中又說: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要完成這一任務,光靠課內是不行的,必須借助課外閱讀來完成。
三、尋求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
要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必須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為此,教師需要經常結合閱讀教學,了解學生閱讀動向。一次,新的語文書發下后,學生新奇,從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么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衣袋里塞滿了蟲子?”我翻開蘇教版語文書第九冊,看到了《塞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來課外閱讀興趣的根源就在這里。于是,我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故事來閱讀,這樣,科學家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領悟了。
四、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
課外閱讀要講究機會。這一機會,因學生、教師、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話,教師要根據教學意境來確定課外閱讀的機會。這個意境的一般表象是:每天早晨,我一到學校,就去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一天,我偶爾聽到兩位學生在爭論誰學的古詩多。一個說:“我會背于謙寫的《石灰吟》!”另一個說:“我會背王冕寫的《墨梅》!”一個又說:“我會背王維寫的《鹿柴》!”另一個又說:“我會背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興趣的源泉就在這里——聽和看。于是,我趕忙從學校的閱覽室里,借來了十多本《古詩集》,發給學生輪流去讀。在幾個禮拜中,全班45位學生,都把十來本《古詩集》看完了。正在此時,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次詩歌朗誦會。結果,同學們爭著朗誦,多的能朗誦三十幾首古詩,還有聲有色。趁此機會,我向全班學生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可以每周一次,去閱覽室借書看。一時間,班上讀書之氣蔚然成風。
五、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
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通過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
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
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
4、批語注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
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總之,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其意義、作用是非同尋常的。課外閱讀“天地廣闊”這必將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又一新篇章。
語文心得體會2
自己有幸參加了20xx年的語文中考閱卷,在此次閱卷中主要承擔了作文的閱卷任務。20xx年語文中考進行了改革,其中作文總分由原來的50分變為60分?傮w來看,作文的平均分并不高,大約在46分左右。現把閱卷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閱卷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淄博市的中考作文以二選一的形式給出題目,兩個作文題目,一個是命題作文,一個是材料作文,給了學生更多的寫作選擇。下面分別從這兩個題目來說一下閱卷的感受。
1、獻給自己的禮物
題目中的“自己”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他人,根據你的寫作需要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究竟是誰;“獻”,帶有恭敬莊嚴的送給的意思;“禮物”既可以是物質的禮物,也可以是精神的禮物,重點不是外形的華麗,而是意義的重大。準確理解、把握了題意,這篇作文寫起來其實并不難。你可以以自己為主角,寫一篇記敘文,通過具體事例,從“學!薄凹彝ァ薄吧鐣薄白匀弧钡冉嵌热ミx材。著重關注禮物所承擔的故事和情感,故事要有點曲折與波瀾,情感要真摯濃烈。你也可以以他人為主角,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寫出他人獻給自己禮物的意義和情感,如以歷史名人為材料進行寫作。
在這個題目的閱卷中出現的主要是問題是,學生對禮物的理解過于淺顯,部分學生圍繞生日禮物來寫,或者生活中自己獎勵給自己的東西,缺乏深層次的探究。只有少部分高分學生能挖掘到禮物背后的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物質禮物,而是通過具體事件寫出禮物精神層面的含義,給人以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
2、《小王子》里有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自擬題目,寫作文。
人總要成長,但眼睛不會長大;人總要變老,但心能永遠不老。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然而在成長中,我們漸漸迷失了最初的自己。宮崎駿說過“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痹谌松穆猛局,人們應該常用“童心”這面鏡子來審視一下自己日見風化了的心靈。留守那份純真,保持童真,我們的快樂不因年歲增長而消逝,回望過去的自己,找回曾經的純真。在這個物欲橫飛的世界,懂得太多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在適當的年紀懂得適當的道理,是最輕松的生活方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在這個題目的閱卷中出現的主要是問題是,學生對“童真”的理解過于淺顯。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內容是通過某一件事情,發現父母也有孩子氣的一面,也懷有童真,懷念童年;還有一部分學生表達的內容是爸爸媽媽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也還只是個孩子。這兩種內容,都只停留在了童心這個層面,而忽視了童真這個詞語,忽視了人的.“初心”。
3、普遍存在的問題
。1)字數不足
中考作文字數要求600字以上,不妨寫到700字,一篇文章已經寫下來,難道還在乎那幾個字嗎?閱卷老師最容易批閱的是空白卷或沒有完成字數的試卷,因為空白卷一定是零分處理,不足字數,直接按照字數多少定分:字數不超5行得6分,字數不超10行12分;200至500字20-34分;而字數足夠內容不離題的文章至少也能拿到36分以上。字數足夠可以說是一篇作文的底線,也是考生對中考所應有的起碼尊重。
。2)書寫不夠規范
閱卷老師第一印象是書寫是否工整。字跡模糊、書寫潦草、字體過小,老師看得吃力就會影響分數。閱卷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書寫工整、卷面整潔的作文讓人賞心悅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跡潦草、涂改得難以辨認的答卷,無形中就會多扣幾分。中考作文如果接二連三地出現錯別字,就會被認為語文基礎太差,得分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書寫很關鍵,要給閱卷老師最清晰的視覺效果。書寫不是強調字一定漂亮,而是強調態度要端正、認真。
。3)審題隨意,立意平庸
選材意識不強,這個毛病可以說是作文的硬傷。此次閱卷中發現不少孩子立意膚淺,只停留在題目的表面意義上,導致得分不高。所以我們立意應該花上七八分鐘,立意要多一點“大我”,少一點“小我”,立生命的意,立情感的意,才能笑看風云,笑傲中考。
。4)諸多細節,不夠注意
細節決定成敗,閱卷過程中感受到太多考生對于作文的細節把握比較失敗,如:入題緩慢,廢話連篇;段落結構不合理,很多學生行文是四大段,還有干脆就完全不分段;字數不夠就抄襲材料或者抄襲前文的閱讀文章;缺乏扣題意識,一篇文章下來,關鍵主題詞都沒有,老師難以判斷是否跑題;不顧內容,只講形式,部分文章選擇了書信體、日記體等,可是內容卻空洞無物的。
二、今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鑒于作文閱卷中出現的問題,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1、作文的字數一定要達標,最好超標。字數達標是標配,優秀的學生往往寫到700甚至接近800字,這種認真的態度給閱卷老師一種很好的認可度,基本印象分就很高。
2、書寫一定要規范整齊。標配或超標的字數配上規范整齊的書寫,甚至是出類拔萃的一手漂亮字體,高配置,高顏值,老師怎么會不傾心?
3、思想內容應深刻。思想內容深刻是作文得分關鍵。今年我市高分作文大多是內容豐富,見解深刻的作文,考生或闡述對生活的感悟,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獨到的見解;而那些得分較低的考生作文,內容則顯得空洞貧乏,缺少實實在在的內涵。因此在寫作文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閱歷,運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煉作文的主題,表達自己的生活感悟,展示自己的思想境界,寫出一篇實實在在的文章。
4、語言盡可能美。語言是作文的外衣,唯美的語言是哪一位批卷老師也無法抵擋的。同樣的事,同樣的人,同樣的景,用不同的語言表述和描寫出來,效果截然不同,所以,要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注重學生作文的語言訓練。
5、立意盡可能要新。所謂"立意新”,也就是人無我有,這樣,你的作文才可能在眾多的大眾面孔中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讓閱卷老師為之動容,為之一振,為之一喜。
6、千萬不要抄襲或者套作。在這次批卷的過程中,凡是抄襲卷的學生得分都很低。要么走捷徑從試卷的閱讀文本里這里抄一段,那里摘一段,更有甚著直接原版原裝直接抄襲,廢了老大的勁,結果得不下分。
四天的閱卷工作雖然繁忙勞累,但是我從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受到了一些啟發,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此次閱卷讓自己受益匪淺。預祝初一、初二、初三語文組期末取得優異成績。
語文心得體會3
20xx年4月30日上午9:00-10:30,鄭教授用了一個半小時對20xx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及在20xx版上的變化進行了一一梳理,認真聽完后,對20xx版語文課標以下幾點感觸頗深。
一、倡導少做題多讀書
20xx版語文課標在課程理念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這一條中明確指出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對于這一理念我是感觸頗深的:在我周圍有許多語文教師還秉承著以前的傳統,每學期在學校規定的語文作業之外,讓孩子買大量的語文資料,什么同步課課練,單元試卷等等來做,孩子們整天埋頭于語文作業中,根本無暇看課外書。我的觀點一直就是語文學習第一要務是閱讀,讀書多的孩子,語文成績不會差?赡苣切┳鲱}目的孩子目前語文考試能多考幾分,但往后一定沒后勁。我從三年級開始,正式要求每個孩子每天總共閱讀最少半個小時課外書,我從教20年從來沒讓學生買過任何相關語文資料,可是我班孩子的語文成績也不差。如今看到新課標中的這一條,挺自豪,原來我一直走的路是對的。
二、課程目標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割裂開來
鄭教授的講座為我提了個醒,前幾年小語教學流行三維目標,也可能是理解不到位,包括我自己經常是把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分的開開的,一條一條寫。20xx版語文課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課程目標包含文化、語言、思維、審美4個方面,鄭教授提醒,這4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可以有所側重,但不能割裂開來,分成語言目標、審美目標等,謹記!
三、緊跟時代潮流,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
一直以來對于互聯網可以說又愛又怕,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網絡作用之大,利用網絡資源平臺能幫助我們拓展學習空間,豐富學習資源,整合多種媒介的學習內容;為學生的'個性化、創造性學習提供條件;可以發揮它的大數據優勢,幫助分析和診斷學生學業表現,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改進依據但身邊也一直不斷這樣的例子,家長反映某某孩子利用學習要用電腦或手機為借口偷玩游戲所以布置線上學習任務時總有點底氣不足。如今好了,20xx版語文新課標有了明確規定: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閱讀習慣、寫字能力、深度思考等可能產生的影響,揚長避短,使用適度,避免網絡沉溺。正式定下了基調,告訴我們可以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但是要考慮如何揚長避短地使用。
四、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
個人認為20xx版語文課標最大的亮點是: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分3個層面設計了6個學習任務群,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改變了過去知識點、能力點的線性排列,改變了逐點解析和逐項分析的習慣,將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文實踐過程,從而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各項能力。意在打破一直以來孩子們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況,改變我們教師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的,教出來的都是書呆子的現狀。學習語文的目的不應該是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新課標點贊!
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緊隨時代潮流,為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指明了以后教學的方向,它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名語文教師的枕邊書。
語文心得體會4
x月,在溫潤的春光中,我們語文組在校園領導的關心下,在我們縣城的xx校園,有幸觀摩了市教研室組織的三節公開課,其中有閱讀課、古文復習課、作文課。同時也悉心聽取了專家的對這三節課的精彩點評。學習之后,獲益匪淺,現將體會和心得整理如下: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毙抡n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個性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潛力的培養,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后立刻理解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狀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超多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么任務,到達什么目標。
語文心得體會5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途接手教學班級,教材又是全新部編教材,著實在工作上增添不少負擔。眾所周知,八年級是初中學生學業的分水點,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教師好好反思。就語文教學及部編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來看,基礎仍然要重視,尤其是字詞積累;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還是分薄弱;寫作方面應該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同時向中考靠近。但新教材編排體系、學習目標及能力要求,只得在教學中探索前進,在探索中不斷反思。
一、深入了解學生、鉆研教材,一切從實際出發
學生是教學的主要對象,全面了解學生是教師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學習習慣等等,是每一個教師接受教學之前,務必深入了解、細心分析的;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后,就得鉆研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也是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以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點要求的清晰、明確理解。
篇2在注重學生知識積累的同時,主要是強化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訓練。教材中的閱讀課文僅是一個教學范本,教師應結合學生現實生活實際去挖掘相關生活及人生道義,促進學生理解課文、認識生活、反映生活,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感可發;還有,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真正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教學,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一切從實際出發,方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二、注重課堂實踐,以師生有效互動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師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師踐行自己職業職責和價值的主要場所,以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去落實
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僅是一個引領者,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是為自己課堂實踐提供便捷措施的,教師設計的問題、對學生答疑的預設和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教師務必充分考慮;課堂的主人應該是學生,教師在將課前預設的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發揮想象并展開討論,落實有關答疑問題,以增長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
三、充分認識自己
創新思維和教學實踐促進自己不斷成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痹俸玫慕處,也有自己的不足;再差的教師,也有自己的優點。教師充分認識自己,才能真正的覺得自己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有些老師有種感覺,某段時間自己教學似乎比較得心應手,心情十分順暢;某段時間自己的教學老是不順,總覺得教不好了,這里有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因素。任何一種方法都只能維持一定的顯性期,任何一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潛伏期,當教師不斷地發現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并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時,新方法就會即將破殼而出。
教材中的課文,教師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教師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道呢?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通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正是這些課堂形勢迫使教師積極創新思維和教學實踐。教師自己必須穿越更寬廣的教學天地,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問題,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學習,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促進自己專業成長。
總之,教師的教學離不開學生、教材、課堂,更離不開教師自己,教師只有緊緊抓住學生、教材,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嘗試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方能促進自己不斷成長。語文教學心得體會3
首先是朗讀。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旁娨惨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詩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作為老師只需要在朗讀之前將生字做好解答,讀詩是怎樣停頓的做好標注。在對古詩進行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關注,對當時作詩環境的關注。
其次是了解詩的創作過程。詩人是怎樣的環境中發出什么樣的感嘆,表達了什么樣的想法,都與創作的過程息息相關,了解了這些,就基本能夠對一首詩有了解析,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古詩的魅力。
然后是解析詩的結構。將情感、事件等等要用大段文字描寫的語言熔煉在一首詩之中,同時還要人能夠從中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情感變化,這樣的文字功底是需要我們一起去學習的。通過對詩句的解讀,讓學生了解到漢字在詩句中起到什么作用,為什么要這么安排,將簡單的詞語進行顛倒有什么樣的好處。教導學生在寫作當中運用一些這樣的技巧,提升文字表達的能力。 最后是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的閱歷不夠豐富,因此在欣賞詩詞時沒有足夠的想象力,在腦海里沒有一個明顯的印象,文字的表述也不夠學生去想象得到詩人所表達的奇幻的世界,所以借助一些工具來呈現一幅具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加深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同時將詩句讓學生用聯想以一個美好的景象記下來。 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不能夠死板的按照書本去教,根據現在教學目標,讓學生對中國的詩詞文化產生興趣,最終熱愛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我們的知識。
語文心得體會6
作為中小學生涯中必修的科目,語文在我們的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學習大語文這門學科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有關生活和社會的知識,并且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體會生活中的點滴。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自己在學習大語文這門學科中的一些體會心得。
第一段:培養語文素養。
學習大語文這門學科,最重要的是培養語文素養。語文素養包括語言文字的.理解、運用和表達能力等,通過學習大語文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培養這些素養。比如通過學說、狀、意、形的方法來分析、理解文本,形成對語言文字及文學作品的感知和認識。同時,還能夠通過語文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學會用恰當的詞語、變換句式和造句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的文章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段:拓展閱讀視野。
大語文學科中的閱讀理解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學習閱讀理解,我們能夠不斷地拓展自己的閱讀視野。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不同主題領域的知識,提高自己對各種題材的理解能力,同時適當地了解世界、了解社會、了解人生,增廣閱讀之門,開闊視野,對自己更有益處。
第三段:涵養人文情懷。
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更是培養人文素養。在學習大語文的過程中,我們能夠讀到很多優美、感人的文章,深刻理解文化之精華,感悟人生之真諦,從而涵養出一份深厚的人文情懷。如《唐詩三百首》、《紅樓夢》等經典名著,啟發我們去思考美學與哲學中的智慧,提高文學鑒賞力。
第四段:增強自信心。
學習語文還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能夠通過課文跟老師和同學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口語和寫作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通過語文學科的訓練,我們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增強自己在社交方面的能力,讓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第五段:總結和展望。
總而言之,學習大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更是為了培養華麗的語言、廣泛的閱讀視野、深厚的人文情懷、堅定的自信心。因此,我們在學習大語文的過程中,要努力掌握基本技巧,注重閱讀實踐,發揚學習中的樂觀進取心,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為未來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文心得體會7
通過學習《新課標》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次,小學語文姓“小”,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我們的語文課應上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體現“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藴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復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復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贊賞,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體現兒童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向出國留學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愿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體現兒童味。
三、體現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后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美風貌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并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說:上課如作文?梢姟罢n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里,“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并在課堂上不斷實踐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的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
看完新課程標準,對于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
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
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本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本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在家讀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向我們農村學校,學生回去沒有家長的督促,很多學生就只完書面作業,不讀課文;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為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于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于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
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傊,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語文心得體會8
為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讓廣大教師盡快從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升,成為教育教學骨干。20xx年4月25日下午,舍資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聚集在舍資小學,開展“聚焦課堂,立足有效,提升質量”的活動。
首先是楊梅等四位老師授課,接著是工作室李桂蘭老師進行專題研討:小學語文常規課堂教學中怎樣有效備課,在專題研討中李老師與我們工作組成員推心置腹的分享了她多年的教學經驗,把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等幾種教學備課的基本流程整理打印分發到每一個工作組成員的手中。
通過本次培訓我認識到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實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抓手。充分的備課對于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于鐵軌,基石之于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使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理安排,課前充分備好課,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
語文心得體會9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此高三的老師也非常認同,但在實際的教學行為中,許多老師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不敢也不愿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復習。我們感覺到,越是到了高三年級,滿堂灌的傾向多數復習課大都是老師積極地講,學生被動地聽,課堂氣氛沉悶。偶爾有幾次提問,也常常是無疑而問,或僅僅是為調節氣氛而問。不管文科理科,教學的現狀常常是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問題的結論上,而這些問題又不是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不是自己思考的結果,學生只關心老師持什么樣的結論,老師的結論又大多來自現成的結論,使學習變成了“克隆”。
復習課教學不能采取把知識再現一遍的“燙剩飯”,要講究落實,講究效率,也必須體現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原則。應該采取自學質疑合作探究的情境下取分章或分知識塊的單元復習,復習模式的課堂步奏可分為:教師提示(提示復習內容、目標、知識點)——學生練習(完成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小組討論(練習題中學生個人不能完成的,小組討論完成)——全班交流(有價值的重點、難點)——教師小結(指出或訂正帶普遍性的問題,強調重點、難點,解題方法)——鞏固練習(對失誤多的練習題進行強化性練習)。
課堂上首先給出復習提綱,出示復習目標,學生根據復習目標,梳理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結構。教師整理和制定的復習提綱、學習目標,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大綱和考綱要求,并能讓學生在知識梳理的過程中,查找不足,拓展視野,深入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提升能力。教師再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教學重難點加以點拔、答疑或引導學生研討,在互動中解決問題,達到復習的最佳效果。這樣環節處理得當,不僅復習了基礎知識,并能使教學效果升華,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們對文言文,詩歌鑒賞畏如獅虎,考試失分很多。對于這一塊的復習可以憑借教材,加大自學力度,提高訓練質量。老師先研究考綱,明確考什么,然后把考點分散到每一篇課文之中,逐一攻破。不同的是,要改變傳統的“以講代學”做法,調動起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動手、動腦來提升文言文的應試能力。例如,在復習某一篇課文時,老師先交待復習目標,即知識點,學生開始研讀課文,找出包含知識點比較豐富的句子,并作上標記,然后逐句翻譯,在翻譯過程中明確詞義,詞性,要求做到“信”、“達”、“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譯文本,每堂都動筆翻譯幾個句子,老師當堂批改,在批改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指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注重引導歸納,舉一反三,點撥必須精講。一篇課文下來,學生自學自研時間可達三分之二左右。學得實,練得實,學生成了課堂的真正主人。復習詩歌鑒賞,老師先了解近三年詩歌鑒賞的出題情況,然后認真研究教材,確定每篇教材復習的著重點,確定了“復習課文(包括背誦默寫)——規范做好書后習題(做每一道題每一個步驟,用詞都力求規范),——精選課外的內容,進行相同內容的練習。”在做題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有了參照,自然消除了迷茫,鑒賞能力明顯提高。通過回歸教材,放眼課外,學生們覺得語文復習“實”了,有了可操作性,閱讀文言文已不覺得生畏,詩歌鑒賞也不是霧里看花。
對于語言運用題型中的情景應用等題型可以先進行一定的訓練讓學生自己摸索,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再精選一些題目進行形成性訓練。近三年表達題目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也讓學生不知所措。節目串詞、新聞銜接詞、公益廣告、寫新聞點評,寫對聯等。老師就不厭其煩地整理,一種一種地講下去,每一種總結一套方法,收效有時不大?梢韵茸寣W生訓練感悟,然后總結出所有這些題目共同的規律,讓學生舉一反三,從而真正解培養出答這類題目的基本能力。
再如學生最困惑的作文怎樣寫深刻的問題,光靠單純的多寫只會讓學生越寫越怕,其實平常只要多看一看一些名家的議論文就可以總結出以下兩項十一條基本技巧:
思想方法上:運用基本的哲學思維。主要哲學觀點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全面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普遍聯系的觀點。這些基本思想派生出一些子目,如:原因與結果、偶然與必然、現象與本質、對立與統一、外因與內因、量變與質變、實踐與認識、主觀與客觀等。
寫作手法上:
1.以“直接指明”的方法使議論清晰明白;
2.以假設分析引人思考;
3.以因果、條件分析揭示因果;
4.以引用增強文采,引出和促進議論;
5.以比喻化難為易,促進形象化;
6.以渲情造勢、呼告促進讀者共鳴;
7.以反問、設問、反復、排比、對偶增強氣勢,加強節奏;
8.以對比增加議論的深度;
9.以句式多變增強文采和層次感:整散結合、陳疑結合、長短結合;
10.多用復句增強論證的嚴密性,順便增強議論文的外在氣質。
作為高三教師,我們應該好好回顧和研究一下高一高二時的課堂教學,從中反思、總結和發展,讓高三課堂充滿生機、快樂和活力,讓學生能情緒飽滿、思維活躍、興致高昂地度過高三學習階段。應該真正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每位學生一份考試大綱,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照檢查,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學習方法。老師針對個別學生進行修正、延伸,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語文心得體會10
最近我參加了藍天xx的小學語文教師職務培訓。培訓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淺。在培訓學習中,聆聽了喻忠恩、韋筱青、付宏東、師保國等名師的報告,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我也更堅定了自己教書育人的思想,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要堅定不移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么這桶水從哪里來,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后,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于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所有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教學,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渠道。把傳授語文知識作為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這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思想中的誤區。在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也要培養語文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把新奇感轉化為求知欲。教師要積極利用教育資源,開發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所提供的空間。體現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于“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語文心得體會11
語文教學讓學生領略到了祖國文化的絢麗與中文的無限魅力,并能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習語言的無窮樂趣。課堂充滿著平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重視,鮮活的生命在歡唱,在愉悅。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學生感受到了漢字的形體美,語句的韻律美及表達的豐富多彩。執教老師規范的漢字書寫,簡明的板書,聲情并茂地示范朗讀,流暢地分析講解,充滿期待與真誠善意的微笑,無不凸現出愛的真諦。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師執教的觀摩課都很樸實,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淡化了課件等的輔助作用。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張簡單的幻燈片代替;五花八門的.活動被扎實的讀書練習所代替,真正彰顯了課堂本色。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并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讓同學示范,其他同學提意見,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更好的領會感情,層次非常清晰。
很多老師會在課件上給學生出示“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獲一種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個別老師很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語文到底是教什么?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語文應該是品語言,習得優秀語言的寫法,學會運用,語文應該是修養性情,體悟人生,所以語文應是教學生動情去讀去感受。語文應是培養一種語文思維習慣,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于感動,善于反省和領悟人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聽了這些精彩紛呈的課堂,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鉆研教學這門學問了。
語文心得體會12
新課程實施以來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欣喜地發現,正是借著課改這場春風,我們語文教師抖掉了身上的僵硬外殼,開始以更靈活多變的方式進行教學。新課堂的內容豐富了、形式生動了、氣氛活躍了。學生因此變得興奮而充滿活力。在語文課堂上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們敞開了心扉,對所學內容侃侃而談,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也因此而變得睿智而飽含激情。但是,我們在盡情收獲累累碩果的同時,亦嘗到了不該有的苦澀。學生的分析、概括、作文能力也有減損苗頭,此等現象不得不使我們從語文課改的狂喜中清醒起來,去反思教學中的這些失誤。語文課改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學生畢業后,大多數學生書不會讀,字不會寫,文不通,字不順,那可真是我們語文教育的失敗。語文就是語文,有其自身的教學規律,語文教學理應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學得基本的語文技能,懂得語言運用規律。我們關注語文教學的精彩,但有時精彩的外衣卻掩蓋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的本質,所以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以辯證的眼光,重新審視語文課改中的基礎知識訓練。
經過幾天的暑期教師培訓,我對新課標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其主要任務是要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語文學科實施新課標,進行課改中,不論是思想觀念上,還是具體操作層面上都發生巨大轉變。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走出單一的課堂授課模式,堅持多元化教學形式。"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這將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外出參觀、考察、實地測量、現場制作、模擬面試、辯論會、排練節目、座談會、賽詩會和"上網"搜集有關資料等都將成為語文教學的形式。
2、突出教與學的`互動,教學由實施預案向增加準備如何回答學生現場提出的問題轉變。課上學生會主動提出的問題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這種現場發散式提出的問題是教師始料不及的,這就需要師生間互相尊重、欣賞,相互交流、溝通、理解和補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3、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強調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學生將圍繞自己對課文中最感興趣的部分和知識深入探討、思考和學習。因此,教師分析課文要突破由"從頭到尾撫摩一遍"的教學習慣。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系和知識結構的綜合性,通過指導學生首先尋找、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其寫作手法,并強調學生個體的需求和體驗指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4、批改作文要針對具體文章提出指導性修改意見。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那種"中心明確、內容具體、層次清楚、語言通順"顛來倒去的"總批"一去不復返了。伴之而來的是增加眉批,要求教師指出學生的具體文章好在哪里、怎么個好法兒,并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
5、教師將自覺地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不斷更新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放式教學和探究式和討論式學習,結束了教師憑借一本教科書和一本參考"打天下"的歷史,要求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解答問題,還要為學生提供尋找輔導材料的線索。因此,教師必須建立和實踐終身學習思想,才能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
通過這次學習,我想對于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有相當大的幫助。
語文心得體會13
通過學習,對比20xx年版本的課程標準,了解到20xx年版的課程標準對教師如何教有了更具體更細致的指導,首先新增了核心素養內涵。20xx年版本的課程標準對于什么是核心素養作了一個具體的界定,分為四個部分: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新。這也給我們教師在組織設計教學內容指明了方向,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圍繞這四個部分創設真實的語文情境,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其次,新增了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是指在真實情境下,確定與語文核心素養生成、發展、提升相關的人文主題,組織學習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自主活動,自己去體驗環境,完成任務,發展個性,增長思維能力,形成理解、應用系統。根據各個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群分為三層,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兩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這也是我們今后進行教學設計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新時代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要樹立并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義不容辭的肩負起時代的使命,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全面落實培養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的時代新人。
語文心得體會14
放棄了學校組織去游玩的機會參加了廣西小學語文教學展示觀摩活動,這一天半的時間里,我們欣賞了這個會場11名教師的精彩表演。他們帶來的課型有別,風格各異,卻是各有千秋,精彩紛呈,他們那種大家風范,那種信手拈來,那種自然而然的教學風格、那種充滿感染力的語言、那豐富的文化底蘊讓我如飲甘霖,如沐春風,也使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寫下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開幕式時朱老師說的語文課
要追求真實、真切,要讀懂教材、學生和課堂,把思想高度提高一些,問題放大點,辦法多一點,交流多一點讓我印象深刻,聽課時帶著這些觀點仔細觀摩,每堂課確實做到了真實、真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放飛自己的思維,讀出了自己的體會。
二、明白了要上好一堂好課
前提是老師要讀懂甚至熟透教材,設計出一份好的教學設計。其次要時刻關注學生,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并及時作出評價和指導,這樣,不僅鼓勵了學生,也能使更多的學生獲得有效指導。最后要充滿激情、自信低地把握課堂,把握預設與生成,善于撲捉課堂中的閃光點。我想,這也是同樣課文,不同老師上出風格迥異的特點吧。
三、更區別了各個年級的教學標準
這些觀摩課,很多老師課堂上都注重學習生字詞語,或把識字滲透其中,例如《金子》《懷素寫字》知道識字的重要和讀好書讀熟是前提。其次很注重品讀,品詞、品句、品段。例如《黃鶴樓送別》,毛老師讓學生通過“您”“夫子”“譽滿天下”“兄長”等詞體會句子意思,從而體會整段的感情,并讓學生把不舍、敬仰、深情厚誼讀出來。學生品得真,讀得好。還有《最后一頭戰象》時劉老師在指導學生品讀“莊嚴離去”時也非常地感人等等。很多老師朗讀水平高,范讀很精彩,讓我再次汗顏,下決心加強自己的教師的基本功。還有的'老師更是注重學生的積累,并通過讀寫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印象最深的是《四個太陽》和《花鐘》這兩課。
四、了解了第一課時的定位和教學策略。
這樣觀摩的機會平時太少了,感悟太多,夜已深,就此先擱筆吧?傊а匀f語匯成一句話:我將以此為動力,腳踏實地面對課堂,不斷充實自己,為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而努力。
語文心得體會15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根底。這種根底,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澳苷f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根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開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根底,也是學生全面開展和終身開展的根底”。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開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古圣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不過了,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后融會貫穿,化為已有。一味的讀,一味的背,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把戲。教師純粹“為講而講”,學生純粹“為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后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快。正如走馬觀花式的旅游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師在執教一篇游記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采用小導游的方式讓學生先小組合作學習,然后集體交流,抽學生輪流上臺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景點的特點。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猶如身臨其境,美不勝收,接著又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整堂課內容充實,模式新穎,學生饒有興趣,也學了很多。外表上學生收獲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對文本的朗讀,實質的理解還是缺少相當的內涵,尚有局部學生甚至一節課中沒開過口,這顯然無助于課文的內容的解讀。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F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說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根底。朱熹曾經說過: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根底。只有反復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薄白晕颉北闶菍W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根底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局部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并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發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于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認。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復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語文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心得體會04-27
初中語文培訓心得體會|語文12-20
語文研究心得體會05-31
學校語文心得體會05-25
小學語文心得體會05-11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08-10
2023語文心得體會01-11
語文培訓的心得體會04-07
語文聽課心得體會12-14
語文試卷心得體會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