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維生素會影響到心理健康
人們每天吃東西就是為了填飽肚子,讓腸胃消化之余吸收食物當中的營養。身體需要的營養種類很多,如果身體過度缺少某一種營養,就會引起一些疾病。有專家認為,人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到心理健康,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美容不只要求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心靈健康和完美,F代研究發現,飲食營養不僅影響外在容顏,而且影響心靈健美。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如若長久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影響身心行為,引發精神障礙。
維生素B1或C的缺乏常引發抑郁癥或表情淡漠,對外交際明顯退縮,懶于與周圍接觸。醫學家發現膳食長年不平衡,飲食食入量過少的人會導致維生素B1、C缺乏,性格會變得乖僻,或者易誘發激怒癥狀,產生不自覺、不能控制的攻擊行為和人格改變。所以提倡每天均衡膳食,補充富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小米、玉米、桃子、茄子、黃瓜、芝麻、紅薯、高梁米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則有:柑橘、番茄、櫻桃、草莓、杏、獼猴桃、紅棗、酸棗、刺梨等。
習慣性攝食過少的女士,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經常服用吩噻嗪類化學品(奮乃靜)的原有精神障礙患者,其體內常缺乏維生素B1(核黃素),會變得多愁善感,愛哭或悶悶不樂,情感異常及抑郁癥。只有在食品中注意補充杏、李子、桃子、番茄、紫菜、茄子、蘋果等疏果,才能減輕上述精神活動障礙的發生。 酒精中毒時常見情感認知障礙。常年口服避孕藥的婦女常呈抑郁表現,只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6,有關精神障礙會相應緩解。
飲食營養不全,濫飲酒,常服利尿藥物的肝、心、腎病患者,維生素B12明顯缺乏,極易引起器質性或情感性精神異常,注意補充動物肝、腎、心,增加醬豆腐、臭豆腐等食品可以緩解、減輕維生素B12的缺乏。
溫馨提示: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患者如果平時總感覺到十分的自悲或者是有精神抑郁的癥狀,那么就是身體內缺乏一定量葉酸造成的。所以可以吃一些茄子、柿子椒或者是菜花,這些食物就可以給身體補充一定量葉酸。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從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與心理健康相對應的是心理亞健康以及心理病態。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準也有所不同。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標準具體與客觀。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于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主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并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新健康教育”在學校建設了專門的健康指導室(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長期駐校,以開設心理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的健康心理發展。同時,開設“親情聊天室”,為親情的連接打開通道,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鋪就一條暢途。
對心理健康的標準定義: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夠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夠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缺乏維生素會影響到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維生素缺乏口腔表征11-05
維生素缺乏易患口腔疾病11-05
底特律破產影響到美國留學選校10-05
三方協議影響到檔案嗎03-10
黑莓缺乏人才的原因01-23
衛生資格考點:維生素A10-28
心理健康委員會學期計劃09-25
國內西班牙語人才缺乏08-21
缺乏安全感的人表現12-03
男生學速錄是否缺乏優勢10-12