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母的教育觀、教育方法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的氛圍,家長的言行、教育方式,無一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當今的孩子,由于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陽”、“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又不重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因而導致孩子心理上“以我為中心”、“唯我獨尊”、“我行我素”任性等。根據我國有關方面調查資料顯示:中國兒童的心理素質合格為19%,而美國為41%,日本為60%以上 。有人曾說:“中國的孩子聰明才智是世界聞明的,同時他們的心理素質之差也是出名的 。”造成中國孩子心理素質差與他們的家長的教育水平和觀點是密不可分的。
一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1 、重智輕德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長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未成年人在成長中所受到的第一教育。在很多家庭中,只重視了孩子智力方面的教育,把能夠獲得好的成績上大學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標準,忽視了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 。如:有的家長教育孩子,在集體中,任何事情自己都不能吃虧,什么團結互助,社會公德都不用遵守等。又如:馬加爵殺人事件,孩子殺死父母,學生打傷老師等事件,也證實了重智輕德教育帶來的危害,使很多高智商的大學生、青少年走上了不歸路。忽視了德的教育,不知道怎樣做人,沒有做人的準則,只關心自己,缺乏對他人的關愛,對社會的關心,使之成為一個自私又低級趣味的人 。
問題2:重智輕能
當今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長由于受歷史原因 、社會環境的影響,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識匱乏,教育水平低,對社會變化認識不足,往往認為孩子學習好是最重要的事情,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結果培養出來的孩子,學習很不錯,但應變能力、勞動能力 、語言交往能力 、自律能力 、生存能力 、與他人相處的能力顯得比較差 。
在當今家庭中,有部分家長認識到,自己想干一番事業的可能性已經不大,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加大了“智”的投入,削弱了“能”的培養。如在家中,父母對孩子總是說:“掃地 、擇菜 、洗衣……這些家務事都不是你們應該做的,只要認真讀書就行了 。甚至洗臉洗腳也都由家長代勞,孩子心里需求什么,想做什么也由家長代替,不讓他們到社會中去參加活動,結果孩子走入社會,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束手無策。
問題3:重養輕教,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
當今很多家庭中,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滿足孩子的物質方面的一些需求,如生活的、營養方面的需求 。以寵 、以愛代替教育 。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物質條件也在不斷的提高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總認為孩子穿得不好,不與眾不同,不高雅,受人瞧不起,故常給孩子穿高檔名牌,什么都要最好的,才顯得最有檔次。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孩子,整天蹦蹦跳跳,精神飽滿,而家長總是擔心營養不良,認真搭配一天三餐,給孩子買營養品和營養藥物等,把孩子養得胖胖的,凡是粗糧不給孩子吃,因為怕傷了胃,凡是粗衣不給孩子穿,因為粗衣傷皮膚。孩子要吃什么,穿什么立即就給孩子買,上學 、放學要坐車,怕雨和太陽淋壞、曬壞了孩子,怕孩子累,久而久之,讓孩子養成了金錢和物質享受的習慣,忽視了對孩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 、計劃用錢的教育,長此下去,一旦生活環境發生改變,孩子將無法適應艱苦的生活環境,失去生存能力 。
問題4:重言教,輕身教
有很多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這也不是那也不對,貪玩好耍,不求進步,但家長忽視了自身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
當今家長,均從煩重的家務勞動中掙脫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交朋會友,經常是幾個朋友坐在一起打牌到深夜。而家長卻常常對孩子這樣說:“你們又在玩了,不讀書,不做作業,不做……不做……,”總是指責孩子,沒有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去讀書學習 。理由很充足:父母是成年人,可以玩,孩子沒有長大不能玩。有的家長要求孩子尊重長輩,關心他人,其家長本身卻對其長輩不尊重,對父母不孝敬,對他人不關心。
如:有一個家庭,父親怕苦,在很年輕時,找借口退出工作崗位整天閑逛,母親無工作,哥哥初中畢業無事可做,小女兒很小,導致家庭生活窘迫困難,父母不是設法謀求生計,而整天游手好閑,東游西逛,白天瞧瞧誰家的東西放在哪,哪塊菜地里什么菜長大了,晚上趁天黑無人注意,把白天進入眼簾的物件歸為已有。然而對孩子則說:你們看,父母多苦多累,生活很艱難,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才能有好工作,才能生活得好。無論做什么都要不怕吃苦,更不能隨便拿別人家的東西 。但當孩子悄悄把別人的錢物拿回家時,家長總是滿臉堆笑的接過去說:這樣做不對,下次不能這樣了。父母的行為仍舊續前。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孩子在父母的行為語言的教育下,逐步習慣了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成為父母言行的延續和影子。
古話說:“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們作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指責性的嘮叨,簡單空洞的說教,處處以身作則,孩子也就會耳聞目濡,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家長要求孩子什么,自己首先做到,用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問題5:棍棒教育
古言道“不打不成才,黃荊棍兒出好人”。在我們的家長中,經常這樣說,行動上也就這樣做,不管孩子做錯了什么,首先,拳棍交加,進行一次暴風雨般的皮肉洗禮,風雨過后,孩子還弄不明白為什么受了這般皮肉苦,總是埋怨父母不喜歡他,甚至懷疑是否親生。
我班有一李姓學生,父母親文化水平不高,父親無工作,靠母親給人剪發掙來微薄的一點錢維持家庭生活。父親無事可做,還經常出入茶館酒店進行賭博,常和鄰居街坊打鬧等。回家后,將氣發在母子倆身上,父親還常對孩子說:“如果誰惹了你,你就給我打,有老爸給你撐腰呢!”就這樣,孩子在學校里經常瞅見這個同學不順眼,一陣拳頭,那個同學使我不舒服,一陣腳踢,無故將同學追打,還滿是理由:我覺得不舒服就要打他們。甚至還帶著“銀光閃閃”的水果刀到學校“防身自衛”,威脅著同學的安全。
又如一楊姓學生,在家里無論是誰,決不示弱,拿著掃帚追打外婆,和父母暴跳如雷,無論家長用捆吊,拳擊等多種酷刑,也未能使他屈服。家長很是頭痛,認為此孩子是一塊朽木,無藥可救。當楊某正和家長不依不饒不可收拾時只要老師問:楊×同學,你怎么了?有什么不能好好說嗎?該學生于是悄然無聲,便低頭不語,家長總納悶:老師沒有我們這樣施重刑,他反倒不反抗了。
“不打不成才”。粗暴教育方式所產生的后果是:(1)孩子的神經系統十分脆弱,粗暴的態度會使其精神緊張,有損身心健康,造成兩代人的感情隔閡;(2)孩子因懾于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講實話,久而久之,容易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3)孩子的模仿性很強,以后也會成為粗暴的人。
二、加強學習,改變家庭教育觀和教育方法。
有人說過: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親們的手里??社會的未來必須由新生一代來承擔,而父母親就肩負著塑造未來的重任。由此可見,父母親教育方法與父母親的教育態度、教育水平、文化素養等是密切相關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要提高人口的素質,促進社會教育化、學習化,必須加強對家庭生活的科學指導,使家庭生活能形成一個優良的學習教育環境,逐步走向現代化、科學地教育子女,讓孩子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認識周圍的世界。家長對待人生、事業、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教育要從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耐心教導,不做違背社會道德與規范的事。在家里,從小事做起,加強各方面的能力訓練,聽從父母的教育,尊敬長輩,并在家里的交流中,訓練他們語言交流的能力。家長面對孩子重復犯錯,也要耐心指導,給予多次改正的機會。平時,在家里,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要求孩子怎么做,家長首先怎么做,事事起表率作用。培養孩子勤勞、勤儉、不講吃穿、不攀比的好習慣,讓孩子在家長??第一位教師的面前受到良好的教育,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則,家長同時也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礎上講究家庭教育方法,克服重智輕能,重養輕教的現象,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就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直至成才。
【父母的教育觀、教育方法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相關文章:
穿鞋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04-03
父母托養孩子的方式及影響03-22
父母養育態度影響孩子人格03-23
淺議教師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對教育的影響11-15
父母影響孩子的感人事跡12-25
父母教育孩子時的5種錯誤方法03-22
教育孩子理解父母、關心父母03-22
教育孩子不說謊方法11-25
寬容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11-26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