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發病機理
發病機理
哲學家、精神病學家時效波在《需求斗爭獎賞與精神疾病》[1] 一文中,從生物學、心理學和哲學的角度,科學地論述了心理疾病的發病機理:
人的一切心理、行為活動只有在意識和潛意識的本能協同協作下,遵循“需求斗爭獎賞”規律,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斗爭,人腦才能體驗到自信、愉悅等積極的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否則,就要受到懲罰。就像人的胃這一器官,是生命進化的結果,是用來消化和吸收食物,滿足生命體生理需求的;如果像厭食癥患者那樣毫無食欲、味同嚼蠟地進食(類似進行著無動機、無興趣斗爭的抑郁癥),或專門吃些生魚生肉等消化不了的食物(類似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斗爭的神經質癥),違背了作為生命進化發展結果的胃的活動規律,當然要受到懲罰。
“需求—斗爭—獎賞”是人類正常生存發展進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需求,沒有斗爭,沒有獎賞,人類就不會進化和發展。同理,進化發展到今天的人類,如果迷失斗爭方向,喪失了需求動機和斗爭熱情,不愿再進行斗爭;或者違背規律,選錯斗爭對象,斗爭了而毫無進展,不能獲得愉悅獎賞,就必然要產生副面的消極情緒,乃至發展為心理疾病。
1.有主導需求,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斗爭(正常人)
2.無主導需求,進行著無動機、無興趣的斗爭(抑郁癥)
無主導需求,并不是沒有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某種目標得以實現或換了新環境后,患者沒有了能提起斗爭興趣和熱情的主導性需求目標,迷失了斗爭的'方向。雖然患者也可能有必須斗爭的心理和環境壓力,但就是意識不到問題的解決對個人具有的現實意義,產生不了斗爭的動機、興趣和熱情,總提不起精神。
3.以消除身心的不良認知感受為主導需求,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的斗爭(神經質癥:包括普通神經質癥、強迫神經質癥和焦慮神經質癥)
神經質癥患者是以消除主觀放大了的身心不良認知感受為主導需求,偏離了正常人的需求斗爭方向,選錯了斗爭的對象,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的斗爭。
4.雖有主導需求,卻逃避斗爭,獎賞自然也無從談起(癔癥)
遇到所謂的危機或壓力時,癔癥患者也有趨利避害的主導需求,但他們卻不自覺地采取了逃避斗爭的方式,昏迷狂亂、神游物外、蒙蔽視聽、痙攣痛苦。
5.無法正常斗爭(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的大腦出現了問題,不能像正常人那樣進行正常的認知、感受、思維,也就不存在遵循規律,因而也無法正常斗爭。
【心理疾病的發病機理】相關文章: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及發病機理08-19
留守兒童的心理疾病07-16
嬰兒濕疹的發病原因10-17
怎樣正確的對待心理疾病11-21
關于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07-20
兒童的心理疾病及其判斷07-14
兒童的心理疾病有哪些07-02
兒童最常見的心理疾病06-30
心理疾病會有哪些癥狀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